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按照我國保險法規定,重復保險一般採用的分攤方法是什麼
重復保險分攤的方式一般有:比例責任制、限額責任制、順序責任制。 1、比例責任制 各保險人按照其保險金額,依比例分擔賠償損失的責任。其公式為:某保險人分攤的賠償責任=某保險人承保的保險金額所有保險人承擔的保險金額×損失金額。 2、獨立責任制 獨立責任制又稱限額責任制,是按照各保險人在無他保情況下單獨應負的賠償金額作為基數加總得出各家應分攤的比例,然後據此比例計算賠款的方法,即按各保險人單獨賠付時應承擔的最高責任比例來分攤損失賠償責任的方法。獨立責任又稱限額責任,是在無他保的情況下,保險人按其承保金額所負的損失賠償責任。 其公式為:某保險人分攤的賠償責任=某保險人獨立責任限額所有保險人獨立責任總額×損失金額 3、順序責任制 這是根據各保險人出立保單的順序來確定賠償責任,即先由第一個出立保單的保險人在其保險金額限度內賠償,再由第二個保險人對超過第一個保險人保險金額的損失部分在其保險金額限度內賠償,依次類推,直至將被保險人的損失全部賠償的方法。這是依承保的先後順序進行分攤的方法。
② 賠償損失的方式有哪些
對損失進行賠償的方式有:一是約定賠償,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一個損失賠償數額或者約定賠償損失的計算方法,在發生違約情況時,則按約定進行賠償。二是法定賠償,指法律直接規定損害賠償的數額或者賠償損害的計算方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③ 按比例分攤金額怎麼分
1、你可以參照以下例題。例如,被保險財產的實際價值為100000元,保險金額為50000元,事故發生後財產損失為20000元,按比例分攤,保險人應負責的賠款為:50000/100000×20000=10000元
2、在財產保險中,按比例分攤是一種計算賠償的方法。在不足保險的情況下,財產下保險金額的實際價值,其差異視為被保險人保護自己。財產發生損失時,保險人只按財產實際價值與保險金額的比例負責。
3、分攤比例等於營業收入的總和,乘以0.35,加上職工薪酬,職工薪酬之和乘以0.35加資產總額之和乘以0.30,某些商品應分攤的間接費用=某些商品的銷售額÷全部商品銷售額×間接費用總額。
拓展資料:
1、其分攤方法主要有以下:
(1)對共同性運雜費、保管費等可按重量、容積比例法分攤。其計算公式:某類商品應分攤的運雜費=某類商品重量÷全部商品總重量×運雜費總額;某類商品應分攤的保管費=某類商品所佔容積÷全部商品所佔容積×保管費總額。
(2)對銀行借款利息等可按各類商品庫存額比例分攤。其計算公式:某類商品應分攤的利息額=某些商品期末(或平均)庫存額÷全部商品期末(或平均)庫存額×借款利息總額。
(3)對其他各項間接費用,可按各類商品銷售額的比例或各類商品存銷總額占的比例分攤。其計算公式:某些商品應分攤的間接費用=某些商品的銷售額÷全部商品銷售額×間接費用總額。
2、常用的成本分攤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是平均分配法。將每個產品的成本在一定的時間內攤銷,使成本更加穩定和均勻。平均成本分配方法的最佳選擇是抵消利潤,減少稅收,只生產經營者而不是短期業務從事——一種管理活動,它將是一段時間(如1年)最大平均費用,這段時間可以獲得的最大平均利潤,通過這種方式,不會出現一段時間的暴利納稅現象。第二種,實際成本攤銷法。根據攤銷的實際成本,多攤,少攤,少攤,不攤,順其自然,從而達到避稅的目的。第三,攤銷方法不規則。根據經營者需要攤銷的費用,可以是將一筆費用集中在某一產品的成本上,也可以是在另一批產品的一分錢費用不攤銷。這種方法是最靈活的。企業如果用得好,可以事半功倍。特別是當企業的經營不是很穩定的時候,造成每月利潤的時候差異很大,這種方法可以起到平衡的作用,利潤多的時候是高的,利潤少的時候是低的,從而有效的避稅。
④ 保險分攤方法計算公式
家庭財產保險是按照補償性原則來進行賠付的,若再找一家保險公司再買一份家庭財產保險,當財產發生損失時,如果兩份保險合同保險金額總和超過了投保財產的價值,則構成重復保險,兩家保險公司會對財產的實際損失在兩個保險合同之間進行分攤,重復保險分攤的方式一般有獨立制和比例責任制兩種。
獨立責任制
是按各保險人單獨賠付時應承擔的最高責任比例,來分攤損失賠償責任的方法。其公式為:某保險人分攤的賠償責任=(某保險人獨立責任限額/所有保險人獨立責任總額)×損失金額。
比例責任制
是指各保險人按照其保險金額,依比例分擔賠償損失的責任。其公式為:某保險人分攤的賠償責任=(某保險人承保的保險金額/所有保險人承擔的保險金額)×損失金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⑤ 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主要有四種:不同方式所計算的保險賠償金額的結果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合同中必須明確規定採用哪一種賠償方式。
四種賠償方式:1、比例責任賠償方式;2、第一危險責任賠償方式;3、限額責任賠償方式;4、免責限度賠償方式。
⑥ 損失賠償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⑦ 賠償損失的方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賠償損失的方式有三:一是恢復原狀,二是金錢賠償,三是代物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⑧ 保險人分攤損失的幾種主要方法
我國《保險法》採用了按比例分攤責任,並且明確規定了責任分攤的原則和方式。
《保險法》第40條規定:「重復保險的保險金額總和超過保險價值的,各保險人的賠償金額總和不得超過保險價值。除合同另有約定外,各保險人按其保險金額與保險金額總和的比例承擔賠償責任。」
比例責任分攤。不區分同時重復保險與異時重復保險,各保險人就其保險金額與保險金額總和的比例承擔賠償責任。這種分攤法在理論上假設保險債務為可分之債,多數債務人(保險人)之間彼此無連帶關系,各自按承保比例單獨承擔保險賠償責任。
相關知識:主要分攤方式
重復保險分攤的方式一般有:比例責任制、限額責任制、順序責任制。
比例責任制
各保險人按照其保險金額,依比例分擔賠償損失的責任。其公式為:某保險人分攤的賠償責任=(某保險人承保的保險金額/所有保險人承擔的保險金額)×損失金額。
獨立責任制
獨立責任制又稱限額責任制,是按照各保險人在無他保情況下單獨應負的賠償金額作為基數加總得出各家應分攤的比例,然後據此比例計算賠款的方法,即按各保險人單獨賠付時應承擔的最高責任比例來分攤損失賠償責任的方法。獨立責任又稱限額責任,是在無他保的情況下,保險人按其承保金額所負的損失賠償責任。
其公式為:某保險人分攤的賠償責任=(某保險人獨立責任限額/所有保險人獨立責任總額)×損失金額
順序責任制
這是根據各保險人出立保單的順序來確定賠償責任,即先由第一個出立保單的保險人在其保險金額限度內賠償,再由第二個保險人對超過第一個保險人保險金額的損失部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⑨ 保險人分攤損失的方法是
分攤原則主要有兩種:
1、比例責任制。比例責任制又稱保險金額比例分攤制,是各保險人按各自單獨承保的保險金額占總保險金額的比例來分攤保險事故損失的方式。
2、責任限額制。責任限額制也稱賠款比例分攤制,是指保險人承擔的賠償責任以單獨承保時的賠款額作為分攤的比例而不是以保額為分攤的基礎。
來源:沃保保險網資格考試頻道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