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邊坡治理的幾種方法
1、坡率法
坡率法是指通過調整和控制邊坡的高度和坡度,而無須採取其他加固措施的治理方法,工程中又稱為削坡(或刷坡)。
採取坡率法時應注意因勢利導保持水系暢通。邊坡較高時,宜採用分層開挖、折線式或台階式放坡,也可根據邊坡岩土層變化情況按不同坡率放坡,台階式邊坡中部應設置護坡道。
2、漿砌塊石、擋土牆
線路工程傳統護坡多採用漿砌塊石護坡,如下圖所示,當支擋高度較高時需加筋處理,即為加筋擋土牆結構。
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強風化岩質邊坡,必須保證坡腳嚴格埋置在原狀土一定深度內,一般對擋牆高度也有限制。
3、漿砌石回填
線路回填採用漿砌石回填,該方法在石頭上很方便,開挖基坑會有很多塊石,取材方便,減少塊石的運輸,因此,在石山地區,該方法被運用廣泛。
4、抗滑樁
抗滑樁是承受側向荷載用以整治滑坡的支撐建築物。它穿過滑體在滑床一定深度處錨固以抵抗滑坡推力的作用。
與其他措施相比,具有抗滑能力強、適用條件廣泛、不易惡化滑坡狀態、施工安全簡便,並能進一步核實地質條件等突出優點。同時,抗滑樁可與其他治理措施靈活配合。
5、掛網錨噴
錨噴支護技術是一種有效的岩石邊坡坡面工程防護措施,它是依靠錨桿、鋼筋網和噴射混凝土共同負荷來提高塔位邊坡岩體的結構強度和抗變形剛度,以減少岩體側向變形,增強邊坡的整體穩定性和耐久性。
⑵ 護坡工程的施工方法
用於坡面有涌水、坡度小於1:1,高度小於3米的情況,涌水較大時應設反濾層,涌水很大時最好採用盲溝。
防止沒有涌水的軟質岩石和密實土斜坡的岩石風化,可用漿砌片石和混凝土護坡。坡度小於1:1的用混凝土,坡度1:0.5~1:1的用鋼筋混凝土。其中漿砌片石護坡可以防止岩石風化和水流沖刷,適用於較緩的坡。
格狀框條護坡是用預制構件在現場裝配或在現場直接澆制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修成格式建築物,格內可進行植被防護。
有涌水的地方干砌片石。為防止滑動,應固定框格交叉點或深埋橫向框條。
在基岩裂隙小,沒有大崩塌發生的地方,為防止基岩風化剝落,進行噴漿或噴混凝土護坡。若能就地取材,用可塑膠泥噴塗則較為經濟,可塑膠泥也可做噴漿的熱層。注意不要在有涌水和凍脹嚴重的坡面噴漿或噴混凝土。 在有裂隙的堅硬的岩質斜坡上,為了增大抗滑力或固定危岩,可用錨固法,所用材料為錨栓或預應力鋼筋。在危岩上鑽孔直達基岩一定深度,將錨栓插入,打入楔子並用水泥砂漿固定其末端,地面用螺母固定。採用預應力鋼筋,將鋼筋末端固定後要施加預應力,為了不把滑面底下的穩定岩體拉裂,事先要進行抗拔試驗,使錨固末端達滑面以下一定深度,並且相鄰錨固孔的深度不同。根據坡體穩定計算求得的所需克服的剩餘下滑力來確定預應力大小和錨孔數量。
錨固還有採用中空鋼管,頂部一段採用多空管,進行預注砂漿,形成砂漿錨桿。
⑶ 工程護坡的方案怎麼做
根據工程地質情況和工程重要等級確定,一般可採用支擋和防護兩種形式,兩者也可結合採用,比如底部採用擋牆,上部放坡。
一、常見的支擋類型包括重力式擋土牆、懸臂式擋牆、扶壁式擋、牆樁板牆等,主要目的是保證邊坡整體穩定性。
二、工程地質較好、場地不受限制時,可採用放坡開挖,根據土層、岩層性質選取合適的坡率,並對邊坡進行防護。常見的防護形式有植草防護、骨架護坡、漿砌片石護坡、錨桿框架梁等。
三、也可採用錨桿、錨索結合擋牆、框架梁進一步加強穩定性。
⑷ 骨架護坡施工流程
在公路、鐵路(特別是山區)建設過程中,由於頻繁的高填深挖會形成大量的裸露坡面,這些不穩定的坡面不僅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邊坡滑塌、泥石流等災害,還極大地破壞了沿線周邊的生態環境。傳統的護坡技術有漿砌片石、預制混凝土塊等,這些傳統的護坡技術費時費力,投入成本高,護坡效果不理想,且在施工過程中嚴重破壞了周邊的生態環境。
提供的拱形骨架護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坡面修整,將護坡表面修整為傾斜的平面;
(2)測量放樣,根據拱形骨架以護坡中線控制,放出路基邊線及路基護坡基礎邊線,並布置控制樁,劃出多層骨架的外形;
(3)路基刷坡,邊坡按坡度掛線進行修整,路堤處需清除坡面浮土及松動石塊,路堤缺土部分挖台階分層填築;
(4)開挖,根據步驟(2)測量放樣的結構形式進行拱形骨架基槽的挖坑,並在挖出的基槽內進行拱形骨架模板的安裝和固定;
(5)澆注,對拱形骨架模板內採用C20混凝土現澆成型,澆注從拱形骨架的護腳由下而上進行澆注,澆築時先對排水槽以下的拱形骨架混凝土進行澆築,待排水槽以下的拱形骨架混凝土達到初凝前及時對拱形骨架排水槽的混凝土進行澆築,達到兩次澆築一次成型,澆注完成後進行收面平整,並及時覆蓋灑水養護;
(6)勾縫,對拱形骨架護坡坡面排水槽兩側和底部的縫隙進行砂漿勾縫,從而能防止雨水滲入邊坡;
(7)種植,種植前先清除坡面雜物,再將土體捶實平整,在噴播前灑水濕潤土壤,然後在拱形骨架內噴播植草,並進行覆膜養護。
(8)待草長出後,去掉薄膜。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基於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和發明構思進行的改造和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⑸ 山體護坡的方法有哪些
山體護坡的常見方法有植物護坡,工程防護。
工程防護主要有,漿砌片石防護、漿砌格柵拱架防護、掛網噴射混凝土防護、土工格室植草防護、噴混凝土防護等幾種技術工藝。
護坡【slope protection】指的是為防止邊坡受沖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種鋪砌和栽植的統稱。
橋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沖刷,會使河岸不斷地坍塌。為保護橋梁和路堤安全,須在凹岸修築防護建築物。此外,因設橋引起河水流向變化,沖刷河岸而危及農田和村鎮時,也須在河岸修建防護建築物。
⑹ 邊坡防護用什麼方法好
(1)植物防護:種草、鋪草皮、植樹
(2)工程防護(圬工防護):護坡、護面牆、抹面、灌漿、噴射混凝土(或砂漿)、噴錨等 (3)骨架植物防護:拱形骨架植物防護、人字形骨架植物防護、菱形骨架植物防護等 邊坡防護不等邊坡加固。邊坡防護時,要求邊坡本身是穩定的,防護工程只起到防止進一步風化、防止水的入滲、穩固表層土體、封閉微小裂縫等作用,若邊坡本身是不穩定的,則要採取加固措施。。
護坡主要是用於防護易於沖蝕的土質邊坡和易於風化的岩石邊坡,根據邊坡的土質、岩性、水文地址條件、坡度、高度及當地的材料,採取相應防護措施。作用就是保證穩定堅固。 常見的護坡有植物護坡,工程防護。工程防護主要有,漿砌片石防護、漿砌格柵拱架防護、掛網噴射混凝土防護、土工格室植草防護、噴混凝土防護等幾種技術工藝。 咨詢更多相關信息可聯系衡水富海堤坡防護工程有限公司,產品服務:衡水富海堤坡防護工程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石籠網,格賓網,加筋麥克墊 ,綠格網,水土保護毯, 合金網兜,土工石籠袋等水利工程治理,堤坡防護,防洪防汛等水利工程防護產品。謝謝!
⑺ 護坡有哪幾種形式舉例說明.
4 護坡工程
4.1 一般規定
4.1.1 開發建設項目在基建施工和生產運行中由於開挖地面或堆置棄土、棄石、棄渣等形成的不穩定邊坡,都應採取護坡工程.
4.1.2 根據邊坡的高度和坡度等不同條件,分別採取不同的護坡工程.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對邊坡高度大於4m、坡度大於1.0:1.5的,應採取削坡開級工程.
2 對邊坡小於1.0:1.5的土質或沙質坡面,可採取植物護坡工程.
3 對堆置物或山體不穩定處形成的高陡邊坡,或坡腳遭受水流淘刷的,應採取護坡工程.
4 對條件較復雜的不穩定邊坡,應採取綜合護坡工程.
5 對滑坡地段應採取滑坡治理工程.
4.2 削坡開級
4.2.1 土質坡面的削坡開級.主要有直線形、折線形、階梯形、大平台形等4種形式.
1 直線形:
1)適用於高度小於20m、結構緊密的均質土坡,或高度小於12m的非均質土坡.
2)從上到下,削成同一坡度,削坡後比原坡度減緩,達到該類土質的穩定坡度.
3)對有鬆散夾層的土坡,其鬆散部分應採取加固措施.
2 折線形:
1)適用於高12m一20m、結構比較鬆散的土坡,特別適用於上部結構較鬆散,下部結構較緊密的土坡.
2)重點是削緩上部,削坡後保持上部較緩、下部較陡的折線形.
3)上下部的高度和坡比,根據土坡高度與土質情況,具體分析確定,以削坡後能保證穩定安全為原則.
3 階梯形:
1)適用於高12m以上、結構較鬆散,或高20m以上、結構較緊密的均質土坡.
2)每一階小平台的寬度和兩平台間的高差,根據當地土質與暴雨逕流情況,具體研究確定.一般小平台寬1.5m~2.0m,兩台間高差6m~12m.乾旱、半乾旱地區,兩台間高差大些;濕潤、半濕潤地區,兩台間高差小些.
3)開級後應保證土坡穩定.
4 大平台形:
1)適用於高度大於30m,或在8度以上高烈度地震區的土坡.
2)大平台一般開在土坡中部,寬4m以上.平台具體位置與尺寸,需根據《地震區建築技術規范》對土質邊坡高度的限制,研究確定.
3)大平台尺寸基本確定後,需對邊坡進行穩定性驗算.
4.2.2 石質坡面的削坡開級,應符合以下要求:
1 坡度要求.除坡面石質堅硬、不易風化的外,削坡後的坡比一般應緩於1:1.
2 石質坡面削坡,應留出齒槽,齒槽間距3m~5m,齒槽寬度lm~2m.在齒槽上修築排水明溝和滲溝,一般深10cm~30Cm,寬20cm~50cm.
4.2.3 坡腳防護:
1 削坡後因土質疏鬆可能產生碎落或塌方的坡腳,應修築擋土牆予以防護.具體技術參照本規范3.3.4 的規定執行.
2 無論土質削坡或石質削坡,都應在距坡腳1m處,開挖防洪排水渠,斷面尺寸根據坡面來水情況計算確定.
4.2.4 坡面防護:
1 削坡開級後的坡面,應採取植物護坡措施.在階梯形的小平台和大平台形的大平台中,宜種植喬木或果樹,其餘坡面可種植草類、灌木.
2 植物護坡有關技術,參照本規范4.3的要求執行.
4.3 植物護坡
4.3.1 種草護坡:
對坡比小於1.0:1.5,土層較薄的沙質或土質坡面,可採取種草護坡工程.
1 種草護坡應先將坡面進行整治,並選用生長快的低矮鋼伏型草種.
2 種草護坡應根據不同的坡面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一般土質坡面採用直接播種法;密實的土質邊坡上,採取坑植法;在風沙坡地,應先設沙障,固定流沙,再播種草籽.
3 種草後1年一2年內,進行必要的封禁和撫育措施.
4.3.2 造林護坡:
對坡度10°~20°,在南方坡面土層厚15cm以上、北方坡面土層厚40cm以上、立地條件較好的地方,採用造林護坡.
1 護坡造林應採用深根性與淺根性相結合的喬灌木混交方式,同時選用適應當地條件、速生的喬木和灌木樹種.
2 在坡面的坡度、坡向和土質較復雜的地方,將造林護坡與種草護坡結合起來,實行喬、灌、草相結合的植物或藤本植物護坡.
3 坡面採取植苗造林時,苗木宜帶土栽植,並應適當密植.
4.4 工程護披
4.4.1 砌石護坡.有干砌石和漿砌石兩種形式,根據不同需要分別採用.
1 干砌石護坡:
1)坡面較緩(1.0:2.5~1.0:3.0)、受水流沖刷較輕的坡面,採用單層干砌塊石護坡或雙層干砌塊石護坡.
2)坡面有涌水現象時,應在護坡層下鋪設15cm以上厚度的碎石、粗砂或砂礫作為反濾層.封頂用平整塊石砌護.
3)干砌石護坡的坡度,根據土體的結構性質而定,土質堅實的砌石坡度可陡些,反之則應緩些.一般坡度1.0:2.5~1.0:3.0,個別可為1.0:2.0.
2 漿砌石護坡:
1)坡度在1:1~1:2之間,或坡面位於溝岸、河岸,下部可能遭受水流沖刷,且洪水沖擊力強的防護地段,宜採用漿砌石護坡.
2)漿砌石護坡由面層和起反濾層作用的墊層組成.面層鋪砌厚度為25cm~35cm,墊層又分單層和雙層兩種,單層厚5cm~15cm,雙層厚20cm~25cm.原坡面如為砂、礫、卵石,可不設墊層.
3)對長度較大的漿砌石護坡,應沿縱向每隔10m~15m設置一道寬約2cm的伸縮縫,並用瀝青或木條填塞.
4.4.2 拋石護坡.坡腳為溝岸、河岸,暴雨中可能遭受洪水淘刷的部分,對枯水位以下的坡腳應採取拋石護坡.有散拋塊石、石籠拋石和草袋拋石3種方式,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選用.其技術要求參見本規范6.2.2.
4.4.3 混凝土護坡.在邊坡坡腳可能遭受強烈洪水沖刷的陡坡段,採取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護坡,必要時需加錨固定.
1 邊坡介於1.0:1.0~1.0:0.5之間的、高度小於3m的坡面,用一般混凝土砌塊護坡,砌塊長寬各30cm~50cm;邊坡陡於1.0:0.5的,用鋼筋混凝土護坡.
2 坡面有涌水現象時,用粗砂、碎石或砂礫等設置反濾層.涌水量較大時,修築盲溝排水.盲溝在涌水處下端水平設置,寬20Cm~50cm,深20cm~40cm.
4.4.4 噴漿護坡.在基岩不太發育裂隙、無大崩塌的坡段,採用噴漿機進行噴漿或噴混凝土護坡,以防止基岩風化剝落.
1 噴塗水泥砂漿的砂石料最大粒徑15mm,水泥和砂石的重量比1:4~1:5,砂率50%~60%,水灰比0.4~0.5.速凝劑的添加量為水泥重量的3%左右.
2 噴漿前必須清除坡面活動岩石、廢渣、浮土、草根等雜物,填堵大縫隙、大坑窪.
3 破碎程度較輕的坡段,可根據當地土料情況,就地取材,用膠泥噴塗護坡,或用膠泥作為噴漿的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