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薔薇花種子怎麼種,盤點薔薇花種子種法
薔薇花 的種植方式有土培和水培,其中水培是不能長期水培,可以進行水培生根。那麼薔薇花種子怎麼種呢?可能一些花友們在進行種子繁殖時,會容易出現出芽失敗現象。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薔薇花種子種法,還有讓薔薇花種子容易發芽辦法。希望能給你提供幫助,多了解。
1、 對於薔薇花種子播種在什麼時候進行呢?最好是在每年的3-5月和8-10月間,這時期可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健壯程度。但是不少人認為可以用扦插方法來繁殖,成活率較高。但是種子播種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得到一些。
冷藏法是將薔薇脖子與大師的珍珠岩混裝入塑料袋,然後放進冰箱保鮮層大約1個月的樣子就可以拿出來播種了。這種方法播種後一般是在10天左右出芽。
結語: 當我們直接播種的話,是需要一年才會出苗的。在出芽之後,還需要進行定植養護很久才會開花。所以人們大多數都是採用扦插繁殖來進行,時間相對來說比較短。
『貳』 薔薇花種子怎麼種呢薔薇花種子種法是什麼
第一,薔薇花建議在花盆裡面栽種就可以了,因為在花盆裡面種植長相更加好看,氣味也更好聞。第二,准備一份富含營養的土壤,然後薔薇花種子種進去,然後每天按時澆水,再施肥,然後再照射太陽就可以了。
『叄』 薔薇花種子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養殖 薔薇花 種子時,要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將植株的種子放入清水中浸泡1-2天,等到種子表面露白後,再將其撈出放入細沙中攪拌,然後將裹滿細沙的薔薇花種子,均勻的撒在濕潤肥沃的苗床上,並向種子上方蓋上一層1厘米厚度細土即可。
1、種植時間
薔薇花種子適合在每年的3-5月和8-10月份進行種植,此時的氣候較為涼爽,能夠提高種子的發芽率以及長勢,注意不可以在氣溫低於5度的時候種植,否則薔薇花種子會無法發芽。
2、處理種子
在種植薔薇花種子前,要先將其放入清水中浸泡,等待1-2天後,種子表面就會露白,此時要將薔薇花種子撈出放入濕潤的細沙中進行攪拌,使每粒種子都裹滿細沙。
3、進行播種
當處理完薔薇花種子後,要先將其撒在沙土、腐殖土和液肥混合調配的土壤上,再向種子的上方覆蓋上0.5-1厘米後的薄土,然後為薔薇花種子澆透一次水分,使土壤的內部處於濕潤的狀態。
4、補充水分
在養護薔薇花種子的過程中,要向土壤的表面每天噴灑一次水分,讓種子在濕潤的土壤中生長,通常8-10天後植株就會生長出幼芽,此時需要停止灑水,以防薔薇花的幼芽出現腐爛的現象。
『肆』 薔薇花怎麼種植
它的種子都有一段時間的休眠期,若是直接給它育苗的話,需等上一年以上的時間,它才會慢慢長出小苗,所以要想成功育苗的話,就要先給種子處理一下,以打破它的休眠期。
『伍』 薔薇如何種植
薔薇花繁殖方法
薔薇花種子可供育苗,但生產上多用當年嫩枝扦插育苗,容易成活。名貴品種較難扦插,可用壓條或嫁接法繁殖,無性繁殖的幼苗,當年即可開花。用作盆花的苗,應選擇優良品種中較老的枝條,用壓條法育苗,還要注意修剪主芽,進行人工矮化。用作切花的苗,應選擇能形成採花母枝、花大色艷的品種育苗。薔薇亦可採用組培、水培、嫁接、分株等方法繁殖。
薔薇花養殖方法
1、土壤:薔薇花對土壤的要求並不嚴格,耐乾旱,耐瘠薄,栽培以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濕潤且排水通暢的土壤中生長最為適宜,也可在粘重土壤上正常生長。無論是地栽還是盆栽,薔薇花的培養土都應以充分腐熟的砂質土壤為最佳。
2、光照:薔薇花是喜光花卉,比較喜歡充足的陽光,也耐半陰,較耐寒,適應能力極強,除了冬季嚴寒越冬外,南方各地均宜種植。薔薇花生長期間應當保證有充足的陽光,才能夠枝繁葉茂,多開花。
3、澆水:薔薇花喜濕潤,怕濕忌澇。從薔薇花萌芽到開花之前,可適當多澆一些水,以土壤濕潤但不積水為最佳,等到薔薇花開花過後,就應該減少澆水量,澆水時土要見干見濕,遇雨季則要注意排水防澇,以免積水爛根。
4、施肥:薔薇花比較喜肥,也耐貧瘠,三月可施用1次到2次以氮為主的液肥,促使薔薇花枝葉繁茂,四五月份可以施用2次到3次以磷鉀為主的肥料,以促使薔薇花能夠多孕蕾多開花,待花後再施一次復壯肥,然後即可停止施肥。薔薇花於每年冬季需培土施肥1次。
5、修剪:修剪整形是大多數花卉養殖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自然薔薇花也不例外,尤其是培育作盆花,更應該注意修剪整形。一般成株的薔薇花於每年春季萌動前修剪一次,量要適中,保證薔薇枝條疏密適中,外形美觀即可。每年冬季應時常修剪薔薇花的老枝及密生枝條,保持透光及通風良好,可減少病蟲害。
薔薇花注意事項
1、薔薇花炭疽病
【症狀】病斑產生在葉緣,半圓形,病斑邊緣深褐色,中間褐色至淺褐色,後期病斑上生黑色小粒點。病菌在病落葉上越冬。溫暖、潮濕條件下,孢子萌發侵害葉片。株叢過密、濕氣滯留時間長,易發病。炭疽病多零星發生,可以在防治黑斑病及葉斑病時得到兼治。
【防治】秋末冬初及時清園,收集病落葉集中燒毀。加強養護,適當修剪,疏除過密枝條,使通風透光良好。必要時噴施20%龍克菌(噻菌銅)懸浮劑500倍液或78%科博(波。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達科寧(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施保功或施百克(咪鮮胺)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2、薔薇花白粉病
【症狀】葉片、葉柄、嫩梢及花蕾均可發病。成葉上生不規則白粉狀霉斑,病葉從葉尖或葉緣開始逐漸變褐,致全葉乾枯脫落。嫩葉染病,生褪綠蔓延,逐漸擴大,邊緣不明顯,嫩葉正背兩面產生白色粉斑,後覆滿全葉,葉片變為淡灰色或紫紅色。新葉皺縮畸形。葉柄、新梢染病後節間縮短,莖變細,有些病梢出現乾枯,病部也覆滿白粉。花蕾染病,花苞、花梗上覆滿白粉,花萼、花瓣、花梗畸形,重者萎縮枯死,失去觀賞價值。白粉病菌在病芽上越冬。栽植過密、施氮過多、通風不良、陽光不足,易發病。
【防治】選用抗白粉病的品種。冬季修剪時,注意剪去病枝、病芽。發病期少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抗病力。注意通風透光,雨後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可減少發病。發病初期,噴施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20%三唑酮硫磺懸浮劑1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如對上述殺菌劑產生抗葯性,可改噴12.5%腈菌唑乳油或30%特富靈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早春萌芽前噴波美2~3度石硫合劑或45%晶體石硫合劑40~50倍液,殺死越冬病菌。
3、薔薇花金龜子
【特徵】薔薇花金龜子主要為害根、葉、花蕾等部位,嚴重影響花產量和質量。
【防治】燈光誘殺、楊柳誘殺、振盪捕殺等。為害嚴重時,可噴施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效果都較好,但絕不能在花期噴施。
『陸』 薔薇花如何種植,薔薇養殖與注意事項
種植方法:
一、播種繁殖
可採用春播或秋播,通常採用的方法是春播。薔薇果實採收一般於9-10月份進行,采後的薔薇果實要低溫冷藏保存,為第2年春播作好准備。薔薇種子剝取一般在播種前進行,人工或採用機器將種子剝去出來後將種子用清水沖洗,洗凈後置於室內或蔭蔽處晾乾,待種子乾燥後即可播種。如不能立即進行播種,可置於冷凍室內短時間冷藏,但切勿過於乾燥使種子完全脫水,否則將會影響播種後種子發芽。
播種一般於3-4月份進行。播後覆蓋地膜或在播種床上搭建塑料小棚,8-10天後幼苗即可出土,如覆蓋地膜,待大部分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撤除地膜,防止燒苗,同時要澆灌播種後第一道水,細流漫灌,防止淤泥埋壓幼苗。之後可每隔10天澆水1次。當幼苗長出第一對真葉後,可每隔15天澆水1次。同時要注意鬆土除草,當幼苗長至4-7cm高時可進行一次性問苗、定苗。
二、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薔薇可以保持其品種固有特性,能在短期內快速繁殖,從扦插到開花周期短,操作簡便,因此在薔薇的繁殖中常被採用。扦插一般於春末夏初進行。插穗應當選取當年生無病蟲害生長健壯的半木質化枝條,按10-15cm每節剪截,帶2-3個節,插穗頂端留2-4片小葉,大葉片剪去1/3。
上端距芽0.5-1cm剪口需平整,下端剪口傾斜利於扦插入土壤中。扦插用基質可採用細爐灰渣和潔凈河沙混合而成。插床底層需鋪碎石,以增加透氣、排水性,扦插前可用0.5%高錳酸鉀溶液噴淋插床進行徹底消毒,再用清水沖洗。
扦插深度約為5-7cm,株行距5cm×8cm,斜插,扦插時用細木棍引洞,以防止插穗進入時受傷影響生根。扦插後需要及時向插穗葉面噴水,並保持基質土壤的濕潤,防止新插的枝條葉片萎蔫。一般每天噴水2-3次,夏季溫度高時或日照時間長光線強烈,噴水次數需相應增加,地溫一般控制在20-25℃,植株周圍空氣濕度85%-90%,插穗生根白天需要覆蓋遮蔭網,大約25天後大部分插穗開始生根。若使用生根粉處理插穗可以明顯提高生根機率。
注意事項:
一、防治方法
秋末冬初及時清園,收集病落葉集中燒毀。加強養護,適當修剪,疏除過密枝條,使通風透光良好。必要時噴施20%噻菌銅懸浮劑500倍液或78%科博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施保功或施百克(咪鮮胺)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1.白粉病
葉片、葉柄、嫩梢及花蕾均可發病。成葉上生不規則白粉狀霉斑,病葉從葉尖或葉緣開始逐漸變褐,致全葉乾枯脫落。嫩葉染病,生褪綠蔓延,逐漸擴大,邊緣不明顯,嫩葉正背兩面產生白色粉斑,後覆滿全葉,葉片變為淡灰色或紫紅色。新葉皺縮畸形。葉柄、新梢染病後節間縮短,莖變細,有些病梢出現乾枯,病部也覆滿白粉。花蕾染病,花苞、花梗上覆滿白粉,花萼、花瓣、花梗畸形,重者萎縮枯死,失去觀賞價值。白粉病菌在病芽上越冬。栽植過密、施氮過多、通風不良、陽光不足,易發病。
防治方法
選用抗白粉病的品種。冬季修剪時,注意剪去病枝、病芽。發病期少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抗病力。注意通風透光,雨後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可減少發病。發病初期,噴施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20%三唑酮硫磺懸浮劑1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如對上述殺菌劑產生抗葯性,可改噴12.5%腈菌唑乳油或30%特富靈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早春萌芽前噴波美2~3度石硫合劑或45%晶體石硫合劑40~50倍液,殺死越冬病菌。
2.黑斑病
主要侵害葉片、葉柄和嫩梢,葉片初發病時,正面出現紫褐色至褐色小點,擴大後多為圓形或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
防治方法
可噴施多菌靈、甲基托布津、達可寧等葯物。
3.白粉病
侵害嫩葉,兩面出現白色粉狀物,早期病狀不明顯,白粉層出現3--5天後,葉片呈水漬狀,漸失綠變黃,嚴重傷在時則造成葉片脫落。
防治方法
發病期噴施多菌靈、三唑酮即可,但以國光英納效果最佳。
4.銹病
銹病是薔薇一種常見的病害。葉片和新枝條都可能發病。病情嚴重,會引起葉片大面積脫落,以致使花卉失去觀賞價值,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
可用800倍液三唑酮葉面噴霧,每周一次,連續3-4,此疾病可基本痊癒。
(6)薔薇花種子的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1.科屬 :薔薇科薔薇屬
2.薔薇生態習性:喜陽光,亦耐半陰。較耐寒。不耐水濕,忌積水。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花期5~6月。
3.薔薇主要產地:全世界約有薔薇屬植物200種,產北半球溫帶、亞熱帶及熱帶山區。
4.薔薇形態特徵:為落葉灌木。植株蔓延或攀援,被皮刺。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小葉有鋸齒。傘房或圓錐花序,花瓣5枚,有重瓣栽培品種。
5.薔薇園林用途:薔薇初夏開花,花團錦簇,鮮艷奪目。園林中可植於花架、花格、綠廊、綠亭。也可美化牆垣。
6.薔薇管理養護:繁殖以扦插為主,也可播種和分株。栽植株距不應小於2m,入冬前應進行修剪,剪除過密枝和枯枝。
特性
月季、薔薇及玫瑰類之薔薇屬植物的花色幾乎包含了太陽光譜中的所有顏色,僅純藍色除外(現已有日本基改玫瑰達成)。有些種類有強烈的芳香,有突厥薔薇的濃烈香味,也有麝香和香料般的芳香。少數薔薇具有觀賞性的刺。葉也具有裝飾效果,紫葉薔薇柔和的灰紫色和白薔薇的藍綠色葉都成為深紅色和紫色花朵的完美襯托。
『柒』 薔薇花怎麼種植方法
種植薔薇花的時候,一般是在春季和秋季進行,先將在秋季採收的種子用清水洗干凈,選取優質種子進行低溫催芽處理,再配製肥沃疏軟的微酸性土壤,在種植前向裡面加入腐熟的有機肥液攪拌均勻,入栽後澆入透水一次,此後每隔10天左右澆水配合一點葉面肥一次即可。
1、種子處理
種植薔薇花的時候,主要在春季和秋季進行,其中種子處理也是薔薇花怎麼種植中的關鍵,一般先將在秋季採收的種子用清水洗干凈,將空癟的或者有病害的種子去掉,在置於室內的通風處晾乾即可。
2、催芽處理
在種植前最好先將種子進行低溫催芽,主要將種子放在冰凍室或者冰箱中,將裡面的溫度調為8℃~10℃左右,大概貯藏24個小時左右,再取出來放在濕潤的沙土中,上面蓋住一層紗布,每天澆水一次,大概22天後即可發芽。
3、基質配製
栽培薔薇花的基質要保證營養充足,最好選取肥沃疏軟的微酸性土壤,在種植前向裡面加入腐熟的有機肥液,再加入水分後充分攪拌均勻,使之保持濕潤狀態,再在上面覆蓋一層稀薄的細沙,以促進根系的生長。
4、入栽定植
將發芽後的種苗置於營養土中,種子的基部要用土壤全部覆蓋,切忌不可裸露出來,用手輕輕按住即可,澆入一次透水,在上面覆蓋一層地膜,前期使其保持土壤略干,待長出真葉後揭開地膜,每隔10天左右澆水配合一點沃葉葉面肥一次即可。
5、栽後管理
待植株的的高度有10公分的時候,此時就要進行移栽處理,移栽後要經常進行除草處理,以減少養分的流失,放在太陽底下多接受陽光,在萌芽的生長期間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只要不造成積水就行。
『捌』 薔薇花的種植方法
一般家庭種植薔薇花,多用於盆栽觀賞,以及庭院遮蔭裝飾。很多朋友也許對薔薇花的種植方法不太了解,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關於薔薇花的種植方法方面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薔薇種子可供育苗,但生產上多用當年嫩枝扦插育苗,容易成活。名貴品種較難扦插,可用壓條或嫁接法繁殖,無性繁殖的幼苗,當年即可開花。用作盆花的苗,應選擇優良品種中較老的枝條,用壓條法育苗,還要注意修剪主芽,進行人工矮化。用作切花的苗,應選擇能形成採花母枝、花大色艷的品種育苗。
薔薇花為喜光花木,需充足陽光。適和生長於排水良好的肥沃潤濕土壤。
家養的薔薇花容易生薔薇白粉病,症狀為:幼葉淡灰色,葉變扭曲,上覆
一層白粉,嚴重時葉片枯萎、花朵小而少,甚至不能開花,病菌也可浸染花柄、莖等部位。要注意做好:
1、改進薔薇生長條件,適當通風、透光,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
2、冬季修剪後噴1.02千克/升石硫劑殺死越冬病菌。發病前可噴施2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預防,發病時噴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薔薇花種子可供育苗,但生產上多用當年嫩枝扦插育苗,容易成活。名貴品種較難扦插,可用壓條或嫁接法繁殖,無性繁殖的幼苗,當年即可開花。用作盆花的苗,應選擇優良品種中較老的枝條,用壓條法育苗,還要注意修剪主芽,進行人工矮化。用作切花的苗,應選擇能形成採花母枝、花大色艷的品種育苗。
薔薇可感染許多疾病,其中大部分由真菌引起。白粉病表現為幼葉,嫩莖表面的淺灰白色的黴狀菌絲束。黑斑病為真菌所致,表現為葉上明顯的黑斑,這樣的葉容易脫落。銹病也是薔薇常見的病害。
野生薔薇少有病蟲害,人工栽培的常有鋸蜂、薔薇葉蜂、介殼蟲、蚜蟲以及焦葉病、潰瘍病、黑斑病等病蟲害。
『玖』 我有薔薇花的種子,該怎麼種植
一、澆水
薔薇喜潤而怕濕忌澇,所以不管是地種還是盆栽都得保證有良好的排水系統。從早春萌芽開始至開花期間可根據天氣情況酌情澆水3-4次,保持土壤濕潤。如果此時受旱會使開花數量大大減少,夏季乾旱時需再澆水2-3次。
二、施肥
薔薇喜肥,按「薄肥勤施」原則,不斷供給各種養料。植株蔓生愈長,開花愈多,需要的養分亦多,每年冬季需培土施肥1次,保持嫩枝及花芽繁茂,景色艷麗。切花因產花量大,產花季每周需施肥1-2次,並應注意培育採花母枝,剪去弱枝上的花蕾。
光照
薔薇系陽性花卉,它喜溫暖,華北地區及其以南,皆可在室外安全越冬。薔薇夏季要適當遮蔭,避開陽光曝曬;要鬆土透氣,保持通風流暢;要葉面噴水增加空氣濕度。
修剪
修剪為薔薇造景整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序,修剪不善,長成刺蓬一堆,參差不齊,不僅病蟲害多,外形亦不雅觀。一般成株於每年春季萌動前進行一次修剪。修剪量要適中,一般可將主枝(主蔓)保留在1.5米以內的長度,其餘部分剪除。
(9)薔薇花種子的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薔薇的病蟲防治:
一、黑斑病
主要侵害葉片、葉柄和嫩梢,葉片初發病時,正面出現紫褐色至褐色小點,擴大後多為圓形或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可噴施多菌靈、甲基托布津、達可寧等葯物。
二、白粉病
侵害嫩葉,兩面出現白色粉狀物,早期病狀不明顯,白粉層出現3--5天後,葉片呈水漬狀,漸失綠變黃,嚴重傷在時則造成葉片脫落。發病期噴施多菌靈、三唑酮即可,但以國光英納效果最佳。
三、薔薇銹病
銹病是薔薇一種常見的病害。葉片和新枝條都可能發病。病情嚴重,會引起葉片大面積脫落,以致使花卉失去觀賞價值,甚至死亡。如果發現此病,要及時處理,可用800倍液三唑酮葉面噴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薔薇
『拾』 薔薇種子怎麼種 薔薇種子如何種植
1、種子處理。種植薔薇花,一般在春秋兩季進行。先把秋季採收的種子用清水洗干凈,把質量不好的種子挑出去,質量好的種子放在室內通風的地方晾乾備用。秋季種子發黃或者發紅,果子頂端的萼已經乾枯,就表示種子可以採收了。採收下來的新鮮種子,去掉外殼後,把種子放進冰箱里冷藏,可以冷藏3個月的時間。
2、催芽處理。因為薔薇種子有休眠期,種植前,種子要先進行催芽。把種子放在冰箱裡面,冰箱裡面的溫度調至8攝氏度到10攝氏度之間,儲藏時間為1天。時間到了之後,把種子取出來,放在濕潤的沙土裡面,上面再蓋上一層紗布,每天澆一次水。大概20天之後,種子就會發芽。
3、准備基質。種好薔薇花,必須准備適宜的基質。基質要肥沃,要疏鬆透氣,基質的PH值要呈微酸性。種植之前,基質裡面要上足了底肥,底肥一般都會上一些腐熟好的有機肥,然後再加入一些水,充分攪拌均勻,使基質保持濕潤狀態。基質上面還要蓋一層薄沙,這樣有利於根部的生長。
4、進行種植。種苗發芽之後,就可以種到營養土裡面。種子的基部要用土蓋住,不能露出來,用手按住就可以澆水,要澆透,上面還要蓋一層薄膜。前期土壤保持略乾的狀態就可以,真葉長出來開之後要把地膜撕掉,每隔10天要澆一次水。
5、做好移栽。植株高度長到10厘米左右,就可以進行移栽。移栽完之後,要適當鬆土,經常除草,讓植株多接受陽光的照射。在萌芽階段,土壤要保持濕潤狀態,但是盆土裡面不能有積水。
6、澆水管理。春秋季節三四天澆一次水就可以。夏季兩三天澆一次水就可以。薔薇花怕水澇,開花之後不宜多澆水,澆水採取見干見濕的原則就可以。給薔薇花澆水,要注意植株根部不能有積水。
7、施肥管理。薔薇花適應性比較好,它喜肥,但貧瘠的土地也能夠種植薔薇花。3月份要上兩次液態氮肥,四五月份要上兩次磷鉀肥,花後還要上一次復壯肥。
8、做好修剪。在薔薇花的生長過程中,宜進行輕剪,殘花、瘦弱枝、重疊枝要及時剪掉,要留下粗壯的枝條,年輕的枝條從基部起留下5厘米就可以,外側枝要留下。
9、病害防治。在薔薇花的生長過程中,容易發生白粉病。剛開始發現的時候,病枝要剪掉銷毀,要及時噴灑葯液,比如可以噴灑多菌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