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釣魚有哪些技巧
釣魚現在已經成為一種高品質的休閑養生運動,很多人喜歡在放假期間出門釣魚。那麼大家知道釣魚有哪些技巧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有經驗的釣者都是釣早晚而不釣中午
夏季是魚類食慾的旺盛、生長速度快的季節,又是難以釣獲的季節,也正是魚兒吃食的最佳水溫。夏季的早晨一般氣溫都在15-25度之間,一般水溫在20-30度之間。天未亮之前的凌晨三時左右,魚多浮在水面吸氧,水生植物開始進行光合作用而釋放氧氣,氣壓升高。此時,魚兒食慾旺盛,四處覓食。由於早晨涼爽,人們垂釣也避開了酷暑的干擾,魚吃鉤,人感覺舒適,這時釣魚效果最好。
夏日的輻射溫度很高,中午氣溫最高的時候就可以達到40-60度,人都會受不了的,更別說是魚了。這時河塘表水和岸邊淺水的水面都會發燙,釣者在這樣的高溫下吃不消,魚也吃不消,多數魚避入深水涼爽處或水草下、樹蔭下,魚不愛進食所以上鉤的魚也寥寥無幾。中午當然可以釣,只是魚的生活規律決定此時食慾性差,上鉤率低。 所以不建議中午垂釣。
夏季用什麼釣餌好是很關鍵的
俗話說:「春蟲夏面秋蚯蚓,冬釣唯有用紅蟲」這裡麵包含有兩層意思,1、是季節、2、是魚的食性,具體垂釣還要根據季節、魚種、天氣、水質、水域等具體靈活運用。野外垂釣其他魚種時要具體考慮,釣鯰魚就要用葷餌,釣草魚就要用素餌。鯽鯉魚屬雜食性魚,葷素都吃,但春季以葷為主,到了夏季由於氣溫高,像人一樣不愛吃葷,所以夏季素餌也倍受魚的青睞,這個季節葷素對鯽鯉魚來說,都可以使用。當然在養魚池有魚塘主經常喂一些顆粒餌料,所以在池塘垂釣還是素餌為好。
夏季釣魚是釣水草或釣亮水好
一般到了立夏和芒種的期間,江河魚塘的水草就會陸續長滿了整個水面,將水面遮蓋得嚴嚴實實。由於水草要向水中吸取氧氣,水草生長時需要氧氣,夜間它們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夜間魚一般是不到水草中棲息的,直到第二天的清晨,魚多數都到亮水中游戈尋找餌料和活動。所以夏天的早晨釣魚多數都是釣亮水或水草邊緣,而水草中是釣不到魚的。
早晨太陽出來後一小時左右,這時氣溫就會不斷的升高,魚便開始逐步向水草下游動覓食,這時便可以釣草縫和草眼了。當然陰雨天和多雲天氣在水草邊做窩還是優於亮水的,春、夏、秋總的來說釣草優於釣亮水。
夏釣流水或靜水好
在靜水中垂釣,是多數釣者不願去的。因為夏季烈日高照,形成的水面蒸發量也會很大。而魚兒呢?隨著水分蒸發而溫度上升,含氧量也在隨著的減少。還有的就是水中浮游生物繁殖快,也很容易就造成缺氧,沒有氧氣,魚兒還怎麼呼吸,會讓它們產生不適應。它們大多都是進入深水尋找新水。而流水是怎麼形成的呢?多數是雨水降到陸地再流到江河湖泊,浮游生物較少,含氧量高清澈無雜質。給了魚兒一定的需氧量,水中又很清涼,從而使它們更自在。在活水中不利於釣者很好的掌握穩定浮漂。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多數的釣者當然是選擇到靜水中去垂釣。
夏季釣魚遇到雷暴雨怎麼辦
雷暴雨一般會經常出現在南風多,天氣悶熱的時候。它們的到來,有時連氣象台也預測不準。我們也只能隨機應變嘍。在雷暴雨到來之前的前奏,會出現烏雲密布,雷閃雷鳴,狂風驟起。這時你可就要注意下了哦,要立即找地方躲雨,這可不是一般的小雨,不能小看了它。而最重要的就是不可躲在樹下、瓜棚、牛棚下、屋檐下、田野稻草、麥草堆里,而最好的地方就是躲藏在民房或建築物里。為了你的安全著想,垂釣者不能再堅持垂釣了。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碳素鋼竿本身就導電,要把它收好了放進箱里。在雷雨過後,水中濕度明顯降低,溶氧也跟著多起來,這時的魚兒食慾正旺盛,是外出垂釣的好時機。
夏季釣魚在上風或下風好
很多釣魚者老手指出,手竿下釣在下風頭也就是迎風釣是最好的,因為下風頭波浪比較大含氧高,食物多,而且上下的水溫比較平衡。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釣法都適合下風頭。比如:浮釣、懸鉤釣和拋竿釣這幾種釣法還是上頭風比較好。
夏季釣魚手竿用長竿或短竿好
魚竿以長短分可以分為三類,手竿:6.3米以上為長竿,4.5米~5.4米為標准桿,3.6米以下為短竿。夏季垂釣也分為池塘釣、野外釣,在野外一般水域當然用長竿,主要是為了釣遠釣深,常用桿長為6.3米和7.2米兩種,太長的竿即重又笨不便操作,當然夏季要釣草的話,採取長竿短線法垂釣也可以選8米或9米,10米以上的桿子在北方不太使用。但夏季有不少釣魚愛好者喜愛野外釣白魚(白條)或到池塘釣鯉魚,這一般都選擇4.5米以下的短桿,端桿具有輕揉、方便、敏感等特點。
夏季釣魚是浮釣或底釣好
魚按生活習性可分為底層魚、中層魚和上層魚,鯽魚和鯉魚屬底層活動的魚,鰱魚、鱅魚、草魚屬於中上層的魚種,而一些小型魚類如白魚(俗稱白條)、馬口、溪哥、紅鱗子青鱗子等屬上層魚,所以採取什麼釣法主要看所釣對象魚的種類,當然在特殊情況下有些魚也會改變其游動的水層。釣鯽魚一般都是採取底釣法。如果所在魚池魚的密度大,在垂釣過程中可能出現魚會上浮,這時就要及時調整釣法改成釣浮。
季釣魚用什麼魚線好
夏季的魚經過春天的蘇醒活動後,魚的體力恢復後具有力氣大,游動快,被釣著的魚具有非常大的掙扎力,其力量一般可達魚本身體重4-5倍,所以夏季釣魚要比春天釣魚用線粗一些。
手竿野外釣一般可以選擇2-3號線,具體線號要看所釣對象魚的品種,如果是釣鯽魚選擇2號線即可以了,如果專攻鯉魚,那就選擇3號魚線,腦線要比主線小一個號即可。如果是用拋竿釣,線號應選擇4號線。魚線按功能分又分為子線(腦線)和主線(大線),兩種作用的魚線其柔軟度和強度、吃水情況是不一樣的。
魚餌的選擇不同地域對釣餌選擇的影響
水域環境有些什麼天然餌料,對魚的喜食性有決定性的影響。這就叫「什麼地方的魚愛吃什麼食」。譬如,北方人的主食是饅頭,北方魚也愛吃麵食;南方人主食是大米,南方魚也愛吃米飯粒、年糕粒。四川多產甘薯,重慶、成都一帶用白薯為餌能收奇效;藏族同胞愛吃酥油糌粑,在藏族地區釣魚,酥油糌粑是最佳的釣餌;海南島產木薯,在海南島釣魚,木薯是上等餌料。同一種魚類也因地區不同,對餌料有偏愛,最有趣的例子就是鯽魚,雲南滇池的高背鯽,四川天然湖泊的野生鯽魚,愛吃米飯粒、蠶豆粉餌;廣東、廣西的須鯽,喜吃水生昆蟲和各種昆蟲的幼蟲餌;東北的銀鯽和松花湖的野生鯽,卻喜食紅蚯蚓和麵食餌。
按照魚的食性配餌,這是多數釣者都懂得道理。但是同樣一種魚,食性一樣,在甲地用這種餌上鉤率高,而換了一個地方,一條魚也釣不到。這一點,在鰱魚和鱅魚配餌方面尤為突出。養殖他們的魚塘水質肥瘦不同,它們的口味也不一樣。以養殖鰱魚、鱅魚為主的塘,若是肥水養魚,則施放大量糞肥。肥料充足,浮游生物生長繁茂,這也成了鰱魚、鱅魚的天然餌料。這種池塘水有一股腥臭味,用普通的酸味釣鰱魚根本釣不到。必須增強餌酸臭味的濃度,才能奏效。可是,換一個地方,那裡投放的餌料不是以糞肥為主,二是投以糧食類餌料喂魚,水不肥,沒有很濃的腥臭味,如果仍用酸臭味很濃的餌區釣鰱魚、鱅魚,即使把餌投放在它嘴邊,它也不上鉤。
什麼是輕口魚如何釣輕口魚
什麼是輕口魚呢?意思就是因為河水裡的水質問題和魚自身問題導致魚群近食緩慢現象。並且該種魚因為特殊的原因所以浮漂在水面上的動作很小。可能在不經意的時候浮漂沒動作但可能就能中魚。
一、 魚的生物鍾安排一段時間內魚口輕
雖然大多數的魚都具備無限生長的能力,但他們的基因是在按一定的節律來控制生長的。這就是生物鍾。在自然狀態下,由於食物,季節、繁殖等因素,通過自然選擇,現在生存的魚都有十分准確生活節律。如果某一環節沒有和環境同步,那麼這魚就很難生存下來。比如,北方的雪封河年景,就會造成大量的自然魚類死亡,尤其是高需氧魚類。其原因就是魚原有的生物鍾沒有設定這么長乏氧時間,它們的身體無法抵禦。
所以,自然魚類是按照他們自己的生物鍾來安排生活的。在它們特殊生理時期,魚在生物鍾的作用下口就會變得相對弱,或拒食。比如我們接觸最多的鯽魚,幾乎沒有閉口的時候,但,在其休眠期對食物的興趣就不是很大,尤其在北方寒冷地區,這特點十分明顯。有的地區,鯽魚甚至會夏眠,這樣的時期去釣它們就得做好應對輕口和「空軍」准備了。再比如咱們常見的鯉魚、草魚、連魚等大型魚類,這特點更是明顯,幾乎不吃什麼東西,在這一時期再可口的餌,他們也只是沾沾嘴唇。反映到我們的漂上就成了所謂的輕口了。以前大家都說鯉魚在繁殖期是不吃東西的,我的垂釣實踐則證明這一時期他們是吃餌的,但吃的同樣是很不情願。這些都是它們的生物鍾致使對食物不感興趣。而造成的輕口。
垂釣過程中,在我們確定好目標魚後,首先就應該知道要釣的環境下,這個目標魚是否是在魚的弱口生態下。由於地區、環境的不同,生物鍾作用下出現輕口的時期肯定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多觀察多了解。如果去外地釣魚時,在了解魚情時這也是應該注意的一個方面。
二、應激性讓魚口變輕
這是一個很寬泛的話題,總的來說所有外界因素刺激下魚口變弱都是魚應激性口輕的體現。造成應激性讓魚口變輕的因素很多,比如;溫度突變、強降雨、水位變化、人為干擾,環境改變等等。甚至很小的一陣腳步聲都有可能讓魚變得謹慎起來。
1、自然環境影響下的輕口;魚是自然選擇的優勝者,已經與其生存環境渾然一體。同時它們也是高等動物,具備很強的應激能力,這是所有動物生存和進化的基礎。生存環境突變它們就會馬上應對,有的時候他們的應對方式是減少攝食,或減緩運動量。這樣的應激情況下,就出現了咱們釣魚人眼裡的輕口了。下面就幾個常見情況詳細說一下;
A、溫度突變;這是很常見的現象,在溫度突然升高或降低後,大家的經驗都是;這樣的天氣魚不愛吃餌,不適合出釣。魚是變溫動物,它們的體溫只比水溫高一點點,溫度突然下降後,首先是他們的循環系統受到影響,其次是運動能力受到干擾。這樣的結果就是,魚不愛活動,對食物失去了興趣。如果溫度驟然上升,也同樣會早成魚口變輕。這是由於過高的溫度使得水溶氧量下降,使魚突然在乏氧狀態下,而變得有氣無力。同時,由於溫度過高會致使魚體內代謝速度加快,而發生紊亂。表現出病態特徵,這樣情況如果時間過長就會造成死魚。你想啊;病入膏肓的魚哪還有力氣和心思使勁吃餌呢?於是就表現出了輕口現象。在這樣的天氣垂釣時咱們就應該十分注意,努力挑選溫度影響最小的釣場去垂釣,這樣效果會好很多。如果沒的選擇那麼就要做好准備了,這樣的魚不但輕口,而且口會很不確定。
B、強降雨和水位變化;在雨季強降雨和水的漲落直接影響著魚口。降雨不是會增加水的容氧么?怎麼會使得魚口輕呢?原因與突然降溫類似,不同的地方是,水的導熱速度慢,在水的垂直方向上造成很明顯的.溫度斷層。這樣容氧就不能穿透,造成水底乏氧。另一方面,水面的突然躁動,魚為了應對變化,會很本能的尋找安全的地方,即使出遊,由於在這樣的應激狀態下;吃什麼東西都是會很小心的。那麼水位的變化又是怎麼樣對魚產生影響的呢?這也是一個魚的生理特性在控制著魚的行為。就是魚的回遊習性。漲水意味著水面擴大,食物增加,就會刺激魚的食慾,相反落水魚就會縮減體能支出,口也就相對弱了。
概括來說,降雨天氣過程我們去釣魚,一定要准備釣口,水位變化也一樣會對魚口產生影響。這樣的輕口魚一般是,雖然輕但相對實。
C、人為干擾下魚口會變輕。很多口輕的魚情都是咱們人造成的。這情況多發生在人能控制的水域,為了達到目的,很多人學會了「人工」影響魚。表現最突出的是現在的黑坑(竿坑),這些人利用魚的天性或其他手段,致使魚食慾不振。其方法花樣百出,讓垂釣者無從下手。還有就是管理不上去,魚得病。這樣魚口也會十分輕。再有就是跨區投放魚種,放養外來魚種,這樣的魚在投放初期會有一段適應過程,在這一時期魚口就比原來輕多了。更有些是咱們垂釣者訓練出來的魚,比如被釣傷,被釣怕的魚,同樣會表現出輕口來。咱們一般會把被釣傷、反復釣放後魚不正口吃餌的叫做猾魚,其實叫輕口魚應該更合適。大家看到的大動作,對於這樣的魚來說,都不是真正在吃餌。它們吃餌動作其實很小。被釣怕的魚則是處於一種應激狀態下,雖然害怕而口輕,但這樣魚的吃口還是真實的。
三、餌不對魚口一定輕
這是很簡單且正常的。由於本篇文字是側重垂釣方面的,所以垂釣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輕口原因就是餌用的不對。一般分兩個方面,組成餌的原料表示魚喜歡的東西,也就是大家常講的適口性不好。另一個是餌的狀態不好,也就是入口性不好。
首先說說餌的組成問題;組成我們垂釣用餌的原料很多了。可簡單分成;植物類、動物類、化學合成類。植物類餌料是構成垂釣餌的基礎,因此幾乎所有的魚都不拒絕。而只是喜歡程度不一樣。在咱們用目標魚不是十分喜愛原料時,他們就會表現出相對喜歡原料的輕口來。比如釣小魚雪花、胚芽等細膩且味道香醇魚比較喜歡。大魚則更注重對深加工的糧食不感興趣。動物類原料還真沒找到魚不愛吃的東西,只是有的原料在儲存加工過程中容易敗,才會引起魚對餌的興致減弱。化學合成類原料才是決定魚口的重點,大家都知道「死窩」是由小葯造成的。是小葯過度刺激魚的味覺,使得魚不能靠近釣餌因此才表現為到處魚星餌漂不動了。另一方面,魚在類似味道下被釣或看到被釣後而形成的條件反射造成魚害怕這味道,進而不吃鉤上的餌或很小心的來吃。這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魚對味道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比如;小鯽魚池子大家都在用一個味道,遇到一定時期後,就得添加量了,否則魚就不會吃得那麼來勁。
比賽用的魚在這方面經常被利用。比如大家知道的原塘料,這東西怎麼就會比商品餌好用呢,換過來說,你不用那東西,池子里的魚給你的就是輕口。甚至不給你口。因此比賽的魚有時就會被人改了魚口,進而成了一些人達到目的幫凶。
下面說說餌的狀態對魚口的影響。一般餌硬、粘、重;魚口方面就會表現的大一些,相反,餌軟、輕就會使魚口弱一點。但是;在我們垂釣時一般都是通過其他方法讓魚口變大,而不會利用餌的狀態來表現魚口。這是由於,口輕的魚都是問題魚,如果再把餌做得硬、重、粘,那麼釣到的機會就會更少了。因此都會做得輕、軟些。這樣魚吃起來會很舒服。
四、具體垂釣方法造成輕口魚
主要是用的釣組過大和釣得過頓這兩個原因。通過實踐我們了解到,一樣的魚小漂細線魚口就明顯,粗線大漂出口就很輕,有是甚至看不到口。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不出口了。這是由於釣組大了,增加了水阻和質量。這樣一樣的魚口啟動釣組就會變得相對弱很多。調、釣現在已經變得很通俗了,釣得靈頓是相對調目來說的,這里不做說明了。釣得很頓時,由於線組相對鬆弛(主要是子線部位)這樣在信號傳導時就會有損失,所以就表現出一樣的魚,不一樣的輕口來。有的時候我們用大漂看到漂動卻不上魚,換小漂就可以解決,而有的時候我們是故意釣得頓,這樣魚吃得會更容易。
魚口變輕雖然很普遍,但誘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過觀察分析,找到具體症結後,咱們就可以採取相應釣法來應對。達到垂釣的目的。
⑵ 釣魚有哪些基本方法
現在是釣魚的大好時候,很多人都喜歡釣魚,不管是青年人還是老年人都熱衷於釣魚。那麼釣魚有哪些基本方法大家知道嗎?下面就讓我來告訴你釣魚有哪些基本方法。歡迎閱讀!
釣魚 的基本釣法:
釣魚是捕魚中的一種,主要用到的工具有釣桿,魚餌。釣桿一般是由竹子或塑料輕而有力的桿狀物質製成是,釣桿和魚餌用絲線聯接。
一般的魚餌可以是蚯蚓、米飯、菜葉、蒼蠅、蛆等,現代有專門製作好的魚餌出售。魚餌可以直接掛在絲線上,但有個魚鉤會更好,對不同的魚有特殊的專制魚鉤。釣魚也被喻為引誘的意思,欺騙行為亦被稱之為釣魚。同時,釣魚也是一款社交遊戲。
可以按照不同標准劃分為傳統釣、懸墜釣、競技釣、台釣、路亞釣法等。
傳統釣
是相對「懸墜釣」而劃分稱謂的「老式」釣法。是在流傳幾千年的傳統釣法中,被全國釣友、乃至海外釣友應用得最廣、最普遍的釣法。不僅廣泛用於淡水釣,還被用於出海釣魚。
懸墜釣
懸墜釣是用過(鉛)墜的重量將魚餌懸在水中或者水底的一種釣魚方法,台釣是其中的一種懸墜釣法。
路亞釣法
即是仿生餌釣法,也叫做擬餌釣法,是模仿弱小生物引發大魚攻擊的一種方法,在整個釣魚過程中,釣者是在做全身運動,與傳統釣法有著極大的差異。
釣魚 八要素:
一,定點微誘餌優於頻繁變位誘餌。確定一個釣點後,應堅持經常在此多撒誘餌,讓魚群常游到定點水域「開飯」覓食,形成習慣。定點撒誘餌水域面積在l-5平方米左右,面積不要太大。此外,不要常變位,變動釣點越多越頻繁,得魚就越少,甚至釣不上魚。當然變動誘餌可以,今天撤雞鴨豬內臟葷腥餌,明天投魚蝦、昆蟲、蚯蚓葷腥餌或素餌,千萬不要頻繁換位,堅持耐心守點甩釣,不久將有魚群人「窩」吃餌上鉤。
其二,使用中鉤優於大鉤和小鉤。大中型水庫和大湖泊中什麼魚都有,但多為幾千至上萬克重的魚,故用中型鉤,可兼釣大小魚,比之單純使用小鉤或大鉤,要實在得多。
其三,使用組合鉤優於使用單鉤。使用組合鉤,一旦釣中大魚,8—10隻的組合鉤,即使斷三四隻鉤,由於魚的掙扎和滾動,還有六七隻鉤發揮作用。如果使用單鉤,一旦線斷、鉤直,必定大魚逃脫。
其四,使用多支海竿優於長手竿。手竿再長,畢竟釣域太窄小,而使用多支海竿,可遠釣也可近釣,遠可釣五六十米遠水域,近可釣七八米水域。而且數支海竿集中投餌,可以形「窩子」。一旦釣中大魚,海竿可以放長線,大有迴旋餘地,通魚疲累,再抄兜上岸,十分方便靈活。而長手竿垂釣水域窄小,不方便釣大魚。
其五,遠投優於近投。寬闊水域,魚密度小,警惕性高,一有動靜馬上竄進。遠投底釣和浮釣能減少驚動魚群,而近投近釣,人說話、走動、投竿,常會驚動近水域魚群,不便垂釣。寬闊水域投遠底釣可釣鯉魚、草魚、鱗魚、黑魚、羅非魚等,遠投浮釣可釣鏈魚、鱅魚,特別是方便釣大魚。
其六.葷素餌榮用優於只用單味餌。廣闊水域,既有吃昆蟲、蚯蚓、小蝦、小魚、蟋蟀等的葷食性魚,又有吃玉米面、豆類、花生。米粉等素食性魚。因此,葷素齊備垂釣比只用葷餌或只用素餌垂釣好得多。
其七,勤撒和多撒誘餌優於懶撒和少撒誘餌。遼闊水域,勤撒誘餌和多撒誘餌,能增大誘魚目標,能使魚群常聚集搶食、經常游至釣點覓食。魚群吃完便游竄而去,聚魚就減少,釣獲量必然不多。
其八,慢提竿優於快揮竿。寬敞水域,不管釣底釣浮,只見一點動靜,馬上揮竿,常常空竿或脫鉤。實際上野生大魚一般吃鉤緩慢、沉穩,常常是先聞一聞,輕輕嘗一點,才大口咬吃,讓大魚吃深一些,遲一些揮竿,收獲量必增大。
拓展相關: 日常釣魚有哪些好處
釣魚的好處 :
1.改善人的肌體功能。岸邊的秀麗風景會使人頓覺心曠神怡。其原因是,在這清新環境中,空氣里含有大量帶負電荷的大分子―――負離子。負離子吸入人體後,可產生負離子效應。這種負離子能同體內的血紅蛋白及鉀、鈉、鎂等正離子結合,使血液中的氧增多,攜帶的營養物質增多,人們就會倍感舒服,精力充沛。這些大分子,氣體分壓越高,進入肌體溶解度就越大,血液中的氧合血色素就越多,從而使人的肌體功能得到改善,明顯地體現在耳聰目明,思維敏銳,手腳靈便等。
2.調節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中樞神經系統的高級部分(大腦皮層及其最接近的皮層下核)對肌體各種功能具有主導作用,垂釣良性刺激過程,就是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平衡過程。人們走進垂釣場地,也就投進了大自然的懷抱,憂愁和煩惱就會散得一干二凈。尤其是通過裝餌、拋竿、靜守到魚兒咬釣,使垂釣者的大腦皮層逐漸形成「興奮灶」,總希望釣上大魚來。
3.防治某些疾病。據文獻記載,經過垂釣活動,有利於促進肩周炎、頸椎病、支氣管炎、肺氣腫、消化性胃潰瘍、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癌手術後、胃神經官能症、習慣性便秘、慢性肝炎、高血壓病、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等疾病的治癒或好轉。其中,有些疾病,如肩周炎等,是通過拋竿、甩鉤等活動把粘連的腱膜拉開或拉松而獲愈的;有些病,如慢性支氣管炎、一氧化碳(煤氣)中毒、腦動脈血管硬化等,則是前邊提到的`在負離子作用下得到治療的;還有些疾病,如神經衰弱、高血壓、失眠等,是通過調節中樞神經系統得到治療的。
但要注意的是,垂釣要以不感到疲勞為度。過度疲勞會危及健康,誘發某些疾病,特別是心血管病,若不注意,將會產生嚴重後果。所以釣魚前要有充足的睡眠,並盡量減少體力消耗,才有利於健康。
夏季釣魚 要注意防蚯蚓病:
蚯蚓病蚯蚓是雌雄同體,自身有受精囊孔及卵,繁殖時卵產於卵繭中。垂釣者如吃了被卵繭污染的水和食物,會引起慢性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症。蚯蚓還是多種病菌的宿主,當垂釣者被魚鉤等物劃傷後,病菌會趁機侵入人體,引起各種疾病,尤其是蚯蚓常攜帶的革蘭氏陽性短弧菌對人體危害最大,體弱多病者若感染後會危及生命。
此外,垂釣者若在有血吸蟲的水域中垂釣,極易感染血吸蟲,引起血吸蟲病。
垂釣時經常閉目休息片刻
為了防止這些危害,喜愛垂釣的人們應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採取一些防範措施,如備一頂太陽帽,以便垂釣時遮擋陽光;垂釣時注意視力調節,經常向綠陰處眺望或閉目休息片刻。如出現前述症狀應立即停止垂釣,及時就醫。
接觸蚯蚓後應仔細洗手
垂釣時還應注意衛生,不要在被污染或有血吸蟲的水域釣魚,接觸蚯蚓後應仔細洗手,當手被魚鉤劃傷後,應及時清洗消毒,並包紮好,以防各種病菌感染。
⑶ 傳統釣魚方法的知識技巧
釣魚是現代人用來養生、享受生活的一種活動,人們常常會在休息的時候與好友家人或是獨自一人去水邊釣魚。那麼大家知道有哪些關於傳統釣魚方法的知識嗎?下面就讓我來告訴你有哪些傳統釣魚方法的知識。
傳統釣魚方法的知識技巧
一、傳統釣法的魅力在於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適應性
傳統釣法不容抹煞的優點和不可推翻的地位。傳統釣的魅力在於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適應性。我們國家幅員遼闊,氣候復雜,地勢地形復雜,水情魚情千變成萬化。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傳統釣法的多樣性、針對性。針對不同的氣候、地情、水情、魚情,採用不同的釣法,這是最淺顯的道理。
遺憾的是,不是人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可以想一想,為什麼傳統釣中,既有長竿短線釣法,又有短竿長線釣法、齊竿線釣法;既有重墜釣法,又有輕墜釣法(重還有不同程度的重,輕還有不同程度的輕);既有粗線大鉤,又有細線小鉤;既有沉底墜,又有懸墜;既有星漂,又有立漂;既有手竿,又有拋竿等等。種種不同的釣法,正是針對著種種不同的魚情,符合國情民情。
二、傳統釣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
存在即合理。絕大多數釣友喜愛和慣用傳統釣法,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這個事實本身就說明了傳統釣的實用性,傳統釣法中的落後的、陳舊的、不科學的釣法,必須在時代潮流中受到沖洗和淘汰,猶如大浪淘沙。留下來的正是「匯聚了歷代釣魚技術的精華」。除前面所舉長竿短線釣法之外,我再舉幾個例子略加分析。
①沉底墜釣法。說到沉底墜,有人認為未達到二力平衡,不靈敏。墜沉底,子線彎曲松馳,能降低魚的吞餌障礙,這對釣大魚、野生魚很實用。評價釣組的優劣,不能單一地只看到靈敏度,還應該注意到另一個尺度,那就是魚的吞餌障礙。還要注意在什麼條件下,靈敏度是首要問題,在什麼條件下吞餌障礙又成了首要問題。只有多角度全方位去看,不僅看靈敏度,還要看魚的吞餌障礙,才可能認識到沉底墜也有科學性和先進性,也才可能明白為什麼沉底墜釣法長盛不衰。
②粗線大鉤釣法。大魚口腔大、掙扎力強。粗線大鉤釣大魚最科學最實用。有人贊揚小鉤細線也能釣大魚,那畢竟是特例。如果都用小鉤細線對付大魚,那隻能是不講科學的蠻干。當然,用粗線大鉤去釣小魚,也就不實用不科學了。
③星漂釣法。星漂細小、阻力小。星漂小則產生的浮力小,可以配以很輕的墜子(例如小於0.3克)。很輕的墜子可以大大降低魚的吞餌障礙,而且靈敏度也高。冬釣鯽魚時,星漂超輕墜釣組十分實用。
④綳尖釣法。水流較急時,根本看不清魚漂的動作。採用較重的墜子,不用魚漂,綳直魚線,綳緊竿尖。見竿尖顫動或彎曲提竿,十分實用而且科學。
⑤重墜、棄墜釣法。在急湍河流(例如金沙江)中,不僅不能看漂,而且墜子輕了根本無法沉底,墜子又很容易被亂石卡住。用拳頭大小的石塊作墜,拴以棉線,既可使鉤餌沉底,又可以棄墜拉魚。這樣的釣法很實用,有科學道理。從傳統釣法中的任何一種具體釣法,都能看到針對性、實用性、先進性和科學性。沒有實用性的釣法,該淘汰的已經或正在被淘汰。
特別強調,以上所舉幾例釣法的魅力,一點也離不開特殊的水情魚情。特殊的釣法針對特殊的魚情,這正是傳統釣法的魅力所在。
三、傳統釣的.三大特色
好多玩傳統釣的,還不清楚,如果你達不到這三大特色,就不能說學會傳統釣,更不要說把這種釣法發揚光大了。
1,釣定點,輕下鉤。由於用了長桿(12以上)短線,釣窩子的一定要在它十公分之內,一定要輕下鉤,這是釣大魚的前題條件。如果你用台釣一樣的拋線,首先就輸了第一招。
2,包食,金包銀。包食是釣大魚的一大絕技,需要用長桿短線才能實現,金包銀是一種用泡沫掛鉤,外加一種膠合劑(如職業殺手,空鉤伴侶)再粘小米。這是一種防小魚的釣法,它的一絕在於能在小魚中只釣大的。早年沒公開時,讓人覺得真是像出了鬼!
3,子線的學問。台釣的子線有講究,其實傳統釣的子線學問更是高手不傳之迷!子線的長短也可以說是鉛到鉤的那段線。因為它決定了鉤在水下的姿態,此時釣鯽時鉤尖要向上,要實現鉤尖向上這一很簡單的法子,學問就在子線上!子線的硬軟,長短,以及特殊的加工法,都是很精細的工作。子線的長短直接關繫到釣組的靈和鈍,它對靈於鈍的影響,比調漂幾乎相同,這一點和台釣是絕不相同的。
釣魚小葯的使用方法
1.稀釋
稀釋一般是對液體而言的,在溶液中再加入溶劑使溶液的濃度變小或指加溶劑於溶液中以減小溶液濃度的過程。添加劑中有很多品種是屬於液體類型的,如各種葯酒、開餌液等。
使用液體添加劑開餌,仍然要根據垂釣水體的狀況來調整:水體質量好,液體添加劑稀釋的程度要大;水體質量適中,那麼液體添加劑的稀釋程度也要適中;假如水體質量略差,液體添加劑可能不用稀釋就可以直接使用。液體添加劑也可以使用粉狀物做載體來進行稀釋。例如,將液體添加劑溶於一定量的澱粉之中,用樣能達到稀釋的目的。
有些粉狀的添加劑在使用時也需要稀釋,因粉狀添加劑一般都是體積很小而含量或純度卻很高,直接添加到魚餌中其用量很難掌握,所以在使用前最好是先將粉狀添加劑溶於液體之中,然後再進行稀釋。
2.噴塗
噴塗是通過工具藉助於壓力或離心力的作用,將液體分散成均勻而微細的霧滴,施塗於被塗物表面的塗裝方法。實戰中,將液體添加劑噴塗於顆粒餌的表面是最常見的一種使用方法。
3.吸附
吸附是指物質表面吸住周圍介質中的分子或離子現象。當流體與多孔固體接觸時,流體中某一組分或多個組分在固體表面處產生積蓄,這種現象就稱之為吸附。把吸附鏈接到垂釣中就形成了一種添加劑的使用方法:即在釣餌入水前先將釣餌輕蘸一些添加劑。有些物質在濃度極高時對魚類有驅除作用,但經過稀釋或使用量小時卻有一定的誘食效果。例如,在使用蚯蚓垂釣時,下鉤前將蚯蚓沾上少許風油精其效果就會增強很多(風油精不要與釣線接觸,因化學反應會使釣線變糟)。
釣魚小葯的配方
1、基酸:早春.晚秋和雨後,即水溫較冷的時後,對鯉鯽草誘釣較好;加總量0.5--1%;
2、奶香精:用於春秋兩季,對鯉鯽鰱有效;2--5%;
3、草莓香精:用於夏季,對鯉鯽鰱有效;2--5%;
4、香虎:增強酸甜香,抑制苦澀味;0.01--0.05%;
5、蝦粉:用於水溫低和嗜腥的地方(夏天不能用)。5--20%;
6、蠶蛹:對鯉草鯽有效;5--20%;
7、玉米(粉劑):對鯉魚鯽魚草魚有效;2--5%;
8、鳳梨(水劑):對鯽魚、鯉魚、草魚有效;0.5--2%;
9、蒜精(粉劑):對鯉魚、鰱魚效果好;0.03--0.05;
10、豬母奶(粉劑):對很多魚有效,與不開口時,效果尤佳。
⑷ 釣魚技巧大全
釣魚技巧有選擇釣位,釣具搭配,餌料選擇,釣位確定等四個方面。釣位是指釣魚愛好者在釣魚時所選擇的位置,選擇一個好的釣位十分重要,直接決定了你能否釣到魚,天氣,時間等因素都會影響釣位的選擇。
釣魚技巧大全
搭配好了釣具,就要准備餌料了,常用的餌料有三種,蟲餌,糧食餌和商品餌,蟲餌就是蚯蚓,紅蟲一類的魚餌統稱,野釣中使用的頻率很高,蟲餌使用的時候,通常不用特殊處理,直接掛鉤就可以用了。
拋竿,切忌用力太猛,拋的時候要收著一點力,讓線組盪出去就可以了,調漂,浮漂如果平躺在水面,證明鉛皮的重量不夠,或是已經到底了,我們先下拉浮漂,如果浮漂一直不立起來的話,那就要加重鉛皮了,如果浮漂直接被壓入了水中,就證明鉛皮太重了,減掉一點。
⑸ 釣魚方法有幾種
⑹ 釣魚有什麼方法嗎
「釣法無高下,釣技有深淺,萬法自然。」在不同的水域,釣不同種類的魚,所使用的釣法是不同的。比如,在湖泊和水庫等自然水域里釣大魚,海竿釣法是首選;在黑坑釣場里釣魚,一般都是使用手竿台釣法。那麼,常用的釣魚方法有哪些?哪種釣法最好用?下面,我們來介紹幾種主流常用的釣法。
⑺ 最有效的釣魚土方法
垂釣是一項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喜愛。那麼,你知道最有效的土方法釣魚是怎樣的?下面我帶你了解一下吧。
最有效的土方法釣魚
1、最有效的土方法釣魚
一般到了立夏和芒種的期間,江河魚塘的水草就會陸續長滿了整個水面,將水面遮蓋得嚴嚴實實。由於水草要向水中吸取氧氣,水草生長時需要氧氣,夜間它們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夜間魚一般是不到水草中棲息的,直到第二天的清晨,魚多數都到亮水中游戈尋找餌料和活動。所以夏天的早晨釣魚多數都是釣亮水或水草邊緣,而水草中是釣不到魚的。
早晨太陽出來後一小時左右,這時氣溫就會不斷的升高,魚便開始逐步向水草下游動覓食,這時便可以釣草縫和草眼了。當然陰雨天和多雲天氣在水草邊做窩還是優於亮水的,春、夏、秋總的來說釣草優於釣亮水。
2、釣魚忌老窩久釣
在夏季選准一個窩點,持續垂釣數天,仍有魚上鉤,有時還上魚較歡。但是在冬季就不同了,因為在該季節,魚兒一般以小群分散,分別找到適 合和屬於自己的水域(或叫領域)越冬,其活動和覓食極少,即使在陽光充足的天氣里,也只在其領域附近活動。
因此,在此季節,選擇好的窩點,釣上幾個小時後 再無魚上鉤,說明此領域的魚兒基本被釣完,就要立即轉移到預先准備好的窩點上垂釣或輪釣。
3、釣魚忌耐心不夠
冬季野釣,一個最起碼的要求,就是釣者要有耐心,這也是衡量一個人心理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當選好釣點,投下適量的誘餌後,一般需 要1——2個小時,魚兒才會慢慢開口咬鉤。
如果釣者缺乏耐心,每個窩點釣一二十分鍾,見無魚上鉤就走,其結果必然是收獲欠佳。但話又說回來,若在一個窩點已 經釣了2個小時左右,仍然無魚兒問津,就要當即立斷,轉移到其他窩點垂釣。
夏季釣魚要注意防蚯蚓病
蚯蚓病蚯蚓是雌雄同體,自身有受精囊孔及卵,繁殖時卵產於卵繭中。垂釣者如吃了被卵繭污染的水和食物,會引起慢性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症。蚯蚓還是多種病菌的宿主,當垂釣者被魚鉤等物劃傷後,病菌會趁機侵入人體,引起各種疾病,尤其是蚯蚓常攜帶的革蘭氏陽性短弧菌對人體危害最大,體弱多病者若感染後會危及生命。
此外,垂釣者若在有血吸蟲的水域中垂釣,極易感染血吸蟲,引起血吸蟲病。
垂釣時經常閉目休息片刻,為了防止這些危害,喜愛垂釣的人們應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採取一些防範措施,如備一頂太陽帽,以便垂釣時遮擋陽光;垂釣時注意視力調節,經常向綠陰處眺望或閉目休息片刻。如出現前述症狀應立即停止垂釣,及時就醫。
接觸蚯蚓後應仔細洗手,垂釣時還應注意衛生,不要在被污染或有血吸蟲的水域釣魚,接觸蚯蚓後應仔細洗手,當手被魚鉤劃傷後,應及時清洗消毒,並包紮好,以防各種病菌感染。
釣魚是一種體育運動嗎
高雅古樸的垂釣活動作為中華古老文明的一個小小側面,歷數千年而不衰,日益為廣大人民所喜愛。
在內陸淡水水域開展垂釣活動由來已久,它起源於古代先民的生產活動,隨著生活環境的安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漸從生產活動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充滿趣味,充滿智慧,充滿活力,格調高雅,有益身心的文體活動。古往今來,人們都把釣魚看作為一項有益於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在古代很多名人、學者都喜愛釣魚,雖然他們垂釣的目的不相同,但培養高雅的情趣是完全一致。如今,垂釣已經風靡世界。在大陸與台灣,這項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體育活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發展形勢十分喜人。
⑻ 釣魚的方法有哪些
特效釣魚秘方
一、釣魚百法百中法:將中葯阿魏研末拌蚯蚓當魚鉺,魚聞味爭相搶食,引法無不上鉤,百發百中。
二、特效釣魚秘方一:人胎盤一隻,焙乾燥末加羊骨粉適量,以油調製成小丸,掛在鉤上作誘餌。
三、特效釣魚秘方二:丁香油混合蚯蚓法釣魚,無論釣何種魚類,都獲得成功,魚類上釣率95%以上,比單純以蚯蚓作誘餌法提高6-8倍以上,用此法釣塘角魚時,更會頻頻上鉤,釣其他魚類也會收到很好效果,是極好的釣魚秘方,若是魚類大量活動尋食的時候,或是在捕捉的季節里,採用此方法釣魚,效果更加理想。
丁香油混合蚯蚓的配方是:鮮蚯蚓五兩(切成段約4-5公分長)丁香油二錢(如果三兩鮮蚯蚓,則用丁香油一錢)。用法:在放鉤前將蚯蚓與丁香油混合拌勻(五兩蚯蚓一般可釣100支鉤),應在早晚之間不久進行陪葯,不要把蚯蚓與丁香油混合時間過長,尤其不能過夜,應隨拌隨用隨釣如果時間過長,丁香油揮發會影響釣魚效果,丁香油與蚯蚓混合隨即鉤在鉤口上,放下江河或塘中開始釣魚,當魚聞到香味時,便迅速趕集到下竿處尋食,魚就會頻頻上鉤。
⑼ 釣魚的時候有很多方法,你知道哪些基本釣法呢
便是在有流水的洞窟里進行的再垂釣活動,為山區垂釣者所創的獨特釣法,釣取馬口魚、棒花魚、娃娃魚等。方法是站在近水洞邊,不撒魚餌,延繩拋鉤入洞。釣線不加魚漂,用小鉤,釣餌以蚱蜢、菜蟲、地老虎、蚯蚓等動物為主。憑觸感判斷魚咬鉤的水平,機會一到即吊線起魚。
在長有水草的池塘里,用竹桿在水草中撥開一個洞,在洞里撒窩,這類垂釣法,便是造窩釣法,多應用於我國南方的靜水河、湖泊、塘、水庫。一般水草天然餌料多,魚也多,以釣取中小型魚為主。此外,也有一種造窩法,在溪澗多深潭的海域,潭內有石洞,洞內有大魚。溪流清澈,魚見身影就跺凈寬洞,這時,可在淺灘處掀開洞底卵石,製造面盆尺寸的坑,用細沙或小石鋪底窩,每日早晨進窩內放魚餌一碗,用瓦片蓋好,三五天後,可將鉤安上釣餌放到窩內,仍蓋瓦片。洞內大魚會拱開瓦片爭食,待魚咬鉤則猛拽釣繩即可。
在水情、氣候適宜的情況下,魚吃食充沛,在霧化性能好的餌料所形成的立體窩子里,魚越聚越多,導致離底上調。上調的魚對遲緩下沉的釣餌,迅速上前阻攔,將釣餌吸進嘴中,這個行為便是魚對釣餌的截殺。魚的截殺行動,使我們從漂的反映上獲得信號,能夠快速提竿,這就叫釣截殺。釣截殺,又分成釣離底截殺和釣半水截殺。
①離底截殺當釣餌下沉到貼近水下5~10cm,仍在遲緩下沉,水下窩子里的魚將眼前下沉的釣餌趁機吸進嘴中。釣離底截殺,要採用細身細尖的長硬尾漂,這樣的漂在水中上下運動時,遭受的阻力小,隨時能放大信號,體現魚訊清楚。
②半水截殺在釣餌下沉到水深的一半或三分之二時,魚中途阻攔釣餌。這時無須非得用長細身的漂,採用細尾翻盤站起快的漂效果更佳。
⑽ 釣魚技巧方法
釣魚在用餌方面學問更大,主要都是在色、香、味、活幾個方面下工夫。以下就是我整理的釣魚技巧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夏天的魚兒,一天有兩次攝食高峰,即「日出前後進餐,日落前後耍歡」這就顯示出,釣魚也有「一日之計在於晨」的良機。當朝霞染紅天際,一輪紅日冉冉升起之時,魚兒開始活躍,連續吞食;到了9時以後,日光強烈,魚兒已飽腹,水溫一般高出30℃,魚兒無食慾,會本能地到深水區域棲息避暑;太陽西斜,傍晚水溫下降,魚兒又敏感地游到淺水近岸活動,故有釣魚人把「早上釣黎明,晚上釣黃昏」作為釣之秘訣。一天之中這兩段時間天氣比較涼爽,魚兒較愛進食。
中午時段,水溫過高,魚不滯留淺水區,早已游到深水區域納涼消暑去了,故有「神仙難釣午時魚」之說。與此同時,中午氣溫過高,人在烈日下揚竿下鉤,極易中暑損害身體。此外,夏季的陰雨天,氣溫不高,尤其是在雨後初晴,水面上有微風吹拂,此時也是垂釣的良好時機。「釣魚不釣風,十釣九落空」盛夏釣魚尤其需要風。但要注意:夏季陰天釣魚,在較淺的水域魚多,較容易上鉤。
釣點的選擇
夏季釣魚,選擇適當的釣點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由於天氣炎熱,尤其是大晴天,陽光直射水面,從上午9時起水面就開始升溫,魚兒也和人一樣是比較怕熱的,它們都躲在大岩石、沿岸洞穴或樹陰下乘涼覓食,所以釣點宜在池塘、湖泊、江河沿岸有枝杈伸進水面上方,有樹葉遮陽的涼爽水域,或水面上有石樑、船隻旁邊以及有竹排、木排等物遮擋住陽光的陰涼水域。如果這些陰涼水域有水草或浮萍則更是魚兒喜愛棲息的環境。
夏季選釣點還有幾個要點必須掌握好:夏季雨天多,且常有大雨,因而常常可遇到漲水的時機,在漲水時,在江河、湖、水庫的入口處進行逆游的魚特別多,此時不失時機的下鉤,常可獲得極好的收獲。
釣餌的選擇
「餌料不對路,有魚難上鉤」,這是人所共知的'規律。盛夏釣魚在用餌方面學問更大,主要都是在色、香、味、活幾個方面下工夫。夏季因溫度高,魚的食慾遠不如春季那樣旺盛,應採用較能對魚有誘惑力的釣餌,葷餌方面,可捉些蝗蟲、螞蚱、蟋蟀等,可撈些紅蟲、蚯蚓、小蝦等;素餌方面,可用蘋果、香蕉、桑葚、櫻桃等果品或炒香的面團、米粒,最好是香味濃、色彩較鮮艷的,且投量要大,這樣對魚才會有較強的吸引力。必要時,還可用些有酸味的或塗上香油的面團和嫩玉米粒等。總之,盛夏期間釣魚用餌只有色澤鮮艷,香、甜、酸、腥味濃和鮮活,才會有魚上鉤,反之,就有可能收獲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