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雞飼養方法
小雞是一種可愛的動物,如果您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接觸過小雞,不妨看一看小雞是怎樣飼養,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小雞飼養方法,一起來看看。
請准備好一個紙箱子(比如牛奶箱,個人認為特侖蘇牛奶箱比較好)。紙箱上請用剪刀或者水果刀捅至少五個眼兒用來透氣,這樣小雞進入箱子里的時候就可以把蓋子蓋上也不會悶了。
請在箱子內鋪好兩層報紙(廢報紙即可)。為了保證小雞的排泄物不漏掉請選擇厚報紙。報紙鋪好了,那麼現在用我們常用的衛生紙吧!從衛生紙上撕下至少八塊,撕完後成一長條。然後我們仔細觀察一下衛生紙,它的紙是兩層的,把那一長條的衛生紙四成兩層,這樣就變成了兩條了,而且更輕薄(如果您的衛生紙不是兩層的不撕也可以,這一步驟很難形容)。
用手把輕薄的紙撕掉,注意不要追求完美撕的很好,把紙撕成不規則的形狀,越多越好。因為這樣更為小雞保暖。撕完後,把它們放進箱子里,鋪好。(越是雜亂無章越好)
【注意!】因為小雞成長的速度很快,所以箱子會在“小雞的食物“部分隨時更換。
小雞的挑選
【正確選擇】小雞活潑亂跳,喜歡搶別人的食物,喜歡往外飛。而且它特別愛叫,當你把它放在你的手心,然後把食物放在邊上的時候它會毫不猶豫地去搶吃的,而不是像其它小雞一樣渴望你手心的溫暖而閉上雙眼。
【錯誤選擇】小雞很安靜、很乖,把它放在手裡時它會緊閉雙眼。而且它在雞群里會像大多數小雞一樣,獃獃地站立著。這種小雞不活潑,以後可能會得病。
小雞的食物
【第一階段】請喂它小米,具體做法如下:准備一些小米,和一個小碗。往碗里放上溫水,接著把小米放進碗里泡三十分鍾即可。小米泡好了,然後就是怎樣取量了。倒掉四分之三的水,留下一點,切記小米不要倒掉,取出一點就行。小雞需要水分,不能把所有的水都拿走,剩下一點水給它喝就好了,小雞剛買回來都喜歡喝水,但是不要給它喝太多,會拉稀。參考圖:
【第二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的飼養,小雞沒有以前那麼肥肥胖胖圓圓乎乎得了。這時候我們可以喂它小麵包、白菜、和米飯了。小麵包只要用手撕即可,大小大概是小拇指指甲蓋的大小,或者更小。白菜可以洗凈後撕著喂,每天只要喂一點,撕白菜的時候要注意,必須撕小塊,不然小雞吃不下去的會噎死。請喂煮熟的米飯或者生大米,煮熟的米飯不要喂太多,每天喂到它肚子飽就行(如果吃飽了在它脖子下面會鼓起來、硬硬的)。不要喂它太大的蟲子。
【第三階段】小雞漸漸長大了,可以喂許多東西了,不要再喂小米,它已經長大了。多喂米飯跟麵包,或者你可以把白菜用菜刀剁成碎丁,然後用棒子麵攪拌,放一點水,美味的拌菜就做成了。
1、育雛前的准備
(1)育雛方式 養殖戶根據飼養的數量按計劃修建育雛室,育雛室要求有窗戶,使空氣流通和採光充足,可以建成磚木結構也可建大棚。
網床育雛 網床立體式三層為宜,網床的多少以養殖雞的數量來定,按每平方30—50隻來計算,網床第一層離地面高40厘米,網床高30厘米,上下層之間的距離20厘米,一、二層網床頂部應擱置盛糞板,網床的骨架部位用木條或竹子(市場上也有專門的育雛籠出售)四周和底部用1厘米×1厘米網目的塑料網固定好,合理配備好飼料桶和飲水器。修建“立體式網床”育雛溫室,節約空間,育雛量大,適合專業化規模養殖。
平面育雛 在地面上鋪上1寸長左右的草節為墊料,厚度約2公分,3—5天追加鋪墊草,保持墊草乾燥,直到雛雞脫溫,放養時徹底清除墊草,適合剛起步的農戶。
育雛用品的准備 全價的雛雞配合飼料、飲水器、飼料桶、干濕溫度計、噴霧器、保溫設備、常用葯物等。
(3) 全面消毒 對第一次養雞場地作常規的噴霧消毒即可,以後用熏蒸消毒法,具體方法是消毒前關閉雞舍門窗,堵嚴所有縫隙,再按雞舍的容積(長×寬×高)計算出葯品的總用量,10個立方雞舍需用福爾馬林(甲醛)250毫升(約4兩)和高錳酸鉀15克(約3錢),水50克(1兩)。操作時要先將水倒入耐腐蝕的陶器或搪瓷容器內,後加入高錳酸鉀,並攪拌均勻,最後加入福爾馬林,人立即離開緊閉雞舍門窗。
2、育雛的基本要求
(1) 育雛溫度 剛出殼的雛雞體溫比成年雞低2度—3度,因此保溫工作很重要,雛雞第一周溫度要求達到32度—34度,第二周溫度要求達到30度—32度,以後每周降溫不超過3度,4周後20度即可。要隨時觀察溫度變化,在育雛室的四角和中心位置分別放一支溫度計,可以了解室內溫度是否均衡。另一種方法是觀察小雞是否均勻安靜地分散在網床上或墊料上,如果擠在一起(打堆)說明溫度低了,如果小雞分散張嘴哈氣,說明溫度高了,需要調整溫度。
(2) 適宜的濕度 雛雞由相對濕度70%的出雛器孵出,如轉入溫度高、墊料乾燥的環境,會引起雛雞體內水分的大量散發,使羽毛生長不良、腳趾干以及引起呼吸道疾病。因此10日齡內的雛雞育雛室內的相對濕度要求保持在65%—75%,10日齡後保持在60%左右。
(3) 適時飲水和開食 雛雞進入育雛室應立即飲水,1—3日齡可飲用萬分之二(水呈淡粉色)的高錳酸鉀水,對於長途運輸的雛雞在飲水中要加入葡萄糖和電解多維。開食在飲水後2—3小時進行,待有60%—70%(三分之二)的雛雞可隨意站立行走時即可開食,飼喂的次數1—10日齡每日6—8次(晚上2—3次)、11—20日齡每日5—6次(晚上1—2次)、21—30日齡每日4次(晚上1次)。
(4) 飼養密度 飼養密度要求1—2周齡雛雞每平方米50隻,3—4周齡雛雞每平方米30隻,5—6周齡雛雞每平方米15—20隻;每小群的飼養數量以70隻—100隻為宜。飲水器(每50隻雛雞配一個)和飼料桶(每50隻雛雞配一個)的數量要充足,放置的位置要適當。
(5)光照 育雛室第一周採用24小時連續光照,用強光可防各種惡癖,每15平方米舍用40瓦燈泡離地約2米高,第二周逐漸減至19小時,換25瓦燈,第三周起可用自然光。
(6) 空氣和衛生條件 育雛室要保持良好的通氣,如果通風不良,舍內空氣污濁,會產生大量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不但影響雞的健康,嚴重時會誘發呼吸道疾病,甚至造成死亡。衛生的好壞是影響雞群健康和生產性能的重要因素。要求每天刷洗飲水器具,定期清理喂料器具,打掃舍內衛生,並消毒。定時通風換氣,定期清理地面雞糞。
(7)疫病防治 小雞出殼後按照免疫程序進行預防注射;兩周內的小雞用葯物預防雞白痢、球蟲病。
B. 小雞怎麼養才能養活
小雞怎麼養才能養活
小雞怎麼養才能養活,養雞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創業項目,但是養雞是需要技巧的,挑選雛雞時以活潑好動,眼睛大而有神,絨毛富有光澤,這樣的才好養活,那麼小雞怎麼養才能養活呢?
1.育雛:育雛成敗主要取決於成活率,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① 溫度:雛雞從殼中買回後,第一周的溫度應控制在34-35℃。從第二周開始,每周降低2℃,直到第六周。保溫的方法要看雞的數量。較少的雞可以使用紙箱和燈泡。
也就是把小雞放在盒子里,掛一個60W左右的燈泡,同時放水瓶和食物罐;大部分雞只可在育雛室和室內煤爐內取暖,但煙灰須通過鐵管排到室外。為了保證溫度的准確性,除了觀察雛雞的狀態外,還要掛好溫度計,經常清除糞便。
②光照:育雛第一周需要24小時光照,保證雛雞晝夜攝食飲水,促進生長發育。之後,每周減少2小時,直到晚上不開燈。光和保溫可以結合。如果溫度不夠,可以加開水,用布包在容器里,放在盒子里加熱。
③飼養密度:1-14日齡50-60頭/平方米,15-21日齡35-40頭/平方米,21-44日齡25頭/平方米,60日齡後12頭/平方米。除濕後的雞可以籠養、平放或散養,只要密度不超過上述標准即可。
④ 採食和飲水:雛雞出殼24小時後即可飲水和採食。將育雛料放入桶內自由投喂,同時將清水放入水杯中。育雛前20天可以喝冷開水,以後可以喝井水或自來水。由於雛雞採食量低,新陳代謝旺盛,為防止營養不良,前10天必須在飲水中加入8-10%濃度的葡萄糖和水溶性維生素。
2、減溫後加料:雛雞40日齡時,可以不再加熱,但溫度不能變化太大。
冬季多雨多風天氣,室溫仍應保持在15℃以上,光線為自然光。餵食方法如下:
① 籠養:將降溫後的雛雞轉入成年籠養。它的優點是可以充分利用空間,雞不接觸糞便,疾病少,容易抓雞,減輕飼養員的勞動強度;缺點是長期飼養的雞應激反應大,雞的胸部和腿部容易出現病變。
②平陽:平陽可分為在線平陽和地上平陽。網上平養和籠養一樣,只是增加了雞的活躍度,不容易生病,當然成本高;
地面養殖是將麥稈、谷殼、油菜殼等墊料墊在水泥地上,在上面飼養雛雞。優點是節約成本,雞胸腿不易生病。由於土混雞活動量大,不需要更換墊料。缺點是雛雞直接在墊料上排便,容易誘發一些疾病。
③放養:早上將雞放在室外,讓其暴露在陽光下並接觸土壤。同時,你可以找到一些礦物飼料和昆蟲。中午和晚上把雞趕回屋裡補充飼料。這種飼養方式的好處是讓雞回歸自然。雞肉的`肉質很好,價格也高。缺點是所需場地大,飼養規模有限。這種方法適合農民少量自由放養。
剛買的小雞仔氣息小、不睜眼、愛扎堆,把它放在比較小的紙箱,上面該透氣的布,把100/100沸水涼涼,乘少點,放在紙箱一角,然後捂一夜。
第2日餵食,把小米按1:3配水蒸,晾涼。取少許放進容器,靠近小雞群,不要大聲叫,只要一個小小的提醒,他們就會睜眼,米香吸引他們吃食。首次進食1----2分鍾,不要多喂,一日2----3次,每次餵食要喂水。
小雞3----4日,開始·在箱內活動,叫聲逐漸增大,食量增加,1次餵食2----3分,一日3----4次,可打開蓋布,5-----10分,延長活動時間,增大食慾。
5----7日小雞的小翅膀長出一點,它們不時張開小翅拍打,食量增大,每次餵食5----10分,一日3---4次,打開蓋布10----15分,由於食量增加,排泄物增多,可在箱內放置吸潮、柔然的東西,----布條。隔天更換一次。
7----15日時,他們的翅膀長出羽毛,可方箱外活動,曬曬太陽,忌風雨,因有戶外活動,小雞會吃到不衛生的食物,造成『』屎屁股『』,用20·----30·的溫水,洗干凈,在飲水中按1:30加入食鹽,連喂3日即可。
15----30日滴鼻,增強其免疫力。滴好讓其自由活動10----20分,羽毛逐漸豐滿,可以放養,再喂剩飯此時可讓其吃剩菜,適當喂點蔬菜。
一、小雞怎樣喂養成活率高
1、小雞剛進入育雛室時,室溫保證在34℃-35℃左右,後期根據小雞生長情況逐漸降低溫度。
2、根據雞的品種、大小、強弱等,合理分配小雞的飼養密度,一般20-30平方米的籠體面積養殖1000隻小雞為宜,後期隨著小雞的生長,適當減小養殖密度。
3、雞舍內的糞便需要定期清掃,並注意日常進行通風換氣,避免因氨氣味過重而引發疾病。
4、飼料配方:谷實類為50%-60%,糠麩類為5%-10%,油餅類為20%-25%,動物性飼料為7%-20%,骨粉、貝殼粉5%;食鹽0.3%-0.5%,青飼料另外加喂。
不能選擇單一飼料喂雞,否則容易缺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這樣無法滿足小雞對營養的需求,從而導致小雞體質瘦弱,生長速度緩慢。喂料不宜過濕,喂量隨著雛雞日齡而增加,但每次以八成飽為宜。
二、小雞養殖中容易出現哪些疾病
1、白痢
一般由雞白痢桿菌誘發,發病症狀為雞不願意走動、糞便臭氣嚴重、呼吸困難等,可以用0.01%灰錳氧溶液或0.01%呋喃唑酮溶液進行治療。
2、球蟲病
病雞精神沉鬱、羽毛蓬鬆、頭卷縮、食慾減退、嗉囊內充滿液體、逐漸消瘦、排紅色胡蘿卜樣糞便等。可以使用白球痢康進行治療。籠具、料槽、水槽需定期用20%石灰水或30%的草木灰水(或百毒殺消毒液)進行噴灑消毒。
3、新城疫
發病初期採食量突然下降甚至不食、飲水量增加、精神萎靡、呈昏睡狀、羽毛松亂、離群呆立、閉目縮頸、頭下垂或者伸進翅膀下。
病情逐漸加重後還會出現咳嗽、呼吸困難、流鼻涕、伸頸張口呼吸等症狀。可以使用獨敗配合囊溫康拌料治療,連用4天左右。如果與溶菌1號交替使用,可防止其他疾病的繼發感染。
C. 正確養小雞的方法
1、准備一個合適的容納盒請准備好一個紙箱子,比如我們可以用廢舊的裝食物的箱子,我們可以在紙箱上用剪刀或者水果刀捅至少五個小孔讓小雞來透氣,這樣空氣能夠自由的進入,小雞仔紙箱子裡面就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了,能很好的保證小雞健康的生長。
2、墊紙隔絕小雞的排泄物為了保證小雞一個相對潔凈的環境,我們可以把報紙墊在紙箱子的底下,不一定是要最新的報紙,最好是廢舊的報紙,因為廢舊的報紙經過磨損比較軟,手感比較好。為了保證小雞的排泄物不漏掉我們可以選擇稍微厚一點報紙。報紙鋪好以後,我們可以再在地下加一層衛生紙,因為衛生紙比較輕薄,這樣墊上,能夠保證小雞有一個舒適相對柔軟的環境。
3、給小雞製造一個保暖的環境最好我們可以用手把輕薄的紙撕掉,我們在撕的時候,不一定要求把紙張撕得很規則,我們要把把紙撕成不規則的形狀,越多越好。因為這樣更為小雞保暖。撕完後,把它們放進箱子里,鋪好,就能夠讓小雞在合適的環境里生長了。
4、注意飲食營養我們在喂養在小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小雞的飲食均衡,給小雞餵食各種營養的食物,保證小雞吸收到足夠的營養。
更多關於正確養小雞的方法,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b9fcda161583964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D. 如何養小雞仔
養小雞仔的具體方法如下:
1、建造圈舍:養殖小雞可以使用無污染的紙箱作為器皿,並向內側紮上透氣孔,再向底部鋪上碎紙片保暖。2、雞苗選擇:挑選活潑愛動、喜歡喊叫的小雞進行養殖。3、飼喂管理:養殖初期提供溫水浸泡的小米,後期補充白菜、麵包。喂養環境。喂養環境是養小雞非常重要的一步,在硬紙箱上面鋪上一些報紙、一個碟子、白燈(40瓦白熾燈泡),一周內保持環境溫度33攝氏度左右,此後每周降低2攝氏度,大概6周後小雞就可以適應自然溫度了。
E. 小雞怎麼養最好
怎樣養小雞?小雞怎麼喂養?市場上有很多可愛的小雞,但是買回來卻不會喂養。下面我給大家帶來小雞喂養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1、請准備好一個紙箱子(比如牛奶箱,個人認為特侖蘇牛奶箱比較好)。紙箱上請用剪刀或者水果刀捅至少五個眼兒用來透氣,這樣小雞進入箱子里的時候就可以把蓋子蓋上也不會悶了。
2、請在箱子內鋪好兩層報紙(廢報紙即可)。為了保證小雞的排泄物不漏掉請選擇厚報紙。報紙鋪好了,那麼現在用我們常用的衛生紙吧!從衛生紙上撕下至少八塊,撕完後成一長條。然後我們仔細觀察一下衛生紙,它的紙是兩層的,把那一長條的衛生紙四成兩層,這樣就變成了兩條了,而且更輕薄。
3、用手把輕薄的紙撕掉,注意不要追求完美撕的很好,把紙撕成不規則的形狀,越多越好。因為這樣更為小雞保暖。撕完後,把它們放進箱子里,鋪好。
4、注意!因為小雞成長的速度很快,所以箱子會在“小雞的食物”部分隨時更換。
1、正確選擇:小雞活潑亂跳,喜歡搶別人的食物,喜歡往外飛。而且它特別愛叫,當你把它放在你的手心,然後把食物放在邊上的時候它會毫不猶豫地去搶吃的,而不是像其它小雞一樣渴望你手心的溫暖而閉上雙眼。
2、錯誤選擇“小雞很安靜、很乖,把它放在手裡時它會緊閉雙眼。而且它在雞群里會像大多數小雞一樣,獃獃地站立著。這種小雞不活潑,以後可能會得病。
小雞的食物選擇
1、第一階段:請喂它小米,具體做法如下:准備一些小米,和一個小碗。往碗里放上溫水,接著把小米放進碗里泡三十分鍾即可。小米泡好了,然後就是怎樣取量了。倒掉四分之三的水,留下一點,切記小米不要倒掉,取出一點就行。小雞需要水分,不能把所有的水都拿走,剩下一點水給它喝就好了,小雞剛買回來都喜歡喝水,但是不要給它喝太多,會拉稀。
2、第二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的飼養,小雞沒有以前那麼肥肥胖胖圓圓乎乎得了。這時候我們可以喂它小麵包、白菜、和米飯了。小麵包只要用手撕即可,大小大概是小拇指指甲蓋的大小,或者更小。白菜可以洗凈後撕著喂,每天只要喂一點,撕白菜的時候要注意,必須撕小塊,不然小雞吃不下去的會噎死。請喂煮熟的米飯或者生大米,煮熟的米飯不要喂太多,每天喂到它肚子飽就行(如果吃飽了在它脖子下面會鼓起來、硬硬的)。不要喂它太大的蟲子。
3、第三階段:小雞漸漸長大了,可以喂許多東西了,不要再喂小米,它已經長大了。多喂米飯跟麵包,或者你可以把白菜用菜刀剁成碎丁,然後用棒子麵攪拌,放一點水,美味的拌菜就做成了。米飯也有特殊的做法,自己創意,不要喂它蟲子,我有個朋友說她餵了小雞錢串子結果把小雞毒死了。
4、第四階段:什麼都能喂,它的羽毛已經長得很齊了。
小雞指1—6周齡的雞,小雞階段是整個生長期中最關鍵的階段,為了使小雞正常生長發育,關鍵是要減少死亡、提高成活率,那麼針對特殊階段的小雞如何飼養才能使之不得病或是少生病。
1、首先要有良好的身體,才能抵抗疾病。小雞開食要求飼料新鮮,顆粒大小適中,易於啄食,營養豐富易消化。常用的開食飼料有碎苞穀粒、碎大米、小米,有條件的可用全價配合飼料。小雞喂料應做到勤添少喂,保持室內安靜,晚上最後一頓須喂飽、喂足,要比其它頓次多喂1/3量,並適當延長吃食時間,這樣小雞生長更好。
2、保持適宜的飼養密度很關鍵。密度太大,增大雞舍內二氧化碳濃度,雞排出的糞便增多,造成濕度過大,使墊料散發出大量的有害氣體,影響舍內環境衛生;而且密度過大,雛雞活動容易受限制,飲水和採食都受影響,影響雞的生長發育,容易發生啄羽、等其它疾病。如密度太小,造成浪費設備能源、人力、增加飼養成本。一般雛雞的飼養密度為30隻/平方米。
F. 小雞的養殖方法 怎麼養才好呢
1、要有個適宜的溫度。雞的正常體溫平均在42℃左右。剛出殼的小雞,絨毛稀短,抗寒能力差,遇冷著涼會拉稀,太熱會患感冒。一般來說,一周齡的小雞適宜30℃左右的氣溫,二周齡的小雞適宜20℃以上的氣溫,一個月後就能適應室外的氣溫,可以在屋外自由活動了。溫度是不是適宜,可以根據小雞的行動來判斷。如小雞分散均勻,不聚集一堆,吃食活潑,表明溫度適宜,小雞密集打堆,吱吱亂叫,表明溫度過低;小雞張口氣喘,不愛吃食,連連喝水,表明溫度過高。一般調節溫度應當注意;初期高一些,後期低一些,體質弱的高一些,體質強的可低一些。
2、空氣要新鮮。小雞體溫高,呼吸快,新陳代謝旺盛,因此,在注意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風,使小雞呼吸到新鮮空氣。溫暖的晴天中午,要讓小雞在陽光下活動,以防發生軟腳病。
3、精心喂養。小雞出殼後24小時開始餵食最好,要喂容易消化的飼料和一定數量的青綠飼料,可以將飼料先研成碎末,煮大半熟後再喂,有條件的可以喂混合飼料。頭三天內可讓小雞自由採食,盡快使小雞學會覓食。三天以後,每天喂6次,再往後,次數逐漸減少。飼料要拌成半干半濕狀態。喂青綠飼料,開始可以少一些,以後可以多一些,但最多不要超過總飼料量的40%。剛出殼的小雞,飲的水最好是溫開水,還要補喂一些1%濃度的鹽水。
4、科學管理。首先要搞好衛生,每次喂料都要清除殘余飼料,保持食槽清潔,不喂發霉變質飼料,雞舍要乾燥,還要注意防疫防病,及時接種雞痘和疫苗。
G. 街上買的小雞怎麼養活
街上買的小雞怎麼養活
街上買的小雞怎麼養活,小朋友出街的時候看見小雞都是會想著買一隻的,小雞對不好的環境,適應性較差,容易患病死亡。為了提高小雞成活率,下面看看街上買的小雞怎麼養活及相關資料。
一、餵食
剛從街上買回來的小雞首先要給它喂干凈的水,把它的食道打通之後,再喂一些泡軟後的小米,注意要少食多餐。在飼養的後期,可以慢慢嘗試飼喂一些營養全面的飼料,來提供它生長所需要的養分。
二、保溫
如果剛從街上買回來的小雞有一個星期的周齡,那麼需要把它放置在32-34℃的環境之中。如果周齡有兩個星期,需要放置在30-32℃的環境中,如果周齡有三個星期,需要放置在溫度在24℃-26℃的環境之中。一般出生30天內的小雞都要保溫的。
三、環境
小雞一定要放在干凈舒適的環境中飼養,如果有糞便和食物殘渣,需要及時清理。注意需要保持飼養環境內乾燥,不能讓它們的羽毛與水接觸,否則容易著涼生病。也要定期開窗通風,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空氣,為它正常的新陳代謝提供氧氣。
由於小雞非常膽小,而且容易驚群,如果飼養者老是進群,會影響它們的正常生長發育,比較嚴重時還會相互踐踏,導致傷殘和死亡。所以一定要給小雞提供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不要發出太多的噪音,也不要經常去打擾它們。
一、要有個適宜的溫度
雞的正常體溫平均在42℃左右。剛出殼的小雞,絨毛稀短,抗寒能力差,遇冷著涼會拉稀,太熱會患感冒。一般來說,一周齡的小雞適宜30℃左右的氣溫,二周齡的小雞適宜20℃以上的氣溫,一個月後就能適應室外的氣溫,可以在屋外自由活動了。
溫度是不是適宜,可以根據小雞的行動來判斷。如小雞分散均勻,不聚集一堆,吃食活潑,表明溫度適宜,小雞密集打堆,吱吱亂叫,表明溫度過低;小雞張口氣喘,不愛吃食,連連喝水,表明溫度過高。
二、空氣要新鮮
小雞體溫高,呼吸快,新陳代謝旺盛,因此,在注意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風,使小雞呼吸到新鮮空氣。溫暖的晴天中午,要讓小雞在陽光下活動,以防發生軟腳病。
三、精心喂養
小雞出殼後24小時開始餵食最好,要喂容易消化的飼料和一定數量的青綠飼料,可以將飼料先研成碎末,煮大半熟後再喂,有條件的可以喂混合飼料。頭三天內可讓小雞自由採食,盡快使小雞學會覓食。
三天以後,每天喂6次,再往後,次數逐漸減少。飼料要拌成半干半濕狀態。喂青綠飼料,開始可以少一些,以後可以多一些,但最多不要超過總飼料量的40%。剛出殼的小雞,飲的.水最好是溫開水,還要補喂一些1%濃度的鹽水。
四、科學管理
首先要搞好衛生,每次喂料都要清除殘余飼料,保持食槽清潔,不喂發霉變質飼料,雞舍要乾燥,還要注意防疫防病,及時接種雞痘和疫苗。
街上買的小雞要注意保溫,最好將溫度控制在25度以上,低溫不能適應,會有凍死的危險。飼喂的時候可先喂干凈的水,主食用泡軟的小米就行。
少食多餐的方法,後期可慢慢喂它一些營養全面的雞飼料。飲用的水一定要保證干凈,不要讓羽毛接觸到水,否則容易生病。此外,還要注意飼養的環境,要乾燥,通風良好。
1、從街上買的小雞應注意保溫,建議將溫度控制在25℃,小雞身體較弱,若處於低溫的環境中,有凍死的風險。飼喂時應先喂干凈的水,主食使用泡軟的小米,少食多餐,飼養後期在慢慢的飼喂一些營養全面的雞飼料。注意:保持飼養環境的乾燥和通風,及時清理糞便,不可讓羽毛與水接觸,避免小雞生病。
2、雞的抗旱能力較差,初出殼的雛雞,體溫比成年雞低3℃,一般需要在10天後才能達到正常體溫,再加上雛雞絨毛短而稀,禦寒能力差,因此小雞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並不強,必須依靠人工保溫,雛雞才可正常生長發育。
3、一般1-30天的雛雞都需要保溫,而且還需放在干凈衛生的環境中飼養,通常30天以上的小雞,羽毛基本上長滿長齊,可以不用保溫。
4、雛雞膽小,受到驚嚇後易驚群,輕則生長發育受阻,重者相互踐踏後引起傷殘和死亡,所以需要在安靜的地方養雞。
一、買的小雞怎麼養活
1、養殖准備
(1)准備一個紙箱子,然後在紙箱上面用小刀或剪刀捅出數個孔進行通風透氣。
(2)在紙箱底部鋪上乾草或者是報紙,進行保溫,也可以使用電燈照明來進行取暖。
2、喂養
(1)在餵食之前,先使用18-24℃的水供雛雞飲用,飲用水中可以加入1%葡萄糖或電解多維。
(2)在喝完水後2-3小時左右,即可進行開食。一般使用煮至8成熟的碎米、小米、碎小麥、碎玉米等,或者是直接使用配製好的粉料浸泡軟化後飼喂。
(3)後續餵食的時候,將配製好的雛雞飼料或者是泡好的小米撒在淺盤之上,讓雛雞自由採食。以少添勤添為宜,每次餵食八成飽即可。
(4)一般情況下,1-10日齡的雛雞每天餵食8g飼料;20日齡的雛雞,每天餵食15g飼料;25日齡的雛雞,每天餵食16g飼料;30日齡的雛雞,每天餵食30g飼料;50日齡的雛雞,每天餵食40g飼料。
3、管理
(1)當天氣晴朗,沒有大風的時候,可以將雛雞從紙箱中拿出,讓其適量運動。
(2)如果天氣比較冷,可以在紙箱中放入插電式的熱水袋,然後在熱水袋上鋪上一層布,供雛雞取暖。
二、小雞可以單獨養一隻嗎
1、小雞可以單獨養一隻,但是雞、鴨等動物大多喜歡群居,不喜歡獨居,因此還是養2隻及2隻以上比較適宜。
2、小雞在脫離群體之後,會感到孤獨,心情郁悶,因此如果是單獨養一隻小雞,最好是能夠經常陪著小雞一起玩耍。
3、小雞特別喜歡粘人,因此在家中行走時需要特別小心,避免將小雞踢飛。
4、小雞的絨毛短而稀疏,抗寒能力較弱,在飼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溫。
H. 怎麼飼養小雞的養殖方法
小雞的 飼養 方法 是必須要知道的。如何飼養小雞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小雞的飼養方法,一起來看看。
小雞的飼養方法
溫度很關鍵,對小雞的成活率有很大的影響 。保溫,放在小紙盒裡,下面放上布,上面25度小燈泡距小雞20厘米。紙盒口用透氣布蓋上。
定要餵食,小米加雞蛋少量水蒸熟,弄碎喂小雞。開食料可煮至八成熟後再喂,這樣有利於雛雞消化。
再買1-2隻,因為小雞是群居動物,有伴它會高興。
不要給它喝水,會拉肚子。食里可添加土黴素(粉)葯店有。同時也可加酵母片和沙子助消化。一周食里加一次大蒜。不得病。 缺鈣,多曬太陽,給它食里加21金維它。
小雞管理方法
一、飲水與開食先飲水後開食。飲水要清潔,可飲用雛雞營養液。配製方法:在8公斤20℃的水中,加入0.5公斤葡萄糖粉、20克蛋氨酸、10克速補、100萬國際單位慶大黴素或卡那黴素。每份營養液可供1000隻雛雞一次飲用。也可根據需要,在清水中間斷性地加入高錳酸鉀。首次飲水2~3小時後開食。
二、溫度一般接雛時大棚內的溫度為35℃,以後均勻下降,每2~3天降1℃,直至21℃,然後保持恆溫到出欄。
三、濕度育雛期濕度保持在65%~70%。
四、光照雛雞出殼後2~3天採用24小時連續光照。3天後改為23小時光照,1小時的黑暗時間。1~2周齡時,每20平方米給予40~60瓦光照。2~4周齡可降為15~30瓦光照。
五、通風換氣在保證大棚內溫度的前提下,加強通風換氣,排除舍內污濁氣體。
六、飼養密度採用地面平養法育雛肉雞,0~4周齡每平方米地面養20~25隻,育肥期10~12隻,網上飼養的密度比平養可增加40%~50%。
雞的飼養方法
1.在炎熱的中午,雞採食量很少,應在早晨和夜間增加飼喂量,以保證營養需要。
2.減少飼養密度,公母分開飼養。當舍溫過高,有些雞中暑死亡時,為保全雞群,籠養雞也可採取分散飼養,甚至放出雞籠散養一段時間。公母分飼的管理原則是,母雞耐熱力較強,在不能具備充分條件時,可優先照顧公雞,以減少損失。
3.採用間歇光照。即午夜120∶00到凌晨2∶00可增加1~2小時的光照,促使雞採食、飲水、排糞、活動,不但能增加採食量,而且排出了體內積蓄的熱量,降低體溫,防止夜間中暑,可明顯減少肥胖產蛋雞和肉雞的死亡。
小雞的喂養方法
你可以喂碎玉米、小米、碎米、碎小麥等。開食料可煮至八成熟後再喂,這樣有利於雛雞消化,如果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把小米泡兩三個小時,晾到大半干再喂,不要喂的太多了,會撐死的,少食多餐。
在箱子里放一點水,它們渴了自然會喝,小雞最好喝溫水,一定不要喝不幹凈的水,我前3周養它們,一直都給它們喝的溫水,一天換幾次水,當時因為有燈照著,水涼得也不快,3周後一天大概就給它們換3次水了,你看到水被污染了,你就給它們換換 ,其實它們很喜歡喝乾凈的溫水,幾乎每次我給它們換了干凈的溫水時,他們會馬上趕到喝點點
正常情況下,雞糞便呈圓柱形、條狀,多為棕綠色,表面有白色尿酸鹽,象白色冠頂。盲腸糞便一般在早晨排出,常為褐色糊狀或黃棕色,有時也有尿酸鹽混在其中,具粘性
I. 怎麼飼養小雞
為了吃上放心美味的雞肉,不少人自力更生,充分利用自家庭院養些小雞。一些非常見品種的雞,例如斗雞,也可以養做寵物,深受愛寵人士喜歡,越來越多人在家裡養寵物雞。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小雞飼養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首先要選好小雞的棲息地,一般家庭里就在庭院角落等地方即可。選的地方要通風透氣,也不能散發氣味影響生活,更不能帶來衛生問題。選好地方後,就要做一個雞舍,可以是籠子,也可以是一個小房間,甚至是只用籬笆圈一小塊地方。為了一次防止疫病,雞舍建設完成後,最好進行消毒殺菌,可以用生石灰粉撒,也可以用福爾馬林熏。
接著要挑選合適的小雞苗。那種孵化場剛出生的小雞苗,雖然便宜,進貨成本低,但需要的照料更多,也更需要有技術,業余養殖很可能成活率不高。所以,建議盡量選擇那些一月齡以上的小雞,不用那麼費心照顧,也容易成活。根據肉用和蛋用再挑選雞的品種和公母。如果是寵物雞,還要參考一下雞苗的父母輩的性狀。
很多自己養雞的家庭,為了雞肉美味和心安,接受不了商品飼料,會自己搭配飼料喂養。繁殖場都基本是用的小雞專用預混飼料,剛買回來的小雞,由於習慣了原有飼料的口味,如果立即給其改變飼料,往往會不進食。要改變小雞的飼料,不能操之過急。因此,買小雞的時候,也要問清楚雞苗商喂的是什麼飼料,包括飼料的廠商和品牌都要問清楚。一些繁殖場也會出售部分飼料,為了省事,可以直接從種苗商處購買飼料。
剛開始的時候,每一頓都給小雞喂這些飼料。然後逐步減少預混飼料的餵食量,取而代之是在飼料里混入飯粒、玉米、麩皮等飼料,到最後完全斷供預混飼料。這個過程需要的時間比較長,可能需要半個月以上。
不光是鴨子需要喝水,雞也需要喝水的,每天都要給小雞提供潔凈飲水。剛買回來的小雞,一定要給潔凈的飲水,否則很可能得病,最好給涼開水喝。
如果是炎熱天氣,雞舍要注意避免陽光直射,防止雞舍溫度過高,否則小雞會得熱咳喘。潮濕的天氣要注意保持雞舍乾燥,定期進行消毒,否則容易滋生病菌。雞糞要定期清理,否則雞糞積壓會發酵,一方面會有異味,另一方面也容易滋生病菌。
一些品種的小雞,例如火雞,特怕蚊子叮咬,被叮咬的小雞很容易死去。因此,夏天蚊子多發季節,要進行滅蚊,滅蚊燈、殺蟲劑都可以,並用紗帳封圍雞舍,防止蚊子進入雞舍。
如果條件允許,平時要多放小雞出來活動,一方面對小雞健康有好處,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小雞自己覓食,減少飼料量,還可以增加雞肉的香味。剛買回來的小雞,注意不要立即放出去,否則可能走丟。也要注意避免小雞被淋雨,否則可能感冒。
如果小雞長期關在雞舍里,為了能讓小雞消化良好,可以裝一盆子沙子放到雞舍里,讓小雞啄食。小雞進食沙子,能在嗉囊里幫助消化的。
1 育雛前的准備工作
1.1 育雛舍的維修及育雛用具的准備和消毒:進雛前1周,將育雛舍維修好,並備齊育雛用具:料盤、飼槽、飲水器等,一並徹底清洗,然後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熏蒸消毒24小時(每立方米空間以15g高錳酸鉀與30ml福爾馬林的比例為宜),最後用百毒殺等消毒葯進行徹底消毒備用。
1.2飼料、葯品及疫苗的准備:育雛前,准備好營養全、易消化、適口性好的不同日齡的雛雞料,育雛常用葯(如氟哌酸等)和消毒葯(如百毒殺等)以及防疫程序所涉及的全部疫苗(如馬立克氏病疫苗等)等。
1.3 預熱育雛舍:進雛前1~3天(一般夏季1天,春季2天,冬季3天)雞舍開始升溫預熱,使室內溫度達到32℃左右。試溫時,為避免污染已消毒的房屋及用具,要嚴格按照衛生防疫要求進行。
2 保證進雛質量
雛雞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雞的生長發育、成活率及生產性能,影響飼養效果,所以,進雛時要嚴把質量關,盡量選擇健康雛雞,將弱雛或殘次雛雞及早淘汰。
3 創造適宜雛雞生長的環境
3.1 溫度:雛雞調節體溫的機能尚不完善,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差,抗病力弱、免疫機能差,容易感染疾病,對溫度適宜與否可由雛雞的狀態來判斷,溫度適宜,雛雞活潑好動,叫聲輕快,飲水適度,睡時伸頭舒腿,不擠壓,也不散之過開;溫度低,雛雞聚集在熱源周圍,擁擠打堆,很少去吃食,叫聲不斷;溫度過高,雛雞遠離熱源,張嘴抬頭,煩躁不安,飲水量顯著增加。
3.2 濕度:濕度對雛雞的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尤其對1周齡左右的雛雞影響更為明顯。如濕度過低,會使雛雞失水,造成卵黃吸收不良;如濕度過高,則雛雞食慾不振,易出現拉稀甚至死亡現象。實踐證明,育雛前期相對濕度高於後期,主要是育雛前期室內溫度較高,水分蒸發快,此時相對濕度應高一些。一般情況下,在育雛初期,往往出現濕度過小的情況,造成雛雞飲水頻頻,腿干癟,絨毛脆亂。此時,採取的最好措施是帶雞噴霧消毒或適當多放置水盤來增加濕度,隨著雛雞的生長,逐漸降低濕度。
3.3 光照:適宜的光照可促進雛雞採食、飲水和運動,有利於雛雞的生長發育,達到快速增重的目的。在生產實踐中一般採取自然光照與白熾燈供光相結合,控制白熾燈供光的原則為:前3天最好24小時光照,第3天起至2周齡時15小時光照,以後每周遞減2小時逐漸過渡到自然光照,4周後採用自然光照,以防止光太強雞過分活動發生啄癖。
3.4 通風:通風是為了排除舍內的污濁空氣,尤其是二氧化碳、氨氣及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良好的通風可以保持育雛室內空氣新鮮,還有助於調節室內的溫度和濕度,利於雛雞的健康和生長。通風主要根據雛雞的日齡、季節和天氣的變化掌握,生產實踐中可通過開關門窗來調節,但要防止賊風入室。
3.5 密度:合理的飼養密度能給雛雞提供均等的飲水、吃料的機會,有利於提高均勻度,還可預防雛雞啄肛、啄羽等惡癖的發生。密度過小,房舍利用度低,造成浪費;密度過大,會造成相互擁擠,空氣污濁,採食、飲水不均勻等情況,導致生長受阻及疾病的傳播。
3.6 全進全出制:從育雛開始到結束,始終在同一個雞舍內飼養,同時進雛,同時出雛,即一個雞舍都是同齡雞。採取全進全出制有利於雞的生長發育,防疫,疾病的預防。
J. 小雞的飼養方法有哪些
剛孵出的小雞體弱適應環境能力差,所以養殖戶都有讓小雞快速長大的心裡,但是雖然急切但是還需一步一步來。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小雞的飼養方法,一起來看看。
1.溫度很關鍵,對小雞的成活率有很大的影響 。保溫,放在小紙盒裡,下面放上布,上面25度小燈泡距小雞20厘米。紙盒口用透氣在布蓋上。
2.一定要餵食,小米加雞蛋少量水蒸熟,弄碎喂小雞。開食料可煮至八成熟後再喂,這樣有利於雛雞消化。
3.再買1-2隻,因為小雞是群居動物,有伴它會高興。
4.不要給它喝水,會拉肚子。食里可添加土黴素(粉)葯店有。同時也可加酵母片和沙子助消化。一周食里加一次大蒜。不得病。 缺鈣,多曬太陽,給它食里加21金維它。
我家的小雞長到剛3個月時,我去花鳥市場給它們買了小雞飼料,發現還是喂飼料長得很好。一天再喂一點麵包蟲。加點菜葉,小雞可高興了。
提示還可以在消極的飼料中添加少量豆粕和玉米粉摻在一起,按3比7的比例添加。需要注意小雛雞不要喂生的玉米會拉稀。
1、 抗寒力差。初出殼的雛雞,體溫比成年雞低3℃,要10天後才能達到正常體溫,加上雛雞絨毛短而稀,不能禦寒,所以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不強,必須依靠人工保溫,雛雞才能正常生長發育。1-30天的雛雞都要保溫,並放在清潔衛生的環境中飼養。30天以上的小雞,羽毛基本上長滿長齊,可以不用保溫。
2、 體溫高,發育快。一般雞的體溫在40.8-41.5℃之間,所以必須在冬暖夏涼、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飼養,另外雞的消化道短,新陳代謝旺盛,生長發育快,因此要喂給營養充足,易消化的飼料才能滿足需要。
3、 抵抗力弱。特別是雛雞,很容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侵襲。因此,除做好環境的清潔衛生外,還要做好預防工作。如雞舍嚴禁外人進出,環境和籠具要消毒,各種雞都要定期注射各種預防針。
4、 易驚群。雞膽小,特別是雛雞很容易驚群,輕者擁擠,生長發育受阻,重者相互踐踏引起傷殘和死亡。因此,要在安靜的地方養雞。粗暴的管理,突來的噪音,狗貓闖入,撲捉等都能導致雞群騷亂、影響生長。
5、 怕潮濕。雞宜在乾爽通風的環境中生長,如果環境潮濕,一些病原菌和黴菌易於生長繁殖。如果雞舍內潮濕,雞糞會發酵產生有毒氣體,使雞容易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