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練習毛筆書法
書法,是世界上少數幾種文字所有的藝術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文書法等。其中「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第一、了解中國古代書法文化。
書法的文化博大精深,這里要講的換估計能出一本書了,喜歡書法自然要了解書法的來源及一些關於書法的典故。要學會如何挑選合適自己的毛筆,那種風格的字體適合自己。這些都需要我們學習書法的文化,在典故中尋找對書法的興趣愛好,不能盲目的學習,三分鍾熱度,沒有目標。
學習書法的文化在學習書法中佔有很大的比重,一個人書法寫的再好,然而不懂其內在的美食沒有用的,真正的毛筆書法書寫的是一個人的情感,熱不是一味的模仿沒有靈魂的東西。所以學習毛筆書法之前一定要閱讀一些典故,增強自己對中國古代書法文化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第二、毛筆的執筆方法。
練習毛筆字不能像寫鋼筆字一樣執筆,毛筆的執筆很重要,一定要掌握好,剛開始那筆肯定會後寫不舒服,但是時間久了自然後習慣這種運籌帷幄的感覺,隨心所欲的書法自己的感覺。執筆方法:
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筆桿(適當高度),保證筆桿不脫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筆的外側,既加強了食指捏筆的力量,又發揮把筆往裡鉤的作用;無名指的甲肉之際抵在筆桿內側,起著把筆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無名指的指肚下部,輔助無名指把筆往外推。握筆時要如古人所說:「令掌虛如握卵」,這樣便於運筆。
第三、練習基本筆畫。
學習毛筆書發要經常練習握筆、鉤回、推出和旋轉筆桿(加上腕的作用)練習畫弧線。執筆的高低和是否懸腕、懸肘,由所書字的大小來決定,小字低執,枕腕;大字高執,懸腕;再大則需懸肘。
橫、豎、撇、捺、橫折等基本筆畫的練習非常的重要,不要急於求成,一定要將基本功打扎實後在進行字的練習,凡是都要打好根基後在開始,否則最後一事無成,白白盲目的練習結果卻不是很理想。
第四、臨帖描摹學習字體的結構。
一開始應先學習楷書或是隸屬等筆畫整齊的字體。按照字帖上的字進行描摹,掌握各種筆化之間的練習。臨帖是練好字的必經之路。不臨帖,全憑自己的想法隨意寫,是無法練就好字體的。要練好毛筆字需要臨帖這樣一個漸進的過程。只有持之以恆,戒驕戒躁,用心鑽研 ,方能有好的效果。古人曾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只要按學習規律堅持臨池不輟,必然學有所成。
第五、筆法的練習。
筆法也是一個基本的概念,什麼樣的筆畫需要怎樣的筆法基本都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套路,我們需要將這些固定的筆法牢牢記住,只有這樣在平時寫字的時候才能穩,不會一會寫的好,過一會有寫的很差,十分的不穩定。所以筆法的練習是非常重要的,練習好筆法可以讓我們在書寫的時候達到行雲流水的感覺。
B. 毛筆字的基本功怎麼練的
毛筆字基本功的訓練方法:
1、直線訓練
直線訓練包括橫和豎,要求線條精細基本一致,中鋒行筆。
(2)毛筆字的練習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練好毛筆字基本功很重要,同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挑適合的工具
毛筆要根據自身學習基礎選擇羊毫,狼毫,還是羊毫和兔毛混合的。
2、臨摹字帖
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字帖來練習。
3、練習
先觀察結構順序,領悟筆法結構,再領悟運筆。
4、理解字帖的架構
用心理解所模仿字的結構,先模仿,形似之後,要堅持練習到熟練為止。
C. 怎麼練毛筆書法
毛筆書法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 傳統 文化 ,是每一位學生都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怎麼練毛筆書法呢?練習毛筆書法的 方法 有哪些?下面我帶給大家的是毛筆書法,希望你們喜歡。
毛筆書法欣賞 毛筆書法圖片1
毛筆書法圖片2
毛筆書法圖片3
毛筆書法圖片4
毛筆書法圖片5
怎麼練毛筆書法
0. 緒論 傳統方法:手把手,請專業老師一對一指導
大家都聽說過手把手教學吧。實際上,“手把手”這個詞,最初的時候,就是形象地形容書法教學方式的。小孩子懂事的時候,就會有家裡最德高望重的大人幫忙,幫助孩子把五隻手指的位置都放妥當了,再抓牢孩子的手,一點一劃地把字寫出來。寫字的過程中,孩子的手應該是完全放鬆的,讓大人負責發力;小孩子則專心去感受每一個筆畫,應該是如何發力運勁寫成。到了真正開始讀書識字的時候,學校的先生依舊會用這種手把手的練習方法進行啟蒙,去讓學生熟悉筆法。
與我們日常學習幾何學、地質學之類的知識學習不同;書法的學習,更加強調的是動作技能的習得。所以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更強調的是得到示範和反復練習。
而手把手教學的好處在於,能夠讓孩子最深地領會到正確的動作映像,能夠極精細而又最有效率地教會孩子該如何握筆,如何運筆,對不同筆畫,又應該如何處理。這種 學習方法 ,比起野路子來說的話,能少走很多彎路。
有條件的話,當然還是建議能跟到一位好的老師,認真地跟著學上幾年。 @帶三個表 表哥說了,“6歲的時候正好”。我覺得還要打個折,3歲的時候正好。
不過知友們都過了手把手學寫字的年齡了吧?沒關系,野路子也有野路子的玩法!
0.1 自學 追求扎實而高效的練習方法
我就是從野路子中間走的,基本上大部分的彎路都走過了;雖然寫得不好,但是練起來一樣能練得很歡的!
比如這個最近練的:
(等我練到能駕馭1公分*1公分的小字的時候,以後簽名我就用毛筆簽了!哇哈哈哈!)
以一個不成功的過來人的身份,給身邊想練字知友一點小建議吧:
1. 執筆
既然沒有家長手把手教寫字了,那首先就來講執筆方法。這個問題,本來我是准備直接在網路上面搜幅圖上來就解決掉的,但是發現它涉及到一些前概念和一些常見的誤區,就一並拿出來講啦。
1.1 誤區:過分用力握筆
很多朋友在學寫字之前就已經聽說過“力透紙背”“入木三分”之類形容運筆有力的詞語了,於是就先入為主,自然而然地認為寫字的時候,就應該用力握筆,死死地把筆抓牢。
因為握筆過分用力,寫起字來就會不夠靈活、運筆艱難,寫出來的字顯得生硬而沒有靈性。
這個誤區流毒甚廣,遠至東晉著名書法家都被黑了。
王獻之幼時學於父(王羲之),其次學張芝。據說,羲之曾經從背後掣拔其筆,試測他的筆力,嘆雲:“此兒後當復有大名!”可見王羲之很早就對他寄予厚望。
(摘自:博寶藝術網:王獻之《中秋帖》)
這種讓人啼笑皆非的說法居然是有來歷的!
羲之密從後掣其筆不得。——《晉書·列傳第五十 王獻之傳》
事實上,學過初中物理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手指握筆的時候,為筆提供的僅僅是對筆管的壓力,在垂直於紙面的方向上,這個壓力僅僅影響手指對筆的最大靜摩擦力。而筆的靜摩擦力,只要與筆的重力和紙面對筆的彈力兩者合力相互抵消就足夠了。無論人怎麼用力握筆,都不會影響這個豎直面的受力情況。
簡單說來,只要手能把筆握住就行,握得再緊都不可能對運筆產生影響,反而因為肌肉緊張,影響運筆流暢性。握筆越松,字越活。
1.2 正確執筆方式 五指執筆法
圖中所示的是五指執筆法。(圖源自網路)
過往書家對五指執筆有文字上的說明,但相對不直觀,故不作重復。如果這一幅靜態的圖片未能讓你了解執筆的方法,可以待會拖到後面看書法家在寫字的時候如何執筆的視頻。在此說明的是,運筆過程筆左右揮舞是正常的,但不應當歪斜,傾倒到一邊去。
1.3 執筆位置 字越大,執筆應當越高
執筆的位置和所寫字的大小相關,一般而言,字越大,筆所需揮灑的范圍越大,執筆就應當越高。通常而言,同等大小的字,行書執筆位置比楷書高, 草書 執筆位置比行書高。
就像拿筷子一樣,筷子拿得越高,揮舞的范圍越大;但同樣越難控制。所以需要根據字體和字的大小去決定執筆的位置。
執筆位置低時,手腕可以枕在紙上;
執筆位置略高,手腕枕在左手手背;
執筆位置高,則手腕離開桌面,手肘支撐桌邊書寫(這個姿勢不舒服,不適合我,沒試過,不負責);
執筆位置更高的話,則應該懸腕書寫了(通常配合站姿)。
1.4執筆發力 著重運用腕力
將手等效為杠桿去看的話,支點距筆越遠,發力效果越明顯;支點距筆越近,越便於操控。所以一般寫一到兩寸的字(約3-7cm)的時候,主要用手腕發力,手指輔助控制完成筆的精細運動。兩寸以上(7cm以上)則還需在此基礎上輔以手臂發力。
是否能有意識地使用手腕發力完成書寫過程,幾乎成為了書法入門的判斷條件了。腕力強勁者,筆畫遒勁有力;腕力不足,則筆畫綿軟。
我當年練習腕力有些偏門的辦法,就是跑出去打 乒乓球 、打 羽毛球 、打保齡球。這個大家可以酌情參考,反正我自己是當作運動來做,實際上單純練習腕力,多些幾個字的效果可能更明顯。
(執筆方法的延伸性閱讀歡迎戳這里:怎麼樣有效的練字? 字體的好壞和拿筆的姿勢有必然關系嗎?)
2. 文房四寶 為避免不良用筆習慣,需慎重選擇書寫用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認真寫字之前,先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文具吧。我們對書法了解未深入的時候,不太容易買到高質量的文具;但恰恰趁手的文具,才能真正幫助我們有效地鍛煉我們的正確書寫習慣。否則,拿一些不適合自己的工具來使用,只會讓自己養成錯誤的習慣;而肌肉對這些錯誤的習慣, 記憶力 卻是非常牢固的,要去更正它,比從頭學起更花時間。
書法文具,古代稱為文房四寶,指的就是:筆、墨、紙、硯。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初學者應該如何挑選自己的文房四寶,以便大家盡早入門。
2.1 筆
2.1.1 毛筆標准 尖、齊、圓、健;
合格的毛筆有四項標准:“尖”、“齊”、“圓”、“健”,合稱為筆的四德。
尖指筆鋒要尖,才能寫出細勁的點畫及運筆變化;齊指筆毫鋪展開時是齊平的,而且毛色比較均勻整齊,保證筆畫輕重勻稱;圓指毛筆蓄滿墨時候的外型成圓錐形,感覺圓而飽滿,體現的是毛筆的貯墨能力,貯墨足時,筆畫飽滿有力,能避免不當的飛白;健指筆鋒的彈性,彈性好才能讓筆能自如表現。
(圖源:豆瓣(之前存上的,哪個小組就真的忘了,sorry))
2.1.2 毛筆分類 宜用硬毫或兼毫
從筆毫上分,毛筆粗分成硬毫、軟毫、兼毫三種。
市面常見的硬毫多由黃鼠狼毛或兔毛製成,分別稱為“狼毫”“紫毫”。彈性足,貯墨性能稍差,需掌握好吸墨量,方能使用自如。
軟毫則多由羊毛製成,柔軟圓潤。優質軟毫貯墨能力強,表現力豐富;劣質的則可以差得沒有下限。
兼毫常以軟毫為芯,硬毫長而覆在其上。取硬毫的彈性和軟毫貯墨的優點。優質兼毫兩者皆取其長,劣質兼毫兩者皆取其短。
很多朋友出於價錢上的考慮,常常推薦初學者買10塊錢以下的,諸如大X雲之類的羊毫筆。其實,這類羊毫筆尚未能達到毛筆對“健”的要求。它的彈性不足,按下去以後就很難彈起來,初學者無法順利完成筆畫提按處的一些細節操作。
況且,從經濟方面去考慮的話,也不至於使用這些不適宜新手的筆。畢竟保養得當的話,一支筆是可以使用很久的。
我的建議是:萌妹子用兼毫,糙漢子用狼毫。
或者這樣說吧:筆畫清麗多變的,適合使用兼毫;筆畫剛勁有力的,用狼毫表現力更強。
另外,去買筆的時候記得問清楚賣筆老闆如何開筆,如何保養。一般的筆,通常應該用水浸泡新筆的筆毫,水盡量不要浸沒筆根,把筆上的膠水浸開就可以抹乾使用了。平時寫完字,就把毛筆洗干凈,掛到陰涼通風處讓其自然晾乾即可。
泡筆的水溫選擇可以戳這里:新毛筆如何開筆?
2.2 墨 無沉澱殘渣,書寫流暢,墨色均勻,氣味清香;滯筆時可加酒精
墨錠、墨汁均可,從便於使用的角度來說,還是推薦開始練習時候使用墨汁的。
好的墨汁和差的墨汁性能差別非常懸殊。適合正常使用的墨汁至少需要無沉澱殘渣,書寫流暢,墨色均勻,氣味清香(這個是必要項,有臭味的墨汁通常意味著已經變質,有腐敗菌落積累,長期使用對毛筆有損害)。
值得推薦的有:曹素功,中華墨汁,一得閣墨汁。
其中,曹素功墨汁可能因為是油煙墨,用料較為考究;相對 其它 含動物膠質較多的墨汁而言,其分子結構較小。因而具有寫完字,風干後第二天即可裝裱的特性。用其它墨汁寫出來的字,隔上半個到一個星期再進行裝裱會比較 保險 。
2.2.1抖點私貨
很多朋友都喜歡在墨中兌水,我剛剛玩的時候也有這種習慣。未兌水的時候,寫起字來顯得滯重;這種現象常常出現在在比較乾燥的秋季中,寫字時間比較長的時候;如果是北方氣候更乾旱地區的朋友,這種感覺應該會更明顯吧。
但是如果用墨汁兌水的話,常常出現的問題就是墨色過淡,甚至暈開的墨跡濃淡不均,筆畫邊沿會有淡淡水跡。這種現象在膠質較重的墨水中體現得較明顯。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可以給墨水兌少量白酒,效果非常好。墨色能保持光亮,同時能保證墨跡均勻暈開。
據知友@李堅說明是因為有機物相似相容原理,乙醇既能溶於水,也能溶解動植物膠,故有此奇效。
2.3 紙 用生宣
從製作工藝上分,宣紙分兩種,一種叫生宣,製作過程未經明礬加工,吸水性強,能化墨;一種叫熟宣,加明礬製成,質地硬,相對難化墨。
通常而言,寫字用生宣。行筆運筆的每一個細節,在善於化墨的生宣底下效果都會成倍放大。每一處猶豫不決,行筆怯懦,頓挫不清,偏鋒運筆,敷衍了事,都會在這張紙上表露無遺。因此能夠清楚暴露書寫者運筆過程的不足。初學者本身運筆很有可能有細節未能處理到位,如果使用普通的紙,則很可能自己沒辦法看出這些行筆過程缺點,長久形成陋習。
同樣,正式的作品,也是應該使用宣紙進行創作的,能形成”屋漏痕“式墨色氤氳的藝術效果。
從原料的分類上來說,宣紙還分成紙漿原料以檀樹皮為主的”凈皮“(現代人所說的特凈也是炒作出來的凈皮)和以稻草為主的”棉料“,從書寫角度看兩者性能上差別不會太大,選擇哪種則參照自己所臨摹的書家而定了。通常稜角分明、線條直硬的書家字跡,適宜用凈皮表現;相反的則更適合用棉料。
初學者應該堅持使用生宣練習,等到適應宣紙特性,能自如駕馭的時候,可以兼而使用元書紙、毛邊紙等類似的紙張進行練習,但仍應取宣紙練習為主。
有朋友提到使用宣紙習字時,感覺化墨太嚴重,導致不習慣、不舒服。我在買什麼價位的生宣紙、墨汁適合毛筆書法的初學者?這個問題上有一點簡單的補充,如果有時間,不妨移步一看。
2.4 硯 (擴展閱讀區)
用墨汁的朋友,請不要買硯台了,買個醬油碟子就夠用了。真的。
歐體字在國內頂尖的田英章老師,條件有限的時候也不過是用個小碗來裝墨水的。有視頻為證。
復習完運筆,回歸正題,講硯台吧。墨硯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於研磨墨錠,書畫調色的。傳統認為,以堅硬而滑潤的石材製成的墨硯為佳。對其要求更高的呢,就是要光滑細膩,不失水。聽說好墨配好研,磨出來的墨水分外細滑。
作為廣東人,如果硬要我做一個推介的話,我必然是首推端硯。端硯主要取材於肇慶名山七星岩附近,一向聲名在外,位列四大名硯之首。(參考資料:硯_網路 網路 )
古人形容它“體重而輕,質剛而柔,摩之寂寂無纖響,按之如小兒肌膚,溫軟嫩而不滑“,很適合對 收藏 方面有雅趣的朋友。
3. 臨帖 唐代楷書古帖
如果想認認真真地 學書法 的話,建議從楷書入手開始進行練習。原因有二:
1.楷書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從小在學校學字啟蒙的時候就是使用楷體的。
2.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楷書從隸書中獨立發展而成,於上承接隸書,於下則便於我們掌握與楷書相近,但技法更為復雜多變的行書。掌握了楷書,就基本能掌握毛筆書寫技法,對學習其它書體大有裨益。
至於臨習什麼時期的書法帖子,有知友認為,書法應該尚古。這個說法我大體是同意的。古字經歷更充分的時間的考驗。但是,有一點不同的看法想補充一下。
首先,由於古代保存書法作品的工藝不成熟,紙質的作品大多已經損壞嚴重了。哪怕有書聖之稱的王羲之的作品,也沒有真跡存世。(王羲之的臨摹本倒還不少)就其易得性而言,古字已不便於初學者。
況且,書法作為藝術,哪怕是一門傳統藝術,它都是在不斷發展、不斷成熟的。後世的書法家 總結 前人 經驗 ,在其基礎上創作,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一個去偽存真的過程。
但是,我自己也不贊成初學者學習現代書法家的作品。因為很多書家還未經歷足夠長時間的考驗,現代書法也未形成完整的評價體系。
所以,建議初學者初學應該從臨楷書古帖入手。首選唐代的楷書書家。
原因在於,科舉制度在隋代形成,出現了以書求仕的傾向。社會上從上而下地形成了崇尚書法的學習風氣。唐代有過一段政治相對穩定的時期,科舉取仕被時人看重。
在書法史上,可以說,唐代的書法 教育 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當時由國家設立的最高等教育機構,負責統一培養頂尖人才的學校稱為國子監,裡面只分設了6門學科,但書法就被單獨設立為一個科目,稱為“書學”,專門負責教授漢字。(資料來源:《唐六典》)
有這樣的教育制度支持,保證了唐代書法的鼎盛。同時,隨科舉制度發展,唐宋時期對楷書書寫要求也較為嚴格,有森嚴法度,便於上手,便於掌握結字規律。更為難得的是,盛唐的文化氛圍又容許其在細節上尋求突破精益求精;與明清時期沈度等書家形成的過分整齊劃一的“台閣體”相比,更活潑可喜。
掌握唐人書法,可上溯魏碑的靈動清麗可人,下探明清書法的進一步突破。
所以堅持推薦各位,初入門的時候,還是應該學唐楷的。
其中比較適合初學者的書法作品有:
顏真卿:《多寶塔碑》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柳公權:《玄秘塔碑》
建議初學者先臨習其中一帖,直至精通;再學其它書體求突破。精通指的是,需要不看字帖寫出來的字,與原帖有八分相似,方可達標。因為最初學習的時候精確掌握其中一位書家的作品,相當於在茫茫書海中確立出一個堅實的坐標。據此,可以尋找到其他書家與之的相似點和不同點。最初臨帖的時候,入帖越深,研習其它書家碑帖就越容易入手。
臨帖的具體方法,另開一貼再討論吧。把練慣用的字帖和文房四寶買回來之後,自己就可以先嘗試熟悉軟筆書法了,第一階段,可以以熟悉毛筆的特性為主。
4.相關資料
臨帖的技術性要領,我將在之後的回答中繼續闡述。如果對我寫的文字感興趣,不妨點進我主頁加一下關注。為了檢索方便,各種系統性的書法知識,將會收錄到我新近開的專欄“來,一塊學寫字! - 知乎專欄”當中。本文亦在專欄當中。
D. 怎麼練習毛筆書法
毛筆書法是一項極其需要耐心的興趣愛好,練習毛筆字,初學者首先要了解書法工具筆墨紙硯的作用,初期要掌握用筆,和用墨的技法,練習基本筆畫,打好基礎,其次要選擇一本自己喜歡的字帖開始臨帖,循序漸進,希望我的回答對您的書法之路有所幫助。
E. 初學者怎樣練毛筆字
初學者練習毛筆字的步驟如下。
所需材料:毛筆、生宣水寫布、硯盒、清水。
一、練習毛筆字,最基本的是練習各個筆畫的寫法,運筆的方向和力度。把毛筆用水浸濕,蘸水在生宣水寫布上就可以書寫了,清水不至於弄臟衣物,用起來很方便。
F. 怎樣練好毛筆字
初學者練習毛筆方法:
1、選工具。初學者建議選擇一個狼羊兼毫的毛筆,選筆建議選擇寫出5cm的毛筆。選紙建議選擇七分熟的宣紙,這樣寫出的字體筆鋒會很明顯,以便學習。
2、選貼。初學者選擇字帖建議選擇歐陽詢的,因為初學者盡量多些楷書,這樣才能為以後寫其他字體打基礎。而歐陽詢的字體好臨摹,選擇後就不要更改了。
3、姿勢。姿勢很重要,做的正才能寫的直。當然也包括拿筆的姿勢。
4、練字注意過程。就像學習一樣,練書法也是一個糾錯的過程。所以不要急躁,再練習中要發現錯誤,並積極糾正。在初期不要加上自己的特色,而是盡量模仿書法大家的字帖的。
5、堅持。練書法收效慢,所以要多加練習,堅持每天1個小時,漸漸地你會發現你越寫越好。不要急於求成,這是個漫長的過程。
G. 怎樣練習毛筆字
1、描摹
執筆姿式:五指執筆法,首先用拇指與中指緊夾住,手掌中的空閑位置要有像4厘米左右的正方體的位置,然後用無名指和小指自然的放在毛筆後面,身體挺直,手臂要離桌子有合適的一段距離。
常用方法:用薄紙(絹)蒙在原作上面依照原來的樣子去寫或去畫。描紅即是其中的一種方法。
2、臨寫
習書者對照書法原帖,在另外一張紙上盡可能和原作模樣一模一樣的書寫出來。
臨寫必須運用科學的方法,許多愛好書法的人遲遲未能邁入書法聖殿的大門,就在於他們沒有掌握科學的臨寫方法。
3、背臨
多次臨寫之後,根據頭腦記憶中留下的原作形象,再次書寫出來。
4、創作
依據不斷修正的背臨書寫習慣和書寫風格,重新選擇書寫內容及表現風格,寫出來的新作品。
5、書寫姿勢
學習書法姿勢正確與否很重要,尤其是初學書法的青少年,正值身體發育時期,養成不正確的姿勢不僅難於改正,影響書法的進步,而且會影響骨骼以及眼睛的健康。所以學習書法姿勢一定要正,即頭正、身正、手正。
--------------
初學者練習毛筆字的步驟如下。
所需材料:毛筆、生宣水寫布、硯盒、清水。
一、練習毛筆字,最基本的是練習各個筆畫的寫法,運筆的方向和力度。把毛筆用水浸濕,蘸水在生宣水寫布上就可以書寫了,清水不至於弄臟衣物,用起來很方便。
二、筆畫練習好之後,就可以練習一些簡單好寫的字,一方面檢驗前面筆畫練習的程度,另一方面進入新的練習階段。
三、練習筆畫較多一些的字,更好地掌握筆畫的組合能力。
四、通過前面三個階段的練習,就可以檢驗練習的成果,在一個空白的水寫布上,不需要描摹,隨心所欲寫自己想寫的字。
H. 怎樣練毛筆字
初學者練習毛筆字的方法:
1、先練楷書,打好基礎。
2、找好字帖,仔細觀察其中字的筆畫結構特徵。
3、先練小字,然後在報紙上寫,最後才是宣紙。
4、建議一開始最好雙鉤練習,也就是把紙放在字帖上,用鉛筆勾畫出形狀,再填充;然後是單構,也就是只用線條把字勾出來,最後才脫帖寫。
5、切忌浮躁,寫時可以放放音樂。
6、勤練多想,光寫不看是沒有用的。
7、用好的墨汁,建議使用一得閣,用好的毛筆。
8、可以多參加比賽,鍛煉自己,增強信心
提按。
筆按下去寫,筆劃就粗,提起來就細。就像人走路的兩只腳,一隻落下,一隻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樣,筆在寫字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惟其如此,才能產生出粗細絕不相同的線條來。
每寫一個筆畫,都有入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入筆有「露鋒」法,順筆而入,使筆畫開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鋒法」,逆鋒入筆,橫畫欲右先左,豎畫欲下先上,使筆鋒藏在筆畫中,筆畫開端基本呈圓形。
行筆要學會「中鋒用筆」,使鋒尖常在點劃中間運行。為使筆畫有力度,還要學會澀勢用筆,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華。收筆有「露鋒」(把筆逐漸提出紙面,畫呈尖形,如懸針豎、撇、捺、鉤),有「藏鋒」(將筆尖收回畫中,如垂露豎,筆畫尾端呈圓形)。
I. 練毛筆字的方法與技巧
新手練習毛筆字時,應該先從描摹開始,其次進行臨寫、背寫以及創作。此外,還應找到正確的練習姿勢,包括坐姿、握筆姿勢等。規劃好每天、每周或每月的練習時間和次數。J. 毛筆字入門練習方法是什麼
初學者練習毛筆字的步驟如下。
所需材料:毛筆、生宣水寫布、硯盒、清水。
一、練習毛筆字,最基本的是練習各個筆畫的寫法,運筆的方向和力度。把毛筆用水浸濕,蘸水在生宣水寫布上就可以書寫了,清水不至於弄臟衣物,用起來很方便。
練習寫毛筆字的基本要領:
書法是線條造型藝術。所謂筆法主要的就是怎樣創造理想線條(點畫)的用筆方法。
1、提按——筆按下去寫,筆劃就粗,提起來就細。就像人走路的兩只腳,一隻落下,一隻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樣,筆在寫字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惟其如此,才能產生出粗細絕不相同的線條來。
每寫一個筆畫,都有入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入筆有「露鋒」法,順筆而入,使筆畫開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鋒法」,逆鋒入筆,橫畫欲右先左,豎畫欲下先上,使筆鋒藏在筆畫中,筆畫開端基本呈圓形。
行筆要學會「中鋒用筆」,使鋒尖常在點劃中間運行。為使筆畫有力度,還要學會澀勢用筆,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華。收筆有「露鋒」(把筆逐漸提出紙面,畫呈尖形,如懸針豎、撇、捺、鉤),有「藏鋒」(將筆尖收回畫中,如垂露豎,筆畫尾端呈圓形)。
2、結字——又叫結體或間架結構。啟功先生曾指出,寫毛筆字一要把握間架結構,二要練好筆畫特點。間架結構比點畫特點重要。間架好的字,筆畫特點不突出,也還順眼;反過來就不行了。因此,認真研究並把握好字的結體規律十分重要。所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毛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