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垃圾分類的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活動順利進行,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備活動方案,活動方案其實就是針對活動相關的因素所制定計劃類文書。那麼優秀的活動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關於垃圾分類的活動方案(精選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活動目的
在平常生活中,垃圾分類處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通過此次活動,讓學生們知道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標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從而引導學生養成在日後生活中能夠分類投放各類垃圾的好習慣。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保護好我們身邊的環境,為了大家都能擁有一個清潔、美好的環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下午xx
三、活動對象
xx校區x年級全體學生
四、活動地點
xx校區x樓報告廳
五、活動流程
1、組織學生觀看《xx市垃圾分類宣傳片》。
2、齊誦童謠《垃圾分類我宣傳》
3、學生代表發言。
4、現場提問並進行模擬操作。
5、各班「環保小衛士」宣誓。
六、活動安排
1、報告廳布置、錄像:xx負責。
2、學生座位安排:xx安排。
3、四個垃圾筒及部分垃圾:xx負責。
4、電視台人員茶水:xx。
5、活動主持:xx。
6、拍照、微官網:xx。
7、信息報道:xx。
8、學生代表發言、環保小衛士集合:xx負責。
七、補充說明
1、xx市電視台組織拍攝,請xx校區x年級各班主任加強學生的紀律教育,有組織地參加活動。
2、x月x日下午,x年級xx課暫停一次。如果下雨,原定在報告廳上課的情xx請任課老師安排好地點。xx老師的xx課暫停一次,學生留在自己班級上課,涉及到的學生請各班主任關注好。
3、假期里,學生們已完成了各項關於「垃圾分類」的社會實踐作業。一二年級繪制宣傳畫,三四年級設計宣傳標語,五六年級出刊宣傳小報。學校德育處將對學生作品進行組織評比。
4、各中隊在本學期組織開展關於垃圾分類的有儀式的中隊活動,出刊一期黑板報。
一、活動背景:
校園在進行施工建設,基礎設施還不太完善,我們的環境越來越惡劣,垃圾隨處可見,污水隨意從窗戶往外面倒,垃圾隨手從窗戶扔,影響到了我們的公共衛生,環保學院不再環保。垃圾分類回收不僅關系我們個人的素質,還關繫到學院的良好發展。
二、活動名稱:
xxx垃圾分類環保活動
三、活動主題:
「垃圾分類,保護環境,共建美麗校園」
四、活動目的:
1、讓同學們更加重視垃圾分類的意義。
2、通過宣傳活動,讓同學們知道垃圾分類與環保切實相關,讓他們自覺的保護環境,讓環保學院真正環保。
3、讓同學們認識到垃圾分類是世界的潮流,一場不可阻擋的洪流,這將讓我們每個人改變,讓我們的環境改變,讓我們祖國更加美麗,讓民族在世界之林中更加有地位。
五、活動口號:
保護環境,從我們做起;美麗學院,從垃圾分類做起。
六、主辦單位:
xxxx
七、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
八、活動地點:
校內
九、參加對象:
學校學生
十、活動形式:
演講,宣傳手冊,宣傳海報,小游戲,知識卡片等。
十一、活動流程:
(1)、活動宣傳:校內主要宣傳點設在餐廳與宿舍樓交匯處,分專門人員講解垃圾分類的好處與不分類的危害,分發書簽式紀念小傳單(上面可以申請院長簽署關於垃圾分類的倡議書),並且在各個寢室樓下貼出倡議傳單,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打出相關的橫幅,貼出宣傳海報,也可以進行簽名活動。
(2)、主題活動:
A、在校內各個垃圾桶上貼上標簽(有關可分類與不可分類的物品名稱),用次來提醒同學們進行垃圾分類。
B、在校內分發環保垃圾袋或者布袋(在袋上註明xxx學院和垃圾袋分類標示等名稱)。
C、在宣傳處進行有關垃圾分類小游戲(主持人待定),游戲獲勝者給予不同顏色(如可回收用綠色,不可回收用黃色)的環保垃圾袋與其它物質獎勵(物品待定)。並進行知識卡片小問答,獎勵物品同上。
D、在校廣播台及相關平台進行報道
(3)、活動結束
1、安排宣傳報道人員,由院新聞中心負責。做好本次活動後期宣傳報道,並公布於校新聞網。
2、協會做好此次活動的總結以及相關資料(活動照片和報道等)的留檔保存工作。
3、成立機動小組,謹防活動當天發生意外事件。
4、對亂扔的相關宣傳產品進行回收
5、最後參加的活動成員進行校園內亂扔垃圾的回收工作,每個人的一個動作,將是我們熱愛的學院環境前進的一大步。(視情況而定)
一、明確活動目的:
1、明確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師談話: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你知道這些垃圾到哪裡去了嗎?它們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場,然後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費用高昂,處理1噸垃圾的費用約為200~300元人民幣。以北京為例,日產垃圾12000噸,算一算每天該是多大的一筆支出,而且這么大量的垃圾需要把多少土地變成填埋場,變成填埋場後的土地滲漏的有毒物質,侵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於是西方國家應用另一種垃圾處理方法即焚燒,雖然不會佔用大量土地,但不僅投資驚人,而且焚燒後產生的所體會增加二次污染的風險。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對垃圾處理是不是就是就是束手無策了嗎?其實辦法是有的,就是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並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2、知道活動的目的。
出示大屏幕:通過本次活動,積極利用環境資源優勢,從實際入手,從小事入手,抓環境、轉理念、導行為,使學生的環保意識得到提高、不斷關注環保,形成充滿綠色氛圍、充滿生命氣息的校園文化,即綠色的校園、綠色的課程、綠色的理念、綠色的行為。
二、活動過程設計
1、連線生活
(1)根據你對垃圾問題的認識,把下面有聯系的兩項用直線連接起來。
玻璃瓶扔在地上,有毒物質會污染土壤
廢電池堆成肥料
鋁罐回收,熔化製成新品
廢報紙幾十年不腐爛,污染環境
剩飯回收後可做成再生紙
枯樹葉原料從礦產中提煉出來,無限開采會用盡
泡沫塑料回收利用比用原料製造新產品節省原材料
鐵絲堆放在露天會寄生細菌,產生異味,污染環境
殺蟲劑罐子瓶內殘液有毒,不能倒入水中
(2)垃圾被稱為「放錯了地方的原料」,生活中所有的垃圾都有再利用的價值,但回收利用的關鍵是分類。你能把下面垃圾公成三類嗎?
易拉罐廢報紙建築垃圾鐵罐盒子果皮果殼
2、思考現狀
(1)你所生活的城市、社區是如何處理垃圾的?
(2)你實行過垃圾分類嗎?試一試,並把過程記錄下來。
我的感受:
(3)你認為實行垃圾分類可能嗎?主要困難在哪兒?
3、行動起來
(1)設計一份垃圾分類可行性調查問卷。
(2)你對垃圾分類的認識(請填寫在橫線上)
4、付諸實踐
(1)你是如何開展調查的?請熟人幫助還是直接到不同單位發放問卷,請求協助的?
(2)你如何進行統計並把統計結果反映出來的?
(3)撰寫調查報告,向有關方面遞交報告。
(4)到社區作垃圾分類的宣傳。
一、活動目的: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二、活動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區教育局成立教育系統垃圾分類活動領導小組,由孫夕禮局長擔任組長,庄芸、俞泰鴻副局長擔任副組長,各中小學幼兒園一把手校長(園長)以及教育局機關各科室科長為領導小組成員。各中小學、幼兒園結合本校實際認真研究部署垃圾分類工作,也要相應成立領導小組,明確任務責任,健全工作機制,強化領導,確保垃圾分類工作的順利開展。在校園內進行規范化垃圾分類回收,並通過開展「小手拉大手」等系列活動,推動全區中小學、幼兒園垃圾分類的開展。
(二)明確意義,加強宣傳
各學校行政領導、班主任、衛生老師要高度重視生活垃圾分類的意義,積極開展宣傳發動工作,利用升旗儀式、班會課向學生廣泛宣傳全面推廣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目標、意義。通過電子屏幕、宣傳欄、廣播、開展生活垃圾知識的宣傳,在學校主要出入口設立宣傳標牌,懸掛宣傳標語,使全體學生充分認識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必要性,形成全體學生參與的濃厚氛圍。
(三)結合實際,全面清理
各學校要結合本校實際,開展各個年齡階段的垃圾分類常識教育,增設有關生活垃圾分類的勞動實踐課程,增強學生對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率。在校園內實現最大程度垃圾源頭減量,規范化分類回收。組織開展校園內外環境大清掃活動,徹底清除校園內衛生死角,對校園垃圾做到日日清分類處理。
(四)豐富活動,培養理念
結合學生特點開展撰寫生活垃圾分類日記,製作手抄報,知識競賽等活動,在學校營造濃厚的生活垃圾分類、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氛圍。組織學生參與志願服務活動,到社區、公共場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實踐等各種形式的體驗活動。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納入班隊課、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綜合實踐、科學課的教育內容,使生活垃圾分類教育不僅成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而且也逐漸成為新形勢下循環經濟理念教育的一種有效方式。教育學生樹立低碳、環保理念,合理使用學慣用品減少浪費,鼓勵學生學慣用具再利用,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將學校開展生活垃圾活動實踐作為創建綠色學校的一項內容。
(五)垃圾分類要求
1、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如各類電池等)分類存放。
2、各種流食軟包裝盒(如牛奶盒、飲料盒等,學名「利樂包」)單獨存放。
各中小學要高度重視,廣泛宣傳發動,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垃圾分類存放,共建美好校園。
一、活動的主題
垃圾分類,你我有責
二、成立學校「垃圾分類,你我有責」主題活動的領導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各部門負責人(成員):xx、xx
教育教學方面:
宣傳、氛圍與少先隊活動方面:
校園環境與後勤補給方面:
各組明確分工,責任到人,貫徹落實垃圾分類各項工作,全校師生積極配合,確保工作順利推進。
三、活動的宗旨
通過宣傳垃圾分類的意義提升同學們對垃圾分類這一實際問題的重視;宣傳分類垃圾的具體做法,引導同學們正確地進行垃圾分類,保護環境;最後以標記垃圾桶等方式提醒同學們時刻注意垃圾分類回收問題。
四、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
五、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標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讓學生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垃圾,知道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標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
2、在日後生活中能夠分類投放各類垃圾,樹立環保意識。
3、在課堂上通過提出問題、設置競賽,引導學生討論、設計方案、表達,培養探究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科學思維的素質。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六、活動形式
本項活動主要是通過班級文化宣傳、課堂教育教學經過討論、探究、設計方案等形式讓學生們知道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標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從而引導學生重視環境保護,注意節約資源。
七、具體要求
1、學校宣傳通過紅領巾廣播站、國旗下講話、課間小結的形式進行校園氛圍宣傳。
2、每個學期做好班級「垃圾分類」計劃、總結。
3、利用每期的黑板報進行宣傳,開辟相關「垃圾分類」板塊。
4、做好班會課「垃圾分類」宣教資料的收集。
5、健康科根據三年級下冊的課程要求制定教學計劃、總結、教案,要有過程性記錄,學科計劃、總結也要有專門的工作安排。。
6、美術科生動展現垃圾分類的形象。
7、保持校園衛生環境。
八、具體措施
1、各班級老師高度重視「垃圾分類」教育教學,把「垃圾分類」納入到平時學生的學習中。
2、學科教學互相滲透,注意課堂教育。健康課、美術課上交相關的教案。
3、積極參與活動,把活動的資料整理收集,在每學期期末上交。
4,所有材料按時上傳ftp,照片一律使用復制、粘貼word文檔,並附簡短文字說明的形式。
本次活動通過提升同學關注並力行垃圾分類這一側面來提升同學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並積極參與其中,共同保護地球。
為宣傳普及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和法律法規,提高中小學生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意識,激發廣大學生熱愛美好家園,將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理念融入校園文化,推動「美麗越城」建設,促進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展示「垃圾革命」的建設成果,形成全社會關心、參與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的良好局面。經研究,決定在全區中小學生中開展「我愛我家」垃圾分類主題徵文評選活動。現將活動要求通知如下:
一、徵文主題
圍繞「我愛我家」這一主題,積極引導樹立良好、文明、衛生的垃圾分類意識,杜絕亂倒垃圾等不文明行為發生,使垃圾分類工作規范化、常態化,努力創設垃圾分類的文明新風。
二、徵文對象
區屬中、小學生。
三、徵文要求
1、來稿要求原創作品,嚴禁抄襲。
2、徵文題目自擬,文章體裁不限,可紀實、可讀後感、可議論文、散文、小說等多種形式。字數原則上初中不超過1000字,小學不超過800字。
3、徵文必須緊扣活動主題,緊緊圍繞垃圾分類、保護環境、節能低碳、美麗校園(家園)、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等題材進行寫作,要求內容健康、結構完整。
4、區屬初中、中心小學每個學校不少於5篇;其他學校不少於3篇。為保證徵文質量,要求各校認真初選後擇優上交。
5、9月10日前以學校為單位報送,紙質稿及匯總表送教體局教育科,電子稿打包發送至郵箱:XX。徵文一式三份,其中一份在文末註明作者姓名、學校及指導老師姓名。
聯系人:黃老師,聯系電話:XX。
四、獎項設置
區教體局將組織專家對來稿進行評選,按初中組、小學組分別評出一、二、三等獎及優秀指導教師獎若干名。
請各校按要求做好組織落實工作,力爭活動取得實效。
一活動背景
為了保持xx幼兒園的清潔衛生,培養xx幼兒園全體教職工、小朋友的環保意識,提高教職工及幼兒的環保技能,讓教職工、幼兒懂得垃圾分類回收有利於變廢為寶,實現垃圾資源化,有利於減少管理成本,實現垃圾分類量化遞減,有利於綜合利用,實現垃圾的無害化等好處,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節約型社會。
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特製定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希望全園教職工及幼兒嚴格遵照執行,自覺養成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的好習慣。
二、垃圾分類管理原則
垃圾分類管理人人有責,垃圾分類從幼兒做起,加強管理,園令暢通,重在實效化,有獎有罰,持之以恆。
三、垃圾分類宣傳總動員
1、xx幼兒園垃圾分類工作小組
組長:xx
成員:xx、xx
2、召開全體教職工大會
進行全園動員宣傳,充分認識減少幼兒園垃圾和節約資源的重大意義,明確垃圾分類收集是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重要舉措。實行校園垃圾分類處理,美化幼兒園,改善幼兒園環境質量,是一件利園利師利幼兒的利國利民大事。
3、加大宣傳力度
把分類的具體方法標示在顯眼處,要讓每一位教職工和幼兒都了解我園的垃圾分類和處理辦法,並自覺遵守,分類首先要從源頭上把好關。
4、利用網站、微信平台、智慧樹、LED橫幅等形式大力宣傳
大家牢記垃圾分類原則,懂得垃圾分類知識,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自覺對垃圾分類投放的習慣。在幼兒園中開展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活動,不但可以使資源循環再利用,節省資源,還可以培養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全民環保意識,全面推廣和落實完善的垃圾分類處理政策,建設一個和諧,美麗,節約型的社會。
四、垃圾的分類
(一)幼兒園垃圾分類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幼兒園垃圾成分越趨復雜,合理地確定分類依據對垃圾的後續處理環節極為重要,它可限度地降低處理過程中以及處理後的能耗,可防止再次污染的發生。根據國家標准,幼兒園垃圾可以分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三大類。
1、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指適宜回收循環使用和資源利用的廢物,主要包括:
(1)紙類:未嚴重玷污的文字用紙,包裝用紙和其他紙製品等,如報紙,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片,紙盒等。
(2)塑料:廢容器塑料,包裝塑料等塑料製品,如各種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具,硬塑料等。
(3)金屬:各種類別的廢金屬物品,如易拉罐,鐵皮罐頭盒,鉛皮牙膏皮,廢電池等。
(4)玻璃:有色和無色廢玻璃製品。
(5)織物:舊紡織衣物和紡織製品。
2、不可回收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指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葉,剩菜剩飯,花草,樹枝,樹葉等。
3、有毒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指對人體健康或者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也包括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或有毒物質廢棄物,如廢電池,廢熒光燈管,水銀溫度計,列印機墨盒等。
五、幼兒園垃圾分類處理方法
(一)分類垃圾桶配備
1、幼兒園一樓大廳擺放可回收、有害垃圾兩個垃圾桶。
2、幼兒園二樓娃娃家擺放垃圾回收箱,分別為可回收、有害垃圾。
3、每個班級發放分類垃圾桶兩個,分別為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
4、幼兒園食堂配廚房垃圾回收桶兩個。
(二)垃圾收集的方法
1、一樓大廳垃圾桶為家長、領導來園,操場上教師幼兒在課間活動中產生的垃圾時存放所用,各班級活動室產生的垃圾不得倒入其中。保育員每天清理,其中可回收垃圾交幼兒園後勤組統一處理。
2、各班午休室產生的垃圾分類後送交幼兒園垃圾收集箱,其中可回收垃圾由專門人員統一計量,不可回收垃圾統一由保育員來清理。
3、廢舊電池由後勤組統一收繳後交環保部門處理(廢舊電池一定要放在專用收集箱內,家中使用的電池也可帶來)。
4、列印、復印後的廢墨盒由後勤處統一保管集中處理。
5、廚房垃圾每天由專人進行收集處理。
(三)統一分類收集時間
1、每天中午、下午放學前由保育員清理教室垃圾。
2、後勤處定期對可回收垃圾送小區廢品回收桶。
3、後勤組對有害垃圾不定期送小區環保部門專門處理。
(四)反饋監督檢查
由保育員負責,後勤衛生檢查小組檢查各班活動室是否對垃圾進行正確的分類,若沒有按要求分類,按要求責令班保育員立即整改。
⑵ 垃圾處理方式有哪幾種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衛生填埋、高溫堆肥和焚燒這三種
1.填埋
填埋處理需佔用大量土地。同時,垃圾中有害成份對大氣、土壤及水源也會造成嚴重污染,不僅破壞生態環境,還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2.堆肥
堆肥處理對垃圾要進行分揀、分類,要求垃圾的有機含量較高。而且堆肥處理不能減量化,仍需佔用大量土地。
3.焚燒
焚燒的實質是將有機垃圾在高溫及供氧充足的條件下氧化成惰性氣態物和無機不可燃物,以形成穩定的固態殘渣。首先將垃圾放在焚燒爐中進行燃燒,釋放出熱能,然後余熱回收可供熱或發電。煙氣凈化後排出,少量剩餘殘渣排出、填埋或作其它用途。
其優點是迅速的減容能力和徹底的高溫無害化,佔地面積不大,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且有熱能回收。因此,對msw實行焚燒處理是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有效處理方式。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不斷增強和熱能回收等綜合利用技術的提高,世界各國採用焚燒技術處理生活垃圾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
垃圾是人類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由於排出量大,成分復雜多樣,且具有污染性、資源性和社會性,需要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和社會化處理,如不能妥善處理,就會污染環境,影響環境衛生,浪費資源,破壞生產生活安全,破壞社會和諧。
垃圾處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並進行無害化處理,最後加以合理的利用。當今廣泛應用的垃圾處理方法是衛生填埋、高溫堆肥和焚燒。垃圾處理的目的是無害化、資源化和減量化。
一、主要危害
1、分類及危害
來看一下人類的生活垃圾都有哪些:
⑴人類和動物的糞便。存在傳染性細菌、病毒。
⑵醫療機構的醫用垃圾。存在大量的易感染病毒和難以降解的化學性物品。
⑶建築裝飾垃圾。存在易揮發的化學物質。
⑷輕工業垃圾。大部分是難以降解的化工材料,如塑料、油漆等。
⑸電子行業生產的電子材料垃圾。包括主要的重金屬成分和難以降解的玻璃纖維、塑料等。重金屬有鉛、錫、鋅、銀、金等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重金屬材料。
⑹化學工業生產的化合類有毒有害物質垃圾。如苯類等易揮發物質。
⑺電池。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業用品,它的污染主要體現在重金屬和化學物質方面,包括酸類和鹼類等化學成分,也包括難以降解的塑料等材料。
⑻城市各方面的生活污水和製造業等工業企業排放的污水。
⑼少量的放射性污染物。
⑽其他沒有列出的人類生活垃圾。
2、二次污染
焚燒處理也會產生對環境的污染和淺表性漫長性侵害,主要包括垃圾燃燒後的空氣污染。在這一類污染中主要包括:
⑴化學製品在高溫焚燒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污染。
⑵空氣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包括硫化物、碳化物等物質)污染。
⑶汽車工業產生的化工垃圾對環境的污染,柴油汽車尾氣的重度污染和低量的慢性污染。
⑷生活垃圾在燃燒時產生的其他有毒有害性物質污染。
盡管有高科技的除塵和降低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設施,但依然存在微量有害物質的長期排放和積淀,仍然可對地球生物造成慢性的病理傷害。但由於微量有害物質會在生物體內長期沉澱積累,導致慢性病不斷加重,使病情難以確診。
二、一般處理方法
垃圾處理的一般方法可概括為物質利用、能量利用和填埋處置三種方法。
1、物質利用
又稱物質回收利用,指通過物理轉換、化學轉換(包括化學改性及熱解、氣化等熱轉換)和生物轉換(包括微生物轉換、昆蟲轉換和動物轉換等),實現垃圾的物質屬性的重復利用、再造利用和再生利用,包括傳統的物質資源回收利用和易腐有機垃圾轉換成高品質物質資源。
2、能量利用
又稱能量回收利用,指將垃圾的內能轉換成熱能、電能,包括焚燒發電、供熱和熱電聯產。
3、填埋處置
指對不能進行資源化處理(包括物質利用和能量利用)的無用垃圾進行填埋處置。
如果從垃圾生命全周期來看,垃圾處理還應包括源頭減量與排放控制環節,嚴格意義上的減量化系指源頭減量,通過改變產品設計習慣、改變原料采購習慣、改變消費者購買與消費習慣、改變商業模式等方法,減少生產生活過程的資源浪費與廢棄物產量。
一般而言,垃圾處理應堅持先源頭減量和排放控制、再物質利用、後能量利用和最後填埋處置的分級處理與逐級利用理念,均衡發展垃圾處理的各個環節,充分發揮各種垃圾處理方式的作用,尤其要加強分類垃圾的物質利用,減少垃圾的產生量,並減少每級處理後的垃圾排放量
⑶ 7種常見的任務管理方法
對多數人而言,在現代社會的日常工作、學習或者生活中,需要進行任務管理和知識管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們經常會採用專門的任務管理和知識管理等生產力工具,以便 提升自己的生產力效率 。
任務管理主要分為兩種:
最常見的時間管理工具便是各種日歷軟體,比如,Google Calendar, Microsoft Calendar 等。
對於當事人而言,通過對於各種待辦事項的收集、整理、篩選、分配,最後設置時間節點便可以進入日歷事項。
由於待辦事項和日歷事項緊密相關,因此,目前的任務管理軟體主要分為三種:
在各大應用商場中,任務管理工具十分豐富,並且特點各異。
然而,這些任務管理工具絕大部分都存在一個 核心缺陷 :這些工具多適合於簡單任務。
對於個人用戶而言,我希望在任務中能添加對於任務進行具體說明和安排的文本內容,也希望能夠添加完成任務所需要的超鏈接、圖片等多媒體文件。
對此,常見的任務管理工具並不能滿足我的要求,而 文本編輯器 卻比較擅長處理這些任務。
為此,我經常在筆記軟體或者寫作軟體中,單獨列一個文件夾作為我的任務管理區域,以處理與我筆記記錄或者內容創作相關的任務。
自從一個多月前我接觸到 Effie, 我已將其作為主要編輯器,在上面做筆記和寫文章。由於篇幅原因,在本文中,我會先簡單梳理一些常見的任務管理方法,並在這里介紹分享我是如何用 Effie 進行任務管理的。
GTD 為 Getting Things Done 的縮寫。
核心理念 是要求使用者清空大腦,將任務分解和具體化,然後專注投入,完成任務。
GTD 本質上是一種注意力管理方法,不過由於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經常也被用於進行日常任務管理。
比如,GTD 方法提出了:
這一方法的提出主要是為了抵抗拖延症,其 核心內容 是:如果某個任務在 2 分鍾能夠完成,那最好現在立馬就去做。
2 分鍾法則的核心理念是 能快速完成的事情,就立馬去做 ,否則事項會越堆積越多,最後導致積重難返。
此任務管理方法主張從重要性和緊急程度對任務進行分類,從而將任務分為:
四種類別。由於這四種類別分別對應四個象限,因此這種方法被稱為四象限矩陣。
四象限理論對於任務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然而實踐中並不建議嚴格按照四象限對任務進行劃分。
這是因為四象限中的四種類別有時候沒有明顯的界限,並且對事件進行嚴格分類反而會增加了用戶的心智負擔。
四象限矩陣方法對於任務管理的啟示在於對各種任務事件按照重要和緊急程度進行篩選,釐清事件處理的 先後順序 和 具體流程 。
番茄工作法的提出者認為既有的很多任務管理方法本身操作過於復雜,往往不具有操作性,因而提出應當 每次只做一件事情,並且要做就全心投入、全力以赴 。
番茄工作法的具體實踐,一般是將25分鍾作為一個番茄單位,中間不能中斷,結束後休息3-5分鍾,如此循環往復。
在我看來,番茄工作法簡單易用,核心價值在於提升使用者的注意力和專注力。
也就是 時間塊工作法 。
這一方法脫胎於項目管理,要求在規定時間完成既定任務。
常見操作便是將每天分為多個連續時間塊,將每個時間塊分配特定任務,努力完成規劃事項。時間塊方法操作也較為簡單,其強調在規定的時間塊中 先完成再優化 的核心理念值得借鑒。
由哈特提出,後經戴明 (Edwards Deming) 推廣使用,因而被稱為 戴明環 。
所謂 PDCA ,是指:
PDCA 的意義在於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目標管理流程,強調在一次又一次的目標設定和任務執行過程中,確保任務精確得到執行。
間歇日記法
由 Coach Tony 提出,英文原文為 Interstitial Journaling.
具體而言,間歇日記的核心理念是要求在每次休息間隙進行記錄, 將筆記、任務和時間追蹤結合起來建立工作流 。
這種方法有助於降低使用者對於休息的認知負荷,促進用戶對自己所思所想進行追蹤和反思。
除了上述這些常見的任務管理方法外,還有一些其他廣為人知的任務管理方法:
方法理論固然有許多,但是怎樣才能選擇並利用好一種最適合自己的、最能實現任務管理的目標——提高工作生活效率的方式呢?請繼續點擊本文: 查看工具方法實踐攻略全分享 。
⑷ 文本分類方法有哪些
文本分類問題: 給定文檔p(可能含有標題t),將文檔分類為n個類別中的一個或多個
文本分類應用: 常見的有垃圾郵件識別,情感分析
文本分類方向: 主要有二分類,多分類,多標簽分類
文本分類方法: 傳統機器學習方法(貝葉斯,svm等),深度學習方法(fastText,TextCNN等)
本文的思路: 本文主要介紹文本分類的處理過程,主要哪些方法。致力讓讀者明白在處理文本分類問題時應該從什麼方向入手,重點關注什麼問題,對於不同的場景應該採用什麼方法。
文本分類的處理大致分為 文本預處理 、文本 特徵提取 、 分類模型構建 等。和英文文本處理分類相比,中文文本的預處理是關鍵技術。
針對中文文本分類時,很關鍵的一個技術就是中文分詞。特徵粒度為詞粒度遠遠好於字粒度,其大部分分類演算法不考慮詞序信息,基於字粒度的損失了過多的n-gram信息。下面簡單總結一下中文分詞技術:基於字元串匹配的分詞方法、基於理解的分詞方法和基於統計的分詞方法 [1]。
1,基於字元串匹配的分詞方法:
過程:這是 一種基於詞典的中文分詞 ,核心是首先建立統一的詞典表,當需要對一個句子進行分詞時,首先將句子拆分成多個部分,將每一個部分與字典一一對應,如果該詞語在詞典中,分詞成功,否則繼續拆分匹配直到成功。
核心: 字典,切分規則和匹配順序是核心。
分析:優點是速度快,時間復雜度可以保持在O(n),實現簡單,效果尚可;但對歧義和未登錄詞處理效果不佳。
2, 基於理解的分詞方法:基於理解的分詞方法是通過讓計算機模擬人對句子的理解 ,達到識別詞的效果。其基本思想就是在分詞的同時進行句法、語義分析,利用句法信息和語義信息來處理歧義現象。它通常包括三個部分:分詞子系統、句法語義子系統、總控部分。在總控部分的協調下,分詞子系統可以獲得有關詞、句子等的句法和語義信息來對分詞歧義進行判斷,即它模擬了人對句子的理解過程。這種分詞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語言知識和信息。由於漢語語言知識的籠統、復雜性,難以將各種語言信息組織成機器可直接讀取的形式,因此目前基於理解的分詞系統 還處在試驗階段 。
3,基於統計的分詞方法:
過程:統計學認為分詞是一個 概率最大化問題 ,即拆分句子,基於語料庫,統計 相鄰的字組成的詞語出現的概率 ,相鄰的詞出現的次數多,就出現的概率大, 按照概率值進行分詞 ,所以一個完整的語料庫很重要。
主要的統計模型有: N元文法模型(N-gram),隱馬爾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 ,HMM),最大熵模型(ME),條件隨機場模型(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CRF)等。
1, 分詞 : 中文任務分詞必不可少,一般使用jieba分詞,工業界的翹楚。
2, 去停用詞:建立停用詞字典 ,目前停用詞字典有2000個左右,停用詞主要包括一些副詞、形容詞及其一些連接詞。通過維護一個停用詞表,實際上是一個特徵提取的過程,本質 上是特徵選擇的一部分。
3, 詞性標注 : 在分詞後判斷詞性(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在使用jieba分詞的時候設置參數就能獲取。
文本分類的核心都是如何從文本中抽取出能夠體現文本特點的關鍵特徵,抓取特徵到類別之間的映射。 所以特徵工程很重要,可以由四部分組成:
1,基於詞袋模型的特徵表示:以詞為單位(Unigram)構建的詞袋可能就達到幾萬維,如果考慮二元片語(Bigram)、三元片語(Trigram)的話詞袋大小可能會有幾十萬之多,因此基於詞袋模型的特徵表示通常是極其稀疏的。
(1)詞袋特徵的方法有三種:
(2)優缺點:
2,基於embedding的特徵表示: 通過詞向量計算文本的特徵。(主要針對短文本)
4,基於任務本身抽取的特徵:主要是針對具體任務而設計的,通過我們對數據的觀察和感知,也許能夠發現一些可能有用的特徵。有時候,這些手工特徵對最後的分類效果提升很大。舉個例子,比如對於正負面評論分類任務,對於負面評論,包含負面詞的數量就是一維很強的特徵。
5,特徵融合:對於特徵維數較高、數據模式復雜的情況,建議用非線性模型(如比較流行的GDBT, XGBoost);對於特徵維數較低、數據模式簡單的情況,建議用簡單的線性模型即可(如LR)。
6,主題特徵:
LDA(文檔的話題): 可以假設文檔集有T個話題,一篇文檔可能屬於一個或多個話題,通過LDA模型可以計算出文檔屬於某個話題的概率,這樣可以計算出一個DxT的矩陣。LDA特徵在文檔打標簽等任務上表現很好。
LSI(文檔的潛在語義): 通過分解文檔-詞頻矩陣來計算文檔的潛在語義,和LDA有一點相似,都是文檔的潛在特徵。
這部分不是重點,傳統機器學習演算法中能用來分類的模型都可以用,常見的有:NB模型,隨機森林模型(RF),SVM分類模型,KNN分類模型,神經網路分類模型。
這里重點提一下貝葉斯模型,因為工業用這個模型用來識別垃圾郵件[2]。
1,fastText模型: fastText 是word2vec 作者 Mikolov 轉戰 Facebook 後16年7月剛發表的一篇論文: Bag of Tricks for Efficient Text Classification [3]。
模型結構:
改進:注意力(Attention)機制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一個常用的建模長時間記憶機制,能夠很直觀的給出每個詞對結果的貢獻,基本成了Seq2Seq模型的標配了。實際上文本分類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特殊的Seq2Seq,所以考慮把Attention機制引入近來。
過程:
利用前向和後向RNN得到每個詞的前向和後向上下文的表示:
詞的表示變成詞向量和前向後向上下文向量連接起來的形式:
模型顯然並不是最重要的: 好的模型設計對拿到好結果的至關重要,也更是學術關注熱點。但實際使用中,模型的工作量占的時間其實相對比較少。雖然再第二部分介紹了5種CNN/RNN及其變體的模型,實際中文本分類任務單純用CNN已經足以取得很不錯的結果了,我們的實驗測試RCNN對准確率提升大約1%,並不是十分的顯著。最佳實踐是先用TextCNN模型把整體任務效果調試到最好,再嘗試改進模型。
理解你的數據: 雖然應用深度學習有一個很大的優勢是不再需要繁瑣低效的人工特徵工程,然而如果你只是把他當做一個黑盒,難免會經常懷疑人生。一定要理解你的數據,記住無論傳統方法還是深度學習方法,數據 sense 始終非常重要。要重視 badcase 分析,明白你的數據是否適合,為什麼對為什麼錯。
超參調節: 可以參考 深度學習網路調參技巧 - 知乎專欄
一定要用 dropout: 有兩種情況可以不用:數據量特別小,或者你用了更好的正則方法,比如bn。實際中我們嘗試了不同參數的dropout,最好的還是0.5,所以如果你的計算資源很有限,默認0.5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未必一定要 softmax loss: 這取決與你的數據,如果你的任務是多個類別間非互斥,可以試試著訓練多個二分類器,也就是把問題定義為multi lable 而非 multi class,我們調整後准確率還是增加了>1%。
類目不均衡問題: 基本是一個在很多場景都驗證過的結論:如果你的loss被一部分類別dominate,對總體而言大多是負向的。建議可以嘗試類似 booststrap 方法調整 loss 中樣本權重方式解決。
避免訓練震盪: 默認一定要增加隨機采樣因素盡可能使得數據分布iid,默認shuffle機制能使得訓練結果更穩定。如果訓練模型仍然很震盪,可以考慮調整學習率或 mini_batch_size。
知乎的文本多標簽分類比賽,給出第一第二名的介紹網址:
NLP大賽冠軍總結:300萬知乎多標簽文本分類任務(附深度學習源碼)
2017知乎看山杯 從入門到第二
⑸ 實行垃圾分類有哪些好處,通常有哪些處理方法
實行垃圾分類是為了利用現有的生產水平,將丟棄物物按品類處理,將有效物質和能量利用起來,將無用垃圾填埋起來。這樣既提高垃圾資源利用水平,又可減少垃圾處置量。它是實現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還使全民參與有關知識培訓,可以提升社會對環保行業的重視,增加環衛工人的就業率,形成尊重、關心環衛工人的氛圍。
(5)處理分類任務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垃圾在分類儲存階段屬於公眾的私有品,垃圾經公眾分類投放後成為公眾所在小區或社區的區域性准公共資源,垃圾分類搬運到垃圾集中點或轉運站後成為沒有排除性的公共資源。
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多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等來進行分類的。
⑹ 單位垃圾分類活動方案5篇
為了確保活動有序地進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活動所制定的書面計劃,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怎樣寫活動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精心給大家整理單位垃圾分類活動方案,希望大家喜歡!
單位垃圾分類活動方案1
一、活動目的
在平常生活中,垃圾分類處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通過此次活動,讓學生們知道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標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從而引導學生養成在日後生活中能夠分類投放各類垃圾的好習慣。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保護好我們身邊的環境,為了大家都能擁有一個清潔、美好的環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活動時間
20__年x月x日下午__
三、活動對象
__校區x年級全體學生
四、活動地點
__校區x樓 報告 廳
五、活動流程
1、組織學生觀看《__市垃圾分類宣傳片》。
2、齊誦 童謠 《垃圾分類我宣傳》
3、學生代表發言。
4、現場提問並進行模擬操作。
5、各班「環保小衛士」宣誓。
六、活動安排
1、報告廳布置、錄像:__負責。
2、學生座位安排:__安排。
3、四個垃圾筒及部分垃圾:__負責。
4、電視台人員茶水:__。
5、活動主持:__。
6、拍照、微官網:__。
7、信息報道:__。
8、學生代表發言、環保小衛士集合:__負責。
七、補充說明
1、__市電視台組織拍攝,請__校區x年級各班主任加強學生的紀律 教育 ,有組織地參加活動。
2、x月x日下午,x年級__課暫停一次。如果下雨,原定在報告廳上課的情__請任課老師安排好地點。__老師的__課暫停一次,學生留在自己班級上課,涉及到的學生請各班主任關注好。
3、假期里,學生們已完成了各項關於「垃圾分類」的 社會實踐 作業。一二年級繪制宣傳畫,三四年級設計宣傳 標語 ,五六年級出刊宣傳小報。學校德育處將對學生作品進行組織評比。
4、各中隊在本學期組織開展關於垃圾分類的有儀式的中隊活動,出刊一期 黑板報 。
單位垃圾分類活動方案2
一活動背景
為了保持__幼兒園的清潔衛生,培養__幼兒園全體教職工、小朋友的環保意識,提高教職工及幼兒的環保技能,讓教職工、幼兒懂得垃圾分類回收有利於 變廢為寶 ,實現垃圾資源化,有利於減少管理成本,實現垃圾分類量化遞減,有利於綜合利用,實現垃圾的無害化等好處,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節約型社會。
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特製定垃圾分類工作 實施方案 ,希望全園教職工及幼兒嚴格遵照執行,自覺養成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的好習慣。
二、垃圾分類管理原則
垃圾分類管理人人有責,垃圾分類從幼兒做起,加強管理,園令暢通,重在實效化,有獎有罰,持之以恆。
三、垃圾分類宣傳總動員
1、__幼兒園垃圾分類工作小組
組長:__
成員:__、__
2、召開全體教職工大會
進行全園動員宣傳,充分認識減少幼兒園垃圾和節約資源的重大意義,明確垃圾分類收集是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重要舉措。實行校園垃圾分類處理,美化幼兒園,改善幼兒園環境質量,是一件利園利師利幼兒的利國利民大事。
3、加大宣傳力度
把分類的具體 方法 標示在顯眼處,要讓每一位教職工和幼兒都了解我園的垃圾分類和處理辦法,並自覺遵守,分類首先要從源頭上把好關。
4、利用網站、微信平台、智慧樹、LED橫幅等形式大力宣傳
大家牢記垃圾分類原則,懂得垃圾分類知識,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自覺對垃圾分類投放的習慣。在幼兒園中開展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活動,不但可以使資源循環再利用,節省資源,還可以培養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全民環保意識,全面推廣和落實完善的垃圾分類處理政策,建設一個和諧,美麗,節約型的社會。
四、垃圾的分類
(一)幼兒園垃圾分類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幼兒園垃圾成分越趨復雜,合理地確定分類依據對垃圾的後續處理環節極為重要,它可限度地降低處理過程中以及處理後的能耗,可防止再次污染的發生。根據國家標准,幼兒園垃圾可以分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三大類。
1、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指適宜回收循環使用和資源利用的廢物,主要包括:
(1)紙類:未嚴重玷污的文字用紙,包裝用紙和其他紙製品等,如報紙,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 廣告 紙片,紙盒等。
(2)塑料:廢容器塑料,包裝塑料等塑料製品,如各種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具,硬塑料等。
(3)金屬:各種類別的廢金屬物品,如易拉罐,鐵皮罐頭盒,鉛皮牙膏皮,廢電池等。
(4)玻璃:有色和無色廢玻璃製品。
(5)織物:舊紡織衣物和紡織製品。
2、不可回收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指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葉,剩菜剩飯,花草,樹枝,樹葉等。
3、有毒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指對人體健康或者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也包括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或有毒物質廢棄物,如廢電池,廢熒光燈管,水銀溫度計,列印機墨盒等。
五、幼兒園垃圾分類處理方法
(一)分類垃圾桶配備
1、幼兒園一樓大廳擺放可回收、有害垃圾兩個垃圾桶。
2、幼兒園二樓娃娃家擺放垃圾回收箱,分別為可回收、有害垃圾。
3、每個班級發放分類垃圾桶兩個,分別為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
4、幼兒園食堂配廚房垃圾回收桶兩個。
(二)垃圾收集的方法
1、一樓大廳垃圾桶為家長、領導來園,操場上教師幼兒在課間活動中產生的垃圾時存放所用,各班級活動室產生的垃圾不得倒入其中。保育員每天清理,其中可回收垃圾交幼兒園後勤組統一處理。
2、各班午休室產生的垃圾分類後送交幼兒園垃圾收集箱,其中可回收垃圾由專門人員統一計量,不可回收垃圾統一由保育員來清理。
3、廢舊電池由後勤組統一收繳後交環保部門處理(廢舊電池一定要放在專用收集箱內,家中使用的電池也可帶來)。
4、列印、復印後的廢墨盒由後勤處統一保管集中處理。
5、廚房垃圾每天由專人進行收集處理。
(三)統一分類收集時間
1、每天中午、下午放學前由保育員清理教室垃圾。
2、後勤處定期對可回收垃圾送小區廢品回收桶。
3、後勤組對有害垃圾不定期送小區環保部門專門處理。
(四)反饋監督檢查
由保育員負責,後勤衛生檢查小組檢查各班活動室是否對垃圾進行正確的分類,若沒有按要求分類,按要求責令班保育員立即整改。
單位垃圾分類活動方案3
一、活動背景及簡介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然而垃圾的回收與利用卻被垃圾分類這一問題所限。當今社會,垃圾回收並非技術問題,而是人們沒有較強的垃圾分類回收的意識。
__青年志願者協會是由志願從事社會公益事業與社會保障事業的在校學生組成的公益性社會團體,具有一定的專業性、技能性,其成員具有奉獻自己,服務他人的精神。__學校長期致力於社會公益事業,並積極開展與宣傳環境保護活動。在經過調查了解後發現同學們沒有較強的環境保護與垃圾分類的意識,__學校決定開展宣傳垃圾分類,保護環境的活動。
二、活動的主題
垃圾分類,保護地球
三、活動的宗旨
通過宣傳垃圾分類的意義提升同學們對垃圾分類這一實際問題的重視;再宣傳分類垃圾的具體做法,引導同學們正確的進行垃圾分類,保護環境;最後以標記垃圾桶等方式提醒同學們時刻注意垃圾回收問題。本次活動通過提升同學關注並力行垃圾分類這一側面來提升同學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並積極參與其中,共同保護地球。
四、活動主辦單位、活動承辦單位
主辦:__小學
策劃承辦:__
贊助:__
五、活動時間
__
六、活動地點
全校范圍,重點在__、x、__生活區附近
七、活動內容
1、校園的垃圾桶是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在垃圾桶的兩邊分別貼上日常垃圾的分類情況,哪些屬於可回收的哪些屬於不可回收的,引導同學們將垃圾分類放,為環保做出自己的微薄貢獻。
2、在宿舍園區宣傳垃圾分類知識,讓每個宿舍的成員們有意識將垃圾分類放,可回收的.單獨放一邊等待喚青同學來收,不可回收及時送垃圾中轉站。
3、據調查食堂門口是發傳單的集中地,往往到處有傳單亂扔得現象,故倡議廣大同學看完傳單後將傳單放到可回收箱內;同時在食堂各個門口設立傳單回收桶,方便同學將傳單放入其內,定期將傳單統一回收(註:楠苑4隻,梓苑2隻)。
八、活動流程
(一)項目活動安排
以各小組為單位,分別進行不幹膠的粘貼及傳單的粘貼工作。籌備工作:(1)准備關於垃圾分類及分類垃圾做法的傳單20張;(2)准備「可回收」,「不可回收」內容的不幹膠各100張
(二)具體安排
x月__日前為前期宣傳,出4張宣傳海報及一張展板(垃圾分類的一些照片)
x月__日前,將「可回收」,「不可回收」內容的不幹膠貼於校園內垃圾桶上,並放好傳單回收箱
x月x日前,將20張宣傳傳單粘貼於食堂及各宿舍園區並注意以海報等形式適當宣傳
x月__日至x月__日主要針對不幹膠的維護,對有殘破,掉落的不幹膠進行重新粘貼
九、活動的可實施性
現在學校路邊的垃圾桶都是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種的,但許多的同學都沒有意識將垃圾進行分類來扔,甚至有的不知道哪些東西是可回收的造成隨便扔垃圾桶里的習慣。為了提高同學們的垃圾分類意識,關注環境問題,從個人做起,積極投身環境保護行動中去。以己之力,舉手之勞,保護環境。特開展此次垃圾分類活動,以促使廣大老師和同學養成良好的習慣,共建和諧美好的校園環境。
十、經費預算
不幹膠宣傳單__=100(可回收__張,不可回收100張)
宣傳單20x0.5=10(貼於宿舍園區)
傳單回收桶6x40=240
照片10x1=10
總計:__元
十一、注意事項
1、要保證整個活動的組織性、紀律性、有序性。
2、活動過程中要注意公共道德,切實維護學社聯和當代大學生的良好形象。
3、提前了解活動當天天氣情況及其他突發事件,並製作一套活動應急處理方案,以靈活應對突發事件,保障活動的順利進行。
4、機動組:青協宣傳部:
時間及任務:負責把活動任務及進程及時通知給各個部門,人員的靈活調動,接待嘉賓。各小組完成自己的任務或者各小組的閑散人員立即參與未完成的工作。
單位垃圾分類活動方案4
一、明確活動目的:
1、明確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師談話: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你知道這些垃圾到哪裡去了嗎?它們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場,然後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費用高昂,處理1噸垃圾的費用約為200~300元人民幣。以北京為例,日產垃圾12000噸,算一算每天該是多大的一筆支出,而且這么大量的垃圾需要把多少土地變成填埋場,變成填埋場後的土地滲漏的有毒物質,侵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於是西方國家應用另一種垃圾處理方法即焚燒,雖然不會佔用大量土地,但不僅投資驚人,而且焚燒後產生的所體會增加二次污染的風險。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對垃圾處理是不是就是就是束手無策了嗎?其實辦法是有的,就是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並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2、知道活動的目的。
出示大屏幕:通過本次活動,積極利用環境資源優勢,從實際入手,從小事入手,抓環境、轉理念、導行為,使學生的環保意識得到提高、不斷關注環保,形成充滿綠色氛圍、充滿生命氣息的校園 文化 ,即綠色的校園、綠色的課程、綠色的理念、綠色的行為。
二、活動過程設計
1、連線生活
(1)根據你對垃圾問題的認識,把下面有聯系的兩項用直線連接起來。
玻璃瓶扔在地上,有毒物質會污染土壤
廢電池堆成肥料
鋁罐回收,熔化製成新品
廢報紙幾十年不腐爛,污染環境
剩飯回收後可做成再生紙
枯樹葉原料從礦產中提煉出來,無限開采會用盡
泡沫塑料回收利用比用原料製造新產品節省原材料
鐵絲堆放在露天會寄生細菌,產生異味,污染環境
殺蟲劑罐子瓶內殘液有毒,不能倒入水中
(2)垃圾被稱為「放錯了地方的原料」,生活中所有的垃圾都有再利用的價值,但回收利用的關鍵是分類。你能把下面垃圾公成三類嗎?
易拉罐廢報紙建築垃圾鐵罐盒子果皮果殼
2、思考現狀
(1)你所生活的城市、社區是如何處理垃圾的?
(2)你實行過垃圾分類嗎?試一試,並把過程記錄下來。
我的感受:
(3)你認為實行垃圾分類可能嗎?主要困難在哪兒?
3、行動起來
(1)設計一份垃圾分類可行性調查問卷。
(2)你對垃圾分類的認識(請填寫在橫線上)
4、付諸實踐
(1)你是如何開展調查的?請熟人幫助還是直接到不同單位發放問卷,請求協助的?
(2)你如何進行統計並把統計結果反映出來的?
(3)撰寫調查報告,向有關方面遞交報告。
(4)到社區作垃圾分類的宣傳。
單位垃圾分類活動方案5
一、活動背景:
校園在進行施工建設,基礎設施還不太完善,我們的環境越來越惡劣,垃圾隨處可見,污水隨意從窗戶往外面倒,垃圾隨手從窗戶扔,影響到了我們的公共衛生,環保學院不再環保。垃圾分類回收不僅關系我們個人的素質,還關繫到學院的良好發展。
二、活動名稱:
__垃圾分類環保活動
三、活動主題:
「垃圾分類,保護環境,共建美麗校園」
四、活動目的:
1、讓同學們更加重視垃圾分類的意義。
2、通過宣傳活動,讓同學們知道垃圾分類與環保切實相關,讓他們自覺的保護環境,讓環保學院真正環保。
3、讓同學們認識到垃圾分類是世界的潮流,一場不可阻擋的洪流,這將讓我們每個人改變,讓我們的環境改變,讓我們祖國更加美麗,讓民族在世界之林中更加有地位。
五、活動 口號 :
保護環境,從我們做起;美麗學院,從垃圾分類做起。
六、主辦單位:
__
七、活動時間:
20__年x月x日
八、活動地點:
校內
九、參加對象:
學校學生
十、活動形式:
演講,宣傳手冊,宣傳海報,小游戲,知識卡片等。
十一、活動流程:
(1)、活動宣傳:校內主要宣傳點設在餐廳與宿舍樓交匯處,分專門人員講解垃圾分類的好處與不分類的危害,分發書簽式紀念小傳單(上面可以申請院長簽署關於垃圾分類的 倡議書 ),並且在各個寢室樓下貼出倡議傳單,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打出相關的橫幅,貼出宣傳海報,也可以進行簽名活動。
(2)、主題活動:
A、在校內各個垃圾桶上貼上標簽(有關可分類與不可分類的物品名稱),用次來提醒同學們進行垃圾分類。
B、在校內分發環保垃圾袋或者布袋(在袋上註明__學院和垃圾袋分類標示等名稱)。
C、在宣傳處進行有關垃圾分類小游戲(主持人待定),游戲獲勝者給予不同顏色(如可回收用綠色,不可回收用黃色)的環保垃圾袋與 其它 物質獎勵(物品待定)。並進行知識卡片小問答,獎勵物品同上。
D、在校廣播台及相關平台進行報道
(3)、活動結束
1.安排宣傳報道人員,由院新聞中心負責。做好本次活動後期宣傳報道,並公布於校新聞網。
2.協會做好此次活動的 總結 以及相關資料(活動照片和報道等)的留檔保存工作。
3.成立機動小組,謹防活動當天發生意外事件。
4.對亂扔的相關宣傳產品進行回收
5.最後參加的活動成員進行校園內亂扔垃圾的回收工作,每個人的一個動作,將是我們熱愛的學院環境前進的一大步。(視情況而定)
單位垃圾分類活動方案5篇相關 文章 :
★ 環境保護宣傳活動方案五篇
★ 綠色環保教育活動方案5篇
★ 垃圾分類教育活動方案 幼兒園垃圾分類活動方案
★ 小學生「垃圾分類,你我有責」主題活動方案
★ 校園垃圾分類活動策劃範文五篇
★ 開展2022垃圾分類主題活動總結(10篇)
★ 關於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總結10篇
★ 勤儉節約主題活動方案五篇
★ 綠色環保主題活動方案大全
★ 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方案(精選10篇)
⑺ 污染物的處理方法分類有哪些
常見污水處理方法分類物理法:物理或機械的分離過程。過濾, 沉澱, 離心分離, 上浮等化學法:加入化學物質與污水中有害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轉化過程。中和, 氧化, 還原,分解, 混凝, 化學沉澱等物理化學法:物理化學的分離過程。氣提, 吹脫, 吸附, 萃取, 離子交換, 電解電滲析, 反滲透等生物法:微生物在污水中對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的新陳代謝過程。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 生物轉盤, 氧化塘, 厭氧消化法等
⑻ 技術 | 文本聚類與分類
按照處理的對象和處理的方法不同,可將常見文本分類/聚類任務分為以下幾種:
① 文檔聚類: 把一組未知類別的文檔劃分為若干類別,例如將介紹奧運會的新聞都歸到某一類;
② 文檔分類: 給定一個文檔,將其劃分到預定義好的某一個類別中,例如將所有介紹奧運會的新聞都標記為「體育」;
③ 詞彙聚類: 把一組未知類別的詞彙劃分為若干類別,例如將各種運動的項目名稱(詞彙)都歸為一類;
④ 詞彙分類: 給定一個詞彙,將其劃分到預定義好的某一個類別中,例如將籃球、足球等都比較為球類,將打獵、射箭等都標記為射擊。
要實現上述目的,通常有以下幾個核心問題要解決:
1. 特徵選擇
1.1 用什麼作為特徵項
用於表示文本的基本單位通常稱為文本的特徵或特徵項。特徵項必須滿足:能夠標識文本內容、能夠將目標文本與其他文本相區分、個數不能太多、特徵項分離要比較容易實現。在中文文本中可以採用字、詞或短語作為表示文本的特徵項。
相比較而言,詞比字具有更強的表達能力,而詞和短語相比,詞的切分難度比短語的切分難度小得多。因此,目前大多數中文文本分類系統都採用詞作為特徵項,稱作特徵詞。這些特徵詞作為文檔的中間表示形式,用來實現文檔與文檔、文檔與用戶目標之間的相似度計算 。
1.2 選取哪些作為特徵項
如果把所有的詞都作為特徵項,那麼特徵向量的維數將過於巨大,從而導致計算量太大,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完成文本分類幾乎是不可能的。特徵提取的主要功能是在不損傷文本核心信息的情況下盡量減少要處理的單詞數,以此來降低向量空間維數,從而簡化計算,提高文本處理的速度和效率。
特徵選取的方式有2種:用映射或變換的方法把原始特徵變換為較少的新特徵(將原始特徵用新特徵表示);從原始特徵中挑選出一些最具代表性的特徵(只保留部分原始特徵,不產生新特徵),即根據某個特徵評估函數計算各個特徵的評分值,然後按評分值對這些特徵進行排序,選取若干個評分值最高的作為特徵詞,常見的特徵評估函數包括TF-IDF、信息增益、互信息等。
2. 文本表示
2.1 如何表示文檔
為了讓計算機能夠「計算」文本,就需要我們將文本數據轉換成計算機可以處理的結構化數據。常見的文本表示模型有布爾模型、向量空間模型、統計主題模型等。其中,向量空間模型概念簡單,把對文本內容的處理簡化為向量空間中的向量運算,並且它以空間上的相似度表達語義的相似度,直觀易懂,目前應用最廣。
2.2 如何確立權重
一篇文檔有很多詞,有些詞表達的語義很重要,有些相對次要,那麼如何確定哪些重要?哪些次要呢?因此,需要進一步對每個詞的重要性進行度量。常見的確立詞彙權重的演算法有TF-IDF、詞頻法等。
3. 相似性計算
要實現文本的分類和聚類,需要設計一種演算法計算出文檔與文檔、詞彙與詞彙之間的相似性。
3.1 文檔相似性
設定我們要比較X和Y間的差異,它們都包含了N個維的特徵,即X=(x1, x2, x3, … xn),Y=(y1, y2, y3, … yn)。下面來看看主要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衡量兩者的差異,主要分為距離度量和相似度度量。
a. 距離度量
距離度量(Distance)用於衡量個體在空間上存在的距離,距離越遠說明個體間的差異越大。常見的距離有歐幾里得距離(Euclidean Distance)、明可夫斯基距離(Minkowski Distance)、曼哈頓距離(Manhattan Distance)、切比雪夫距離(Chebyshev Distance)、馬哈拉諾比斯距離(Mahalanobis Distance)。
b. 相似性度量
相似度度量(Similarity),即計算個體間的相似程度,與距離度量相反,相似度度量的值越小,說明個體間相似度越小,差異越大。常見的相似性度量有向量空間餘弦相似度(Cosine Similarity)、皮爾森相關系數(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Jaccard相似系數(Jaccard Coefficient)、調整餘弦相似度(Adjusted Cosine Similarity)。
歐氏距離是最常見的距離度量,而餘弦相似度則是最常見的相似度度量,很多的距離度量和相似度度量都是基於這兩者的變形和衍生,所以下面重點比較下兩者在衡量個體差異時實現方式和應用環境上的區別。下面藉助三維坐標系來看下歐氏距離和餘弦相似度的區別:
從圖上可以看出距離度量衡量的是空間各點間的絕對距離,跟各個點所在的位置坐標(即個體特徵維度的數值)直接相關;而餘弦相似度衡量的是空間向量的夾角,更加的是體現在方向上的差異,而不是位置。如果保持A點的位置不變,B點朝原方向遠離坐標軸原點,那麼這個時候餘弦相似度cosθ是保持不變的,因為夾角不變,而A、B兩點的距離顯然在發生改變,這就是歐氏距離和餘弦相似度的不同之處。
根據歐氏距離和餘弦相似度各自的計算方式和衡量特徵,分別適用於不同的數據分析模型:歐氏距離能夠體現個體數值特徵的絕對差異,所以更多的用於需要從維度的數值大小中體現差異的分析,如使用用戶行為指標分析用戶價值的相似度或差異;而餘弦相似度更多的是從方向上區分差異,而對絕對的數值不敏感,更多的用於使用用戶對內容評分來區分用戶興趣的相似度和差異,同時修正了用戶間可能存在的度量標准不統一的問題(因為餘弦相似度對絕對數值不敏感)。
3.2 詞彙相似性
目前我接觸的常見詞彙相似性的方法有:
a. 傳統圖情領域:基於共現頻次這一基本統計量衍生出來的,如association strength、inclusion index、Jaccard』s coefficient、Salton』s cosine(Ochiia系數)等;
b. 計算機領域:一是基於語義詞典的方法,即依據詞典分類體系挖掘所包含的詞義知識,常用的詞典包括Wordnet、Hownet等;二是基於語料庫的方法,這里的語料庫較為多元,例如網路預料、唐詩宋詞預料等;;三是進行詞向量化,如Word2vec。
4. 文本分類/聚類演算法
有了文本表示方法,又有了計算相似性的公式,下一步就可以在此基礎上討論文本分類/聚類的演算法了。
4.1 文本分類
醫生對病人進行診斷就是一個典型的分類過程,任何一個醫生都無法直接看到病人的病情,只能觀察病人表現出的症狀和各種化驗檢測數據來推斷病情,這時醫生就好比一個分類器,而這個醫生診斷的准確率,與他當初受到的教育方式(構造方法)、病人的症狀是否突出(待分類數據的特性)以及醫生的經驗多少(訓練樣本數量)都有密切關系。
分類器是對樣本進行分類的方法的統稱,包含決策樹、邏輯回歸、樸素貝葉斯、神經網路等演算法。舉個例子:假如你想區分小明是好學生還是壞學生,那麼區分「好學生」和「壞學生」就是一個分類任務。
4.1.1 K最鄰近
「別和其他壞學生在一起,否則你也會和他們一樣。」 —— 家長
主要思想是通過離待預測樣本最近的K個樣本的類別來判斷當前樣本的類別。從K最近鄰演算法的角度來看,就是讓目標樣本與其他正樣本距離更近、與其他負樣本距離更遠,從而使得其近鄰中的正樣本比例更高,更大概率被判斷成正樣本。
4.1.2 樸素貝葉斯
「根據以往抓獲的情況來看,十個壞學生有九個愛打架。」 —— 教導主任
「十個壞學生有九個愛打架」就意味著「壞學生」打架的概率P(打架|壞學生)=0.9,假設根據訓導處歷史記錄壞學生占學生總數P(壞學生)=0.1、打架發生的概率是P(打架)=0.09,那麼這時如果發生打架事件,就可以通過貝葉斯公式判斷出當事學生是「壞學生」的概率P(壞學生|打架)=P(打架|壞學生)×P(壞學生)÷P(打架)=1.0,即該學生100%是「壞學生」。
4.1.3 決策樹
「先看抽不抽煙,再看染不染頭發,最後看講不講臟話。」 ——社區大媽
假設「抽煙」、「染發」和「講臟話」是社區大媽認為的區分「好壞」學生的三項關鍵特徵,那麼這樣一個有先後次序的判斷邏輯就構成一個決策樹模型。在決策樹中,最能區分類別的特徵將作為最先判斷的條件,然後依次向下判斷各個次優特徵。決策樹的核心就在於如何選取每個節點的最優判斷條件,也即特徵選擇的過程。
而在每一個判斷節點,決策樹都會遵循一套IF-THEN的規則:
IF 「抽煙」 THEN -> 「壞學生」 ELSE IF 「染發」 THEN -> 「壞學生」 ELSE IF 「講臟話」 THEN -> 「壞學生」 ELSE -> 「好學生」
4.1.4 邏輯回歸
「上課講話扣1分,不交作業扣2分,比賽得獎加5分。」 ——紀律委員
我們稱邏輯回歸為一種線性分類器,其特徵就在於自變數x和因變數y之間存在類似y=ax+b的一階的、線性的關系。假設「上課講話」、「不交作業」和「比賽得獎」的次數分別表示為x1、x2、和x3,且每個學生的基礎分為0,那麼最終得分y=-1 x1-2 x2+5*x3+0。其中-1、-2和5分別就對應於每種行為在「表現好」這一類別下的權重。
對於最終得分y,邏輯回歸還通過Sigmoid函數將其變換到0-1之間,其含義可以認為是當前樣本屬於正樣本的概率,即得分y越高,屬於「表現好」的概率就越大。也就是說,假如紀律委員記錄了某位同學分別「上課講話」、「不交作業」和「比賽得獎」各一次,那麼最終得分y=-2-1+5=2,而對2進行Sigmoid變換後約等於0.88,即可知該同學有88%的概率為「好學生」。
4.1.5 支持向量機
「我想個辦法把表現差的學生都調到最後一排。」 ——班主任
支持向量機致力於在正負樣本的邊界上找到一條分割界線(超平面),使得它能完全區分兩類樣本的同時,保證劃分出的間隔盡量的大。如果一條分割界線無法完全區分(線性不可分),要麼加上鬆弛變數進行適當的容忍,要麼通過核函數對樣本進行空間上的映射後再進行劃分。對於班主任來講,調換學生們的座位就相當於使用了核函數,讓原本散落在教室里的「好」、「壞」學生從線性不可分變得線性可分了。
4.2 文本聚類
4.2.1 基於分層的聚類
hierarchical methods: 對數據集進行逐層分解,直到滿足某種條件為止。可分為「自底向上」和「自頂向下」兩種。例如「自底向上」指初始時每個數據點組成一個單獨的組,在接下來的迭代中,按一定的距離度量將相互鄰近的組合並成一個組,直至所有的記錄組成一個分組或者滿足某個條件為止。代表演算法有:BIRCH,CURE,CHAMELEON等。自底向上的凝聚層次聚類如下圖所示。
4.2.2 基於劃分的聚類
partitioning methods: 給定包含N個點的數據集,劃分法將構造K個分組,每個分組代表一個聚類,這里每個分組至少包含一個數據點,每個數據點屬於且僅屬於一個分組。對於給定的K值,演算法先給出一個初始的分組方法,然後通過反復迭代的方法改變分組,使得每一次改進之後的分組方案較前一次好,這里好的標准在於同一組中的點越近越好,不同組中的點越遠越好。代表演算法有:K-means,K-medoids,CLARANS。K-means聚類過程圖解如下:
4.2.3 基於密度的聚類
density-based methods: 基於密度的方法的特點是不依賴於距離,而是依賴於密度,從而克服基於距離的演算法只能發現「球形」聚簇的缺點。其核心思想在於只要一個區域中點的密度大於某個閾值,就把它加到與之相近的聚類中去。代表演算法有:DBSCAN,OPTICS,DENCLUE,WaveCluster。DBSCAN的聚簇生成過程的簡單理解如下圖。
4.2.3 基於網格的聚類
gird-based methods: 這種方法通常將數據空間劃分成有限個單元的網格結構,所有的處理都是以單個的單元為對象。這樣做起來處理速度很快,因為這與數據點的個數無關,而只與單元個數有關。代表演算法有:STING,CLIQUE,WaveCluster。基於Clique的聚類過程可直觀如下圖進行理解。
4.2.4 基於模型的聚類
model-based methods: 基於模型的方法給每一個聚類假定一個模型,然後去尋找能很好的擬合模型的數據集。模型可能是數據點在空間中的密度分布函數或者其它。這樣的方法通常包含的潛在假設是:數據集是由一系列的潛在概率分布生成的。通常有兩種嘗試思路:統計學方法和神經網路方法。其中,統計學方法有COBWEB演算法、GMM(Gaussian Mixture Model),神經網路演算法有SOM(Self Organized Maps)演算法。下圖是GMM過程的一個簡單直觀地理解。
4.2.5 基於圖論的聚類
圖論聚類方法解決的第一步是建立與問題相適應的圖,圖的節點對應於被分析數據的最小單元,圖的邊(或弧)對應於最小處理單元數據之間的相似性度量。因此,每一個最小處理單元數據之間都會有一個度量表達,這就確保了數據的局部特性比較易於處理。圖論聚類法是以樣本數據的局域連接特徵作為聚類的主要信息源,因而其主要優點是易於處理局部數據的特性。典型演算法有譜聚類。
聚類問題的研究不僅僅局限於上述的硬聚類,即每一個數據只能被歸為一類,模糊聚類也是聚類分析中研究較為廣泛的一個分支。模糊聚類通過隸屬函數來確定每個數據隸屬於各個簇的程度,而不是將一個數據對象硬性地歸類到某一簇中。目前已有很多關於模糊聚類的演算法被提出,如著名的FCM演算法等。
⑼ 農村生活垃圾如何分類處置
農村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我省主要採用建立固定垃圾場所,組織專門人員進行清理,並鼓勵農民統一建立垃圾場,使用沼氣、秸稈氣等清潔能源,推廣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如陽泉的「三清五改一綠化」、夏縣的「抓三清」、「治三亂」、「通三巷」等都取得了顯著效果,並起到了示範作用。
但是,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涉及一系列經濟、文化、傳統習慣等問題和矛盾。因為這個一直被忽略的小問題,其實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
首先,我們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如果各級政府資金的支持不到位,只能是紙上談兵。
其次,各地農村自然條件不同,經濟水平各異,人口規模也不同,公共衛生設施的建設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布點、科學規劃?如果沒有制度保證,不能因地制宜,極可能造成垃圾處理一陣風,過後農村公共環境衛生設施就成了擺設。
第三,培養農民自覺處理垃圾的意識,動員廣大農村居民共同參與,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真正重視起來,盡快行動起來。讓農民養成科學地、制度化地處理生活垃圾的習慣,這是解決農村生活垃圾的關鍵。
4、建立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運處置體系和運行機制。工作流程應為:農村生活垃圾→就地減量化分類→固定收集點→定期清運→①無害垃圾本村處置場處置②有害垃圾和不可分解垃圾採用村收集、鎮中轉、縣市處理的垃圾處置模式
⑽ 時間管理課:如何對任務正確分類和排序
孩子做事情磨蹭拖拉,是每個家庭都可能遇到的問題。尤其是當下孩子的學習量、作業量還很重的情況下。當任務量較大時,如果不能教會孩子快速處理多項任務的方法,就很難避免各種拖延的問題,還可能引起孩子的情緒問題。
由於孩子寫作業問題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我們今天還是以作業為例,從時間管理的角度,分享給家長們該如何教會孩子處理多項任務的方法。
首先,根據老師對作業的要求和作業的難易程度,可以將作業進行如下分類:
重要且難度高的作業
重要且難度低的作業
不太重要且難度低的作業
其次,用不同的顏色,主要是紅色、黃色和綠色三種顏色,對作業進行排序(見下圖),我們叫它 「彩色排序法」 。
紅色任務 :是重要且難度高的任務,比如:如果孩子每次做英語作業都很慢很不喜歡,那麼寫英語作業對於孩子來說就是紅色任務;
黃色任務 :通常是孩子喜歡的、願意學的,並且也學得不錯的學科。雖然作業很重要,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做起來並不吃力,難度相對比較低;
綠色任務 :這類任務是一般的、正常的任務,沒有很大難度,孩子也不抗拒。
前面的文章我們分享過如何教孩子建立寫作業的任務清單,這次介紹的彩色排序法的使用方法相對很容易操作:
在任務清單中增加一列,可以叫做優先順序;
准備紅色、黃色、綠色的熒光筆,並在對應的作業任務欄標注(家長可以協助孩子完成);
如果同一個顏色的任務有一個以上,可以額外標注1、2、3。
按照三種顏色標注完任務之後,孩子要按照 先難後易的順序 來完成作業,原因如下:
第一,寫作業的目的是為了把課堂上學習的知識掌握熟練 。從難度高的題目開始,是希望孩子把最好的狀態用在吸收還末完全掌握的知識上面,這樣可以最有效地提升孩子的知識量;
第二,先從相對困難的作業開始,一旦完成就可以增加孩子的信心。 後面的作業就會越來越「容易」;
上一部分介紹了彩色排序法,可以解決任務優先排序和分類的問題。接下來介紹另一個方法,叫做 「沙漏法 」,用來解決孩子在完成某一項任務的時候,效率不高或者速度過慢的問題。
這個沙漏法原理很簡單,類似「番茄鬧」,就是要求孩子在完成某一項任務的時候,在一個固定的時間段內,比如20分鍾,專注在任務本身,不允許做無關的事情,比如不能上廁所、喝水、吃東西等等,20分鍾後,休息5-10分鍾。
用沙漏記錄的作用有三方面:
第一,沙漏中流動的沙子可以讓孩子更清楚的感知到時間的流失 ;比起計時器,它是有形的物體,更加具象;
第二,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勞逸結合的習慣; 學習的時候就專注學習,玩的時候就可以放肆玩耍;
第三,提高孩子利用時間的效率; 孩子的任務的一段一段的,時間也被分成一段一段,每完成一段就增加一點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
對於沙漏的使用,家長還需要了解以下 四個基本原則 :
1,設定好的單個沙漏時間(如20分鍾)是不可分割的;
2,一個沙漏時間內,不能做與任務無關的事情;
3,不要在非作業時間使用沙漏法;
4,沙漏法是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沙漏鍾的數量不能決定學習任務的成敗。
以上,是幫助孩子進行學習任務排序和提高時間使用效率的方法,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家孩子的實際情況應用,也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個性化的簡化或者優化,以確保對時間的利用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