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領導坐觀眾席的座位主次排序是什麼
最大的領導坐中間。並以左為上。比如有8個人開會,格局為 7 5 3 1 2 4 6 8
在排位的技術層面上,先確定主位1號,距離主位越近的席次和席位越高,距主位越遠的席次和席位越低,座次按左右依次排列。按照面向代表席的方向,如果人數是雙數,則以中為准,其左為1,右為2,左右順排,有時為了突出1號,特別將其排在中間,右邊的最後空一位。
(1)會展觀眾席排列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酒桌座次
1、「主陪」位置:主陪是請客一方的第一順位,即是請客的最高職位者,或陪酒的最尊貴的人。位置在正沖門口的正面。主要作用基本就是莊主,把握本次宴請的時間,喝酒程度等。
2、「副陪」位置:副陪是請客一方的第二順位,是陪客者裡面第二位尊貴的人。位置在主陪的對面,即背對門口。
傳統意義上,這個位置應該坐請客買單的人。但隨著近幾年請客腐敗之風的盛行,一般情況下,陪客者是傾巢出動,因此實際上,掏錢這樣的小事是用不到第二順位的請客者親自出馬的,所以,這個位置更多的是帶動客人喝酒。
3、「三陪」位置:這是近幾年剛剛流行起來的一個稱呼,就是上面所說的「主陪」和「副陪」的稱謂,在山東省內各個地方規矩並不太一樣。
有些地方是沒有這個位置的,但在濟南,好像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位置在主陪的右手邊第二位置。他的主要作用是跟主陪一左一右把「主賓」夾在中間,便於照顧。大家如果對當地風俗不是特別了解的話,不推薦大家坐這個位置。
4、「主賓」位置:主賓是客人一方的第一順位,是客人裡面職位最高者或地位最尊貴者做的地方。位置在「主陪」的右手邊。
由於許多人對山東喝酒的猛烈程度有所顧及,所以對山東規矩略知一二的外地客人,有時會選擇讓酒量大的人來做這個位置,這是不對的。
請客的規矩更多的時候實際是一種禮儀,實質還是一個尊重。如果出現上述的情況,實際上真正的主賓不會少喝多少,名譽的主賓一般會被灌倒(因為你不是最尊貴的客人卻坐在主賓位置,只是因為你能喝酒,做客的肯定要把你陪好),所以客人會得不償失,切忌切忌。
2. 會議座次如何安排
①小型會議。一般指參加者較少、規模不大的會議。全體與會者都應排座,不設立專用的主席台。小型會議的排座,有三種形式:
一是自由擇座。就是不排定固定的具體座次,而由全體與會者完全自由地選擇座位就座。
二是面門設座。一般以面對會議室正門的是會議主席座位。其他的與會者在其兩側自左而右地依次就座。
依景設座。所謂依景設座,是指會議主席的具體位置,不必面對會議室正門,而是應當背依會議室之內的主要景緻所在,如字畫、講台等。其他與會者的排座,則略同於前者。
②大型會議,一般是指與會者多、規模較大的會議。大型會議在會場上要分設主席台和群眾席。主席台要認真排座,群眾席座次可排可不排。
主席台排座。大型會場的主席台,一般面對會場主入口,面對群眾席。主席台成員的桌上,要放置正反兩面的桌簽。
主席台排座,具體又分為主席團排座、主持人座席、發言者席位等三個問題。
主席團排座。主席團,是指在主席台上正式就座的全體人員。國內目前排定主席團位次有三個基本規則:一是前排高於後排,二是中央高於兩側,三是左側高於右側。
主持人座席。會議主持人(即大會主席)的具體位置在:一是居於前排正中央;二是居於前排的兩側;三是按其具體身份排座,但不應該座在後排。
發言者席位。發言者席位,又叫做發言席。在正式會議上,發言者發言的時候不宜座在原處。發言席的常規位置有二:一是主席團的正前方,二是主席台的右前方。
群眾席排座。在大型會議上,主席台下的一切座席都是群眾席。群眾席的排座方式有二。
一是自由式擇座。即不進行統一安排,而由大家各自擇位而坐。
二是按單位就座。它指的是與會者在群眾席上按單位、部門或者地位、行業就座。它的具體依據,既可以是與會單位、部門的漢字筆劃的多少、漢語拼音字母的前後,也可以是其平時約定俗成序列。按單位就座時,如果分為前排後排,以前排為高,以後排為低;如果分為不同樓層,樓層越高,排序越低。
在同一樓層排座時,又有兩種普遍通行的方式:一是以面對主席台為基準,自前往後進行橫排,二是以面對主席台為基準,自左而右進行豎排。
會議座次安排你只要按照以下原則就可以了:
首先是前高後低,其次是中央高於兩側,最後是左高右低(中國慣例)和右高左低(國際慣例)。
也就是說,當領導人數為偶數時,1號、2號同時居中,1號排在居中座位的左邊,2號排右邊,其他依次排列。
這樣的安排不跟會議禮儀相違的
1號領導要不要面對面時沒有硬性規定的 如果你們領導個人有這方面的講究 那就另議了
3. 會議座次順序圖
要組織好一次成功的政府會議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其中又以座次安排最為重要,「觀自在菩薩」的重點就在這個「觀」字,要觀到所有人的層次和心態來安排座次,接下來小編為您推薦幾種常用的座次排布方式:
一、領導在主席台上就座時座次安排
(一)主席台必須排座次、放電子會議桌牌,以便領導同志對號入座,避免上台之後互相謙讓。
(二)主席台座次排列:
1.領導為單數時:主要領導居中,2號領導在1號領導左手位置,3號領導在l號領導右手位置。這個沒有爭議。
2.領導為偶數時:
(1)領導人數等於2時:
(2)領導人數大於2時:
第一種擺放電子會議桌牌方法:1、2號領導同時居中,左為上,1號領導偏左,2號領導在1號領導右手位置,3號領導依然在l號領導左手位置。根據左為上的說法。
第二種擺放電子會議桌牌方法:1、2號領導同時居中,2號領導依然在1號領導左手位置,3號領導依然在l號領導右手位置。
第三種擺放電子會議桌牌方法:在具體排座次時可以根據當地的習慣順序排列。會議主席台領導為偶數時的座次排列,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均指面向觀眾時): 8 6 4 2 1 3 5 7或7 5 3 1 2 4 6 8。兩種方法沒有正確不正確之分,只是各個地區習慣不同。因此,在實際情況中,可根據1號領導習慣,參照原來次序擺放電子會議桌牌。
綜上所述,一般應參照第一種擺放次序(理由左為上)。當然也有按習慣,如果以前慣例1號領導是按第二種,就按此擺放桌簽。
注意:偶數座次擺放爭論較多,實踐中,可查看各部委的會議照片,大多以「左為上」,即第一種,1號領導位置在中間位置左方,2號領導在1號領導右手,3號在1號領導左手,其他依次左右排列。如有權威請告知。
(三)幾個機關的領導人同時上主席台,通常按機關排列次序排列。省里領導座次在前,如某省局二把手座次在某市常務副市長前。但也可靈活掌握,不生搬硬套。如對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也可適當往前排,而對一些較年輕的領導同志,可適當往後排。另外,對邀請的上級單位或兄弟單位的來賓,也不一定非得按職務高低來排,通常掌握的原則是:上級單位或同級單位的來賓,其實際職務略低於主人一方領導的,可安排在主席台適當位置就座。這樣,既體現出對客人的尊重,又使主客都感到較為得體。領導排名是:黨委書記、黨委副書記、人大、政協主要負責人、常委(按公布順序)、人大副職、政府副職、政協副職、縣長助理(按公布先後)
(四)對上主席台的領導同志能否屆時出席會議,在開會前務必逐一落實。領導同志到會場後,要安排在休息室稍候,再逐一核實,並告之上台後所坐方位。如主席台人數很多,還應准備座點陣圖。如有臨時變化,應及時調整座次、電子會議桌牌,防止主席台上出現電子會議桌牌差錯或領導空缺。還要注意認真填寫電子會議桌牌,謹防錯別字出現。
二、領導在觀眾席聽報告、看視頻座次排列
同上一、(二)1.和2.(1)、(2)原則排列
三、向上級領導匯報工作或與上級領導來開座談會座位安排
(一)長條桌橫對門時(對中間一門或兩邊兩個門
4. 會議室u型怎麼排座位
關於U型會議桌座次的安排: 以對門的正中間位置為主要領導的位置,左右依次.根據左為上,右為下的原則。當領導人為奇數時,一號領導居中,二號領導排一號領導左邊,三號領導排一號領導右邊,其他依次排列;當領導人為偶數時,一號領導和二號領導居中,一號領導在居中座位的左邊,二號領導在右邊,其他依次排列。
其次如有需要,U型會議桌須排座次和放名簽,方便參與會議的人員對號入座,可避免大家上台之後互相謙讓的局面。
最後對參與會議的重要領導能否屆時出席會議,在開會前務必逐一落實。領導到會場後,要安排在休息室稍候,再逐一核實,並告之上台後所坐方位。如人數很多,還應准備座點陣圖。如有臨時變化,應及時調整座次、名簽,防止出現名簽差錯或領導空缺。還要注意認真填寫名簽,謹防錯別字出現。
拓展資料:
會議室,指供開會用的房間,可以用於召開學術報告、會議、培訓、組織活動和接待客人等。
一般的會議室功能區包括主席台、聽眾區和發言區。部分會議室則不作明確區分,如圓桌會議室和會見式會議室。會場的布置類型可以是標准化的,也可以是個性化的。一般的標准化類型有:
劇院式
劇院式的擺放方式與電影院基本相同,正前方是主席台,面向主席台的是一排排的觀眾(聽眾)席,觀眾席座位前一般不設桌子。劇院式的布置適合於例會和大型代表會等不需要書寫和記錄的會議類型。
課堂式
課堂式與劇院式相似,不同的是課堂式的座位前方會擺放桌子以方便參會人員書寫。也有一些劇院式會議廳採用座椅邊隱蔽式或折疊式寫字台為參會者提供方便,我們把這種形式的布置也歸於課堂式。課堂式的布置適合用於專業學術機構舉辦的、具有培訓性質的會議。
宴會式
宴會式是由大網桌組成,每個圓桌可坐5~12人。宴會式布置一般用於中餐宴會和培訓會議。在培訓性會議中,每個圓桌只會安排6人左右就座,這樣有利於同桌人的互動和交流。
雞尾酒式
雞尾酒式的布置比較靈活,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雞尾酒會一般不安排或僅安排少量座位,大家拿取食物後可自由走動交流。雞尾酒式場地布置所能容納的人數僅次於劇院式。
U形
U形是指會議桌擺設成一面開口的U字形狀,椅子放置在U字形辦公桌周圍;如需投影,投影機可以放在U形的開口處。相對於同一面積的會議室,這種形式的擺式所能容納的人數最少。U形布置一般適合小型的、討論型的會議。
5. 體育場館看台的布置方式有哪幾種類型對觀眾席有哪些要求
根據看台最前排所在的高度可以分為首排落地式看台及首排抬起式看台。
設計方案觀眾席看台的剖面設計直接影響觀賞質量。看台多設計成階梯形,坡度一般不超過30度,台階高度一般不大於45厘米。在剖面設計中,對於場地高程的確定,應根據交通疏散、機械運輸、建築造價綜合考慮。一般體育場館場地高程宜接近天然地坪和場外地坪。
體育場館平面布置:
體育館平面布置應嚴格按照各項國際標准,如網球、排球賽場凈高不低於12米。一般適應國際比賽的體育館室內高度不低於15米。觀眾席要安排在最佳視覺范圍內。比賽場地的長軸方向不應設天然採光窗。比賽場地和練習場地應聯系方便。
主席台位置應按比賽儀式要求選擇地位適中、視線最佳的地段。主席台人員、觀眾和運動員的進出路線和房間應分開。運動員入口宜設在主席台對面。裁判席、記分牌、計時裝置、廣播、電視和電氣控制室的位置均應合理安排,以使比賽順利進行。
6. 會議場所在布置階段應該掌握哪些方法
一個會議室到底能坐多少聽眾,這由會議室的大小和形狀、座位的擺放方式、出人口的位置、會議室內是否有柱子等因素來決定,同時也受參會的殘障人士專用通道的多少影響。會展座位數量的確定非常重要,幾乎所有的酒店和會議中心在對外的宣傳資料中都會列明不同規格的會議室能容納的人數。只要不是固定座位,會議室是可以隨客戶的要求調節座位的擺放的,因此同一個會議室可以組合成千變萬化的會議模式。
會場的布置類型可以是標准化的,也可以是個性化的。一般的標准化類型有:
1.劇院式
劇院式的擺放方式與電影院基本相同(見下圖),正前方是主席台,面向主席台的是一排排的觀眾(聽眾)席,觀眾席座位前一般不設桌子。劇院式的布置適合於例會和大型代表會等不需要書寫和記錄的會議類型。
2.課堂式
課堂式與劇院式相似,不同的是課堂式的座位前方會擺放桌子以方便參會人員書寫。也有一些劇院式會議廳採用座椅邊隱蔽式或折疊式寫字台為參會者提供方便,我們把這種形式的布置也歸於課堂式。課堂式的布置適合用於專業學術機構舉辦的、具有培訓性質的三亞會議。
3.宴會式
宴會式是由大網桌組成,每個圓桌可坐5~12人。宴會式布置一般用於中餐宴會和培訓會議。在培訓性會議中,每個圓桌只會安排6人左右就座,這樣有利於同桌人的互動和交流。
4.雞尾酒式
雞尾酒式的布置比較靈活,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雞尾酒會一般不安排或僅安排少量座位,大家拿取食物後可自由走動交流。雞尾酒式場地布置所能容納的人數僅次於劇院式。
5。U形
U形是指會議桌擺設成一面開口的U字形狀,椅子放置在U字形辦公桌周圍;如需投影,投影機可以放在U形的開口處。相對於同一面積的會議室,這種形式的擺式所能容納的人數最少。U形布置一般適合小型的、討論型的會議。
6.董事會形
董事會形也稱為中空形(見下圖),會議桌擺成一個封閉的「口」字形狀,椅子放置在「口」的外圍。董事會形一般也只是用於小型的會議。
除了以上常見的會場布置類型外,還會出現如T形、E形、多U形等。不管採用何種形式,會議室布置的目的都是為會議服務的,或方便進出、或增強溝通、或傳遞信息,在布置前一定要與會議策劃者詳細探討。
在會場布置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需要考慮…座位的編排。在一個嚴肅的會議上,座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不可隨意亂坐。按國際慣例:右手邊為七為主為大,左手邊為下為次為小;距離主位越近,其席次和席位就越高;距離主位越遠。其席次和席位就越低。根據這個原則,可以將座位進行編號,座位編號的方法是:首先確定主席台上是否放置座位,一般規格較高的會議可在主席台上安排主人和重要嘉賓就坐,第一嘉賓位(或主人位)通常位於主席台的正中。其次確定會議主持人座位,主持人座位可以靠近演講台,以方便出入。然後再確定其他嘉賓和VIP聽眾座位。有時會議嘉賓沒有分成三五九等,則可隨嘉賓的意願落座,主辦方不用特意安排。最後是編排一般聽眾座位號,如無特殊要求.可讓聽眾隨意選擇座位。
中小型的會議室,特別是酒店裡的會議室地面通常會鋪設地毯,這一方面是為了美觀,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行走時發出的噪音。大型會議室在主通道和主席台上鋪設地毯,地毯顏色以紅色為主.其目的是提升會議氣氛。
7. 觀眾席4位領導座位怎麼排
看你是政務場合還是涉外場合。我只說政務場合,國內的企業受政府影響,也用這種擺法:領導按照排序,官大的居中,第二個在第一個的左手位置。如果是4個,就是從觀眾的角度這樣排:3,1,2,4。
8. 如何擺會議台簽啊,次序如何定類別如何區分有沒有什麼規則
會議主席台座次排列:
一、領導為單數時,主要領導居中,2 號領導在 1 號領導左手位置,3號領導在1號領導右手位置;
二、領導為偶數時,1、2號領導同時居中,2號領導依然在1號領導左手位置,3號領導依然在1號領導右手位置。
註:切記要這是站在主席台上,面向觀眾席的擺法。面向主席台則相反。
按照國際慣例,會議和活動以「右手邊為上為主為大,左手邊為下為次為小;距離主位越近其席次和席位就越高,距離主位越遠其席次和席位就越低。
(8)會展觀眾席排列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禮儀內容:
座次排定
1、環繞式。就是不設立主席台,把座椅、沙發、茶幾擺放在會場的四周,不明確座次的具體尊卑,而聽任與會者在入場後自由就座。這一安排座次的方式,與茶話會的主題最相符,也最流行。
2、散座式。散座式排位,常見於在室外舉行的茶話會。它的座椅、沙發、茶幾四處自由地組合,甚至可由與會者根據個人要求而隨意安置。這樣就容易創造出一種寬松、愜意的社交環境。
3、圓桌式。圓桌式排位,指的是在會場上擺放圓桌,請與會者在周圍自由就坐。圓桌式排位又分下面兩種形式:一是適合人數較少的,僅在會場中央安放一張大型的橢圓形會議桌,而請全體與會者在周圍就坐。二是在會場上安放數張圓桌,請與會者自由組合。
4、主席式。這種排位是指在會場上,主持人、主人和主賓被有意識地安排在一起就坐。
發言禮儀
1、會議發言有正式發言和自由發言兩種,前者一般是領導報告,後者一般是討論發言。正式發言者,應衣冠整齊,走上主席台應步態自然,剛勁有力,體現一種成竹在胸、自信自強的風度與氣質。發言時應口齒清晰,講究邏輯,簡明扼要。如果是書面發言,要時常抬頭掃視一下會場,不能低頭讀稿。旁若無人。發言完畢,應對聽眾的傾聽表示謝意。
2、自由發言則較隨意,應要注意,發言應講究順序和秩序,不能爭搶發言;發言應簡短,觀點應明確;與他人有分歧,應以理服人,態度平和,聽從主持人的指揮,不能只顧自己。
3、如果有會議參加者對發言人提問,應禮貌作答,對不能回答的問題,應機智而禮貌地說明理由,對提問人的批評和意見應認真聽取,即使提問者的批評是錯誤的,也不應失態。
9. 會議座次安排
1、領導為單數時:
主要領導居中,2號領導在1號領導左手位置,3號領導在l號領導右手位置。
2、領導為偶數時:
1、2號領導同時居中,2號領導依然在1號領導左手位置,3號領導依然在1號領導右手位置。具體如下分析:
領導人數大於2時:
第一種擺放桌簽方法:1、2號領導同時居中,左為上,1號領導偏左,2號領導在1號領導右手位置,3號領導依然在l號領導左手位置。根據左為上的說法。
第二種擺放桌簽方法:1、2號領導同時居中,2號領導依然在1號領導左手位置,3號領導依然在l號領導右手位置。
第三種擺放桌簽方法:在具體排座次時可以根據當地的習慣順序排列。會議主席台領導為偶數時的座次排列,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均指面向觀眾時): 8 6 4 2 1 3 5 7或7 5 3 1 2 4 6 8。
兩種方法沒有正確不正確之分,只是各個地區習慣不同。因此,在實際情況中,可根據1號領導習慣,參照原來次序擺放桌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