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胎兒不正的糾正方法有哪些

胎兒不正的糾正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0-29 13:53:51

① 糾正胎位有效的方法

糾正胎位有效的方法

糾正胎位有效的方法,實際上,胎位不正不是通過簡單的方法能矯正的,當胎兒位置不正確時,女性要定期做產前檢查,確定胎兒不正的位置。那麼,以下分享糾正胎位有效的方法

糾正胎位有效的方法1

胎位的基本表現

正常胎位

正常胎位,即「枕骨前位」是最能順產的姿勢。頭位為了沿著准媽媽骨盆腔軸達到順利自然的陰道分娩,其頭部的姿勢會盡量俯往胸前,讓胎頭的後枕骨做先鋒,才能較快速通過產道而生出來,此種姿勢稱為「枕骨前位」。胎頭的枕骨靠近產婦骨盆的前半部,是最能順利分娩的頭位正常姿勢。

胎位異常

胎位異常是造成難產的常見因素之一。分娩時枕前位(正常胎位)約佔90%,而胎位異常約佔10%,其中胎頭位置異常居多,有因胎頭在骨盆腔內旋轉受阻導致的持續性枕橫位、持續性枕後位。和因胎頭俯屈不良呈不同程度仰伸的面先露、額先露等,總計約佔6%~7%。胎產式異常的臀先露約佔3%~4%,肩先露已極少見。此外還有復合先露。

調整胎位的方法

膝胸卧:

方法:孕媽媽跪在床上,採取跪伏姿勢,兩手貼住床面,雙腿分開與肩同寬。 胸與肩盡量貼近床面,臉偏向一側。雙膝彎曲,大腿與地面垂直。維持此姿勢約兩分鍾,慢慢適應後可逐漸增加至5—10分鍾,每日做兩至三次。

Tip:這個動作只適用於孕30—34周的准媽媽調整胎位。

在孕7個月前發現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強觀察即可。因為胎兒相對子宮來說還小,且母親宮內羊水較多,胎兒有活動的餘地,會自行糾正胎位。做這個動作之前最好徵求醫生的意見,每次要先解小便、松解褲帶。

艾炙:

方法:取平卧或取坐位,解松褲帶,用艾卷炙雙側至陰穴(小足趾外側),也可用激光照射至陰穴。每日艾炙1—2次,每次15分鍾。當出現胎動時,立即取胸膝卧位,有利轉胎。

Tip:同樣,這個動作也只適用於孕30—34周周之前的准媽媽調整胎位。每次持續時間不可過長,做這個動作的頻率也不要過高。連續做l周,如果胎動增多不明顯,表示該法無效。注意艾卷離皮膚不要太近,以免燒傷皮膚。

3、外倒轉:

方法:用手在腹壁上摸到胎兒的頭、臀。把臀部推上去,再把胎兒的頭慢慢轉到骨盆腔里。然後用布將腹部包裹起來,維持頭位。

Tip:這種治療必須由醫生來做,如果自己亂來,弄不好,會導致臍帶纏在胎兒脖子上或發生胎兒早剝。假如胎兒的臀、足已經伸入小骨盆,倒轉困難,或者在倒轉時胎心有變化,就不能勉強,那隻好讓這「固執」的孩子立著生了。

糾正胎位有效的方法2

臀位的描述

在胎體的各部分中,臀圍比頭圍小;頭不但大而且硬。在頭先露分娩時,由於有充足時間使胎頭塑形,以適應骨盆的內腔而娩出,當胎頭一經娩出,胎體的其他部分亦隨之迅速娩出。臀位分娩則不然,如果臀先娩出,最大的胎頭後出,而胎兒的肩部和頭部的娩出,又必須按一定的分娩機轉來轉動,以適應產道的各種不同條件方能娩出,因而分娩時,容易發生難產。

如果臍部娩出後,在8分鍾之內仍未結束分娩,使臍帶受壓時間過長,可致胎兒死亡。因此在臀位分娩時,如果能在子宮口充分開全後,按臀位分娩機轉,及時恰當處理,就可減少臀位的圍產兒死亡率。

在單臀和完全臀位時,先露部如已下降到陰道口並已外露時,子宮口多已開全,陰道也被充分擴張。相反,在足先露時,如果在陰道口看到胎足時,子宮口未必完全開大,有時只開大4~5厘米,這時接生人員必須戴無菌手套,於每次官縮時用手堵於陰道口,不使胎兒足脫出於陰道口之外。

直到胎兒臀部隨子宮收縮逐漸下降進入盆腔時,子宮口及陰道已被胎臀充分擴張,等到胎足與臀均已降至陰道口處,用手再也堵不住時,說明子宮口已經完全開大,這時才可按完全臀位分娩的方法全部娩出胎兒。故堵臀對臀位的順利分娩至關重要,產婦應與醫生很好地配合。

另外足先露破水後臍帶隨時都可能從胎兒足旁的空隙滑下而發生臍帶脫垂,故應經常注意胎心變化,以及早發現臍帶受壓或臍帶脫垂,並予相應處理。

臀位發生的發生率

臀位的發生率和自然回轉率,各家報道不一,約佔分娩的3%—4%,但臀位是異常胎位中最常見的一種,在妊娠30周前,胎兒呈臀位不應視為異常,因30周以後往往自然回轉成頭位,但要求醫師要做好指導糾正胎位。

臀位產生的原因

骨盆狹窄、產道腫瘤、腹壁鬆弛、多胎、羊水過多、胎兒畸形等是形成臀位的主要原因。

1、子宮腔寬大、羊水較多,經產婦腹壁過度鬆弛、胎兒在宮內活動頻繁易造成臀位。

2、子宮畸形,子宮腔小,胎兒在宮內活動受限,致胎頭不能向下轉動,易成臀位。

3、前置胎盤,骨盆狹窄及骨盆腫瘤阻塞盆腔,均影響胎頭下降入盆,易成臀位。

4、羊水少,胎兒兩腿不能屈曲呈伸直狀,影響胎體彎曲或回轉,易成臀位

臀位的危害

臀位不能像胎頭那樣緊貼子宮下段和宮頸內口,常留有空隙,容易發生胎膜早破;臨產後可發生宮縮乏力,使產程延長,產後易發生產後出血。臀位胎膜早破又易並發臍帶脫垂,其發生率約為頭先露的10倍左右。

胎膜早破還可導致早產,增加新生兒死亡率。臀位分娩過程中,最後娩出的胎頭常易發生娩出困難而發生新生兒窒息、臂叢神經損傷及顱內出血等損傷,甚至可因胎頭娩出時間過長而發生死產。

糾正胎位有效的方法3

讓孕婦容易順產的方法一、合適年齡分娩

大多數醫學專家認為,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齡是25~29歲,處於這一年齡段的女性順產可能較大。隨著年齡的增長,妊娠與分娩的危險系數升高。首先,年齡過大,產道和會陰、骨盆的關節變硬,不易擴張,子宮的收縮力和陰道的伸張力也較差,以至於分娩時間延長,容易發生難產。其次孕婦年齡越大,發生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並發症的機會越多,需要剖宮產干預的機會越多。

讓孕婦容易順產的方法二、孕期合理營養,控制體重

寶寶的.體重超過4000克(醫學上稱為巨大兒),母體的難產率會大大增加。巨大兒的產生與孕婦營養補充過多、脂肪攝入過多、身體鍛煉偏少有關。孕婦患有糖尿病,也會導致胎兒長得大而肥胖。理想的懷孕體重在孕早期懷孕3個月以內增加2千克,中期懷孕3~6個月和末期懷孕7~9個月各增加5千克,前後共12千克左右為宜。如果整個孕期增加20千克以上,就有可能使寶寶長得過大。

讓孕婦容易順產的方法三、孕期體操讓你順產更容易

孕期運動不但有利於控制孕期體重,還有利於順利分娩,這是因為:

1、鍛煉可以增加腹肌、腰背肌和骨盆底肌肉的張力和彈性,使關節、韌帶鬆弛柔軟,有助於分娩時肌肉放鬆,減少了產道的阻力,使胎兒能較快地通過產道。

2、運動可緩解准媽媽的疲勞和壓力,增強自然分娩的信心。

當然,准媽媽在練體操時要注意運動時間、運動量、熱身准備,防止過度疲勞和避免宮縮。另外,有習慣性流產史、早產史、此次妊娠合並前置胎盤或嚴重內科合並症不宜進行孕期體操。

小提示:四個小運動讓你分娩更順暢

1、普拉提式的側腔呼吸。

吸氣時盡量讓肋骨感覺向兩側擴張,吐氣時則要讓肚臍向背部靠攏。

這種呼吸方法可以使身體深層的肌肉都獲得鍛煉,有助於加強腹肌和骨盆底部的收縮功能,對孕婦的自然生產很有幫助。此外,對肺活量的鍛煉,也能讓她們在生產時呼吸得更加均勻平穩。

2、力量型訓練,如蹲舉。

隨著孕婦體重的不斷增加,她們的膝蓋會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這就需要做些蹲舉運動了。它不但可以鍛煉腿部耐力,還可增強呼吸功能及大腿、臂部、腹部收縮功能。

運動時,雙手自然下垂,兩腳與肩同寬,腳尖正對前方,然後吸氣往下蹲,蹲到大腿與地面呈水平,吐氣站立。下蹲時,應注意膝蓋不能超過腳尖,鼻尖不能超過膝蓋。每個動作重復12-15次,一周3-4次。

3、舉啞鈴、杠鈴。

可選擇一些小重量的啞鈴和杠鈴,一邊雙臂托舉,一邊配合均勻呼吸。這樣不但可以鍛煉手臂耐力,加強身體控制,還可以增強腹肌收縮功能和腰部肌肉的柔軟性。

4、坐姿劃船及坐姿拉背。

坐姿劃船:平坐在椅子上,雙手向後拉固定在前方的橡皮筋,來回水平運動。坐姿拉背:平坐在椅子上,雙手向下拉固定在頭頂的橡皮筋。每個動作重復15次左右,每周3-4次。

此運動可以有效增強臂力及背部肌肉力量,令孕婦生產時臂肌和背肌能夠均勻用力,有助順產。

提醒:孕期最好不要做俯卧或仰卧運動,採取坐姿或側卧較好;瑜伽容易使關節囊和韌帶鬆弛,孕期最好也不要做。此外,在懷孕3個月內和7個月後,或有流產經歷、懷有多胞胎、懷孕期間有不明原因流血現象、孕期高血壓的婦女,也不宜做運動。

② 出現胎位不正情況,該如何校正呢

糾正孕婦胎位排空膀胱,松開腰帶,在硬板床上做俯卧撐,膝部植入,臀部墊高,大腿與床面垂直,胸部應盡量靠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l5分鍾,如此持續1周,然後到醫院定期復查。醫生一般通過外翻、臀位、水平矯正。這種方法有一定要求,應在足月後進行。在外倒轉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胎兒畸形、宮內缺氧、胎盤早剝等情況。在足月的情況下,醫生可以隨時准備手術,以避免不良後果。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③ 教你如何矯正胎位

教你如何矯正胎位

教你如何矯正胎位,胎位不正一般指妊振30周後,胎兒在子宮體內的位置異常,較長見於腹壁鬆弛的孕婦和經產婦。由於胎位異常將給分娩帶來程度不同的困難和危險,下面是教你如何矯正胎位

教你如何矯正胎位1

通常,在孕7個月前發現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強觀察即可。因為在妊娠30周前,胎兒相對子宮來說還小,而且母親宮內羊水較多,胎兒有活動的餘地,會自行糾正胎位,在孕30周後大多能自然轉為「頭位」。然而一般而言,若在妊娠30-34周還是胎位不正時,就需要矯正了。那麼,有什麼矯正方法呢?

在孕期,胎位不正不會對母兒帶來不良影響,但它是造成難產的常見因素之一。不過現代醫學完全有辦法進行處理。下文以最常見的`臀位為例來介紹一些產科矯正方法。

膝胸卧位操糾正

孕婦排空膀胱,松解腰帶,在硬板床上,俯撐,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5分鍾,連續做1周。然後去醫院復查。

醫生為孕婦施行「轉向」

如果在孕32周-34周時,胎兒仍未轉向,醫生就要考慮為孕婦實行外轉胎位術,讓胎兒翻轉,使孕婦能順利分娩。值得注意的是,外轉胎位術有一定的風險性。操作時,會導致臍帶纏繞或胎盤早剝。因此,在科學技術發達、有條件做剖宮產的地區,這個方法並不流行。

胎位不正的針灸治療

針對胎位不正,我國有針灸治療的成功先例。用針刺至陰穴,治療胎位不正,每日1次,每次l5~20分鍾,5次為一療程,適用於婦科檢查診斷為臀位、橫位、斜位的孕婦。

自主矯正

1、可以做膝胸卧位操糾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O分鍾,連續做1周,胎位可以轉正。其姿勢是,在硬板床上,胸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但要注意做前要松開褲帶。

2、患婦不宜久坐久卧,要增加諸如散步,揉腹,轉腰等輕柔的活動。

教你如何矯正胎位2

胸膝卧位:

即孕婦保持頭低臀高姿勢。做胸膝卧位前應自解小便,松解褲帶。孕婦可跪在硬板床上,胸部墊一個枕頭,將兩手前臂上屈,頭部放在床上轉向一側,臀部與大腿成直角。可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鍾,5~7天為一療程,一周後復查。這是一種借胎兒重心的改變,增加胎兒轉為頭位的機會。優點是不需要任何條件和設備,只要在家堅持練就行,缺點是練習時孕婦可能出現腰酸、頭暈、惡心等現象,常不能堅持。

艾灸至陰穴:

這是一種中醫糾正胎位的方法。孕婦平卧或採取正坐的姿勢,松解褲帶。同時由醫生灸雙側至陰穴(足小趾端外側),每日1~2次,每次15分鍾,5次為一療程,一周後復查。這一方法操作簡便,無痛苦,經濟,孕婦也可學著自行灸治。

外倒轉術:

用以上方法糾正胎位無效者,一般可在妊娠30周以後,到醫院由醫生通過手推等動作倒轉胎兒,此法需要技術,孕婦不可在家自行做。

④ 胎位不正糾正方法

胎位不正糾正方法

胎位不正糾正方法,如果准媽媽在懷孕過程出現了胎位不正的情況,也不要太擔心,調整好心態,及時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調整,就一般不會有太大問題。下面分享胎位不正糾正方法相關內容,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胎位不正糾正方法1

什麼是胎位不正?

子宮內胎兒的位置即稱為胎位。胎兒浸泡在羊水中,由於頭部比身體重,所以正常的胎兒在准媽媽的腹中呈頭下臀上、脊柱前彎、四肢屈曲交叉於胸腹前的狀態。分娩時頭部最先進入骨盆,醫學上稱之為「頭先露」,這種胎位分娩一般比較順利。而胎位不正是指在妊振30周後胎兒在母體子宮內出現的其他異常胎位,包括臀位,橫位等。

胎位不正怎麼辦?

如果妻子有胎位不正的問題,你應該安慰她情緒,了解能否通過方法來糾正等。一般情況下,胎位不正的最佳糾正時間為孕32周之前。所以,你要注意陪准媽定期做好產前檢查,然後按照醫生的指導去做。

准媽媽胎位不正糾正方法?

1、膝胸卧位糾正操

一些簡單的「貓拱背」操,對糾正胎位有一定的幫助,在讓妻子做胎位糾正操前,最好能跟醫生確認一下安全問題。

2、醫生胎位糾正手法

一些比較有經驗的醫生,能通過專業的手推手法糾正胎寶寶的`位置。孕32周至34周時胎位仍然不正的,則可以考慮實行外轉胎位術。但是具體的效果因人而異。

3、艾灸至陰穴

你可以讓妻子平卧或取坐著,解松褲帶,用艾卷炙雙側至陰穴(小腳趾外側),每天艾炙1—2次,每次15分鍾。當出現胎動時,立即取胸膝卧位,有利轉胎。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動作也只適合用來做孕30—34周的胎位調整。每次持續時間不可過長,頻率不要過高。連續做1周,如果胎動增多不明顯,表示該法無效。幫忙艾灸時,注意艾卷離皮膚不要太近,以免燒傷皮膚。

胎位不正糾正方法2

一、造成胎位不正的可能原因

胎位不正較常見於腹壁鬆弛的孕婦和經產婦。引起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畸形、骨盆狹小、盆腔腫瘤、胎兒畸形、羊水過多等因素。

1、孕婦的羊水過多,使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范圍過大,胎兒能夠自由的在更加廣闊的空間內活動,活動過大時就會影響到胎位,使胎位變得寬松;

2、多胎、羊水過少等,本來可以孕育一胎的子宮,現在因為多胎或者羊水過少等原因就會造成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范圍過小,活動不方便,無法正常活動從而發生擁擠導致胎位不正;

3、骨盆狹窄、前置胎盤、巨大胎兒等,使胎頭銜接受阻。無法使胎頭有良好的位置,發生擠壓等,使胎位不正;

4、產婦腹壁鬆弛,腹壁鬆弛會造成腹肌對子宮失去支撐,沒有彈性,變得鬆弛從而導致胎位不正;

5、胎兒畸形、子宮畸形等造成子宮腔的空間發生變化,從而使得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范圍發生變化,從而引起了胎位不正的現象;

6、臍帶太短,胎兒獲得不了足夠的營養,影響胎兒發育,使得胎兒生長過慢,使得活動的空間變大,從而導致胎位不正。

二、比較常見的4種胎位不正

臀位:

如果胎兒頭和臀顛倒過來,臀在下頭在上,是臀先露,這種胎位叫臀位。分娩時胎兒臀部先露,或腳或膝部先露的為臀位。臀位還分:單臀位、混合臀位、全膝位、不全膝位、全足位、不全足位。

橫位:

當胎兒之長軸和母親之長軸互相垂直,且胎兒之肩膀或手為先露部位,稱為橫位,其機率約為322-1200分之一,當胎兒小於1500公克時或是多胎,特別容易發生,一般表現為:(1)胎兒臀位接近母親之骨盆;(2)胎兒之頭部接近母親之骨盆。分娩時,手臂、肩部先露的為橫位。

復合先露:

胎兒的頭部或臀部合並上肢脫出,同時進入骨盆者為復合先露。一般,臨床上頭與手同時進入骨盆者較為多見,如不糾正同樣不能自然分娩。

頭位不正:

上述三種胎位是常見的胎位不正,有些胎兒雖然也是頭部朝下,但也存在胎位不正問題,則為頭位不正。如:

1、由於抬頭俯屈不良而變為仰伸的前囟先露、額先露、面先露;

2、由於抬頭旋轉不良而造成的枕後位、枕橫位;

3、既旋轉不良又俯屈不良的高直位;抬頭傾斜不均的前、後、側不均傾等。

三、糾正胎位不正的這兩大有效方法

胸膝卧位法:

這個方法適用於孕30周以後,胎位仍為臀位或橫位的。

雙膝稍微分開跪在床上,雙膝捲成直角,胸肩貼於床上,頭歪向一側,雙手放在頭兩側,形成臀部高頭部低的姿勢,兩者高低差越大越好,以使胎兒頭頂到母體橫膈處,藉助重心的改變來糾正胎兒方位。每日兩次,每次15-20分鍾,做前應先排空膀胱,松開腰帶,1周後復查。

側卧法:

對於橫位或者枕後位可採取此方法。

側卧時,還可同時向側卧方向輕輕撫摸腹壁,每日2次,每次15-20分鍾,也可在睡眠時注意側卧姿勢。一般在孕26-30周時都建議側卧。

⑤ 出現胎位不正情況,應當如何糾正呢

引言:懷胎十月,一朝分娩,這是每一個准媽媽既幸福又害怕的時候,尤其到了孕晚期胎兒發育比較迅速胎動較頻繁,會給孕媽的生活帶來很多的不適,去醫院檢查也要多一些,如果發現了胎位不正,那麼就要引起孕媽的注意,今天小編和大家說一說孕晚期如果出現胎位不正的情況應當如何糾正?

三、結語

胎位不正會伴隨著孕媽的整個孕期,前期不用擔心,等到了七八個月以後還有胎位不正,那麼這個時候就要進行糾正,以免造成生產困難。孕婦懷孕的整個孕期會面臨很多未知的情況,孕媽要保證心態平和,如果經過調整胎兒轉為頭位,就可以自然生產,調整以後效果不理想,可能會選擇剖腹產,醫生會根據孕媽的實際情況,和家屬、母親一起做出選擇

⑥ 胎位不正的話,可以通過什麼方式改變

想要糾正胎位,一般建議在36周前糾正,且是在沒有臍帶繞頸或臍帶過短的情況下進行的,因為有以上兩種情況,還做胎位糾正,很容易讓胎兒窒息,胎死宮內的。

糾正胎位,一般有三種方法,一是倒轉術,二是熏足,三是做胎位糾正動作。

倒轉術,是為了減少孕婦胎位不正,發生意外,後來剖宮產技術成熟後,全國或全世界都在推廣剖宮產,倒轉術就這么慢慢地被取代了,所以現在很多醫生對倒轉術都生疏了,不敢做,直接讓孕婦選剖宮產。

但若是胎位不正,想要順產,是需要醫生做過檢查,綜合多方面評估,符合順產條件,醫院又有會倒轉術的醫生,但做倒轉術是有風險的,比如胎兒有窒息或孕婦大出血的可能,如果你同意,醫院才會讓你先試試順產,若你不同意,或者醫院沒醫生會倒轉術(或才時間沒做,技術生疏),醫生會直接讓胎位不正的你,做剖宮產,所以胎位不正的孕媽,孕期多長點心和辛苦糾正胎位。

⑦ 胎位不正怎麼調整

胎位不正怎麼調整

胎位不正怎麼調整,不少孕婦聽見「胎位不正」這四個字,心裡就不由地「咯噔」一下,擔心胎兒在自己的肚子里沒有健康發育,這種擔心不無道理,胎兒胎位不正對孕婦分娩來說是個挑戰,那麼以下是關於胎位不正怎麼調整。

胎位不正怎麼調整1

胎位不正具體的調整主要參考以下幾點:

一、膝胸卧位操,通過這種操作可助胎兒改變重心後自然糾正胎位。

二、針灸、艾灸或激光照射至陰穴。

三、胎兒的外倒轉術,存在胎盤早剝、胎兒缺氧等風險,需在嚴密監控下進行。

以上三種是建議在妊娠期進行,但無論哪種妊娠周數越大,成功率就越低,這與胎兒長大在子宮內的活動受限有關。胎位不正常見於臀位、橫位,其中橫位的孕婦隨著孕周的增長,往往會自行轉為頭位或臀位。因此,最終還是以臀位最多見,孕30周前大部分胎位不正的孕婦能自行轉正

但孕30周以後,可以參考以上幾點,而且過程中始終需監護好胎動情況。一般孕婦在孕三十周前胎位不正不用進行特殊的處理。如果孕三十周以後胎位不正,首先超聲排除胎兒臍帶繞頸的情況

如果沒有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糾正。笫一種方法是膝胸卧位,孕婦排空膀胱,松解褲帶,膝胸卧位姿勢。笫二種方法是激光照射或艾炙至陰穴。笫三種方法是外轉胎位術。

胎位不正怎麼調整2

造成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哪些

羊水過多、腹壁鬆弛等,會使胎寶寶在宮腔內的活動范圍過大。

子宮畸形、懷多胞胎、羊水過少等,會使胎寶寶在宮腔內的活動范圍過小。

骨盆狹窄、前置胎盤等,會使胎寶寶的頭與骨盆銜接受阻。

幾種姿勢的胎位

姿勢一:頭位

指的是胎寶寶的身體最靠近子宮頸的部分、最先出來的部分是頭,也稱之為「頭骨先露」。

姿勢二:臀位

臀位是胎寶寶屁屁在最下面呈現出坐姿,還可根據胎寶寶的腳的位置再細分:

伸腿臀位:這是臀位最常見的一種。

完全臀位:也是臀部先出,兩腿膝蓋摺合,交叉放在腹部處。

足先臀:腳比臀部先出,是最難經過產道分娩的姿勢。

另外,「復合位」是胎寶寶的`身體有兩個部分同時為先露部位。

姿勢三:橫位

橫位其實是最最危險的。橫位最常見的情況是胎寶寶的肩膀或手在生產時最先露出來。

「肩膀位」是橫位的一種,當寶寶軸位是橫位時,則其先露部位為肩膀,稱之為「肩膀位」。

胎位不正給孕媽的分娩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危險,但是孕媽媽也不要著急,如果已經是孕32周且沒有臍帶繞頸的現象,我們是可以通過瑜伽體式來調整胎位的。

提示

調整胎位的合適時間是孕32周以上,且沒有臍帶繞頸。

如何調整胎位?

1.半膝胸卧位

大腿兩個膝蓋之間的角度略微超過骨盆的寬度,臀部在膝蓋的正上面或者稍微往前一點,背部是平的,肘關節小臂彎曲,額頭的下方放磚。

如果不想放磚,也可以兩個拳頭重疊放於額頭下方,在這個位置可以做前後搖擺,左右搖擺,可以骨盆帶動脊柱去劃圈。

提醒孕媽

不要塌腰

不要駝背

2.趴球貓式

這個動過不僅可以調整胎位不正,還可以調整在第一產程才發現的枕後位的現象。

大腿垂直地面,身體可以稍微往前走一點,胸口趴在球上,兩個手重疊,以臉的任意一側貼在球上之後,輕輕的搖擺。

第一種:可以一邊搖擺一邊和孩子溝通,讓孩子自然去活動

第二種:趴在球上左右搖擺

第三種:只讓骨盆去搖擺

第四種:使整個後背同步順時針劃圈

提醒孕媽

給腹部留足夠的空間

注意

調整胎位並不是趴的時間越長越好,更不是去做倒立體式把孩子從臀位或者橫位直接變成頭位,這是不可能的!

調整胎位的原理

寶寶最重的位置是在枕骨和肩胛骨脊柱的十字連接處,分別為上背部和後腦勺。而孕媽媽通過做前傾前屈位體式,讓腹部在下,給寶寶留更多的空間,去做前後搖擺,自然的活動。寶寶自然而然就會藉助地心引力,大自然的力量,從空間小的盆腔向空間大的腹腔去移動,進而變成枕前位分娩。

擴展閱讀

什麼是枕後位?

正常狀態下,孩子的枕骨是應該面向媽媽,腹壁在前面的,如果枕骨在後面,就叫枕後位,是頭位難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不利於分娩。

胎位不正怎麼調整3

在懷孕期間胎位不正的時候,孕婦不宜久坐久卧,平時要多散步,揉腹,轉腰等輕柔的活動, 可以做膝胸卧位操糾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十分鍾,連續做1周,胎位可以轉正。其姿勢是,在硬板床上,胸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但要注意做前要松開褲帶。

在懷孕8個月之前,胎位不正是頗為常見的現象,准媽媽們無須過於擔心。隨著孕周的增加,多數胎位不正的胎兒會自動轉位成正常,胎頭在下的產位。

在產科的處理方面,一般是在懷孕36周仍為胎位不正的,才確定診斷。當准媽媽在懷孕九個月時確診為胎位不正的,就必須與醫師討論採用何種分娩方式作為最佳的選擇。

正常情況下,懷孕後一般是在28周左右胎位就會固定,這個時期如果孕婦到醫院檢查,顯示胎位不正,可以通過做操來調整胎位,或者是通過手法操作,可以採用外倒轉術來恢復胎位,絕大多數孕婦一般通過做操就可以恢復到正常。

如果孕婦胎位不能恢復到正常,這個時候只能是在生產時,因為胎位不正選擇剖宮產來結束分娩。

一般通過做操來調整胎位,需要每天堅持10~15分鍾,堅持一周左右,即可將調胎位調至正常或者是通過艾灸來調整都可以。

⑧ 胎位不正的原因及糾正方法

胎位不正的原因及糾正方法

胎位不正的原因及糾正方法,胎兒的頭部朝下叫頭位。胎兒只有這種胎位才可以順產出來,因為這種胎位才可以避免胎兒出現窒息的可能,其他的胎位順產胎兒很容易出現難產,女性在孕晚期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胎兒的胎位正不正。下面是胎位不正的原因及糾正方法。

胎位不正的原因及糾正方法1

胎位不正的原因可見於:

1、胎兒在子宮內活動的空間比較大,比如羊水過多時。

2、胎兒在子宮內活動的范圍狹窄,比如縱隔子宮,妊娠合並子宮肌瘤,子宮畸形,雙胎妊娠及多胎妊娠等。

3、胎兒胎頭下降及銜接受阻,如孕婦骨盆狹窄,胎盤前置等都容易引起胎兒胎位不正。胎位不正時,孕婦確定在沒有臍帶繞頸的情況下,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胸膝卧位或者外轉胎術,艾灸等來糾正胎位。

胎位不正的原因。如果是臀先露,是最常見的胎位不正,主要病因是:

第一、胎兒在宮腔內活動的范圍過大。比如羊水過多、經產婦腹壁鬆弛、早產兒羊水相對偏多胎兒容易在宮腔內自由活動,容易形成臀先露。

第二、胎兒在宮腔內活動范圍受限。比如子宮畸形,如單角子宮、雙角子宮、胎兒畸形、雙胎妊娠或者羊水過少都容易發生臀先露。胎盤如果附著在宮底或者宮角,臀先露的發生率也比較高。

第三、胎頭銜接受阻。如果是狹窄骨盆、前置胎盤,胎頭下降困難,也容易發生臀先露。糾正姿勢:在30周之後,如果不能自然糾正,建議胸膝卧位或者可以做外轉胎位術幫助糾正,具體的情況可以在門診向醫生來進行探討。

胎位不正的原因及糾正方法2

胎位不正的產生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胎兒妊娠周數大小、骨盆腔大小與形狀、子宮內胎盤大小與著床的位置、多胎次經產婦鬆弛的腹肌、多胞胎妊娠、羊水不正常、臍帶太短、是否有子宮內腫瘤或子宮先天性發育異常等。

羊水過多、經產婦腹壁鬆弛等,使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范圍過大。子宮畸形、胎兒畸形、多胎、羊水過少等,使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范圍過小。所以,可能會導致孕婦懷孕時,出現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的糾正方法如下:

1、胸膝卧位法

需要孕婦排空尿液,寬松腰帶,跪在床上,兩只胳膊彎曲於床上,雙腿與肩同寬,胸部與肩部盡量緊貼床面,雙膝彎曲,大腿與地面保持垂直,臀部盡量抬高。保持這個姿勢,每次堅持2分鍾,重復動作5~10分鍾,一天之內3次就可以了。

2、橋式卧法

孕婦仰卧在床上,頭枕在手臂上,將腰隆起,下面墊上靠枕或枕頭,使臀部抬高30~50厘米,建議每天做一次,每次10~15分鍾。

3、醫生為孕婦施行轉向

孕32周至34周時胎位仍然不正,可以考慮實行外轉胎位術,由醫生通過手推等動作倒轉胎兒。

4、產前檢查

孕婦應定期到醫院做孕檢,及時診斷出胎位不正,及時治療,可以先做好分娩方式選擇。提前住院待產可以預防分娩時胎位不正,以及避免因胎位不正造成的嚴重後果。

5、艾灸治療

以針刺至陰穴,治療胎位不正,每日1次,每次l5~20分鍾,5次為一療程,適用於婦科檢查診斷為臀位、橫位、斜位的孕婦,必須由專業人士進行。

胎位不正能順產嗎

孕婦檢查出胎位不正後能及時的做出調整,通過一些輔助手段來矯正胎位,是最主要解決問題的方向。若在懷孕的32周以後,發現胎位不正並及時做出調整是最好的,因為那時羊水比較少,寶寶發育較快,這對寶寶的姿勢和位置的固定都相對比較容易。所以胎位不正最好的糾正時間段是30-32周。

如果孕婦懷孕時,出現胎位不正的情況,要及時的做好調整,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問題,以及為之後封分娩做好准備。

胎位不正的原因及糾正方法3

我們都知道,可以導致胎兒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有:胎兒太小、空間太大、羊水過多、臍帶過段、前置胎盤、骨盆異常等。

一般情況下,胎兒在孕28周之前胎位不正是很正常的,因為這時候的胎兒還小,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自由活動。但是,當胎兒在孕32周之後,胎位還是不正,那麼就需要及時矯正過來。

而矯正胎位的'方法有很多,根據孕周的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矯正方法。如果在孕32周發現胎兒胎位不正,這時候胎兒還不足月,可以通過聽音樂等方法引導胎兒自己矯正胎位。胎兒對聲音比較敏感,動聽的音樂聲對矯正胎兒胎位有一定的影響。如果這個方法沒有起到效果,那麼就要結合矯正操。

矯正操也是矯正胎兒胎位不正的方法之一,主要運用在孕32周後,發現胎兒胎位不正。正常情況下,胎兒到了孕32周之後,胎位基本都會固定下來,不論胎位正不正。

而矯正胎位的方法有很多,根據孕周的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矯正方法。如果在孕32周發現胎兒胎位不正,這時候胎兒還不足月,可以通過聽音樂等方法引導胎兒自己矯正胎位。胎兒對聲音比較敏感,動聽的音樂聲對矯正胎兒胎位有一定的影響。如果這個方法沒有起到效果,那麼就要結合矯正操。

矯正操也是矯正胎兒胎位不正的方法之一,主要運用在孕32周後,發現胎兒胎位不正。正常情況下,胎兒到了孕32周之後,胎位基本都會固定下來,不論胎位正不正。因此,女性在孕32周後,需要及時了解胎兒的胎位情況,否則到了孕36周後,胎兒的胎位無法再通過矯正操矯正,只能選擇醫生手動幫助胎兒矯正胎位。這種矯正方法比較危險。

因此,女性在孕32周後,需要及時了解胎兒的胎位情況,否則到了孕36周後,胎兒的胎位無法再通過矯正操矯正,只能選擇醫生手動幫助胎兒矯正胎位。這種矯正方法比較危險。

綜上所述,可以導致胎兒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只要及時發現胎兒胎位不正,就可以矯正過來。而矯正胎兒胎位不正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孕周有不同的矯正方法。

對於孕32周還不足月的胎兒,一般採用聽音樂結合矯正操的方法矯正;如果胎兒已經足月但還未分娩,那麼可以通過專業醫生的手動方法幫助胎兒矯正胎位。

⑨ 糾正胎位的9個方法

糾正胎位的9個方法

糾正胎位的9個方法,胎位不正是在分娩過程中導致難產的主要原因。若不能得到及時而正確的矯正,將會給產婦和嬰兒帶來不良後果。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橫位糾正胎位的9個方法。

糾正胎位的9個方法1

1、做膝胸卧位來糾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5分鍾,連續做1周,每周檢查一次看胎位是否轉正。其姿勢是,在硬板床上,胸膝著床,臀部抬高,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注意做前要空腹、松開褲帶。

2、做外倒轉術來糾正,將腹部子宮底部摸到的胎頭,朝胎兒俯屈的方向回轉腹側,把胎頭推下去,同時將臀部推上來,用手工方法逐漸一點一點地加以糾正。

以後於胎兒頸部兩側墊軟墊子,腹部纏浴巾或棉布,將胎兒固定為頭位,待胎頭銜接後解除。但這一方法需要有一定的條件和要求,而且要由有經驗的醫師酌情進行,不可強行倒轉,以免發生意外,該法目前很少應用。

3、針灸是中醫養生保健、治療疾病的一種最常見的方法之一。當然我國也有利用針灸治療胎位不正的先例了。一般情況下對胎位不正如表現為橫位、臀位、斜位者尤為適用。通常情況下建議那些在預產期前1到2周的孕婦可考慮此方法。

4、中葯自療法:

方一:車前子烘乾研成粉9克,溫水吞服。1周後復查,未轉胎,再服1次。最多服3次。

方二:蘇葉、黃芩各6克。水煎服,每日1劑,1周後復查。

方三:當歸、黃芪、黨參、白術、白芍、川斷、枳殼、熟地、甘草各10克、川芎6克,每日1付,分2次煎服,1周後復查。

5、取平卧或取坐位,解松褲帶,用艾卷炙雙側至陰穴(小足趾外側),也可用激光照射至陰穴。

6、每日艾炙1—2次,每次15分鍾。

7、當出現胎動時,立即取胸膝卧位,有利轉胎。

8、孕媽媽跪在床上,採取跪伏姿勢,兩手貼住床面,雙腿分開與肩同寬。

9、雙膝彎曲,大腿與地面垂直。維持此姿勢約兩分鍾,慢慢適應後可逐漸增加至5—10分鍾,每日做兩至三次。

糾正胎位的9個方法2

1、可以用艾條揪兩個小腳趾胛的根部外側至陰穴,每天做一次,每次15分鍾到20分鍾左右,要連續做一周。再用艾條是要離皮膚遠一些,防止燒傷皮膚。在應用這種方法同時可以運用糾正操,效果會比較好。

2、除了用針灸的療法,還可以用中葯治療法,需要用一些中葯,例如車前子烘乾研成粉末,溫水進行吞服,一周後要進行復查,沒有轉正胎位,就再服一次,最多隻能服三次

還會用黨參,黃芪,當歸,白芍,川段,枳殼,熟地,甘草各10克,川芎6克,每天一副,分兩次煎服,一周後進行復查。

3、如果不能夠及時的糾正胎位,需要在預產期的一到兩周時間在醫院待產。胎位不正時,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分娩方式,不一定都要進行剖宮產的形式,會根據骨盆大小,胎位不正的練習,她,而大小產力以及產次的情況來決定分娩的方式。

胎位不正可以用胎位糾正操進行糾正,但這個前提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能隨便的運用,否則會對胎兒及媽媽的`生命健康不利。

正常的胎位是什麼樣的

除了上面所說的正常的胎位即胎頭枕前位之外,其他的如臀位、橫位等,都屬於胎位不正。除了正常的,寶寶在子宮里的位置還有很多種呢?細數胎位不正的幾種情況

臀位

寶寶的頭和臀顛倒過來,臀在下頭在上,是臀先露,這種胎位就是臀位。臀位還分為單臀位、混合臀位、不完全臀位等。

單臀位(直腿臀位)

寶寶雙腿髖關節彎曲,雙膝關節向上伸直,臀部朝下。分娩時臀部先娩出,可經陰道自然分娩的幾率很高。這是胎位不正中最為常見的情況。

完全臀位(混合臀位)

寶寶雙腿髖關節和雙膝都彎曲,好像盤腿而坐,臀部及腳朝下。分娩時寶寶的臀部和雙腳先出來。這也情況在胎位不正中也較多見。

糾正胎位的9個方法3

懷孕九個月胎位不正怎麼辦

懷孕29周的時候,已經到了孕晚期。這個時候,已經到了懷孕8個月的時候。這個時候的胎兒一般來說都是比較正的。這個時候的胎位,如果不正的話,就需要積極採取措施,避免順產出現困難。那麼29周胎位不正怎麼辦呢?不知道的趕緊看過來哦。

一、胎位不正是怎麼回事

「胎位不正」在不同的懷孕周數有不同的發生率,如在懷孕五個月時約有33%是胎位不正,而在八個月時大約只有8。8%是胎位不正,到了懷孕九個月時只有5%上下是胎位不正,這表示約九成的胎位不正會自動轉位成為正常的頭在下的產位。

大約百分之三的准媽媽可能在懷孕九個月時發現「臀位」,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坐胎」。由於坐胎可能會引起胎兒的生產困難、母親發生產傷、胎兒可能是畸形兒、子宮可能有肌瘤或本身有畸形。

所以一旦發現「坐胎」,也就是胎位不正,就必須與醫師討論何種生產方式是最佳的選擇。

二、胎位不正,准媽媽該怎樣面對

「胎位不正」在不同的懷孕周數有不同的發生率,如在懷孕五個月時約有33%是胎位不正,而在八個月時大約只有8。8%是胎位不正,到了懷孕九個月時只有5%上下是胎位不正,這表示約九成的胎位不正會自動轉位成為正常的頭在下的產位。

三、胎位不正怎麼辦

在產科的處理方面是以九個月直接剖腹產。

執行人工外轉胎位時,通常會給予子宮放鬆的葯物,以有經驗的醫師執行時約有六成的成功率,但是若曾經有前次剖腹產之孕婦則不建議執行外轉胎位術

此外,羊水量必須適中、最好胎兒的背部在兩側、產婦體重適中,而且胎兒之臀部並未進入骨盆深部等條件下才適宜執行外轉術。

本文詳細介紹了什麼是胎位不正,也介紹了胎位不正准媽媽應該如何應對,以及胎位不正應該怎麼辦。如果你是一位胎位不正的准媽媽,那麼你最好是認真參考一下本文的內容,學會贈卻處理胎位不正的情況,這樣對順產會非常有利哦。

矯正胎位最實用的兩個方法

1、喝水療法

在准媽媽發現寶寶胎位不正時,可以試試每小時喝1碗水,每天10碗,連續喝3天之後再休息3天,然後再去做檢查,看看胎位是否正常。

2、做胸膝卧式運動

准媽媽在解盡小便後,放鬆自己的褲帶,跪伏在床上,臉部側貼在床面,雙手伸直置於頭的兩側,胸部盡量貼在床面,臀部要抬高,大腿與小腿要成90°角。

堅持每天做兩次,在剛開始時每次的時間為3~5分鍾,慢慢增加到10~15分鍾。

這是因為胸膝卧位可讓胎臀退出盆腔,提高胎頭轉為頭位的幾率。但是這個方法對於准媽媽來說還是有一些難度,會感到不舒服,難以持久。所以准媽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考慮要不要試。

閱讀全文

與胎兒不正的糾正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