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白描的方法怎麼勾線

白描的方法怎麼勾線

發布時間:2022-11-01 06:03:42

⑴ 工筆畫第一步的白描怎樣才畫得好啊

白描勾線、著染、重彩、沒骨,還包括一些皴、擦等等。
簡單地說,工筆畫中的勾線就是勾輪廓線,一般用小衣紋或勾線筆,是工筆畫的第一步,成品即白描。勾線的方法類似於寫毛筆字,講究起筆、行筆、收筆等;
沒骨法是一種不用勾出輪廓而直接著色落筆的方法,要求畫前必須做到胸有成竹,如初練可先在宣紙下襯一事先畫好的白描稿;
重彩是用石青、石綠、石黃、硃砂、蛤粉等不透明石色為主進行著染的畫法。鮮麗凝重。
「皴」和「擦」是一種肌理的表現方法,其區別在於工筆畫中後者較前者多以側鋒行筆且用力較輕,後者在筆中含水分少,比較干;
「染」是著色的主要方法,包括分染、統染、罩染、接染、點染、烘托、積水、托色、立粉等。
其中分染是用一手拿兩支筆交替進行,一支蘸色(不要過於飽滿或過干),一支蘸清水(不要過多)把顏色均勻地烘淡,形成一邊色濃逐漸向一邊色淡的過渡效果。
統染就是從整體出發,大片地分染出前後的層次關系。
罩染是在分染好的底色上罩一層透明色彩(水多色少,調勻,較稀)的方法。分染前應用此法就叫平塗,平塗色彩時也可使筆中色彩飽和。罩染和平塗時注意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均勻平塗,又不能使水分過多,汪在紙上互相沖激,也不要一次塗夠顏色,調淡色彩一遍一遍地塗,塗夠為止。
接染就是反染,用兩支筆各蘸上不同顏色著染,使兩色趁濕相互滲接在一起的染法。初學可用第三支白水筆幫助接染。
點染是不勾輪廓線,用一支筆蘸上一種顏色,然後在筆尖上再蘸另一種顏色,一筆按點下去,使兩種顏色自然滲和在一起,一筆成形。此法多用於沒骨形式。
烘托是大片地烘染底色,以襯托出淺色主體部分的方法。可用平塗和分染兩種方法進行,為使其均勻,可先用清水把底了鋪濕,趁其半干時烘染。
積水是先以淡墨和色積水成形,趁濕沖入水或其他顏色,使水與色相互沖激,干後形成自然斑駁的痕跡。此法用時水要多,沖入顏色和水要掌握好火候。
托色是重彩畫法,即在紙背面平塗一層與正面顏色相同而明度較淺的顏色,可使正面色彩更鮮亮厚重。
立粉是用濃厚的粉質色點或勾出色點或色線的方法,常用於勾點花蕊等。
批毛和絲毛是畫鳥獸毛的技法,批毛是將水分較少的白雲筆蘸上墨或色後用手指將筆鋒捏扁,平均分成4-6年尖叉,這樣畫下來即成一組小毛,批毛時筆與筆之間如品字形接續著畫,如魚鱗的分布一樣;絲毛是用細筆一根根勾毛,方向與批毛相同。
此外還有噴彈法、揉紙法、拓拍法、灑水、灑鹽、油水混用、用蠟、絹後作畫等肌理和繪畫的技法等。
以上所述乃雜家雜談,有不足之處還望批評斧正。

如何快速掌握白描的方法

要想畫好工筆畫,白描是要過的第一關。白描是工筆畫的骨架,在傳統工筆畫中更是強調白描的重要性。白描掌握的好壞也影響色彩的練習,特別是留水線的時候會感覺非常吃力。練習白描是非常枯燥的,很多人因不得法總是勾不好,對工筆畫也沒了興趣。
在多年的教學中,我也是用這種方法教的學生,我發覺這種方法對他們也管用。現在我把方法公布出來,希望對剛剛開始練習白描的網友有些幫助。
剛開始練習白描的時候不要急於上來就勾,先在紙張上(什麼紙張都行)做直線練習,筆要用中鋒,盡可能把直線勾的長些,中途也可以接線,但線接的盡量一致。還有就是做線條的螺旋練習,也要用中鋒。行筆要慢些,中途做些提筆和壓筆的練習。這種練習每天一個半小時就行,一個星期左右也就差不多了。這兩種練習就是掌握毛筆在手中的靈活程度。
接下來就要開始白描練習了。在練習之前要選些自己喜歡的白描稿,同時要先看懂白描稿用筆的特點。再用普通白紙(紙一定要薄,能看到下面的白描稿子)放在白描稿的上面用夾子夾好。就可以開始了。

⑶ 什麼是勾線,怎麼勾線

說簡單點就是「白描」,這是中國畫裡面的一種畫法。一般畫工筆人物或是花鳥都要先勾線的,然後再上色。也有純勾線的,就是直接用毛筆勾線畫畫。像唐代的吳道子,就是純勾線畫畫,他有一個著名畫風,被稱為「吳帶當風」。

所謂勾線~就是用黑色勾線筆或深色水彩筆~將修改好的鉛筆稿重新一模一樣的描一遍~(最好是描完後~晾乾~將鉛筆稿擦掉~效果會更好!)

⑷ 白描勾線的起落有何講究

工筆花鳥以線為造型基礎,運用毛筆勾線,對線條有很嚴格的要求。白描勾線不是用細線沿著花或鳥的輪廓去描,而是書法中講究的用筆去寫出形象。工筆白描不只是講究工細,更重要的是追求線條的力感和美感,所謂工細兼力,反對纖細柔弱的線條。
勾線之初,先練習使用中鋒,避免側鋒。中鋒用筆飽滿而有彈性,線條圓潤渾厚,結實而有力感;花卉中的花瓣、葉片都是薄片狀,宜用中鋒勾勒,側鋒只有在皴擦樹石時才運用。開始練習勾線時,很容易出現側鋒,特別是在線條轉折的地方,因為毛筆是圓錐形,轉彎時必須提筆,並輕轉筆管扭轉方向,使筆鋒平行圓轉過來,才能保持中鋒。線條產生力感的關鍵在於筆鋒與紙面的摩擦,有的人勾線為了細,不敢用力,勾出的線浮滑在紙面上,不符合要求。勾線時要把筆按下去,使筆鋒對紙面有一個壓力,同時又要擎住毛筆,向上有一個提力,兩力平衡再用一個拖的力量行筆。只壓不提就是抹,容易出現側鋒敗筆;只提不壓就是飄,線條滑而無力,用線切忌撩、挑、滑。所以說,每勾一條線都應該有起筆、行筆、收筆三個動作。
(1)起筆藏鋒:如起筆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鋒頓筆,然後再向右行,這叫欲右先左,反之,則欲左先右。上下行筆也是這樣,欲下先上,欲上先下,這樣筆與紙就有了摩擦。
(2)行筆:行筆要穩,速度要慢,對紙面壓力要均勻。行筆中有各種變化,中途轉向稍停為頓,向後折回為挫,頓挫時要調整筆鋒方向,不使出現側鋒。中鋒圓轉用筆為轉,側鋒方拐為折。
(3)收筆回鋒:每逢收筆都要向來的方向收回,所謂天往不回,不垂不縮,使線的結尾含蓄有力。
還要注意練慣用線的各種筆墨變化,如中鋒與側鋒,順鋒與逆鋒,以及頓挫、轉折、粗細、連斷、方圓、疾徐、光毛、虛實等用筆的變化,再加上濃淡、干濕等墨色的變化,以達到白描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

⑸ 請問白描有幾個步驟

(1)起稿階段

起稿的目的是要解決形象的基本形和大的比例、結構關系。可以用木炭在宣紙上直接起稿然後作畫,不必在另外的紙上起完稿後拷貝到宣紙上。動筆前,要先觀察,盡量把握對象的形象特徵及大的動態。盡量排除明暗的干擾,研究對象本質的結構關系,還要排除局部細節的干擾,切忌一眼就盯住某些細節,而忽略了整體的基本形態與結構。

安排好構圖,確定形象在畫面中的大小位置,用直線畫出大的基本形。組成形象的因素很多,結構是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以線造型需要特別注意的。如:頭、頸、肩、手、腕以及身體各部結構都需認真刻畫。基本形畫出之後,不要急於落墨,要從構圖、動態、比例、結構透視及形象特徵方面進行檢查,從中發現錯誤進行修改。

(2)落墨和勾線階段

不要渲染,也不要上色,凡是結構所在都可以大膽用線勾出。不要用同樣粗細深淺的墨線去勾,要堅持書法入畫,去寫而不是描。勾線前要先定主次,分虛實。凡是高處和前面的部位要畫實,低處及後面畫虛。所以高處的部位用筆要實,用墨要重些;低處部位(往往是暗部)用筆要虛,用墨要淡些。根據對象的不同年齡性別及特點來調整筆墨,如畫男人,肌肉比較明顯,用筆可粗硬些,轉折也要方直些;女性皮膚比較細膩,結構比較含蓄,用筆可圓轉些,用墨也可濕潤些。寫意人物畫用筆瀟灑、簡略,線的變化較大,故「意筆如草書」。

⑹ 大學工筆勾線 問題

工筆畫如何勾線;
我們在畫工筆畫在勾線時行筆不要太快,下筆畫每一根線條都要有節奏,有動感。當我們勾一些在畫面上較畫短一些的線條時,我們的執筆要以手腕著桌面,用以手指活動為主;勾稍長一些的線時應懸腕而肘著桌面,以腕部活動為主,手指執筆要實,使腕部活動靈活;勾更長一些的線應腕部著桌面而肘部懸起,線隨腕動。在工筆畫的線條的表現力中,無論勾哪一種線條,在行筆的過程中,都要摒住呼吸,不要太快,一氣呵成。無論哪一種執筆方法,都應保持線條的圓渾與流暢。

另外我們要注意的是。中國工筆畫的白描勾線並不是用細線沿著輪廓去「描邊」,而是在中國書法的技巧中講究的用筆去「寫」出所要表現的形象。工筆白描不只是講究工整細致,更重要的是追求線條的力度感和美感,和韻律感。我們在中國工筆畫的白描中。反對纖細柔弱的線條。

勾線的開始時的練習的方法,先練習白描時,最好先使用中鋒進行練習,中鋒用筆飽

滿而有彈性,線條圓潤渾厚,結實而有力感

⑺ 深入介紹下白描,及表現手法

白描 是中國畫中完全用線條來表現物象的畫法。有單勾和復勾兩種。以線一次勾成為單勾,有用一色墨,亦有根據不同對象用濃淡兩種墨勾成。復勾則光以淡墨勾成,再根據情況復勾部分或 全部,其線並非依原路刻板復迭一次,其目的是為加重質感和濃淡變化,使物像更具神采。復勾線必須流暢自然,否則易呆板。物象之形、神、光、色、體積、質感等均以線條表現,難度很大。因取捨力求單純,對虛實、疏密關系刻意對比,故而白描有樸素簡潔、概括明確的特點。中國古代有許多白描大師,如顧愷之、李公麟等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白描多見於人物畫和花鳥畫。 分類 (一)單勾:用同一墨色的線勾描整幅畫的叫一色單勾。用濃淡不同墨色勾成的,如用淡墨勾花,濃墨勾葉叫濃淡單勾。要求線描准確流暢、生動、筆意連貫。 (二)復勾:先以濃墨全部勾好,再以濃墨對局部或全部進行勾勒叫復勾,多以加強所描物象的精神和質感。

⑻ 畫工筆白描如何勾線墨的控制有講究嗎說的詳細加5分

沾墨不要和沾色混合,沾墨以不滴為准,在硯台墨池邊轉著筆刮幾下(叫「備筆」)就可以了。
白描勾線:
畫工筆畫在勾線時行筆不要太快,下筆畫每一根線條都要有節奏,有動感。當勾一些在畫面上較畫短一些的線條時,執筆要以手腕著桌面,用以手指活動為主;勾稍長一些的線時應懸腕而肘著桌面,以腕部活動為主,手指執筆要實,使腕部活動靈活;勾更長一些的線應腕部著桌面而肘部懸起,線隨腕動。在工筆畫的線條的表現力中,無論勾哪一種線條,在行筆的過程中,都要摒住呼吸,不要太快,一氣呵成。無論哪一種執筆方法,都應保持線條的圓渾與流暢。
另外,要注意的是。中國工筆畫的白描勾線並不是用細線沿著輪廓去「描邊」,而是在中國書法的技巧中講究的用筆去「寫」出所要表現的形象。工筆白描不只是講究工整細致,更重要的是追求線條的力度感和美感,和韻律感。在中國工筆畫的白描中。反對纖細柔弱的線條。
勾線的開始時的練習的方法,先練習白描時,最好先使用中鋒進行練習,中鋒用筆飽滿而有彈性,線條圓潤渾厚,結實而有力感;開始練習勾線時,很容易出現側鋒,特別是在線條轉折的地方,因為毛筆是圓錐形,轉彎時必須提筆,並輕轉筆管扭轉方向,使筆鋒平行圓轉過來,才能保持中鋒。線條產生力感的關鍵在於筆鋒與紙面的摩擦,有的人勾線為了細,不敢用力,勾出的線浮滑在紙面上,不符合要求。勾線時要把筆按下去,使筆鋒對紙面有一個壓力,同時又要擎住毛筆,向上有一個提力,兩力平衡再用一個拖的力量行筆。只壓不提就是「抹」,容易出現側鋒敗筆;只提不壓就是「飄」,線條滑而無力,用線切忌「撩」、「挑」、「滑」。所以說,每勾一條線都應該有起筆、行筆、收筆三個動作。
白描是中國畫技法名,指單用墨色線條勾描形象而不施色彩的畫法;白描也是文學表現手法之一,主要用樸素簡煉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詞藻修飾與渲染烘托。
白描要求:
要求作者用簡練筆觸,對所描寫之物的特徵、狀貌作真實的勾畫。如杜宣的《井岡山散記》中,有段文字敘寫井岡山茅坪的"八角樓",作者用樸素的語言,不作任何形容,簡明地寫房間內簡陋的陳設,重點介紹了"八角樓"名稱的由來:"房間內的光線不夠,所以在房間正中頂上,開了一個八角形的光斗。因此大家就把這個樓叫做'八角樓'。"使用白描手法繪景時,要求作者用簡筆作粗線勾畫,組成生動的畫面。

⑼ 白描畫法初學者步驟

白描畫法初學者最好是先選擇合適的材料,再根據步驟訓練。

1、材料:

臨本:推薦你用李際科老師的白描作品,臨本可以直接列印出來,一開始最好畫8K左右大小,較容易操作。所以臨本可以去列印店直接列印8K的尺寸。

宣紙:建議用蟬翼宣(熟宣),較薄,可以直接蒙在上面畫。

勾線筆:建議用狼毫,較硬。

2、步驟:宣紙放置臨本上面,用紙膠帶把四個角粘牢,防止移動。墨汁加水調勻,一定要調勻。勾線筆蘸墨開始著手畫。

3、注意事項:勾線筆蘸墨的時候一開始不要蘸的太飽滿,多了可以用紙巾吸干一些。

⑽ 中國畫的白描技法是什麼

白描原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指描繪人物和花卉時用墨線勾勒物象,不著顏色,稱為「單線平塗」法。它源於古代的「白畫」。在文學創作上,「白描」作為一種表現方法,是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描繪出鮮明生動的形象。我國優秀的古典小說《水滸》、《三國演義》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魯迅的作品,也有許多使用白描手法的範例。烘托和渲染原都是中國繪畫的一種技法,前者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烘托,使物象的特徵更加突出;後者一般在需要強調突出的地方濃墨重彩,使畫面中的形象更鮮明突出。現廣泛運用於文學藝術創作,也是兩種為突出事物特徵的迥然不同的描寫手法。烘托主要指用乙物來托甲物,使甲物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是側面描寫的一種方式。根據甲物和乙物的關系,烘托分為正襯和反襯兩種形式;根據甲、乙物的對象特徵,烘托又可具體分為以下幾類:

(1)以人烘託人。如樂府詩《陌上桑》中詩人分別借「行者」「少年」「鋤者」等人的反應烘托秦羅敷驚人的美貌。

(2)以物托物。如韋應物的《賦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鍾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全詩除了首句點明描寫對象「微雨」外,其餘都是通過描寫其它景物來寫「雨」的,詩人成功運用以物托物的藝術手法,彷彿使人感覺到船帆上、鳥羽上、天際上、大樹上全都籠罩著蒙蒙細雨。又如白居易的《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詩中描寫的對象是夜雪,但詩人卻從觸覺(衾枕冷)、視覺(窗戶明)、聽覺(折竹聲)烘托出雪之大、之猛。

閱讀全文

與白描的方法怎麼勾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2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7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5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6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6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4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3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7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1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2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4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1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699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4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8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2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3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1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2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