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香椿怎麼種植
香椿,應該歸到野菜類中去,它不但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而且具有多種食用功效(如治療風寒、胃痛、痢疾、風濕麻痹等),在當下比較養生的消費環境中,一直深受市場消費者的歡迎和青睞,而且香椿種植生產期比較長(可達8-10年),賣價也比較高,種植香椿銷售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現在有不少農戶都種植香椿。
夏剪主要是為了促進樹體多發側枝、頂芽飽滿,提高香椿採收的產量和品質,一般在7-8月進行,需要把生長過強、過高的枝條進行打頂或短截。
冬剪一般在晚秋、初冬或早春時進行,把1年生的病、弱、密枝以及多生的老枝去除。
對於采種多年的老香椿樹,可能存在樹弱、芽少的狀況,可以在春季采芽採取砍掉第三年以後所有生長枝的方法進行換頭處理,以促進老樹復壯新生。
香椿的樹體高大,香椿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園林綠化的優選樹種。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香椿應該怎麼 種植 。以下就是我給你做的香椿的種植技術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香椿的種植技術
育苗
1、選擇優質種子
選當年的新種子,種子要飽滿,顏色新鮮,呈紅黃色,種仁黃白色,凈度在98%以上,發芽率在40%以上。
2、保溫催芽
為了出苗整齊,需進行催芽處理。催芽 方法 是:用40℃的溫水,浸種5分鍾左右,不停地攪動,然後放在20℃~30℃的水中浸泡24小時,種子吸足水後;撈出種子,控去多餘水分,放到干凈的葦席上,攤3厘米厚,再覆蓋干凈布,放在20℃~25℃環境下保濕催芽。催芽期間,每天翻動種子1~2次,並用25℃左右的清水淘洗2~3遍,控去多餘的水分。有30%的種子萌芽時,即可播種。
3、適時播種
選地勢平坦,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和土質肥沃的田塊做育苗地,結合整地施肥,撒勻,翻透。在1米寬畦內按30厘米行距開溝,溝寬5~6厘米,溝深5厘米,將催好芽的種子均勻地播下,覆蓋2厘米厚的土。
4、幼苗管理
播後7天左右出苗,未出苗前嚴格控制澆水,以防土壤板結影響出苗。當小苗出土長出4~6片真葉時,應進行間苗和定苗。定苗前先澆水,以株距20厘米定苗。株高50厘米左右時,進行苗木的矮化處理。用15%多效唑200~400倍液,每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即可控制徒長,促苗矮化,增加物質積累。在進行多效唑處理的同時結合摘心,可以增加分枝數。
定植後管理
1、整地施肥
日光溫室栽培香椿一定要施足底肥。每畝施優質農家肥不少於5000公斤,過磷酸鈣不少於100公斤,尿素25公斤,撒勻深翻。然後整畦栽苗,一般畦寬80~100厘米
2、定植密度
定植密度以每畝定植3萬株左右,株距15厘米、行距15厘米為宜。
3、精細管理
溫度管理:開始幾天可不加溫,使溫度保持在1℃~5℃以利緩苗。定植8~10天後在大棚上加蓋草苫,白天揭開,晚上蓋好。使棚內溫度白天控制在18℃~24℃、晚間12℃~14℃。在這種條件下經40~50天即可長出香椿芽。
激素調節:定植緩苗後用抽枝寶進行處理對香椿苗上部4~5個休眠芽用抽枝寶定位塗葯,1克葯塗100~120個芽,塗葯可使芽體飽滿,嫩芽健壯,產量可提高10%~20%。
濕度調節:初栽到溫室里的香椿苗要保持較高的濕度。定植後澆透水,以後視情況澆小水,空氣相對濕度要保持在85%左右。萌發後生長期間,相對濕度以70%左右為好。
光照調節:日光溫室香椿生產,要有較好的光照才能促進生長。採用無滴膜,並保持棚膜清潔。
4、椿芽採收
香椿芽在合適的溫度條件下(白天18℃~24℃、晚上12℃~14℃),生長快,呈紫紅色,香味濃。溫室加蓋草苫後40~50天,當香椿芽長到15~20厘米,而且著色良好時開始採收。第一茬椿芽要摘取叢生在芽薹上的頂芽,採摘時要稍留芽薹而把頂芽採下,讓留下的芽薹基部繼續分生葉片。採收宜在早晚進行。溫室里香椿芽每隔7~10天可采1次,共采4~5次,每次采芽後要追肥澆水。
香椿的生長環境
香椿喜溫,適宜在平均氣溫8—10℃的地區栽培,抗寒 能力隨苗樹齡的增加而提高。用種子直播的一年生幼苗在一10℃左右可能受凍。
香椿喜光,較耐濕,適宜生長於河邊、宅院周圍肥沃濕潤的土壤中,一般以砂壤土為好。適宜的 土壤酸鹼度為pH5.5—8.0。
香椿的特徵
喬木;樹皮粗糙,深褐色,片狀脫落。葉具長柄, 偶數羽狀復葉,長30-50厘米或更長;小葉16-20,對生或互生,紙質,卵狀披針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9-15厘米,寬2.5-4厘米,先端尾尖,基部一側圓形,另一側楔形,不對稱,邊全緣或有疏離的小鋸齒,兩面均無毛,無斑點,背面常呈粉綠色,側脈每邊18-24條,平展,與中脈幾成直角開出,背面略凸起;小葉柄長5-10毫米。
圓錐花序與葉等長或更長,被稀疏的銹色短柔毛或有時近無毛,小聚傘花序生於短的小枝上,多花;花長4-5毫米,具短 花梗; 花萼5齒裂或淺波狀,外面被柔毛,且有睫毛;花瓣5,白色,長圓形,先端鈍,長4-5毫米,寬2-3毫米,無毛;雄蕊10,其中5枚能育,5枚退化;花盤無毛,近念珠狀; 子房圓錐形,有5條細溝紋,無毛,每室有 胚珠8顆,花柱比子房長,柱頭盤狀。
蒴果狹橢圓形,長2-3.5厘米,深褐色,有小而蒼白色的皮孔,果瓣薄;種子基部通常鈍,上端有膜質的長翅,下端無翅。花期6-8月,果期10-12月。
香椿的價值
葯用價值
香椿含鈣、磷、鉀、鈉等成分。有補虛壯陽固精、補腎養發生發、消炎止血止痛、行氣理血健胃等作用。凡腎陽虛衰、腰膝冷痛、遺精陽痿、脫發者宜食之。
香椿中含維生素E和性激素物質,具有抗衰老和補陽滋陰作用,對不孕不育症有一定療效,故有“助孕素”的美稱。香椿是時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慾。香椿的揮發氣味能透過蛔蟲的表皮,使蛔蟲不能附著在腸壁上而被排出體外,可用治蛔蟲病。香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並有潤滑肌膚的作用,是保健美容的良好食品。
《 日華子本草》指出,香椿能”止泄精尿血、暖腰漆、除心腥痼冷、胸中痹冷、痃癖氣及腹痛等,食之肥白人。中風失音研汁服;心脾胃痛甚,生研服;蛇犬咬並惡瘡,搗敷”。
樹皮及根皮的內層皮(椿白皮):苦、澀,涼。除熱,燥濕,澀腸,止血,殺蟲。用於痢疾,泄瀉,小便淋痛,便血,血崩,帶下病,風濕腰腿痛。葉(椿葉):苦,平。消炎,解毒,殺蟲。用於痔瘡,痢疾。果實(香椿子):辛、苦,溫。祛風,散寒,止痛。用於泄瀉,痢疾,胃痛。
食用價值
宋·蘇軾。《 春菜》:“豈如吾蜀富冬蔬,霜葉露芽寒更“。歷史 傳說 :早在漢朝,食用香椿,曾與荔一起作為南北兩大貢品,深受皇上及宮廷貴人的喜愛。宋蘇軾盛贊:“椿木實而葉香可啖。”
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是香椿樹的嫩芽。每年春季 穀雨 前後,香椿發的嫩芽可做成各種菜餚。它不僅營養豐富,且具有較高的葯用價值。 香椿葉厚芽嫩,綠葉紅邊,猶如 瑪瑙、翡翠,香味濃郁,營養之豐富遠高於 其它 蔬菜,為宴賓之名貴佳餚。
香椿頭含有極豐富的營養。據分析,每100克香椿頭中,含蛋白質9.8克、含鈣143毫克、含維生素C115毫克,都列蔬菜中的前茅。另外,還含磷135毫克、胡蘿卜素1.36毫克,以及鐵和B族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可用於製作 香椿炒雞蛋、 香椿竹筍、 香椿拌豆腐、潦香椿、煎香椿餅、椿苗拌三絲、椒鹽香椿魚、香椿雞脯、香椿豆腐肉餅、香椿皮蛋豆腐、香椿拌花生、涼拌香椿、腌香椿、冷拌香椿頭。
食用 香椿 的禁忌: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香椿。但香椿為發物,食易誘使痼疾復發,故慢性疾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
經濟價值
香椿木材黃褐色而具紅色環帶,紋理美麗,質堅硬,有光澤,耐腐力強,不翹,不裂,不易變形,易施工,為傢具、室內裝飾品及造船的優良木材,素有“中國桃花心木”之美譽。樹皮可造紙,果和皮可入葯,還可作為蔬菜栽植,價值很高。為華北華中華東等地低山丘陵或平原地區的重要用材樹種,又為觀賞及行道樹種。園林中配置於疏林,作上層滑干樹種,其下栽以耐陰花木。香椿是華北、華東、華中低山丘陵或平原地區土層肥厚的重要用材樹種,“四旁”綠化樹種。
看了香椿的種植技術還看:
1. 蔬菜無土立體種植技術
2. 農村種植瓜果類蔬菜的方法
3. 楸樹該怎麼種植
4. 溫室大棚蔬菜種什麼效益好
5. 如何種植和管理金線蓮
C. 香椿的種植方法
香椿營養豐富,並具有食療作用,那麼香椿怎麼 種植 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香椿的種植 方法 ,一起來看看。
香椿的種植方法
(1)栽培方式:
①普通栽培。香椿的繁殖分播種育苗和分株繁殖(也稱根櫱繁殖)兩種。
播種繁殖的由於香椿種子發芽率較低,因此,播種前,要將種子在30—35℃溫水中浸泡24小時,撈起後,置於25℃處催芽。至胚根露出米粒大小時播種(播種時的地溫最低在5℃左右)上海地區一般在3月上中旬。出苗後,2—3片真葉時間苗,4—5片真葉時定苗,行株距為25x15厘米。
分株繁殖,可在早春挖取成株根部幼苗,植在苗地上,當次年苗長至2米左右,再行定植。也可採用斷根分櫱方法,於冬末春初,在成樹周圍挖60厘米深的圓形溝,切斷部分側根,而後將溝填平,由於香椿根部易生不定根,因此斷根先端萌發新苗,次年即可移栽。
香椿苗育成後,都在早春發芽前定植。大片營造香椿林的,行株距7x 5米。植於河渠、宅後的,都為單行,株距5米左右。定植後要澆水2—3次,以提高成活率。
②矮化密植栽培。這是近年來發展的一種栽培方式。它的育苗方法與普通裁培相同,只是在栽植密度和樹型修剪方面不同。一般每666.7平方米栽6000株左右。樹型可分為多層型和叢生型兩種:多層型是當苗高2米時摘除頂梢,促使側芽萌發,形成3層骨幹枝,第1層距地面70厘米,第2層距第1層60厘米,第3層距第2層40厘米。這種多層型樹干較
高,木質化充分,產量較穩定。叢生型是苗高1米左右時即去頂梢,劉新發枝只採嫩葉不去頂芽,待枝長20—30厘米時再抹頭。特點是樹干較矮,主枝較多。
③保護地栽培。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將栽植在溫室(或管棚)的矮化密植香椿,到11月中旬(指華北南部)進行扣膜。另一種是將已通過休眠的二三年苗木假植於溫室(或管棚)內。室(棚)內溫度白天保持18—24℃,夜溫不低於12℃,經40—45天,就可採食嫩葉。
(2)管理:香椿的田間管理雖屬粗放,但為了使生長快、產量高,還要注意肥水和病蟲害防治工作。如天氣乾旱,應及時澆水;每年要中耕鬆土,在行間最好套種綠肥,5月間翻壓入土或者澆施人畜糞尿。
蟲害有香椿毛蟲、雲斑天牛、草履介殼蟲等,可用殺螟桿菌等農葯防治;病害有葉銹病、白粉病等,可用波爾多液、石硫合劑等葯劑防治。
(3)採摘:普通栽培和矮化密植栽培的香椿,一般在 清明 前發芽, 穀雨 前後就可採摘頂芽,這種第—次採摘的,稱頭茬椿芽,不僅肥嫩,而且香味濃郁,質量上乘;以後根據生長情況,隔15—20天,採摘第二次。新栽的香椿,最多收2次,3年後每年可收2—3次,產量也相應增加。至於保護地栽培的,通過加溫,冬季也可採摘,如不加溫的,可在早春提前供應樹芽。
香椿的栽培技術
1、香椿的形態特徵
香椿屬落葉喬木。高10-15m,有的可達30m。香椿的樹皮為赫褐色,呈條狀深縱裂。幼枝有白色粉狀物,以後逐漸退去。香椿葉偶數羽狀復葉,長30-50 cm,小葉8—10對,對生,橢圓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長8—15cm,先端尾尖,基部圓形,不對稱,葉緣具疏鋸齒或全緣(極少),除背面脈腋偶有續毛外,兩面多無毛;葉長5-10mm。香椿6月開花,圓錐花序頂生;花萼杯狀,有5個鋸齒;花瓣5枚,長橢圓形,白色,有芳香氣味;花蕊除5枚能育雄蕊外,還長有5枚退化雄蕊,其長度約為能育雄蕊的一半。香椿的果實為蒴果,狹橢圓形,深褐色,長1.5-3.0cm,徑1.0-1.5 cm,5瓣裂開;蒴果內含數枚種子,種子上端有矩圓形膜質翅。果實成熟期為10月。
2、香椿的生長習性
香椿喜濕,適宜在年均氣溫8-10℃的地區栽培,抗寒力隨樹齡的增加而提高,在寒冷乾旱的地區,早春幼樹易枯枝。種子直播的1年生幼苗在一10℃左右可能受凍。喜光、較耐濕,多生長於河邊、道旁或憲院周圍肥沃濕潤的沙壤土中,適宜的土壤酸鹼度為pH5.5-8.0。抗污染能力差。
3、化學成分
香椿色鮮味美,營養豐富。香椿芽含蛋白質、糖類、纖維素、脂肪、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杭環自酸、礦物質(鈣、磷、鐵、鉀、鈉、鎂、氯)、VE、芳香物質、香椿素等。據分析,每100g香椿芽中含蛋白質5.7g、脂肪0.4 g,粗纖維1.5g、鈣100 mg、磷120 mg、胡蘿卜素0.93 mg、維生素C 58 mg。其營養價值名列蔬菜作物之前茅,特別是蛋白質含量居群蔬之首,所含維生素C可與含量最高的辣椒媲美。
4、香椿的栽培技術
(1)埋土越冬露地栽培法:採用2年以上樹苗,溝栽矮化密植,冬季修剪地上枝後埋土護根露地越冬。苗木定植一般採用溝寬1.2 m,株距20 cm,每h㎡栽苗40500株,定植後立即灌水,隨後在地表20 cm處定干修剪。香椿樹頂端優勢很強,一般只萌芽1—2個,當芽長至約10 cm時,開始采芽。采芽時留l一2個新葉,不可將整芽掰下。留下的新葉葉腋處過20天又萌發出2次側芽。2年生樹,椿芽莖粗質嫩,產量高,全年採收4—5次,總產40一50 kg,每年秋天上凍產有,將樹枝從地表剪掉,培土。剪下枝條收集保存,可做第2年插插繁殖越冬溫室水培生產椿芽。一般品種的香椿樹在嚴寒地帶露地越冬栽培,地上部都會全部凍死。但根部不受影響,且萌發不定芽能力很強,開春扒土後隨氣溫地溫回升迅速萌發出芽。椿芽生長很快,當芽高25cm時,即可開始採收。
(2)夏苗冬移保護地栽培法:將夏季生長的l-2年生椿苗移溫室中假植栽培生產,可供冬春蔬菜淡季。溫室栽培香椿樹苗要高度密植,1年生樹苗:100-120株/㎡,2年生樹苗:70-80株/㎡,一般0.466 h㎡夏苗可供冬季溫室栽植l h㎡地。假植時,樹苗應分級,小苗假植在後面,白天溫度保持20-25℃,夜晚10-14℃,一般可採收3-4次椿芽。採收應將整芽掰下,通過對主幹回縮修剪,促進主幹所有葉芽陸續萌發。天暖後,再將溫室假植樹苗移栽到大田,每畝5000-6000株。
(3)枝條水培法:收集修剪下的香椿樹枝條,入冬後,剪成20cm長的插條,插在各種盛水的容器內(如罐頭瓶等),擺放在溫室空餘的地方,或窗檯、陽台等處,葉芽會萌發生長,一根插條能採收1-2個椿芽。
D. 香椿怎麼樣種植
一、浸種催芽
香椿的種子需要在播種前一周浸種催芽,種子需要放到50度的溫水中攪拌5分鍾再浸泡一天。將泡好的種子清洗干凈,放入濕潤的袋子,保證有充足的水分,將其置於25度左右的環境下進行催芽,直到有一半的種子露出白色胚芽即可播種。
E. 香椿的種植方法和時間,附管理方法
選種:選擇無霉變且發芽率高的優良香椿品種。浸種催芽:首先把種子放在溫水中浸泡約12個小時,然後放入袋中並置於25°C的環境中催芽。播種育苗:在5-6月將種子撒入種植溝(行距25-30cm,溝深3-5cm)中,隨後澆足底水並覆土壓實,待長出約5片真葉時,便可移栽定植。F. 香椿怎麼種植方法
香椿樹種植前要選好種子,選擇優良品種,從中挑選出籽粒大、飽滿的當年生種子。先將收集好的香椿種子輕輕搓一搓,然後浸泡到溫水中,清洗干凈後撈出瀝干水,放在干凈的容器中催芽。准備好苗床,將種子播種下去,覆土等待發芽。等小苗生長穩定後,將香椿苗移栽到土壤中。
一、種植方法
1、選擇種子:香椿樹種植之前要選好種子,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優良品種,從中挑選出籽粒大,並且顆粒飽滿、發芽能力強的。注意儲藏時間久的種子發芽率會降低,最好採收當年生的新鮮種子。
2、浸種催芽:先將收集好的香椿種子輕輕搓一搓,然後准備好溫熱的水,將種子浸泡到溫水中,種子清洗干凈後撈出來瀝干水分,然後放在干凈的容器中催芽,溫度保持在25-30度左右,大約2-3天左右就能發芽。
3、播撒種子:等到種子大多露白後就能播種了,准備好苗床,在土表面挖出小坑,將香椿種子播到小坑中,然後覆蓋上土壤掩蓋種子。
4、移栽定植:香椿樹適合生長在肥沃的土壤之中,要求所含的有機質豐富,還要具有透氣、疏,提前在土壤中施入腐熟的有機肥或者沃葉微生物菌劑。然後把香椿苗移栽到土壤中,溫度保持在20-28度左右,給予充足的光照,及時澆水補充水分。
G. 香椿苗怎麼種植_香椿的種植技術
香椿苗如何 種植 呢?有很多的人想要知道。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香椿的栽培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香椿的栽培技術
繁殖 方法
香椿的繁殖分播種育苗和分株繁殖(也稱根櫱繁殖)兩種。
播種繁殖的由於香椿種子發芽率較低,因此,播種前,要將種子加新高脂膜在30—35℃溫水中浸泡24小時,撈起後,置於25℃處催芽。至胚根露出米粒大小時播種(播種時的地溫最低在5℃左右)上海地區一般在3月上中旬。出苗後,2—3片真葉時間苗,4—5片真葉時定苗,行株距為25x15厘米。
分株繁殖,可在早春挖取成株根部幼苗,植在苗地上,當次年苗長至2米左右,再行定植。也可採用斷根分櫱方法,於冬末春初,在成樹周圍挖60厘米深的圓形溝,切斷部分側根,而後將溝填平,由於香椿根部易生不定根,因此斷根先端萌發新苗,次年即可移栽。移栽後噴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發,苗體水分不蒸騰,隔絕病蟲害,縮短緩苗期。
香椿苗育成後,都在早春發芽前定植。大片營造香椿林的,行株距7x 5米。植於河渠、宅後的,都為單行,株距5米左右。定植後要澆水2—3次,以提高成活率。
採摘技巧
普通栽培和矮化密植栽培的香椿,一般在 清明 前發芽, 穀雨 前後就可採摘頂芽,這種第—次採摘的,稱頭茬椿芽,不僅肥嫩,而且香味濃郁,質量上乘;以後根據生長情況,隔15—20天,採摘第二次。新栽的香椿,最多收2次,3年後每年可收2—3次,產量也相應增加。至於保護地栽培的,通過加溫,冬季也可採摘,如不加溫的,可在早春提前供應樹芽。
矮化栽培
育苗
1、選擇優質種子
選當年的新種子,種子要飽滿,顏色新鮮,呈紅黃色,種仁黃白色,凈度在98%以上,發芽率在40%以上。
2、保溫催芽
為了出苗整齊,需進行催芽處理。催芽方法是:用40℃的溫水,浸種5分鍾左右,不停地攪動,然後放在20℃~30℃的水中浸泡24小時,種子吸足水後;撈出種子,控去多餘水分,放到干凈的葦席上,攤3厘米厚,再覆蓋干凈布,放在20℃~25℃環境下保濕催芽。催芽期間,每天翻動種子1~2次,並用25℃左右的清水淘洗2~3遍,控去多餘的水分。有30%的種子萌芽時,即可播種。
3、適時播種
選地勢平坦,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和土質肥沃的田塊做育苗地,結合整地施肥,撒勻,翻透。在1米寬畦內按30厘米行距開溝,溝寬5~6厘米,溝深5厘米,將催好芽的種子均勻地播下,覆蓋2厘米厚的土。
4、幼苗管理
播後7天左右出苗,未出苗前嚴格控制澆水,以防土壤板結影響出苗。當小苗出土長出4~6片真葉時,應進行間苗和定苗。定苗前先澆水,以株距20厘米定苗。株高50厘米左右時,進行苗木的矮化處理。用15%多效唑200~400倍液,每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即可控制徒長,促苗矮化,增加物質積累。在進行多效唑處理的同時結合摘心,可以增加分枝數。
香椿苗的種植要點香椿苗的保護地栽培是指利用溫室,塑料大棚等 措施 創造特殊的氣候環境,進行香椿苗的栽培,其目的是為了獲得菜用香椿苗,一般露地香椿穀雨前後才採收,溫室香椿 春節 後始收,至露地香椿上市時結束,因而具有延長香椿的供應季節,豐富了淡季疏菜市場,滿足人民生活所需的優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十分明顯。
利用保護地栽培香椿苗在我國已有幾十年的歷史。早在50年代初期,北京和濟南等地就已利用保護地在冬春季節生產香椿,但當時的栽培面積小,技術簡單、產量低。80年代初中期,山東省首先較大規模地開發利用香椿,並進行溫室栽培。幾年來,山東、河南等地的香椿保護地早已形成一定規模,栽培技術不斷提高、生產中取得較好效果。縱觀香椿保護地栽培歷史,其主要形式有加溫溫室、日光溫室(又稱單坡麵塑料大棚或簡稱大棚)、和小拱棚栽培。
香椿保護地栽培時,所用苗木可以利用露地或保護地育苗方法,選用1-3齡,高1米以上,地徑大於1.5cm的合格狀苗,實生或扦插苗皆可。小棚栽培因一般都是就地栽培,在已栽好香椿的畦地的上搭小棚,故2月底3月初搭棚前,畦地應先澆一次水,然後剪短過高的枝條,將株高控制在0.8-1.0米范圍內。香椿生長過程中注意調節光、溫、濕條件至其最適范圍,一般棚內溫度白天保持20℃-25℃,夜溫10℃-15℃,最低溫在5℃以上;光照強度與香椿芽的色澤有關,光照強度在2.6-3萬勒克斯范圍內時,椿芽薹及復葉均能呈現紅褐色,使產品外觀美,品質好;棚或室內溫度以60-70%為宜。栽植時可根據不同的目的採用不同的密度及栽培模式,可參照露地菜用香椿芽栽培技術。
加溫溫室香椿以採收嫩葉為主,栽後40天左右,當嫩梢有6-10cm長,葉柄尚未木質化時採收。剪采椿芽枝上外層大葉,以後再收長到一定大小的內層葉,分次採收,不留葉柄,每100千克苗木可收嫩葉16-20千克,採下的嫩葉在水中浸1-2小時防萎焉,然後包裝出售,亦有少數地方收香椿嫩梢,新梢長到18-20cm時採收。日光溫室及小拱棚則以採收嫩芽為主,溫室香椿至20cm左右時採收,採摘頂芽後,上部4-6個側芽迅速萌芽,過15-20天可收第二茬椿芽。以後每隔半月左右收第3茬,第4茬椿芽,從2月上旬開始,可採收至4月中下旬露地栽培椿芽上市前結束。小棚因室內溫度低,發芽遲,生長慢,至3月中下旬才能採收,比露地香椿早收1個月左右,收二薦後結束。
香椿苗木在溫室中經冬春生產,至穀雨前後採收結束時,株體內養分已基本耗盡,須挖出苗木,栽到露地,進行恢復培育後再利用。
香椿的定植後管理方法1、整地施肥
日光溫室栽培香椿一定要施足底肥。每畝施優質農家肥不少於5000公斤,過磷酸鈣不少於100公斤,尿素25公斤,撒勻深翻。然後整畦栽苗,一般畦寬80~100厘米
2、定植密度
定植密度以每畝定植3萬株左右,株距15厘米、行距15厘米為宜。
3、精細管理
溫度管理:開始幾天可不加溫,使溫度保持在1℃~5℃以利緩苗。定植8~10天後在大棚上加蓋草苫,白天揭開,晚上蓋好。使棚內溫度白天控制在18℃~24℃、晚間12℃~14℃。在這種條件下經40~50天即可長出香椿芽。
激素調節:定植緩苗後用抽枝寶進行處理對香椿苗上部4~5個休眠芽用抽枝寶定位塗葯,1克葯塗100~120個芽,塗葯可使芽體飽滿,嫩芽健壯,產量可提高10%~20%。
濕度調節:初栽到溫室里的香椿苗要保持較高的濕度。定植後澆透水,以後視情況澆小水,空氣相對濕度要保持在85%左右。萌發後生長期間,相對濕度以70%左右為好。
光照調節:日光溫室香椿生產,要有較好的光照才能促進生長。採用無滴膜,並保持棚膜清潔。
4、椿芽採收
香椿芽在合適的溫度條件下(白天18℃~24℃、晚上12℃~14℃),生長快,呈紫紅色,香味濃。溫室加蓋草苫後40~50天,當香椿芽長到15~20厘米,而且著色良好時開始採收。第一茬椿芽要摘取叢生在芽薹上的頂芽,採摘時要稍留芽薹而把頂芽採下,讓留下的芽薹基部繼續分生葉片。採收宜在早晚進行。溫室里香椿芽每隔7~10天可采1次,共采4~5次,每次采芽後要追肥澆水。
>>>下一頁更多精彩“香椿的種植技術”H. 香椿怎麼種植方法
一、浸種催芽
香椿的種子需要在播種前一周浸種催芽,種子需要放到50度的溫水中攪拌5分鍾再浸泡一天。將泡好的種子清洗干凈,放入濕潤的袋子,保證有充足的水分,將其置於25度左右的環境下進行催芽,直到有一半的種子露出白色胚芽即可播種。
I. 香椿芽的種植方法
香椿芽營養豐富,並具有食療作用,主治外感風寒、風濕痹痛、胃痛、痢疾等,在我國,山東、安徽、河南和陝西等地廣泛栽培。那麼,香椿芽怎麼種?
一、土壤環境
香椿喜溫,適宜在年均氣溫8~10℃的地區栽培,抗寒力隨樹齡的增加而提高,在寒冷乾旱的地區早春幼樹易枯枝。種子直播的一年生幼苗在-10℃左右可能受凍。喜光,較耐濕,多生長於河邊、道旁或宅院周圍肥沃濕潤的沙壤土中,適宜的土壤酸鹼度為pH5.5~8.0,抗污染能力差。
二、浸種催芽
用40℃溫水浸種5分鍾左右,要不停地攪動,然後再用20℃~30℃的溫水浸泡24小時,撈出沖洗,瀝去水分,包3~4層濕紗布,置於20℃~25℃的溫度下催芽。催芽期間,每天翻動種子1~2次,並用25℃左右的清水淘洗2~3遍,控去多餘的水分。有40%的種子萌芽時,即可播種。
三、苗期管理
播後7天左右出苗,剛出土的種苗莖葉嬌嫩,應適當遮光。當幼苗有1~2片真葉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第一次間苗。4~6片真葉時,可去掉塑料膜,這時進行間苗和定苗。定苗前先澆水,以株距20cm定苗。到8月下旬,株高50cm左右時,進行苗木的矮化處理。用15%多效唑200~400倍液,每10~15天噴1次,連續2~3次,即可控制徒長,提早封頂,促苗矮化,增加物質積累。在進行多效唑處理的同時結合摘心,可以增加分枝數。
四、採收
當椿芽長到15厘米,且著色良好即可開始采芽。采芽宜在早、晚進行。頭茬芽(即著生於枝頭頂端的芽)品質和色澤均佳,為上品,宜在12—15厘米時採收。二茬芽長到20厘米時,及時採收打頂,促其發出側芽、隱芽,提高產量。一般每隔10天可採收1次,采後酌情追沃葉氨基酸水溶肥、澆水,促進椿芽生長。
香椿芽使用價值較高,作為一種名、稀、特、葯食兼用的新型蔬菜,備受人們青睞,其種植前景還是不錯的。
J. 香椿苗芽苗菜怎麼種
香椿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香椿的繁殖分播種育苗和分株繁殖(也稱根櫱繁殖)兩種。
播種繁殖的由於香椿種子發芽率較低,因此,播種前,要將種子加新高脂膜在30至35℃溫水中浸泡24小時,撈起後,置於25℃處催芽。至胚根露出米粒大小時播種(播種時的地溫最低在5℃左右)上海地區一般在3月上中旬。出苗後,2至3片真葉時間苗,4至5片真葉時定苗,行株距為25x15厘米。
分株繁殖,可在早春挖取成株根部幼苗,植在苗地上,當次年苗長至2米左右,再行定植。也可採用斷根分櫱方法,於冬末春初,在成樹周圍挖60厘米深的圓形溝,切斷部分側根,而後將溝填平,由於香椿根部易生不定根,因此斷根先端萌發新苗,次年即可移栽。移栽後噴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發,苗體水分不蒸騰,隔絕病蟲害,縮短緩苗期。
香椿苗育成後,都在早春發芽前定植。大片營造香椿林的,行株距7x5米。植於河渠、宅後的,都為單行,株距5米左右。定植後要澆水2至3次,以提高成活率。
採摘技巧
普通栽培和矮化密植栽培的香椿,一般在清明前發芽,穀雨前後就可採摘頂芽。這種第至次採摘的,稱頭茬椿芽,不僅肥嫩,而且香味濃郁,質量上乘;以後根據生長情況,隔15至20天,採摘第二次。新栽的香椿,最多收2次,3年後每年可收2至3次,產量也相應增加。至於保護地栽培的,通過加溫,冬季也可採摘,如不加溫的,可在早春提前供應樹芽。
矮化栽培
育苗
1、選擇優質種子
選當年的新種子,種子要飽滿,顏色新鮮,呈紅黃色,種仁黃白色,凈度在98%以上,發芽率在40%以上。
2、保溫催芽
為了出苗整齊,需進行催芽處理。催芽方法是:用40℃的溫水,浸種5分鍾左右,不停地攪動,然後放在20℃至30℃的水中浸泡24小時,種子吸足水後;撈出種子,控去多餘水分,放到干凈的葦席上,攤3厘米厚,再覆蓋干凈布,放在20℃至25℃環境下保濕催芽。催芽期間,每天翻動種子1至2次,並用25℃左右的清水淘洗2至3遍,控去多餘的水分。有30%的種子萌芽時,即可播種。
3、適時播種
選地勢平坦,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和土質肥沃的田塊做育苗地,結合整地施肥,撒勻,翻透。在1米寬畦內按30厘米行距開溝,溝寬5至6厘米,溝深5厘米,將催好芽的種子均勻地播下,覆蓋2厘米厚的土。
4、幼苗管理
播後7天左右出苗,未出苗前嚴格控制澆水,以防土壤板結影響出苗。當小苗出土長出4至6片真葉時,應進行間苗和定苗。定苗前先澆水,以株距20厘米定苗。株高50厘米左右時,進行苗木的矮化處理。用15%多效唑200至400倍液,每10至15天噴1次,連噴2至3次,即可控制徒長,促苗矮化,增加物質積累。在進行多效唑處理的同時結合摘心,可以增加分枝數。
定植後管理
1、整地施肥
日光溫室栽培香椿一定要施足底肥。每畝施優質農家肥不少於5000公斤,過磷酸鈣不少於100公斤,尿素25公斤,撒勻深翻。然後整畦栽苗,一般畦寬80至100厘米
2、定植密度
定植密度以每畝定植3萬株左右,株距15厘米、行距15厘米為宜。
3、精細管理
溫度管理:開始幾天可不加溫,使溫度保持在1℃至5℃以利緩苗。定植8至10天後在大棚上加蓋草苫,白天揭開,晚上蓋好。使棚內溫度白天控制在18℃至24℃、晚間12℃至14℃。在這種條件下經40至50天即可長出香椿芽。
激素調節:定植緩苗後用抽枝寶進行處理對香椿苗上部4至5個休眠芽用抽枝寶定位塗葯,1克葯塗100至120個芽,塗葯可使芽體飽滿,嫩芽健壯,產量可提高10%至20%。
濕度調節:初栽到溫室里的香椿苗要保持較高的濕度。定植後澆透水,以後視情況澆小水,空氣相對濕度要保持在85%左右。萌發後生長期間,相對濕度以70%左右為好。
光照調節:日光溫室香椿生產,要有較好的光照才能促進生長。採用無滴膜,並保持棚膜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