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卜,分布於世界各地,中國南北方都有栽培,產量占根菜類的第二位,可抗癌。以下就是我整理的胡蘿卜的 種植 方法 ,希望對你有用。
胡蘿卜的種植方法
胡蘿卜的生長周期從播種到種子成熟須經過2年,第1年為營養生長期,長成肉質直根。在南方可 露地越冬,北方則進行貯藏越冬;在冬季低溫下通過春化階段。第2年春季定植,抽薹、開花、結子,完成生殖生長期。胡蘿卜的階段發育屬綠體春化型,幼苗達一定大小之後才接受低溫對發育的質變影響。故夏、秋和晚春均可栽培,春季播種過早,苗齡達到一定大小後,會因接受較長的低溫而先期 抽苔。
胡蘿卜一般夏、秋播種,秋冬採收。根據苗期需要高溫,根部肥大期要求涼爽的特點,以及不同地區的氣候和不同品種來安排播種期,使苗期處於較高溫季節,根部肥大期處在涼爽季節。為了夏季供應新鮮胡蘿卜,可採用早熟品種春播,須使苗期避開過長的低溫時期,防止幼苗通過春化階段而造成先期 抽薹。
幼苗7~8葉時,趁土壤濕潤深鋤蹲苗,促進主根下伸和須根發展,並抑制葉部徒長。經10~20天肉質根明顯膨大時,開始充分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3~4片真葉時每畝施硫銨2~3公斤,過磷酸鈣3~4公斤,鉀肥2~3公斤。定苗時結合澆水每畝追磷酸二銨10公斤,氯化鉀3~4公斤,催苗茁壯而快速生長。在肉質根開始生長時,追施速效有機液肥或磷酸二銨、 氯化鉀等。春胡蘿卜在播種後90~100天採收;秋胡蘿卜則在嚴冬來臨前採收貯藏。
胡蘿卜的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肥料須充分腐熟。每生產1 000克產品約吸收氮3.2克、磷1.3克、鉀5克,氮、磷、鉀吸收量的比率大致為2.5:1:4。追肥主要在生長前期施用。氮肥不宜過多,以防徒長。選用發芽率高的種子,搓去刺毛,浸種。在雨後或灌水後條播或撒播。條播行距20~30厘米,溝深2~3厘米。撒播後覆土0.6~1厘米,播後鎮壓。經7~10天出土。可混播出苗快的白菜、小圓紅蘿卜或菠菜等,防止土壤板結,也可為胡蘿卜幼苗遮蔭。及時間苗,4~5葉時定苗。條播者保留株距5~10厘米,撒播者株距8~12厘米。
每畝留苗數: 大型種3萬棵左右,中、小型種為4~6萬棵。苗期要求經常保持土壤田間持水量的65~80%的濕潤狀況。結合間苗進行中耕除草,或採用化學除草。
胡蘿卜收獲後,進行田間株選。選擇葉色正、葉數少、直根整齊、顏色鮮美、表皮光滑、無分叉和裂口、無病蟲害的植株,切去尾部6厘米左右,選擇韌皮部厚、中柱較小的肉質根,切去葉片,保留8~10厘米葉柄。北方地區入窖貯藏,翌春解凍後定植。胡蘿卜為異花授粉作物,不同品種的采種田,應隔離2000米以上。定植的株行距30~50厘米。定植前和開花前施肥。種株抽薹後,側枝相繼生長。花莖較高,須設支柱並及時培土,防倒伏。開花參差不齊,種子成熟度不一致,並易產生無胚或胚發育不良的種子,須進行整枝。留主莖和4~5個健壯側枝,各留一個花序。一般從定植到種子成熟約經過120~140天,可分期採收。
病害主要有 黑腐病、菌核病、 軟腐病。黑腐病(Alternarid radicina): 為 真菌病。主要為害肉質根,形成不規則形或圓形、稍凹陷的病斑,其上生黑色霉狀物。後期肉質根變黑腐爛。宜在貯前剔除病傷的肉質根,並在陽光下曬後貯藏。採收和裝運過程中避免破損。菌核病主要為害肉質根,被害部分軟化腐爛,表面生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和黑色鼠糞狀菌核。軟腐病為害肉質根,被害部分軟化腐爛,汁液外溢,有惡臭(見大白菜)。
蟲害主要有胡蘿卜微管蚜和 茴香鳳蝶(Papilio machaon)等等。在幼蟲數量少時,可結合其他害蟲的防治進行兼防。在幼蟲數量多時,可進行專門的葯物防,可用50%殺螟硫磷乳油1000~1200倍,或2.5%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或20% 氰戊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500倍液,或10% 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等葯劑噴霧防治。
胡蘿卜的歷史來源公元10世紀從伊朗引入歐洲大陸,約在13世紀,胡蘿卜從伊朗引入中國,發展成中國生態型,15世紀見於英國 ,發展成歐洲生態型,16世紀傳入美國,於16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
胡蘿卜為三回羽狀全裂葉,叢生於短縮莖上。頂端各生著一復傘形花序。異花傳粉。雙懸果,肉質根有長筒、短筒、長圓錐及短圓錐等不同形狀,黃、橙、橙紅、紫等不同顏色。胡蘿卜屬半耐寒性,喜冷涼氣候。為長日照植物。肉質根在18~20℃時發育良好。中國多於夏秋播種。
胡蘿卜營養豐富。有治療夜盲症、保護呼吸道和促進 兒童 生長等功能。此外還含較多的鈣、磷、鐵等礦物質。生食或熟食均可。還可腌制、醬漬、制干或作飼料。
胡蘿卜為傘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的根菜。
原產地中海沿岸,我國栽培甚為普遍,以山東、 河南、浙江、雲南等省種植最多,品質亦佳,秋冬季節上市。
胡蘿卜供食用的部分是肥嫩的肉質直根。胡蘿卜的品種很多,按色澤胡蘿卜可分為紅、黃、白、紫等數種,我國栽培最多的是紅、黃兩種。
按形狀可分為圓錐形和圓柱形。胡蘿卜肉質細密,質地脆嫩,有特殊的甜味,並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
胡蘿卜的品質要求:以質細味甜,脆嫩多汁,表皮光滑,形狀整齊,心柱小,肉厚,不糠,無裂口和病蟲傷害的為佳。
胡蘿卜原產於亞洲的西南部,阿富汗為最早演化中心,栽培歷史在2000年以上。公元10世紀從伊朗引入歐洲大陸,15世紀見於英國 ,發展成歐洲生態型,尤以地中海沿岸最多種植;16世紀傳入美國。約在13世紀從伊朗引入中國,發展成中國生態型,以山東、河南、浙江、雲南等省種植最多。胡蘿卜於16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
胡蘿卜的作用1、保護心血管健康:
胡蘿卜中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可以起到一個清除人體中血液血液和腸道的自由基,可以達到一個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同時胡蘿卜還含有豐富的降糖物質,如槲皮素,山奈酚這兩種元素就可以起到一個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對降低血脂有著很大的幫助,可以說是最適合 糖尿病患者日常食用的食物了,當然了因為其還可以促進腎上腺素的合成,因此對於 冠心病,高血壓患者來說,日常常吃胡蘿卜的話,就可以起到一個保護心血管健康的作用。
2、祛斑、保持皮膚的彈性:
胡蘿卜含在豐富的維生素A,這種維生素對保護皮膚有很大的幫助,日常如果可以養成一點喝一杯胡蘿卜的話,就可以起到一個祛斑的作用。
3、益肝明目:
對於經常用眼一族來說日常如果常吃胡蘿卜的話,就可以起到一個緩解眼疲勞,促進生長發育,維持正常視覺的作用,對防治乾眼病,夜盲證具有很好的效果,由其是對於電腦一族來說日常更要多吃胡蘿卜。
4、增強免疫力:
胡蘿卜中的木質素能夠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同時當胡蘿卜素轉化為維生素A還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起到一個間接消滅癌細胞的作用。
5、促進腸道健康:
胡蘿卜中的植物纖維具有很強的吸水性,可以起到一個通便潤腸的作用。
6、促進新陳代謝,增進血液循環:
尤其是對於孩子們來說如果日常經常吃胡蘿卜的話就能快速的成長。
7、延緩衰老:
② 胡蘿卜怎樣種
蘿卜一般夏、秋播種,秋冬採收。根據苗期需要高溫,根部肥大期要求涼爽的特點,以及不同地區的氣候和不同品種來安排播種期。
胡蘿卜對光照有較高的要求,特別在肉質根肥大期間,一定要保證其充足的光照,否則就會降低產量、影響質量。
胡蘿卜的種子在20 ~ 25℃溫度條件下易發芽,所需時間約為5天;莖葉最適宜在23 ~ 25℃條件下生長,幼苗可耐27℃以上的高溫;直根膨大期的適宜溫度是13 ~ 18℃。
蘿卜為半寒性蔬菜,營養生長期和生殖生長長期對溫度的要求不同。
在二十度左右或者十天左右就可以出苗了,幼苗能夠忍耐短時間的零下四度左右的低溫,也能在二十七度左右的高溫條件下正常的生長,胡蘿卜發芽期最適合的溫度是二十五度左右,葉子生長期的適宜溫度,白天是二十五度左右,晚上是十八度左右。
長日照 植物,特別是營養生長期,需要中等強度以上的光照。播種的時候保持土壤潮濕,促使種子發芽和出苗整齊。
幼苗期和葉生長盛期,見干見濕,既要保證地上部正常生長,又要增加土壤透氣性,促使直根發育良好。
肉質根膨大期是需水量最多的時期,做到均勻澆水,以滿足肉質根膨大的需要,也要防止灌溉量的劇烈變化造成裂根。胡蘿卜一般在肉質根採收前半個月停止澆水,減少開裂,利於儲運。
胡蘿卜的綜合防治技術:
1、輪作倒茬:輪作倒茬,採用配方施肥技術。適時播種,不宜過早。選用耐病品種無病地留種,或無病株上采種,或進行苗床消毒。
2、葯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47 %的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14%的絡氨銅水劑300倍液,或72%的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每隔7 ~ 10天噴1次,連續噴2 ~ 3次。
③ 胡蘿卜怎麼種
胡蘿卜,別名紅蘿卜、丁香蘿卜、葫蘆菔金,又被稱為胡蘆菔、紅菜頭、黃蘿卜等,有地下“小人參”之稱,是傘形二年生草本植物,以呈肉質的根作為蔬菜來食用。以下就是我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胡蘿卜的歷史
蘿卜為三回羽狀全裂葉,叢生於短縮莖上。頂端各生著一復傘形花序。異花傳粉。雙懸果,肉質根有長筒、短筒、長圓錐及短圓錐等不同形狀,黃、橙、橙紅、紫等不同顏色。胡蘿卜屬半耐寒性,喜冷涼氣候。為長日照植物。肉質根在18~20℃時發育良好。中國多於夏秋播種。
胡蘿卜營養豐富。有治療夜盲症、保護呼吸道和促進 兒童 生長等功能。此外還含較多的鈣、磷、鐵等礦物質。生食或熟食均可。還可腌制、醬漬、制干或作飼料。
胡蘿卜為傘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的根菜。
原產地中海沿岸,我國栽培甚為普遍,以山東、 河南、浙江、雲南等省 種植 最多,品質亦佳,秋冬季節上市。
胡蘿卜供食用的部分是肥嫩的肉質直根。胡蘿卜的品種很多,按色澤胡蘿卜可分為紅、黃、白、紫等數種,我國栽培最多的是紅、黃兩種。
按形狀可分為圓錐形和圓柱形。胡蘿卜肉質細密,質地脆嫩,有特殊的甜味,並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
胡蘿卜的品質要求:以質細味甜,脆嫩多汁,表皮光滑,形狀整齊,心柱小,肉厚,不糠,無裂口和病蟲傷害的為佳。
胡蘿卜原產於亞洲的西南部,阿富汗為最早演化中心,栽培歷史在2000年以上。公元10世紀從伊朗引入歐洲大陸,15世紀見於英國 ,發展成歐洲生態型,尤以地中海沿岸最多種植;16世紀傳入美國。約在13世紀從伊朗引入中國,發展成中國生態型,以山東、河南、浙江、雲南等省種植最多。胡蘿卜於16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
胡蘿卜的特徵
直根系,主要根系分布在20~90厘米土層內,深180~250厘米。直根上部包括少部分 胚軸肥大,形成肉質根,深入土面以下,其上著生四列纖細 側根。肉質根形狀有圓、扁圓、圓錐、圓筒形等。根色有紫紅、桔紅、粉紅、黃、白、青綠。主要由次生韌皮部構成,木質部細小,稱心柱。直根外部光滑。
葉叢生於短縮莖上,為三回羽狀復葉。葉柄細長,葉色濃綠,葉面積小,葉面密生茸毛,肉質根貯藏越冬後抽薹開花,先發生主薹,再生側枝,每一花枝都由許多小的傘形花序組成一個大的復傘形花序。一株上常有千朵以上小花,花期約一個月,完全花,白色或淡黃色, 蟲媒花。 雙懸果,成熟時分裂為2,一般誤稱為種子,橢圓形,皮革質,縱棱上密生刺毛。種胚很小,常發育不良或無胚,出土力差,發芽率低達70%左右。
二年生草本,高15-120厘米。莖單生,全體有白色粗硬毛。基生葉薄膜質,長圓形,二至三回羽狀全裂,末回裂片線形或披針形,一般長5-15毫米,寬0.5-4毫米,頂端尖銳,有小尖頭,光滑或有糙硬毛;葉柄長3-12厘米;莖生葉近無柄,有葉鞘,末回裂片小或細長。
復傘形花序,花序梗長10-55厘米,有糙硬毛;總苞有多數苞片,呈葉狀,羽狀分裂,少有不裂的,裂片線形,長3-30毫米;傘輻多數,長2-7.5厘米,結果時外緣的傘輻向內彎曲;小總苞片5-7,線形,不分裂或2-3裂,邊緣膜質,具纖毛;花通常白色,有時帶淡紅色;花柄不等長,長3-10毫米。果實圓卵形,長3-4毫米,寬2毫米,棱上有白色刺毛。花期5月上旬-7月中旬。
胡蘿卜的種植
施肥
胡蘿卜的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肥料須充分腐熟。每生產1 000克產品約吸收氮3.2克、磷1.3克、鉀5克,氮、磷、鉀吸收量的比率大致為2.5:1:4。追肥主要在生長前期施用。氮肥不宜過多,以防徒長。選用發芽率高的種子,搓去刺毛,浸種。在雨後或灌水後條播或撒播。條播行距20~30厘米,溝深2~3厘米。撒播後覆土0.6~1厘米,播後鎮壓。經7~10天出土。可混播出苗快的白菜、小圓紅蘿卜或菠菜等,防止土壤板結,也可為胡蘿卜幼苗遮蔭。及時間苗,4~5葉時定苗。條播者保留株距5~10厘米,撒播者株距8~12厘米。
每畝留苗數: 大型種3萬棵左右,中、小型種為4~6萬棵。苗期要求經常保持土壤田間持水量的65~80%的濕潤狀況。結合間苗進行中耕除草,或採用化學除草。
留種 方法
胡蘿卜收獲後,進行田間株選。選擇葉色正、葉數少、直根整齊、顏色鮮美、表皮光滑、無分叉和裂口、無病蟲害的植株,切去尾部6厘米左右,選擇韌皮部厚、中柱較小的肉質根,切去葉片,保留8~10厘米葉柄。北方地區入窖貯藏,翌春解凍後定植。胡蘿卜為異花授粉作物,不同品種的采種田,應隔離2000米以上。定植的株行距30~50厘米。定植前和開花前施肥。種株抽薹後,側枝相繼生長。花莖較高,須設支柱並及時培土,防倒伏。開花參差不齊,種子成熟度不一致,並易產生無胚或胚發育不良的種子,須進行整枝。留主莖和4~5個健壯側枝,各留一個花序。一般從定植到種子成熟約經過120~140天,可分期採收。
病蟲防治
病害主要有 黑腐病、菌核病、 軟腐病。黑腐病(Alternarid radicina): 為 真菌病。主要為害肉質根,形成不規則形或圓形、稍凹陷的病斑,其上生黑色霉狀物。後期肉質根變黑腐爛。宜在貯前剔除病傷的肉質根,並在陽光下曬後貯藏。採收和裝運過程中避免破損。菌核病主要為害肉質根,被害部分軟化腐爛,表面生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和黑色鼠糞狀菌核。軟腐病為害肉質根,被害部分軟化腐爛,汁液外溢,有惡臭(見大白菜)。
蟲害主要有胡蘿卜微管蚜和 茴香鳳蝶(Papilio machaon)等等。在幼蟲數量少時,可結合其他害蟲的防治進行兼防。在幼蟲數量多時,可進行專門的葯物防,可用50%殺螟硫磷乳油1000~1200倍,或2.5%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或20% 氰戊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500倍液,或10% 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等葯劑噴霧防治。
貯存方法
短時間保存,放在陰涼通風房間或者冰箱冷藏即可。
大量長時間保存可以參考以下方式:
①溝埋藏:選地勢較高,地下水位低、保水力強的地段,挖溝,覆一薄層濕土(或沙),如此埋覆7~8層,最上面覆土約20厘米,一般不用澆水,視天氣情況分次覆土或用秸稈覆蓋,以防凍害,可貯至下年3~4月。
②窖藏法:管理上前期注意通風散熱,防止熱傷,後期增加覆蓋,減少通風,保溫防凍,可貯至下年3~4月。
③冷庫貯藏:在溫度0℃~1℃、相對濕度90%~95%的冷庫地面上堆寬1.0~1.2米、高1.2~1.5米、長5~6米的長方形堆,到貯藏後期用塑料薄膜帳罩封、堆底不鋪薄膜,可貯至下年5~6月。
胡蘿卜的種植相關 文章 :
1. 如何種植胡蘿卜
2. 胡蘿卜要如何種植 胡蘿卜的種植方法
3. 紅蘿卜的種植方法
4. 胡蘿卜怎樣種植
5. 蘿卜的種植方法
④ 紅蘿卜播種技術
紅蘿卜的品種可以選擇「旱紅蘿卜」,此品種是國內選育的優良品種。
紅蘿卜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1、施足基肥,精細整地。選擇空氣流通、地勢高燥、最好有自然水源灌溉的沙質土壤,但剛種過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的土地須進行3年以上輪作。每畝施有機肥2000kg作基肥,深翻曬茬耙碎,然後做成深溝高畦,畦面平整,以免雨後積水。
2、適期播種,合理密植。一般於5~8月撒播或點(穴)播,播種量1.2kg/畝,撒播要均勻,穴播的一般5~7粒/穴,穴距10cm見方。播種後覆土厚約2cm,疏鬆土宜播種稍深,粘重土宜稍淺,夏季播種除覆土外還要用谷殼、草木灰等物覆蓋,也可用遮陽網貼地覆蓋,但苗齊後須日蓋晚揭,以保持水分,保證出苗迅速整齊,並避免因暴雨沖刷而使土壤板結妨礙出苗。
3、田間管理
(1)及時間苗。紅蘿卜栽植時,應以早間苗、晚定苗為原則,確保苗全苗壯。撒播的第1次間苗在2片真葉時進行,株距8cm,隔10天後進行第2次間苗,株距15cm。穴播的出苗1周後即間苗,留4~5株健苗,破白後行第2次間苗,確保每穴1株壯苗。
(2)中耕除草。第1次間苗後鬆土除草一次。可將間苗、除草、中耕結合進行,以節省勞動力。
(3)分期追肥。基肥充足可以少施追肥,破白後及直根開始膨大期各追一次薄肥水,切忌肥料濃度過大或肥料靠根部太近,以免燒根。 (4)合理灌溉。紅蘿卜生長需要較多的水分,需適時適量供給,尤其在直根膨大期如氣候乾燥、土壤缺水,則會使根部瘦小、粗糙、木質化、辣味重、易空心而降低品質。但水分過多,易造成葉部徒長影響肉質根膨大,且易引起病害。所以發芽期,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防止炕芽,出苗後逐漸減少到每天澆水一次,直根膨大期應保持土壤濕潤。澆水時間掌握水涼、天涼、地涼時,切忌中午進行,生長期間土壤不宜太濕。
(5)防病治蟲。生長期重點防治蚜蟲、菜青蟲、黃條跳甲。防治蚜蟲可選用10%蚜虱凈10g/畝兌水50kg噴治。防治菜青蟲、黃條跳甲可用Bt300倍液加殺蟲雙500倍液或5%抑太保1500倍液噴治。
4、採收。一般播種後45天即可分批採收,採收過早產量低,過遲易空心而降低品質。
⑤ 胡蘿卜怎麼種植長的大
胡蘿卜如何種植和管理?掌握這些方法,種出優質胡蘿卜
大家好,我是農村江農仁,關於問題:胡蘿卜如何種植和管理?我簡單談談我的看法。
胡蘿卜營養成分很全,含有蔗糖,澱粉,胡蘿卜素,維生素,氨基酸,果膠等多種營養成分,胡蘿卜為半耐寒性蔬菜,發芽適宜溫度為20-25℃,生長適宜溫度為晝溫18-23℃,夜溫13-18℃,溫度過高、過低均對生長不利。那麼胡蘿卜如何種植?又應該怎樣管理水肥?
第一,胡蘿卜的種植方法:
1.播種時間:春蘿卜,播種期可根據菜農實際需求安排,大棚栽培,一般可在1月下旬到2月上中旬播種,4月上旬開始採收;露地地膜覆蓋栽培,可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播種,5月中下旬至6月初採收;小拱棚加地膜覆蓋栽培的,播種期可提前到3月上中旬;秋蘿卜,一般7月中下旬播種,9月中旬收獲。
2.選種:胡蘿卜品種一般適宜選擇生長期較長,株型高大、優質、且抗病性強的品種,建議大家根據地區環境氣候來進行選擇。春播胡蘿卜品種要求早熟、豐產、冬性強、耐抽薹,並要求肉質根膨大期耐熱;胡蘿卜秋播對品種的冬性強弱沒有嚴格要求,一般選用高產、優質、外觀漂亮的鈍尖形品種。一定要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能澆能排、沒有地下害蟲的壤土或沙壤土種植,並做到深耕細耙,施足基肥。
3.整地:為確保胡蘿卜生長良好,種植一定要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灌比較方便,沒有地下害蟲的壤土或沙壤土種植;播種前需要對土地進行深耕細耙,然後施入足量的農家肥作底肥,再把土地翻整成平地。
4.播種:胡蘿卜可以撒種,也可以條播,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狀況選擇;播種後需覆蓋一層細土,然後用耙子耙兩到三次,讓地面平整,如果有較大的土塊可以用鐵鍬拍碎,保證種子和土壤緊密結合。
第二,胡蘿卜後期水肥管理:
1.水分管理:發芽期,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需澆3次水,即播時澆水,不幹時再澆水,幼芽頂部時澆水,有利於種子發芽出土;生長旺盛期,要及時澆水,使土壤經常保持濕潤,如果此時缺水,土壤就會乾旱,胡蘿卜容易引起木栓化,硬邦邦的很難吃。
2.肥料管理:
(1).有機肥施用:胡蘿卜早期養分的供應主要來源於基肥,基肥應以豬、雞、牛、馬糞和人糞尿為主,每畝2000-2500公斤;同時施用有機肥提高品質,有機肥必須經過充分腐熟,否則易導致爛根,影響其產量和品質。
(2).氮、磷、鉀肥配合施用:氮能促進枝葉生長,合成更多養分;磷有利於養分運轉,增進品質,對胡蘿卜的初期生長發育影響很大,鉀能促進根部形成層的分生活動,增產效果明顯。
胡蘿卜種植,想要獲得高產,適合的土壤環境是必不可少的,優質品種的選擇,更離不開後期的科學管理。
好了,胡蘿卜的種植及後期水肥管理,今天就談到這里。
謝謝大家,喜歡種植的朋友,你們有什麼更好的看法,歡迎評論哦
⑥ 紅蘿卜怎麼種植長得好
種子在20~25℃溫度條件下易發芽,所需時間約為5天;莖葉最適宜在23~25℃條件下生長,幼苗可耐27℃以上的高溫;直根膨大期的適宜溫度是13~18℃。
對光照有較高的要求,特別在肉質根肥大期間,一定要保證其充足的光照,否則就會降低產量、影響質量。種植期間要保證土壤濕潤,植株形成期若土壤過干,會造成肉質根細小、粗糙,外形不正,質地粗硬。
適宜生長在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中。為讓根部有充裕的生長空間,栽培容器至少要40cm寬,高度至少要40~50cm。
蘿卜播後60天內要防止乾旱,注意適度灌水。故有「播後澆三水,保苗齊苗旺」的說法。「三水」即播時澆水,不幹時再澆水,幼芽頂土時澆水。
特別是真葉4~7片時遇到乾旱對根系下扎影響較大,裂根率也隨之上升,因此要保持適當的濕度,過濕會促進病害的發生,增加須根率。
種植3個月左右,當肉質根充分膨大後即可收獲,當肉質根附近的土壤出現裂紋,心葉呈黃綠色而外圍的葉子開始枯黃時,說明肉質根充分膨大了,採收前澆透水,等土壤變軟時將蘿卜拔出或用竹片等工具小心地將蘿卜挖出。
⑦ 秋季胡蘿卜種植技術_胡蘿卜種植方法(2)
胡蘿卜種植技術 1、品種選擇 春播胡蘿卜品種要求早熟、豐產、冬性強、耐抽薹,並要求肉質根膨大期耐熱。目前較適合春播的胡蘿卜品種有鄭參豐收紅、日本新黑田五寸人參、紅譽五寸、春蒔五寸、紅映二號、京紅五寸、春紅一號、春紅二號等。
2、整地施基肥 胡蘿卜是根菜類作物,要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向陽、升溫早的沙壤土或壤土。播前需深耕細作,耕作深度不少於25cm。耕層太淺,肉質根易發生彎曲、裂根與叉根。結合耕翻整地,畝施腐熟農家肥5000kg,磷鉀肥和速效氮肥15kg。如沒有有機肥,可畝施復合肥50kg加少量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整地細、施肥勻,有利於苗齊苗壯,並使肉質根色澤鮮嫩光滑。春播胡蘿卜可高壟播種,也可平畦播種,但以高壟播種效果最好。整平地後打畦做壟,壟面寬60-70cm,壟溝寬30-40cm,溝深20cm左右。壟面表土一定要細碎、平整,以利於播種和發芽整齊。
3、催芽播種
(1)確定適宜播期 春播胡蘿卜播種過早容易抽苔,播種過晚導致肉質根膨大處在25℃以上的高溫期,影響肉質根的膨大和品質,並產生大量畸形根。胡蘿卜肉質根膨大的適宜溫度是18-25℃。根據生產上的 經驗 ,在選用耐抽苔春播胡蘿卜品種的前提下,可在日平均溫度10℃、夜平均溫度7℃時播種。一般華北地區北部在4月初播種,華北地區南部在3月下旬播種;華中、華南地區可在3月上旬播種;西北、東北等高寒地區可在4月下旬-5月上中旬播種。
(2)浸種催芽 胡蘿卜種子帶毛且小,不易吸水和透氣,加上春播地溫低,導致種子發芽出苗慢。為促進早發芽出苗,播種前應進行浸種催芽。方法是:用30-35℃的溫水浸種3-4小時,撈出後用濕毛巾或袋子裝好保濕,置於25-30℃溫度下催芽3至4天,其間每天用清水沖洗1次,待80%-90%種子露白後即可拌濕沙播種。播種時均勻播在壟上的淺溝內,播後均勻蓋上一層薄細土,覆蓋地膜,最好加大棚或小拱棚,沒有條件的地方也可用草或秸桿代替。
4、田間管理
(1)播種後保持土壤濕潤,創造有利於種子發芽和出苗的條件。幼苗出齊後將地膜揭掉,揭膜要在無風上午進行。在苗期應進行2次間苗。第1次間苗在1-2片真葉進行,去掉劣苗、弱苗與過密苗;第2次間苗在3-4片真葉時進行,間苗後即定苗,苗距一般在12-14cm。中耕除草是胡蘿卜豐產的關鍵,間苗時結合拔草和中耕鬆土除草,中耕要淺,以免傷根。另外在播後出苗之前,用除草劑除草可省工省時。通常用33%除草通乳油80-100ml加水50kg噴霧、50%撲草凈450g加水75kg、除草通150-200ml加水50kg。
(2)為使胡蘿卜充分生長獲得高產,整個生育期要澆水追肥2-3次。第1次澆水不要太早,一般在定苗後5-7天進行,澆水量要小,結合澆水畝施硫銨2-3kg,過磷酸鈣3-3.5kg,鉀肥2-3kg。第二次澆水在8-9片真葉時即肉質根膨大初期,也是需水肥最多的時期,需及時澆水追肥,保持土壤濕潤,第2次結合澆水畝追施硫銨7kg,過磷酸鈣3-3.5kg,鉀肥2-3kg。之後是否追肥澆水可視生長情況進行。另外中耕時需注意培土,防止肉質根膨大露出地面形成青肩胡蘿卜。
5、分期適時收獲 春播胡蘿卜根據不同生長環境,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上旬收獲,視植株特徵判斷。成熟時表現為葉片不再生長,不見新葉,下部葉片變黃。過早過晚採收,都會影響胡蘿卜的商品性狀,從而影響產量。採收後如暫時銷售不完,可放入18℃左右的室內陰涼通風處保存,延長上市時間。如有0-3℃冷庫,採收後貯存,可供應整個夏季。
胡蘿卜栽培技術
(1)選地與整地
種植胡蘿卜,選擇前茬作物騰地早,施肥量大,土壤養分消耗量少,並且前茬作物不與胡蘿卜同科屬的地塊最好。在前茬作物收獲後,應及時清理園田,深翻土層20厘米以上,縱橫旋耕細耙兩遍,把表土整細整平,再清一遍田間殘根及雜草,進行曬土。結合深耕土壤,應施入基肥。具體方法是把基肥均勻鋪在地面上,然後把基肥翻入土壤中,與土壤充分混合,每公頃(15畝)施基肥量在75000公斤左右。同時,還應適量增施氮、磷、鉀肥,將氮、磷、鉀與基肥摻到一起再深翻。每公頃(15畝)可施入碳銨150公斤,過磷酸鈣450公斤,硫酸鉀150公斤或草木灰1500公斤~3000公斤。
土層較薄,地勢低且多濕地段,應採用高畦或小壟栽培,土層深厚,地勢高且乾燥的地區,應採用平畦栽培。若高壟栽培,則一般壟頂部寬20厘米,壟高15厘米~20厘米,壟底寬25厘米~30厘米,壟距50厘米~60厘米,每壟栽2行;若平畦栽培,則一般畦寬1米~2米不等,畦長可根據畦平整情況和澆水條件而定。
(2)播種
秋季適宜的播種期是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播種前種子曬干後應將毛搓掉。進行發芽試驗,根據發芽率來確定用種量。為了播種均勻,可用適量草木灰或細土與種子摻勻再播種。
播種方法:平畦可採用條播或撒播,壟作採用條播或點播。
(3)田間管理
發芽期:播種後要防止暴雨拍實土面影響出芽。一般可在畦面上蓋一層麥稈,既遮蔭保濕又防雨。
從播種到出苗一般連續澆2次~3次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土壤濕度維持在65%~80%為宜,利於種子發芽。
幼苗期澆水。應適當控制,以土壤保持見濕見干為原則。
葉部生長期澆水。應適當控制澆水,進行中耕培土蹲苗。
追肥與中耕培土:從定棵到收獲一般追肥2次~3次,至封壟前施完。
3春胡蘿卜栽培技術
胡蘿卜最適宜的生長條件是秋季冷涼的氣候,但為了解決6月份~7月份鮮胡蘿卜供應問題,滿足市場需求,也可將胡蘿卜進行反季節栽培,即春種夏收。雖然春季栽培有一定的技術難題,但經濟效益較高。下面簡要介紹胡蘿卜春季栽培技術。
(1)選擇適宜地塊,整地施肥
①選地:春種夏收胡蘿卜生長期短,對土壤和肥力要求高。應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燥、土層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土壤孔隙度高的砂壤土或壤土。這樣的土壤在早春季節升溫快,有利於幼苗生長。
②整地與施肥:在前茬作物收獲後,清理田間雜草秸稈,深翻土壤25厘米左右,進行晾曬。春季栽培胡蘿卜,一般採用平畦栽培,畦寬1.5米~1.7米,畦長7米~8米。播種前,每公頃(15畝)施優質腐熟圈肥60000公斤~75000公斤、磷酸二銨150公斤~225公斤、草木灰1500~2250公斤或硫酸鉀150公斤~225公斤。施肥後用四齒將畦刨一遍,使土和肥料混合均勻,再耙細整平畦面。
③夾風障:春季氣溫低,經常有大風天氣,夾風障有利於降低風速,防寒增溫。因此有條件的地方夾風障是保證春季栽培胡蘿卜豐產的重要 措施 之一。夾風障的時間一般是冬前或早春土壤解凍後,選擇晴朗無風天氣。在整好的土地上,沿東西方向,用钁杴挖30厘米深、15厘米~20厘米寬的風障溝,用蘆葦、玉米稈或高梁稈互相交叉均勻地立在溝內,隨後溝內填滿土踩實,風障北側培土30厘米高。風障要稍向南傾斜,與地面約成70°角。距地面1米左右處,在風障兩側東西向綁一道橫楞。如用竹竿夾風障,則應在風障北側披上稻草簾或其他遮擋物。風障高度2米左右,兩道風障之間距離為5米~7米。
(2)選擇優良品種目前市場上胡蘿卜品種較多,適宜春季種植的主要品種有新紅胡蘿卜、日本新黑田五寸、紅福四寸、夏時五寸等。
(3)播種
①播前種子處理:春季氣溫低,種子發芽慢。為加快出苗速度,播前最好進行種子處理,其方法同秋播。
②播種方法:在京津地區春播胡蘿卜的時間約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期不宜過早或過晚,過早易出現未熟抽薹現象,過晚生長後期溫度過高影響肉質根產量和品質。可採用撒播或條播,但以條播為佳,因為春季地溫低,如果採用撒播,播種時需大水漫灌,造成地溫降低幅度大,而採用條播,可開溝順溝澆小水,與大水漫灌相比地溫降低幅度小。因此春季栽培胡蘿卜最好採用條播方式。撒播或條播方法同秋播。
③播種後加覆蓋物:春季風大、氣溫低,為了保溫保濕,加快出苗速度,在播種後,可立即加覆蓋物。覆蓋方法有四種。
A播種覆土後,在畦面上蓋一層4厘米厚的麥秸,待大部分種子拱土後去掉麥秸。
B播種覆土後,在畦面上蓋一層地膜,待大部分種子出土後揭掉地膜。
C在畦面每隔50厘米放1根玉米稈支撐,在玉米稈上覆蓋地膜,出苗後逐漸煉苗,5天~7天後去掉地膜。
D採用麥秸、地膜雙重覆蓋。先蓋麥秸,待種子拱土後將麥秸去掉,然後放玉米秸蓋地膜,出苗煉苗後再去掉地膜。
以上四種方法以麥秸、地膜雙重覆蓋法效果最佳,但比較費工費時, 其它 三種方法也都有一定的保溫保濕效果,種植者可根據自己的條件擇優選擇。
(4)田間管理胡蘿卜播種後10天左右可出苗,幼苗出齊後,選擇晴朗無風天,最好在上午將覆蓋物麥秸或地膜揭掉。在寒冷、大風天揭覆蓋物易“閃苗”。由於地膜覆蓋時間較短,很少有破損,因此可收存起來再次利用。
當幼苗長出2片真葉時,選擇晴朗無風天的中午進行第一次間苗,苗距2厘米~3厘米,幼苗3片~4片真葉時進行第二次間苗,可定苗,苗距在10厘米左右。定苗後開始淺中耕一次,結合中耕,進行鬆土、除草、培土。
春胡蘿卜在發芽期、幼苗期正值早春季節,氣溫、地溫較低,除非特別乾旱,一般不宜澆水,直到胡蘿卜肉質根膨大初期,氣溫逐漸回升時開始澆水。胡蘿卜肉質根在生長中後期,需肥水量最多,應及時供給充足的水肥,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澆水不足,則肉質根瘦小而粗糙。供水不勻易引起肉質根開裂。一般後期追肥2次~3次,每公頃(15畝)用磷酸二氫鉀37.5公斤~45公斤加水1500公斤~1875公斤進行根外追肥。如發現地上部生長過旺,就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施,以促進肉質根膨大。春種胡蘿卜病蟲害較少,但在生長後期易遭受蚜蟲為害,可用40%氧化樂果1000倍~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敵殺死)乳油2500倍液噴霧防治。
(5)採收春播胡蘿卜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期間,肉質根已充分膨大時,根據需要分批分期採收。收獲前幾天要灌一次水,待土壤不粘時,即可收獲。氣溫上升到30℃,不僅抑制肉質根的膨大,還會影響胡蘿卜的品質,所以應及時全部採收。收獲後,有條件的貯存在0℃~3℃的冷庫內,可在整個夏季隨時供應上市。
⑧ 怎麼種蘿卜的簡單方法
蘿卜是秋季農戶常種植的一種蔬菜,在立秋前後種植的現在正處於幼苗生長旺盛期。一般秋冬季節的蘿卜,前期溫度高,適合幼苗生長,在白露過後,晝夜溫差大,正適合肉質根的膨大,所以,這個季節種的蘿卜產量不低,品質也不錯。但也有農戶說,在以往的種植過程中,種出的蘿卜個頭小,產量低,不知道如何管理,給大家分享幾個小技巧。
1、挖心和撇葉
這兩種方法以前很多農戶都在用,挖心是將蘿卜上端的生長點挖掉,而撇葉是將上部葉片摘掉,這兩種方法都是在蘿卜膨大後期進行。雖然不花一分錢,增產也比較理想,但都費工費時,人工成本這一點也不能忽略,不適合大面積種植的農戶,在小菜園里種植的農戶,可以選一種方法試一試。
蘿卜撇葉方法簡單一些,將外部的葉片剪掉,削弱頂端葉片的生長優勢,讓肉質根部積累更多的養分,促進膨大,以提升產量。要注意蘿卜心葉不要摘掉,以免影響蘿卜自身的光合作用。挖心的過程相對來說要麻煩一些。
2、水肥管理
當土壤乾旱,嚴重缺肥時,種出的蘿卜辣味較重,蘿卜的品質也會下降。而當水肥充足時,蘿卜的辣味也會減輕,這樣的蘿卜更好吃。肥料充足是指氮磷鉀配合施用,而不是只單施氮肥。一般我們在施足底肥,順利出苗之後,蘿卜生長中後期只需要兩次追肥。
第一次是在肉質根剛形成時,以氮磷鉀為主,可以用平衡型復合肥。第二次施肥在肉質根膨大期,這時蘿卜生長需要大量的鉀元素,施肥應以高鉀肥為主,促進肉質根的生長,防止空心。施肥時不能撒到葉片上,施肥的位置應距蘿卜根部8~10公分處,然後覆土,施肥過後,澆一次水。
有一些蘿卜個頭小,像櫻桃蘿卜,一般後期很少再追肥,所以,這類品種的蘿卜應注意底肥的施入,最好用腐熟的有機肥加適當的復合肥,滿足蘿卜整個生育期的生長。
⑨ 胡蘿卜(紅蘿卜)的種植技術有哪些要點
�� 胡蘿卜早春小拱棚覆蓋高產栽培,可使胡蘿卜在盛夏上市,畝產可達3500-4000公斤,經濟效益顯著。現將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供廣大農民朋友參考。
��
一、選土整地
��
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灌排水良好、通透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對幼苗出土、生長發育及肉質根的膨大十分有利。播前深耕細耙,施足基肥,畝施圈肥4000-5000公斤、過磷酸鈣20-25公斤、硫酸鉀25-30公斤,撒勻耕翻25厘米左右。
��
二、適期播種
��
胡蘿卜春播過早容易抽薹,過晚導致肉質根膨大處在25℃以上的高溫期,易產生大量畸形根,影響品質。胡蘿卜肉質根膨大的適宜溫度18℃-25℃,為了避免後期高溫,應在適宜播期范圍內盡量早播。一般當5厘米地溫穩定在12℃以上、日平均氣溫達到14.5℃時,就可播種。
��
三、品種選擇
��
春播應採用冬性較強耐抽薹的品種,並且要根據當地市場消費特點,選擇市場消費者對路的中早熟品種。一般京、津、滬等大中城市消費者宜選用果皮、果肉及中心柱全紅的品種。目前較好的品種如日本黑田五寸、改良黑田五寸、廣島、映山紅和韓國五寸等,還有我國傳統農家品種小頂紅、扎地紅等地方胡蘿卜品種。
��
四、浸種催芽
��
胡蘿卜多干籽直播,但早春小拱棚播種,氣溫、地溫都低,不利於種子發芽和出土。為了保證胡蘿卜出苗整齊和幼苗茁壯,可採用浸種催芽後再播種,可提早出苗5-6天,且增產顯著。方法是:播種前搓去種子上的刺毛,將種子放在30℃-40℃溫水中,浸泡12小時,撈出後用濕布包好,置於25℃-30℃下催芽,每天早晚用清水沖洗一次,保持種子濕潤和溫濕度均勻,3-4天待大部分種子露白後,即可播種,發芽率高的種子一般畝用種量300克。
��
五、播種扣棚
��
由於春季乾旱少雨,播種時可做平畦開溝撒播,平均畦寬2米,凈畦面寬約1.8厘米左右,可播種8-10行,溝深約2厘米。播後覆土,耙平鎮壓,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然後澆水,水滲後貼畦面覆蓋地膜,外面架設小拱棚。
��
六、溫度管理
��
播種後出苗前,棚內溫度可控制在28℃-30℃,白天應盡量提高棚內溫度。一般播後20天左右出苗,出苗前及時撒去地膜,出苗後視天氣情況適當放風,降低棚內溫度和濕度,白天20℃-25℃,夜晚氣溫、地溫尚低,密閉風口,以保溫為主。
��
七、鋤草間苗
��
一般出苗後20天左右,選晴好天氣,午後開棚進行間苗,將過密苗、劣苗及雜草及時拔除。第一次間苗在幼苗1-2片真葉時進行,苗距3-4厘米;第二次間苗在4-5片真葉時,6-7葉時定苗,苗距在8-10厘米,間苗後隨即將棚蓋好。及時中耕除草,可在播種2-3天雜草露芽時,用50%撲草凈150克/畝對水50公斤畦面噴霧。另外,中耕時注意培土,防止肉質根頂端露出地面形成青肩。
��
八、水肥管理
��
播種後澆透水,幼苗期基本不澆水,進行蹲苗,防止徒長。撤棚後開始澆第一水,並隨水每畝施尿素10公斤。胡蘿卜肉質根手指粗時(進入膨大期),是對水分、養分需求最多的時期,應及時澆水,保持地皮見濕見干,生長期澆水10餘次,並結合澆水追施尿素和硫酸鉀2-3次,每次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鉀5公斤。
��
九、收獲
��
胡蘿卜成熟時表現為葉片不再生長,不見新葉,下部葉片變黃,一般在6月中下旬至7月初收獲。也可採收後冷庫貯存,供應整個夏季,或進一步深加工出口創匯。
⑩ 小紅蘿卜怎麼種植方法
紅蘿卜適宜在濕潤、土層深厚、排水好的土壤栽培,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播種,收獲期在11-12月。播種時要先澆清水或糞水,再播種、蓋土,這樣出苗較容量。播種時先用新高脂膜拌種然後每窩播種子5-7粒,播後覆土約2厘米厚,不宜過厚。同時配合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墒防水分蒸發、防曬抗旱、保溫防凍、防土層板結,窒息和隔離病蟲源,提高出苗率。當紅蘿卜出苗後,要及時間苗(即勻苗),可避免幼苗相互擁擠或光照不良,但一定要掌握早間苗、晚定苗的原則。一般植株有1-2片葉時,可進行一次勻苗,每窩留3株;有3-4片葉時,進行第二次勻苗;有5-6片葉時定苗,每窩留1株。 幼苗移栽後,噴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發,苗病蟲害,縮短緩苗期,快速適應新環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