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整地做畦:畦寬為2.2m、長為30m。
栽種預苗:用不超過53℃的溫水泡浸種籽,泡浸1小時後,再用2-3‰三唑酮濕區性顆粒劑拌種,1畝用種量為2.5kg。
出苗管理方法:當韭黃有80%冒頭的情況下,要立即掀掉農用地膜。定植:1畝施入適當有機肥、磷肥、尿素、硫酸銨等。收種:在第1茬收種後,要日曬夜蓋2-3天。
五、收種
1、一般在第1茬收種後,日曬夜蓋2-3天,以後白天黑夜遮蓋3-5天,之後的管理方法和第1茬同樣,僅僅在澆灌的情況下,可追肥適當有機肥。
2、收種3-4茬後,早已到立春節日期間後,能夠將韭根挖到,依照23-26cm行間距旋耕種植街邊,株間距為1-2cm,深層為韭根小於路面1即為宜,栽後將土輕輕地夯實,到小寒節日期間後,再刨根入壕,可持續應用2-3年。
『貳』 韭菜根的種植方法和時間
韭菜根在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下旬栽種最合適。
韭菜根的栽種時間一般為夏季,也可根據植株的長勢來判斷是否進行移栽。但韭菜長出4-5片葉子時,或是高度在17cm左右時就可進行移栽。
在栽種韭菜根前需對土地進行適當的翻整,可在土壤中施入適量的基肥來提高土壤的肥力。應選擇疏鬆肥沃的土壤,可以把腐殖土、農家肥、進行混合配製成營養土,這樣可以提高韭菜根栽種後的存活率,就能滿足韭菜根所需的土壤條件,能夠為其提供充足的養分,從而提高韭菜根的存活率。
在栽種時每株苗要間隔1cm,行距要保持15cm,這樣可以保證每個株苗逐漸有較大的生長空間,同時保證株苗能有充足的養分。在韭菜根移栽完成後,及時澆一次水,澆水要澆透,確保土壤與植株根系緊密結合,等到植株生長3~5天後再澆一次水,保證新苗的生長。等到韭菜長到15厘米時,施加磷酸二銨肥料,每隔20天施加一次氮磷肥,促進植株更好得生根發芽。到了秋季後,韭菜根的生長處於旺盛階段,應經常進行灌溉,保證土壤處於濕潤狀態,為其生長提供充足的水份。
韭菜根具很好的壯陽作用,它可以入葯,也可以直接泡水飲用。韭菜根對男性的陽痿、早泄以及女性的月經不調等症都很好的調理作用。如果經常用韭菜根泡水喝,會起到溫補腎陽的作用。韭菜根具良好的消炎殺菌作用,特別是對人腸道中的各種細菌很好的抑製作用,人們經常食用韭菜根,會大大減少痢疾和傷寒等腸道疾病的發生。韭菜根中含大量的膳食纖維,它進入人體的腸道後,會加增腸道的蠕動,會減輕人們便秘帶來的不適,另外韭菜根對防止人體出現腸癌也著重要的作用。韭菜根在炒制以後,加工成粉狀,是很出色的外傷葯,它不但可以止血,促進人們傷口的癒合,更能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另外韭菜根對於跌打損傷也止痛的作用,可以用韭菜根煮水,浸泡患處,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但韭菜根不能多吃,每頓只能在200克左右,不然是會有腹瀉和盜汗的症狀出現的。
『叄』 種植土壤殺菌
土壤消毒有哪些具體方法
一、 葯劑消毒
(1) 使用常用的84消毒液即可,濃度不宜過大,一般是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
即可。消毒的時候使用噴霧器,做到均勻。一邊噴灑一邊翻動土壤。 (2)常用的殺菌劑有:金雷多米爾,苗菌敵,敵克松等。特別是金雷多米爾對苗期常見的兩種主要病害立枯病和猝倒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具體的使用方法是在播種前把蓋種子的土壤和金雷多米爾均勻混合,用量為每平方米的苗床土壤中,加入金雷多米爾5克~7克。然後三分之一鋪到苗床上,播種後剩餘的三分之二葯土均勻地蓋到種子上。用這種方法培育的幼苗一般就不會再感染苗期病害了。
(3)家庭中可以使用不同的葯劑,對土壤進行熏蒸處理,即把土壤過篩後,一層土壤噴灑化學葯劑,再加一層土壤,然後再噴灑一次葯劑,最後用塑料薄膜覆蓋,密封5~7天,然後敞開換氣3~5天即可使用。常用的葯劑有甲醛、代森鋅、多菌靈、硫磺粉等。
最常用的方法:土壤或經陽光暴曬數日;或將土壤放在能凍冰之處,經1周左右的低溫消毒滅菌;或用甑或鍋蒸煮消毒;或用蒸汽鍋爐(土壤專用消毒器)消毒;還可用福爾馬林(含40%甲醛)加50倍的水噴灑在培養土上,每立方米土壤需用400毫升消毒液,噴後密封1晝夜消毒,然後敞開,過10天後即可使用;也可用賽力散或托布津等殺菌劑分層噴於土壤內,然後密封,於使用前15天敞開。 (4)葯劑消毒 在播種前後將葯劑施入土壤中,目的是防止種子帶病和土傳病的蔓延。 主要施葯方法如下:
1、噴淋或澆灌法。將葯劑用清水稀釋成一定濃度,用噴霧器噴淋於土壤表層,或直接灌溉到土壤中,使葯液滲入土壤深層,殺死土中病菌。噴淋施葯處理土壤適宜於大田、育苗營養土、草坪更新等。澆灌法施葯適用於果樹、瓜類、茄果類作物的灌溉和各種作物苗床消毒,常用消毒劑有綠亨1號、2號等,防治苗期病害,效果顯著。
2、毒土法。先將葯劑配成毒土,然後施用。毒土的配製方法是將農葯(乳油、可濕性粉劑)與具有一定濕度的細土按比例混勻製成。毒土的施用方法有溝施、穴施和撒施。
加熱消毒 可以使用蒸煮、高壓加熱、蒸汽加熱的方法。一般有效溫度為70--90攝氏度。加熱時間不宜過長,大約是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 紫外線消毒 我們的紫外線的來源是最自然的---太陽。將配置好的培養土鋪開,在陽光下爆曬3天左右,可以消滅大量病菌、害蟲(卵)等,雖然不是很徹底,但是效果還是不錯的
土壤是病蟲害傳播的主要媒介,也是病蟲害繁殖的主要場所。許多病菌、蟲卵和害蟲都在土壤中生存或越冬,其中還常存有雜草種子。因此,不論是苗床用土、盆花用土,還是露天圃地,種植前都應徹底消毒,家庭養花也不例外。家庭養花土壤消毒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
日光消毒
將配製好的培養土放在清潔的混凝土地面上、木板上或鐵皮上,薄薄平攤,暴曬3~15天,即可殺死大量病菌孢子、菌絲和蟲卵、害蟲、線蟲。用此法消毒雖然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不盡徹底,但最為方便。
蒸汽消毒
把營養土放入蒸籠或高壓鍋內蒸,加熱到60~100攝氏度,持續30~60分鍾(加熱時間不宜太長,以免殺死能分解肥料的有益微生物,影響土壤肥效),可殺滅大部分細菌、真菌、線蟲和昆蟲,並使大部分雜草種子喪失活力。 水煮消毒
把培養土倒入鍋內,加水煮開30~60分鍾,然後濾干水分,晾乾到適中濕度即可。
火燒消毒
保護地苗床或扦插、播種用的少量土壤,可放入鐵鍋或鐵板上加火燒灼,待土粒變干後再燒0.5~1小時,可將土中的病蟲徹底消滅干凈。
3、熏蒸法。利用土壤注射器或土壤消毒機將熏蒸劑注入土壤中,於土壤表面蓋上薄膜等覆蓋物,在密閉或半密閉的設施中擴散,殺死病菌。土壤熏蒸後,待葯劑充分散發後才能播種,否則,容易產生葯害。常用的土壤熏蒸消毒劑有溴甲烷、早醛等。此方法在設施農業中的草莓、西瓜、蔬菜的種植和苗木的苗床、綠地草坪栽植等方面均有應用。
太陽能消毒 方法是在溫室或田間作物採收後,連根拔除田間老株,多施有機肥料,然後把地翻平整好,在7~8月份,氣溫達攝氏35度以上時,用透明吸熱薄膜覆蓋好,土溫度可升至攝氏50~60度,密閉15~20天,可殺死土壤中的各種病菌。這一方法適合在我國北方地區連年種植草莓、西瓜、花卉的大棚溫室里應用。
蒸汽熱消毒 蒸汽熱消毒土壤,是用蒸汽鍋爐加熱,通過導管把蒸汽熱能送到土壤中,使土壤溫度升高,殺死病原菌,以達到防治土傳病害的目的。這種消毒方法要求設備比較復雜,只適合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並在苗床上小面積施用。
給土壤消毒,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用葯劑消毒
在播種前後將葯劑施入土壤中,目的是防止種子帶病和土傳病的蔓延。主要施葯方法如下。
(1)噴淋或澆灌法。將葯劑用清水稀釋成一定濃度,用噴霧器噴淋於土壤表層,或直接澆灌到土壤中,使葯液滲入土壤深層,殺死土中病菌。噴淋施葯處理土壤適用於大田、育苗營養土、草坪更新等。澆灌法施葯適用於果樹、瓜類、茄果類作物的灌溉和各種作物苗床消毒,常用消毒劑有綠亨1號、2號、甲基托布津等,防治苗期病害,效果顯著。
(2)毒土法。先將葯劑配成毒土,然後施用。毒土的配製方法是將農葯(乳油、可濕性粉劑)與具有一定濕度的細土按比例混勻製成。毒土的施用方法有溝施、穴施和撒施。
(3)熏蒸法。利用土壤注射器或土壤消毒機將熏蒸劑注入土壤中,於土壤表面蓋上薄膜等覆蓋物。在密閉或半密閉的設施中使熏蒸劑的有毒氣體在土壤中擴散,殺死病菌。土壤熏蒸後,待葯劑充分散發後才能播種,否則,容易產生葯害。常用的土壤熏蒸消毒劑有溴甲烷、甲醛等。此方法在設施農業中的草莓、西瓜、蔬菜的種植和苗木的苗床、綠地草坪栽植等方面均有應用。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土壤播種或扦插前消毒,可消滅病菌,確保苗木安全。常用且效果較好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五氯硝基苯消毒。
每平方米苗圃地用75%五氯硝基苯4克、代森鋅5克,混合後,再與12千克細土拌勻。播種時下墊上蓋。防治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等有特效。 福爾馬林消毒。
每平方米苗圃用福爾馬林50毫升加水10千克均勻地噴灑在地表,然後用草袋或塑料薄膜覆蓋,悶10天左右揭掉覆蓋物,使氣體揮發,兩天後可播種或扦插。防治立枯病、褐斑病、角斑病、炭疽病效果良好。 波爾多液消毒。
每平方米苗圃地用等量式(硫酸銅:石灰:水的比例為1:1:100)波爾多液2.5千克,加賽力散10克噴灑土壤,待土壤稍干即可播種扦插。對防治黑斑病、斑點病、灰霉病、銹病、褐斑病、炭疽病效果明顯。 多菌靈消毒。
多菌靈能防治多種真菌病害,對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效果好。土壤消毒用50%可濕性粉劑,每平方米拌1.5克,可防治根腐病、莖腐病、葉枯病、灰斑病等,也可按1:20的比例配製成毒土撒在苗床上,能有效地防治苗期病害。
硫酸亞鐵消毒。
用3%溶液處理土壤,每平方米用葯液0.5千克,可防治針葉花木的苗枯病,桃、梅縮葉病,兼治花卉缺鐵引起的黃化病。 代森銨消毒。
代森銨殺菌力強,能滲入植物體內,在植物體內分解後還有一定肥效。用50%水溶代森銨350倍液,每平方米苗圃土壤澆灌3千克稀釋液,可防治花卉的黑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立枯病和球根類種球的多種病害。 答案補充
葯劑消毒 在播種前後將葯劑施入土壤中,目的是防止種子帶病和土傳病的蔓延。
主要施葯方法如下:
1、噴淋或澆灌法。
將葯劑用清水稀釋成一定濃度,用噴霧器噴淋於土壤表層,或直接灌溉到土壤中,使葯液滲入土壤深層,殺死土中病菌。噴淋施葯處理土壤適宜於大田、育苗營養土、草坪更新等。澆灌法施葯適用於果樹、瓜類、茄果類作物的灌溉和各種作物苗床消毒,常用消毒劑有綠亨1號、2號等,防治苗期病害,效果顯著。
2、毒土法。
先將葯劑配成毒土,然後施用。毒土的配製方法是將農葯(乳油、可濕性粉劑)與具有一定濕度的細土按比例混勻製成。毒土的施用方法有溝施、穴施和撒施。
3、熏蒸法。
利用土壤注射器或土壤消毒機將熏蒸劑注入土壤中,於土壤表面蓋上薄膜等覆蓋物,在密閉或半密閉的設施中擴散,殺死病菌。土壤熏蒸後,待葯劑充分散發後才能播種,否則,容易產生葯害。常用的土壤熏蒸消毒劑有溴甲烷、早醛等。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0下載券 169人已下載
下載
還剩1頁未讀,繼續閱讀
此方法在設施農業中的草莓、西瓜、蔬菜的種植和苗木的苗床、綠地草坪栽植等方面均有應用。
1)甲醛(福爾馬林)。每平方米用50毫升甲醛,加水6—12升,或每0.1平方米用40%甲醛40毫升,加水1—3公斤。播前10—12天用噴霧器噴灑在播種地上,再用薄膜嚴密覆蓋,勿使通風,播前一周揭開,使葯液揮發。對砂石類基質可直接用50—100倍甲醛液浸泡2—4小時,排除葯液後再用清水沖洗2—3遍。 (2)多菌靈。每立方米培養土施50%多菌靈粉40克,拌勻後用薄膜覆蓋2—3天,揭膜後待葯味揮發掉即可。 (3)代森鋅。每立方米培養土施65%代森鋅粉60克,拌勻後用薄膜覆蓋2—3天,再揭去薄膜,待葯味揮發掉使用。
(4)黑礬(硫酸亞鐵)。雨天用細於土加入2%—3%的黑礬製成葯土,按每平方米100—200克撒入土中。或配成2%—3%的溶液,每平方米用9升。 (5)百菌清。每平方米用45%百菌清煙劑1克熏棚5小時。
(6)辛硫磷。苗圃土壤地下害蟲嚴重時,可畝用50%辛硫磷100克,加餌料10公斤製成毒餌,撒在苗床上誘殺。
(7)敵百蟲。苗圃土壤地下害蟲嚴重時,可用90%敵百蟲晶體500克,加餌料50公斤製成毒餌,撤在苗床上誘殺。
完全可以,而且是常用土壤消毒劑。
補充回答: 整地後,如果土壤比較干,先用清水將表土澆濕(土壤本身比較濕,就省略這一步),然後將稀釋成400至600倍的高錳酸鉀,用噴霧器均勻噴於表土,後用塑料薄膜覆蓋密封曝曬1周左右,即可揭膜播種或扦插育苗。 在盆栽花卉方面土壤消毒,可向配製好的營養土噴灑高錳酸鉀溶液,用薄膜密封一段時間後使用。可有效地防止立枯病、莖枯病、猝倒病、根腐病的發生。
使用高錳酸鉀四點注意事項:
1、配製高錳酸鉀水溶液,一定要用清潔水、流動水,絕不能用污水、死水、淘米水等,否則會降低其氧化滅菌功能;
2、高錳酸鉀在熱水、沸水中易分解失效,故配製水一定要是普通涼水。隨配隨用,忌配後久放;
3、稱量要精確。濃度過低,起不到氧化滅菌功能。濃度過高,既造成浪費,浸種時又會灼傷種胚,抑制出苗;
4、高錳酸鉀水溶液只能單獨使用,不能與任何農葯、化肥等混配混用,否則會嚴重影響高錳酸鉀的作用。要與其他農葯或化肥錯開使用。
封1晝夜消毒,然後敞開,過10天後即可使用;也可用賽力散或托布津等殺菌劑分層噴於土壤內,然後密封,於使用前15天敞開。
『肆』 大棚生薑最好種植方法 大棚生薑種植方法和時間安排
1、提早播種
在長流流域,大棚覆蓋栽培生薑可在3月下旬播種,地膜覆蓋加蓋大棚栽培可在3 月中旬播種。
2、加溫催芽
必須提早採用加溫方法催芽,且催芽時間比播期提早25 天左右。常用的有酸熱溫床催芽祛、電熱溫床催芽法和電熱毯催芽法等。利用電熱溫床及電熱毯催芽時,姜種排放高度在50厘米以內為佳,上面鋪一層稻草,蓋上塑料薄膜保溫,開始保持姜溫25~30攝氏度,待姜芽萌動時,保持溫度22~25攝氏度,姜芽達1厘米左右時播種。
3、重施基肥
因覆蓋栽培生薑施肥不便,應加大基肥施用量,一般每畝施充分腐熱雞糞3~4 平方米,深翻後開溝起壟,在溝底施入100 千克餅肥、100 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尿素,25 千克硫酸鉀,或100 千克復合肥,為防止地下害蟲,可一並施人2~-3 千克辛硫磷顆粒劑。
4、寬壟稀播
生薑種植密度應小於露地栽培,種植大姜以行距60厘米,株距18~-20厘米,每畝栽植500~6000株為宜, 種植小姜以行距55厘米、株距18厘米,每畝栽植6500棟左右為宜。每塊姜種50~-70克,用種量350~500 千克左右,姜種可在秋季回收,損耗不大,
5、除草覆蓋
應在生薑播種後蓋膜前嚴格施用除草劑,一般採用噴霧法,方法是,每畝用33% 二甲戊靈乳油150~-180毫升,加水60升左右請水配皮葯液,手生要播神後,趁土壤濕潤將葯液均勻地噴在姜溝及周圍地面上,沙土地用葯需跋量,噴葯時應仔細,不留死角,注意倒退操作,防止腳踏破地面破壞土表葯膜。
噴灑除草劑後先蓋地膜,為提高地膜效應,可選用寬幅地膜,次覆蓋2~4溝,無需割開,兩邊壓實,中間隔一定距離壓一小堆土。最好在生薑整地後播種前,提早5~7天蓋好大棚膜。如不能提早蓋棚,則應在蓋地膜後及時蓋棚。
6、溫光調劑
一般在生薑播後出苗前,為促進出苗溫度宜保持在25~30攝氏度,不通風; 出苗後,應嚴格溫度管理,白天保持在22~28攝氏度,勿高於30攝氏度,夜間保持15~18攝氏度,勿低於13攝氏度。至6月上中旬,氣溫高時,可撤膜換上透光率60%的遮陽網,也可繼續利用棚膜作遮用物,但必須注意頂部與基部均進行大通風。採用了地膜覆蓋的,頂土時要進行破膜處理,引出幼苗,防止灼傷幼芽,等多數苗長出後,應撤除地膜,
7、水肥管理
大棚栽培生薑澆水次數比露地減少,一般出苗前不得澆水,出苗後澆一次透水,之後始終保持地面濕潤。待7月中旬地膜及棚膜後,生長量大,需水量多,一般應每4~6 天澆一經常保持士壤相對濕度75%~80%。收獲前2~3天最後澆
大水追肥適當較露地早。一般生薑提苗肥可在6月上旬結合澆水,順水沖施少量氮肥每畝10千克尿素),至7 月初再沖施同量尿素。
大棚栽培生薑追肥也應比露地栽培提早進行,一般在7月下旬,先劃鋤鬆土,晾曬2~3 天後,開溝施肥,一般每畝施餅肥75 千克。追肥方法是: 在拔除姜草後於姜溝北側東西向溝或東側南北向溝距植林基部15 厘米左右處開深溝,將肥料施人溝中,再覆土封溝培壟,使原來生薑植株生長的溝變為壟,而壟變為溝,最後澆透水。
進人9 月中旬,還可根據植物長勢施一次補充肥,一般每畝生薑施硫酸銨10 ~15 千克、硫酸鉀15~20 千克或復合肥25 千克。追肥時,可在壟下開小溝施人,也可將肥料溶解在水中順水沖人。
據報道,生長後期,適當施一些鋅、硼等微量元素,有增產作用。如每畝生薑施硫酸鋅2?千克,可增產23.9%,每畝施硼砂1千克,可增產12.1%,二者同時施用增產38.9%。
8、延遲收獲
據實驗,大棚生薑在霜降後,每晚收一天,每畝可增產30~60?千克,因此應提前在10?月上旬扣膜,進行延遲生產。扣棚後,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攝氏度,夜間15~18攝氏度,適當控制澆水,也不適宜再進行追肥,可延遲至11月上旬前後,根據下茬耐寒性蔬菜的栽植適時收獲。
『伍』 我國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美國二銨
硫磷二銨由美國公牛肥料集團有限公司1952年研製成功。採用硫酸法將液氨導入充滿硫酸和磷礦石的反應罐,液氨與磷酸反應製成磷酸銨,由於本法製得的磷酸銨含硫較高,故被成為硫磷二銨。同時,由於是磷礦石的直接分解反應,分解物中還含有鈣,鐵,等對農作物有益的化學元素。硫磷二銨對當時美國西北部地區的大豆玉米種植帶起了很好的土壤改良作用。由於該地區長期乾旱少雨,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土壤多呈鹼性,因此硫磷二銨起到了很好的中和作用,不僅解決了土壤鹼度過高對作物根部的灼傷問題,而且對植物幼苗期的營養供給有全面的保障。
『陸』 種莊稼用硫磷二銨怎麼樣
硫磷二銨由美國公牛肥料集團有限公司1952年研製成功。採用硫酸法將液氨導入充滿硫酸和磷礦石的反應罐,液氨與磷酸反應製成磷酸銨,由於本法製得的磷酸銨含硫較高,故被成為硫磷二銨。
適用范圍
硫磷二銨廣泛適應於冬小麥,大麥,燕麥,春小麥,棉花,春玉米,高粱,大豆,綠豆,夏玉米,芝麻,水稻,陸地稻,穀子等作物。尤其是對厭氯根的煙草,馬鈴薯,番薯,蔬菜等塊莖類,茄果類植物有優異的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