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念經的正確念法下面是弟子平時念經。不知道是不是有否,請大師指教一下。
1.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2.開經偈
3.開始念經 (普門品就可以了),還可以加上贊佛偈: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 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志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4.稱念佛號:南無阿彌陀佛(百聲或千聲),南無觀世音菩薩(三聲),南無大勢至菩薩(三聲),南無清凈大海眾菩薩(三聲)。
5.西方發願文:弟子**,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凈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凈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台,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密。
6.三皈依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一拜)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一拜)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一拜)
7.迴向:願以此功德庄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8.南無阿彌陀佛(一拜)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
9.問訊結束
你的功課定的太雜了!
Ⅱ 念經主要方法是什麼
念到一定的數量 程度 你自然就會 越來越精進了。 本來只能念21遍就覺得不想念了。念到後面,想念49遍也不覺得煩躁。而且功力增強,智慧增加。 念經就是要堅持 就能收到效果和菩薩的日日加持。 當然 念經就是越沒有雜念越好。 念經之前如果吃了葷腥 就要念凈口業真言七遍。 要刷牙。 如果吃蔥蒜 讓嘴巴氣味很重,就效果差很多 甚至沒有。所以念經前最好不吃蔥蒜類的五辛。
Ⅲ 家中,在佛前念經是什麼姿勢呢,能盤腿坐著
在家中佛前念經的姿勢可以站著、坐著、跪著,也可以邊走邊念。坐著時可以像平常那樣坐在椅子上,也可以盤腿坐著念經,單盤雙盤都可以。一切以自己感到舒適自然為主,但是不可以躺著,除非是因病痛等特殊原因。念經的關鍵在於心地恭敬、真誠,不在於姿勢如何。有的人覺得站著念好,有的人覺得只有跪著念才能表現出恭敬,這個是沒有固定規矩,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
Ⅳ 念心經的正確方法
阿彌陀佛
在干凈地,正襟危坐,恭敬誠心的去念,不要思考經文的意思,只管清凈心去念,反復念,不念經時可以念阿彌陀佛。只要不打擾別人,就不限時間
念完後把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印光大師---讀經何謂恭敬?何謂不恭敬?(白話講解)
何謂恭敬?印光大師雲:「凈手潔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凡欲閱讀經典,須先洗手漱口、潔凈幾案、端身正坐、合起雙掌,然後以拇指與二指翻開經本,慎重小心保護經文,勿令染污、勿使損毀。一則保持經文壽命,二則保持經文完整,三則能生福德及智慧性,四則遠離諸過也。
何謂不恭敬?印光大師雲:「若肆無忌憚、任意褻瀆、及固執管見、妄生毀謗,則罪過彌天、苦報無盡也。」例如將經典放置不凈幾案上、或置於世間雜亂書中、或放置最底處、或床頭上、或置衣物中,或用指甲劃經頁翻閱、令經篇上有指甲劃痕,或用口涎沾於指上來翻經頁,或用二指及中指夾起經文翻閱,或穿鞋時用手指提鞋、再用此手翻閱經典,或眼看經文、心思經文,雙手無事,則閑摩其腳及腳指隙,然後再用手翻閱經典。或正在觀閱經時,咳嗽、打噴嚏、打呵欠不用手掩口,或正閱經時,未將經覆蓋便與人談話、及大說大笑,或不端身正坐、及半坐半卧、並斜身翹起腳來閱讀,或將經置於腿上翻閱,或將經書捲起,當小說唱本看等等。以上各舉不敬經典有十五種,若詳舉則無量矣。
祈緇素大德,於觀覽經文之時,必須仔細思量,對於三藏聖教靈文,恭敬與不恭敬之福罪為要。
Ⅳ 在家念經的最簡單步驟 在家念經的最簡單步驟是什麼
1、首先,誦經時心態的調整至關重要。我們誦經不僅僅是為了增長佛學知識,而是要從這些經典中反觀自己的言行,從而修正自己的行為,改掉自己的惡習,這是我們誦經的真正意義,而不是為了誦經而誦經,那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唐朝的善導大師曾經說過:佛經是一面鏡子,讀經就像照鏡子一樣,越照越明,越照越有智慧。
2、誦經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默誦,就是不出聲,在心裡念。有念誦,照著經本恭恭敬敬一字一句念誦。還可以唱誦,就是打著法器有節奏地唱誦出來,這在寺院我們會經常見到,尤其是寺院舉行法會或者是拜懺,經常會唱誦。不管是選擇哪一種方式,最重要的是心要與佛心相應。一般習慣在正式誦經前,先念一段凈口業真言和開經偈,念完經後要記得迴向。
3、那誦經時什麼樣的姿勢是正確的呢?在家佛弟子可根據誦經時間的長短選擇姿勢。短時間的誦經可以站著或跪著,如果經文較長,可以選擇坐著或者盤腿坐均可。在家佛弟子誦經前要凈手、凈口,衣著要整潔,在佛堂供佛像設經桌,奉上香花燈燭果等供品。若家裡沒有佛堂,選擇一處安靜的地方,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誦經,心要靜下來。
Ⅵ 怎樣才是正確的念佛請佛菩薩仔細看下面
不是只念六字名號就是念佛了,心口不一,也是枉然。
如果念南無阿彌陀佛,只要你發願往生極樂凈土,就行了,不必要非得說出來。
至誠懇切,必須深信切願,除了祖師大德最上根人與愚夫愚婦最下根人,其他必須明了凈宗教理,有餘力者,隨其習性,參大乘各宗通途教理,方可知道極樂凈土雖高妙報土,但也是我等凡夫唯心凈土,人人有份,方可生出深信切願。
念佛時,不要追求什麼感覺,平常心是道。如求感覺,則入魔道。
念佛,除了親證念佛三昧,隨時可現量得見極樂凈土及阿彌陀佛的「清凈心念佛」以外,其他皆為散心念佛。
散心念佛,必得有深信切願,方可往生。
散心念佛行本是全靠彌陀救度,與自力本無關系。所以,你無需追求什麼自力感受。如此,更易接近「無我」之境。
凈宗之核心,在深信切願,非在自力念佛修行功夫。阿彌陀佛第18願即凈宗核心教理,只說信願,不說自力修行功夫。
切願往生,就是已經發願。
Ⅶ 念經有什麼要注意的
1、誦經前要將雙手洗凈,且不論吃素或吃葷食,誦經前都應先刷牙漱口。
2、選擇在無人打擾之處,避免他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打斷了自己誦經。
3、學佛的人宜戒除洋蔥、蔥、大蒜、韭菜、香菜等氣味辛臭的食物,且避免飲酒。若剛食用過以上食物或飲過酒,不宜誦經。須刷牙漱口,在通風處待一陣子,待氣味散盡,才可持誦經典。
4、所在處若有佛像,應先禮佛三拜;若無佛像,則以雙手持經書高舉至齊眉處。
5、經書損壞應當修補,如實在無法修補時,可以焚燒之,將余灰灑於清之處,勿使人踐踏到。
6、經上如果有灰塵,應當以凈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塵。經典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雜物,當敬法如敬佛。
7、擺放經書時,切忌不可一半在桌內,一半在桌外,當端正之。對經書、架裟、衣缽、錫杖、念珠、佛塵及一切法器,皆當恭敬處置之。
8、讀經時忽生雜念,則應將經本合上,待雜念消去後再讀。
9、誦經時,有人造訪或問話時,可以合掌答禮,或以紙條記之,將經典合起,起身迎客,千萬莫未將經典合起,即對著經典談論世俗話,或大笑不已,這是褻瀆法寶的行為。若咳嗽需以袖掩口。
10、讀經中止,當以紙條記之,不可折迭經頁。
11、專供讀誦之經本,不可寫字。萬不得已,以鉛筆為記,熟誦之後必須擦凈。講課之經本則不妨於消隱處筆記。
Ⅷ 《地藏菩薩本願經》應該怎麼念好
關於迴向,你能一次念完就一次念完,不能就分幾次。一分誠敬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十分利益。最好是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誠敬。
果分幾次念的話,每次念都要做一次迴向,至於給去世或在世的親人念,迴向都是一樣的,只要迴向時講清楚是迴向給誰的就可以。一次可以迴向給很多人,也可以迴向給一人。
念時,最好就是房間和客廳,最好是自己分出一個小佛堂,地方可大可小,一兩平米都行,在那裡念最好。別的地方不方便,實在不行也可以在床上念。時間不限,最好每天定時,早上6點前和晚上6點後對眾生利益更大。
存放《地藏菩薩本願經》:
最好有一個單獨的干凈的檯子來供這些經書,只要是經典,你都用一個檯子來供,這個檯子的檯面放了經典,就不要放其他雜物,如生活用品都不要放,只放聖物。
Ⅸ 怎樣正確讀佛經
對佛經的恭敬是人誠心的表現。只要你有恭敬心讀經就可以了,隨時隨地、整篇一段讀都可以。關鍵是,不要光理解字面,要用心體悟字後的真實義,佛經用了大量的譬喻、暗示,以便讓人可以理解。真實義是不可說的、不可思議的,也就只有靠人的智慧去悟了。恭敬心、直心、清凈心比造作重要。放下不必要的煩惱、執著吧。
Ⅹ 怎樣才能正確念佛
念經的目的,是修心,讓自己的心放鬆平靜。
放鬆靜下來,緩慢的念經,要慢
緩慢是讓心放鬆安靜
聲音大小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一般情況下,可以小聲緩慢的念
如果覺得不清醒昏沉的
大聲念有助於破昏沉
開始階段在於次數,多念幾次
每次的時間不需要很長
也不容易做到很長時間
覺得心煩了,念不住了就要停止
強行念下去不會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