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輪葉黑藻怎樣種植
1、在每年的5~8月,天然水域中的輪葉黑藻已長成,長達40~60厘米,每畝蟹池一次放草100~200千克。
2、一部分被蟹直接攝食,一部分生須根著泥存活。
3、水質管理上,白天水深,晚間水淺,減少河蟹食草量,促進須根生成。
Ⅱ 如何在蟹池中種植和管護輪葉黑藻
輪葉黑藻為多年生沉水植物,是一種較適宜在蟹池中種植的優質水草。輪葉黑藻栽種一次之後,可年年自然生長,用生石灰或茶籽餅清池,對它的生長也無妨礙。
(1)輪葉黑藻的種植方法
有芽苞種植和整株移殖兩種方法:
①芽苞種植:每年的12月到翌年3月,是輪葉黑藻芽苞的播種期。應選擇晴天,加註池水10厘米,每畝用種500~1000克,播種時按行、株距各50厘米,將芽苞3~5粒插入池中,或者乾脆拌泥沙撒播。注意:選擇的芽苞要粒硬飽滿,呈蔥綠色,播種前應用網片將種植的芽苞區與河蟹隔開,待水草滿塘後再撤除圍攔。
②整株移栽:也有兩種方法。一是營養體移栽繁殖:一般在穀雨前後,在板田留少許水,將長至15厘米輪葉黑藻切成長8厘米左右的段節,在板田上均勻撒播,使莖節部分浸入泥中,再將池塘水加至15厘米深,約20天後全池即可覆蓋著新生的輪葉黑藻。二是整株移栽:在每年的5~8月,天然水域中的輪葉黑藻已長成,長達40~60厘米,視蟹池水草疏密程度,每畝放草100~200千克,一部分被蟹直接攝食,一部分生須根著泥存活。要注意的是移殖時要保持水質清新,不能長時間離水。
(2)輪葉黑藻的管護
輪葉黑藻是隨水位向上生長的,水位的高低對輪葉黑藻的生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池塘中要保持一定的水位,但是池塘水位不可一次加足,要根據植株的生長情況循序漸進,分次注入,否則水位較高影響光照強度,從而影響植株生長,甚至導致死亡。另外,種植輪葉黑藻蟹池,不宜使用化肥。
Ⅲ 黑葉輪藻種植方式
栽培技術
1、枝尖插植繁殖
每年的4~8月,處於營養生長階段,枝尖插植3天後就能生根,形成新的植株。
2、營養體移栽繁殖
留底泥10~15厘米,將長至15厘米輪葉黑藻切成長8厘米左右的段節,使莖節部分浸入泥中,再將池塘水加至15厘米深。
3、芽苞的種植
應選擇晴天播種,播種前池水加註新水10厘米,播種時應按行、株距50厘米將芽苞3~5粒插入泥中,或者拌泥沙撒播。
4、整株的種植
在每年的5~8月,天然水域中的輪葉黑藻已長成,長達40~60厘米,一部分生須根著泥存活。
(3)輪葉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生長環境
喜陽光充足的環境。環境蔭蔽植株生長受阻,性喜溫暖,耐寒,在15~30℃的溫度范圍內生長良好,越冬不低於4℃。
分布范圍
該物種產於黑龍江、河北、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生於淡水中。廣布於歐亞大陸熱帶至溫帶地區。
園林用途
適宜淺水綠化、室內水體綠化,作水下植被,可盆栽、缸栽,是裝飾水族箱的良好材料,常作為中景、背景使用。
Ⅳ 輪葉黨參是一味中葯材,怎樣種植輪葉黨參呢
輪葉黨參別名山胡蘿卜、土黨參、奶參、沙參等,中葯材名為羊乳,是長白山地區珍貴的葯用和食用植物,具有較高的葯用和食用價值。由於長期過度掠奪性開采,野生資源幾近枯竭,市場缺口較大,價格逐年上漲。
輪葉黨參是一種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株高2~3米,莖葉茂盛,必須上架管理。每公頃需要70000條,厚度2~3cm,高度2~3M。當主藤高40~50cm時,應及時插入架條,使其自然地放在架上。輪葉黨參花芽形成時采芽、打藤、噴三唑,除種田外,花芽在開花前應除去,剪去主蔓的1/3,噴三唑,以減少地上部分的養分消耗,促進根系快速生長,提高產量。種植後第二年,輪葉黨參開花結果,7月中下旬開鍾形花,8月下旬至9月中旬成熟。由於成熟期長,膠囊頂部開裂,種子容易脫落,應在成熟時收獲,曬干,搓去種子,風干後置於陰涼處,通風乾燥處使用。
Ⅳ 輪葉黑藻有種子嗎種子怎樣種植呢
1、輪葉黑藻有種子,種子2~6粒,褐色,兩端尖。
2、每年的12月到翌年3月是輪葉黑藻芽苞的播種期,應選擇晴天播種,播種前池水加註新水10厘米,每畝用種500~1000克,播種時應按行、株距50厘米將芽苞3~5粒插入泥中,或者拌泥沙撒播。當水溫升至15℃時,5~10天開始發芽,出苗率可達95%。
注意事項:
1、芽苞的選擇:芽苞長1~1.2厘米,直徑0.4~0.5厘米,每500克3500~4000粒,芽苞粒硬飽滿,呈蔥綠色。
2、播種前應用聚乙烯網片或白膜圍欄,將芽苞與河蟹隔開,待芽苞萌發長成,水草滿塘時,撤掉圍欄設施,讓河蟹進入草叢。
3、每畝放蟹量應在1000隻以下。
(5)輪葉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輪葉黑藻的特徵:
多年生沉水草本。莖圓柱形,表面具有縱向細棱紋,質較脆。休眠芽長卵圓形;苞葉多數,螺旋狀緊密排列,白色或淡黃綠色,狹披針形至披針形。
葉3~8片輪生,常具紫紅色或黑色小斑點,先端銳尖,邊緣鋸齒明顯,無柄,具腋生小鱗片;主脈1條,明顯。
花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腋生無柄雄佛焰苞近球形,綠色,表面具明顯的縱棱紋,頂端具刺凸;雄花萼片、花瓣各3片,白色。果實圓柱形,表面常有2~9個刺狀凸起。種子2~6粒,褐色,兩端尖。花果期5~10月。
本變種與黑藻極相似,區別在於黑藻的休眠芽長卵圓形,芽苞葉狹披針形,邊緣鋸齒大而明顯;而本變種休眠芽長橢圓形,芽苞片為卵圓形,邊緣鋸齒小而不明顯。
本變種系一同源三倍體,來源於二倍體的黑藻,主要以休眠芽進行無性繁殖。每年3月,越冬芽萌發形成植株,進而產生越夏芽;8月份,越夏芽萌發又形成新的植株,進而產生翌年萌發的越冬芽。
Ⅵ 輪葉黑藻的整株種植是怎樣的過程
黑藻俗稱溫絲草、燈籠薇、轉轉薇等,屬水鱉科、黑藻屬單子葉多年生沉水植物。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輪葉黑藻的種植。 輪葉黑藻多年生沉水草本。莖圓柱形,表面具有縱向細棱紋,質較脆。休眠芽長卵圓形;苞葉多數,螺旋狀緊密排列,白色或淡黃綠色,狹披針形至披針形。葉3-8片輪生,常具紫紅色或黑色小斑點,先端銳尖,邊緣鋸齒明顯,無柄,具腋生小鱗片;主脈1條,明顯。花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腋生無柄雄佛焰苞近球形,綠色,表面具明顯的縱棱紋,頂端具刺凸;雄花萼片、花瓣各3片,白色。果實圓柱形,表面常有2-9個刺狀凸起。種子2-6粒,褐色,兩端尖。花果期5-10月。黑藻的花藻莖直立細長,長50-80厘米,葉帶狀披針形,4-8片輪生,通常以4-6片為多,長1.5厘米左右,寬約1.5-50px。葉緣具小鋸齒,葉無柄。 黑藻廣布於淡水池塘、湖泊和水溝中。在中國南北各省及歐、亞、非和大洋洲等廣大地區均有分布。我國產於黑龍江、河北、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喜陽光充足的環境。環境蔭蔽植株生長受阻,新葉葉色變淡,老葉逐漸死亡。最好讓它每天接受2-3個小時的散射日光。性喜溫暖,耐寒,在15-30℃的溫度范圍內生長良好,黑藻的細胞越冬不低於4℃。枝尖插植繁殖。輪葉黑藻屬於「假根尖」植物,只有須狀不定根,在每年的4-8月,處於營養生長階段,枝尖插植3天後就能生根,形成新的植株。 營養體移栽繁殖,一般在穀雨前後,將池塘水排干,留底泥10-15厘米,將長至15厘米輪葉黑藻切成長8厘米左右的段節,每畝按30-50千克均勻潑灑,使莖節部分浸入泥中,再將池塘水加至15厘米深。約20天後全池都覆蓋著新生的輪葉黑藻,可將水加至30厘米,以後逐步加深池水,不使水草露出水面。移植初期應保持水質清新,不能幹水,不宜使用化肥。如有青苔滋生,可使用「殺青苔」葯物殺滅。芽苞的種植,每年的12月到翌年3月是輪葉黑藻芽苞的播種期,應選擇晴天播種,播種前池水加註新水10厘米,每畝用種500-1000克,播種時應按行、株距50厘米將芽苞3-5粒插入泥中,或者拌泥沙撒播。當水溫升至15℃時,5-10天開始發芽,出苗率可達95%。
Ⅶ 如何種植輪葉黑藻這種水草
輪葉黑藻的種植方法;
1、
營養體移植法:
穀雨前後,排乾池塘的水,將輪葉黑藻切成8厘米左右的小段,按照每畝30-50千克的量均勻撒入池中。用掃帚壓入泥土中3-5厘米,加水到15厘米深,20天後再加水到30厘米,根據水草的高度加水,保持水草不露出水面,水草成長期要保持水質清新,不能加化肥。
2、
芽孢的播種方法
每年12月-來年3月是輪葉黑藻芽孢的播種期,播種前將池水降低到10-15厘米,每隔50-60厘米播種一穴,每穴中芽孢3-5粒。播種行距60-80厘米;還可以將芽孢和泥土混合,全池散播,這種方法發芽比較慢,適合育苗用。
3、
植株的種植
每年的5-8月,講成長好的輪葉黑藻撈出,切成20厘米左右的段,和泥土攪拌均勻後撒入蝦池,每畝播散100-200千克。
這些播散的輪葉黑藻一部分被小龍蝦吃掉,另外一部分就會存活下來。
Ⅷ 水草(輪葉黑藻)怎麼種,是不是直接扔缸里就行了
①枝尖插植繁殖
輪葉黑藻屬於「假根尖」植物,只有須狀不定根,在每年的4~8月,處於營養生長階段,枝尖插植3天後就能生根,形成新的植株。
②營養體移栽繁殖
一般在穀雨前後,將池塘水排干,留底泥10~15厘米,將長至15厘米輪葉黑藻切成長8厘米左右的段節,每畝按30~50千克均勻潑灑,使莖節部分浸入泥中,再將池塘水加至15厘米深。約20天後全池都覆蓋著新生的輪葉黑藻,可將水加至30厘米,以後逐步加深池水,不使水草露出水面。移植初期應保持水質清新,不能幹水,不宜使用化肥。如有青苔滋生,可使用"殺青苔"葯物殺滅。
③芽苞的種植
每年的12月到翌年3月是輪葉黑藻芽苞的播種期,應選擇晴天播種,播種前池水加註新水10厘米,每畝用種500~1000克,播種時應按行、株距50厘米將芽苞3~5粒插入泥中,或者拌泥沙撒播。當水溫升至15℃時,5~10天開始發芽,出苗率可達95%。
注意事項:①芽苞的選擇:芽苞長1~1.2厘米,直徑0.4~0.5厘米,每500克3500~4000粒,芽苞粒硬飽滿,呈蔥綠色。②播種前應用聚乙烯網片或白膜圍欄,將芽苞與河蟹隔開,待芽苞萌發長成,水草滿塘時,撤掉圍欄設施,讓河蟹進入草叢。③每畝放蟹量應在1000隻以下。
④整株的種植
在每年的5~8月,天然水域中的輪葉黑藻已長成,長達40~60厘米,每畝蟹池一次放草100~200千克,一部分被蟹直接攝食,一部分生須根著泥存活。水質管理上,白天水深,晚間水淺,減少河蟹食草量,促進須根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