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鵪鶉蛋孵化技巧 如何孵化鵪鶉蛋
1、試機:孵化器消毒後先開機運行,正式使用前,測試溫度1~2天,使用醫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是否和顯示溫度一致,如有誤差,需設置參數重新反復多次調校。
2、調溫:孵化器溫度調整准確後,就可以將消過毒干凈的鵪鶉蛋放入水床孵化了,孵化器溫度控制為前期(1~6天)38.3℃、中期(7~14天)37.8℃和後期(15~17天)37.5℃。
3、翻蛋:溫度設置好後,每天需翻蛋2次以上,應該早晚各一次必不可少,翻蛋直到出殼前2天停止。
4、照蛋:在孵化了6~7天後,進行第一次照蛋,主要是為了撿出無精蛋,14~15天進行第2次驗蛋,主要撿出死胚蛋,如果判斷不出是否死胚,也可以不用做第二次照蛋。照蛋的目的一方面是減少蛋的佔用面積,另一方面可以觀察胚胎發育狀況,以便調節孵化條件。
5、冷蛋:驅散孵化器中的余熱,讓胚胎得到更多的新鮮空氣,同時給胚胎冷刺激,促進胚胎發育。將孵化器的覆布翻開,關閉電源,讓胚蛋溫度下降。可以用眼皮測溫,以蛋貼眼皮,感覺微涼(32℃~35℃)即可,然後再緩緩給溫,逐漸達到孵化所需要的溫度。
6、噴水:到了14天後可以適當噴點水增加濕度,用噴霧器在蛋表面噴灑少量溫水,一定是溫水哦,這個可以將噴壺事先放在孵化器中,與之同溫,噴水有利於雛鶉的出殼。
② 怎麼孵鵪鶉蛋
一、溫度孵化室的溫度應保持20-25℃,孵化期內的溫度保持 38 一 39 ℃ 。
二、濕度孵化的前中期相對濕度為60%,後期為70%,為保持濕度,可在孵化器底層放置水盤或者濕毛巾。
三、通風通風主要在於供給胚胎氧氣,排除二氧化碳。方法是,通過孵化期的通氣孔開關來調節,孵化前期將通氣孔打開少許,中期打開一半,後期全打開。
四、照蛋孵化期間,一般照蛋兩次,第一次照蛋是在孵化後5-6天,取出無精蛋;第二次照蛋是在孵化後的12-13天,主要出去死胚蛋。
③ 鵪鶉蛋怎麼孵化
如今很多人為了給家人吃上健康營養的鵪鶉蛋,都想在自己家養幾只小鵪鶉產蛋給家人吃,不想吃養殖場喂養飼料產的蛋,可是不知道怎麼下手,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鵪鶉蛋怎麼孵化。
1、 試機。孵化器消毒後先開機運行,正式使用前,測試溫度1~2天,使用醫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是否和顯示溫度一致,如有誤差,需設置參數重新反復多次調校。
2、 調溫。孵化器溫度調整准確後,就可以將消過毒干凈的鵪鶉蛋放入水床孵化了,孵化器溫度控制為前期(1~6天)38.3℃、中期(7~14天)37.8℃和後期(15~17天)37.5℃。這里的中後期溫度過渡建議每天遞減,不要一次性調到位。
3、 翻蛋。溫度設置好後,每天需翻蛋2次以上,米哥這里建議大家早晚各一次必不可少,翻蛋直到出殼前2天停止。
4、 照蛋。在孵化了6~7天後,進行第一次照蛋,主要是為了撿出無精蛋,米哥悄悄的告訴你這時淘汰的未受精蛋有的還是完好的,還可以吃哦。14~15天進行第2次驗蛋,主要撿出死胚蛋,如果判斷不出是否死胚,也可以不用做第二次照蛋。照蛋的目的一方面是減少蛋的佔用面積,另一方面可以觀察胚胎發育狀況,以便調節孵化條件。
5、 冷蛋。驅散孵化器中的余熱,讓胚胎得到更多的新鮮空氣,同時給胚胎冷刺激,促進胚胎發育。將孵化器的覆布翻開,關閉電源,讓胚蛋溫度下降。可以用眼皮測溫,以蛋貼眼皮,感覺微涼(32℃~35℃)即可,然後再緩緩給溫,逐漸達到孵化所需要的溫度,米哥建議在每天翻蛋的時候同時進行。
6、 噴水。到了14天後可以適當噴點水增加濕度,用噴霧器在蛋表面噴灑少量溫水,一定是溫水哦,這個可以將噴壺事先放在孵化器中,與之同溫,噴水有利於雛鶉的出殼。
在正常的孵化情況下,鵪鶉在孵化後第16天開始出殼,第17天達到高峰,慢的話可能會延遲一兩天。當出殼超過一半時,把絨毛乾燥的鵪鶉拿出孵化器,放入育雛箱中,以防止對未出殼鵪鶉的干擾。
④ 鵪鶉蛋怎麼孵化
鵪鶉蛋孵化的5種方法:
方法一:在電熱毯的下面先鋪一層棉絮,毯上再蓋一層棉毯,上面再平放數根3厘米-5厘米見方的方木棍,將蛋盤放在方木上,可疊放2-3層,上蓋棉被,然後通電加溫。入孵後10小時-12小時,每隔30分鍾檢查1次溫度,以後可通過電熱毯的開關、翻蛋、晾蛋、蓋被的厚薄等控制溫度。每天翻蛋5次-6次。
鵪鶉蛋人工孵化翻蛋的次數
一般情況下兩小時翻蛋一次就可以,你要是沒時間那就早上,中午,晚上各翻一次蛋,晚上回家也沒必要高頻率的翻蛋,保證在倆小時一次也就可以。
方法二:自然孵化。利用母雞孵鵪鶉蛋,但每次只能孵7~8個蛋。
採用母雞孵蛋,要挑選體型適中的母雞,使其孵化20~30個蛋,幼鶉出殼後要立即取走,這樣可連續孵3~4窩。
方法三:人工孵化。這類的方法有很多,有缸孵法、桶孵法、平箱或立箱孵化法等。
(1)桶孵法是將桶四周用紙糊幾層,將炒熱的稻穀裝入麻袋內,作為熱源,紹蛋也用麻袋裝好,一層韻蛋一層稻穀,放入桶內,孵卵管理人員必須嚴格掌握孵化規律,才能獲得高孵化率。
(2)平箱孵化法(這個就比較專業點,也就難操作了),一般適合中小養鶉場,構造簡單,容易製造和操作,箱高157厘米,長96厘米,寬 80厘米,用 5 X 5厘米木方做四周的支架,四周及門用兩層纖維板,中間夾有玻璃纖維,起保溫作用。平箱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孵蛋室,下層為熱源室,兩層之間用0.3厘米厚鐵板隔開,熱源室留一火門,用木炭、煤油或500W電爐供熱。在孵化室內放有溫度計和放蛋筐及翻蛋架,孵化室應保持 20~24℃,相對溫度 60~65%,以利提高孵化率。孵蛋第三天後,每天翻蛋兩次,每次涼蛋幾分鍾,孵到11天後,進行驗蛋,蛋是紅色或黑色,光線不能透過,則是正常發育蛋。孵到15天後,將蛋放入雛蛋盤,一般經過17天孵化,受精蛋就發育成雛鶉。
方法四:放在一些溫暖的細沙中,把裝了沙子和蛋的容器放在白熾燈下(任意一種會產生溫度的燈都可以),具體多長時間不固定,差不多過幾天或幾個星期,小鵪鶉就會孵出來了。
方法五:把蛋放在一堆暖和的棉花或毛里,放在溫暖的地方,效果一樣。
以上信息由中國飼料原料信息網整理提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⑤ 如何孵化鵪鶉
鵪鶉的孵化技術:
野鵪鶉具有築窩、孵化、育雛的特性,但人工馴化後的家鵪鶉,已失去孵化能力,必須用人工孵化或用雞、鴿代孵。鵪鶉的孵化技術主要包括孵化前的准備,種蛋的選擇,種蛋的運輸,試溫與調試,種蛋上蛋前的消毒、碼盤、照檢、預溫和上蛋,孵化條件與操作落盤、出雛、助產和雌雄鑒別,馬立克疫苗的接種、老化與裝車,健康苗鶉的識別技術。
⑥ 怎麼孵鵪鶉蛋最簡單
一:孵化條件:不斷電持續孵化17天
1.使用孵化器孵化17-18天,溫度37.8(恆溫)-38.3(變溫)度之間
孵化溫濕度控制要領
A.第一種方法是變溫孵化,前期1-7天38.3(不能超過38.3否則會早產)度,7-14天37.8度,第14-17天37.6度(此階段切記注意蛋溫)。
B.第二種方法是恆溫孵化,第1-14天37.8度,第14-17天37.6度。
孵蛋濕度1-14天55-60濕度,14-17天65-75濕度。
翻蛋第3-14天每天3次以上包含3次,翻得多出的多,一天最多翻6次。
水床噴水第3天開始噴水:機械孵化器從第14天開始加濕度,天氣熱噴一點點水。(春冬季14天前不噴水,最後三天開始噴,一天3次,夏秋季3至17天都要噴水,最後三天噴水次數增加,不可蛋底積水)
家庭式水床孵化器
二:孵化步驟
①種蛋入孵後可以在第3天開始翻蛋一次翻90-180度(水床翻蛋),翻完蛋後要大面積噴霧狀水(噴水次數見上面內容)噴霧器水溫需要保持與種蛋一樣的溫度(把噴壺跟蛋一起孵就可以保持與蛋溫一致的水溫),鵪鶉蛋一天至少翻3次包含3次,否則後期會出現粘殼,發育畸形,蛋黃與胎血吸收受阻導致出殼時間延後嚴重可能死亡(翻蛋從第3天開始至14天結束,最後三天禁止翻蛋)。②鵪鶉蛋入孵後第6天進行第一次照蛋,准備好照蛋器從種蛋的側面繞圈照,出見密密麻麻的血管就是發育正常的種蛋,發現血絲不均勻或只有一根很粗的血管就是弱精,發現透明的為無精需要及時剔除防止發臭感染其它正常的種蛋。
③種蛋入孵第12天進行第二次照蛋,用照蛋器從側面開始照,此時種蛋陰影部位幾乎占滿整個蛋室如發現佔比小於一半的不排除是弱精症中途停止」育可繼續放進去在14天再次確定一下種蛋的狀況,如依舊如此可及時剔除。
④第14天開始停止翻蛋,但不能停止噴水,需要持續保持濕度到出殼為止。⑤第16天鵪鶉開始陸續起嘴啄殼,啄殼後會有很明顯的蛋殼破洞的狀況,此時需要把鵪鶉啄殼的地方朝上放置方便啄破氣膜,啄殼後羊水供氧轉換為肺部供氧此時覆蓋物一定要透氣量高一點的保持通風,預防室息,此時需要做的就是等待,如果啄殼後滿8個小時,可以人工助產一下,可增加出殼幾率,用綉花針輕輕的戳破啄殼地方的蛋膜,這樣做可以大大提升出殼幾率。
鵪鶉出殼
三:注意
如果是網上購買種蛋,夏季收到之後請立馬孵化,放的越久精子死亡率越高,夏季不能靜放超過12小時(夏季鵪鶉種蛋最多停放5天,有些中途已在發育)第6天必須照蛋!
出殼後轉移至育雛箱用25瓦鎢絲燈保溫10天,飲水器須放小石頭防止鵪鶉踩水弄濕毛(濕毛必死),可餵食小雞飼料,鵪鶉開口料,米糠,碎玉米粉。
鵪鶉育雛
了解更多
3178閱讀
搜索
孵蛋網gif圖解
0-7天鵪鶉人工餵食技巧
孵化鵪鶉全過程
水床孵化鵪鶉步驟
鵪鶉照蛋圖譜
一招防止鵪鶉打架
⑦ 鵪鶉蛋怎麼孵化簡單點的(不用孵化器)
①自然孵化。利用母雞孵鵪鶉蛋,但每次只能孵7~8個蛋。
②採用母雞孵蛋,要挑選體型適中的母雞,使其孵化20~30個蛋,幼鶉出殼後要立即取走,這樣可連續孵3~4窩。
③人工孵化。種類多,有缸孵法、桶孵法、平箱或立箱孵化法等。桶孵法是將桶四周用紙糊幾層,將炒熱的稻穀裝入麻袋內,作為熱源,紹蛋也用麻袋裝好,一層韻蛋一層稻穀,放入桶內,孵卵管理人員必須嚴格掌握孵化規律,才能獲得高孵化率。平箱孵化法,一般適合中小養鶉場,構造簡單,容易製造和操作,箱高157厘米,長96厘米,寬 80厘米,用 5 X 5厘米木方做四周的支架,四周及門用兩層纖維板,中間夾有玻璃纖維,起保溫作用。平箱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孵蛋室,下層為熱源室,兩層之間用0.3厘米厚鐵板隔開,熱源室留一火門,用木炭、煤油或500W電爐供熱。在孵化室內放有溫度計和放蛋筐及翻蛋架,孵化室應保持 20~24℃,相對溫度 60~65%,以利提高孵化率。孵蛋第三天後,每天翻蛋兩次,每次涼蛋幾分鍾,孵到11天後,進行驗蛋,蛋是紅色或黑色,光線不能透過,則是正常發育蛋。孵到15天後,將蛋放入雛蛋盤,一般經過17天孵化,受精蛋就發育成雛鶉
另外:1、放在一些溫暖的細沙中,把裝了沙子和蛋的容器放在白熾燈下(任意一種會產生溫度的燈都可以),具體要過多長時間我也不清楚,反正過幾天或幾個星期,小鵪鶉就會孵出來了。
2、把蛋放在一堆暖和的棉花或毛里,放在溫暖的地方,效果一樣。
⑧ 鵪鶉蛋(不用孵化器)怎麼孵化
1、自然孵化。利用母雞孵鵪鶉蛋,但每次只能孵7~8個蛋。
2、採用母雞孵蛋,要挑選體型適中的母雞,使其孵化20~30個蛋,幼鶉出殼後要立即取走,這樣可連續孵3~4窩。
3、人工孵化。種類多,有缸孵法、桶孵法、平箱或立箱孵化法等。桶孵法是將桶四周用紙糊幾層,將炒熱的稻穀裝入麻袋內,作為熱源,紹蛋也用麻袋裝好,一層韻蛋一層稻穀,放入桶內,孵卵管理人員必須嚴格掌握孵化規律,才能獲得高孵化率。平箱孵化法,一般適合中小養鶉場,構造簡單,容易製造和操作,箱高157厘米,長96厘米,寬 80厘米,用 5 X 5厘米木方做四周的支架,四周及門用兩層纖維板,中間夾有玻璃纖維,起保溫作用。
平箱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孵蛋室,下層為熱源室,兩層之間用0.3厘米厚鐵板隔開,熱源室留一火門,用木炭、煤油或500W電爐供熱。在孵化室內放有溫度計和放蛋筐及翻蛋架,孵化室應保持 20~24℃,相對溫度 60~65%,以利提高孵化率。
孵蛋第三天後,每天翻蛋兩次,每次涼蛋幾分鍾,孵到11天後,進行驗蛋,蛋是紅色或黑色,光線不能透過,則是正常發育蛋。孵到15天後,將蛋放入雛蛋盤,一般經過17天孵化,受精蛋就發育成雛鶉
⑨ 鵪鶉蛋怎麼孵化
自然孵化:選擇體型小、抱窩性強的母雞代孵,注意防止母雞踏破種蛋。 水缸孵化:以口徑一致的水缸、鋁盤、棉被為材料。 電熱毯孵化:通過電熱毯通電加溫,孵化期間每天翻蛋5-6次。 其它方法:鵪鶉蛋還能通過火坑、機器等方法孵化。
1、自然孵化
採用自然法孵化鵪鶉蛋時,要選擇體型小、抱窩性強的母雞代孵,孵化前期,當母雞離巢吃食時,要防止母雞踏破種蛋,如果氣溫較低,應該在窩上加蓋棉毯等進行保溫,一般每次可以孵化30-40枚。
2、水缸孵化
鵪鶉蛋還可以用水缸進行孵化,孵化前准備好口徑一致的水缸、鋁盤各一個以及保溫用的棉被等,將30-40枚種蛋放入小網袋中,然後放進鋁盤內,水缸外用棉絮包緊保溫,接入50-70℃的溫水,最後將鋁盤放在水缸上,再蓋上棉被。
3、電熱毯孵化
在電熱毯下面鋪一層棉絮,再蓋一層棉毯,上面平放數根3-5厘米的方形木棍,將鵪鶉蛋盤放在方木上,疊放2-3層,然後蓋上棉被,並通電加溫,孵化期間每天要翻蛋5-6次,每隔30分鍾檢查一次溫度。
4、其它方法
鵪鶉蛋還可以用火坑、機器等方法進行孵化,火坑孵化法主要適用於北方地區,孵化時做一個土坯火炕,然後在炕床上孵化,方法與電熱毯法相似,而機器法的成本較大,不建議使用。
⑩ 怎麼自己孵鵪鶉蛋
方法有兩種,第一個是自然孵化。如果你的家裡有母雞的話,可以用母雞進行孵化鵪鶉蛋,選擇體型適中的母雞,每次可以孵化7-8個蛋。第二種人工孵化,可以採用缸孵化法,桶孵化法,平箱子或立箱孵化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