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膝蓋彎曲時疼怎麼辦
你按壓一下膝蓋下方即脛骨上端結節,如果感到疼的話則有可能是脛前結節損傷或者脛骨結節骨軟骨炎
青少年(包括青年偶爾也會這樣)容易出現脛骨結節骨軟骨炎,位置在膝蓋下方脛骨上端結節處,起因是碰撞損傷加上劇烈運動肌肉韌帶頻繁牽拉結節造成撕裂。。。愛運動的青少年很容易出現該現象。。。表現有發力疼(起身,跳躍,爬樓梯),下蹲疼,按壓疼,結節硬化凸起等。。。辦法也簡單也唯一,就是保持兩三個月到半年不要劇烈運動,一般可以自愈,如果你現在如果凸起都沒有,說明才剛出現,一定要注意休息兩三個月別運動,不要玩球類運動,特別是足球籃球,不要蹦蹦跳跳或再碰傷。。如果繼續運動可能就得等到青春期結束骨骺癒合才會不疼,甚至成年後運動過度仍會疼,關鍵是凸起不會消失,可能影響形象和生活方便。。總之問題挺常見也不大,實在運動也只是會疼而已,不疼得厲害的話也不算很影響生活。。
順便,脛前結節是股四頭肌肌腱附著點,受力很大而這一點很小,加上小孩骨骺未癒合,所以容易傷
結論就是膝蓋這里疼的話還是不要堅持鍛煉了,除非你按壓後確定是第三種情況,不然最好到醫院看看。。。
可追問,望採納:)。。
❷ 老年人關節疼痛應該怎麼辦呀
對於老年人來說注重關節保護很重要,因為年齡增長關節會磨損,退行性變,許多類型的疾病會入侵。很多人有關節炎困擾,局部會反復疼痛,在提高生活質量時應該保護好關節,有健康問題及時處理。另外,已經患病的情況下正確的生活習慣要養成,可以緩解痛苦,減輕負擔。
1、合理休息
老年人經常關節疼痛,可以通過合理休息的方式來緩解痛苦。因為已經關節有病變,過多活動會讓關節的磨損越發明顯,進而疼痛不適感持續。如果可以在患病後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局部疼痛時不要過多活動,關節負擔逐漸減輕,疼痛現象才會改善。
2、注意保暖
經常關節疼痛還應該注重保暖,很多人沒有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物,寒冷天氣會帶來刺激,暴露在寒冷環境中,局部的血液循環無法保持良好,會出現不適感。要讓關節部位的循環保持正常,血液和營養物質及時提供來減輕不適感,應該穿上長衣長褲,切不可受涼受凍。
3、堅持用葯
老年人有關節疼痛困擾,需通過堅持用葯治療來緩解痛苦。因為關節疼痛的原因有許多,例如關節炎,痛風,而這些疾病大多頑固,沒有配合治療有繼續發展的趨勢。而通過詳細檢查了解疾病情況,再配合後續用葯來調節,局部的炎症得到控制,關節受到的傷害減輕,疼痛感才會慢慢消失,否則耽誤治療,病情有越發嚴重的可能。
4、適當按摩
關節有疼痛感,要堅持做好的一點是適當按摩,通過這種方式來緩解肌肉緊張情況。很多老年人局部疼痛還總是過多活動,關節會負擔加重,沒有適當去按摩來保持放鬆,疼痛感會持續。如果可以在空閑時間適當按摩,力度恰當,手法正確,在完全放鬆的狀態下不適感會減輕許多。
5、控制好體重
如果可以控制好體重,保持身材均勻,不要過度瘦弱或者過度肥胖,疾病同樣可以更快改善。有部分人已經關節病變帶來影響,但任由身體的肥胖不處理,過度肥胖後關節承受的壓力增大,可能會讓其退行性變,磨損越發明顯,原本有疾病更難控制。因此,需要積極減肥,根據標准體重計算公式,自己的身高等計算出最合適的體重范圍並控制好。#每日健康小貼士#
❸ 腿疼怎麼辦膝蓋疼·
膝關節是人體較大而復雜的屈曲關節.它所受到的應力大,結構穩定而又靈活.膝關節疼痛時有發生,而這種疼痛往往被忽視或者被人們武斷地認為是關節炎等病症.其實,導致膝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 意見建議: 在日常生活中,多數關節疼痛並不是由外傷所引起.關節長時間受涼和巨大的溫差是導致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尤其在秋天,冷暖交替之際,低溫或巨大的溫差會導致肌肉和血管收縮,引起關節疼痛.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盡可能地保暖,可以採用熱敷的辦法;其次就是降低運動量,讓關節得到休息.如果以上方法不能使膝關節疼痛有所好轉,那麼就要去醫院就診,明確病因. 生活護理: 膝關節疼痛可以採用適當的體能鍛煉減輕緩解: 1,堅持每天散步,走多遠可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體質好可以走3-5公里,體質一般的可酌情減量. 2,堅持做屈蹲站立動作,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根據自己的體力座30-100次,開始時膝關節軟可用手扶著扶手或穩固的椅子靠背,桌子邊,循序漸進,由少到多,由有扶手到放開扶手. 3,壓腿,把腿抬到能夠抬起的高度,放到椅子上或其它適合的地方,輕輕的按壓並拍打足三里.壓腿的時間和按壓的力度要適度. 4,每周堅持爬一道兩次山,不僅可以練腿,還可以促進肺活量,開闊視野,釋放工作壓,放鬆心情,促進身心健康.膝關節疼痛也會大大緩解.
❹ 老年人膝蓋疼怎麼辦
有些老年人因為膝關節疼痛經常來醫院診治,並跟大夫訴苦:我每天都進行壓腿、搖晃膝關節、揉膝蓋骨等鍛煉,還經常去爬山,可這膝關節怎麼會越來越痛呢?骨科副教授張文淘認為,人體的所有器官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膝關節最早出現老化的部位是髕骨和股骨滑車之間的關節軟骨,這個關節的作用是加強伸膝的力量,所以在下肢用力伸直的過程中,髕骨會向後緊緊地壓向股骨滑車並上下滑動,產生很大的磨擦。當磨損積累到一定程度後,不管有沒有外傷或者老化的原因,都會損傷軟骨。由於人體內關節軟骨組織損傷後幾乎不能自然癒合修復,所以一旦出現輕微的裂痕,就會產生明顯的疼痛。有的老年人覺得上下樓梯膝關節疼痛、上廁所站起來很吃力、走平路會突然腿發軟,這是因為做這些動作的時候病損的軟骨受到了擠壓和磨擦,產生了疼痛。所以,老年人有髕骨附近的疼痛時,盡量不要再去做增加髕骨軟骨磨損的動作,同時盡量節約使用膝關節。很多老人都認為揉膝蓋能減少磨擦感,減輕疼痛。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是沒有依據的。把雙手放在雙膝上輕輕揉動,力度輕而柔,像是一種撫摩,這種動作是一種反射性的保護,可以使膝蓋感到溫暖,消除疲勞,還可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環,對膝關節的確有益。但用力過大的按揉則是完全錯誤的,這樣的動作很可能加重軟骨的損傷,把已經病變的軟骨磨得更壞,甚至影響到軟骨下面的骨質,疼痛會更加嚴重。由於力量不好把握,老人揉膝蓋的做法並不是一種好的保健方法。要特別注意的是,膝關節疼痛也可能因為關節內的各種病損和關節外疾病。張文淘副教授建議,如果有條件,老年人可以通過游泳進行鍛煉。游泳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又能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減少下肢關節的壓力,減少關節的磨損。也可以進行快走練習,因為走路腿伸直的時候比較多,彎腿的時候相對較少,膝關節的其他部分使用得多,髕骨磨損得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