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師如何正確的觀察幼兒游戲
實施指導,觀察先行。只有通過觀察,才能知道幼兒游戲的空間、時間、玩具材料夥伴、游戲內容等情況,才能決定是否需要介入游戲。游戲最常用的有三種觀察方法:
一、掃描觀察
掃描觀察即分時段定人觀察。對班裡的幼兒平均分配時間,在相等的時間里對每個幼兒輪流進行掃描觀察。這一方法適用於全體幼兒游戲的情況。一般在游戲開始或者結束時選用較多,如教師想了解全班幼兒游戲中開展了哪些主題、每個幼兒選用了什麼主題、扮演了什麼角色、使用了什麼材料等。通過掃描觀察,就可以大體了解全班幼兒的情況。
二、定點觀察
定點觀察即定點不定人觀察。教師可以固定在游戲中的某一地點進行觀察,見什麼觀察什麼,只要在此點的幼兒都可以作為觀察的對象。適合於了解一個主題或者一個區域幼兒游戲的情況,可以獲得一些動態的信息,了解到幼兒在游戲中使用樹料的情況、幼兒交往情況、游戲情節發展等。一般多在游戲過程中使用運用這種方法,可以較為全面地了解某一個主題的開展情況,了解幼兒已有的經驗,以及在游戲中的種種表現,使指導能有的放矢。
三、追蹤觀察
追蹤觀察即定人不定點觀察。教師事先確定一到兩個幼兒作為觀察對象,觀察他們在游戲中的活動情況。被觀察的幼兒走到哪裡,觀察者就追隨到哪裡,固定人而不固定地點。這種方法適合於觀察了解個別幼兒在游戲全過程中的情況,了解其游戲發展的水平,獲得更詳細的信息。運用這種方法可以了解到幼兒在游戲全過程中的情況。
教師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靈活地選用不同觀察方法進行觀察,從幼兒的能力發展來看,各年齡班幼兒在游戲方面的表現是不同的。
㈡ 如何在游戲中對幼兒進行有效觀察
對幼兒的游戲進行觀察是教師有效地指導和豐富幼兒游戲的前提。通過觀察,教師可以了解到何時應為幼兒的游戲提供額外的時間、空間、游戲材料或經驗准備,以擴展和豐富進行中的游戲情節。教師何時參與游戲或同伴何時給予幫助是適時的,教師怎樣參與以及同伴怎樣幫助是適合幼兒游戲需要的,都需要我們認真思考。
一、幼兒游戲觀察的一般原則
為了獲得幼兒游戲行為的准確信息,觀察者不論採用何種觀察方法,都應遵循以下原則:
1.應明確觀察的目的,並選擇適當的觀察方法。
2.觀察應在確保幼兒有機會展示他們所有游戲能力的情境中進行,既保證幼兒有豐富的、能引發他們各種游戲行為的材料,又保證幼兒有充分的游戲時間。
3.如果可能,應保證對幼兒室內和室外游戲進行觀察。研究表明,有些幼兒在室外游戲比在室內游戲更能表現出較高的社會性和認知水平。
4.應在幼兒彼此熟悉並熟悉環境後才開始對幼兒進行觀察。在與熟悉的同伴遊戲時,幼兒會展現較高水準的社會性和認知水平。若開學初就進行觀察,可能會低估幼兒真實的游戲能力。
5.應持續觀察,以確保記錄的是幼兒典型的游戲行為。
二、幼兒游戲的觀察記錄
游戲觀察記錄的方法一般有三種:行為核對表、等級量表和軼事記錄。觀察者在決定使用何種記錄方法時,應在「易於使用」和「豐富描述」兩者之間作出選擇。
1.行為核對表
行為核對表主要用來核對幼兒在游戲中重要行為的出現與否,觀察者預告將准備觀察的項目列出,當出現此項目行為時,就在該項上畫「√」。運用行為核對表進行的游戲觀察比較系統,記錄信息更快捷。
2.等級量表
等級量表與行為核對表有相似之處,兩者都關注特定的游戲行為,便於記錄信息。然而,等級量表不僅僅簡單地顯示幼兒出現或未出現的行為,觀察者還可以自己決定幼兒呈現的游戲行為的等級,並評價這些游戲行為的質量。等級量表可用於評價那些難以量化的游戲行為及其品質。
㈢ 幼兒園區域活動有哪些觀察法
幼兒園區域游戲中教師的觀察方法
義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專家蒙台梭利曾指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有一雙敏銳的眼睛。」一個不會觀察的教師是絕對不稱職的。當幼兒進行區域游戲時,觀察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實施區域游戲目標的前提,因為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兒,才能有目的地適時、適度地進行引導。當然觀察決不是教師隨便看看,而是在活動前要想想今天要看什麼,在活動後回顧今天看到什麼,有哪些要繼續看,有哪些要補充看,前思後省,體現了觀察的連續性和目的性。只有運用科學合理的觀察方法,才能為自己的教育行為起到較好的支撐作用。通過研究,我們大體上把教師在幼兒區域游戲中的觀察分為三個方面。
一、整體觀察
整體觀察主要是為了解各個區域中幼兒不同的學習興趣、不同的發展水平、不同的學習方式、活動中幼兒的情緒、規則的遵守以及物品的整理等。常用的方法是掃視和巡視,所花費的時間較少。在區域游戲的起始和結尾兩段,教師常採用整體觀察,因為活動開始時經常會有幼兒對操作要求不了解和對自己活動目的不明確,教師要對全體幼兒逐一蜻蜓點水式地關心一下,即可了解幼兒的活動狀況了。活動結束時,也應整體了解一下,以便確定結束的時間,並注意個別幼兒的活動進程,以幫助他們做好結束活動的心理准備。
二、局部觀察
1、局部觀察的主要內容。
1)對能力特別強的幼兒或特別弱的幼兒。留意他們學習的動機、目標和困難,在適當的時候提出建議,以幫助他們完成學習任務。如:幼兒在美工區中做帽子。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幼兒掌握不好帽子開口大小和頭圍的關系。面對幼兒的困惑,教師請幼兒嘗試桌上的工具和材料,能力強的幼兒有的用雙面膠在開口反面的地方粘住,有的用膠水塗在紙條上把開口大的地方粘小一點,還有的用小訂書機把開口的兩頭訂掉一些。能力弱的幼兒大部分是模仿別人的做法,也有小部分孩子會請求他人的幫助。教師細致、深入的觀察,適時的引導,使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2)對新投放的操作材料。觀察孩子操作材料的情形是否和教師的預計相符,進展的步驟、遞進的層次是否和計劃相同,尤其要對那些意料之外的現象進行收集。如:在家政區活動中小朋友自己製作奶油蛋糕。奶油是新投放的操作材料,當然要作為教師局部觀察的重中之重。在觀察中發現,雖然教師示範時強調手要捏在三角包的最上面往下擠奶油,可是大部分孩子由於的手勁不夠,都捏在中間擠,使奶油從三角包的上面溢出,這是教師在活動前沒有考慮到的。觀察到這一現象後,教師及時調整了操作材料,把三角包的頂端用牛皮筋扣緊,這樣孩子操作起來就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擔心奶油就會溢出來。解決了後顧之憂後孩子的創造更大膽了,他們有的在蛋糕上裱出了漂亮的花紋,還有的裱出了小兔、娃娃臉、小貓等動物形象。
3)對和最近主題教育教學目標緊密相扣的活動內容。區域游戲活動往往受到階段主題活動內容的影響,會爆發出一些共同的關注熱點,所以教師一旦發現,即可注意觀察有可能作為講評或討論內容的素材。如:有一階段開展「化裝舞會」的主題活動,美工區中動作快的小朋友做好帽子、服裝後自己拿了彩色紙條串成項鏈戴到了脖子上,有的孩子見了還模仿著做手鏈,當教師觀察到這一情況後,在講評時組織幼兒討論:「我們除了做帽子、服裝,還能怎樣裝扮自己呢?做好這些服飾後又可以玩些什麼游戲呢?」小朋友提出可以做包、串項鏈、手鏈,做腰帶等,還有的小朋友說我們待會兒把這些做好的東西賣給別人或者裝扮好區小舞台表演吧。於是教師調整了環境,根據幼兒的談論熱點和創造性的建議,投放了相關的各種材料,供幼兒下一次游戲使用,並且鼓勵幼兒和小舞台、超市等其他區域進行互動。
2、局部觀察的主要方法。
1)旁觀:教師不直接參與孩子的活動,不給予指導、建議,只是觀看孩子的操作過程或靜聽孩子的交談,必要時可進行書面記錄。
2)參與式觀察:教師以觀看孩子的活動為主,在孩子需要時才給予指導。
3)實驗式觀察:教師有目的地布置一定的場景,在其中施加一定的持續、穩定的影響,以觀察某些材料或因素的作用,或觀察某種教學手段的效果。
三、作好觀察記錄
記錄可以有多方面和多層次的目的,其最基本的目的在於它是觀察的一個輔助環節,是觀察的必要延續。教師要觀察什麼,就要記什麼,從中可以獲得新的觀察發現。按一定的規范和要求進行的記錄,本身隱含著教師對於其教學行為的反思和師生互動過程中所達成的理解。這既可以幫助教師檢驗活動目的是否明確、手段和目的是否相符合,又可以看到什麼地方還需要改進、幼兒的反應是否合乎教育教學的預期、幼兒在活動中有無創新等等問題。觀察記錄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我們主要採用的記錄形式有: 1、按記錄結構分:★開放的日記式(表格記錄):根據預先設計好的表格對場景中的內容進行反應和判斷。★軼事性記錄(個案記錄):教師在觀察過程中敏感捕捉有價值的信息,隨機進行跟蹤了解。 2、按觀察的時間分:★現場記錄:這使我們所獲得的完全是第一手的資料。我們常用拍照、錄像、表格記錄等方法。★事後記錄:由於教師採取深入的參與式觀察,要求完全投入到當前的事件中,不能分心去做觀察記錄,或為了避免對記錄對象產生不必要的干擾,事後記錄下一些突發事件、有價值的信息以及幼兒創造性活動的事例。★現場和事後相結合 在區域游戲中觀察是最直接地了解幼兒、研究幼兒的最有效的辦法。
教師只有沉下心來,通過實施整體觀察、局部觀察、作好觀察記錄,來思考幼兒在游戲中表現的不同狀態,從中了解他們的學習興趣、認知水平、發展需求,並分析目標、計劃的可行性,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調整,才能真正做到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促進每一位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㈣ 教師如何觀察幼兒游戲
在隨機觀察中,教師用敏銳的眼睛和良好的職業敏感性能看出一些問題,能用所掌握的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以及先進的教育理念來思考幼兒教育中的一些現象,能發現一些問題,促進教師的專業反思能力和實際教育水平,也為幼教事業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 2、個案觀察 一般是教師針對一些特殊的孩子或者對一些孩子的某個方面進行和專門觀察,一般這種觀察現象需要追蹤觀察,可能需要觀察幾個星期甚至更久。 3、專項觀察 專項觀察是教師在活動中、教學中、游戲中等發現的、或者對某個問題感興趣而進行的針對某一方面的觀察,這類觀察一般需要對整體幼兒進行觀察,同時在自我觀察反思的基礎上,還需要配合查閱資料、咨詢專家、教師研討等。 四、觀察記錄的要點時間地點:具體的幼兒園、班級等 年齡 性別 過程 問題思考、建議、分析、措施等 .一、觀察記錄的意義和價值 1、幫助幼兒教師發現教育中的閃光點。 2、為幼兒教師反思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促進教師的專業反思能力。 3、有利於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觀察記錄的注意事項 1、態度要端正 2、目的要明確 3、要注意觀察方法 觀察要有一定的方法,要根據觀察的目的確定觀察方法。比如是個案研究,一般採取針對性地追蹤研究。如果要想了解小班幼兒的同伴交往情況,則需要由點到面的全面觀察。 4、觀察手段要靈活、多樣化 觀察一般是教師眼觀和記錄相結合,同時如果針對某個具體方面進行觀察,除了在日常的活動、游戲中隨機觀察外,還可以根據觀察目的設置專門的活動進行觀察。此外,還可以利用攝像、錄像、兒童作品分析等方法進行觀察。 5、要注意對觀察結果的分析和探討 三、觀察記錄的類型 1、隨意觀察 隨意觀察一般是在孩子活動、游戲、生活中等進行的隨機觀察,教師要時刻有一雙善於發現問題、善於觀察的眼睛,能捕捉到一些有研究思考價值的教育現象和教育信息,這也反映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原則,在教育生活中, 孩子所展現的一切就是很好的教育素材,也是教師發現問題、進行反思、解決實際問題的很好途徑。
㈤ 戶外自主游戲中的觀察方法有哪些
觀察的方法很多,從觀察目的來看,教師在游戲中的觀察有兩種:
1、隨機觀察,及時捕捉幼兒從語言、動作、表情中所發出的信息,了解這個信息所反映出的幼兒的行為動機、幼兒的即時需要、幼兒的意願、困難和情緒體驗,作為指導游戲的依據,以便把握干預的時機,有針對性地做出適宜的應答行為,以滿足游戲的需要,推進其活動。
2、有目的的觀察,其目的是了解幼兒現有的發展狀況,發展的個別差異,發展的最近趨勢,作為教育的依據。其他常見觀察方法,有掃描觀察、定點觀察與追蹤觀察等。
相關信息
觀察是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活動,是知覺的一種高級形式。觀,指看、聽等感知行為,察即分析思考,即觀察不止是視覺過程,是以視覺為主,融其他感覺為一體的綜合感知,而且觀察包含著積極的思維活動,因此稱之為知覺的高級形式。
是指細察事物的現象、動向;考查或調查;清朝官員的名稱。采訪時「觀察」意思是:指記者對客觀事物所進行的一種查看體驗活動,簡單講就是用眼睛采訪。另有雜志《觀察》,是民國最為成功的大型知識分子雜志之一,它的成功主要在於它的經營和它所持的立場。
㈥ 幼兒游戲觀察記錄方法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對班裡的幼兒平均分配時間,在相同的時間里對每個幼兒輪流進行掃描觀察。這一方法適用於全體幼兒游戲的情況,一般在游戲開始或者結束時選用較多。
2、教師可以固定在游戲中的某一地點進行觀察,見什麼觀察什麼,只要在此點的幼兒都可以作為觀察的對象。適合於了解一個主題或者一個區域幼兒游戲的情況,可以獲得一些動態的信息,了解到幼兒在游戲中使用材料的情況、幼兒交往情況、游戲情節發展等。
3、教師事先確定1~2個幼兒作為觀察對象,觀察他們在游戲中的活動情況。被觀察的幼兒走到哪裡,觀察者就追隨到哪裡,固定人而不固定地點。
4、教師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靈活地選用不同觀察方法進行觀察,從幼兒的能力發展來看,各年齡班幼兒在游戲方面的表現是不同的。因此,在觀察時也要各有重點。
㈦ 幼兒游戲觀察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對班裡的幼兒平均分配時間,在相同的時間里對每個幼兒輪流進行掃描觀察。這一方法適用於全體幼兒游戲的情況,一般在游戲開始或者結束時選用較多。
2、教師可以固定在游戲中的某一地點進行觀察,見什麼觀察什麼,只要在此點的幼兒都可以作為觀察的對象。適合於了解一個主題或者一個區域幼兒游戲的情況,可以獲得一些動態的信息,了解到幼兒在游戲中使用材料的情況、幼兒交往情況、游戲情節發展等。
3、教師事先確定1~2個幼兒作為觀察對象,觀察他們在游戲中的活動情況。被觀察的幼兒走到哪裡,觀察者就追隨到哪裡,固定人而不固定地點。
4、教師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靈活地選用不同觀察方法進行觀察,從幼兒的能力發展來看,各年齡班幼兒在游戲方面的表現是不同的。因此,在觀察時也要各有重點。
㈧ 幼兒自主游戲時教師如何進行觀察記錄
幼兒教師在自主游戲中觀察行為的實施
(一)明確教師角色定位
教師在開展幼兒自主游戲活動中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看清楚幼兒是游戲的主體,教師是游戲的觀察者、引導者。在游戲開展前,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知識經驗等,准備充足的游戲材料,和幼兒一起商定游戲內容與規則。在游戲中應有目的性地觀察全體幼兒,盡可能減少對游戲的干預,充分尊重幼兒的游戲意願,發揮他們的主動性。
(二)明確觀察目的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較持久的活動,在自主游戲活動中,教師應該明確觀察目的,圍繞觀察目的有步驟地進行觀察。首先,要觀察活動空間是否合理隔斷,游戲空間大小對於幼兒游戲開展會產生影響,足夠的空間可以使孩子在游戲中玩得盡興;其次,教師要觀察游戲中幼兒能否專注於某一活動,能否與同伴合作游戲,能否自己解決問題,要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投入程度、互動、面臨的挑戰,並做好相應的觀察記錄;再次,教師應觀察操作材料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否體現了它的多功能性、適宜性、挑戰性等,材料的投放要與教育目標、活動區特點、幼兒年齡特點、幼兒發展水平相結合。
(三)靈活使用多種觀察記錄方法
1. 掃描觀察法。教師在相等的時間段里對整個活動區域的布局及全體幼兒依次輪流進行觀察,粗線條地了解幼兒的游戲情況。一般在游戲活動開始與結束時要對幼兒的情況做個全面觀察,了解孩子興趣所在、展開游戲的方法、活動中的情緒、進展程度等。
2. 定點觀察法。定點不定人觀察,教師可以固定在活動中的某一地點進行觀察,見什麼觀察什麼,只要在此點的幼兒都可以作為觀察對象,運用這一方法可以較全面了解幼兒在游戲中材料的使用、交往情況、游戲情節發展等動態信息,使指導能有的放矢。
3. 追蹤觀察法。老師根據觀察目的和需要確定一個或幾個幼兒進行細致觀察,可自始至終地觀察,也可就某一個時段或某一情節進行觀察,了解個別幼兒在游戲中的發展水平。
科學有效的觀察是教師必備的專業能力,也是對幼兒游戲實踐的基本依據,對幼兒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更新教育理念,將有效的觀察融入實際操作中,真正了解孩子心理需求,恰如其分地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為孩子搭建一個有利於他們健康成長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