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煮雞蛋 煮雞蛋的方法
1、通過控制煮雞蛋的時間,可以煮出溏心蛋、全熟蛋等多種狀態的雞蛋。
2、如果比較喜歡溏心蛋,煮5-7分鍾即可。時間越短,煮出來的雞蛋黃就越嫩滑。
3、如果比較喜歡吃全熟的雞蛋,則可以煮7-8分鍾左右,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黃也已經全熟了。
4、為了讓雞蛋受熱更均勻,應該用涼水下鍋煮雞蛋,而不是在水沸騰後再下雞蛋。
② 正確的煮雞蛋方法怎麼煮
1、煮雞蛋看似簡單,卻很有學問。若煮法不當,會破壞雞蛋的營養成分。會不會覺得煮雞蛋特別簡單呢?水+蛋煮一會就OK。真的是這樣的嗎?其實煮雞蛋還是有一些小訣竅的。泡水。在煮雞蛋之前,最好先把雞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會兒,水必須沒過蛋,否則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質不易凝固,影響消化;再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再放入冷水鍋中煮沸,這樣蛋殼就不易破裂了。當然,這只是保持雞蛋外形完整的方法之一
2
將新鮮雞蛋洗凈,放在盛水的鍋內浸泡一分鍾,然後用小火燒開。這是為了防止雞蛋在燒煮過程中蛋殼爆裂。水淹沒雞蛋浸泡中……
3
雞蛋用小火燒開後,再改用溫火煮8分鍾即可。切忌燒煮時間過長,否則,蛋黃中的亞鐵離子會與硫離子產生化學反應,形成硫化亞鐵褐色沉澱,從而妨礙人體對鐵的吸收煮制過程開始用小火
4
煮熟的雞蛋應取出來讓其自然冷卻,或放在涼開水、冷水中降溫半分鍾,這樣容易剝皮。為防止細菌感染不宜放入自來水中這是煮制過程2分鍾左右
5
如果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鍾,內部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蛋白質結構變得更緊密,不容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酶接觸,所以較難消化。蛋品中蛋白質含有較多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後,它會分解出硫化物,它與蛋黃中的鐵發生反應,形成人體不易吸收的硫化鐵,營養損失較多煮制過程4分鍾左右
6
煮不熟的雞蛋危害更大。生雞蛋不但存在沙門氏菌污染問題,還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兩種有害物。前者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後者能與食物中的生物素結合,導致人體生物素缺乏,產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狀。而雞蛋一經煮熟,上述兩種物質才會被破壞煮制過程6分鍾左右
7
8分鍾到了,煮熟的雞蛋放置自然冷卻
8
取粉條鋪個窩
9
成品,然後給雞蛋畫上你喜歡的表情,這個表情像不像幸福的三口之家!
③ 煮雞蛋的做法
雞蛋是我們日常生活里幾乎每天都離不開的食物,大家都知道雞蛋的營養價值很高,尤其是煮雞蛋的營養價值。雞蛋的煮制是需要一些門道的,下面就讓我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雞蛋煮制的一些學問吧。
1.煮雞蛋前先泡水
在煮雞蛋之前,最好先把雞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會兒,水必須沒過蛋,否則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不易凝固,影響消化;再把蛋放人冷水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再放入冷水鍋中煮沸,這樣蛋殼就不易破裂了。
當然,這只是保持雞蛋外形完整的方法之一。
2.煮雞蛋時順一個方向攪動
為了使蛋黃凝固在蛋清的正中間,應在雞蛋下鍋後用手勺不停地順一個方向攪動,使鍋中的水呈漩渦狀轉動,直至煮熟。
3.煮雞蛋的時間
很多人可能都有個困惑,雞蛋煮多長時間最合適?營養師的經驗是,雞蛋煮8分鍾剛剛好。專家做過「煮雞蛋試驗」,結果發現,普通大小的雞蛋,也就是一斤稱七八個的雞蛋,放在鍋里,冷水開煮,水開後,掐著表,再煮8分鍾關火。這時候煮出來的雞蛋,蛋黃剛剛凝固,口感和營養都是最佳的狀態。
有些人喜歡吃溏心的雞蛋,但李長平提醒說,雞蛋等禽蛋類可能受到沙門氏菌感染,吃溏心蛋可能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而雞蛋煮得時間太長,又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煮雞蛋時還是應適當掌握好火候。
雞蛋的大小也會影響到煮熟時間,如果是較小一點的柴雞蛋,可能煮六七分鍾就夠了,可以自己做做煮蛋試驗,找到最佳時間。此外,煮蛋時要注意,水一定要完全沒過雞蛋,這樣才能將雞蛋充分煮熟。
4.煮雞蛋時的火力
煮雞蛋時若用大火,容易引起蛋殼內空氣急劇膨脹而導致蛋殼爆裂;若使用小火,又延長了煮雞蛋的時間,而且不容易掌握好蛋的老嫩程度。實踐證明,煮雞蛋以中火最為適宜。
煮雞蛋的挑選
1煮雞蛋我們要選擇優質的雞蛋,保證其營養!我在網上找了一些資料,總結了下面三種方法,足夠您找到新鮮飽滿的雞蛋啦!
2晃一晃雞蛋:感覺一下雞蛋的晃動,如果晃動的比較有彈性,則表明雞蛋新鮮。如果聲音較大,沒有彈性,則雞蛋不新鮮。
3看一看雞蛋:如果雞蛋表面粗糙,則雞蛋新鮮。如果表面很光滑,則說明雞蛋存放時間比較長,不新鮮的可能性很大。還要注意一下,如果雞蛋表面有灰色或者黑色的斑點,則不要購買,很有可能是壞雞蛋!
4照一照雞蛋:找一處光源,照一下雞蛋(超市裡有燈的),氣室比較小的為新鮮雞蛋,反正則不新鮮。因為雞蛋放久了之後,會進入空氣,因此氣室會慢慢變大。
煮雞蛋
1清洗雞蛋
據我所知,很多人在煮雞蛋的時候直接將雞蛋放入水中開火煮,實際上這是錯誤的做法,因為雞蛋表面很容易吸附很多灰塵、細菌以及病毒,如果直接放入水中煮是很不衛生的,所以,在煮雞蛋之前,我們要清洗一下雞蛋。
2涼水放入雞蛋
在鍋內加入適量的.水,只要漫過雞蛋即可,注意,這時候我們只需要加入涼水即可,同時放入雞蛋。
3開火
①先大火五分鍾,再小火三分鍾:這樣煮雞蛋比較省火,節約能源,而且煮出來的雞蛋比較嫩。
②溫火使水一直保持沸騰:這樣雞蛋內部溫度變化不是很大,不容易爆裂,也比較容易掌握時間。
③一直大火:這樣子煮雞蛋,如果時候沒有掌握好,很容易把雞蛋煮老。
4出鍋
忽忽,雞蛋煮好啦,我們可以把他們撈出來了!我們可以將剛撈出來的雞蛋直接放入冷水中,這樣子剝皮會很容易的。
我提醒
1火候,大家可以自選,但是不管是大火還是小火,都要保持雞蛋在沸水中煮五分鍾,這樣既可以保證雞蛋的營養成分流失的最少,也能有效地殺死雞蛋內部的病毒、細菌。
2為了防止雞蛋破裂,也是為了煮好的雞蛋剝皮更容易,我們還可以在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
3煮雞蛋的水一定要漫過雞蛋,防止雞蛋露出部分凝固不均勻,影響消化。
4還有一點,我要提醒一下啊,雞蛋雖然有營養,但是不要多吃,一天吃一個就好啦。尤其老年人和小孩子,更適宜食用蒸蛋羹、蛋花湯,比較容易消化。
結語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雞蛋的煮制技巧已經完全清楚了呢?煮雞蛋也是需要一些門道的,比如說煮的時間長短,火候的大小,以及前後的順序等等。以上是我給大家介紹的相關知識,希望我今天的介紹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④ 煮雞蛋的正確方法
製作方法
煮雞蛋看似簡單,卻很有學問。若煮法不當,會破壞雞蛋的營養成分。煮雞蛋三步曲:
將新鮮雞蛋洗凈,放在盛水的鍋內浸泡一分鍾,然後用小火燒開。這是為了防止雞蛋在燒煮過程中蛋殼爆裂。
共20張
各種煮雞蛋
雞蛋用小火燒開後,再改用溫火煮根據個人口味繼續煮3-7分鍾即可。
煮熟的雞蛋不必馬上取出來,1〜2分鍾後再取出,或放在涼開水、冷水中降溫半分鍾,這樣容易剝皮。[1]
製作竅門
會不會覺得煮雞蛋特別簡單呢?水+蛋煮一會就OK。真的是這樣的嗎?其實煮雞蛋還是有一些小訣竅的。
1、泡水
在煮雞蛋之前,最好先把雞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會兒。開始煮時,水必須沒過蛋,否則煮出來的雞蛋不僅生熟不均,影響口感,蛋黃也會移出蛋心移向蛋殼。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再放入冷水鍋中煮沸,這樣蛋殼就不易破裂了。
2、火力
煮雞蛋時若用大火,容易引起蛋殼內空氣急劇膨脹而導致蛋殼爆裂;若使用小火,又延長了煮雞蛋的時間,而且不容易掌握好蛋的老嫩程度。實踐證明,煮雞蛋以中火最為適宜。
3、時間
在確定了火力大小之後,只要准確地掌握好了煮蛋時間,就能夠隨心所欲地控制蛋的老嫩程度。
例如,煮軟蛋,水開後煮3分鍾即可,此時蛋清凝固,蛋黃尚呈流體狀;煮溏心蛋,水開後煮5分鍾即可,此時蛋清凝固,蛋黃呈稠液狀,軟嫩滑潤;煮硬蛋,水開後煮7分鍾即可,此時蛋清凝固,蛋黃乾爽。如果煮的時間超過10分鍾時,蛋清部分會變得緊實,影響口感,但並不會導致營養損失。
營養價值
雞蛋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且易為機體吸收,營養價值很高。另外,雞蛋中鈣、磷、鐵和維生素A含量很高,B族維生素也很豐富,還含有其他許多種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小兒、老人、產婦以及肝炎、結核、貧血患者、手術後恢復期病人的良好補品。雞蛋黃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膽固醇和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著重要作用,可延緩老年人的智力衰退。卵磷脂被醫學專家視為老年性痴呆的剋星,適量食用雞蛋還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適量吃雞蛋,是不少長壽者延年的經驗之一。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98%,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可見,煮雞蛋是最佳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和老人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合適,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鬆懈,極易被消化吸收。雞蛋中維生素C含量不高,所以吃雞蛋時最好輔以適量的蔬菜。
不過雞蛋中的膽固醇含量亦是較高,每天的攝入量需要有所控制。從營養學的觀點看,為了保證膳食平衡,滿足機體需要,又不會營養過剩,一般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吃1個雞蛋為宜。中青年人、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者,每天可吃2個雞蛋;從事重體力勞動,消耗營養較多者,每天可吃2個雞蛋;少年兒童由於長身體,代謝快,每天也可吃兩個雞蛋。孕婦、產婦、乳母、身體虛弱者以及進行大手術後恢復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優良蛋白質,每天可吃3-4個雞蛋,不宜過多。
⑤ 煮雞蛋四個竅門,分別都是哪些
每天早上大家的早餐裡面必不可少的就是水煮雞蛋吧,但是煮雞蛋有什麼好的方法呢?現在我就教大家煮雞蛋的方法。大家趕快收藏一下吧。
注意事項:1。雞蛋煮10分鍾以上,蛋黃周圍會產生一層綠色致癌物硫化物(硫化亞鐵和硫化鐵),人體難以吸收消化,容易引起腸癌。2.所以最好不要吃煮過10分鍾以上或者更久的煮雞蛋。尤其是當你看到蛋黃非常綠的雞蛋時,你患癌症的風險會更大。3.一般的小吃店、米線店、街邊攤販賣的鹹蛋、茶葉蛋,蛋黃一般都是綠色的,經常吃這種蛋可能會誘發腸癌。為了你的健康,你知道如何正確烹飪雞蛋了吧。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著想,所以建議大家要自己在家動手煮雞蛋,盡量不去外面買茶葉蛋和鹵蛋。簡簡單單就能學會的煮雞蛋方法,大家一定要試試看哦!
⑥ 正確的水煮雞蛋方法
將新鮮雞蛋洗凈,放在盛水的鍋內浸泡一分鍾,然後用小火燒開。這是為了防止雞蛋在燒煮過程中蛋殼爆裂。雞蛋用小火燒開後,再改用溫火煮根據個人口味繼續煮3-7分鍾即可。
煮熟的雞蛋不必馬上取出來,1-2分鍾後再取出,或放在涼開水、冷水中降溫半分鍾,這樣容易剝皮。 煮雞蛋看似簡單,卻很有學問。若煮法不當,會破壞雞蛋的營養成分。
雞蛋中容易帶有沙門氏菌,半熟狀態容易引起病菌;煮蛋的時間控制在8分鍾以上。
製作竅門
1、泡水
在煮雞蛋之前,先把雞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會兒。開始煮時,水必須沒過蛋,否則煮出來的雞蛋不僅生熟不均,影響口感,蛋黃也會移出蛋心移向蛋殼。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再放入冷水鍋中煮沸,這樣蛋殼就不易破裂了。
2、火力
煮雞蛋時若用大火,容易引起蛋殼內空氣急劇膨脹而導致蛋殼爆裂;若使用小火,又延長了煮雞蛋的時間,而且不容易掌握好蛋的老嫩程度。實踐證明,煮雞蛋以中火最為適宜。
3、時間
在確定了火力大小之後,只要准確地掌握好了煮蛋時間,就能夠隨心所欲地控制蛋的老嫩程度。
例如,煮軟蛋,水開後煮3分鍾即可,此時蛋清凝固,蛋黃尚呈流體狀;煮溏心蛋,水開後煮5分鍾即可,此時蛋清凝固,蛋黃呈稠液狀,軟嫩滑潤;煮硬蛋,水開後煮7分鍾即可,此時蛋清凝固,蛋黃乾爽。如果煮的時間超過10分鍾時,蛋清部分會變得緊實,影響口感,但並不會導致營養損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煮雞蛋、網路-水煮雞蛋
⑦ 煮雞蛋方法大全 3種煮雞蛋的方法
1、五香茶雞蛋
材料:雞蛋若干個,茶葉、花椒、大料、鹽、醬油各適量。
將雞蛋洗凈,放入砂鍋中加冷水煮至八成熟,用筷子或勺子將蛋皮敲破。砂鍋中放入茶葉和少量花椒、大料、鹽、醬油,用慢火煮1小時左右,雞蛋皮呈棕色即成。色澤醬紅,味道咸香。用普通的鍋也可以。
2、荷包蛋
材料:雞蛋1個或數個,醬油、糖適量。
炒鍋內放少許油,燒熱後,磕入雞蛋,兩面稍煎,加適量醬油和糖(按個人喜好加量)水,燒開略煮,將火滅掉即成。甜咸可口。
3、快速煮雞蛋
帶殼雞蛋放入鍋中,加入沒過雞蛋的水開火煮,煮到水開後關火,蓋上鍋蓋燜5分鍾,燜的時間越長,雞蛋就越熟,雞蛋燜個10分鍾差不多就全熟了,把雞蛋取出放入涼水中冷靜1分鍾,之後把蛋殼打碎再剝雞蛋。
⑧ 水煮蛋要怎麼煮 水煮蛋的方法
1、首先可以將洗凈的新鮮雞蛋放在冷水中浸泡1分鍾,再用小火燒開,可以防止雞蛋在燒煮過程中蛋殼爆裂。
2、煮蛋的水必須沒過蛋,否則煮出來的雞蛋會生熟不均,影響口感,且蛋黃也會移出蛋心移向蛋殼。
3、雞蛋用小火燒開後,改用溫火繼續煮3-7分鍾即可。
⑨ 正確的煮蛋方法有哪些
方法如下:
准備用料:雞蛋4個、鹽適量。
1、用海綿布把雞蛋外殼擦洗干凈、這步是防止有雞便便黏在蛋殼上、造成大腸桿菌污染。
(9)煮蛋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煮雞蛋的4個絕招
1、別用沸水煮蛋。首先,沸騰的水會讓雞蛋在鍋里四下翻滾,很容易把蛋殼撞碎,甚至蛋白都露出來。其次,雞蛋中的蛋白質凝固變性,並不需要很高的溫度,通常60℃—87℃就可以,而沸水的溫度能達到100℃。
如果用沸水煮,蛋白可能就老得跟橡皮一樣。所以煮蛋的時候,應該開蓋,讓水微微冒泡,而不是沸騰。
2、煮的時間要短,煮後要冷卻。蛋白全熟,蛋黃也完全凝固的雞蛋需要煮10分鍾,可如果你想要一個蛋黃嫩嫩的水煮蛋,大概6分鍾就可以了。如果雞蛋煮的時間過久,就會有難聞的硫的氣味。另外要注意的是,把雞蛋從鍋里拿出來後要立即用涼水冷卻,否則殘余的溫度會讓蛋繼續加熱而變老。
3、陳一些的雞蛋更好剝。我們都覺得最新鮮的好,不過水煮蛋其實沒必要用太新鮮的。因為稍微陳一些的雞蛋反而更好剝。如果把雞蛋在冰箱里儲存幾天,其pH值就會稍微升高,蛋白和內層蛋殼的黏合度會稍微變松。
4、蛋黃外面變綠沒關系。如果雞蛋煮得太老,你會發現蛋黃外面有一層綠色。這是蛋黃中的硫化物和鐵發生了反應,並沒有任何危害。只要煮的時間別太長,就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