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用紙怎麼折油條方法

用紙怎麼折油條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04 17:21:55

⑴ 做油條的方法

學做油條的方法
製作材料:
a:
麵粉---300g
泡大粉---1/2茶匙
b:
牛奶---200g
蘇打粉---1/4茶匙
鹽---1茶匙
色拉油---10g
雞蛋---1個
製作步驟:1、a料過篩;b料用打蛋器或筷子攪打至表面有許多小泡狀,a、b料合拌成面團。(☆幾乎可以不用手揉,用筷子攪勻就成團了。)
2、手上和案板上抹油,將粘乎乎的面團用手按壓成片狀,兩端對折後再按開,如此對折按開重復2~3遍後,將面胚團好放回容器蓋上保鮮膜(或濕布)放置一晚。(☆面胚的最佳醒發時間需要7個小時左右,所以最好就頭天晚上和粉,第二天早上做。)
3、案板上撒乾粉,將面團輕輕攤開,用擀麵杖擀成面片,用刀切成長條,兩條疊在一起,中間用筷子壓一下,用手提起面胚稍微拉長扭轉一下,入180度油鍋炸(中火),用筷子翻動時即可見油條迅速膨大,炸至金黃色撈出即可。

⑵ 求做油條的做法

油條
原料:麵粉500克 礬12.5克 面鹼14.5——15克 精鹽10——12克 溫水370克
製作方法:
1、將白礬、食鹼、精鹽放在器皿中,倒入溫水並將原料攪拌熔化以後,加入麵粉用調製成較軟的面團待用。
2、然後,每隔20分鍾用雙手將面團搗制5分鍾,共搗4-5次,使面團表面光滑、柔軟即可放置,進行發酵,將面團放在刷過油的面板上,上面刷油,蓋上塑料布。
3、發酵約10個小時或更長時間,再用180℃-200℃的油溫將其炸製成表面金黃色,體積膨大,酥脆即成。
特點:表面金黃,體大酥鬆。
注意事項:
1、礬在面團中除要和鹼中和以外,還起到使製品發脆的作用,若礬過多,製品發硬,發脆並發澀。因此,一般油條面團中,鹼的用量都要超過礬。
2、面團中的鹼,根據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冬天,鹼要相應減少,夏天相應增加,這就要根據當地的情況靈活掌握啦。
3、礬鹼面團一般用搗的方式和面,因為不好揉。因此,要多搗幾遍,以使面團中的礬鹼和均勻,一般地說,搗幾下面團就會變得很艮,就要靜置一段時間再搗。這就是為什麼到幾下就休息一會的原因。
4、面團要根據麵粉的吃水量加水,總的要求是面團要軟一些。
5、面團發酵時間要夠長,因為,礬鹼反應速度較慢,要有相應的時間才行。

不用明礬的油條製作法 ZT

油條製作又一法

油條的傳統製法是:用麵粉加入明礬、食鹼、鹽等調製成礬鹼面團,再拉條經油炸而成。但是,這種加有明礬的油條,在炸作過程中會分解並殘留下一定量的鋁,所以營養衛生專家指出:人不宜長期食用油條。不過由於用礬鹼面團製作油條成本較低,操作過程也不復雜,所以這種製法至今仍被一些小館子或路邊小販採用。

筆者曾在一大酒店與淮揚廚師共事,在與他們的技術交流中,學到了一種新的油條製法,這是用麵粉、泡打粉、食粉、雞蛋等原料製成,成品具有色澤金黃、外酥內軟、松泡膨大、柔韌有勁的特點。尤其是在配料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雞蛋,營養價值也較普通油條有所提高。由於這種油條在製作中未加明礬,因此不會分解出對人體有害的鋁,只不過其酥脆度稍遜於普通油條。

下面,筆者就將這種油條的製法及關鍵介紹給大家。

原料:上等高筋麵粉1500克 泡打粉15克 食粉7.5克 精鹽30克 雞蛋4隻 色拉油2500克

製法:

1. 麵粉過篩後加入泡打粉拌勻。清水(約1000克)倒入合面機中,磕入雞蛋,加入精鹽、食粉和50克色拉油,開機調至低檔轉速攪拌,至水渾濁略起有小泡時,再加入拌有泡打粉的麵粉,待麵粉與水攪和成團後,改用中檔轉速攪拌,直至面團光滑柔軟。

2. 雙手沾上少許色拉油,將面團從和面機中挖出,放在抹有油脂的面案上,並擀成長方形的面塊,接著用拳頭在面塊上擂制,待張片變大時,再折疊成2~3層進行擂制,依法反復三次,即可將擂制好的面塊疊整齊後放入不銹鋼盤中,蓋上濕毛巾靜置約半小時待用。

3. 將面案的另一端撒上麵粉,從不銹鋼盤中用面刀取一小塊面團放在面案上,用雙手配合牽拉長後,再用擀麵杖擀成8厘米寬、1厘米厚的長條坯皮,然手用刀切成2.5厘米寬的坯條。

4. 鍋中注入色拉油燒至六七成熱,取一條坯條在非刀口面用小毛刷刷少許水,再放上一條坯條重疊(刀口面均在兩側),用細木棍在坯條中間撳壓一下,使兩坯條相粘,然後用雙手托住坯條,輕輕拉長,右手將坯條扭轉兩圈,再邊拉邊放入油鍋中(先放條子中部,再將兩端放入油鍋),一邊炸一邊用筷子翻動,炸至條形筆挺飽滿、色澤金黃即可出鍋瀝油,改刀成短節,裝盤即可上桌。

製作關鍵:

1. 和面時必須先將食粉、精鹽、雞蛋、色拉油和水充分攪散後,再加入麵粉,否則會出現鬆脆不一、口味不均的現象;和面時需按由低速到中速攪拌的順序,這樣才有利於麵筋的形成。

2. 擂制面團時,重疊次數不宜過多,以免筋力太強,用力不宜過猛,以免麵筋斷裂;製作好的面塊需靜置餳半小時後再進行出條,否則炸出的油條死板、不夠酥軟。另在疊制面塊的過程中,如有氣泡產生,應用牙簽挑掉,不然炸出的油條外形不光滑。

3. 切好的條坯,應刷少許水再重疊撳壓,避免炸的過程中條坯粘接不牢而裂開,用手拉扯油條生坯時,用力要輕,用力過大會使條坯裂口或斷筋。

4. 油炸時油溫以六七成熱(約180度)為宜,油溫過低,油脂會很快浸透進面坯中,這樣不僅使油條中間含油,還會使其膨脹度降低,而油溫過高時,又很容易將油條炸焦炸煳。在油炸過程中,必須用筷子來回翻動,使其受熱均勻,讓油條變得膨脹松泡且色澤一致。

化學性疏鬆劑 ZT

在點心製作中,化學性疏鬆就是利用適量的化學疏鬆劑使之在加
溫或與其它組合反應而產生大量氣體,從而達到點心膨大疏鬆。
化學疏鬆劑的種類較多,現將主要的簡要分述如下:
(1) 食粉。
即小蘇打,其分子式NaHCO3,是一種鹼式鹽。因其式中含有碳
酸根,如遇到有機酸、無機酸或酸式鹽中和後會發生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點心製品膨脹疏鬆的主要動力。例如:製作合桃酥時,就是利用食粉加熱分解產生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又比空氣重,所以氣體向兩邊「橫」著膨脹。使合桃酥瀉身,體積增大。又如油條,就是利用食粉同明礬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使體積膨脹的。但是,食粉不可以加入過量,因為它是一種酸式鹽,過量會使鹼性增加,PH值升高,製品內外色澤會發黃,破壞組織,形狀不良。故在使用時要適量添加。
(2) 氨系列疏鬆劑。
即一些含有銨離子(NH4)的化合物,其中以碳酸氫銨(溴粉)
及碳酸氫二者使用較多,反應快並且膨脹力大,碳酸氫和碳酸氫銨在較低溫度加熱時,即可完全分解產生氨氣,二氧化碳和水,不過其有一定缺點即氨氣與水作用會形成氨水,有一種氨溴味,不便食用,所以在添加時要適量添加。如製作一些酥點、油條、薩騎馬等產品均有利用此疏鬆劑作為體質增大的氣體來原。
(3) 泡打粉。
即由食粉配以不同的酸性材料或酸式鹽及一些填充劑配合而成,一遇水即產生反應將二氧化碳放出,一般常用的酸式鹽有:酸性磷酸鈣、硫酸鋁鉀(明礬),酒石酸氫鉀和葡萄糖酸內脂等,泡打粉用於點心中一般適用於依士皮、酥類及一些油炸製品中,是一種常用的化學疏鬆劑。

⑶ 油條的製作方法

自製油條是一道美食,由高粉、植物油、高活性酵母等食材製作而成。炸油條的時候油要燒得夠熱,放入油條生胚後會立即浮起脹大,炸之前可先放入一小塊面團試一試。
技巧:面團要軟一些炸出來的油條才好吃。
中文名自製油條英文名Homemade Fried dough sticks主要食材高粉750克,植物油1000克,高活性酵母5克,鹽2-3克,雞蛋1個,無鋁油條膨鬆劑3-5克分    類早點,主食口    味微咸和微甜主要工藝炸製作難度普通
目錄
1 製作方法
▪ 方法一
▪ 做法二
2 烹飪技巧
製作方法
編輯
方法一
食材:高粉750克、植物油1000克、雞蛋1個、高活性酵母5克、無鋁油條膨鬆劑3-5克、鹽 2-3克。
步驟:
1、頭天晚上,麵粉過篩,加鹽、無鋁膨鬆劑混合,打入雞蛋,加入植物油10-15克,酵母用溫水(一小碗,手溫)調開,靜置一會兒後,分幾次倒入麵粉中,使用筷子攪拌成團(只要能攪拌成團即可)。用手揉搓面團,可以使用折疊法,使其起筋,如果面團有點沾手,可以加入少量乾麵粉,揉到面團不沾手。 揉好的面團兩面抹上植物油,放到容器里,蓋上保鮮膜發酵至第二天早上;
2、面板上刷油,雙手抹少許油,將面塊取出放面板輕揉幾下,排出面團里的氣。用手將面團往兩端拉長,然後用手掌壓成薄扁的長方形面片;
3、刮板稍抹點油,將面片切開,並將相鄰兩個疊加,然後中間用抹油的筷子使勁壓一下;
4、稍微放置後,將其拉長,即成油條生坯;
5、製作油條的面坯也可以製作油餅的。只用手使勁將面團壓成薄薄的圓形,用刮板在中間劃幾刀;
6、鍋里放入足夠的植物油,中大火加熱至180-190度(手放到鍋的上方覺得很烤手);
7、將油條坯子稍擰,一根根放入油鍋。並用筷子適當下壓油條胚子;
8、油條在油鍋內迅速被炸泡,一面炸成金黃色後,翻面將另一面也炸成金黃色,即可瀝油出鍋、食用。
做法二
食材:高筋麵粉400克、酵母粉4克、雞蛋1個、蘇打粉4克、細砂糖15克、牛奶175克、鹼 少許、食鹽4克、水230毫升、白糖20克、植物油800毫升。
步驟:
1、將酵母粉放入170毫升的溫水中,拌勻,靜置幾分鍾讓其溶解;
2、將高筋麵粉倒入盆中,放入白糖和20毫升植物油;
3、再磕入雞蛋,用筷子拌勻;
4、將步驟1溶解後的酵母水倒入麵粉中,一邊倒一邊攪勻,成棉絮狀;
5、然後用手將其反復揉勻成光滑的面團(此時面團稍稍有些硬,沒有關系),蓋上濕紗布或蓋子,於溫暖處發酵約2小時;
6、當面團發酵至未發酵前體積的2倍大時說明已經發酵好了;
7、將小蘇打、鹽放入小碗中,倒入60毫升溫水,拌勻讓其溶解;
8、然後用手蘸蘇打鹽水,分次揉入發酵好的面團中,直至將蘇打鹽水全部揉入面團中,將面團再次揉至表面光滑,這時面團會比較軟;
9、將面團蓋起來,讓其再次發酵至兩倍大;
10、用小刷子在案板上刷一層植物油;
11、將二次發酵好的面團取出,放在刷好油的案板上揉勻(面團吸收了油分之後又會變軟一些),再稍稍鬆弛一會兒;
12、然後擀開成約0.5厘米厚的長方形面片,切成約2厘米寬的條狀;
13、將面條兩兩疊在一起,用筷子在中間壓一下,然後捏住面條的兩端,將其稍稍拉長一些,然後再靜置餳發20分鍾;
14、鍋內放入植物油,大火燒熱,下入餳好的油條生胚,用筷子不停翻動,炸至油條表面金黃後撈出瀝干油分即可。 [1] 
烹飪技巧
編輯
1、和面時水的溫度以不燙手為宜(約30攝氏度左右),水溫不可過高,太燙容易將酵母燙死使面團發酵失敗;
2、做油條的面一定要充分地發酵,如果發酵不充分的話做出來的油條會不夠膨鬆;
3、步驟10將蘇打鹽水揉入面團中的時候,要用手蘸上少量的水,一點點地將水揉入面團後再反復此操作,不可將水一下子全部放入,那樣會難以揉勻

⑷ 做油條的方法。

1、麵粉300g(我用的普通麵粉、高筋麵粉也可以的) 2、奶粉20g+白糖20g+酵母粉5g 3、用溫水190ml攪拌均勻 4、用酵母水將面團攪拌成團 5、倒入食用油20ml將面團揉成面團 6、蓋上保險膜,發酵(現在夏天室溫大概是30度左右,正合適發酵。如果是冬季應該延長發酵時間並放在溫暖處,比如溫水鍋中) 7、一個小時之後面團發到兩倍大 8、面團內部細小均勻的氣孔 9、5ml鹽+1ml小蘇打混合,用15ml溫水化開 10、用小蘇打水將面團再次揉勻 11、蓋上保險膜繼續發酵 12、一個小時後,又發到兩倍大了 13、再看看可愛的小氣孔,放入冰箱冷藏以備早上用 14、從冰箱中取出面盆,案板上抹油,手上也要喲~將面團在案板上按壓成長方形 15、刀上也抹油,將大面片切成小條 16、兩根面條疊在一起,壓扁,用筷子在中間壓道溝出來 17、這些是處理好的油條坯子 18、油鍋燒到七成熱,下油條坯子炸制,邊炸邊給它翻身 19、炸好的油條放在廚房用紙上吸油

⑸ 油條製作方法

首先是發面,即用鮮酵母或老面(酵面)與麵粉一起加水揉和,使面團發酵到一定程度後,再加入適量純鹼、食鹽和明礬進行揉和,然後切成厚1厘米,長10厘米左右的條狀物,把每兩條上下疊好,用窄木條在中間壓一下,旋轉後拉長放入熱油鍋里去炸,使膨脹成一根又松、又脆、又黃、又香的油條。
在發酵過程中,由於酵母菌在面團里繁殖分泌酵素(主要是分泌糖化酶和酒化酶),使一小部分澱粉變成葡萄糖,又由葡萄糖變成乙醇,並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同時,還會產生一些有機酸類,這些有機酸與乙醇作用生成有香味的酯類。 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使面團產生許多小孔並且膨脹起來。有機酸的存在,就會使面團有酸味,加入純鹼,就是要把多餘的有機酸中和掉,並能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使面團進一步膨脹起來;同時,純鹼溶於水發生水解;後經熱油鍋一炸;由於有二氧化碳生成,使炸出的油條更加疏鬆。 從上面的反應中,我們也許會擔心,在油條時不是剩下了氫氧化鈉嗎?含有如此強鹼的油條,吃起來怎能可口呢?然而其巧妙之處也就在這里。當面團里出現游離的氫氧化鈉時,原料中的明礬就立即跟它發生了反應,使游離的氫氧化鈉經成了氫氧化鋁。氫氧化鋁的凝膠液或乾燥凝膠,在醫療上用作抗酸葯,能中和胃酸、保護潰瘍面,用於治療胃酸過多症、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等。常見的治胃病葯「胃舒平」的主要成分就是氫氧化鋁,因此,有的中醫處方中談到:油條對胃酸有抑製作用,並且對某些胃病的一定的療效。 無論是明礬本身,還是產生的氫氧化鋁,都含有鋁元素,鋁是一種低毒、非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引起多種腦疾病的重要因素。它是多種酶的抑制劑,其毒性能影響蛋白質合成和神經介質。鋁可使腦內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從而使精神狀態日趨惡化。因此,長期過量攝入鋁,可導致老年痴呆。

⑹ 油條製作方法

油條製作方法如下:

步驟一:

鍋中倒油,油溫6成熱,拿一個油條生胚,捏住兩頭,拉長,放入油鍋,等到油條浮起,改中火炸,炸的時候要不停翻面,炸至兩面金黃撈出控油。

注意事項

1、面團盡量和得軟一些,如果面團和得太硬,炸出的油條就會太實不好吃。

2、面團要充分發酵,如果面團沒發起來,就達不到應有的蓬鬆度。

3、發面之前將面團用油揉勻,再餳,如此幾次,使面團呈柔軟潤滑的狀態,做出的油條才好吃。

4、油溫要達到一定的高度,下油條時能迅速蓬發起來。通常達到150度,下油條時起小泡即可。

⑺ 油條製作詳細的過程,我怎麼老做不成

油條的製作
做法一
原料:普通粉5000克,礬、鹽比例相同,明礬(冬季125克,夏季170克)、鹼(冬季60克,春季70克,夏季85克),溫水(冬季3000克,夏季2750克)。

製作方法
1、將礬、鹼、鹽按比例兌好,碾碎放入盆內,加入溫水攪拌溶化,成乳狀液,並生成大量的泡沫,且有響聲,再加入麵粉攪拌成雪花狀,揣搗使其成為光滑柔軟有筋力的面團,用溫布或棉被蓋好,醒20至30分鍾,再揣搗一次,再疊面,如此3至4次,使面團產生氣體,形成孔洞,達到柔順。

2、案板上抹油,取面團1/5放在案板上,拖拉成長條,用小麵杖擀成1厘米厚、10厘米寬的長條,再用刀剁成1.5厘米寬的長條,將兩條摞在一起,用竹筷順長從中間壓實、壓緊,雙手輕捏兩頭,旋轉後拉成長30厘米左右的長條,放入八成熱的油鍋中,邊炸邊翻動,使坯條鼓起來,豐滿膨脹酥脆,呈金黃色即成。製作原理:製作油條的面團屬於礬、鹼、鹽面團。由於此種面團反應特殊,所以在成熟工藝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只適宜於高溫油炸方法,才能達到松軟酥脆的特點。面團調制所摻入的明礬(白礬)、鹼(純鹼)、鹽(勁大的粗鹽)在水的作用下而產生氣體,使面團達到膨鬆。在膨鬆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明礬和純鹼,其反應式是:KAI(SO4)412H2O+Na2CO3+H2O→AI(OH)3+Na2SO4+K2SO4+CO2↑+H2O
從上述反應式中可以看出,面團調制時所加入的明礬、鹼在水的作用下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物為氫氧化鋁(又稱礬花),屬膠狀物質,使成品松軟;生成的硫酸鈉和硫酸鉀對人體無害,在面團中不起作用。而在調面時所加入的食鹽,則起著增加面團韌性和筋力的作用,便於製品的成型操作。由於氫氧化鋁和產生的二氧化碳共同作用,導致礬、鹼、鹽膨鬆面團製品的漲發。

3、油條是否能炸得又松、又脆、又黃、又香,製作要領是:每兩條上下疊好,用竹筷在中間壓一下;不能壓得太緊,以免兩條粘連在一起,兩條面塊的邊緣絕對不能粘連;也不能壓得太輕,要保證油條在炸得時候兩條不分離;旋轉就是為了保證上述要求,同時在炸得過程中,容易翻動。雙手輕捏兩頭時,應將兩頭的中間輕輕捏緊,在炸的時候兩頭也不能分離。油條發起的原理是:當油條進入油鍋,發泡劑受熱產生氣體,油條膨脹。但是由於油溫度很高,油條表面立刻硬化,影響了油條繼續膨脹,於是油條採用了每兩條上下疊好,用竹筷在中間壓一下的方案,兩條面塊之間水蒸汽和發泡氣體不斷溢出,熱油不能接觸到兩條面塊的結合部,使結合部的面塊處於柔軟的糊精狀態,可不斷膨脹,油條就愈來愈蓬鬆。我們拿到一根油條仔細觀察一下就可以發現,兩條面塊的外面,尺寸大概膨脹了一倍,而兩條面塊的裡面,卻膨脹了許多倍。
許多人比較關心和面時鹼和明礬的比例,其實其並不重要,明礬多了味道和口感會變差。一般可採用明礬為麵粉的1%左右即可,鹼的數量比明礬略少

閱讀全文

與用紙怎麼折油條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0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8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9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7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6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0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4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7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4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2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7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5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6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4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5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