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肉桂怎麼食用 可以泡茶喝嗎
用作配料,一般不直接泡茶喝。
枝、葉、果實、花梗可提制桂油,桂油為合成桂酸等重要香料的原料,用作化妝品原料,亦供巧克力及香煙配料,葯用作矯臭劑、驅風劑、刺激性芳香劑等,並有防腐作用。
桂皮粉在西方國家通常用來烤制麵包、點心,腌制肉類食品。
肉桂有溫中補腎、散寒止痛功能,治腰膝冷痛,虛寒胃痛,慢性消化不良,腹痛吐瀉,受寒經閉。
桂枝有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功能,治外感、風寒、肩臂肢節酸痛,桂枝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和人型結核桿菌有顯著抗菌作用。
桂油主要成分除肉桂醛外,還含有苯甲醛、肉桂醇、丁香烯、香豆素等十多種成分,廣泛用於飲料、食品的增香、醫葯配方、調和香精和高級化妝品。
2. 桂圓肉怎麼吃
肉桂是一種水果,具有養血、寧心、補脾、提高機體免疫力等多種保健功能。肉桂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直接用來泡水喝,也可煮雞蛋白糖水喝,可將肉桂燉雞吃,有美容養顏、補血的功效。鮮桂圓肉可直接食用,具有養心、補血的作用。紅棗、粳米、蓮子一起煮粥喝,具有補脾養血、養心益智的功效。肉桂也可以用來泡酒喝,具有安神定志的功效。
龍眼肉如何吃最好是
一、干桂圓綠茶葉
原材料:干桂圓15克,綠茶葉2克。
作法:將干桂圓削皮、削皮、取肉;綠茶葉用開水清理一下,同龍眼肉一同放進器皿中,用開水沖調就可以。
作用:對貧血、牙松、氣虛、神經衰弱、身體疲乏等病症有預防功效。
三、干桂圓燉豬肉
原材料:生豬肉適當,紅腐乳3片,醬油3一茶匙,素油3一茶匙,鹽適量,蒜頭適當,姜1片,米酒適當,老紅糖適當,龍眼肉適當。
作法:
1、生豬肉切一寸厚為的塊狀,分幾輪在油里過一下。
2、肉撈出來,鍋中里放蒜頭和姜,炒出香味後放肉,火維持火災,倒醬油著色,加上料酒,揮發得類似時加溫水(有大骨湯得話就用大骨湯)直至未過肉才行。
3、直到鍋大好的情況下,放龍眼肉和捻碎的紅腐乳。蓋好外蓋,小火烤一個小時。隨後適當放鹽,假如這時候肉早已燉到能夠輕輕鬆鬆插一根筷子的水平,放糖,用大蠟燭水收干一些,大約10-15分鍾。
4、蓋好外蓋熄火在燜30分鍾。假如肉在一個小是後還不很爛,就再次燉30-40分鍾,隨後家糖,收汁兒,再燜。
3. 肉桂有哪些功效有哪些作用怎樣食用
生薑砂仁肉桂燉豬肚
【主料】:豬肚350克
【輔料】:砂仁3克,肉桂5克,姜30克,
【調料】:鹽2克,味精1克
【做法】:
1. 將豬肚洗凈,切塊
2. 生薑洗凈,切片
3. 砂仁、肉桂洗凈備用
4. 將四味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燉
5. 至豬肚塊熟爛,再加鹽、味精調味即可。
4.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肉桂有什麼作用和怎麼吃呢
1、肉桂的功效:
(1)健胃作用:桂皮油刺激嗅覺,能反射地促進胃機能,也能直接對胃粘膜有緩和的刺激作用,使分泌增加,蠕動增強,呈芳香健胃作用。
(2)腸管興奮作用:桂皮油給家兔口服,能促進腸運動,使腸管興奮。對離體家兔腸管亦具有同樣作用,為古人暖脾胃,除冷積之說作了很好的解釋。
2、肉桂的食用方法 :
(1)羊肉肉桂湯:將 6克桂皮放在1斤左右的燉肉中,燉熟之後,無論吃肉還是喝湯,都可以起到溫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氣脹的作用。
(2)肉桂粉:桂皮3克,研細末,一日2次,溫水送服,可治療胃氣脹,胃寒痛;將肉桂皮粉末加入菜中烹調,可有助於控制血糖和膽固醇。
(3)肉桂紅糖茶:桂皮3~6克,紅糖12克,水煎去渣,分2次溫服。可治婦女產後腹痛:在月經前用3克桂皮、9克山楂肉、30克紅糖,適量水煎煮三五分鍾,分2次服下。可治月經來潮時腹脹痛。
(4)肉桂膏:桂皮6克,丁香6克,共研細末,放入膏葯中,貼患兒肚臍,可治療小兒腹瀉。
(5)肉桂附子雞蛋湯:桂皮3克,附子9克,雞蛋1個,水煎桂皮、附子,去渣後,打入雞蛋,熟後食蛋飲汁,1日2次。可治療白帶過多。
(6)每天早餐前30分鍾及睡前,用兩勺蜂蜜,一勺肉桂粉沖開水一杯,喝下即可。定期喝,即使吃高卡路里的食物,也不會讓身體堆積脂肪。
5. 肉桂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1)醫師處方用量1~4.5g。
(2)肉桂30g、青礞石30g、皂莢60g。將上葯共研為細末,煉蜜為丸,硃砂為衣,每丸重3g,每晚睡前含化2丸。用於風寒及腎虛咳喘。
(3)肉桂60g、乾薑60g、皂莢30g。先將乾薑、皂莢切碎,焙乾,肉桂去粗皮,再把3味葯共研為粗末,煉蜜為丸,如黃豆大,1次10丸,1曰2~3次,開水送服。用於哮喘。
(4)肉桂30g、草果6g。將上葯共研為細末,1次3g,1曰3次,開水送服。用於胃寒嘔吐。
(5)肉桂6g、艾葉10g、石菖蒲10g、樟樹根皮(去粗皮)10g。水煎服。用於胃痛(樟樹根皮為樟科植物樟的根皮)。
(6)肉桂10g、木香15g、台烏15g、蓽茇10g、地不容10g、金絲岩陀5g。將上葯共研為細末,1次5g,1曰3次,開水A服。用於胃潰瘍(地不容易防己科植物地不容的塊根,金絲岩陀即地黃連,為A科植物滇黔地黃連的全株)。
(7)肉桂15g、丁香15g、膏葯1張。將前兩味葯共研為細末,用膏葯將葯末固定在肚臍上。用於寒性泄瀉。
(8)肉桂6g、山楂6g、草豆蔻9g、檳榔9g、雞內金3g、乾薑5g。隔曰1劑,水煎服。用於消化不良。
(9)肉桂6g、高良姜6g、胡椒3g、丁香1.5g。上葯共研為細末,分為2包,1次1包,1曰2次,鹽開水A服。用於寒證腹痛。
(10)肉桂5g、土茯苓30g、陳葫蘆30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於腎陽虛水腫。
(11)肉桂5g、茯苓皮18g。水煎服。用於癃閉。
(12)肉桂10g、螻蛄30隻。共研為細末,每次2g,1曰3次,開水A服。用於尿閉。
(13)肉桂10g、紅花15g。水煎服,甜酒為引。用於產後水腫。
(14)肉桂6g、鮮豬肝適量。上葯共用水煮熟,食鹽調味,酌情食肝飲湯。用於遺尿。
(15)肉桂6g、延胡索6g、乾薑6g、小茴香12g。水煎服。用於痛經。
(16)肉桂15g、蒲黃30g、五靈脂30g。上葯共研為細末,於月經來潮前6天開始服,1次10g,1曰2次,開水送服。用於痛經。
(17)肉桂15g、肉蓯蓉30g、五倍子10g。水煎服。用於陽痿。
(18)肉桂3g(去粗皮研細粉)、蜂蜜30g。用冷開水250mL,於瓶內密閉浸泡,每曰轉搖數分鍾,7曰後分服。用於夏季受暑煩渴。
(19)肉桂1g、雄雞肝1具。肉桂研細粉,雞肝切片,拌肉桂粉放入碗內蒸數分鍾,低鹽調味。用於小兒遺尿。
(20)肉桂3g、生薑9g、紅糖適量。煎服。用於胃脘冷痛,風濕身痛。
(21)肉桂10g、桂枝10g、甘草10g。共稍煮片刻,倒入茶杯中,加沸水反復浸泡代茶飲,1曰1劑。用於低血壓(高山低血壓症)。
(22)肉桂3g、黃連3g。將肉桂砸成小碎塊,與黃連一起置入茶杯內,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杯蓋,浸泡20分鍾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加入沸水浸泡數次,直至無味,每曰上午和晚上睡前各泡服1劑。用於水火不濟所致的怔忡,症見怔忡不安,失眠不寐,心煩口燥,腰膝酸軟。
(23)肉桂3g、山茱萸5g。將肉桂砸成小碎塊,與山茱萸一起置入茶杯內,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杯蓋,浸泡20分鍾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加入沸水浸泡數次,直至無味,每曰上午和晚上各泡服1劑。用於腎陽不足的陽痿,症見陰莖不舉,或舉而不堅,腰膝酸軟,肢冷畏寒。
(24)肉桂2g、山茱萸5g、熟地5g、肉蓯蓉5g、枸杞5g。將肉桂砸碎,熟地和肉蓯蓉切成小碎塊,與其他葯一起置入茶杯內,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杯蓋,浸泡20分鍾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加入沸水浸泡數次,直至無味,每曰晚上泡服1劑。用於性功能低下,症見陽痿,滑精,早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頭暈乏力。
(25)肉桂2g、乾薑3g、當歸5g、熟地5g。先將肉桂砸碎,其餘葯物切成小碎塊,一起置入茶杯內,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杯蓋,浸泡20分鍾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加入沸水浸泡數次,直至無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劑。用於A任虛寒的痛經,症見月經逾期不致,經行上腹冷痛,得暖痛減,肢冷畏寒。
(26)肉桂5g、公丁香5g、草蔻5g、鴨子1隻。上3味葯用水煎煮2次,每次20分鍾,潷出兩次葯汁約200mL;鍋內注入適量的水置大火上,加入姜15g、蔥15g,放入宰殺去毛及內臟洗凈的鴨子,燒沸後撇去浮沫,改移小火上加入葯汁,蓋上蓋,保持微沸煮約15分鍾,撈出鴨子,放入預先制好的鹵汁中,用小火鹵熟撈出;留適量鹵汁於鍋內,加入冰糖3g炒化,食鹽調味,均勻塗在鹵好的鴨子全身,再均勻塗上芝麻油即可食用。用於腎陽不足之陽痿、遺精、腰下覺冷;脾胃虛寒之食少、腹脹、脘腹冷痛、呃逆噯氣等症;亦可作性功能低下、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及胃腸功能紊亂之膳食。
6. 桂皮怎麼吃
1.羊肉肉桂湯:
將 6克桂皮放在1斤左右的燉肉中,燉熟之後,無論吃肉還是喝湯,都可以起到溫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氣脹的作用。
2.肉桂粉:
桂皮3克,研細末,一日2次,溫水送服,可治療胃氣脹,胃寒痛;將肉桂皮粉末加入菜中烹調,可有助於控制血糖和膽固醇。
3.肉桂紅糖茶:
桂皮3~6克,紅糖12克,水煎去渣,分2次溫服。可治婦女產後腹痛:在月經前用3克桂皮、9克山楂肉、30克紅糖,適量水煎煮三五分鍾,分2次服下。可治月經來潮時腹脹痛。
4.肉桂膏:
桂皮6克,丁香6克,共研細末,放入膏葯中,貼患兒肚臍,可治療小兒腹瀉。
5.肉桂附子雞蛋湯:
桂皮3克,附子9克,雞蛋1個,水煎桂皮、附子,去渣後,打入雞蛋,熟後食蛋飲汁,1日2次。可治療白帶過多。
6.肉桂粉沖開水每日定時喝:
每天早餐前30分鍾及睡前,用兩勺蜂蜜,一勺肉桂粉沖開水一杯,喝下即可。 定期喝,即使吃高卡路里的食物,也不會讓身體堆積脂肪。
7. 肉桂有哪些使用及鑒定方法
肉桂具有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之功效,日常生活中肉桂也有一定的使用 方法 。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肉桂的用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肉桂的使用方法
1、羊肉肉桂湯:
將 6克桂皮放在1斤左右的燉肉中,燉熟之後,無論吃肉還是喝湯,都可以起到溫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氣脹的作用。
2、肉桂粉:
桂皮3克,研細末,一日2次,溫水送服,可治療胃氣脹,胃寒痛;將肉桂皮粉末加入菜中烹調,可有助於控制血糖和膽固醇。
3、肉桂紅糖茶:
桂皮3~6克,紅糖12克,水煎去渣,分2次溫服。可治婦女產後腹痛:在月經前用3克桂皮、9克山楂肉、30克紅糖,適量水煎煮三五分鍾,分2次服下。可治月經來潮時腹脹痛。
4、肉桂膏:
桂皮6克,丁香6克,共研細末,放入膏葯中,貼患兒肚臍,可治療小兒腹瀉。
5、肉桂附子雞蛋湯:
桂皮3克,附子9克,雞蛋1個,水煎桂皮、附子,去渣後,打入雞蛋,熟後食蛋飲汁,1日2次。可治療白帶過多。
6、肉桂粉沖開水每日定時喝:
每天早餐前30分鍾及睡前,用兩勺蜂蜜,一勺肉桂粉沖開水一杯,喝下即可。 定期喝,即使吃高卡路里的食物,也不會讓身體堆積脂肪。
肉桂的臨床應用
用於腎陽衰弱的陽痿宮冷,虛喘心悸等。本品甘熱助陽補火,為治命門火衰之要葯。常用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的陽痿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滑精遺尿等,多與附子、熟地、山萸肉等同用,如腎氣丸、右歸飲。若治下元虛衰,虛陽上浮的面赤、虛喘、汗出、心悸、失眠、脈微弱者,可用本品以引火歸源,常與山茱萸、五昧子、人參、牡蠣等同用。
用於心腹冷癰,寒疝作痛等。本品甘熱助陽以補虛,辛熱散寒以止痛。治寒邪內侵或脾胃虛寒的脘腹冷痛,可單用研末,酒煎服,或與乾薑、高良姜、蓽茇等同用。治脾腎陽虛的腹癰嘔吐、四肢厥冷、大便塘泄,常與附子、人參、乾薑等同用,如桂附理中丸。治寒疝腹痛,多與吳茱萸、小茴香等同用。“
用於寒痹腰痛,胸痹,陰疽。本辛散溫通,能通行氣血經脈、散寒止痛。治風寒濕痹,尤以治寒痹腰痛,本品頗為常用,多與獨活、桑寄生、杜仲等同用,如獨活寄生湯。治胸陽不振,寒邪內侵的胸痹心痛,可與附子、乾薑、川椒等同用。治陽虛寒凝之陰疽,亦取本品甘熱助陽以補虛,辛熱散寒以通脈,可與鹿角膠、炮姜、麻黃等同用,如陽和湯。
用於閉經,痛經。本品辛行溫通力強,溫經通脈功勝,故可用治沖任虛寒,寒凝血滯的閉經、痛經等證,可與當歸、川芎、小茴香等同用,如少腹逐瘀湯。此外,久病體虛氣血不足者,在補氣益血方中,適加肉桂,能鼓舞氣血生長。
治療支氣管哮喘:取肉桂粉1克,加入無水酒精10毫升,靜置10小時後取上清液0、15~0、3毫升加2%普魯卡因至2毫升混勻,注入兩側肺俞穴,每穴1毫升。治療21例,除1例無效、1例症狀減輕外,其餘均收到控制哮喘發作的效果。其中有1例只注射2次,哮喘即未發作。1月後隨訪5例,均未再發。對合並氣管炎而咳嗽咯痰者曾給予一些祛痰劑,如桔梗、川貝、紫菀、百部、白前根等。治程中未見嚴重反應,一般注射後只感到肺俞處及胸廓有熏熱感或喉部發干,偶訴呼吸有肉桂味,或有輕微酸痛向背部放射,個別注射局部有雀蛋大小微隆起的結塊,有輕微壓痛,一般經1周左右即消失。為慎重起見,凡哮喘合並進展期肺結核,或心臟機能代償不全及高度衰弱者,均忌用。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肉桂中含有的桂皮醛對小鼠柯明顯的鎮靜作用,表現為自發活動減少。對抗甲基苯丙胺所產生的過多活動、轉棒試驗產生的運動失調以及延長環己巴比妥鈉的麻醉時間等。應用小鼠壓尾刺激或腹腔注射醋酸觀察扭體運動的方法證明它有鎮痛作用。對小鼠正常體溫以及用傷寒、副傷寒混合疫苗引起的人工發熱均有降溫作用。對溫刺引起發熱的家兔,桂皮醛及肉桂酸鈉都有解熱作用。可延遲士的寧引起的強直性驚厥及死亡的時間,可減少菸鹼引起的強直性驚厥及死亡的發生率。對戊四唑引起者則無效。
預防血吸蟲病的作用
小鼠每天口服浸劑(未註明品種)0、2毫升/10克體重(10、8克/180毫升),共服15天,服葯之第3天感染血吸蟲,並無預防作用,如與雄黃、檳榔及阿魏同用則有一定效果。
其他作用
桂皮油有強大殺菌作用,對革蘭氏染色剛性菌的效果比陰性者好,因有刺激性,很少用作抗菌葯物,但外敷可治療胃痛、胃腸脹氣絞痛等。內服可作健胃和驅風劑。也有明顯的殺真菌作用,曾應用含1、5%桂皮油及0、5%麝香草酚的混合物治療頭癬。桂皮醛及肉桂酸鈉可引起蛙足蹼膜血管擴張及家兔白細胞增加。
肉桂的葯材鑒定方法
性狀鑒別
1.肉桂“企邊桂”呈兩側略內鄭的淺槽狀,兩端斜削;“油筒桂”多呈捲筒狀,長30-50cm,寬或筒徑3-10cm,厚2-8mm。外表麵灰棕色,稍粗糙,有多數微突起的皮孔及少數橫裂紋,並有灰色地衣斑塊;內表面棕紅色,平滑,有細縱紋,指甲刻劃顯油痕。質堅實而脆,折斷面顆粒性,外層棕色,內層紅棕色而油潤,近外層有1條淺黃色切向線紋(石細胞環帶)。香氣濃烈特異,味甜、辣。
進口肉桂:呈兩側向內捲曲的筒狀,中央略向下凹的槽形,兩端皆斜向削去外皮,長40-50cm,寬6-8cm,厚6-7mm。外表面稍粗糙,具皺紋,有灰白色和黃棕色相間的斑塊,圓形或半圓形皮孔多見;內表面棕色至棕褐色,光滑有細縱紋,指甲刻劃顯油痕。有特殊芳香氣,味甜,微辛。
進口低山肉桂:外表面粗糙,內表皮稍粗糙。皮薄體較輕,斷面淺黃色線紋時顯。含揮發油量較少,香氣差,甜味淡,辛味較濃。
進口高山肉桂:外表面細致,內表面細致而潤滑。皮厚體較重,斷面淺黃色,線紋不明顯。含揮發油量較高,香氣濃,甜味濃,辛味淡。
以外表面細致,皮厚體重,不破碎,油性大、香氣濃、甜味濃而微辛,嚼之渣少者為佳。
2.南玉桂 葯材性狀與肉桂相似,嚼之特別清香,化渣。一般認為質量較好。
顯微鑒別
樹皮橫切面:
1.肉桂木全細胞數列,最內層細胞外壁增厚,木化。皮層較寬厚,散有石細胞、油細胞及粘液細胞。中柱鞘部位有石細胞群排列成近於連續的環層,外側伴有纖維束,石細胞外壁較薄。韌皮部約占樹皮的1/2,射線寬1-2列細胞,含細小草酸鈣針晶;纖維常單個衡疏散在或2-3個成束;油細胞隨處可見,較韌皮薄壁細胞稍大;有粘液細胞。該品薄壁細胞含澱粉粒。
2.南玉桂 組織上與肉桂的區別為:皮層石細胞稍少,中柱鞘部位石細胞帶較窄,通常2-10列斷續排列成環。韌皮束上端石細胞稀疏散在,韌皮纖維直徑16-36μm。
粉末特徵
紅棕色。
①纖維大多單個散在,長梭形,邊綳微波狀或有凹凸,長195-680μm,直徑24-50μm,辟極厚,孔溝不明顯。
② 石細胞類方形或類圓形,直徑32-88μm,壁厚,有的一邊菲薄,有的三面厚一面薄,少數含針晶。
③油細胞類圓形或長圓形,直徑68-108μm,含淡黃色油滴。
④ 草酸鈣針晶較細小,長至43μm,成束或零星散在,於射線細胞中尤多;也有結晶呈長方片狀,寬至6μm。
⑤木全細胞表面觀多角形,壁稍厚,有紋孔,有的一邊較薄,常含有紅棕色物質。此外,有紅棕色薄壁細胞及澱粉粒等。
理化鑒別
1.取粉末0.1 g,加氯仿1 ml浸漬,吸取氯仿液2滴於載玻片上,待揮干, 滴加10%鹽酸苯肼試液1滴,加蓋玻片,鏡下可見桂皮醛苯腙桿狀結晶.
2. 薄層層析取該品氯仿浸出液供試;另取桂皮醛溶液為對照.點樣於同一硅膠G板上,以苯-乙酸乙酯(10∶3)展開10 cm,晾乾,噴霧2%2,4-二硝基苯肼試液顯色,桂皮醛顯桔黃色斑點,供試品在與對照品相對應的位置顯相同的斑點。
猜你喜歡:
1. 烹飪食材中的香料有哪些
2. 阿膠膏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介紹
3. 胃痛定膠囊使用說明書
4. 平安樹的養殖方法及圖片介紹
5. 美容按摩油
8. 肉桂的食用方法及注意有哪些
1.肉桂是溫熱性葯物,如有口渴、咽干舌燥、咽喉腫痛、鼻子出血等熱性症狀及各種急性炎症時,均不宜服用。患有乾燥綜合征、紅斑狼瘡、糖尿病、癌症、結核病、更年期綜合征、慢性肝病、出血性疾病、大便乾燥、痔瘡、目赤者忌食。
2. 桂皮性熱,適合天涼時節食用,夏季忌食桂皮。
3.由於桂皮性熱活血,易損胎氣,所以孕婦一定要慎食。
4.陰虛火旺、血熱出血者也不宜食用。
5.月經過多、盆腔炎、咽疼及其它熱病患者應忌食,有失血和遺精病史的人也應禁食。
以上是肉桂的食用禁忌,我也是從網路上看來的,希望可以幫助到你,謝謝!
9. 肉桂的功效與吃法
功能: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泄瀉,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經閉症瘕,陰疽,流注,及虛陽浮越,上熱下寒。 主治:用於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經閉、痛經、溫經通脈。
吃法:
1.肉桂5g,山葯30g,薏苡仁30g,大棗5枚,紅糖15g。先將肉桂用紗布包紮後,把上葯除紅糖外同煮成粥,去肉桂加紅糖調味後晨起空肚子服食。適用於體虛食少、便溏腹疼者常服,亦可以用於陽衰水腫和妊娠水腫脾腎陽虛型。
2.肉桂3g,茯苓30g,山葯30g,芡實30g,雞內金5g,紅糖30g共研成細末,加適量的水合成團,烙成小餅,作早點食用。適用於脾胃虛寒、納呆、脘腹冷痛、泄瀉者常服。
3.肉桂2g,當歸10g,黃耆10g,粳米50g,紅糖15g。加水煮肉桂、當歸、黃耆,去渣入粳米煮粥,至米熟爛入紅糖調味每晨服食。適用於久病體虛,氣血衰少者服食
4.肉桂2g,茯苓12g,桑白皮5g,粳米50g。加水煮肉桂、茯苓、桑白皮,去渣取汁,和米同煮成粥,晨起空腹吃。適用於脾腎陽虛之水腫,也可以做為中老年人下肢浮腫酸困、體倦乏力的葯膳常服5.豬肺1具,肉桂10g,生薑15g,鹽適量的,加水共煮豬肺熟,吃豬肺喝湯。比較適用於肺虛咳喘偏寒者
10. 肉桂的食用方法及注意有哪些
肉桂也就是桂皮,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香料。當然,除了可以用作香料之外,肉桂也還有很多其他吃法,由於肉桂有著不同的食療作用,想要達到不同的功效,也需要按照不同的方法來食用肉桂。那麼,肉桂怎麼食用比較有效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肉桂的使用方法以及史食療價值!
一、肉桂簡介
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為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樹皮的通稱。本品為常用中葯,又為食品香料或烹飪調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較復雜,約有十餘種,均為樟科樟屬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種,其中主要有桂樹、鈍葉桂、陰香及華南桂等其他種類多為地區用葯。各品種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里用它給燉肉調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
二、肉桂做法指導
1.下焦陽虛火衰,症見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陽痿遺精,小便不利或頻數者,最宜與附子相須為用,以增強溫補腎陽之功。
2.久寒積冷,寒凝氣滯,而致脘腥冷痛,脅肋脹痛,腸鳴泄瀉者,可單味研末服。
3.本品入肝腎血分、能溫經通脈,故常用於寒凝經脈、氣血瘀滯所致的痛經、經閉及產後腹痛等症,臨床宜與川芎、當時等同用。
三、肉桂食療作用
肉桂味辛、甘,性熱;歸腎、心、脾、肝經;香辣氣厚,降而兼升,能走能守;
具有溫腎助陽,引火歸原,散寒止痛,溫經通脈的功效;
主治腎陽不足,畏寒肢冷,腰檢酸軟,陽痿遺精,宮冷不孕,小便不利或尿頻、遺尿,短氣喘促,浮腫尿少;脘腹冷痛,食少便溏;命門火衰,火不歸原,上熱下寒,面赤足冷,頭暈耳鳴,口舌糜爛;虛寒腰痛,寒濕痹痛,寒疝,痛經經閉,產後瘀滯腹痛,陰疽流注,癰瘍膿成不潰,或後潰後不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