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心肺復甦打開氣道的方法有哪些

心肺復甦打開氣道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1-01 16:02:17

1. 心肺復甦打開氣道成人常用的方法

當前在心肺復甦中最常用的開放氣道的方法為按額抬頜法,這是一種可用於幾乎所有無頸椎損傷的無意識患者的開放氣道技術,且簡便而無需工具。
其操作方法如下:施救者位於患者側面,一手以掌側向下按壓患者額頭,另一手以食指中指尖抬起患者下頜,此時患者頭部即發生後仰,氣道因而開放,這時就可以檢查是否有呼吸或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了。
另有一種用於懷疑有頸椎損傷患者的氣道開放方法為抬下頜法,這種方法不要求非專業人員掌握,因為沒有辦法在不藉助器械的情況下同時實施口對口人工呼吸,所以我也不在此具體介紹了…
回答僅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補充…

2. 心肺復甦開放氣道的三種方法

1.仰頭舉頦法
搶救者將一手掌小魚際(小拇指側)置於患者前額,下壓使其頭部後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於靠近頦部的下頜骨下方,將頦部向前抬起,幫助頭部後仰,氣道開放。必要時拇指可輕牽下唇,使口微微張開。
注意點:a、食指和中指尖不要深壓頦下軟組織,以免阻塞氣道。
b、不能過度上舉下頦,以免口腔閉合。
c、頭部後仰的程度是以下頜角與耳垂間連線與地面垂直為正確位置。
d、口腔內有異物或嘔吐物,應立即將其清除,但不可佔用過多時間。
e、開放氣道要在3-5秒鍾內完成,而且在心肺復甦全過程中,自始至終要保持氣道通暢。

2.仰頭抬頸法
病人仰卧,搶救者一手抬起病人頸部,另一手以小魚際側下壓患者前額,使其頭後仰,氣道開放。

3.雙手抬頜法
病人平卧,搶救者用雙手從兩側抓緊病人的雙下頜並托起,使頭後仰,下頜骨前移,即可打開氣道。此法適用於頸部有外傷者,以下頜上提為主,不能將病人頭部後仰及左右轉動。注意,頸部有外傷者只能採用雙手抬頜法開放氣道。不宜採用仰頭舉頦法和仰頭抬頸法,以避免進一步脊髓損傷。
三種手法中以仰頭舉頜法和雙手抬下頜法多用。

3. 心肺復甦術的操作方法有哪些

心肺復甦術的操作方法有判斷意識,開放氣道,檢查病人口中是否有異物或嘔吐物和胸外按壓。

一、判斷意識

輕拍患者雙肩、在雙耳邊呼喚。如果病人清醒,要繼續觀察,如果沒有反應則為昏迷,進行下一個流程。

二、開放氣道

將一隻手置於患者的前額,然後用手掌推動,使其頭部後仰,將另一隻手的手指置於頦骨附近的下頜下方,提起下頜,使頦骨上抬。

三、檢查異物

在開放氣道同時應該檢查病人口中是否有異物或嘔吐物,有的話用手指挖出病人口中異物或嘔吐物,有假牙者應取出假牙。

四、胸外按壓

確保患者仰卧於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壓板墊於其肩背下,急救者可採用跪式或踏腳凳等不同體位,將一隻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將另一隻手的掌根置於第一隻手上。手指不接觸胸壁,按壓時雙肘須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壓。

成人按壓頻率為至少100次/分,下壓深度至少為125px,每次按壓之後應讓胸廓完全回復,按壓時間與放鬆時間各佔50%左右,放鬆時掌根部不能離開胸壁,以免按壓點移位。

注意事項:

一、保持冷靜,待120調度人員詢問清楚再掛電話。

二、在心跳停止後4分鍾內即開始初期復甦,8分鍾內開始後期復甦者的成功率最高。因此施救時機越快越好,早期開始復甦是提高成活率和腦功能完全恢復的基礎。

4. 現場進行心肺復甦時,通常用什麼方法打開氣道

心肺復甦最常用的開放氣道手法為「壓額抬頜法」(也作「仰頭舉頜法」),這種方法效果確切且單人操作方便,但是由於需要頭部後仰,頸部彎曲,所以不適用於懷疑有頸椎損傷的患者。而對於懷疑有頸椎損傷的患者應採用抬下頜法開放氣道以避免頸部運動。

5. 心肺復甦步驟有哪些

確定是否意識喪失(一拍二喊):先輕拍並分別在雙耳側大聲叫喊,看是否有反應。若有,則無需搶救;若無,則先查看口腔有無異物,再用耳感覺有無呼吸。

用雙手以大拇指固定於兩側鼻唇溝,食指和中指固定於耳的兩側,無名指和小指固定於下頜骨下的手勢將頭輕輕地側向一側,再用一手的大拇指按壓在舌上,其餘四指固定於頦下,向後上牽拉。以解除舌根後墜,並查看是否有口腔異物,若有則用手指快速掏出(若方便,可以用布緾於指上掏,更易掏出異物,只需將容易掏出的異物一次掏出,勿在此浪費時間)。有松動假牙或義齒應取下。

用相同的手勢將頭扶正,並以一手壓額,一手拉下巴,使下頜骨--耳垂線與地面垂直。(以保證氣道通暢)

(三感覺):用耳貼近被救者口鼻上方以檢查是否有呼吸,同時用眼切線方向看胸廓有無起伏),時間約5秒(可口數「1001、1002、1003、1004、1005」時間約為5秒)

如存在輕微呼吸或心跳,則給予疼痛刺激(用拇指用力按壓眶上緣),觀察是否有反應。若呼吸心跳停止或刺激無反應,則開始施救。

1.如果現場有多人時,用三句簡短的話:1.告明自己身份(告明自己有相關知識或培訓,以免搶救失敗時造成醫療糾紛);2.叫人去拔打120(院內則叫主治醫師);3.問有誰懂急救的請進來幫忙。
2.
如果現場無其他人,一般先求救再進行施救(因為電除顫的時間對施救是否成功的影響更大)。在下列情況應先施救:被救者是兒童、或為葯物中毒、溺水、窒息(因人對於這類人快速施救成功率更高)。

開始施救:確定地面是否平整和結實,若不是,則轉移至適合場地(保證胸外按壓的效果)。

給予兩次人工呼吸或面罩-氣囊呼吸(氣囊擠壓時間約為2秒/次),再食指、中指和無句指並攏由頦下滑至喉結處,再橫向滑至胸鎖乳突肌內側溝,觸診有無頸動脈搏動,觸診時間約為6秒(可以數1001、1002、……1006)。若有則繼續給通氣。若無則准備胸外按壓,先向旁人說明「無頸動脈搏動,行胸外復甦(如果在院內還應囑准備電除顫儀)」

胸外按壓:1.在雙側乳頭連線與前正中線交點處為按壓點,以一手的掌根部為受力點,另一手的手掌貼於下面手的手背,手指交叉,雙手掌根相合,手掌遠端稍上翹。
2.雙上肢與胸廓垂直,不能彎曲,以腰部用力按壓胸廓。
3.按下與提上的時間比為1:1。
4.按壓幅度約為4-5cm(以胸廓呈現明顯起伏為准,對於不同年齡應相應調整)。
5.按壓速度約為100次/分(可以數1下、兩下、3下……10下、11、12、13……28、29、30),按壓30次後給予人工通氣2次,即以比例30:2進行。連續重復5輪(如有多人,應每一輪後換人,以保證下一輪的按壓效果),停止兩分鍾,觀察有無反應。若無則兩分鍾後繼續胸肺復甦,或給予電除顫兩次後繼續胸肺復甦。
6.搶救30分鍾後仍未恢復自主心跳及呼吸,則可放棄搶救。

6. 打開氣道的三種方法

1、手指掏出法:適用於口腔內氣道阻塞。急救者用手指伸入口腔內將碎骨片、泥沙、水草、分泌物等掏出來。有條件時可用吸引器吸凈口腔內血液,止血。如果傷員牙關緊閉,可用兩示指從口角處伸入口腔內頂住上下牙齒,兩拇指與示指交叉用力打開口腔,並延伸至上下齒之間,將傷員的口張開。若傷員有嘔吐,在沒有頸椎骨折的情況下,將傷員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誤吸入肺而造成窒息或其他並發症的發生。氣道暢通呼吸平穩後, 將舌牽出固定或使用口咽通氣管、鼻咽導管放入口腔後固定,將傷員置於端坐前傾位、側卧或俯卧位,便於咽喉部的引流。

2、托下頜角法:適用於顱腦損傷深昏迷或舌後墜者。急救時將傷員取仰卧位,急救者用雙手同時托起傷員兩下頜角,一面使其頭後仰,一面將下頜骨前移。聞有呼吸異常聲時,迅速用手指扳開上下頜,採用掏出法取出口腔內異物或分泌物,待呼吸暢通後改俯卧位。

3、膈下上腹部推壓法(海姆立克法):此法是排除氣道異物梗阻的首選方法。患者神志清醒時,採取站立或坐位,急救者站在傷病員背後,用雙手臂從傷員腋下至胸前,一手握拳,將拇指關節朝向傷病員上腹部正中劍突下,另一手緊握此手,快速用力向上向內推壓,連續4~6次。患者神志不清時,將患者平卧於地,急救者跪在傷員大腿一側,或兩腿分開跪在傷員大腿兩側,用一手掌根按於傷病員的上腹部正中劍突下,另一手直接放在這只手上,迅速向上向內用力推壓4~6次。

1、判斷意識 雙手拍打患者雙肩並呼叫病人,觀察有無反應。

2、呼救幫助 立即呼叫其他醫務人員幫助搶救,並攜帶除顫儀。

3、判斷心跳、呼吸 掀開棉被,解開外衣,觸摸頸動脈,同時觀察胸廓起伏,判斷心跳、呼吸情況。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復甦,並記錄搶救開始時間。

4、胸外按壓 ①准備:挪開床頭桌,迅速使病人去枕平卧,胸部下墊按壓板,墊腳凳。 ②胸外按壓30次(17秒完成): A.部位: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或劍突上兩橫指 B.手法:採用雙手疊扣法,腕肘關節伸直,利用身體重力,垂直向下用力按壓 C.深度:胸骨下陷≥5cm D.頻率:≥100次/分。

5、開放氣道 ①清理呼吸道:將病人頭側向一方,用右手食指清理口腔內異物 ②開放氣道:開放氣道方法為仰面抬頦法、托頜法。常用仰面抬頦法,方法為搶救者左手小魚際置於患者前額,手掌用力向後壓使其頭部後仰,右手中指、食指剪刀式分開放在病人頦下並向上托起,使氣道伸直,頸部損傷者禁用,以免損傷脊髓。

6、人工呼吸 使用簡易呼吸器通氣2次,採用「EC手法」,每6-8秒行人工呼吸1次,8-10次/分,每次呼吸約1秒,通氣約0.5升,可見胸部起伏。

7、持續心肺復甦 持續心肺復甦,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為30:2,以此法周而復始進行,直至復甦。

8、觀察心肺復甦有效指征 ①觀察心跳、呼吸:觸摸頸動脈(10秒),觀察呼吸情況。 ②觀察意識:觀察瞳孔變化、壓眶反應、對光反射。 ③觀察循環:觀察顏面、口唇、甲床紫紺變化、末梢循壞改善情況,測量血壓。 ④判斷復甦成功:繼續給予高級生命支持。



7. 心肺復甦打開氣道成人常用的方法

當前在心肺復甦中最常用的開放氣道的方法為按額抬頜法,這是一種可用於幾乎所有無頸椎損傷的無意識患者的開放氣道技術,且簡便而無需工具。
其操作方法如下:施救者位於患者側面,一手以掌側向下按壓患者額頭,另一手以食指中指尖抬起患者下頜,此時患者頭部即發生後仰,氣道因而開放,這時就可以檢查是否有呼吸或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了。
另有一種用於懷疑有頸椎損傷患者的氣道開放方法為抬下頜法,這種方法不要求非專業人員掌握,因為沒有辦法在不藉助器械的情況下同時實施口對口人工呼吸,所以我也不在此具體介紹了…
回答僅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補充…

8. 心肺復甦時打開氣道的最常用方式

心肺復甦中最常用的開放氣道手法為仰頭抬頜法(也稱「壓額抬頜法」),這是一種可用於沒有頸部損傷患者的氣道開放手法,其相對易於操作而不必藉助任何輔助工具。另有一種開放氣道手法為抬下頜法是用於被懷疑有頸部損傷者開放氣道用的,相對不那麼常用,而且需要面罩輔助才能很好地進行通氣。

閱讀全文

與心肺復甦打開氣道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2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7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5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6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6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4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3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7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1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2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4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1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699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4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8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2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3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1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2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