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些植物器官的細胞中富含糖類.脂質或蛋白質怎樣從植物器官中提取這些化合物
1、含糖較多的,如甘蔗莖,甜菜的根,可用壓榨的方式提取.
2、含脂類較多的,如油茶的種子,烏桕、竹柏的、種子根,可用物理壓榨或化學蒸餾的方式提取.
3、含蛋白質較多的,如大豆的種子,可用磨碎,過濾等工藝過程提取.
2. 如何去除飼料中的脂類
一、小批量的飼料除脂肪可以用:
脂肪提取器
索氏脂肪提取器又稱脂肪抽取器或脂肪抽出器索氏提取器是由提取瓶、提取管、冷凝器三部分組成的(圖 ),提取管兩側分別有虹吸管和連接管。
各部分連接處要嚴密不能漏氣。提取時,將待測樣品包在脫脂濾紙包內,放入提取管內。提取瓶內加入石油醚,加熱提取瓶,石油醚氣化,由連接管上升進入冷凝器,凝成液體滴入提取管內,浸提樣品中的脂類物質。待提取管內石油醚液面達到一定高度,溶有粗脂肪的石油醚經虹吸管流入提取瓶。流入提取瓶內的石油醚繼續被加熱氣化、上升、冷凝,滴入提取管內,如此循環往復,直到抽提完全為止。
脂肪提取器屬於固液萃取,主要用來檢測糧食,食品,海產品,乳製品,飼料土壤,飲料,橡膠,水質,葯品,和相關化學品等中脂肪等的含量
原理:
脂肪提取器是利用溶劑迴流和虹吸原理,是固體物質每一次都能被純的溶劑所萃取,因而效率較高,為增加液體浸溶的面積,萃取前應先將物質研細,用濾紙套包好置於提取器中,提取器下端接盛有萃取劑的燒瓶,上端接冷凝管,當溶劑沸騰時,冷凝下來的溶劑滴入提取器中,待液面超過虹吸管上端後,即虹吸流回燒瓶,因而萃取出溶於溶劑的部分物質。就這樣利用溶劑迴流和虹吸作用,是固體中的可溶物質富集到燒瓶中,提取液濃縮後,將所得固體進一步提純。
二、大批量的飼料除脂肪,工作量會很大。一般去除掉飼料中的脂肪,還不如直接控制飼料原料中的脂肪含量。如果非要大批量飼料除去脂肪的話,要採用工業脂肪分離技術。
3. 脂肪檢測方法
體內脂肪的方法,脂肪含量越來越受到重視,所以脂肪檢測非常重要,如果脂肪含量高,一定要通過嚴格控制飲食以及適量的運動,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脂肪增多容易患心腦血管疾病。
常規的脂肪檢測方法,需要到醫院做脂肪肝的檢查,可以做肝臟的超聲,脂肪肝的患者往往脂肪都是增多的,通過肝臟的超聲可以判斷是輕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還是中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的人往往體內脂肪是很多的。
脂肪檢測方法可用索式提取法:
一、索式提取法(經典方法)
1、原理:
樣品經前處理後,放入圓筒濾紙內,將濾紙筒置於索式提取管中,利用乙醚或石油醚在水浴中加熱迴流,使樣品中的脂肪進入溶劑中,回收溶劑後所得到的殘留物,即為脂肪(粗脂肪)
採用這種方法測出遊離態脂,此外還含有磷脂、色素、蠟狀物、揮發油、糖脂等物質,所以用索氏提取法測得的脂肪為粗脂肪。
2、 適用范圍與特點
索氏提取法適用於脂類含量較高,結合態的脂類含量較少,能烘乾磨細,不宜吸濕結塊的樣品的測定。此法只能測定游離態脂肪,而結合態脂肪無法測出,要想測出結合態脂肪需在一定條件下水解後變成為游離態的脂肪方能測出。
另外此法是經典方法,對大多數樣品結果比較可靠,但需要周期長,溶劑量大。
4. 如何萃取脂類物質
1、用「傳統溶劑」萃取指類物質,需要漂白過程。
2、用「超臨界萃取方法」提取天然脂類物質。有專門的超臨界流體萃取機,這種方法一般用CO2作萃取劑。
這是因為:
a) 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低(Tc=31.1℃,Pc=7.38MPa),操作條件溫和,對有效成分的破壞少,因此特別適合於處理高沸點熱敏性物質,如香精、香料、油脂、維生素等;
b)CO2可看作是與水相似的無毒、廉價的有機溶劑;
c)CO2在使用過程中穩定、無毒、不燃燒、安全、不污染環境,且可避免產品的氧化:
d)CO2的萃取物中不含硝酸鹽和有害的重金量,並且無有害溶劑的殘留;
e)在超臨界CO2萃取時,被萃取的物質通過降低壓力,或升高溫度即可析出,不必經過反復萃取操作,所以超臨界CO2萃取流程簡單。
J.K.Polak等人己經從藻類中萃取脂類物質獲得成功,而且葉綠素不會被超臨界CO2萃出,因而省去了傳統溶劑萃取的漂白過程。
5. 脂肪酸提取的方法越多越好!!
隔水蒸煮法,在85℃時提取40min;魚油精製的方法是在粗魚油中加入約1.75% 的鹼液(濃度為5% 的氫氧化鈉)。用此方法製得的寶石魚油為清亮、淡黃色液體,各項理化指標均符合魚油標准。實驗進一步對粗魚油和精製魚油的脂肪酸組成進行了分析。
6. 植物油脂提取生產上一般採用什麼工藝
傳統方法:傳統植物油提取工藝主要有壓榨法和浸出法兩種.
一、壓榨法:
壓榨法是藉助機械外力的作用,將油脂從油料中擠壓出來的取油方法,目前是國內植物油脂提取的主要方法。壓榨法適應性強,工藝操作簡單,生產設備維修方便,生產規模大小靈活,適合各種植物油的提取,同時生產比較安全。按照提油設備來分,壓榨法提油有液壓機榨油和螺旋機榨油兩種。液壓榨油機又可以分為立式和卧式兩類,目前廣泛使用的是立式液壓榨油機。
壓榨法存在出油率低,勞動強度大,生產效低的缺點並且由於榨油過程中有生坯蒸炒的工序,豆粕中蛋白質變性嚴重,油料資源綜合利用率低。
二、浸出法:
浸出法是一種較先進的制油方法,它是應用固液萃取的原理,選用某種能夠溶解油脂的有機溶劑,經過對油料的接觸(浸泡或噴淋),使油料中油脂被萃取出來的一種方法,多採用預榨餅後再浸提。
浸出法具有出油率高,粕中殘油率低,勞動強度低,生產效率高,粕中蛋白質變性程度小,質量較好,容易實現大規模生產和生產自動化等優點。其缺點為浸提出來的毛油含非油物質較多,色澤較深,質量較差,且浸出所用溶劑易燃易爆,而且具有一定毒性,生產的安全性差以及會造成油脂中溶劑的殘留。
三、新研究開發的植物油脂提取工藝:1.水代法;2.水酶法;3.反膠束萃取技術;4.超臨界CO2萃取法;5.超聲波處理法;
7. 脂類測定最常用哪些提取劑各有什麼優缺點
1)索式提取法 原理: 樣品經前處理後,放入圓筒濾紙內,將濾紙筒置於索式提取管中,利用乙醚或石油醚在水浴中加熱迴流,使樣品中的脂肪進入溶劑中,回收溶劑後所得到的殘留物,即為脂肪(粗脂肪)。 採用這種方法測出遊離態脂,此外還含有磷脂、色素、蠟狀物、揮發油、糖脂等物質,所以用索氏提取法測得的脂肪為粗脂肪。 索氏提取法適用於脂類含量較高,結合態的脂類含量較少,能烘乾磨細,不宜吸濕結塊的樣品的測定。 此法只能測定游離態脂肪,而結合態脂肪無法測出,要想測出結合態脂肪需在一定條件下水解後變成為游離態的脂肪方能測出。 另外此法是經典方法,對大多數樣品結果比較可靠,但需要周期長,溶劑量大。(2)巴布科克氏法 巴布科克氏法和蓋勃氏法的原理相似,蓋勃氏法較巴布科克法簡單快速,多用一種試劑異戊醇。使用異戊醇是為了防止糖炭化。該法在歐洲比在美國使用更為廣泛。 (3)蓋勒氏法 原理: 用濃硫酸溶解乳中的乳糖和蛋白質等非脂成分,將牛奶中的酪蛋白鈣鹽轉變成可溶性的重硫酸酪蛋白,使脂肪球膜被破壞,脂肪游離出來,再利用加熱離心,使脂肪完全迅速分離,直接讀取脂肪層的數值,便可知被測乳的含脂率。 適應范圍與特點:這兩種方法都是測定乳脂肪的標准方法,適用於鮮乳及乳製品脂肪的測定。對含糖多的乳品(如甜煉乳、加糖乳粉等),採用此方法時糖易焦化,使結果誤差較大,故不適宜。此法操作簡便,迅速。對大多數樣品來說測定精度可滿足要求。 (4)羅斯-哥特里法 巴布科克氏法、蓋勃式法、羅斯-哥特里法主要用於乳、及乳製品中脂類的測定 (5)酸水解法 酸水解法測出的脂肪為游離態脂和結合脂全部脂類。 原理: 將試樣與鹽酸溶液一同加熱進行水解,使結合或包藏在組織里的脂肪游離出來,再用乙醚和石油醚提取脂肪,回收溶劑,乾燥後稱量,提取物的重量即為脂肪含量。 適用范圍與特點 適用於各類食品中脂肪的測定,對固體、半固體、粘稠液體或液體食品,特別是加工後的混合食品,容易吸濕、結塊,不易烘乾的食品,不能採用索氏提取法時。用此法效果較好。
8. 如何萃取脂類物質
1、用「傳統溶劑」萃取指類物質,需要漂白過程.
2、用「超臨界萃取方法」提取天然脂類物質.有專門的超臨界流體萃取機,這種方法一般用CO2作萃取劑.
這是因為:
a) 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低(Tc=31.1℃,Pc=7.38MPa),操作條件溫和,對有效成分的破壞少,因此特別適合於處理高沸點熱敏性物質,如香精、香料、油脂、維生素等;
b)CO2可看作是與水相似的無毒、廉價的有機溶劑;
c)CO2在使用過程中穩定、無毒、不燃燒、安全、不污染環境,且可避免產品的氧化:
d)CO2的萃取物中不含硝酸鹽和有害的重金量,並且無有害溶劑的殘留;
e)在超臨界CO2萃取時,被萃取的物質通過降低壓力,或升高溫度即可析出,不必經過反復萃取操作,所以超臨界CO2萃取流程簡單.
J.K.Polak等人己經從藻類中萃取脂類物質獲得成功,而且葉綠素不會被超臨界CO2萃出,因而省去了傳統溶劑萃取的漂白過程.
9. 脂肪檢測的原理是什麼實驗操作流程
脂肪檢測方法可用索式提取法:
一、索式提取法(經典方法)
1、原理:
樣品經前處理後,放入圓筒濾紙內,將濾紙筒置於索式提取管中,利用乙醚或石油醚在水浴中加熱迴流,使樣品中的脂肪進入溶劑中,回收溶劑後所得到的殘留物,即為脂肪(粗脂肪)
採用這種方法測出遊離態脂,此外還含有磷脂、色素、蠟狀物、揮發油、糖脂等物質,所以用索氏提取法測得的脂肪為粗脂肪。
2、 適用范圍與特點
索氏提取法適用於脂類含量較高,結合態的脂類含量較少,能烘乾磨細,不宜吸濕結塊的樣品的測定。此法只能測定游離態脂肪,而結合態脂肪無法測出,要想測出結合態脂肪需在一定條件下水解後變成為游離態的脂肪方能測出。
另外此法是經典方法,對大多數樣品結果比較可靠,但需要周期長,溶劑量大。
二、實驗操作流程
1、濾紙筒的制備
將濾紙剪成長方形8×375px ,捲成圓筒,直徑為150px,將圓筒底部封好,最好放一些脫脂棉,避免向外漏樣。
2、稱取樣品,將樣品烘乾磨細,稱取一定量與紙筒封好上口,最好用測定水的樣品。
3、索式抽提器的准備
索氏抽提器由三部分組成,迴流冷凝管、提取管、提脂瓶組成。提脂瓶在使用前需烘乾並稱至恆重。其它要乾燥。
4、抽提
將裝好樣的紙筒放入抽提管 , 倒入乙醚,乙醚的量從提取管加入,加入的量為提取瓶體積的2/3 接上冷凝裝置,在恆溫水浴中抽提,水浴溫度大約為55℃左右,可用濾紙檢驗,理論值抽提6-8小時,實際值3-4小時,但也根據樣品性質來決定。
5、回收乙醚
當乙醚在提取管內即將虹吸時立即取下提取管,將其下口放到乙醚回收瓶內,使之傾斜,然後將提取瓶放到100-150℃烘箱烘至恆重。
6、計算
脂肪%= (W2-W1)/W x 100
W2——瓶和樣品重(g)W1——瓶子重量(g) W——樣品重量(g)
或:脂肪%=(抽提後濾紙與樣品重量—抽提前濾紙重量)/樣品重量 × 100
濾紙筒應事先放入燒杯與100-105℃烘箱烘至恆重。
(9)脂類提取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索式提取法注意事項
(1)樣品應乾燥後研細,裝樣品的濾紙筒一定要緊密,不能往外漏樣品,否則重做。
(2)放入濾紙筒的高度不能超過迴流彎管,否則乙醚不易穿透樣品,使脂肪不能全部提出,造成誤差。
(3) 碰到含多糖及糊精的樣品要先以冷水處理,等其乾燥後連同濾紙一起放入提取器內。
(4) 提取時水浴溫度不能過高,一般使乙醚剛開始沸騰即可(約45℃左右),迴流速度以8-12次/時為宜。
(5) 所用乙醚必需是無水乙醚,如含有水分則可能將樣品中的糖以及無機物抽出,造成誤差。
(6) 若用干樣品測定脂肪,可按下式計算原來樣品脂肪的含量
脂肪(%)= (W1-W2)(100-A) / W
A— 100克樣品中水分的含量(g)
(7) 冷凝管上端最好連接一個氯化鈣乾燥管,這樣不僅可以防止空氣中水分進入,而且還可以避免乙醚揮發在空氣中。這樣可防止實驗室微小環境空氣的污染,如無此裝置,塞一團干脫脂棉球亦可。
(8)如果沒有無水乙醚可以自己制備,制備方法如下:在100ml乙醚中,加入無水石膏50克,振搖數次,靜止10小時以上,蒸餾,收集35℃以下的蒸餾液,即可應用。
(9)將提取瓶放在烘箱內乾燥時,瓶口向一側傾斜45度防止揮發物乙醚易與空氣形成對流,這樣乾燥迅速。
(10)如果沒有乙醚或無水乙醇時,可以用石油醚提取,石油醚沸點30-60℃為好。
(11)使用揮發乙醚或石油醚時,切忌直接用火源加熱,應用電熱套、電水浴、電燈泡等。
(12) 這里恆重的概念有區別,它表示最初達到的最低重量,即溶劑和水分完全揮發時的恆重,此後若在繼續加熱,則因油脂氧化等原因會導致重量增加。
(13) 在乾燥器中的冷卻時間一般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