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目前天氣非常乾旱,收完麥子如何才能種植玉米
天氣非常乾燥,想吃完麥子後立馬種植玉米的話就一定要先澆水。夏天的天氣比較炎熱,土地都被曬得發燙。如果直接進行播種的話,種子不僅不會發芽,很有可能會被燒壞。澆水過後也不能夠立馬進行播種,播種機也不能夠進田。要在澆完水之後晾曬幾天之後再去進行種植,氣溫很高就容易導致把水分給蒸發掉。玉米是需要大量的水分的,不然的話玉米的產量就會受到影響。收完麥子之後就要對田地進行灌水,讓其維持幾天。
總的來說在種植的過程當中,如果是強化極端天氣的話,一定要先做好研究判斷再去種植。氣象天氣必須要了解,否則的話可能會讓自己在種植的過程當中做了無用功。一定要統計好這些信息和服務,分時間段的去適宜的收獲。有了這些基礎的保障,玉米肯定會長得越來越好。
㈡ 玉米種植的六個步驟
種植玉米的6個步驟分別為整地、選種、播種、密植、施肥、收獲。整地:及早備耕、及時整地,為適期足墒播種創造條件。選種:根據當地的光熱條件選擇合適的品種。播種:選擇合適的播期,適時適墒播種。密植:每畝保苗密度4500-5000株。施肥:適當施加基肥,提高地力。收獲:玉米籽粒乳線消失時即可收獲。
一、玉米種植的六個步驟
1、整地
抓住近期土壤墒情較好的有利時機,密切關注天氣的變化,及早備耕、及時整地,為適期足墒播種和一播保全苗創造條件。對於春整地塊和春旱易發地區,要及早整地,充分利用土壤返漿水,及時鎮壓保墒,對於秋整地塊,要及時鎮壓保墒,對於春澇易發地區和低窪地塊,要利用春季溫度回升、風大等條件,及早清溝理墒,進行翻耕晾曬散墒和起壟散墒,確保適時播種。
2、選種
根據各地光熱資源條件,科學品種布局,合理熟期搭配。選擇通過國家或省級審(認)定的高產穩產、抗病抗蟲、抗逆廣適、資源高效、適宜機械化作業的優良品種,品種熟期要適宜,杜絕越區種植,確保安全成熟。在玉米結構調整地區,因地制宜選擇選擇通過國家或省級審(認)定的,適宜當地種植的優質專用型或糧飼兼用型青貯玉米品種,注意選購高質量包衣種子,提高出苗率和群體整齊度,預防苗期病蟲害和地下害蟲。
3、播種
根據各地土壤墒情、氣溫和玉米品種生育期等確定最佳播期,做到用種精準、下籽均勻、種肥隔離、鎮壓適度、深淺一致、覆土嚴密,適時適墒機械精播,提高播種質量,爭取一播保全苗。對於土壤墒情適中地區,一次性完成機械開溝、播種、施肥、鎮壓作業、起壟,減少土壤攪動,最大限度利用土壤墒情。
對於土壤濕度大、地溫低的地區,應提早起壟散墒、提高地溫,適當淺播或淺覆土,並隔天鎮壓;對於土壤墒情較差或易旱地區,可採取地膜覆蓋、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等節水抗旱造墒播種技術,或實行壟溝平播、播種、少免耕播種。
4、密植
根據品種特性及各地生產實際,群體結構構建合理群體結構,為奪取豐產奠定群體基礎。一般生產條件下,畝保苗4000株左右。對於施肥水平高、土壤肥力好、具備墒情適宜、灌溉條件、生產條件整體較好,並且採用耐密型玉米品種的地塊,畝保苗密度可增至4500-5000株。
5、施肥
保證種子在發育過程中有充足的營養供應,通過向土壤施加基肥,有效培養土壤的肥力,使土壤的物理性質能夠得到改善,從而有利於玉米種子的根系發育。
6、收獲
當玉米籽粒乳線消失或者籽粒尖端出現黑色層時,即可收獲。
二、玉米的主要價值
1、玉米中的維生素含量是稻米、小麥的5-10倍,在所有主食中,營養價值是最高的,還含有的核黃素等高營養物質,鮮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維生素等各種營養成分也比老玉米高很多,而特種玉米的營養價值也要高於普通玉米。
2、玉米須中含有粗蛋白、粗纖維、多糖和粗脂肪,不同時期和品種的玉米須化學成分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中的總花青素和總酚的含量在其乳熟期時達到最高,抽絲期的總黃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最高。
3、玉米皮主要成分中膳食纖維占含量最高,但由於口感粗糙、水溶性差,大多導致浪費,秸稈粉碎還田,可以被作物吸收利用,可通過土壤中微生物作用,緩慢分解並釋放出土壤中的礦物質營養,分解過程中形成的腐殖質和有機物可以為土壤中微生物和土壤生物提供原料,提高土壤肥力,有效地改善土壤結構,玉米秸稈加工後作為飼料被利用產生的副產品糞便也是很好的農田原料。
㈢ 種玉米的方法和步驟 玉米種植方法步驟
1、選種,選擇顆粒完好,沒有病蟲害的種子;第二步田間除草,挖好坑,行列對整齊等待下種;第三步將玉米種子放進坑裡,一個坑2粒左右;第四步澆水施肥;最後一步就是後期管理,需要注意除草、除害蟲。
2、選擇種植時間在玉米種植技術中顯得尤為重要。一般情況下,玉米都是在4~5月份進行播種。播種時間過早,溫度還沒回升,容易凍傷幼苗。播種過晚,降水量開始增多,容易泡爛玉米,導致播種失敗。
3、在選擇需要播種的玉米時,選用表面看起來顆粒飽滿的品種。當然,這只是前提條件,還需要選擇種植兩年以上比較好的種子,或者是在當地採收後還沒種過的新鮮種子。挑選凈度、純度、水分、飽滿度和籽粒均勻性等優秀的玉米進行播種。
4、播種玉米的方式基本以點播為主。在行道土壤旁挖好種植坑穴,保障穴與穴之間25厘米的距離,每穴兩個進行播種。點播的深度3~5厘米就行,埋土的時候確保疏鬆透氣。播種過深的玉米或埋土太厚,會造成種子缺氧,無法出苗。
㈣ 玉米的種植方法步驟
玉米的種植方法步驟如下:
1、優質土壤
玉米種植的前提就是要有優質的土壤,一般來說,玉米適合在鹼性環境中生長,而且要保證土壤的肥力、疏鬆、排水性好,對於肥力不足的土壤,還應該施入腐熟的農家肥來增加土壤肥力,這樣才可以生產出高產的玉米。
2、除草挖坑,種玉米的季節,田地中的雜草都用鋤頭鋤掉,然後打上一個一個的坑來准備種玉米,這些坑的深度只要10~15厘米左右就可以了,不宜過深和過淺。現在因為很多農葯的出現,除草對於他們來說就非常的簡單的,並不用那麼的耗勞力。
只需要背上一個葯壺,把葯撒在地當中,過一兩天再拿上鋤頭去挖坑就好了。這些農葯是有針對性的,只會對雜草產生傷害性作用,對我們的正常農作物沒有刺激,可以放心地使用這些農葯。
3、播種蓋土,土地准備好以後就開始選取優良的玉米種子,然後一個坑放3~4顆玉米,再放上自己的一些農家肥,主要就是一些豬或牛的糞便,也還有有一些農民還會加上一些化學肥料,然後使這些玉米可以得到更多的營養茁壯成長,最後用鋤頭把泥土蓋上。
還要為第3個步驟做准備,那就是要把一些玉米用水浸泡,使它發芽,這樣做是為了去補漏的時候,把這些玉米和在田地當中的玉米種植在一起,避免到時候玉米長的速度不一樣。
4、補漏施肥,在玉米長到腳踝高的時候,把事先在家裡面用水泡的一些玉米帶去,這時候水泡的玉米已經發出1~2厘米的嫩芽了,這時候地中的玉米已經發出4~5厘米的嫩芽,顏色主要是嫩黃色,呈倒八字。
然後在地中看一看哪一個坑裡面的玉米只長了兩顆或一顆,或者一顆都沒有長,然後把從家裡面帶的玉米在用鋤頭挖個坑埋進去,讓每個坑裡面的玉米至少有三顆,然後再撒一些化肥增進它們的營養,以幫助它們生長。
5、除草施肥,一般當玉米長到膝蓋高的時候,人們需要再一次的除草,因為等玉米長到膝蓋高的時候,地里的雜草也開始逐漸生長出來,所以很多農民都會帶上鋤頭到地當中把這些雜草去掉,順便把雜草的這些泥巴鏟過來蓋住的根部。
這樣不僅可以除去雜草而且還可以穩固玉米防止塌倒。在施最後一道肥料,然後玉米的種植過程就這樣結束了,最後就坐等玉米成熟,等豐收的季節。
6、病蟲害防治
玉米常見的病蟲害有絲黑穗病、紋枯病、玉米螟、蚜蟲等病蟲害,平時應該多加強除草和施肥,增強樹體的抗病能力,絲黑穗病選用苯醚甲環唑、戊唑醇對種子消毒就可以預防,紋枯病噴灑井岡黴素就可以很好的防治,玉米螟四氯蟲醯胺噴灑防治,蚜蟲可以用吡蟲啉噴灑防治。
7、採收
當玉米果穗包葉發黃、上部籽粒變硬時,就可以開始收獲了,而且讓玉米完全成熟後,籽粒就會變得飽滿,果穗變黃,注意採收品質,利於市場出售。
㈤ 夏直播玉米的播種技術有哪些
玉米夏直播技術是玉米種植「一增四改」主推技術之一,是玉米奪取高產的關鍵基礎性技術措施。以往夏玉米種植多是採用麥田套種,但隨著小麥生產水平的提高和生產條件的改善,套種玉米存在播種質量差、幼苗長勢弱、不便機械化操作等問題。尤其小麥機械收割對玉米幼苗損傷很大,造成缺苗斷壟,不利於一次播種拿全苗。
與以往麥田套種玉米相比,夏玉米免耕直播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一是可以減少農耗時間,播種深淺和覆土厚度一致,出苗整齊,提高了播種質量;二是有利於機械化操作,提高勞動效率;三是播種時可以施用少量種肥,有利於提高幼苗素質。
夏直播玉米在播種過程中,要注意幾個關鍵的地方:
(1)小麥收割盡量留低茬。
(2)採用生育期較短、株型緊湊的主導品種,如浚單20、漯單9號、鄭單958等。
(3)播前進行種子精選、曬種,未包衣的種子用葯劑拌種。
(4)播種時間越早越好,以增加有效積溫。一般在6月上旬,小麥收獲後立即播種,農機具配套好的地方,爭取小麥機械收獲後當天完成玉米夏播,實現「零農耗」。麥收後可及時耕整、滅茬,足墒機械播種;或者採用免耕播種機播種;或者搶茬夏直播,留茬高度不超過40厘米。
(5)根據所選品種的特徵特性確定播種量。
(6)如墒情不足,播後要及時澆「蒙頭水」,以利出苗。
(7)墒情好的地塊,播深以3~4厘米為宜;底墒不足,特別是沙土、沙壤土,應增加播深至5~6厘米。要求播種深淺一致,保證出苗後群體整齊一致。
(8)播種時每667米2可用2.5千克磷酸二銨、2千克尿素作種肥,做到肥、種隔離,肥在下、種在上,覆土要嚴。
㈥ 玉米種植方法步驟
種植玉米,可採取以下方法:
1.合理密植
高油玉米適宜密度為每畝4000~4500株。為了減少空桿數,提高群體均勻性,出苗數應為適宜栽植密度的兩倍左右;4~5葉期,苗數應為適宜栽植密度的1.3~1.5倍;適宜栽植密度的上限應採用種植密度。吐絲期可與輔助授粉相結合,對弱株進行輔助授粉,可消除空稈,保證群體均勻。
2.科學施肥
為了促進植物生長,增加籽粒重量和含油量,應添加氮、磷和鉀肥。一般來說,每畝有機肥1000-2000公斤,五氧化二磷8公斤,氮8-10公斤,硫酸鋅1-2公斤,苗期氮肥2-3克,拔節後5-7天。施用10~12公斤氮肥。
3.化學調節
高油玉米植株通常高2.5至2.8米。控制高抗是高油玉米高產的關鍵措施之一。一般來說,在大耀斑期間每英畝可以噴灑30毫升玉米,或者在大耀斑期間每英畝噴灑新的生長調節劑維他林。
4.病蟲害及時處理
高油玉米對大斑病有較強的抗性,但玉米螟的發生率較高。本防治方法可用於大鍾口期,蟎類3~5kg,毒死蜱3kg,呋喃丹顆粒劑2kg。在高發區,在吐絲期可再次應用於雌蕊,可有效減少筍的損失,保證高產豐收。
(6)麥田玉米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種植玉米注意事項
1.適宜播種,合理密植
播種應根據當地氣候進行。上蔡縣種植區氣溫急劇下降,雨林害蟲嚴重。種植的主要目的是調節溫度,以保證玉米能夠在大雨中。前提是早熟,及時避免後期生長的環境因素。玉米種植距離最適合於每株35-40cm的距離,這給玉米種子足夠的生長空間和生長所需的水和養分。
2.合理灌溉
播種後,保持濕潤,保證秧苗的出現。出苗後,表層土壤應保持濕潤,特別是在抽穗或需水的關鍵時期。如果缺水或缺水困難,花粉少,活力差。因此,應及時提供充足的水分以保證玉米正常生長所需的水分。玉米苗期耐旱。在這個時期,我們不應該給它太多的水,這對它們的生長不好。河南省的降雨量相當適宜。一般來說,在正常的雨季不需要澆玉米幼苗,但如果是在夏季,則可能需要加強對玉米田的管理,因為在夏季。河南省有很多暴雨。如果你不太注意這種情況,就會發生洪水。因此,種植者應始終關注天氣變化,採取必要措施應對雨天天氣。
㈦ 麥茬玉米怎樣管理才能高產有什麼好的辦法
種麥玉米屬於夏播苞米,在麥收以後可以直接在麥田裡栽種的苞米。從這幾年大家當地種麥苞米的栽種狀況看來,基本都是挑選在玉米播種時撒下苞米復合肥料,依照八十斤的包裝袋來算大部分一畝地一袋兒,有一些栽種戶會追施少許二胺,也是有追施推動小麥秸稈爛掉的其他化肥,可是基肥全是緩凝操縱的復合肥料,並且一次施足,大部分中後期沒有在施肥。
在桔桿在發酵全過程之中要要求一定量營養物,因此要盡可能應用高氮肥,但小苗早期又不必須太多營養物,所以說應用控釋肥是最合適的選擇,在後面成長過程中水需充裕,早期鋤草,防蛀害,予防矮縮病蟲害產生,有人力標準的,提議二次施肥,推動中後期生長發育及注漿不卸肥,更快的提高生產量確保,做到促產保收的實際效果。
㈧ 怎麼種玉米
1、根據熱量資源條件選種:當地的熱量資源與玉米品種的生長期有關。生長期長的玉米品種豐產性能好、增產潛力較高,當地的熱量和生長期要符合品種完全成熟的需要。熱量充足,就盡量選擇生長期較長的玉米品種,使優良品種的生產潛力得到有效發揮。
但是,過於追求高產而採用生長期過長的玉米品種,則會導致玉米不能充分成熟,籽粒不夠飽滿,影響玉米的營養和品質。所以,選擇玉米品種,既要保證玉米正常成熟,又不能影響下茬作物適時播種。地勢高低與地溫有關,崗地溫度高,宜選擇生育期長的晚熟品種或者中晚熟品種;平地生育期適宜選擇中晚熟品種;窪地宜選擇中早熟品種。
2、根據當地生產管理條件選種:玉米品種的豐產潛力與生產管理條件有關,豐產潛力高的品種需要好的生產管理條件,生產潛力較低的品種,需要的生產管理條件也相對較低。因此,在生產管理水平較高,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區,可選擇產量潛力高、增產潛力大的玉米品種。反之,應選擇生產潛力稍低,但穩定性能較好的品種。
3、根據前茬種植選種:品種玉米的增產增收與前茬種植有直接關系。若前茬種植的是大豆,土壤肥力則較好,宜選擇高產品種;若前茬種植的是玉米,且生長良好、豐產,可繼續選種這一品種;若前茬玉米感染某種病害,選種時應避開易染此病的品種。另外,同一個品種不能在同一地塊連續種植三四年,否則會出現土地貧瘠、品種退化現象。
4、根據病害選種:病害是玉米豐產的剋星,主要與土壤有關。土壤養分不平衡,地溫不正常,選種時應避開不適宜此條件生長的品種。如:「登海9號」只適宜在土壤養分均衡、熟化程度高的地塊生長。
5、根據種子外觀選種:玉米品種純度的高低和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玉米產量的高低,玉米1級種子(純度98%)的純度每下降1%,其產量就會下降0.61%。選用高質量品種是實現玉米高產的有利保證。優質的種子包裝袋為一次封口,有種子公司的名稱和詳細的地址、電話;種子標簽註明的生產日期、純度凈度、水分、芽率明確;種子的形狀、大小和色澤整齊一致。
6、根據當地降水和積溫選種:根據經驗,上年冬季降雪量小,冬季不冷,第二年夏季降雨會比較多,積溫不會高,生長期過長的品種,積溫不夠,影響成熟。反之,上年冬季降雪量大,冬季很冷,翌年夏季降雨一般偏少,積溫偏高,易選擇抗旱性能強的品種,窪地可以適當種些中晚熟品種。
(8)麥田玉米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病害治理對策
1.選育和利用抗病品種及品種合理布局
選育和利用抗病品種是控制玉米病害最根本、經濟、安全 、環保的措施。篩選抗源自交系,發掘抗病基因,創造抗性強 、農藝性狀優良的抗病育種材料進而育成抗病新品種,在生產上推廣應用 。對推廣品種進行合理布局,在同一生態區,按一定比例種植不同抗病類型的雜交種,避免品種單一化種植。
2.農業栽培防病措施
適時播種,實行玉米 -大豆,玉米 -麥類輪作,改變田間生態條件;合理配方施肥,適時增加 K 肥的施用,提高玉米對病蟲害的抵抗防禦能力;對土傳病害的防治,使用種衣劑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病菌生理小種變異動態監測及時掌握病菌小種毒力頻率和病菌變異動態,可為抗病育種和品種合理布局提供科學依據,提高抗病育種的預見性 ,避免由於病菌變異導致品種抗性喪失而造成的巨大損失 。
㈨ 麥茬玉米怎樣管理才能高產
麥茬玉米屬於夏播玉米,在麥收之後直接在麥田裡播種的玉米。從這兩年我們本地麥茬玉米的播種情況來看,都是選擇在玉米播種時播下玉米復合肥,按照八十斤的袋子來算基本上一畝地一袋兒,有些種植戶會撒施少量二胺,也有撒施促進小麥秸稈腐爛的其它肥料,但是底肥都是緩釋控制的復合肥,而且一次施足,基本上後期不在追肥。
敲個黑板:很多時候玉米種植穩產在一千二三百斤,追肥灌水加強田間管理不過一千四五百斤,排除掉人工費和化肥錢,很多農民都感覺得不償失,所以就多是一次性施足底肥,後期看天澆幾次水,保證收成。
㈩ 麥田套種玉米播種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在決定了所用的優良雜交品種和合適的播種機具以後,播種作業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搶時早播,保證在6月15日之前播種結束;②麥壟套種,在小麥成熟前7~15天趁墒套種,高產田晚套種,中低產田早套種;③鐵茬播種,鐵茬播種的方式有沖溝播種和挖穴播種,要早播,麥收後抓緊時間灌足底墒水,足墒鐵茬播種;④播種時應做到種子大小、播種深度、土壤墒情和行株距四個「一致」,覆土要嚴、均勻無坷垃,實現苗全、苗齊、苗勻、苗壯;⑤播種時要將種肥一起施入土壤內,種子與種肥之間要有5厘米以上的土壤間隔層;⑥足墒下種,如墒情不足播種後立即澆水;⑦搶墒情,搶時間,也可人工點種,但必須按照株距,並注意深淺一致,覆土均勻,保證播種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