1. 平原地帶適合做什麼養殖和種植
平原地帶,無論養殖還是種植都可以。而且好的項目也很多。關鍵是你當地市場需求什麼。你自己愛好什麼。這是先決條件。
2. 我是都江堰平原地區的農戶,想種植蜂糖李,不知道我們這邊氣候適不適宜種植
李子樹種植:
對氣候的適應性強,對土壤只要土層較深,有一定的肥力,不論何種土質都可以栽種。
李樹對土壤的適應能力較強,無論是酸性土壤還是鹼性土壤它都能夠適應,一般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土壤對李樹生長發育有利,幼樹的行間以間作豆類、蔬菜為宜。土層較淺或瘠薄的地段,秋季易間作紫雲英、蠶豆為主,在第2年4月上旬,全部耕翻入土,以創造深厚的肥土層。
李子樹對空氣和土壤濕度要求較高,極不耐積水,果園排水不良,常致使爛根,生長不良或易發生各種病害。宜選擇土質疏鬆、土壤透氣和排水良好,土層深和地下水位較低的地方建園。
5、蜂糖李王正常管理下,當年可形成2米高1米寬左右的樹冠,管理方法如下:
①第一次新梢達40公分左右時打頂,促進快速老熟,可按開心形培養3個健壯的分枝。從發芽開始10-15天噴一次(殺蟲劑+防病葯+芸苔素481+3兩尿素)或(萬蟲靈+菌清+活力素+芸苔素481)配100斤清水噴施。以後每隔15天,沖施【夫沃施沃葉】沖施肥和生物有機肥兌3個15的復合肥淋樹盤,肥料的濃度要從少慢慢增加量,以免引起燒根造成死苗現象,這樣營養充足了,蜂糖李王才能快速生長。
②4月、5月、6月、7月、8月、9月是快速生長時期,按操作即可,第二年4月、5月、6月按同樣的方法噴葯施肥,促進新梢的快速生長,形成足夠大的樹冠,第三年才有好的產量,7月份要控水控肥,控制生長。樹不能太旺,也不能太弱,保持中等樹勢,實現營養平衡,做好以上幾點才能有利於成花結果,實現早期豐產高效。
③今年種的蜂糖李王,明年要花試果的做法,前期4月、5月、6月讓它快速促長,7月以後要控水控肥等措施來促花芽分化,重施磷鉀肥和【沃葉菌肥】或生物有機肥,在促控和肥水管理良好的情況下,第二年才能試花試掛果,但少量處理是可以的,李幼樹掛果後會生長得很慢,影響第三年的產量和效益,如果想要產量的,長2年樹,第三年掛果才是最理想的。
④經多年的觀察和研究,蜂糖李王長勢要比其它李樹生長旺盛,花芽分化必須要提前處理才能達到花多果多的理想效果。如果樹勢偏旺又促花芽分化過遲,來年只會開出營養不良的弱花和畸形花來,座果率十分低,直接影響經濟效益。
⑤陽歷7月份控長促花芽分化是最關鍵時期:目前常用葯物有矮壯素、烯效唑、多效唑、細胞分裂素、促花靈、PBO、PBOG和果樹AB型強力促花劑等,根據樹勢的旺弱確定噴施的倍量和次數,只有靈活掌握才能達到最佳促花分化效果。如果不噴或者量不夠,控不住梢花芽分化不好,來年開出的花大部分是養分不夠的弱花,座果率極低。如果濃度超標會引起以後果實的生長和樹的壽命,淋施的更要慎重,一旦中毒十分難解。經過20多年實踐摸索使用,把多功能AB型果樹促花葯劑調配到最佳比例,含有各種微量元素,強力控梢復合劑、促花保密元素等成份,具有強大的促花芽分化功能,可參考後面使用說明了解。
6、果樹施肥分為春施、秋施和冬施三種,實踐證明以秋施基肥效果最好。常言說得好:秋施是金,冬施是銀、春施是銅。8、9月份有利於花芽分化,有機肥料可在早秋冬春分化和連續釋放養分,及時供給果樹,滿足花芽分化和前期開花座果的養分需求。實踐證明果樹秋施基肥,可比冬施基肥提高座果率10%以上。
7、一年生李樹冬季落葉後,把細弱枝、交叉枝,影響樹體結構多餘的枝條全部剪除,發芽前拉枝或撐開到理想開心形角度即可,4、5、6月份要猛促發新梢,按前面介紹的正常管理,達到足夠大的樹冠,7月份促好花芽分化是來年開花座果豐產的基礎。
8、花蕾期可噴1次(殺蟲劑+防病葯+活性硼+PBO)或最佳配方(萬蟲靈+活力素+強力AB型多功能促花劑),上面介紹的配方可起到:殺蟲、防病、補充各種微量元素、提高抗寒抗旱等。
3. 連翹只能種在山上么平原地區能不能種植
連翹不是只能種在山上,平原地區也可以種植。
連翹的生長環境:
連翹喜光,有一定程度的耐陰性;喜溫暖、濕潤氣候,也很耐寒;耐乾旱瘠薄,怕澇;不擇土壤,在中性、微酸或鹼性土壤均能正常生長。生於山坡灌叢、林下或草叢中,或山谷、山溝疏林中,可正常生長於海拔250m-2200m、平均氣溫12.1℃-17.3℃、絕對最高溫36℃-39.4℃、絕對最低溫-4.8℃-14.5℃的地區,但以在陽光充足、深厚肥沃而濕潤的立地條件下生長較好。
4. 陽荷在江蘇有種植,平原地帶可以種植嗎
陽荷在江蘇是有種植的,在平原地帶也可以種植。
陽荷喜陰,在平原地帶可以種植在樹林中。
陽荷果實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直接切絲炒食,多數與辣椒共泡於酸菜壇中製成泡菜。用其配菜色澤美觀、風味獨特,食味特別,香味濃郁,回味無窮。
5. 東北平原,西北地區,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農作物種植制度分別是什麼
東北平原地區 土地平坦、肥沃,氣候溫和濕潤,無霜期140~170天,≥10℃積溫1300~3700℃,年降水量500~800毫米。以種植玉米、大豆、水稻、高粱、粟和春小麥為主,實行玉米→大豆→小麥等形式的輪作,一年一熟。黃淮海平原地區 中國最大的平原。有耕地2.6億畝,氣候溫暖,無霜期177~220天,≥10℃積溫3400~4700℃,年降水量500~950毫米,盛行灌溉,有效灌溉面積約佔耕地的50%,是小麥、棉花、玉米、大豆的主要產地。黃河以北旱地因水分限制以一年一熟為主,水澆地上則普遍實行一年二熟制,並廣泛採用麥田套種玉米的方式;黃河以南淮河以北,無論是旱地還是水澆地均以一年二熟為主。棉花則以一熟制為主,麥棉套種多在南部地區發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 人多地少,土地肥沃,具有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無霜期210~280天,≥10℃積溫4500~5600℃,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具有精耕細作的傳統,並有廣闊的水域。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產棉、麻、油菜、蠶絲、茶等。長江以北江淮之間多實行稻麥兩熟制,長江以南則多雙季稻,盛行綠肥-稻-稻、油菜-稻-稻,或麥-稻-稻等三熟制,是世界上集約化種植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西北地區 海拔一般高達500~3000米,氣候溫涼乾旱,無霜期100~220天,≥10℃積溫2000~4500℃,農區的年降水量約為250~600毫米。主要以種植春小麥、冬小麥、玉米以及喜涼的馬鈴薯、莜麥等為主;一般為一年一熟,並有少量的全年休閑地。新疆、河西走廊、銀川平原以及河套灌區則以灌溉農業為主,種植小麥、玉米、水稻,還有少量棉花、甜菜;南疆氣候溫暖,多實行一年二熟。
6. 七葉一枝花適應溫度河南平原地帶可以種植嗎,
七葉一枝花適應溫度河南平原地帶可以種植,七葉一枝花生於山坡林下及灌叢陰濕處。生於海拔1,800-3,200m的林下。喜溫,喜濕、喜蔭蔽,但也抗寒、耐旱,懼怕霜凍和陽光。年均氣溫13-18℃,有機質、腐殖質含量較高的砂土和壤土種植,尤以河邊、箐邊和背蔭山種植為宜。
七葉一枝花以種子種植為主,亦可用根莖種植。
七葉一枝花對大氣候和土壤類別的要求不嚴,但力求有生長發育的特殊小氣候,選地最為重要。選擇日照較短的背蔭緩坡地或平地和質地疏鬆,保水性、透水性都比較強的夜潮地、灰泡土、腐殖土地種植最為理想。重樓根系不深,整地後,理成120-150cm寬的墒,每畝施農家肥或森林腐殖質3,000-5,000kg,然後撈溝蓋肥,翻鋤1遍,使耕作層肥土均勻,整平整細待種。喜涼爽、陰濕環境。宜肥沃沙質壤土或腐植質壤土栽植。用種子和根狀莖繁殖。種子繁殖,9、10月種子成熟時,隨采隨播,條播或撒播,覆土4-5分。培育2-3年春或深秋移植。根狀莖繁殖,是於採收時,切下芽尖部3-5節,開溝栽種,行株距8×4寸。生長期間要及時除草鬆土和澆水。追肥可在第二年春季出苗後進行,以氮肥、磷肥為主。
種子種植
最好採用直播,但為了節省種子和密植高產,可採用種子育苗移栽。
⑴直播:於5月中、下旬透雨後,在整好的墒面上以行距30-35cm,株距20-25cm打3-5cm深的小淺塘,130cm的窄墒打4行,150cm的寬墒打5行。播種前將種子冷浸24小時後,拌草木灰播種,每塘下種2-3粒,播後覆蓋細糞、細土各半的肥土2-3cm,土干應及時澆水,7-10天萌發出苗。
⑵育苗移栽:這是節省種子和爭取節令的重要措施。於4月上旬在有水源的旱地或菜園地中選擇苗床。翻挖土地前最好用40%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5-10g拌細土撒施,進行土壤消毒,然後反復翻挖表土層,把墒面整平整細後,在墒面上按15cm的行距開5cm左右深的播種溝,在溝中按株距5cm播種,然後覆土3cm,蓋細糞2cm,澆透水並覆蓋地膜,5-7天可出苗。育苗1月後,按直播規格把小苗移栽大田。
種子萌發特性:七葉一枝花是一種名貴中葯材,野生資源奇缺,種子休眠期長,自然發芽率低,通過人工方法打破休眠,提高發芽率,縮短生長周期;方法:採用變溫層積與植物激素處理相結合打破休眠,探究溫度、基質、光照對其萌發的影響;結果:發現七葉一枝花種胚有二次休眠現象,採用細沙層積冷藏變溫處理後再用50-100mg·L的GA,處理24小時,以細沙為基質,在20℃溫度下催芽60天後,可使發芽率達到90%以上。
根莖種植
秋、冬季採挖健壯、無病蟲害根莖置於陰涼乾燥處砂貯,於翌年4月上、中旬取出,按有萌發能力的芽殘莖、芽痕特徵,切成小段,每段保證帶1個芽痕,切好後適當晾乾並拌草木灰,像播種一樣條栽於苗床,並蓋薄膜,15-20天生根長芽後,於5月中下旬,按直播規格移栽大田。
田間管理
七葉一枝花
⑴間苗補苗:5月中、下旬對直播地進行間苗,同時查塘補缺。間苗前要先澆水,用木棍撬取苗,補苗時澆定根水,充分利用小苗,保證全苗和足夠的密度。
⑵中耕除草:重樓要求土壤疏鬆。地上部分長勢較弱,要特別注意鬆土除草。5月下旬到6月上旬,暴雨多,土壤易板結,要及時排水、防澇,要勤中耕,淺鬆土,隨時注意清除雜草。
除草:苗齊或移植後,應及時除草鬆土,做到勤鋤、淺鋤,避免傷根,影響生長。平時畦面蓋草保濕。
⑶施肥:人工栽培七葉一枝花,所用基肥占總肥量的70-80%必須在移植前施入土中,後期的追肥量只能占總肥量的20%左右,在每年苗出土後追施人糞水1次,不用或少用化肥,禁用化學氮肥。
⑷管水:七葉一枝花喜陰濕環境,畦面及土層要保持濕潤,遇旱季要及時澆水,平時間隔噴水,雨季要及時疏溝排水,以防田間積水,誘發病害。
⑸打花薹:為減少養分消耗,使養分集中供應地下塊莖生長,在5-6月份出現花薹時,除留種外,應及時剪除全部花薹,以提高產量。
⑹遮陰:重樓喜蔭蔽、怕強光,全生育期均以透光度40%-50%為好。因此出苗、移栽後,就要採取遮蔭措施。在有條件的地方,最好採用遮陽網;沒有條件的地方,可採取插樹枝遮蔭的辦法,還可視行間套種玉米等高稈作物遮蔭,但要注意密度和間、套種方式。
⑺培土:.重樓通常有上面開花、下面塊莖就膨大的生長規律,一般6月中、下旬到8月膨長最快。必須在6月上旬重施追肥,每畝用腐熟農家肥2,000-3,000kg,加普鈣20-30kg,追於根部後結合清溝大培土,培上的土必須鬆散,保持墒面、溝底無積水。
採收處理
以重樓種子栽培的5年收獲塊莖入葯,塊莖種植的3年後採收塊莖人葯。秋季倒苗前後,即11-12月至翌年3月以前均可收獲。重樓塊莖大多生長在表土層,容易採挖,但要注意保持塊莖完整。先割除莖葉,然後用鋤頭從側面開挖,挖出塊莖,抖落泥土,清水刷洗干凈後,趁鮮切片,片厚2-3mm,曬干即可。陰天可用30℃左右微火烘乾。
7. 我家在平原地帶河南開封的,我就是想在家種兩顆核桃樹可以嗎不是大面積種植
1、香玲:樹勢較旺,直立性強,中熟品種,單果仁重6.6克二年見果,三年單株產量6公斤,殼光華美觀,出仁率60%,風味好,抗病性強。
2、遼核1號:晚熟品種,平均單果仁重6克,三年產量單株5公斤,出仁率55%。
3、遼核4號:晚熟品種,平均單果重6.62克,豐產性強,三年生株產5.5公斤,出仁率57%,抗病性強。
4、 中林1號:中熟品種,平均單果仁重6.6克,出仁率55%,三年單株產量10公斤。
5、 元豐:樹冠開張,呈半圓形,樹條密,較短,新稍綠褐色,為雄先型早實品種,測花芽比例為64.2%,每果枝平均坐果率1.95個,堅果平均單果重10.27-13.48克,每公斤78~90個左右,殼面光滑,美觀,商品性狀好,縫合線緊,殼厚1.3mm,仁飽滿,可取整仁或半仁品種皮黃色,微澀,品質中等,出仁率46.25~50.5%,仁脂肪含量68.66%,蛋白質19.23%,平均每平方米樹冠投影面積產仁385至400克,元豐核桃主要特點是豐產,對黑斑病,炭疽病有一定抗性,堅果品質中等。
6、 豐輝 :豐輝核桃為早食品種,樹姿較直立,生長勢中庸,樹冠呈半圓形,以中短枝結果為主,每果平均坐果1.6個,堅果長橢圓形,平均產單果重9.5~15.4克,每公斤75~105個,殼面刻溝較淺,較光滑,商品改善好,縫合線緊,殼厚0.9~1.0mm取仁極易,可取全仁,內種皮淡黃色,仁飽滿,美觀味香,內種皮無澀味是該品種的主要特點,出仁率54.6~61.2%,仁脂肪含量61.7%,蛋白質含量22.9%,平均每平方米樹冠投影面積產仁208克,豐產,堅果品質上等,對黑斑病,炭疽病具有一定抗性,適宜在土層深厚,較肥沃的立地條件下栽培。
核桃種植技術:
一、建園與栽植
1.園地選擇
核桃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嚴,只要年平均氣溫9~16℃以上,年降雨量800毫米以上均可種植。核桃對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廣泛,但因其為深根性果樹,且抗性較弱,應選擇深厚肥沃,保水力強的壤土較為適宜。核桃為喜光果樹,要求光照充足,在山地建園時應選擇南向坡為佳。
2.栽植
為了提早結果和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應推行矮化密植栽培,並選用嫁拉苗,方可提早豐產。嫁接苗定植後2~3年即可掛果,4~5年即可進入豐產期,而實生苗需8~10年方能掛果,15年才能進入豐產期。目前,密植園以3×2(畝栽111株)為宜。核桃為雌雄同株異花果樹,且同一植株上雌花與雄花一般不同時盛開,故要求不同植株間進行授粉,因而,只有成片栽植的核桃園才能獲得豐產。核桃以秋季(9~11月)或萌芽前定植最為適宜,在栽植前可先挖大穴(長、寬、深各80厘米)分層壓入有機肥、磷肥、泥土,然後定植於穴上,澆足定根水,並用雜草覆蓋樹盤以利成活。栽後要及時定干,防乾旱死苗等。
二、土壤管理
1.耕作
核桃園進行深耕壓綠或壓入有機肥是提早幼樹結果和大樹豐產的有效措施,深耕時期在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春季於萌芽前進行,夏秋兩季在雨後進行,並結合施肥和將雜草埋入土內。應從定植穴處逐年向外進行深耕,深度以60~80厘米為宜,但須防止損傷直徑1厘米以上的粗根。
核桃幼樹生長較慢,行間土地可間作豆科作物或綠肥。成年果園每年4~9月用除草劑除草2~3次,於秋冬中耕一次。
2.施肥
氮和鉀是核桃的主要組成元素,而氮多於鉀,增施氮肥能顯著提高產量和品質,在缺磷的土壤中也必須補充磷和鈣,同時還要增施有機肥。幼樹施肥應採取薄施勤施的原則,定植當年至發芽後開始追肥,每月1次,到9月底施一次基肥,第2~4年,每年於3月、6月、8月、10月共施4次肥即可。
成年樹(指嫁接苗定植第4~5年後)每年施基肥1次,追肥2次即可。基肥於秋季采果後結合土壤深耕壓綠時施用(9~10月),畝施有機肥(畜禽糞水)5000千克,磷肥5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尿素15千克。追肥共施2次,第一次追肥於發芽前施用,畝施豬糞水1500千克,尿素20千克。第二次追肥於硬核期(6~7月)施用,以利於增加果重和促進花芽分化,可畝施豬糞水2500千克,尿素30千克,硫酸鉀20千克,過磷酸鈣20千克。
3.灌水
核桃喜濕潤,耐澇,抗旱力弱,灌水是增產的一項有效措施。在生長期間若土壤乾旱缺水,則坐果率低,果皮厚,種仁發育不飽滿;施肥後如不灌水,也不能充分發揮肥效。因此,在開花、果實迅速增大、施肥後以及冬旱等各個時期,都應適時灌水。
三、整形修剪
1.修剪時期
休眠期間,核桃有傷流現象,故不宜進行修剪;其修剪時期以秋季最適宜,有利於傷口在當年內早癒合。幼樹無果,可提前從8月下旬開始,成年樹在采果後的10月前後,葉片尚未變黃之前進行為宜。
2.幼樹整形
核桃樹乾性強,芽的頂端優勢特別明顯,頂芽發育比側芽充實肥大,樹冠層性明顯,結合此特性,以採用主幹疏層形為宜,且整形極易。其整形方法為:干高50~80厘米(若當年幼苗不夠高度,可待苗木生長一年後再整形),定植當年不作任何修剪,只將主幹扶直,並保護好頂芽(若頂芽損壞,可先一壯芽代替),待春季發芽後,頂芽將向上直立生長,將其作為中心干,頂芽下部的5~6個芽將萌發側枝(其餘芽不能萌發),5~6月選分布均勻生長旺盛的3~4個側枝為第一層主枝,將其餘新梢全部抹去。第二年按同樣的方法培育第二層主枝,第二層保留2~3個主枝(與第一層相距60~80厘米),第三年選第三層主枝,保留1~2個主枝,與第二層相距50~70厘米。1~4年主枝不用修剪,可自然分生側枝,擴大樹冠。一般3~4年成形,成形時樹高3~5米左右。
3.結果樹修剪
核桃進入結果盛期,樹冠仍在繼續擴大,結果部位不斷增加,容易出現生長與結果之間的矛盾,保證核桃達到高產穩產是這一時期修剪的主要任務。因此,在修剪上應經常注意利用好輔養枝和徒長枝,培養良好的枝組,及時處理背後枝與下垂枝。
從結果初期開始,就應有計劃地培養強健的結果枝組,不斷增加結果部位,擴大結果面積。防止樹冠內膛空虛和結果部位外移。進入盛果期後,更應加強枝組的培養和復壯。培養枝組可採用「先放後縮」和「去背後枝,留斜生枝與背上枝」的修剪方法。徒長枝在結果初期一般不留,以免擾亂樹形,在盛果期可轉變為枝組利用,背上枝要及時控制,以免影響骨幹枝和結果母枝。下垂枝多不充實,結果能力差,徒耗養分,應根據具體情況處理。
四、人工輔助授粉與疏除雄花序
核桃人工輔助授粉對坐果率可提高10~30%。在雌花柱頭開裂呈「倒八」字形,柱頭分泌大量粘液時,於上午9~10時,開展輔助授粉,效果理想。
在雄花和雌花發育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樹體內貯藏的營養和水分,尤其是在雄花序快速生長和雌花大量開放時,樹體內的水分多少往往成為雌花生長發育的限制因子,疏除過多的雄花可減少樹體內養分和水分的消耗,使更多的營養和水分供給雌花發育和開花坐果,從而提高產量和品質,並有利於新梢生長和增強樹勢。疏除雄花的時期以早為宜,越早增產越明顯。以雄花芽休眠期到膨大期疏雄花效果最好,待雄花序明顯伸長以後再行「疏雄」效果較差。關於「疏雄」數量,應根據雄花芽數量多少和混合芽與雌花芽的比例決定。如不開展人工輔助授粉的,雄花就不宜疏除過多。對於混合芽較多,雄花芽較少或很少的植株,則應少疏或不疏雄花。疏雄花的方法可結合修剪,用帶鉤木桿,將枝條拉下用手掰除。
五、病蟲害防治
1.主要病害
1.1核桃白粉病危害葉片幼芽和新梢,造成早期落葉,甚至苗木死亡,7~8月發病,發病初期葉片退綠或造成黃斑,嚴重時葉片扭曲皺縮,幼芽萌發而不能展葉,在葉片的正面或反面出現圓片狀白粉層,後期在白粉中產生褐色或黑色粒點。
防治方法⑴連續清除病葉,病枝並燒掉,加強管理增強樹勢和抗病力。⑵7月份發病初期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劑噴施。
1.2核桃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果實和嫩梢,可造成落葉枯梢。葉片感病後,先出現近圓形和中間呈灰色的小褐斑,病斑上略呈同心輪紋排列的小黑點。病斑增多後呈枯花斑,果實表面病斑小而凹陷。嫩苗上呈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一年多次侵染,5~6月發病,7~8月為盛期。
防治方法⑴清除病葉和結合修剪除病梢,深埋或燒抻。⑵開花前後和6月中旬各噴一次1﹕2﹕200倍波爾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
1.3核桃黑斑病該病是一種病原細菌引起,別名核桃細菌性黑斑病。主要危定果實,4~8月好病。果實受害初期表面出現褐色油浸狀微隆起小斑,以後病斑逐漸擴大下陷,變黑,外緣有小浸狀暈圈。
防治方法⑴培育和栽培抗病品種,⑵保持樹體健壯生長,增強病力,及時清除病果、病葉等病源物。⑶發芽前噴波美3~5度石硫合劑。5~6月噴灑1﹕2﹕200售波爾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於雌花開花前、開花後和幼果期各噴1次。
2.主要蟲害
2.1核桃舉膠蛾其幼蟲危害核桃果實和種仁,受害果變黑皺縮,引起早期落果。一年發生1~2代,以老熟幼蟲在樹冠下1~3厘米深土中或雜草、石塊、枯葉中結繭越冬,6~7月化蛹,產卵於兩果相接處或萼窪梗窪葉柄上,初孵幼蟲在果面爬行1~3時後蛀入果實危害,8月為脫果盛期。
防治方法宜採用樹上防治與樹下防治相結合的方法。⑴冬春細致耕翻樹盤,消滅越冬蟲蛹。8月上旬摘除樹上被害蟲果並集中處理。⑵成蟲羽化出土前可用50%辛硫磷乳劑200~300倍液樹下土壤噴灑,然後淺鋤或蓋上一層薄土。⑶成蟲產卵期每10~15天向樹上噴灑一次速滅殺丁2000倍液。
2.2核桃小吉丁蟲(又名串皮蟲)是危害核桃的重要害蟲。以幼蟲在枝乾的皮層內縲旋狀取食,被害處枝腫大,表皮變為黑褐色,直接破壞輸導組織,導致大枝脫水乾枯,嚴重時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⑴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的抗蟲力,采後至落葉前結合修剪剪除受害枝條,集中燒掉。⑵成蟲發生期噴灑2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劑8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劑4000倍液。
2.3刺蛾(俗稱洋辣子、刺八角)常見的有黃刺蛾、福刺蛾、綠刺蛾和扁刺蛾。以初齡幼蟲取食葉面下表皮和葉肉,僅留表皮呈網狀透明斑,我國南方每年發生1~2代,6月初出現成蟲於葉背產卵,7月中旬至8月上旬孵化成幼蟲開始危害葉片。8月下旬老熟幼蟲結繭越冬。
防治方法⑴秋季結合修剪鏟出蟲繭並深埋,成蟲出現期(6月上中旬)每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摘除群集危害的蟲葉並立即埋掉或將幼蟲踩死。⑵幼蟲危害嚴重時,在幼蟲發生期噴灑25%亞胺硫磷乳油6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劑5000倍液。
8. 平原地區種植如何
如果氣候和土壤適合,平原地可以種植很多種水果,蘋果,葡萄,梨,桃,無花果等。一般來說,當地山地能種植的果樹,平原地也能種植。關鍵是看種植效益。推薦無花果,好吃好看,治病保健,當年結果,三年豐產,幾乎不用農葯,產量高效益好。
9. 櫻花樹在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能種的活嗎,要怎麼種(江蘇南京)
櫻花樹原產北半球溫帶喜瑪拉雅山地區,包括印度北部、中國長江流域、中國台灣省、朝鮮、日本。所以長江中下游的平原地區適合種植櫻花樹。 櫻花原產於日本,另有一些種原產於我國。多數種喜濕潤,不耐干風,較能耐寒,但不耐酷暑。引種至華南地區,有些品種雖能生長,但長勢差,開花不茂。 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櫻花品種是關鍵,在種植的時候要充分的考慮當地氣候和常年溫差的變化。 2.櫻花對氣候、土壤適應范圍寬,喜光、耐寒、抗旱,不耐鹽鹼,抗風能力弱,要求深厚、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水濕。PH值適應范圍5.5~7。
3.生長期管理:櫻花每年施肥兩次,以酸性肥料為好。一次是冬肥,在冬季或早春施用豆餅、雞糞和腐熟肥料等有機肥; 另一次在落花後,施用硫酸銨、硫酸亞鐵、過磷酸鈣等速效肥料。一般大櫻花樹施肥,可採取穴施的方法,即在樹冠:正投影線的邊緣,挖一條深約10厘米的環形溝,將肥料施入。此法既簡便又利於根系吸收,以後隨著樹的生長,施肥的環形溝直徑和深度也隨之增加。櫻花根系分布淺,要求排水透氣良好,因此在樹周圍特別是根系分布范圍內,切忌人畜、車輛踏實土壤。行人踐踏會使樹勢衰弱,壽命縮短,甚至造成爛根死亡。
4.修剪養護:修剪主要是剪去枯萎枝、徒長枝、重疊枝及病蟲枝。另外,一般大櫻花樹幹上長出許多枝條時,應保留若干長勢健壯的枝條,其餘全部從基部剪掉,以利通風透光。修剪後的枝條要及時用葯物消毒傷口,防止雨淋後病菌侵入,導致腐爛。櫻花經太陽長時期的暴曬,樹皮易老化損傷,造成腐爛,應及時將其除掉並進行消毒處理。之後,用腐葉土及炭粉包紮腐爛部位,促其恢復正常生理機能。 5. 櫻花主要應預防流膠病和根瘤病,以及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等蟲害。流膠病為蛾類鑽入樹干產卵所致,可以用尖刀挖出蟲卵,同時改良土壤,加強水肥管理。根瘤病會導致病樹的根無法正常生長,不管怎樣施肥,樹還是不健壯。要及時切除腫瘤,進行土壤消毒處理,利用腐葉土、木炭粉及微生物改良土壤。對於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等病蟲害應以預防為主,每年噴葯3至4次,第一次在花前,第二次在花後,第三次在7至8月。
10. 平原地區適合種植什麼,什麼東西
平原地區適合種植什麼,什麼東西,無論南方北方平原地區都可以按照本地區習慣性的種植,樹木,果樹,莊稼,蔬菜,瓜果,水產種植,有自然種植大棚種植,您選擇一種或者兩種,只要精心種植科學管理,定會成功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