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胎位不正的話,可以通過什麼方式改變
想要糾正胎位,一般建議在36周前糾正,且是在沒有臍帶繞頸或臍帶過短的情況下進行的,因為有以上兩種情況,還做胎位糾正,很容易讓胎兒窒息,胎死宮內的。
糾正胎位,一般有三種方法,一是倒轉術,二是熏足,三是做胎位糾正動作。
倒轉術,是為了減少孕婦胎位不正,發生意外,後來剖宮產技術成熟後,全國或全世界都在推廣剖宮產,倒轉術就這么慢慢地被取代了,所以現在很多醫生對倒轉術都生疏了,不敢做,直接讓孕婦選剖宮產。
但若是胎位不正,想要順產,是需要醫生做過檢查,綜合多方面評估,符合順產條件,醫院又有會倒轉術的醫生,但做倒轉術是有風險的,比如胎兒有窒息或孕婦大出血的可能,如果你同意,醫院才會讓你先試試順產,若你不同意,或者醫院沒醫生會倒轉術(或才時間沒做,技術生疏),醫生會直接讓胎位不正的你,做剖宮產,所以胎位不正的孕媽,孕期多長點心和辛苦糾正胎位。
㈡ 懷孕33周胎位不正該怎麼辦
醫生觀點一:臀部抬高
1.解答醫生:寶寶樹- 注冊醫生
想順產最怕胎位不正,如孕30~34周胎位仍然不正,可通過以下兩矯正法;1、側卧式:習慣左側卧睡,可換右側,7天一療程;2、膝胸卧位式:跪在床上,頭挨床,胸部盡量與床貼緊,臀部抬高,大腿與小腿成直角。早、晚各1次,每次15分鍾,7天一療程,再復查胎位
2.解答醫生:馮銀娣- 醫生
問題分析:你好胎位不正可致宮縮乏力,產程延長,子宮破裂,胎先露部下降延遲,胎兒窘迫,死產,新生兒產傷,新生兒窒息等並發症。所以要及時治療。意見建議:首先要去醫院做詳細的檢查,盡可能弄清引起胎位不正的原因,如骨盆狹窄、子宮畸形、胎盤異常、多胎等,了解能否糾正及糾正方法。在妊娠30周前,任其自然,只要勤做產檢就行了。可採取飲水療法,每小時飲1碗水,每天10碗,連飲3天後休息3天,檢查胎位是否糾正。妊娠30-34周,是糾正胎位的時機。可做膝胸卧位來糾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5分鍾,連續做1周,每周檢查一次看胎位是否轉正。其姿勢是,在硬板床上,胸膝著床,臀部抬高,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注意做前要空腹、松開褲帶。
3.解答醫生:寶寶樹- 注冊醫生
一般臍帶繞頸一軸是沒關系的,有些寶寶到後期還能繞過來的,我家寶寶到後期都自己繞過來了,如果胎位不正你可以趴趴糾正一下胎位的,方法是:跪在硬床板上,胸部緊貼床面,兩手前伸,頭向一側,臀部抬高,大腿要與床面垂直,臀部不可壓在小腿上,否則無效果.每次15~20分鍾,每日3次.做前孕婦應排空小便,松開褲帶做這些動作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和胎動情況祝你成功!
醫生觀點二:只要加強觀察即可
1.解答醫生:張坤明- 醫生
病情分析:意見建議:在孕7個月前發現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強觀察即可.因為在妊娠30周前,胎兒相對子宮來說還小,而且母親宮內羊水較多,胎兒有活動的餘地,會自行糾正胎位,在孕30周後大多能自然轉為「頭位」.然而一般而言,若在妊娠30-34周還是胎位不正時,就需要矯正了.在孕期,胎位不正不會對母兒帶來不良影響,但它是造成難產的常見因素之一.意見建議:孕婦排空膀胱,松解腰帶,在硬板床上,俯撐,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5分鍾,連續做1周.然後定期去醫院復查.
2.解答醫生:寶寶樹- 注冊醫生
不知道寶媽懷孕多久了,如果早的話,沒必要糾正胎位,一般都是30-34周之間糾正胎位糾正方法:膝胸卧:1.孕媽媽跪在床上,採取跪伏姿勢,兩手貼住床面,雙腿分開與肩同寬。2.胸與肩盡量貼近床面,臉偏向一側。3.雙膝彎曲,大腿與地面垂直。維持此姿勢約兩分鍾,慢慢適應後可逐漸增加至5—10分鍾,每日做兩至三次。 Tip:這個動作只適用於孕30—34周的准媽媽調整胎位。在孕7個月前發現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強觀察即可。因為胎兒相對子宮來說還小,且母親宮內羊水較多,胎兒有活動的餘地,會自行糾正胎位。做這個動作之前最好徵求醫生的意見,每次要先解小便、松解褲帶。艾炙:1.取平卧或取坐位,解松褲帶,用艾卷炙雙側至陰穴(小足趾外側),也可用激光照射至陰穴。2.每日艾炙1—2次,每次15分鍾。3.當出現胎動時,立即取胸膝卧位,有利轉胎。 Tip:同樣,這個動作也只適用於孕30—34周周之前的准媽媽調整胎位。每次持續時間不可過長,做這個動作的頻率也不要過高。連續做l周,如果胎動增多不明顯,表示該法無效。注意艾卷離皮膚不要太近,以免燒傷皮膚。外倒轉:1.用手在腹壁上摸到胎兒的頭、臀。2.把臀部推上去,再把胎兒的頭慢慢轉到骨盆腔里。3.然後用布將腹部包裹起來,維持頭位。 Tip:這種治療必須由醫生來做,如果自己亂來,弄不好,會導致臍帶纏在胎兒脖子上或發生胎兒早剝。假如胎兒的臀、足已經伸入小骨盆,倒轉困難,或者在倒轉時胎心有變化,就不能勉強,那隻好讓這「固執」的孩子立著生了
您好,胎位不正在不同的懷孕周數有不同的發生率。通常,在孕7個月前發現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強觀察即可。在妊娠30-34周還是胎位不正時,就需要矯正,孕婦可以做操來糾正胎位。
醫生觀點三:建議順其自然
1.解答醫生:張文娟- 醫生
病情分析:您好!現在胎兒在宮腔內活動范圍還大一些,有可能轉正,若懷孕32周左右仍不能轉正,可以胸膝卧位調轉胎位,但也有可能轉不過來或出現臍繞頸等而出現危險,所以目前不建議做調轉胎位操,建議順其自然,若分娩時仍胎位不正,可以剖宮產結束妊娠指導意見:孕期要多喝水,適當加強營養,適當吃些新鮮水果和蔬菜,注意休息,注意胎動,按時產前檢查,出現不適隨時就診以上是對「胎位不正怎麼辦」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這種胎位不正不宜進行糾正因為有臍帶繞頸建議順其自然有時胎兒通過運動會自行糾正年齡比較大但是也不一定就需要剖宮產產程進展順利完全可以順產的
懷孕期間寶寶胎位不正是很常見的,你離預產期還早呢,有的後期是可以自己轉為頭位的,你也不需要太擔心,建議順其自然,臨產時如果還是不正,就選擇剖腹產。
醫生觀點四:多走走
我懷孕時也一樣,讓我趴我就趴了一天,實在受不了,到後期自然就轉過來了,我也想順產,別人都說多走走生得快!我後3個月天天走,結果也沒順產成,該讓你怎麼生,就怎麼生,不用想那麼多。順其自然吧!
寶媽別擔心,多走走,寶寶現在還在轉,會轉過來的。我就是26周查的臀位,現在已經是頭位了。
多走走,寶寶到出生前一直都會動來動去的,不用太擔心的,也可以做做矯正胎位的操
醫生觀點五:多運動
1.解答醫生:舒磊- 醫生
胎位分為好多種,每種不同胎位可以根據各種姿勢來嘗試改變胎兒胎位,多運動,睡覺時盡量保持同一種睡姿,保持良好心態,心情有時也會大大影響胎兒體位!
多運動,還有爬樓也可以,因為聽到好多寶媽媽說到爬樓來改善胎位不正的
沒關系的,還早著呢,多運動,生之前醫生會給你好的建議
醫生觀點六:但要注意做前要松開褲帶
1.解答醫生:歐嘉淇- 醫生
在家時多注意胎動情況,應採取左側卧位,有條件可以吸氧每天2次,一次15-20分鍾。如胎動頻繁或胎動減少應上醫院做胎心監測。基本上正常。有轉成正常胎位的可能胎位不正,一般只要按規定做產前檢查,都可以發現。發現胎位不正後不必驚慌,可採取以下措施解決:1.在妊娠28周前,可以做膝胸卧位操糾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O分鍾,連續做1周,胎位可以轉正。其姿勢是,在硬板床上,胸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但要注意做前要松開褲帶。2.用艾卷炙兩小腳趾外側的至陰穴,每日1次,每次l~20分鍾,連續做l周。注意艾卷離皮膚不要太近,以免燒傷皮膚。3.如果以上兩種辦法都不見效,可考慮從外部進行倒轉,讓胎兒來個180度的翻轉,然後用布將腹部包裹起來,維持頭位。具體做法是用手在腹壁上摸到胎兒的頭後,把胎兒的頭慢慢轉到骨盆腔里,再把臀部推上去。當然做這種治療必須由醫生來做,如果自己亂來,弄不好,會導致臍帶纏在胎兒脖子上或發生胎兒早剝。假如胎兒的臀、足已經伸入小骨盆,倒轉困難,或者在倒轉時胎心有變化,就不能勉強,那隻好讓這"固執"的孩子立著生了。4.驗方自療法a.車前子烘乾研成粉,每次9克,溫水吞服。1周後復查,未轉胎,再服1次。最多服3次。無效改用它法。b.蘇葉、黃苓各6克。水煎服,每日1劑。c.當歸、黃芪、黨參、白術、白芍、川斷、枳殼、熟地、甘草各10克、川芎6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d.飲水療法,適用於胎周較小的胎兒。方法是:每小時飲1碗水,每天10碗,連飲3天後休息3天,再做檢查,看胎位是否糾正。自療注意事項a.患婦不宜久坐久卧,要增加諸如散步,揉腹,轉腰等輕柔的活動。b.胎位不正是常事,而且完全能校正。懷孕婦女不必焦慮愁悶。情緒不好不利轉變胎位。c.忌寒涼性及脹氣性食品,如西瓜、螺螄、蟶子、山芋、豆類、奶類等。d.大便要暢通,最好每日大便。需要提醒各位準媽媽的是,上述療法如果能夠幫您將異常胎位轉正固然很好,如果轉不了也不必緊張,因為現代醫學已經有較為先進的方法保障胎兒及孕婦的安全。不過,需要在預產期前1~2周住院待產,由醫生根據孕婦的具體情況決定分娩方式
2.解答醫生:仙雲霞- 醫生
問題分析:您好,不要太擔心,在妊娠28周前,可以做膝胸卧位操糾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O分鍾,連續做1周,胎位可以轉正。其姿勢是,在硬板床上,胸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但要注意做前要松開褲帶。意見建議:建議您最好到醫院詳細檢查一下情況,及時進行調理比較好
3.解答醫生:盛全城- 醫生
病情分析:現在的胎位不正,只要注意糾正,還是可以轉過來的。指導意見:可以做膝胸卧位操糾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O分鍾,連續做1周,胎位可以轉正。其姿勢是,在硬板床上,胸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但要注意做前要松開褲帶。以上是對「胎位不正怎麼辦」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醫生觀點七:多散步
1.解答醫生:逸嫻- 醫生
親,多散步,每天堅持散步走半個小時,萬一到時候不行,你就只好剖了,為了寶寶吧,你也不要擔心。不管是怎麼生,一切為了寶寶,為了寶寶一切!加油,親!給力2011!
多散步,做孕婦瑜伽操之類的。不要讓寶寶聽興奮的音樂,有的寶寶活潑動的多,位置不容易正。
親現在是孕中期寶寶都是在動的不要擔心後期可能會自己轉正多散步放鬆心情
醫生觀點八:放鬆褲帶
1.解答醫生:張家津- 醫生
孕7個月前胎位不正,只要加強觀察便可。因為宮內羊水較多,胎兒有活動餘地,會自行糾正胎位。若孕7個月以後胎位仍不正,便要糾正了。孕婦可用胸膝卧式。要領是解盡小便,放鬆褲帶,跪在鋪著棉絮的硬板床上,雙手前臂伸直,胸部盡量與床貼緊,臀部上翹,大腿與小腿成直角。如此每日兩次,開始時每次3-5分鍾,以後增至每次10-15分鍾。胸膝卧位可使胎臀退出盆腔,增加胎頭轉為頭位機會。
親可以按照醫囑的體位進行胎位糾正。入盆之前應該都是會有改變機會的。另外要看親的身體狀況,胎位操如果做得不好,會引起早產,對胎盤也有影響,要注意安全啊。我記得當時醫生告訴我採用胸膝卧位比較好。要領是解盡小便,放鬆褲帶,跪在輔有棉絮的硬板床上,雙手前臂伸直,胸部盡量與床貼緊,臀部上翹,大腿與小腿成直角。如此每日兩次,開始時每次3~5分鍾,以後增至每次10~15分鍾,胸膝卧位可使胎臀退出盆腔,增加胎頭轉為頭位的機會。還有哦,我也是左邊比較疼,應該是經常壓迫神經引起的,疼的時候有些焦慮,內心不安,煩躁,這樣躺的煩了就下來走走,無論什麼時候,心情不好會影響寶寶。
1飲水療法每小時飲1碗水(500〜800毫升),每天10碗,連飲3天後休息3天,檢查胎位是否糾正。2 胸膝卧式轉胎孕媽咪解盡小便,放鬆褲帶,跪在鋪有軟物的硬板床上,頭貼床上,側向一方,雙手前臂伸直置於頭的兩側,胸部盡量與床貼緊,臀部抬高,大腿與小腿成直角。如此每日兩次,開始時每次3~5分鍾,以後增至每次10~15分鍾,胸膝卧位可使胎臀退出盆腔,增加胎頭轉為頭位的機會。而膝胸卧位對於肥胖或有並發症、合並症的孕媽咪仍是個不小的負擔,有人主張採用臀高頭低位的睡姿促進胎位轉變,但孕媽咪會有很大的不適。
醫生觀點九:胸部盡量與床貼緊
准媽媽可以做操糾正啊,正確做法是排盡小便後,放鬆褲帶雙膝跪在床上,雙手前臂伸直,胸部盡量與床貼緊,臀部上翹,大腿與小腿成直角。每日兩次每次3-5分鍾。
醫生觀點十:一周後復查
1.解答醫生:周恆- 醫生
病情分析:你好,胎位不正如果寶寶沒有臍帶繞頸的話是可以進行糾正的。孕婦保持頭低臀高姿勢。做胸膝卧位前應解小便,松解褲帶。指導意見:孕婦可跪在硬板床上,胸部墊一個枕頭,將兩手前臂上屈,頭部放在床上轉向一側,臀部與大腿成直角。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鍾,5~7天為一療程,一周後復查。這是一種借胎兒重心的改變,增加胎兒轉為頭位的機會。
2.解答醫生:任素翠- 醫生
問題分析:你好,妊娠晚期胎兒臀位,一般通過胸膝卧位十五分鍾每天兩次來糾正胎位。意見建議:可以採用胸膝卧位糾正胎位,一周後復查。有的人不治療也可以自行轉到正常。祝健康。
3.解答醫生:趙靜- 醫生
問題分析:您好,孕8個月胎位不正可以通過膝胸卧位來矯正,旋轉過來的幾率不是很大喲意見建議:建議您行膝胸卧位,每次15分鍾,每日3-4次,一周後復查,沒有的話就順其自然吧,寶寶健康最重要
聲明:以上內容由網路根據全網相關內容提取生成,涉及觀點僅供參考,疾病診斷和治療方法請遵醫囑。
㈢ 胎位不正怎麼調整
胎位不正怎麼調整
胎位不正怎麼調整,不少孕婦聽見「胎位不正」這四個字,心裡就不由地「咯噔」一下,擔心胎兒在自己的肚子里沒有健康發育,這種擔心不無道理,胎兒胎位不正對孕婦分娩來說是個挑戰,那麼以下是關於胎位不正怎麼調整。
胎位不正具體的調整主要參考以下幾點:
一、膝胸卧位操,通過這種操作可助胎兒改變重心後自然糾正胎位。
二、針灸、艾灸或激光照射至陰穴。
三、胎兒的外倒轉術,存在胎盤早剝、胎兒缺氧等風險,需在嚴密監控下進行。
以上三種是建議在妊娠期進行,但無論哪種妊娠周數越大,成功率就越低,這與胎兒長大在子宮內的活動受限有關。胎位不正常見於臀位、橫位,其中橫位的孕婦隨著孕周的增長,往往會自行轉為頭位或臀位。因此,最終還是以臀位最多見,孕30周前大部分胎位不正的孕婦能自行轉正
但孕30周以後,可以參考以上幾點,而且過程中始終需監護好胎動情況。一般孕婦在孕三十周前胎位不正不用進行特殊的處理。如果孕三十周以後胎位不正,首先超聲排除胎兒臍帶繞頸的情況
如果沒有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糾正。笫一種方法是膝胸卧位,孕婦排空膀胱,松解褲帶,膝胸卧位姿勢。笫二種方法是激光照射或艾炙至陰穴。笫三種方法是外轉胎位術。
造成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哪些?
羊水過多、腹壁鬆弛等,會使胎寶寶在宮腔內的活動范圍過大。
子宮畸形、懷多胞胎、羊水過少等,會使胎寶寶在宮腔內的活動范圍過小。
骨盆狹窄、前置胎盤等,會使胎寶寶的頭與骨盆銜接受阻。
幾種姿勢的胎位
姿勢一:頭位
指的是胎寶寶的身體最靠近子宮頸的部分、最先出來的部分是頭,也稱之為「頭骨先露」。
姿勢二:臀位
臀位是胎寶寶屁屁在最下面呈現出坐姿,還可根據胎寶寶的腳的位置再細分:
伸腿臀位:這是臀位最常見的一種。
完全臀位:也是臀部先出,兩腿膝蓋摺合,交叉放在腹部處。
足先臀:腳比臀部先出,是最難經過產道分娩的姿勢。
另外,「復合位」是胎寶寶的`身體有兩個部分同時為先露部位。
姿勢三:橫位
橫位其實是最最危險的。橫位最常見的情況是胎寶寶的肩膀或手在生產時最先露出來。
「肩膀位」是橫位的一種,當寶寶軸位是橫位時,則其先露部位為肩膀,稱之為「肩膀位」。
胎位不正給孕媽的分娩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危險,但是孕媽媽也不要著急,如果已經是孕32周且沒有臍帶繞頸的現象,我們是可以通過瑜伽體式來調整胎位的。
提示
調整胎位的合適時間是孕32周以上,且沒有臍帶繞頸。
如何調整胎位?
1.半膝胸卧位
大腿兩個膝蓋之間的角度略微超過骨盆的寬度,臀部在膝蓋的正上面或者稍微往前一點,背部是平的,肘關節小臂彎曲,額頭的下方放磚。
如果不想放磚,也可以兩個拳頭重疊放於額頭下方,在這個位置可以做前後搖擺,左右搖擺,可以骨盆帶動脊柱去劃圈。
提醒孕媽
不要塌腰
不要駝背
2.趴球貓式
這個動過不僅可以調整胎位不正,還可以調整在第一產程才發現的枕後位的現象。
大腿垂直地面,身體可以稍微往前走一點,胸口趴在球上,兩個手重疊,以臉的任意一側貼在球上之後,輕輕的搖擺。
第一種:可以一邊搖擺一邊和孩子溝通,讓孩子自然去活動
第二種:趴在球上左右搖擺
第三種:只讓骨盆去搖擺
第四種:使整個後背同步順時針劃圈
提醒孕媽
給腹部留足夠的空間
注意
調整胎位並不是趴的時間越長越好,更不是去做倒立體式把孩子從臀位或者橫位直接變成頭位,這是不可能的!
調整胎位的原理
寶寶最重的位置是在枕骨和肩胛骨脊柱的十字連接處,分別為上背部和後腦勺。而孕媽媽通過做前傾前屈位體式,讓腹部在下,給寶寶留更多的空間,去做前後搖擺,自然的活動。寶寶自然而然就會藉助地心引力,大自然的力量,從空間小的盆腔向空間大的腹腔去移動,進而變成枕前位分娩。
擴展閱讀
什麼是枕後位?
正常狀態下,孩子的枕骨是應該面向媽媽,腹壁在前面的,如果枕骨在後面,就叫枕後位,是頭位難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不利於分娩。
在懷孕期間胎位不正的時候,孕婦不宜久坐久卧,平時要多散步,揉腹,轉腰等輕柔的活動, 可以做膝胸卧位操糾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十分鍾,連續做1周,胎位可以轉正。其姿勢是,在硬板床上,胸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但要注意做前要松開褲帶。
在懷孕8個月之前,胎位不正是頗為常見的現象,准媽媽們無須過於擔心。隨著孕周的增加,多數胎位不正的胎兒會自動轉位成正常,胎頭在下的產位。
在產科的處理方面,一般是在懷孕36周仍為胎位不正的,才確定診斷。當准媽媽在懷孕九個月時確診為胎位不正的,就必須與醫師討論採用何種分娩方式作為最佳的選擇。
正常情況下,懷孕後一般是在28周左右胎位就會固定,這個時期如果孕婦到醫院檢查,顯示胎位不正,可以通過做操來調整胎位,或者是通過手法操作,可以採用外倒轉術來恢復胎位,絕大多數孕婦一般通過做操就可以恢復到正常。
如果孕婦胎位不能恢復到正常,這個時候只能是在生產時,因為胎位不正選擇剖宮產來結束分娩。
一般通過做操來調整胎位,需要每天堅持10~15分鍾,堅持一周左右,即可將調胎位調至正常或者是通過艾灸來調整都可以。
㈣ 孕36周寶寶胎位不正,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
孕36周寶寶胎位不正,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
3.孕36周b超可通過平卧膝胸糾正胎位,復檢前可用艾灸抵陰穴五天。如果孕婦不能堅持膝胸卧位,可以選擇仰卧位,抬高臀部糾正胎位。如果後期無法糾正胎位,建議選擇剖宮產。通過改變體位,利用重力,可以使胎兒臀部退出盆腔,胎頭轉正。這種方法需要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每次15分鍾左右,每天2-3次,一周後檢查是否矯正。因為個體差異,不是每個錯位都能矯正成功。如果各種方法都無法糾正,不要有太大的焦慮,還需要按時產檢,根據醫囑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終止妊娠。
㈤ 孕期胎位不正,別急,這樣做就行了,你知道嗎
所謂的胎位,就是指胎兒在母親盆骨里的位置關系。一般是指胎兒的胎兒的縱軸與母體的長軸保持一致,也就是胎兒的頭部朝下位於母親骨盆入口的部位,呈屈曲狀。正確的胎位可以讓胎兒以最小的徑線通過母親的盆骨經過陰道順利生產,當胎兒的胎位不正的時候會給順產帶來很大的困難,所以,孕期的媽媽們必須了解胎位不正改怎麼辦。
胎位不正怎麼辦?那肯定需要及時糾正胎位來保證順產的順利進行。孕婦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自己在家中自主矯正,也可以理由針灸治療,必要的時候在醫生的幫助下做外轉胎位術來糾正。所以,當發現自己胎位不正的時候不需要過度的緊張,按時做產檢,按照醫生的囑咐糾正胎位,如果實在不行還可以選擇剖腹產。
㈥ 孕晚期時出現胎位不正,該如何快速的解決
胎兒在羊水中可以自由活動,因為頭部最重,所以正常情況下,寶寶在肚子里的位置是頭朝下,臀部朝上,脊柱向前彎曲,四肢屈曲橫跨胸腹部前部,這在醫學上稱為枕前位,也是最有利於自然分娩的胎位。很多想順產的媽媽特別害怕胎位不正,那麼孕晚期時出現胎位不正,該如何快速的解決?
㈦ 產檢被醫生告知胎位不正,如何改善胎位不正呢
產檢被醫生告知胎位不正,如何改善胎位不正呢?
方法一、胸膝卧位
在做此項運動前要先去小便,將褲袋松開了。孕婦可以跪在 硬板床上,在胸前墊一個枕頭,兩個胳膊上屈,頭轉向一側,臀部和大腿形成直角。這個動作每天練習兩到三次,每次控制在一刻鍾之內,堅持一周作用的時間,去看B超的情況。通過胎兒重心的改變,能起到一定糾正的作用,不過有的孕婦在練習的時候可能會出現腰酸、頭暈、惡心等不適的狀況。
如果想要利用正確的方法來擺脫胎位不正,第一個方法是女性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健康,合理的飲食是幫助女性調節身體健康的指標,大家多加註意。
針對女性懷孕後需要注意的第二個方法就是利用體操的形式來糾正,排空膀胱後,在硬板床上進行俯卧撐,舉高大腿垂直於胸部,盡量貼近地面,早晚各一次,效果會特別好。
㈧ 糾正胎位的9個方法
糾正胎位的9個方法
糾正胎位的9個方法,胎位不正是在分娩過程中導致難產的主要原因。若不能得到及時而正確的矯正,將會給產婦和嬰兒帶來不良後果。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橫位糾正胎位的9個方法。
1、做膝胸卧位來糾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5分鍾,連續做1周,每周檢查一次看胎位是否轉正。其姿勢是,在硬板床上,胸膝著床,臀部抬高,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注意做前要空腹、松開褲帶。
2、做外倒轉術來糾正,將腹部子宮底部摸到的胎頭,朝胎兒俯屈的方向回轉腹側,把胎頭推下去,同時將臀部推上來,用手工方法逐漸一點一點地加以糾正。
以後於胎兒頸部兩側墊軟墊子,腹部纏浴巾或棉布,將胎兒固定為頭位,待胎頭銜接後解除。但這一方法需要有一定的條件和要求,而且要由有經驗的醫師酌情進行,不可強行倒轉,以免發生意外,該法目前很少應用。
3、針灸是中醫養生保健、治療疾病的一種最常見的方法之一。當然我國也有利用針灸治療胎位不正的先例了。一般情況下對胎位不正如表現為橫位、臀位、斜位者尤為適用。通常情況下建議那些在預產期前1到2周的孕婦可考慮此方法。
4、中葯自療法:
方一:車前子烘乾研成粉9克,溫水吞服。1周後復查,未轉胎,再服1次。最多服3次。
方二:蘇葉、黃芩各6克。水煎服,每日1劑,1周後復查。
方三:當歸、黃芪、黨參、白術、白芍、川斷、枳殼、熟地、甘草各10克、川芎6克,每日1付,分2次煎服,1周後復查。
5、取平卧或取坐位,解松褲帶,用艾卷炙雙側至陰穴(小足趾外側),也可用激光照射至陰穴。
6、每日艾炙1—2次,每次15分鍾。
7、當出現胎動時,立即取胸膝卧位,有利轉胎。
8、孕媽媽跪在床上,採取跪伏姿勢,兩手貼住床面,雙腿分開與肩同寬。
9、雙膝彎曲,大腿與地面垂直。維持此姿勢約兩分鍾,慢慢適應後可逐漸增加至5—10分鍾,每日做兩至三次。
1、可以用艾條揪兩個小腳趾胛的根部外側至陰穴,每天做一次,每次15分鍾到20分鍾左右,要連續做一周。再用艾條是要離皮膚遠一些,防止燒傷皮膚。在應用這種方法同時可以運用糾正操,效果會比較好。
2、除了用針灸的療法,還可以用中葯治療法,需要用一些中葯,例如車前子烘乾研成粉末,溫水進行吞服,一周後要進行復查,沒有轉正胎位,就再服一次,最多隻能服三次
還會用黨參,黃芪,當歸,白芍,川段,枳殼,熟地,甘草各10克,川芎6克,每天一副,分兩次煎服,一周後進行復查。
3、如果不能夠及時的糾正胎位,需要在預產期的一到兩周時間在醫院待產。胎位不正時,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分娩方式,不一定都要進行剖宮產的形式,會根據骨盆大小,胎位不正的練習,她,而大小產力以及產次的情況來決定分娩的方式。
胎位不正可以用胎位糾正操進行糾正,但這個前提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能隨便的運用,否則會對胎兒及媽媽的`生命健康不利。
正常的胎位是什麼樣的
除了上面所說的正常的胎位即胎頭枕前位之外,其他的如臀位、橫位等,都屬於胎位不正。除了正常的,寶寶在子宮里的位置還有很多種呢?細數胎位不正的幾種情況
臀位
寶寶的頭和臀顛倒過來,臀在下頭在上,是臀先露,這種胎位就是臀位。臀位還分為單臀位、混合臀位、不完全臀位等。
單臀位(直腿臀位)
寶寶雙腿髖關節彎曲,雙膝關節向上伸直,臀部朝下。分娩時臀部先娩出,可經陰道自然分娩的幾率很高。這是胎位不正中最為常見的情況。
完全臀位(混合臀位)
寶寶雙腿髖關節和雙膝都彎曲,好像盤腿而坐,臀部及腳朝下。分娩時寶寶的臀部和雙腳先出來。這也情況在胎位不正中也較多見。
懷孕九個月胎位不正怎麼辦
懷孕29周的時候,已經到了孕晚期。這個時候,已經到了懷孕8個月的時候。這個時候的胎兒一般來說都是比較正的。這個時候的胎位,如果不正的話,就需要積極採取措施,避免順產出現困難。那麼29周胎位不正怎麼辦呢?不知道的趕緊看過來哦。
一、胎位不正是怎麼回事
「胎位不正」在不同的懷孕周數有不同的發生率,如在懷孕五個月時約有33%是胎位不正,而在八個月時大約只有8。8%是胎位不正,到了懷孕九個月時只有5%上下是胎位不正,這表示約九成的胎位不正會自動轉位成為正常的頭在下的產位。
大約百分之三的准媽媽可能在懷孕九個月時發現「臀位」,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坐胎」。由於坐胎可能會引起胎兒的生產困難、母親發生產傷、胎兒可能是畸形兒、子宮可能有肌瘤或本身有畸形。
所以一旦發現「坐胎」,也就是胎位不正,就必須與醫師討論何種生產方式是最佳的選擇。
二、胎位不正,准媽媽該怎樣面對
「胎位不正」在不同的懷孕周數有不同的發生率,如在懷孕五個月時約有33%是胎位不正,而在八個月時大約只有8。8%是胎位不正,到了懷孕九個月時只有5%上下是胎位不正,這表示約九成的胎位不正會自動轉位成為正常的頭在下的產位。
三、胎位不正怎麼辦
在產科的處理方面是以九個月直接剖腹產。
執行人工外轉胎位時,通常會給予子宮放鬆的葯物,以有經驗的醫師執行時約有六成的成功率,但是若曾經有前次剖腹產之孕婦則不建議執行外轉胎位術
此外,羊水量必須適中、最好胎兒的背部在兩側、產婦體重適中,而且胎兒之臀部並未進入骨盆深部等條件下才適宜執行外轉術。
本文詳細介紹了什麼是胎位不正,也介紹了胎位不正准媽媽應該如何應對,以及胎位不正應該怎麼辦。如果你是一位胎位不正的准媽媽,那麼你最好是認真參考一下本文的內容,學會贈卻處理胎位不正的情況,這樣對順產會非常有利哦。
矯正胎位最實用的兩個方法
1、喝水療法
在准媽媽發現寶寶胎位不正時,可以試試每小時喝1碗水,每天10碗,連續喝3天之後再休息3天,然後再去做檢查,看看胎位是否正常。
2、做胸膝卧式運動
准媽媽在解盡小便後,放鬆自己的褲帶,跪伏在床上,臉部側貼在床面,雙手伸直置於頭的兩側,胸部盡量貼在床面,臀部要抬高,大腿與小腿要成90°角。
堅持每天做兩次,在剛開始時每次的時間為3~5分鍾,慢慢增加到10~15分鍾。
這是因為胸膝卧位可讓胎臀退出盆腔,提高胎頭轉為頭位的幾率。但是這個方法對於准媽媽來說還是有一些難度,會感到不舒服,難以持久。所以准媽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考慮要不要試。
㈨ 胎兒胎位不正,孕婦該如何矯正胎位呢
如果是胎位不正的孕媽媽可以選擇胸膝位糾正胎位,排空小便及松開褲帶後跪在床上,雙腳分開,雙手貼於床面,讓胸部盡量貼於床面,使得大腿及床面形成直角,早晚各15分鍾,可堅持做一周,一周後去醫院復查。當你坐下來的時候,骨盆要向前傾斜而不是向後傾斜。確保你的膝蓋總是比臀部低。檢查自己的座椅是否會讓你的臀部下沉,膝蓋上升。如果是的話,坐在一個墊子上把你的屁股墊高。
胎位不正的最佳矯正時間,應該在32~34周前後。也有人說在30~32周矯正,實際上這要根據胎兒的發育情況來確定。准媽媽別忘了,每天有個固定的時間,和寶寶聊聊天,很真誠地和他許願,希望他能轉過來,從胎教理論來說,母子鏈接或許可以發揮神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