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雞的時候一般可以用土黴素、青黴素、生石灰、漂白粉溶液以及飼料脫霉劑等葯物預防疾病,其中土黴素與青黴素是服用的,通常能夠預防雞白痢等疾病,而生石灰與漂白粉溶液則是用來給雞舍消毒的,以此來避免雞舍滋生細菌,至於飼料脫霉劑則是用來降解飼料中各種黴菌毒素的,避免雞採食到了發霉的飼料後生病。而在管理時除了需要用葯預防疾病之外,還需要及時清理糞便,並做好通風和疫苗接種的工作,降低雞群發病的幾率。
一、養雞一般用什麼預防雞發病
1、防治的葯物
(1)土黴素:是一種消炎常備葯,對於雞白痢、傳染性骨關節炎、副傷寒等疾病有比較好的防治效果,用法為拌料,用量通常為0.2%。
(2)青黴素:對於革蘭氏陽性菌有強大的抑菌作用,既能預防球蟲病,也能夠預防雞白痢等疾病,用法通常為飲水或者肌注。
(3)生石灰:常用生石灰給雞舍的地面進行消毒,避免滋生細菌。
(4)漂白粉溶液:在給雞舍消毒的時候,除了可以使用生石灰之外,還可以用漂白粉溶液給飼槽消毒。
(5)飼料脫霉劑:飼料脫霉劑通常能夠有效的吸附、滅活、降解各種黴菌毒素,防治雞吃了發霉變質的飼料後生病。
2、其他預防方法
(1)平時需要及時把雞糞清理干凈,防止細菌滋生,同時還要定期通風消毒,保證雞舍的乾燥干凈,避免它們發生疾病。
(2)除此之外,還要做好疫苗接種工作,降低發生疾病的幾率,例如雞馬立克氏病疫苗、雞傳染性法氏囊炎疫苗、雞新城疫疫苗、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疫苗、雞痘鵪鶉化弱毒活疫苗等種類。
(3)同時還要根據天氣的情況合理的進行保溫或者降溫,確保雞有一個適合的生活環境。
二、養雞常見的病有哪些
1、雞白痢
(1)該病若發生在雛雞的身上,通常會出現精神沉鬱、怕冷、身體蜷縮、排出白色粘稠的糞便(或者為淡黃色、淡綠色的稀便)等症狀,若發生在產蛋雞的身上,那麼則會停止產蛋。
(2)一般可以在每公斤飼料加入痢特靈200-400mg進行治療,將其拌勻後再喂雞,連用7天後停3天,然後再喂7天。
2、雞傳染性法氏囊病
(1)染病之後,病雞通常會出現採食量減少、飲水量增多、生長緩慢、精神沉鬱、貧血消瘦等典型症狀,而有一些雞會出現自啄肛門、排白色水樣稀糞等症狀,當病情嚴重時,雞會出現脫水、卧地不起、極度虛弱等情況,隨後就會死亡。
(2)可以用雞傳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蛋黃注射液進行治療,用量為1m/kg體重,肌肉注射。
3、雞新城疫
(1)發病後,病雞會出現體溫升高(可達44℃)、精神萎頓、羽毛松亂、呼吸困難、喉部有咯咯聲、糞便稀薄且惡臭的症狀,而雛雞比成年雞更容易感染該病。
(2)首先焚燒或者深埋病雞,對於被污染的羽毛、墊草等物也要深埋或者燒毀,同時還要封鎖雞場進行消毒,並給雞群注射感康多肽配合刀豆素混合飲水,通常每瓶能夠用於1000羽成禽,2000羽雛禽。
4、雞痘
(1)若為乾燥型雞痘,通常在雞冠、臉以及肉垂等部位會有小泡疹和痂皮,若是潮濕型雞痘,那麼口腔與喉頭粘膜會受到感染,並引起口瘡或者黃色偽膜。
(2)對於病雞,一般可以喂服喉症丸,在每天早上喂服1粒/只,連用2天。
5、雞傳染性鼻炎
(1)該病常見的症狀為先從鼻孔流出清液,然後再轉為漿液粘性分泌物,其他的症狀則為食慾降低、飲水減少、下痢、體重減輕、精神沉鬱、臉部浮腫等,若有炎症,那麼便會蔓延至下呼吸道,並造成呼吸困難,在咽喉處通常會積有分泌物的凝塊,然後便會造成雞窒息而亡。
(2)可以按照說明書,合理的使用拜菌安進行治療。
2. 散養雞群有哪些常見的疾病需要防治
1、球蟲病 主要發生於3月齡以下的雞,3~6周齡幼雞最易感,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本病在潮濕多雨的夏季最為嚴重,而在溫暖潮濕的育雛室內,任何季節都可發病。臨床表現為雞冠蒼白,雞只拉紅色血便、西紅柿樣、咖啡色、黑色等糞便,有時突然死亡(盲腸球蟲)。
2、新城疫(亞洲雞瘟) 由新城疫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能發生,發病急、來勢猛、傳播快、死亡率高。病雞一般表現為呼吸困難、腹瀉,糞便呈綠色,精神沉鬱並有神經症狀,頭部和面部腫大,產蛋停止等,敏感雞群的死亡率高達90%~100%。
3、禽霍亂 禽霍亂分布廣泛,對養禽業的危害非常大,是由某些血清型的多殺性巴氏桿菌所引起的禽類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其臨床特徵是急性型病禽發生嚴重的下痢和敗血症,慢性型則發生肉髯水腫和關節炎等症狀。防治措施:預防本病的關鍵在於做好平時的飼養管理,認真執行禽場衛生防疫制度。雛雞可於30日齡肌肉注射禽霍亂滅活苗預防,輕度症狀的治療可選擇磺胺類葯物、抗生素、喹乙醇等葯物治療。
4、雞白痢 主要侵害2~3周齡以內的雛雞,以急性敗血症和排出白色漿糊便為特徵,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病雞表現為精神、食慾差,翅下垂,羽毛松亂,喜蹲伏,排黃白或綠色糞便。防治措施:預防雞白痢的關鍵在於及時清除和淘汰雞群中的帶菌雞,應從無白痢的種雞場引進雛雞,發病時可用氟哌酸、環丙沙星或恩諾沙星飲水治療。
5、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是某些鳥類,特別是水禽。感染了禽流感病毒的水禽雖然看上去很正常,而其實它們的分泌物、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禽流感病毒,這些水禽飛到哪,拉到哪,也就把禽流感病毒傳播到哪。散養雞群活動區域大,很容易接觸到禽流感病毒。
此病春夏秋冬四季都有發生,但以寒冷季節多發。病禽主要的症狀表現為高度沉鬱、昏睡,張口喘氣,流淚流涕(在水禽有時可見眼鼻流出膿樣液體),冠髯發紺、出血,頭頸部腫大,急性死亡。部分病例出現共濟失調、震顫、偏頭、扭頸等神經症狀。
3. 養雞一般用什麼預防雞發病,常見的病有哪些
4. 如何預防雞生病,預防雞生病用什麼葯
(1)病因分析
雞舍陰暗潮濕,氣候驟變,溫差變化大,吃冰凍飼料和飲冰碴水,使雞體局部或全身受到寒冷刺激而發病。
(2)臨床症狀
本病多發生於雞。病雞精神沉鬱,流水樣鼻液,眼結膜發紅,流淚,打噴嚏,呼吸困難,有時咳嗽。食慾減退或廢絕,行動遲緩,低頭閉目,羽毛蓬亂。雛雞身體瘦弱,生長發育停滯,成年雞產蛋量減少。
(3)防治措施
平時要加強雞群的飼養管理。雞舍要衛生、干凈、保溫,舍內溫度要基本恆定,防止忽冷忽熱,通風換氣時要先提高舍溫。飼養密度要適宜,防止擁擠,禁喂帶冰碴的水和料。
對發病雞應及時治療,可用土黴素或四環素,每隻60日齡以內的幼雞8~30毫克,分3次拌在飼料中喂給,連續用葯3~5天;也可用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按飼料量0.2%拌入,首次加倍,並加等量小蘇打,連喂3~5天。
5. 養雞常見疾病種類及防治方法,你了解多少呢
在養雞,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想養一隻好雞,需要半個當地獸醫」。這就意味著,為了養好雞,養雞戶在治病防病方面至少要有獸醫水平的一半。這是因為在養雞的過程中,一旦發病,死亡率又高又快,不掌握養雞的診斷和預防技術是不可能把雞養好的!為此,邊肖將介紹六種常見的雞病以及如何診斷和預防,以幫助我們的農民更快地解決問題!
4.雞傳染性腔上囊病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旦失控,對養雞家庭傷害很大。主要症狀是:頭下垂,精神不佳,羽毛鬆散,眼瞼閉合,糞便白色或淡綠色鬆散,然後衰竭死亡。加強雞舍消毒,供應足夠的飲用水,在飲用水中添加5%的糖和0.1%的鹽,可以提高雞的抗病能力。用減毒疫苗免疫1日齡至7日齡的雞;再次免疫24日齡雞。
5.新城病
急性新城疫主要表現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統、神經系統異常,體溫升高,呼吸困難,粘液增多,呼嚕聲,精神萎靡,羽毛鬆散。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其實80%以上不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而是飼料營養、光線、空氣、飲水不足造成的,可以通過加強飼養管理來克服,科學管理是養殖效益的核心。
6. 怎樣預防雞生病
(1)病因分析
雞舍陰暗潮濕,氣候驟變,溫差變化大,吃冰凍飼料和飲冰碴水,使雞體局部或全身受到寒冷刺激而發病。
(2)臨床症狀
本病多發生於雞。病雞精神沉鬱,流水樣鼻液,眼結膜發紅,流淚,打噴嚏,呼吸困難,有時咳嗽。食慾減退或廢絕,行動遲緩,低頭閉目,羽毛蓬亂。雛雞身體瘦弱,生長發育停滯,成年雞產蛋量減少。
(3)防治措施
平時要加強雞群的飼養管理。雞舍要衛生、干凈、保溫,舍內溫度要基本恆定,防止忽冷忽熱,通風換氣時要先提高舍溫。飼養密度要適宜,防止擁擠,禁喂帶冰碴的水和料。
對發病雞應及時治療,可用土黴素或四環素,每隻60日齡以內的幼雞8~30毫克,分3次拌在飼料中喂給,連續用葯3~5天;也可用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按飼料量0.2%拌入,首次加倍,並加等量小蘇打,連喂3~5天。
7. 今年在老家農村開了個養雞場,想了解一下雞的常見病有哪些,該如何防治
現在養雞的市場和前景都很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回到農村興建養雞場,但養雞也是一門學問,養出健康又優質的雞需要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雞的一些常見病及其防治方法。
最後,在飼養雞群的平時要加強雞群的飼養管理,特別要注意雞舍通風和清潔衛生,使雞群的飼料營養合理等等,多加留心注意雞群的情況,會大大減小常見病發生的概率。
8. 土雞常見病,防治方法有哪些
土雞的抗病能力較強。肉食雞和優良品種雞非常容易出現的病疫土雞則非常少出現。危害土雞身心健康生長發育的主要有3種病毒病、3種病菌病和3種寄生蟲感染。對於土雞的易病發並融合本地土雞的肺炎疫情情況,現將自己很多年來匯總的病疫防治技術性介紹以下。
三、3種寄生蟲感染的防治
1、絛蟲病和蛔蟲病。雞感柒絛蟲和寄生蟲後,主要表現為生長發育生長遲緩、雞冠子慘白、缺鐵性貧血、羽毛松亂、兩翅鬆弛和結腸炎下痢等病症。可以用丙硫脒唑5mg/kg休重除蟲。
2、球蟲病。半個月左右齡至3月齡的雞苗最傳染源球蟲病,常主要表現為缺鐵性貧血、削瘦、下痢和糞中有血等病症,祛除球蟲的葯品有痢特靈、球凈和三字球蟲粉等。
9. 如何制定雞病的綜合預防措施
雞的疫病很多,如果按每一個病的預防措施進行研究,我們可以發現許多疫病的預防方法特別是衛生管理方法和葯物預防是大致相同的。因此,作為養雞者應綜合起來進行考慮,制訂一個全周期的比較完整的預防措施,現綜述如下。
(1)雞場的設計和建設要盡量符合防疫要求。
(2)育雛室的清洗及消毒。養雞前先要對養雞場地進行清掃,清洗,清除室內外污物。清洗或清掃干凈的育雛室再用化學消毒葯(2%燒鹼、3%的菌毒滅等)進行噴灑消毒。對長霉嚴重和曾發生過球蟲病的育雛室,還應用噴燈對四周牆壁地面及飼養設備進行火焰噴燒一遍,此後再將雞舍門窗、通風孔封嚴,用福爾馬林密閉熏蒸6~12小時。福爾馬林熏蒸用量為每立方米空間20~30毫升。熏蒸時先將福爾馬林置於容器內再按每立方米空間10~15克高錳酸鉀加入福爾馬林溶液中,使之很快蒸發。若無高錳酸鉀,可將裝有福爾馬林的容器放在電爐上加熱煮沸,使其迅速蒸發也可取得同樣的效果。育雛室的清掃、消毒過程為清掃——沖洗——葯物噴灑——火焰噴燒——密閉熏蒸。
飼養用具如料桶或飼槽、飲水器或水槽、運雛箱及飼養中所有的其他工具都應在育雛開始前清洗消毒,再放入育雛室內一並熏蒸消毒。
(3)雞場防疫設施的建立與遵守。飼養區特別是育雛區門口應設立消毒池,養雞人員特別是育雛人員進出時必須經消毒池消毒或在門外換上育雛室專用的工作衣、帽和鞋。有條件的場還可更嚴格些。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措施可能在開始幾天做得很好,過幾天後就放鬆了,最後造成不可彌補的後果。
對於無條件讓飼養員集中吃住的雞場,堅決制止在雞場上班人員,特別是飼養人員家庭養雞和到市場上去買雞,也是防止疫病傳入的一項不可忽視的措施。因為家庭養雞大部分是散養或處於無防疫條件的狀態下飼養,很容易染病或帶毒,飼養人員回家後很容易將病原帶入雞場。
(4)加強飼養管理也是防疫中的一個措施,如防寒保溫、通風換氣,及時清糞和更換墊料,加強營養,選擇合理飼養方式等,都可抑制疫情發生,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
(5)葯物預防。育雛期的葯物防治主要是針對雛雞的常發病、易發病進行定期投葯和不定期臨時投葯。所謂定期投葯就是按照預先制定好的在整個飼養期的投葯方案進行定時定期投葯,如1~20日齡投葯預防雛雞白痢;10~60日齡投葯預防球蟲病和實施各種疫苗的免疫程序等。這些都是按預先設計好了的葯物防治方案進行的。臨時投葯主要是根據飼養中突然出現的某些疾病症狀進行針對性投葯,臨時投葯必須是在計劃性投葯預防前提下進行;不要因對某種疑似病症的防治而中止整個防治計劃。臨時投葯量一般應採用治療量,還要注意臨時投葯的葯物不能與同時投喂的其他預防葯物有配伍禁忌。
目前預防雛雞某些病菌、寄生蟲等病的葯物很多,這些葯物大部分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長時間連續使用易使病菌產生耐葯性而使防治效果降低(特別是防治腸道病菌的葯物),故應注意交替使用。
要把提高雛雞的體質與葯物防病結合起來。雛雞的先天體質和後天營養是很重要的。即首先應該保證飼養的雛雞必須是健雛,並無白痢等病,這是育雛成功的基礎。其次是雛雞生長階段必須使用全價飼料,只有當雛雞有一個健壯的體質和正常的增重才能抵抗疫病的侵襲,盡快度過發病期。否則雛雞體質弱,用葯再多也起不到預防效果。下面列出育雛期一種葯物預防疾病的定期方案,供參考。
1日齡雞:用5%的糖水加0.1%的維生素C作第一次飲水。
2日齡雞:飲用0.05%的高錳酸鉀水。
1~20日齡:飼料中拌入防雛白痢等病的葯物。如0.02%~0.03%的呋喃唑酮、0.03%的土黴素,適量的食用大蒜,0.3%的止痢靈,每雛0.5萬~1萬單位鏈黴素(投入飲水)等葯,幾種葯物交替使用,每種葯物連用2~5天。
5~25日齡,在黴菌病易發生區增喂防黴菌病葯物。
10~30日齡,飼料中增喂0.05%的可愛丹。
31~56日齡,根據有無血糞決定是否在飼料中增喂0.05%的克球粉,或0.03%的復方敵菌凈或0.04%的呋喃唑酮,以防治球蟲病。
整個育雛期均需在飼料中添加0.01%~0.02%的多維素。
(6)疫苗免疫程序。雞的疫苗免疫程序很多,大同小異,各地各場的免疫程序應該根據本場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在制定免疫程序時應考慮以下幾點。
①根據當時雞易發病的種類和流行情況及所飼養雞群的用途(如蛋用雞、肉用雞、種用雞)來決定雞群應接種哪些疫苗。
②根據雞群的特異性抗體的消長規律(通過抗體監測掌握)適當調整疫苗的免疫日齡和免疫次數。如雞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炎等。
③根據當地疫情情況決定選擇疫苗的種類和劑型。
④同種疫苗的復種,要有7天以上的間隔時間,以免互相干擾。
下面列出幾個不同的免疫程序供參考:
免疫日齡接種疫苗種類接種方法1日齡馬立克氏疫苗皮下注射7~10日齡雞新城疫Ⅳ苗滴鼻點眼或飲水10?14日齡傳染性法氏囊疫苗飲水15?21日齡傳染性支氣管炎H120飲水22?24日齡傳染性法氏囊疫苗飲水25?30日齡雞新城疫Ⅳ系苗飲水50?60日齡雞新城疫Ⅰ系苗肌肉注射120?140日齡雞新城疫Ⅰ系苗、傳支H52、雞痘苗分別接種
10. 如何防治雞群的中暑
(1)預防
預防本病的基本措施是保證雞的通風,供給充足的飲水,控制飼養密度,加強飼養管理。
(2)治療
一旦發生本病,應將病雞盡快移至蔭涼通風處,可把雞腿置於涼水盆內用針刺破冠頂或腿內側血管放血,並灌服十滴水或風油精1~2滴,也可喂仁丹丸4~5粒。但切不可將病雞全身浸入冰冷的水中。當雞群較大、轉移困難時,應加引通風,有條件的可在雞舍安裝電扇。運動場地如無樹木遮蔭,要搭蓋涼棚。對發病群,可在雞舍放置冰磚,給雞飼喂切碎的西瓜皮等,以盡快降低體溫,促進病雞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