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宗客家菜算盤子的做法
算盤子,是廣東省大埔縣頗負盛名的傳統小吃,屬於客家菜。它是用煮熟的芋頭與粉搓勻做成一粒粒的算盤子樣,算盤子珠圓玉潤,口感滑爽些許Q.加之肉末與香菇之類自己喜歡的蔬菜炒熟,可做菜亦可做主食,非常入味好吃。是由小芋頭 木薯澱粉、 香菜、細蔥、蝦仁、香菇、魚露、生抽、白鬍椒、香菇和蒜等材料製作而成的一道美食。
做法
1,芋頭煮熟去皮,用叉子碾成泥,按照重量的1/2加入木薯澱粉,再沖入少許沸水揉成團狀。粘手的話處理過程中沾上少量生粉作為手粉。
2,揪下一塊,大概7g的樣子,搓成光滑的小球,拇指與食指相對捏一下就是一個算盤子了。
3,加入沸水中煮。
4,煮到浮在水面上就可以了。撈起迅速入涼水放涼。算盤子最好現做現吃。
5,鍋里下油爆香蒜末香菇和蝦仁,加入泡香菇的水,用魚露 生抽 白鬍椒調味,加入算盤子快炒,起鍋前加入香菜碎和小蔥碎即可。
B. 客家菜有哪些
客家菜有:釀豆腐、客家鹽焗雞、生魚膾、煎春角、艾丸、菜脯蛋、水蒸雞等。
1、釀豆腐:釀豆腐的餡料選用剁成碎粒的香菇、魷魚、蝦仁、豬肉等,拌少量味精、白鹽、澱粉,一齊塞入鮮嫩的豆腐塊中間,或蒸或燜,或煲或炸或煮,熟後即可食用,寒冬季節開鍋吃釀豆腐,別有一番風味,是客家菜的代表。
2、客家鹽焗雞:咸香是客家菜的特色,而鹽焗雞最好地體現了這一點。東江菜也因為有鹽焗雞而在以食雞聞名的廣東與潮州菜、廣州菜齊名。
3、生魚膾:客家生魚膾的特點在於用的配料加了田螺香蒜醋。現在生魚膾花樣更多,有河魚生、海魚生、蝦生等。
4、煎春角:煎春角就是煎蛋角,客家傳統家常菜,符合客家人「好食撈大角」的要求。
5、艾丸:用艾搗碎跟豬肉一起弄成艾丸,香氣逼人,風味獨特。
6、菜脯蛋:小時候每家每戶都會有菜脯,現在比較少見了。用菜脯炒蛋,香脆可口,配粥佳餚。
7、水蒸雞:選用家養或在山上用蟲草穀物群養的雞,整隻放在鍋里用水蒸熟,用手撕或刀切成六大塊趁熱吃,十分鮮甜滑嫩。
C. 客家菜的烹調方法常用那幾種做法了
客家菜如同客家語一樣古老,是中華飲食文化重要組成部分,與廣州菜、潮菜並稱廣東三大菜系。烹飪界對客家菜這樣評價,客菜有「無雞不清,無肉不鮮,無鵝不美,無鴨不香,無肘不濃」,可見,客家菜有多好吃。
2006年,中國烹飪協會把廣東梅州評為「中國客家菜之鄉」,代表客家菜之正宗。同時,梅州也是「中國長壽之鄉」,2018年民政部門統計,這里共有上百歲的老人達439人,最長壽者高達115歲高齡。有營養專家認為,除了這里的自然環境因素,其飲食習慣對健康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這里普遍飲用一種客家火炙娘酒,而且以此為中心,形成了花樣百出的娘酒膳食。,客家菜不靠油增香,而靠酒來增香,加酒減油的習慣,對梅州的客家人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客家人是中原南下的移民,由於種種歷史的原因,遷至嶺南山區後,完整地保留了中原的語言與飲食習慣;而且,由於客家人居住地區大都是遠離海洋,客家菜便以內陸型的油重味濃、咸香軟糯為特色。客家菜的用料大都以家禽和野味為主,追求原汁原味,即「飯有飯香,肉有肉味」。有所謂「無雞不清,無肉不鮮,無鴨不香,無鵝不濃」的講法。注重火功,以蒸、焗、煲、釀見長,尤以砂鍋菜聞 名。客家菜講求四時節氣,有「冬羊、夏狗、春雞、秋鴨」之說。
現今客家烹飪技藝中,有許多做法,溯本追源,極其古老。如搏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禮記注流》列有八珍,第五珍叫「搗珍」其法是:「取牛、羊、麋、鹿、麇之肉,必肱(讀枚,脊側肉)。每物與牛若,捶反側之,去其餌(筋腱),熟出之,去其顫,揉其肉。」可見,客家菜系的「搗珍」技法,出自古人,來自中原。客家菜的「氽魚丸、生魚膾、釀醬、豉油、搏丸燴」等等都是古漢語。如此種種,都說明客家烹飪術作為民俗文化中的飲食文化,勘稱古意濃厚。
烹調方法:
客家菜繼承了北方菜餚的烹調方法,以燉、燒、焗、煲為主,其中又以沙鍋菜最為見長。極少添加甚至不加過重過濃的佐料,一般只用生蔥熟蒜調味,簡簡單單,卻將食材的原味得以最大程度的保留。
D. 客家菜口味濃郁,用料做法朴實無華,你了解它的美味秘訣嗎
粵菜中有號稱“三分鼎足”的潮汕菜、廣府菜和客家菜。其中客家菜的創造者雖然住在臨海省份,但是卻往往聚居在遠離海洋的山區,仍然保留著愛吃內陸口味的習慣,講究油重味濃,吃一個“飯有飯香,肉有肉味”。客家菜對於食材的原汁原味、火候的精確掌控都非常講究,這樣才能保證成品的美味。
廣東梅州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國客家菜之鄉” ,與此同時,這里的百歲老人人數也很多,有“長壽之鄉 ”的稱譽。
在中國的美食體系中,客家菜由於獨特的歷史條件和地理環境,長久積累形成一種了自成一派的美食風格。由於講究原汁原味、又很在意火候,其飲食習慣也很符合健康膳食的現代潮流。
E. 客家特色飲食
「民以食為天」,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地方特色飲食,體現不同地方的特色飲食文化。
台北的鴛鴦火鍋,香港的燒臘,湛江本地雞,延安羊腥湯,廣州老火靚湯,廈門的水煮活魚,柳州的螺絲雞……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飲食。當然梅州也不例外,也會有特色的飲食。
客家菜傳統的客家招牌菜是:梅菜扣肉、鹽焗雞、客家釀豆腐、豬肚包雞、釀苦瓜、白斬河田雞、兜湯、汀州泡豬腰、仙人凍、麒麟脫胎、盆菜、四星望月、芋子包、芋子餃、三杯鴨等,這些足夠讓你垂簾三尺。
其實你會發現客家菜很多都是「釀」菜,沒錯,「釀」是一種富有客家特色的製作工藝,即將一種調好味的餡置入另一種食物之中。客家人是無所不釀的,上面提到的釀豆腐,釀苦瓜,釀辣椒是客家人比較喜歡做的菜,如果你有幸到客家人家裡做客,就一定會吃上這美味的「釀」菜。除了釀豆腐、苦瓜、辣椒,還有釀茄子、釀蘿卜、釀蓮藕、釀腐皮、釀肉丸……
當然,眾多客家傳統名菜中被稱為客家第一菜的要非「釀豆腐」莫屬。今天就教大家做這一道客家名菜。
製作方法:將水豆腐切成若干大小均等的小方塊,再取豬肉、大蒜、冬筍、香菇或其他料剁成泥,加上醬油、鹽、澱粉拌以雞蛋製成餡置入小塊豆腐之中,下鍋蒸熟即可。是不是很簡單呢!喜歡做菜的小夥伴們不防試著做一下。
客家菜除了一系列的「釀」菜,還有好多好吃的菜,做法都很獨特。不同地方的菜具有不同的特色。
客家菜的特色:
1.辣味醇厚,獨具特色
客家人也會吃辣椒,但南方地區所說的辣椒和川菜,湘菜的辣椒有所不同,客家人所使用的辣椒辣性比較弱,味道醇厚。客家人喜歡吃辣椒是因為長期住在山區,辣椒能夠祛風除濕,另外客家人因為要長期勞作,喜歡多吃才會有力氣幹活,用辣椒來開胃增強食慾。
2.偏咸、重油,注重熱量
客家人喜歡吃偏咸偏油的食物,這也和客家人的生產勞動有關,客家人有「以農為本」的傳統思想,經常要從事農業活動,干農活是需要花費很多力氣的,每次幹完活回到家就已經餓到不行了,就希望能吃上偏咸偏油的食物,以填飽飢餓感。
3.原汁原味,清香自然
客家人在燒菜過程中一般不喜歡使用味精、高度白酒等調味品,而是使用生薑、蔥、蒜、家釀糯米酒等自製調味品,有時還會再加上一些湯汁作調料,因此做出來的菜餚都比較原汁原味。
4.客家菜選料一般以當地地產為主
客家人在飲食方面也表現出自給自足,常常自己種各種瓜果蔬菜來吃,另外的一些輔食有番薯,土豆,花生,玉米等,客家人最常吃的輔食就是番薯。每個客家孩子小時候都吃了很多番薯,因為在那貧窮的時代,番薯是最常見的食物了。
客家飲食除了上面特別提到一些菜之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客家粄。客家粄就是客家菜中一款地道的主食(也說是小吃的),是粄類的統稱。常見的有老鼠粄、筍粄、草粄、仙人粄,印粄等,這些都是客家人最鍾愛的食物。
老鼠粄:顧名思義就是小小的一條條的,有點像老鼠的尾巴。這種粄可炒著吃也可煮著吃,味道都挺不錯。
笑粄,也叫作杯子粄,叫它杯子粄主要是因為它要用小小的器皿,像個小杯子,所以叫它杯子粄,很好記對吧。
印粄:就是利用一定的模具印出來的帶有印花的粄,這種粄一般做成白色或者紅色。
甜粄:這個粄就是加入黑糖做成的。味道很甜,這個粄的吃法也有很多種,可以蒸來吃也可以煎來吃,還可以煮湯。客家人好像還挺喜歡吃湯食的喲!當然,粄類不知這些,還有很多很多,很難一一說明。
客家人在飲食方面還是比較有特色的,有機會就來吃吧!
F. 客家菜怎樣做才好吃
粵菜即廣東菜,由廣州、潮州、東江三地特色菜點發展而成,是起步較晚的菜系,但它影響深遠,港、澳以及世界各國的中菜館,多數是以粵菜為主。粵菜注意吸取各菜系之長,形成多種烹飪形式,是具有自己獨特風味的菜系。
廣州菜清而不淡,鮮而不俗,選料精當,品種多樣,還兼容了許多西菜做法,講究菜的氣勢、檔次。
潮州古屬閩地,故潮州菜匯閩粵風味,以烹制海洋菜和甜食見長,口味清醇,其中湯菜最具特色。
東江菜又稱客家菜,客家為南徒的中原漢人,聚居於東江山區,其菜鄉土氣息濃郁,以炒、炸、揭、焗見長,俗稱的客家菜常以梅州客家人所用菜譜,但除東部的梅州外,廣東北部韶關、清遠南部深圳、西部茂名等地均有客家人。
粵菜總體上特點是選料廣泛、新奇且尚新鮮,菜餚口味尚清淡,味別豐富,講究清而不淡,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有「五滋」(香、松、軟、肥、濃)、「六味」(酸、甜、苦、辣、咸、鮮)之別。時令性強,夏秋講清淡,冬春講濃郁,有不少菜點具有獨特風味。
粵菜著名的菜點有:雞燴蛇、龍虎鬥、烤乳豬、東江鹽焗雞、白灼基圍蝦、燒鵝、蛇油牛肉、廣式月餅、沙河粉、艇仔粥等。 現介紹幾種常見客家菜做法,有條件也可試試哦。 1、鹹菜燜豬肉主料:鹹菜(最好是客家鹹菜)半斤、五花肉一斤、蒜仁、胡椒粉、味精、油、鹽、清水少許製作過程:先將五花肉切成小塊,肥的部分放入熱鍋煎3分鍾,然後將算仁拍碎後放入鍋中,後將其餘豬肉放入鍋中熱炒,加少許鹽後,將肉盛起; 將算仁(蒜頭的客家話叫法)拍碎後放入鍋中,將鹹菜切成小片後放入鍋中熱炒3分鍾後,加如剛才炒熟的肉,加少許水,加入胡椒粉後,蓋鍋煮2分鍾,後加入少許味精、鹽。 2、釀茄子 【原料】:
茄子500克,豬肉100克,植物油500克,(實耗75克),醬油35克、料酒5克、味精1克、澱粉30克。
【製法】:
1.將豬肉冼凈剁成末、茄子切成0.3厘米厚的片,兩面剞成橫豎花刀、蔥、姜、蒜均切成末,澱粉用水泡上。
2.將炒鍋放在旺火上,倒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茄片炸透、撈出控去油。炒鍋放回旺火上。放入少許油,待油燒熱時,放入肉末煸炒,加入蔥末、薑末、醬油10克、料酒,勾芡做成餡。
3.炸好的茄片,每兩片中間放入肉餡、碼在碗內,上籠用旺火蒸分鍾,合在盤內。
4.將炒鍋放在旺火上,放少許油,加蒜末、醬油25克、味精、高湯,用水澱粉勾成流芡,放點明油、澆在茄子上即成。
【特點】:汁芡光澤、雅麗大方,質地軟爛鮮嫩,滋味濃香。 3、釀豆腐【基本材料】
〖主料〗:板豆腐、瘦肉、魚肉、蝦米、咸魚肉、白菜
〖輔料〗:蔥、姜
〖調料/腌料〗:麻油、胡椒粉等【製作過程】
瘦肉、魚肉分別剁爛,蝦米浸軟切幼,咸魚切幼,蔥切粒。將各材料放大碗中,加入調味料攪至起膠待用;
白菜摘好洗凈,放入油、鹽、滾水中灼熟盛起;
豆腐沖洗滴干,一開四件,用匙羹挖去少量豆腐,灑上少許生粉,釀入魚肉,放入油鑊中煎至微黃色盛起;
燒熱瓦鍋,下油一湯匙爆香薑片,加入上湯煮滾,放入白菜、豆腐滾片刻,下芡汁炒煮,滾即可原煲上桌。 【備注說明】
千年古城梅州,有「客都」之稱,中原人「衣冠南遷」到這里,不但帶來了讀書皆上品的風氣,也形成了自己的飲食文化客家菜。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炸成金黃色,把豬肉、魚肉做成的餡「釀」入其中,放進蔥花、香油,盛在雞湯瓦煲內燜著,直到香氣四溢。想來到了梅州的客家人一時無麥可包餃子,才創出如此美味。 4、梅菜扣肉梅菜扣肉,以肥而著名。如果你正在節食減肥,這個菜可不適合你。 一般第一次品嘗此菜的人,都會因為它的肥膩而止筷。然而當你大膽地咀嚼一塊,滿嘴流油的時候,你會感覺他絕對沒有紅燒肉那麼的肥膩。梅菜吸油,五花肉又會帶著梅菜的清香 ,梅菜和肥五花肉的搭配真的可以說是合味(客家話)。1、帶皮五花肉一大塊,燒開水,放進去煮至用筷子能插入,取出。用叉子在肉皮表面上扎小眼,扎得越密越好,這樣炸出來的皮才會蓬鬆,趁熱在肉皮表面上抹點老抽。2、油里放多多的油,燒到七八成熱(油麵上的青煙向四周擴散,油麵平靜),把整塊肉的皮朝下放入鍋中炸。最好用鍋蓋蓋上,以免油濺出燙傷了,轉小一點火,把肉皮炸黃撈出瀝干油。3、把整塊肉肉皮朝下放入水中浸泡,泡到表皮軟軟的取出瀝干水份。4、把炸好的肉切成件,每件大約0.8厘米厚,皮朝下,在碗里排好。5、梅菜洗凈,漂凈沙子,切碎。燒熱炒鍋,白鍋(就是不放油)炒乾梅菜,盛出。6、取一小碗,加南乳兩塊,白糖、老抽、生抽、米酒、八角粉、鹽等用少許水調均,按自己口味調好味,鍋里放油,燒熱,爆蒜茸,下梅菜炒,將碗里的汁倒入,燒開。煮好後,倒入裝肉的碗內,把碗放在高壓鍋里,上氣蒸半個鍾頭左右,到肉變軟可取出。7、取一碟子扣在碗上,倒轉過來,將碗里的汁倒出來,燙些青菜圍邊,取出碗。汁下鍋再調一下味,加點雞精,麻油,用水澱粉勾一點薄芡,淋在扣肉上,大功告成!小註:
1、調味時汁里還可以加一個辣椒或酸梅(話梅亦可,要甜的)三個,有一點酸酸辣辣的很開胃,還解膩。
2、扣肉做好了隔頓再吃比較入味。墊底的梅菜浸在油汁中,吸掉油膩,就著白粥很開胃。 5、客家鹽焗雞 鹽焗雞是客家宴會上常用的名菜,用嫩雞作原料,將雞宰殺,去內臟,洗凈,涼干,不切塊,然後把整隻雞用草紙包好,煨有炒過的熱鹽中用文火�熟。鹽�雞肉嫩,味香,清潤滋補。[所需材料]材料:雞 1隻 (約3斤) 粗鹽 3斤
紗紙 1張 鍚紙 1張
[烹飪過程]1. 雞洗凈抹乾,吊起風干至越干越好。
2. 將兩只雞腳從尾部插入肚內,用紗紙包好,以牙簽穿過雞頸及雞尾固定位置,以防紗紙散開。
G. 客家菜釀三寶是怎麼做的
客家釀三寶是廣東的客家名菜,色澤各異,形狀美觀,味道獨特,製作過程簡單,可以說是色香味俱全的佳餚。
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製作步驟
10、這時候調個汁,碗里加適量生抽、耗油、香醋、大半碗水。將豆腐也放到鍋里邊,將調好的汁水倒入鍋中,蓋上蓋子悶至汁水燒開,然後用少許水澱粉勾芡出鍋。
H. 廣東客家菜煎釀三寶怎麼做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何為煎釀三寶,就是把釀辣椒,苦瓜,茄子,簡而言之就是把肉往這三個蔬菜中放,一起煎煮,相信釀煎三寶能夠喚起大部分人得回憶
材料:魚肉,豬肉,辣椒,茄子,苦瓜,生粉,油,鹽,醬油,蚝油,糖,蔥,雞粉
第一步:把買回來的魚肉,豬肉切片,然後剁成肉醬,切記,一定要自己剁,不要用碎肉機,剁出來吃起來特香,將肉醬剁得差不多的時候,加鹽,少量油,加入生粉,雞粉,繼續剁均勻,剁完後在菜板上摔打幾下,這時候肉醬是很粘稠的,如果不黏稠證明還沒有剁好
第二步:把辣椒,苦瓜,茄子洗干凈,辣椒,苦瓜去除裡面的籽,然後把三個切開,其中辣椒對半切,苦瓜切成圓柱狀,茄子斜著切,並且中間開一刀
第三步:把肉均勻的釀在三個蔬菜裡面,不要太滿了,基本飽和就好
第四步:下面就是香煎了,起鍋,下少量的油,然後後把辣椒,苦瓜,茄子均勻的平放在鍋里,然後大火煎煮5分鍾,關小火,輕輕的翻轉過來,煎煮5分鍾
第四步:
最後一步就是下醬料了,把蚝油,醬油,糖,鹽下到鍋里,加半杯開水,文火煎煮20分鍾,基本就入味了,然後就可出鍋裝盤了
用料:
苦瓜 4條辣椒 5個茄子 1條(以上共3.5斤)肉餡: 豬瘦肉 1.5斤(可以加一點肥肉。)小池魚(或其他小海魚) 半斤馬膠魚(咸魚) 2小圏雞蛋 1個大蒜 10粒生抽醬油 2勺(醬油可提前,拍幾片薑片泡一會)胡椒粉 2勺生粉 3勺油 2勺鹽 1勺下鍋煮: 油 3勺鹽 1.5勺(適量)生抽醬油 3勺
客家釀三寶(釀苦瓜,茄子,辣椒)的做法步驟
步驟 1
把以上的材料准備好,先來處於一下苦瓜4條和茄子1條,辣椒5個。
步驟 2
把1條苦瓜切成4個小段,用小勺子的柄,把苦瓜籽挖出。 把1個辣椒切片兩段,並劃上一個刀口,把裡面的籽挖出,喜歡吃辣的也可以不挖。
步驟 3
把1條茄子成4個小段,每個小段上劃上兩道深深的刀口。茄子的刀口,要盡量劃深一點,太淺不好釀肉餡。
步驟 4
把切好的茄子泡水,備用。如果不泡水,茄子肉表面容易氧化,不好看。
步驟 5
開始做肉餡,豬瘦肉洗干凈,切小塊瀝干水。用豬前腿肉或裡脊肉,比較軟。可以加一點肥肉,比較好吃。
步驟 6
准備新鮮的小池魚,半斤,也可以用其他小海魚。把小海魚的魚肉取出,去掉魚頭魚骨魚刺魚鱗,備用。
步驟 7
重點介紹這個,馬膠魚,這是一種腌制的霉香的咸魚,加入2小圏馬膠魚,肉餡會非常香,非常好吃。 也可以用這個咸魚來做魚香茄子,或咸魚蒸肉餅。海味店或網上都有賣的。外面飯店的釀三寶,一般都是豬肉餡,沒有馬膠魚和小海魚,所以肉餡總是不夠好吃。☺
步驟 8
取出2小圏馬膠魚,把馬膠肉的取出,去掉魚皮和魚骨備用。 准備10粒大蒜,和1個雞蛋,把大蒜切成蒜蓉備用。☺
步驟 9
開始和肉餡了,先把馬膠魚魚肉和小海魚魚肉,放在攪拌機一起攪碎,取出備用。 再把豬肉放在攪拌機攪碎,把攪碎豬肉和魚肉,蒜蓉,雞蛋,加1勺鹽,胡椒粉,生粉,油,生抽醬油(醬油可提前,拍幾片薑片泡一會),均勻的攪拌在一起,再往同一個方向攪拌幾分鍾,至肉餡有粘性即可。(如果不想那麼麻煩,就只放豬肉餡,多放點蒜頭也好吃。)
步驟 10
和好肉餡是很香的,有粘性的。
步驟 11
開始釀苦瓜了,用筷子把肉餡塞到苦瓜里,壓一下即可。
步驟 12
把釀好苦瓜放在鍋里。
步驟 13
把釀好的辣椒放在一邊,後面再入鍋。
步驟 14
把釀好的茄子放在鍋里。開始煮了,往鍋里加一碗水,加適量的油,蓋上鍋蓋,煮沸轉中火煮7,8分鍾。
步驟 15
再往鍋里加上辣椒,再均勻的加入2勺油,1.5勺鹽,3勺生抽,中火煮10分鍾左右。然後觀察茄子和辣椒是否已熟。
步驟 16
把煮好的釀茄子,出鍋,澆上兩勺鍋里的汁。
步驟 17
把煮好的釀辣椒先出鍋,澆上兩勺鍋里的汁,趁熱吃一個,好好吃啊。(如果不夠咸,可以加點生抽醬油。)
步驟 18
苦瓜在鍋里,小火再煮5分鍾,關火燜7,8分鍾左右即可。
步驟 19
此時一鍋非常美味的釀三寶做好了。
大家好,我是 美食 軌跡大當家,作為廣東梅州客家人的我,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客家人的煎釀三寶是廣東名菜之一,是比較有特色的,色香味俱全,才會成就現在的客家 美食 。
煎釀三寶主演為釀豆腐,釀苦瓜,釀黃板。也有些人會說釀辣椒、釀茄子那些,但是在我梅州就是釀豆腐、釀苦瓜和釀黃板。因為做法需要調餡釀,涉及用鍋煎,所以命名為煎釀三寶。
釀苦瓜,我說明一下,釀苦瓜可以採用煎和蒸的方式,煎會更香一點,蒸會比較入味,下面說一下做法:
配料:
豬肉250克、苦瓜2根 、 雞蛋1個 、 食鹽5克、蔥5克、姜5克、生抽5克、胡椒粉3克、蚝油5克、醬油5克、白糖5克、澱粉5克
烹飪步驟:
主材:苦瓜2根、豬肉250克
腌肉料:鹽5克、蔥5克、薑末5克、生抽5克、雞蛋1個、胡椒粉3克
芡汁:蚝油5克、醬油5克、白糖5克、澱粉5克
1.豬肉剁餡,加入腌肉料朝一個方向攪拌均勻,分次加入適量清水,繼續朝一個方向攪拌至上勁,蓋保鮮膜入冰箱冷藏腌制1小時以上
2.苦瓜洗凈切小段,挖去中間的瓤
3.起鍋坐水,水開後加入適量白糖,放苦瓜焯約1分鍾,沖冷水,擦乾備用
4.肉餡取出釀入苦瓜,水開後入入蒸鍋,上汽後轉中火蒸約12分鍾
5.蒸釀苦瓜的汁倒入炒鍋,加蚝油、醬油、白糖煮開後,調入少許水澱粉煮至湯汁粘稠,澆在蒸好的釀苦瓜上即可。
最後說明一下,自己喜歡吃什麼餡就可以做什麼餡的釀苦瓜,沒有界限的,有香菇肉醬的,韭菜肉醬的等等。
第一客家菜煎釀三寶簡介
客家菜有很多菜式,其中較具代表性的就是釀式菜,即將剁好的肉餡釀進各種材料中,然後煎(或者燜)熟。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煎釀三寶,也就釀苦瓜、釀辣椒和釀茄子。
第二做法流程
做這道菜的程序是:
1.首先將豬肉、牛肉和魚肉剁碎,加入調味料拌勻。然後將茄子切成雙飛狀,要注意中間那一刀不要切斷,要有一點點連著;
2.辣椒斜切,去核;苦瓜斜刀切段,每段大約長3厘米,去瓤。然後將拌好的肉餡分別釀入三種食材中。
3.釀苦瓜煎至兩邊金黃即可,大概煎8分鍾左右;茄子則是炸至酥軟口感最好;辣椒稍微炸一下即可。
4.出鍋的煎釀三寶顏色鮮艷,味道怡人,讓人食慾大開。
第三營養價值和功效
釀苦瓜微苦鮮香,不但有清熱解毒、明目敗火、開胃消食之效,吃了還可以暖胃益氣。喜歡吃辣椒的人更是不能錯過釀辣椒這道菜,吃起來不但有肉的鮮香,還夾雜著辣椒的淡淡香氣,可謂兩者兼得。釀茄子的造型比較像肉夾饃,也就是兩瓣茄子中間夾著肉,口感也很不錯。
用料
不脫餡的煎釀三寶的做法
把苦瓜中間的心掏出來,裡面添上肉餡,放置煎鍋里放油煎致兩面金黃即可,豆腐也是如此豆腐塊中介掏出小洞裝入肉餡放在煎鍋煎成金黃,辣椒掏空心填入肉餡煎制金黃即可!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客家釀三寶做法如下:
1、所有食材洗凈,苦瓜、茄子切厚片,老豆腐切塊。
2、
將蝦仁用刀背拍成泥,取出黑線後剁碎,同豬肉糜、黃酒和鹽一起拌勻。
3、苦瓜和茄子切成1cm左右厚片,將芯挖去,在中芯空洞內抹上生粉,並填入拌好的肉糜,並在釀好的苦瓜和茄子兩面均勻拍上生粉。
老豆腐切成3cm左右的長方形,中間用小勺挖出小洞,撒上生粉後,填入拌好的肉糜,隨後在豆腐的表面均勻拍上生粉。
4、炒鍋內到入植物油,中火將油燒熱,隨後將釀好的苦瓜、茄子和豆腐分別炸至金黃色。
5、倒出油,鍋內保留少量余油,用中小火將蒜泥和薑末煸香後,加入生抽,轉小火,到入水澱粉,勾芡即可。
6、將做好的湯汁淋在炸好的釀三寶上就可以了
客家釀三寶
客家釀三寶是一道廣東省的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色澤各異 形狀美觀 味道獨特。把蝦米豬肉用刀剁碎,加入雞蛋,調味料拌勻,茄瓜雙飛,角椒斜切,去核,涼瓜斜刀切段,每段長約3cm,去瓤。
用料
涼瓜1條、茄瓜、青紅角菽、三肥七瘦豬肉、水發蝦米適量,雞蛋調料等。
製作
1、將蝦米豬肉用刀剁碎,加入雞蛋,調味料拌勻,茄瓜雙飛,角椒斜切,去核,涼瓜斜刀切段,每段長約3cm,去瓤。特點:色澤各異 形狀美觀 味道獨特
煎釀三寶就是釀豆腐,釀茄瓜,釀辣椒,先把肉餡調好,肉餡可以放自己喜歡的配料,三分肥肉七分瘦肉的肉餡口感最好。傳統的肉餡就是只加一些蔥白或者韭菜在肉餡裡面,再加鹽、生抽、蚝油、生粉攪拌均勻,釀進豆腐或者茄子、辣椒內,然後熱鍋下油,有肉的一面煎至金黃後翻過另一面煎,然後放一些生抽跟清水,燜煮十分鍾左右勾欠撒蔥花起鍋!非常好吃!
我吃過的只有釀香菇,釀豆腐,釀辣椒,釀藕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