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給我幾個節約用紙的方法
1、節約使用練習本,不要隨便扔掉白紙,充分利用紙的空白處。
2、呼籲社會課本循環使用。課本循環使用有助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也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愛書習慣。
3、拒絕過分包裝、裝飾的物品。
4、不用或少用貼膜紙張、一次性水杯、飲料紙包裝等不可再利用的紙製品。購買紙張時盡量選擇再生紙。
5、把廢書報、廢紙等集中回收再利用。
(1)關於紙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宣傳標語:
1、保護森林,從節約用紙開始。
2、節約一點紙=少砍一點樹。
3、你用一天(紙),它(樹)卻要長一年。請節約用紙。
4、今天,你又砍了多少顆樹?請節約用紙。
5、濫伐森林,最終害的是誰?支持環保,請節約用紙。
6、多用橡皮少換紙。
Ⅱ 造紙方法有幾種,哪些
無鹼木漿造紙方法
幾百年來,中國乃至世界通用的造紙方法是採用化學法制漿造紙,即採用加入大量的火
鹼制漿造紙;目前,造紙工業中,仍主要是採用上述方法造紙,這種造紙方法,要排放大量
含有多種有害物質的污水,嚴重污染周圍環境,污染江河水質,影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而
且,處理污水的技術要求高、投入費用大、運行成本高。目前的造紙工業中,還有一種機械
木漿的造紙方法,用這種方法造紙,原材料的選擇性大,因而供造紙的原料受到限制,而且
生產的紙漿強度低,生產的紙強度也低,電耗費用高。還有一種草類植物無鹼造紙法,缺點
是製造的紙強度低於木漿紙,現有的木漿生產,只能靠機械的方法或化學的方法才能獲得。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我們研製了一種無鹼木漿造紙方法,將其應用於造紙工業中,可
以避免環境污染,降低成本,同時還能生產高強度的紙張。
該方法的主要工藝過程為:備料、下液、蒸煮、制漿。
造紙的生產流程為:
原材料→切片→預浸→壓榨→輸送→蒸球→球下漿料池→泵送→擠漿機→高濃磨漿機→
漿池→泵送→伏特式成漿機→漿池→泵送→篩漿機→洗漿機→成漿池→抄造機→紙成品。
下面將圖示料、液比、蒸煮、制漿的過程詳述如下:
1.備料
1.1 選一年生針葉木枝條、闊葉木枝條、各種野生灌木枝條,由通用切草設備切成
長度30mm~50mm,經預浸後,裝進蒸球。
1.2 選二年、三年生針葉木枝條、闊葉木枝條,由通用切草設備切成長度30mm
~50mm,再通過破碎設備進行破碎,使木塊厚度達到3mm~10mm時,經預浸後裝
入蒸球。
1.3 選多年生木材或木材枝椏,經去皮後,通過削片機製成厚度3mm~10mm
的削片,再經預浸後裝入蒸球。
2.液比
2.1 對料片進行蒸煮使用井水、河水或自來水。
2.2 水與絕乾料片的比例是3∶1。
3.蒸煮
3.1 最佳裝球量:120kg(絕干)/m3
3.2 裝球時間:40min~50min。
3.3 蒸球中通入蒸汽升溫,氣壓達到0.1MPa~0.15MPa時,保溫25
min~30min,而後排氣,使氣壓致零。
3.4 再通入蒸氣升溫,氣壓達到0.6Mpa時保溫90min~240min。
3.5 按不同漿料選定保溫時間,保溫完成後,排氣開蓋,球下倒料。
4.制漿
4.1 球下漿池內蒸煮終點漿料,用泵送入擠漿機或擠水器。
4.2 擠漿器或擠水器使漿濃度達到30%左右時,喂入高濃度磨漿機。
4.3 高濃度磨漿機完成叩解度12°SR~20°SR,進入高濃度磨漿機下漿池
。
4.4 用泵送入伏特式成漿機,打漿30min~240min,不同時間的打漿,
其成漿可分別生產高強度瓦楞紙、普通本色包裝紙、牛皮包裝紙。
4.5 伏特式成漿機成漿叩解度控制在30°SR~60°SR之間,濕重控制在2
g~8g之間。
5.木漿製成後,和其他造紙過程一樣,進入抄造機,製成成品紙。
採用以上技術能夠簡化造紙工藝,降低成本,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同時還能生產高強度紙張,具有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Ⅲ 造紙術的方法是什麼
早在1800多年前(公元105年)我國就發明了造紙術。它是由東漢宦官(即太監)蔡倫發明的。
新的造紙術的方法是用樹皮、麻繩頭、破布、舊漁網等作原料,光把它們搗碎,再放在水中浸成紙漿,最後把紙漿放在舊竹簾子上,攤成薄片,漏掉水分,等乾燥後,留在細簾子上一層薄片纖維,便是紙張了。這種紙在當時很受人們的歡迎,因為它既輕又便宜,攜帶方便。
蔡倫把發明的造紙術報告皇帝後,得到了皇帝的贊揚,並下令把這種新的造紙術推廣到全國各地。人們很快掌握了這種新造紙術,把用新法造出的紙稱為「蔡侯紙」。
蔡倫字敬仲(公元25~220年)桂陽(今湖南來陽)人,公元75年左右(東漢明帝劉庄永平末年)進京(今河南省洛陽市)做了宦官(即太監)由小黃門升為中常侍,後來官至尚方令。
蔡倫很有學問,對待科學更是專心致志。他看到當時社會上使用竹簡、本簡寫書不僅量多,而且笨重,使用很不方便。用縑帛(絲織品)雖然輕便,但造價太高,一般人是用不起的,這對文化的傳播受到限制。
我國勞動人民在蔡倫之前就發明了紙,這從西漢早期墓中、居延漢代遺址中都發現了紙的殘片,但那時一直沒有被推廣,如有的是用綿絮作原料製成的絮紙,因成本高,產量低,僅能供貴族享用。
由於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對於書寫材料的需要日益迫切,急需一種既經濟又輕便的紙張來做為書寫的材料。在這種情況下,蔡倫綜合了勞動
人民用植物纖維造紙的方法,經過他的研究進行了改革,終於在公元105年,試制
成功聞名古今中外的造紙術。
新造紙術得到了和帝的贊同,下令推廣到民間去,很快人們造出了「蔡倫紙」,這種紙體輕價廉,深受人們的歡迎,對於推進文化的發展和保存古代的文化遺產起了很大的作用。
新造紙術不僅在國內廣泛使用,同時也傳到了世界各地。公元三世紀時傳到了朝鮮,公元七世紀又由朝鮮傳入了日本,同時也傳入了中亞的撒馬爾罕(今蘇聯島茲別克共和國)、伊朗。八世紀傳到了阿拉伯、埃及和摩洛哥。公元1150年,阿拉伯人統治下的西班牙才開設了造紙廠,這是蔡倫造紙術已發明了一千多年了。如在造紙術傳入歐洲各國前,歐洲各國大多用價值昂貴的羊皮作紙,寫一部《聖經》就需要三百多張羊皮,人民大眾根本用不起。
12世紀造紙術傳入了西班牙後,造紙術很快地發展起來了,解決了人民用紙的需要。不久,造紙術由西班牙又傳入法國,法國開始了造紙業,並較快地發展起來了。
15世紀末,造紙術又傳到了英國,17世紀由荷蘭傳入了美國,這樣,造紙術在英國和美國逐漸發展起來了,而蔡倫的造紙術傳遍了世界各地,對推動各國的科學、文化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現代化的造紙工業,雖然用大機器生產,並且種類繁多,但其基本原理還是用中國的造紙術。
Ⅳ 節約用紙的方法有哪些
1、節約使用練習本,不要隨便扔掉白紙,充分利用紙的空白處。
2、呼籲社會課本循環使用。課本循環使用有助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也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愛書習慣。
3、拒絕過分包裝、裝飾的物品 。
4、不用或少用貼膜紙張、一次性水杯、飲料紙包裝等不可再利用的紙製品。購買紙張時盡量選擇再生紙。
5、把廢書報 、廢紙等集中回收再利用 。
6、用過的紙另一面可以寫草稿、便條或自製成筆記本使用;過期的掛歷紙可以用來包書皮。
7、減卡救樹,盡量以打電話 、發E- mail、電子賀卡或手機簡訊息等方式代替紙質賀卡 。
Ⅳ 造紙術是什麼
顧名思義,就是製造紙張的技術,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1797年,法國人尼古拉斯·路易斯·羅伯特成功地發明了用機器造紙的方法,從蔡倫時代起中國人持續領先近2000年的造紙術才被歐洲人超越。
造紙術的發明和推廣,對於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產生深刻的影響,對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
Ⅵ 要節約用紙的好方法
把生活中能用到的節約用紙的方法寫下來。
1、將舊練習本中未用完的紙張裝訂起來,做草稿本。
2、 收集用過的草稿紙和舊作業本及試卷,找到合適的途徑,送到造紙廠重新加工成可以使用的紙張。
3、 節約用紙,把草稿紙寫滿,不要只寫幾個數字就扔掉。
4、盡量節約用紙,無論是手紙還是餐巾紙,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
5、 在廢報紙上練習寫毛筆字和畫國畫。
6、有些包裝紙,可以做成手工藝品,美化生活。
7、 盡量不用一次性碗筷。
8、方便筷或竹簽使用後可以回收利用,做成工藝品。
9、 不要用機械的方法破壞、損害樹木。
Ⅶ 節約用紙的方法有哪些
1、將舊練習本中未用完的紙張裝訂起來,做草稿本,
2、收集用過的草稿紙和舊作業本及試卷,找到合適的途徑,送到造紙廠重新加工成可以使用的紙張。
3、節約用紙,把草稿紙寫滿,不要只寫幾個數字就扔掉。
4、盡量節約用紙,無論是手紙還是餐巾紙,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
5、在廢報紙上練習寫毛筆字和畫國畫。
6、有些包裝紙,可以做成手工藝品,美化生活。
7、正反兩面用
Ⅷ 日常生活里有哪些節約用紙的小妙招
1、節約使用練習本,不要隨便扔掉白紙,充分利用紙的空白處。
2、呼籲社會課本循環使用。課本循環使用有助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也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愛書習慣。
3、拒絕過分包裝、裝飾的物品 。
4、不用或少用貼膜紙張、一次性水杯、飲料紙包裝等不可再利用的紙製品。購買紙張時盡量選擇再生紙。
5、把廢書報 、廢紙等集中回收再利用 。
6、用過的紙另一面可以寫草稿、便條或自製成筆記本使用;過期的掛歷紙可以用來包書皮。
7、盡量以打電話 、發E- mail、電子賀卡或手機簡訊息等方式代替紙質賀卡。
8、盡量不用一次性碗筷。
9、方便筷或竹簽使用後可以回收利用,做成工藝品
10、回收網購紙箱循環利用減少森林資源破壞
11、將舊練習本中未用完的紙張裝訂起來,做草稿本。
12、收集用過的草稿紙和舊作業本及試卷,找到合適的途徑,送到造紙廠重新加工成可以使用的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