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常見的安全用葯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安全用葯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0-03 20:59:46

Ⅰ 有哪些正確安全用葯的知識

  1. 感冒葯不能混合吃。

  2. 維生素服用過量可能變毒葯。

  3. 復方甘草片含乙醇,與頭孢類葯物合用,可能容易產生雙硫侖反應。

  4. 服用頭孢類抗生素時,不僅不能喝酒,就是停葯7天內都不能碰酒或是進食含乙醇製品的飲料、食物,比如酒芯巧克力、藿香正氣水、發酵的食醋。

  5. 滴鼻液:長期使用可能引起鼻炎。

  6. 膏葯不能通用,每種膏葯都有其獨特的葯理作用,並非一痛就貼,更不能所有疼痛都貼一種膏葯。

新華網消息,國家食葯監總局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大約有250萬人吃錯葯而損害健康,導致死亡的有20萬,是全國交通事故致死人數的2倍!在我們身邊的常見葯物,如果使用方法錯誤,就可能釀成巨大的災難,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去了解用葯知識,要按照醫生的要求用葯。

Ⅱ 小兒有哪些常見的給葯方法最重要的是哪種詳細點,追加獎勵,急

靜脈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鼻飼、霧化吸入、葯粉吸入、直腸灌注、經皮滲透、口服噴霧劑、鼻腔噴霧劑、口腔內噴粉劑、各種外用的葯膏、葯水、葯粉等。對於兒科來說最常見和最重要的是靜脈注射和口服,還有霧化等。其實常見和重要與科室有關,每個科室均有各科的常見和最重要的給葯方法。

Ⅲ 葯物的正確服用方法有哪些

‍‍腸溶制劑: 腸溶制劑是一種在胃液中不崩解,而在腸液中能夠崩解、吸收的一種制劑,將葯物製成腸溶制劑是為了滿足葯物性質及治療的需要。因為許多葯物在胃液酸性條件下不穩定,易分解失效或對胃黏膜有刺激性;還有的葯品只有在腸道中才能夠更好地吸收。為了充分發揮葯物的治療作用,就在這些葯物的外麵包上一層只能在鹼性腸液中溶解的物質——腸溶衣。因此,在使用蘭索拉唑腸溶片(恆坤®)、泮托拉唑鈉腸溶片(開濟®)、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羅丹®)、紅黴素腸溶片等葯品時,不可將葯品掰開、嚼碎或研成粉末服用,應整粒吞服。
口服顆粒劑: 對於抗生素顆粒劑例如阿奇黴素顆粒(羅欣快宇)、頭孢羥氨苄顆粒(韋卡®)、伊曲康唑顆粒(羅宣®),只可用溫開水沖化後,立即服用,不可長時間放置,因為抗生素在高溫和水溶液中,容易分解降低療效。‍‍

如何才能做到用葯安全

用葯安全五牢記,方可做到安全用葯。
1.說清楚講明白
就診時應向醫生說清楚:患者的症狀、正在服用的葯品、曾對哪些食物、葯品、物質(像花、草、精油、動物皮毛等等)過敏;說明是否懷孕或正在哺乳;說明是否正打算懷孕等等。就診時向醫生講明白:既往病史,以便醫生有針對性地選擇用葯。如高血壓患者需低鈉鹽飲食,醫師會避開含鈉葯品;糖尿病患者則避開含糖葯品;如果有肝臟、腎臟病,用葯更要慎重。因為大部分葯品都在肝、腎臟代謝,它們功能不全,葯品代謝就會不完全。不恰當的用葯會傷害身體,甚至危及生命。
2.看清楚問明白
到葯房取葯時要看清楚:葯袋上姓名、就診卡號是不是自己的姓名;要看清葯品名稱、用法、用量、服法列印是否清楚。
到葯房取葯時要問明白:看不懂的葯品服用方法、作用要問;更換葯品或服法有疑問要問;忌諱同時吃哪些食物或葯品要問;葯品開瓶後怎麼保存也要問。
3.視線清楚遵照醫囑
在家吃葯時,要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心情放輕松,坐在椅子上,仔細看清楚葯袋所有的提示。一定要聽醫師和葯師的話,將葯品依規定的服法服用完畢,不可隨便停葯或更改用法。
4.標示清楚儲放正確
常備葯品(如維生素等)或外用葯要看清標示「用途、用法」,最好以熒光筆標劃「有效日期」。內服及外用葯應分開儲放,盡可能保持原有包裝及說明書。一般葯品未吃完前不要丟棄。有標示葯名、用法的葯袋,每次使用時再細讀一次,確保無誤。通常以避光、乾燥、陰涼為原則。陽台、廚房、浴室、車上、暖氣上都不適宜儲放葯物;散裝葯品最好以不透明容器儲放;家中有小孩,應將葯品置於高處;需冷藏的葯品,應特別注意冷藏溫度是2℃~8℃,放置於冰箱冷藏室儲放。
5.有病看醫師問葯找葯師
同樣是病(如感冒),每個人的症狀不同,而葯品及劑量會因個人生理變化而服法不同。有病就該看醫師,不要隨便服用來路不明的葯品。
服葯前有任何有關葯物的疑問,服葯後有任何的不適症狀或問題,應該與葯師聯絡。
非處方葯要選好。非處方葯的優點:具有安全性好、療效確切、毒副反應小、質量穩定、應用方便、價格合理等。標簽與說明書頗為詳細,且通俗易懂。但是,若缺乏醫葯知識,盲目購買使用葯品,反而會貽誤診治或加劇病情。
購非處方葯要詳看葯品的包裝盒:葯品成分與適應證、葯品生產批准文號、注冊商標及生產廠家。否則屬於「三無」產品,絕對不能購買。

Ⅳ 日常生活中安全用葯常識有哪些

用葯是經常的事情,但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安全用葯常識有哪些嗎?一起來看看下文的介紹:
一、儲存葯物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1.合理儲存;2.註明有效期和失效期;
3.注意外觀變化;4.妥善保管。
二、葯物應在什麼條件下儲存?
葯物存放條件應符合葯品說明書的要求,冷藏葯品要在2—10℃之間,陰涼儲存葯品要在20℃以下,其他葯品儲存在30℃以下。
三、如何正確存放家中葯品?
1.散裝葯粒需避光,要用適當避光玻璃瓶或塑料瓶裝置,最好內放乾燥劑。
2.液體制劑室溫保存。
3.懸浮劑保存分狀態。
4.肛門栓劑防軟化。多數需要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以免軟化。
5.眼葯水存放依標志。
6.霧劑類葯品喜溫暖。
7.中葯保存應得法。必須在低濕的環境下貯存,密封保存,避免受潮。
四、家裡應該准備哪幾類葯品?
1.常見病用葯:如傷風感冒、哮喘、氣管炎等呼吸道病常用葯;拉稀嘔吐、食慾不振等消化道病常用葯;其他如魚肝油、鈣片、五官科及皮膚科病外用葯等。
2.常用的葯:治療各系統病的葯種類很多,家裡應備的只能是常用的。作用相似的葯物很多,挑選一部分備用即可。
3.安全的葯:兒童用葯要求較嚴,使用不當極容易發生不良後果。備用的葯應該是副作用少、毒性反應小、使用方法簡便的葯品。
4.使用方便:家裡常備葯主要以口服葯、外用葯為主。注射葯盡量少用,因使用不當,掌握不好,容易發生過敏、中毒而造成不良後果。
5.便於存放的葯:家庭常備葯存放的時間一般較長。這就需要存放的葯量少些,特別是容易變質失效的葯更應少備些。具體地說,應以葯片為主,水劑為輔。要選擇些包裝比較好的葯物存放。
6.易於掌握的葯:各種葯都各有用量、用法、適應症和副作用,復雜的家長難以掌握。因此,應備用的葯要少而精,種類少些,易於記住,便於使用,可少出差錯。
五、夏季家中應常備哪些葯品?
1.抗中暑葯: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氣水(液)等;
2.抗腸道感染性疾病葯:黃蓮素片、蒙脫石散劑、口服補液鹽等;
3.治蚊蟲叮咬葯:清涼油(又名萬金油)、風油精等。
六、中西葯一起吃,會不會增加不良反應?
中葯、西葯聯用,有時能起到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目的。但有時候合並用葯不一定能提高療效,反而會增加不良反應。這裡面的情況非常復雜,應充分聽取醫生的意見。
七、服葯時為何不能飲酒?
服葯時喝酒危害大,因為酒中含有濃度不等的酒精。服葯時飲酒可與多種葯物發生反應,會降低葯效或增加葯物的毒副作用。如服用阿司匹林時飲酒會增強阿司匹林對胃的刺激作用,會導致上消化道出血。另外,有些葯物能加重酒精對人體的損傷。因此,服葯時不宜飲酒。
八、為什麼吃葯不能喝茶?
茶會分解葯性,最為普通的一個解釋就是茶葉中所含的鞣酸很容易與胃中的生物鹼發生作用形成不溶的沉澱,從而使葯不能被人體吸收,發揮不了葯效作用。另外,茶葉中的鞣酸具有收斂作用,會阻止人體對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因而在服用黨參、黃芪、山葯等補養葯時,飲用茶水也會降低葯效。
九、中、西葯什麼情況下不能同時服用?
在服含鐵的西葯時,不宜同時服中葯。否則,既影響療效,又易產生副作用。
十、發燒時,使用退燒葯原則有哪些?
1.病因不明不用葯;2.短期低燒免用葯;
3.暴發高燒慎用葯;4.小兒發燒早診治;
5.服葯期間多飲水;6.必要時輔以物理降溫。
退燒葯必須慎重使用,基本原則是「能不用就盡量不用」。
十一、用止疼葯有哪些危害?
掩蓋病情、延誤診斷。
十二、常見的抗菌葯物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1.肝臟損害;2.腎臟損害;
3.神經系統損害;4.血液系統損害;
5.消化道反應;6.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調;
7.過敏反應。
十三、濫用抗菌葯有何危害?
濫用抗菌葯危害既多且大,輕則局限為個人,重則泛濫危害社會,以下扼要列舉四方面的危害:
1.誘發細菌耐葯;2.損害人體器官;
3.導致二重感染;4.浪費醫葯資源。
十四、患者使用基本葯物能得到什麼實惠?
1.節省費用;2.用葯合理;
3.安全有效;4.方便可及。
十五、如何識別偽劣葯品?
1.看標簽:購買整瓶、整盒的葯品,要先看標簽印刷得是否正規、項目是否齊全。
2.化學葯品、中葯成葯、葯酒等必須有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準的注冊商標。商標和批准文號最為重要。如果沒有或印刷得不規范,即可視為假葯。
3.包裝上應有漢字標明的葯品名稱,以及葯物含量、容量、用途、用法、用量、禁忌症或注意事項、貯存方法和生產批號等字樣。如不具備上述三點應懷疑為偽劣葯品,必須請當地葯監部門給予鑒定後再決定能否應用。
4.看葯品:無論針、片、丸、粉和水、酊劑以及葯材,凡見有發霉、潮解、結塊或有異臭、異味或片劑色澤不一致者,即可視為劣葯。標簽上都印有有效期,凡超過有效期的葯品,也可視為劣葯。
十六、家庭用葯的原則是什麼?
1.在明確診斷之前不要隨便用葯;
2.服用時應掌握正確的用法和用量,並注意葯物的毒副作用與禁忌症;
3.對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應去請教醫生。不要服「糊塗葯」、「僥幸葯」。
十七、服錯了葯怎麼辦?
萬一服錯了葯,也不可忙亂,應及時採取措施。其原則是:及時排出,針對解毒,對症治療。
1.催吐:俗稱「扣喉」,病人錯服葯後當即被發現,可及時催吐,簡單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指反復刺激舌根部,引起嘔吐。
2.洗胃:在催吐的基礎上,如病人清醒,可以大量服用茶水,然後刺激舌根部誘發嘔吐,洗胃後,最好給病人服點牛奶或生雞蛋清,以吸附葯物,減少吸收和保護胃粘膜。
3.誤吃有腐蝕性葯物的病人,忌用催吐或洗胃。可以灌服牛奶、雞蛋清、植物油等保護胃粘膜。
4.進行上述初步處理後,立即送醫院。但切勿忘記將吃錯葯的葯瓶或葯盒帶上,以便醫生搶救時查考。
5.如果病人已神志不清,應注意解開病人衣領,清除口腔積物,保持呼吸道暢通。如病人已發生心跳、呼吸停止,應立即持續進行心臟外按壓、人工呼吸,並及時送醫院搶救。
十八、要做到合理用葯須注意哪些問題?
病人在使用葯品時,要做到合理用葯須注意的問題:
1.沒有明確的診斷,病人不要擅自用葯。醫葯知識浩如煙海,就是臨床醫務人員也必須不斷學習,才能正確使用葯物。因此,患病後一定要請醫生診斷明確,切勿因是「小病小痛」而擅自用葯,造成病情的延誤或不良反應的發生。
2.嚴格遵照醫囑用葯。葯品治療方案是根據病情及病人的生理特點等諸多因素綜合後決定的,切不可隨意更改,以確保葯品的治療效果。
3.不要迷信某些葯品。譬如過分地迷信新葯、進口葯、貴重葯、滋補保健葯品等,這些錯誤的用葯心理會導致濫用葯物。
4.用葯後要密切注意病情的發展。醫生配給葯物後,病人要按醫囑用葯,並隨時注意觀察、體驗病情的變化,及時反饋出現的各種異常情況,供醫生調整治療方案。對出現的嚴重不良反應的要及時停葯就診。
十九、兒童用葯有哪些注意事項?
1.忌濫用維生素;
2.忌濫用抗生素;
3.忌濫用解熱止痛葯;
4.忌濫用丙種球蛋白;
5.用葯時應注意劑量不宜過大,服用時間不宜過長。
二十、孕婦用葯應注意什麼?
許多葯物都可能影響胎兒的健康,孕婦用葯,不僅本人可能受到葯品不良反應的危害,不少葯物還可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損害胎兒的生長發育。所以,如孕婦病情確需用葯,一定要充分聽取醫務人員的意見,認真選擇,嚴格遵守規定用法用量。
二十一、哺乳期婦女用葯需注意哪些?
用葯要謹慎,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採取合理用葯原則,否則對寶寶的身體會造成極大的損害。哺乳期用葯有四大法則:1.不可自己隨意亂服葯。2.服葯後調整哺乳時間。3.不宜服用避孕葯。4.不可濫用中葯。
二十二、高血壓患者用葯有哪些注意事項?
1.忌突然停葯。
2.忌快速降壓。
3.忌不擇時服葯。
4.忌不定期檢查。
5.忌胡亂用葯。
二十三、老人用葯有哪些注意事項?
1.先取食療,而後用葯。俗話說:「是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療的先用食療,此乃一舉雙得。
2.先用中葯,後用西葯。
3.先以外用,後用內服。
4.先用內服,後用注射。
5.先用老葯,後用新葯。
二十四、購買葯品應注意什麼?
1.從合法的葯店購買合法葯品;
2.應明確說明買葯的目的和病症;
3.購買處方葯時必須憑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購買和使用;
4.購買非處方葯時,應對患者本身的疾病有明確的了解,如以前是否發生過,曾用過什麼葯品,用葯的效果如何,有無過敏史。應仔細閱讀葯品使用說明書並按說明使用,或在執業葯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5.應查看葯品包裝上標注的生產日期、有效期等內容,必須注意:葯品只能在有效期內使用,並注意保存的方法。
6.注意索要和保留購葯憑證。
二十五、購買了不合格葯品該怎麼辦?
如果對購買的葯品
質量有懷疑或者發現質量不合格的葯品,應憑購買葯品的憑據(如銷售發票或小票,購買葯品不要忘記索要購葯憑證)及時與銷售該葯品
的葯店或醫院聯系,要求解決,並向所在地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二十六、發現葯品質量及價格問題怎麼辦?
對葯品價格有疑問或發現葯店、醫院或診所違反葯品價格管理規定,應向當地物價管理部門舉報。質量問題,向當地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舉報。

閱讀全文

與常見的安全用葯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0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8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9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7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6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0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4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7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4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2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7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5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6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4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5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