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籌劃問題,這里稅點點講解幾個常用的方法,僅供參考:
根據工資支付方式合理避稅:目前的個稅法並未對個人非貨幣性福利收入有具體的管理辦法,因此可以通過減少名義收入的方式來降低應納稅所得額,進而達到能夠接受的稅率范圍。
根據五險一金扣除標准合理避稅:適當提高五險一金的繳納標准,或者提高其他免稅項目可以在工資總額稅前進行扣除。拿公積金舉例,每個月的住房公積金提高後,實際收入並未受影響(公積金可以取出來),然後又有比較明顯的節稅效果。
根據優惠政策進行合理避稅:當稅率較難改變的時候,我們可以改變應納稅所得額。比如大家可以和公司達成協議,一部分工資薪金通過福利形式發放出來,不以現金形式,因此不會被視為收入,也就沒有稅收。單位可以增加福利項目,比如免費交通、免費餐點,這樣不給員工加薪也能減輕員工的稅務負擔,變相增加了員工收入。
4.個稅當中,年終獎的稅務籌劃:年終獎是要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所得計算納稅的,也就是要把年終獎除以12個月,其商數去對照相應的稅率檔進行納稅。很多單位不注意,導致員工工資和年終獎比例失調,某一方過高,從而提高了全年的綜合個稅稅率。
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稅收臨界點。對照稅率表,我們發現假如年終獎是54000元,需要繳納5295元,假如年終獎多了1元,則需要繳納10245元,可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以上就是回答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B. 個稅避稅方法有哪些
一、巧用公積金避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工薪階層個人每月所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從稅前扣除的,也就是說按標准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不用納稅的。同時,職工又是可以繳納補充公積金的。所以,一般職工提高公積金繳存還是有一定空間的,工薪納稅人巧用公積金避稅是合理可行的。需要強調的是,利用個人繳納補充公積金進行避稅時有兩個問題要注意:一是納稅人要在所在單位開立個人補充公積金賬戶;二是納稅人每月繳納的補充公積金雖然避稅,但不能隨便支取,固化了個人資產。
二、利用捐贈進行稅前抵減實現避稅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實施條例》規定
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金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這就是說,個人在捐贈時,必須在捐贈方式、捐贈款投向、捐贈額度上同時符合法規規定,才能使這部分捐贈款免繳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為:捐贈限額=應納稅所得額×30%,允許扣除的捐贈額=實際捐贈額(≤捐贈限額)。
(二)2008年5月23日國家稅務總局針對四川汶川8.0級大地震發布了《關於個人向地震災區捐贈有關個人所得稅征管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8]55號)
通知規定,個人如果通過指定機構向災區捐助錢物,在繳納個人所得稅時,可按規定標准在稅前扣除。具體規定如下:首先,個人通過扣繳單位統一向災區的捐贈,由扣繳單位憑政府機關或非營利組織開具的匯總捐贈憑據、扣繳單位記載的個人捐贈明細表等,由扣繳單位在代扣代繳稅款時依法據實扣除。其次,個人直接通過政府機關、非營利組織向災區的捐贈採取扣繳方式納稅的,捐贈人應及時向扣繳單位出示政府機關、非營利組織開具的捐贈憑據,由扣繳單位在代扣代繳稅款時依法據實扣除;個人自行申報納稅的,稅務機關憑政府機關、非營利組織開具的接受捐贈憑據依法據實扣除。最後,扣繳單位在向稅務機關進行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時,應一並報送由政府機關或非營利組織開具的匯總接受捐贈憑據(復印件)、所在單位每個納稅人的捐贈總額和當期扣除的捐贈額。
(三)對於地震「特殊黨費」
國稅發[2008]60號文件規定,廣大黨員響應黨組織的號召,以「特殊黨費」的形式積極向災區捐款。黨員個人通過黨組織交納的抗震救災「特殊黨費」,屬於對公益、救濟事業的捐贈。黨員個人的該項捐贈額,可以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依法在繳納個人所得稅前扣除,這是合理可行的。
三、理財可選擇的避稅產品的種類
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不斷推出了新的理財產品。其中很多理財產品不僅收益比儲蓄高,而且不用納稅。比如投資基金、購買國債、買保險、教育儲蓄等,不一而足。眾多的理財產品無疑給工薪階層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慎重思考再選擇便可做到:不僅能避稅,而且合理分散了資產,還增加了收益的穩定性和抗風險性,這是現代人理財的智慧之舉。
(一)教育儲蓄的免稅和優惠利率
儲蓄存款在很多工薪階層的全部流動資產中佔到的份額多達80%,但是加上徵收利息、銀行收費等使存款利率壓縮到很低的水平,本來就很少的利息扣掉5%的稅金後所剩無幾,對於工薪階層來說實在不劃算。面對儲蓄存款利息收入高達兩成的稅收成本,利率優惠幅度在25%以上的教育儲蓄將是工薪階層很好的理財法寶。
(二)選擇免徵個人所得稅的債券投資
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國債利息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免納個人所得稅。其中,國債利息是指個人持有我國財政部發行的債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即國庫券利息;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是指個人持有經國務院批准發行的金融債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2007年12月,1年期記賬式國債的票面年利率為3.66%;10年期記賬式特別國債(八期)的票面年利率為4.41%;3月期的第十九期記賬式國債的票面利率為3.38%,均收益較好。選擇投資免徵20%個人所得稅的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和國債既遵守了稅法的條款,實現了避稅,還從中賺取了部分好處,因此,購買國債對大部分工薪階層實為一個很好的避稅增收渠道。
(三)選擇正確的保險項目獲得稅收優惠
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居民在購買保險時可享受三大稅收優惠:1.個人按照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提取並向指定的金融機構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不計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免於繳納個人所得稅;2.由於保險賠款是賠償個人遭受意外不幸的損失,不屬於個人收入,免繳個人所得稅;3.按照國家或省級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和失業保險基金存入銀行個人賬戶所取得的利息收入,也免徵個人所得稅。
四、利用暫時免徵稅收優惠,積極利用國家給予的時間差避稅
個人投資者買賣股票或基金獲得的差價收入,按照現行稅收規定均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這是目前對個人財產轉讓所得中較少的幾種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項目之一。納稅人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股票或者基金進行買賣,通過低買高賣獲得差價收入,間接實現避稅。但因為許多納稅人不是專業金融人員,不具備專業知識,所以採用此種方式時需向行家裡手請教,適時學習相關知識,謹慎行事。
C. 怎麼才能合理避稅
普及:需要告訴大家的是,合理避稅並不是偷稅漏稅,它是在合法的范圍內減輕稅收壓力,避免因為稅務知識的盲點,而導致企業多繳稅或被稅務局罰款。
根據工資支付方式合理避稅
目前的個稅法並未對個人非貨幣性福利收入有具體的管理辦法,因此可以通過減少名義收入的方式來降低應納稅所得額,進而達到能夠接受的稅率范圍。具體方式上,我們可以和單位協商,將納稅人工資轉化為福利性收入。調整工資支付方式,雖然降低了名義工資,但實際收入未受影響,而且還能享受因福利扣除而適用較低的稅率,減輕稅負。
根據優惠政策進行合理避稅
新稅法的頒布實施將減免稅的權力收歸國務院,避免了減免稅過多過亂的現象。同時,稅法又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如: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所得稅;新辦的高新技術企業從投產年度起免徵所得稅2年;利用「三廢」作為主要原料的企業可在5年內減征或免徵所得稅;企事業單位進行技術轉讓以及與其有關的咨詢、服務、培訓等,年凈收入在30萬元以下的暫免徵所得稅等等。企業應該加強這方面優惠政策的研究,力爭經過收入調整使企業享受各種稅收優惠政策,最大限度避稅,壯大企業實力。
合理避稅方法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D. 物流企業如何合理避稅 有哪些適合物流企業的避稅方法
企業避稅的方式多樣,從情況歸納,大致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利用稅收的差異性避稅。利用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稅負差異避稅,如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等;利用行業稅負差異避稅,如生產性企業,商貿企業,外貿出口企業;利用不同納稅主體稅負差異避稅,如內外資企業、民政福利企業等;利用不同投資方向進行避稅,如高新技術企業;利用組織形式的改變,如分設、合並、新辦;改變自身現有條件,享受低稅收政策,如改變企業性質,改變產品構成,改變從業人員身份構成等。利用特殊稅收政策,如三來一補、出口退稅。
2、利用稅法本身存在的漏洞。利用稅法中的選擇性條文如增值稅購進扣稅的環節不同,房產稅的計稅方法(從租從價)不同;利用稅法條文的不一致、不嚴密,如對起征點、免徵額等;還有利用一些優惠政策沒有規定明確期限的,如投資能源、交通以及老少邊窮地區再投資退稅等,無時間限制。
3、轉讓定價避稅。關聯企業高進低出,或者低進高出,轉移利潤,涉及企業所得稅,營業稅或增值稅等;改變利息、總機構管理費的支付,影響利潤;改變出資情況,抽逃資本金等,逃避稅收。
4、資產租賃避稅。如關聯企業中,效益好的向效益差的高價租賃設備,調節應納稅所得,求得效益好的企業集團稅收負擔最小化;關聯企業之間資產相互租賃,以低稅負逃避高稅負,如以繳納營業稅逃避繳納所得稅。
5、避稅地避稅。納稅人利用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特區、開發區、保稅區的稅收優惠政策,在這些低稅負地區虛設常設機構營業、虛設中轉銷售公司或者設置信託投資公司,轉移利潤從而減少納稅。
6、讓利銷售避稅。讓利銷售減少銷項稅額,大幅降低銷售價格,以換取價格優勢,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但國家稅收(如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受到影響,對企業有益而對稅收不利。
7、運用電子商務避稅:電子商務是指交易雙方利用國際互聯網、區域網等進行商品和勞務交易。電子商務活動具有交易無國籍無地域性、交易人員隱蔽性、交易場所虛擬化、交易信息載體數字化、交易商品來源模糊性等特徵。電子商務給避稅提供了更安全隱蔽的環境。企業利用電子商務的隱蔽性,避免成為常設機構和居民法人,逃避所得稅;利用電子商務快速的流動性,虛擬避稅地營業,逃避所得稅、增值稅和消費稅;利用電子商務對稅基的侵蝕性,隱蔽進出口貨物交易和勞務數量,逃避關稅。
應答時間:2022-01-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E. 寄快遞到法國有什麼比較好的方法嗎,最好可以避稅的
國際快遞是不包含關稅的,貨值超過就會產生關稅,貨值可以合理報稍微低一點點。
在郵寄小件包裹上,EMS被稅的概率小點,大件物品可以參考選擇發含稅的空派或者
其他承運方式的。
圖片來源網上
F. 個人所得稅如何合理合法避稅
這10種情形不需要繳納個稅
1、差旅費補貼(差旅費津貼200元、誤餐補助200元。超過部分並計「工資、薪金」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是因出差產生的,不計稅,標准根據當地稅務機關規定。
2、職工離職有個稅法優惠,員工領取的離職補償金在當地員工年平均工資三倍以內的免個稅;
3、通訊費:
單位因工作需要為個人負擔的辦公通訊費用,採取全額或限額實報實銷的,暫按每人每月不超過300元標准,憑合法憑證,不計入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
單位為個人負擔辦公通訊費用以補貼及其他形式發放的,應計入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
4、職工夏季防暑降溫清涼飲料費
報銷形式可以不計稅,隨工資發要交稅
5、發票沖抵 (若為不實開支則不適用)
6、大筆收入分次拿
某高校教師業余在一家企業兼職做項目,項目完成後一次取得勞務報酬30000元整。假設他不填專項扣除的話,如果一次性申報納稅,則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30000-30000×20%=24000元
應預扣預繳稅額=24000×30%-2000=5200元
而如果與企業協商,分兩個月支付兩次,則每次預扣預繳額=(15000-15000×20%)=12000元,應預扣預繳稅額=12000×20%-0=2400元,總計納稅額為4800元。兩者相比,節約400元。
可見,納稅人如能把一次收入多次取得,將所得分攤,增加扣除次數,就能降低應納稅所得額,從而節省稅收支出。
7、提高福利降工資
西安高新區一公司聘用高管,計劃支付年薪是120萬,但經過咨詢稅務師事務所,與高管達成協議,將年薪降低為80萬,同時給高管提供一套現房和一輛車供使用。此外,鑒於該公司員工以技術性員工居多、聘用合同期相對較長等特點,又適當降低員工名義工資,同時為員工提供宿舍以及將繳納的公積金、養老保險等金額適當提高,從而提高員工福利。粗略計算,該公司高管因此起碼少繳40%的個稅。
稅務師評述:增加薪金收入能滿足消費需求,但由於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超額累進稅率,當累進到一定程度,新增工資薪金帶給個人的可支配收入就逐步減少。因此想辦法降低名義收入,把個人現金性工資轉為提供必需的福利待遇,這樣既滿足了消費需求,又可少繳個人所得稅。
8、勞務報酬工資化
西安一私企老闆,雇別人經營自己的私企,自己又在另一家公司工作,每月工資約為 4000元。他一開始沒有與這家公司簽任何合同,則4000元作為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額=(4000-800)×20%=640元。但後來經過咨詢,假如他與該公司建立僱傭關系,則4000元作為工資薪金收入不用繳納個稅,與之前相比每月節稅640元。
9、高工資那個月分部分到後面的低收入月份
某公司業務員,假設他不填專項扣除的情況下,平常工資一般5000——8000左右,6月份是業務旺季提成收入高,合計工資收入30000元,如果將部分工資分攤到6個月,每月拿12000元,最後一個月10000元,這樣合計納稅總額為4225+445=4670元;如果正常納稅應該是30000元納5245元,加上接下來5個月的8000每月合計195元一共是975元,這樣就多納了約1550元的稅。
收入很不穩定的人尤其適用這種辦法,叫削峰平谷。
10、提高三險一金的額度
如果你的收入高不等錢用,完全可以將社保、公積金等標准提高到最高限度,當然公司所繳額度也相應提高了,這個可以和公司協商。社保交多了以後退休工資自然會高,住房公稅金個人和公司都計到個人賬戶,各地還有取現機制,所以提高住房公積金是較好的避稅辦法。
G. iherb怎樣避稅
雖然從2010年9月開始實施的海關新政,將個人郵寄物品的關稅起征值降到了50元,要求郵遞進入中國境內物品應繳進口稅超過50元人民幣的物品,一律按商品價值全額征稅。但這是針對(TNT,DHL,FEDEX,UPS)四大國際快遞以及EMS而言的,以上列出的這幾家國際快遞公司,都是屬於主動報關的,也就是說所有的包裹,都將如實按照海關規定進行價值申報和繳納關稅,他們只負責承運,不考慮關稅問題,所有的關稅都由客戶買單,和他們合作的一般都是商業客戶為主,對於稅費並不敏感。
而華人快遞主要客戶幾乎都是國內的代購和個人海淘買家,動輒百分之幾十的關稅,對於代購來說,是不可能承受得起的,所以對於華人快遞而言,通關能力(也就是BS能力)第一要素,其次才是時效性,一個無法幫助客戶合理BS的華人是無法生存下去的。因此幾乎所有的華人快遞,都是以個人郵寄物品形式報關,走的是郵政報關而不是四大快遞走的商業報關,而相對而言海關對於郵局私人自用物品查得比較松。另外華人快遞都會為客戶提供分箱業務,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合理BS。另外在通關口岸,華人快遞一般不會選擇管制嚴格的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等)海關,而是更多的選擇管理較為寬松的二線城市(天津、重慶、昆明、福州等)口岸通關,因此華人快遞的被稅幾率就要小得多,個人自用的服裝鞋帽,保健品食品等等,只要控制好每箱重量和數量,一般不會被征稅。
在接觸海淘這段日子,大大小小已經走過不少包裹了,從價值上千美元的數碼相機、鏡頭,數百美元的手錶,到一般的保健品,化妝品,衣服鞋子。。。幾乎什麼都買過,下面就為大家總結一下我的個人經驗。
1、許多國外購物網站都能提供直郵中國的服務,但並不是一定要選擇直郵,而是可以通過華人快遞多轉一次手。
因為大型購物網站為了保證包裹遞送安全,一般都會選擇知名的快遞公司例如DHL,UPS等,而上文已經說過了,這些快遞公司通關都是按貨物形式走商業報關的,一旦貨物價值超標,需要繳納的除了關稅以外,還有更加不菲的增值稅,營業稅等等,而且有時並不是按實際價值,而是由海關自行估價,最終結果很可能是收的稅比物品價值還高!所以千萬不要為了圖方便走直郵,否則在收到海關稅單以後,你就欲哭無淚了。
2、選擇合理口岸來寄送不同的物品。
多數華人快遞會提供幾個不同口岸,運費也會有區別。大家在時,一定要看清楚你的貨物應該對應選擇哪個口岸比較合理,服裝鞋帽,奶粉,少量保健品這些走4美金/磅的口岸就可以了,化妝品,數碼產品,可能就要走6美金/磅的口岸,而奢侈品有些公司例如久禾,迅達等可以提供BS,運費就更高一些。寧願多花運費走清關能力更強或者BS的口岸,也不要心存僥幸想矇混過關。
3、數量和重量較大,一定要做好分箱!
分箱的目的一是為了讓包裹體積變小避免引起注意,試想如果一個幾十斤重的大箱子以個人物品報關,海關能不開箱查驗嗎?二是為了化整為零一旦被稅,盡量減少損失,不至於全軍覆沒。根據經驗:
服裝類:每箱盡量控制在6磅以內,數量不超過4件;
奶粉嬰兒食品:每箱最多不超過6聽奶粉,重量控制在8磅以內;
皮鞋運動鞋:每箱控制在6磅以內,每箱不超過兩雙;
保健品、化妝品:每箱不超過10瓶,而且盡量幾種商品混裝,種類越多越好,單一商品越少越好,每箱盡量不超過2磅;
手錶:一塊手錶一箱!
手機、數碼產品:價值較高的(單價100美元以上)每件一箱!
蘋果產品:海關對蘋果手機特殊待遇,基本全部都要被稅,每件關稅標准為150元,一般公司都會預收關稅。
4、在華人快遞網站填寫單時,貨物類別如實填寫,例如」保健品「、」衣服「,價值申報不要太高,最好低於100美元。
奢侈品一般都是預繳關稅的
H. 代購怎麼避稅
避稅方法一、聲稱「自用」
通過聲稱「自用」而矇混過關,或者將過海關的程序完全外包給他人,使留學生的代購行為往往遊走在法律邊緣。一種為人們普遍採用的方式就是拆掉商品包裝,消除「商品」痕跡,形成「自用」效果。比如,委託在義大利旅遊的朋友、來探望自己孩子的同學家長將商品帶回國內;將商品的外包裝拆掉,這樣放到行李箱就能夠作為「自用物品」過關了。
避稅方法二、將快遞外包給快遞公司
另一種常見的方式就是將代購物品的郵寄外包給專門的快遞公司。可以在論壇上找一家專門做國際快遞和清關的公司,將商品交給快遞公司,讓他們把商品過海關並順利交到消費者手上。
避稅方法三、商品價值盡量控制在5000元以內
為了減少繳稅的可能性,一般會將商品單件郵寄,商品價值盡量控制在5000元以內,這樣就不用繳稅了。
目前看來,自關稅政策調整以來,我國征稅方式更加嚴苛了,需要知道的一點是,避稅並不等於是逃稅,我們做到合理避稅,在不違法的情況下,盡量給自己爭取更多的利潤是正常的哦。
I. 國際快遞 怎樣避免關稅的產生 謝謝!急!
在郵寄物品時常會遇到關稅問題,比如在國內一個不值錢的小包裹,但是當包裹到達客戶所在國家的海關時,被告知要繳納與貨物實際價值很不對等的關稅。發生這種情況,一般除了繳稅就是被扣貨或退回,還會損失運費。
申報價值金額:各國海關的免稅金額不定,可根據各國海關條款來填寫申報價值。在有些國家海關對申報價值上了30USD的小件貨物,關檢就會比較嚴格,因此,永利通達建議申報價值盡量保持在30USD以內。因為申報價值高了的話,收件人可能會為此付出高額關稅。並且在清關方面更為嚴格,時常導致扣貨的發生,並可能要求收件人提供相關的商業發票。
控制貨物單件重量:國際快遞時,一票大貨,單箱重量最好控制在21公斤最佳。
J. 個人合理避稅12種方法
個人合理避稅的12種方法具體如下:
1、合理利用交通費、差旅費、誤餐補助、通信費的發放;
2、職工離職的稅法優惠;
3、職工夏季防暑降溫清涼飲料費的報銷;
4、發票沖抵;
5、大筆收入分次拿;
6、提高福利減工資;
7、勞動務工報酬公資化;
8、高工資月分部分到後面的低收入月;
9、提高三險一金的額度;
10、利用好專項附加扣除;
11、避開「年終獎」雷區;
12、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
合理避稅是合法的,通過合理避稅可以提高個人可以支配收入,減輕個人或家庭財政負擔。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五條 公安、人民銀行、金融監督管理等相關部門應當協助稅務機關確認納稅人的身份、金融賬戶信息。教育、衛生、醫療保障、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公安、人民銀行、金融監督管理等相關部門應當向稅務機關提供納稅人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個人轉讓不動產的,稅務機關應當根據不動產登記等相關信息核驗應繳的個人所得稅,登記機構辦理轉移登記時,應當查驗與該不動產轉讓相關的個人所得稅的完稅憑證。個人轉讓股權辦理變更登記的,市場主體登記機關應當查驗與該股權交易相關的個人所得稅的完稅憑證。
有關部門依法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遵守本法的情況納入信用信息系統,並實施聯合激勵或者懲戒。第十四條 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
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或者扣繳義務人為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的,稅務機關審核後,按照國庫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退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