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寶寶發燒時,可以通過按摩哪個穴位使寶寶快速退燒
了解感冒發燒的原因
寶寶的正常腋下體溫是36~37℃,超過37.2℃就屬發燒了。雖然寶寶的症狀看起來都是感冒發燒,但背後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
在中醫看來,感冒屬於一種外感病,是感受了外界的風邪所引起的,也就是老人們經常說的“孩子是受了風,導致了感冒”。風邪,有冷風和熱風,所以這感冒也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
1.大椎穴。大椎穴的位置是在我們的頸椎的位置,在兩個肩部連線的中間,但是位置要稍微往下一點,大概在三厘米左右。這個地方是我們的一身陽氣的匯聚之地,因此按摩這里能夠起到很好的解表退熱功效。當然了如果是大人發燒的話還可以去拔火罐,這樣效果會更加的好一些,按摩的次數一般在200次左右。
用的力氣小了,動作就要快,這樣才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對穴位造成足夠的刺激。比如推法,一般針對成年人的操作頻率是120-160次/分鍾,而針對小兒,就需要160-200次/分鍾。
另外,操作的時候,用的力氣要均勻,不能力氣一會大、一會小,速度一會快一會慢。只有操作手法規范了,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
2. 寶寶發燒推拿手法有哪些
寶寶發燒推拿手法有哪些
寶寶發燒推拿手法有哪些?由於寶寶還小,抵抗力還很差,所以難免遇到生病發燒的情況,其實如果寶寶發燒不是太嚴重,可以不用吃葯,而是選擇推拿緩解。下面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寶寶發燒推拿手法有哪些。
穴位:肺經(肺金)
位置:無名指掌面。
操作:
①補肺經:在無名指面上旋推,見中圖,約補200~400次。
②清肺經: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見右圖,清200~400次。
主治:發熱,咳嗽,氣喘,胸悶,咽喉腫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內側正中至腕橫紋推向肘橫紋)100次、
穴位:肺經(肺金)
位置:無名指掌面。
操作:
①補肺經:在無名指面上旋推,見中圖,約補200~400次。
②清肺經: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見右圖,清200~400次。
主治:發熱,咳嗽,氣喘,胸悶,咽喉腫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內側正中至腕橫紋推向肘橫紋)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時橫紋呈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
約推100~500次。
主治:發熱,煩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瘡,驚風等一切熱證。
開天門(自小兒眉心推向前發際邊緣)100次、
寶寶的身體需要大人精心的呵護,希望家長們平時要多注意給寶寶添加衣物,防止寶寶感冒發燒,有時間的家長可以用寶寶發燒推拿手法給寶寶增強體質,讓寶寶的抵抗力快速上升,也讓家長們可以安心的看著寶寶快樂的成長起來。
1、寶寶發燒,葯別混著吃
是否給孩子吃退燒葯,需要權衡一番利弊。葯物當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讓寶寶舒服點兒;但也很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葯品。在一般情況下,葯物退熱治療應該只用於高燒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劑量一定要按醫生的要求去做。我們建議:在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再給孩子吃退燒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熱驚厥史,不妨在38攝氏度時就給孩子吃退燒葯。
尤其應該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長給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種類的退燒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葯半小時沒退燒,又加栓劑,然而各種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葯效重疊。結果燒退得太猛太急,使得體溫速降至36攝氏度以下。又產生新的問題。家長可以選定一種退燒葯,熟悉它的使用劑量和間隔時間,使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2、別急著降溫
首先別忙著退燒,而是要搞清楚孩子發燒的原因。發燒不是一種疾病,它就像是身體的一個警鍾,提醒你身體內部出現異常情況。同時,發燒也是我們身體對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種防禦措施,從某種程度來講,適當的發燒有利於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有利於病原體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燒,就不要急於馬上退燒,否則會掩藏真正的病因。
引起孩子發燒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傳染病都有可能出現發燒的症狀。另外,一歲以內的小寶寶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腸胃並手足口病而出現發燒的情形。許多情況必須經由醫師判斷,才能知道發燒的真正原因。
3、孩子發燒時不可多吃雞蛋
孩子發燒後,通常都會出現食慾不佳的現象,這時候應該以流質、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為主,如奶類、藕粉、少油的菜湯等。等體溫下降,食慾好轉,可改為半流質,如肉末菜粥、面條、軟飯配一些易消化的菜餚。另外,要多喝溫開水,增加體內組織的水分,這對體溫具有穩定作用,可避免體溫再度快速升高。
當孩子發燒時,許多家長覺得應該補充營養,就給孩子吃大量富含蛋白質的雞蛋,實際上這不但不能降低體溫,反而使體內熱量增加,促使嬰兒的體溫升高,不利於患兒早日康復。
4、多穿點還是少穿點?
寶寶發燒後,常常有一個問題讓家長猶豫不決:究竟發燒時應該多穿衣服免得發抖,還是脫掉衣服幫助散熱?其實,加減衣服要配合發燒的過程。當設定溫度提高、體溫開始上升時,孩子會覺得冷,此時應添加長袖透氣的薄衫,同時可以給予退燒葯。服葯半小時之後,葯效開始發揮,設定溫度被調低了,身體開始散熱反應,孩子會冒汗感覺熱,此時就應減少衣物,或者採用溫水拭浴幫助退燒。
寶寶發燒能吃葯嗎
寶寶發燒是能吃葯的,而且嚴重的時候是必須要吃葯或打針的,不然會把寶寶燒壞。
但是要注意寶寶的抵抗能力和體內抗體都比成年人弱,因此可能在成人身上表現的輕微副作用,在寶寶身上就表現為毒性或者產生更嚴重的副作用,嚴重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
3. 小兒發燒如何推拿
小兒推拿是中醫的一種傳統療法,在兒科中應用比較廣泛。它通過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於患兒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整機體的生理和病理狀態。因此,小兒推拿可以用來治療小兒發燒、腹瀉、遺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醫根據小兒發燒的病因,分為外感發燒、陰虛發燒、傷食發燒等多種類型。前面介紹的那個孩子經**為外感風寒發燒...,採用清肺經(自無名指掌面末節指紋推向指尖)300次、清天河水(自前臂內側正中至腕橫紋推向肘橫紋)100次、開天門(自小兒眉心推向前發際邊緣)100次、推坎宮(自小兒眉心沿眉端向兩旁推至眉梢)100次、揉太陽(按揉眉梢後太陽穴)100次等推拿方法,達到宣肺解表退熱的目的。一般這類患兒經過推拿治療一次後體溫就可以降下來,下午體溫會略有波動,第二天再採取同樣手法治療後體溫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圍。 臨床上小孩發燒以外感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燒可以試試上述手法,這樣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葯物的副作用。這類患兒起病較急,推拿治療效果較好,但家長在家自行治療效果不佳的時候,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 由於小兒的體質不同,病情變化比較復雜,故小兒推拿必須結合時令、氣候和癥候表現的差異加以辨別和處理。另外小兒要注意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以防感冒發燒。現在正好是春季,天氣變化較大,日溫差也較大,家長一定要適時給小兒加減衣服,預防感冒。注重合理喂養,不可過食肥膩食物,以免傷食積滯,從而引起發燒。發燒時要多飲水,飲食宜清淡。
4. 小兒按摩退燒方法該怎麼做,有用嗎
讓孩子把手伸直,手掌朝上,大人用中指和食指在孩子的手臂內側從A到B點輕輕地推過去。(可以使用一些按摩油或面霜,起到潤滑的作用)力度不可過大,以免傷害幼兒的肌膚。就像正常地給孩子撫摸差不多大力度。也不可反方向推,照此方法推200次。這種方法叫清天河水,是最基礎的退燒按摩法。
5. 小孩,發熱按摩哪個穴位可以退燒
小兒推拿是中醫的一種傳統療法,在兒科中應用比較廣泛。它通過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於患兒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整機體的生理和病理狀態。因此,小兒推拿可以用來治療小兒發燒、腹瀉、遺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醫根據小兒發燒的病因,分為外感發燒、陰虛發燒、傷食發燒等多種類型。
穴位:肺經(肺金)
位置:無名指掌面。
操作:①補肺經:在無名指面上旋推,見中圖,約補200~400次。
②清肺經: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見右圖,清200~400次。
主治:發熱,咳嗽,氣喘,胸悶,咽喉腫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內側正中至腕橫紋推向肘橫紋)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時橫紋呈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見圖.
約推100~500次。
主治:發熱,煩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瘡,驚風等一切熱證。
開天門(自小兒眉心推向前發際邊緣)100次、
由於小兒的體質不同,病情變化比較復雜,故小兒推拿必須結合時令、氣候和癥候表現的差異加以辨別和處理。另外小兒要注意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以防感冒發燒。現在正好是春季,天氣變化較大,日溫差也較大,家長一定要適時給小兒加減衣服,預防感冒。注重合理喂養,不可過食肥膩食物,以免傷食積滯,從而引起發燒。發燒時要多飲水,飲食宜清淡。
一般來說急性發燒需要1至3天痊癒,長期低熱而用葯效果不佳的患兒相對治療時間長些,因為長期低熱患兒的治療一般都需要從發病的本因入手。
推拿治療效果較好,但家長在家自行治療效果不佳的時候,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
6. 能有效緩解小兒發燒鼻塞的推拿手法,是怎樣的
平時更冷靜的媽媽,孩子發燒的話,會心急如焚,總是馬上給孩子吃葯,或者趕緊抱著去醫院難受。如果高燒不退,就會更加焦慮不安。孩子發燒的話,吃葯去醫院的時候,可以用按摩手法加強治療效果。
6、兒童按摩技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勻、柔軟、輕快、持久。
7.實施手法時要注意兒童的體位,原則上讓兒童放鬆為宜,消除恐懼感,方便操作。
8、小兒按摩禁忌:骨折、外傷性出血;皮膚損傷,皮膚潰瘍;燒傷,燒傷;急性、強大的傳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等。
9.每次給孩子按摩最好只針對一個缺點。保健和治療目的太多,按摩的血液太雜,會影響最終效果。
10、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兒童按摩治療前要有明確的診斷,如果父母不確定,請先到醫院就診。
7. 小兒發燒怎樣推拿
1、開天門200次 2、推坎宮100次 3、揉太陽穴一分鍾(如果高燒,可以手法重一點,揉太陽可以發汗退熱) 最後捏脊,並在脊背上滴幾滴水,從寶寶的腰骶一直吹到大椎穴,吹散、吹乾。
8. 小兒發燒推拿手法有哪些
常用的手法有:1.開天門,從兩眉中間到前發際線成一直線;2.推坎宮,從兩眉頭分推向兩眉梢;3.運太陽,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腹輕輕按揉。
【拓展資料】
一、發燒是症狀名,正常人在體溫調節中樞的調控下,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經常保持動態平衡,當機體在致熱源作用下或體溫中樞的功能障礙時,使產熱過程增加,而散熱不能相應地隨之增加或散熱減少,體溫≥37.3℃稱為發熱。
二、感染性發熱
包括各種病原體如細菌、病毒、肺炎支原體、立克次體、真菌、螺旋體及寄生蟲等侵入後引起的發熱。
三、非感染性發熱
1.無菌性壞死組織吸收:包括物理、化學因素或機械性損傷,如大面積燒傷、內出血及創傷或大手術後的組織損傷;組織壞死或細胞破壞,如惡性腫瘤、白血病、急性溶血反應等。2.變態反應:如風濕熱、血清病、葯物熱、結締組織病及某些惡性腫瘤等。
3.內分泌與代謝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時產熱增多,嚴重脫水病人散熱減少,使體溫升高等。
4.心力衰竭或某些皮膚病:慢性心力衰竭時由於心輸出量降低,尿量減少及皮膚散熱減少,以及水腫組織隔熱作用,使體溫升高。某些皮膚病如廣泛性皮炎、魚鱗病等也使皮膚散熱減少,引起發熱。
四、稽留熱
是指體溫恆定地維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達數天或數周,24小時內體溫波動范圍不超過1℃。常見於大葉性肺炎、斑疹傷寒及傷寒高熱期。
五、弛張熱
又稱敗血症熱型。體溫常在39℃以上,波動幅度大,24小時內波動范圍超過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見於敗血症、風濕熱、重症肺結核及化膿性炎症等。
六、病因治療
針對發熱的病因進行積極的處理是解決發熱的根本辦法。例如:感染性發熱,根據感染源不同選擇有效葯物進行治療;脫水的患者積極進行補液;發生葯物反應時立即停用葯物並進行抗過敏治療等。
七、降溫治療
對於感染性發熱而言,發熱本身是機體免疫系統清除感染源的表現之一,除非高熱以及患者嚴重不適、強烈要求外,通常可不急於使用解熱葯等葯物,但一定要告知患者,取得患者的理解。而對於高熱患者必須進行降溫處理。
9. 小兒發燒不出汗怎麼推拿,請附圖說明
天河水穴是一條直線,在孩子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處。用您的左手抓著孩子的左手,然後用您右手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300次左右即可。
10. 小兒推拿該怎麼退燒有什麼好的辦法
孩子的衣服太厚,劇烈活動、情緒激動、進食、排便、環境溫度過高和空氣流通不良可能會暫時升高體溫。感染性發熱是兒童體溫異常升高的最常見原因。如果孩子發燒,但全身狀況良好,特別是精神狀態沒有異常,這可能只是一種生理現象,只要仔細觀察就可以了,但如果父母因為這些原因干預,發燒仍然會莫名其妙地升高,有必要考慮發燒的原因,並盡早就醫。
小兒退熱療法四法,折疊面,[時間]100 ~ 500次。【作用】清熱清血解毒。[適應症]高燒、口渴乏味、休克、大便隱秘等病症。捏捏內勞宮,[位置]在手掌中,中指中間的一個點。[操作]用拇指指甲捏,稱為捏捏捏內勞齶。小兒退熱療法四法,捏捏內勞宮,[操作]清熱解憂,關風降溫。[適應症]發燒、口渴、潰瘍、出血等。[操作]醫生用中指的食物和腹部做上下直接推力法,稱為推力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