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曹沖稱象的原理
「曹沖稱象」,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的重力等於水對物體的浮力這一物理原理,是阿基米德的浮力。
曹沖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換法」。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這一難題就得到圓滿的解決。
阿基米德原理適用於全部或部分浸入靜止流體的物體,要求物體下表面必須與流體接觸。
如果物體的下表面並未全部同流體接觸,例如,被水浸沒的橋墩、插入海底的沉船、打入湖底的樁子等,在這類情況下,此時水的作用力並不等於原理中所規定的力。
『貳』 曹沖稱象這一課上面文段中提到了一種稱象的辦法,曹沖想出的辦法是啥。
把大象趕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著水面,在船舷上畫一條線。再把大象趕上岸,往船上裝石頭,裝到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為止。然後稱一稱船上的石頭。石頭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本文講的是曹操的兒子曹沖小時候動腦筋想出了稱大象的辦法的故事。一個七歲的孩子,想出稱象的辦法比官員強,比官員妙,這實在難能可貴。曹沖稱象的故事,因此廣為流傳;曹沖愛動腦筋,善於觀察,富於聯想的品質,值得我們認真借鑒。
課文解讀:
全文共5個自然段,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第一自然段講曹操帶著兒子和官員去看別人送的一頭大象,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大象的來歷。
第二自然段形象地描述又高 又大的大象,官員們都在議論大象的重量,暗示想知道大象的重量有一定難度。
第三自然段講有官員想出造大秤的方法,但根本行不通。
第四自然段講曹沖提出了稱象的方法,分 3個步驟:趕大象上船,在船身下沉處畫線;把大象趕下船,往船上裝石頭,裝到船沉到畫線處為止;稱船上石頭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課文用「再」「然後」這兩個表示順 序的詞,把稱象的步驟表述得清楚明白。
第五自然段是故事的結局,曹沖的方法果然可行,稱出了大象的重量。
『叄』 曹沖稱象的辦法分幾步
曹沖稱象的辦法分為四步:
第一步:把大象趕到一艘大船上,在船身下沉的地方畫上線。
第二步:把大象趕上岸,往船上裝石頭,裝到船身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為止。
第三步:稱船上石頭的重量。
第四步:把石頭重量加起來,就是大象的重量。
(3)曹沖稱象的方法是怎麼想出來的擴展閱讀:
「曹沖稱象」在中國幾乎是婦孺皆知的故事。年僅六歲的曹沖,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的重力等於水對物體的浮力這一物理原理,解決了一個連許多有學問的成年人都一籌莫展的大難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實際上,聰明的曹沖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換法」。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這一難題就得到圓滿的解決。
『肆』 曹沖是用什麼辦法來稱出大象的重量的
《曹沖稱象》的步驟:1、先將大象趕上船,沿水面浸沒船身的位置做標記。 2、將大象趕上岸,再往船上裝石頭,直到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為止。3、將船上的石頭稱重,石頭的重量即是大象的重量。
『伍』 曹沖是怎樣稱象的
1、把象拉到船上,看船沉下了多深,在與水平面接觸的地方作個記號。
2、把象拉上來,往船上加石頭,一直加到船沉到記號處為止。
3、稱一下船上的石頭有多重。
『陸』 曹沖稱象辦法的巧妙是什麼
等量替換法。
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這一難題就得到圓滿的解決。等量替換法是一種常用到的科學思維方法。愛迪生用倒入量杯里的水的體積代替了燈泡殼的容積,用的也是等量替換法。
(6)曹沖稱象的方法是怎麼想出來的擴展閱讀:
曹沖稱象的經過:曹沖年齡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他的屬下這件事,但他們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曹沖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它東西,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就能知道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柒』 曹沖是用什麼辦法來稱出大象的重量的
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換法」。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這一難題就得到圓滿的解決。
先河裡停著一隻大船,曹沖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沖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7)曹沖稱象的方法是怎麼想出來的擴展閱讀:
曹沖人生經歷: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沖十三歲時,曹沖得了重病,曹操親自為他向天請求保全生命。到了曹沖死去時,曹操極為哀痛。曹丕寬解安慰曹操,曹操說:「這是我的不幸,卻是你們的幸運啊。」一說就流下眼淚,為曹沖聘了文昭甄皇後族中亡女與他合葬,追贈給他騎都尉的官印綬帶,命宛侯曹據的兒子曹琮做曹沖的後代。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封曹琮為鄧侯。
公元221年(黃初二年),曹丕追贈謚號給曹沖為鄧哀侯,又追加稱號為鄧公。
公元232年(太和五年),加給曹沖謚號為鄧哀王。
『捌』 曹沖稱象的辦法
曹沖稱象的辦法:把大象趕到一艘大船上,在船身下沉的地方畫上線。把大象趕上岸,往船上裝石頭,裝到船身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為止。稱船上石頭的重量。把石頭重量加起來,就是大象的重量。
「曹沖稱象」在中國幾乎是婦孺皆知的故事。年僅六歲的曹沖,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的重力等於水對物體的浮力這一物理原理,解決了一個連許多有學問的成年人都一籌莫展的大難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實際上,聰明的曹沖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換法」。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這一難題就得到圓滿的解決。
『玖』 曹沖稱象中臣們提出稱象的方法是什麼。曹操聽了直搖頭,原因是什麼。七歲的曹
因為官員的方法都不實際,不好實施,還有的把大象殺了就失去了大象,曹操只是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從此來看出來官員的聰明程度,想將大象賞賜給他人。並不想殺了大象,那樣得到的只是一個數字,為了一個數字,殺了大象並不劃算。還有其他人的方法並不便於實際操作,所以曹操聽了官員的方法搖頭。
曹沖稱象的辦法:
1,先將象牽至船上
2,用筆,記下吃水線深度
3,將象牽走後,運來一堆石頭再放回在船上
4,當到達吃水線的位置後停止放石頭
5,然後將所有石頭全部拿去過一下磅秤得出總數為象的重量。
(9)曹沖稱象的方法是怎麼想出來的擴展閱讀
除了上面用浮力稱象的辦法,成都新東方烹飪學校還總結出其他幾種比較好的稱大象的方法:
1,用大型的電子地磅。
2,讓大象上船做標記,然後將石頭換成人,再將每個人的體重相加,便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
3,做一個大象翹翹板,利用杠桿原理,讓大象站在一端,另一端站上人,等人和大象重量相同時,再將人的重量相加,便可算出大象的重量。
4,將大象用鋼索綁好,利用吊車的滑輪,在鋼索的另一頭繫上大筐,在筐內放入重物,重量相等時,就會平衡。
5,懸吊法:於一大樹上掛一足夠結實的滑車,一頭拴住大象,另一頭吊一大籃子,於籃中放石頭,直到把大象吊起為止,稱石頭重量。
6,拖動法:根據摩擦力=重力X摩擦系數的公式可設計一隻底面光滑的大木板,放於一光滑的地面,為了減少摩擦系數(主要還是減少拉動力),還可在地面上塗一些油,用一定的力量去拉這只木板,記下拉動時的力量,(可以用一定數量的石頭的重量通過滑車轉向後作水平拉力),,然後再把大象牽走,再記下拉動空木板的拉力,則大象的重量就可算出來。
7,排水法:類似於曹沖的辦法,挖一規則幾何形狀深水坑(深度超過大象高度,別讓大象能站在水底即可),把水灌滿,把大象趕入,然後牽出大象,算一下減少的水的體積即是大象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