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北方蓮藕的種植方法

北方蓮藕的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01 21:54:46

A. 蓮藕的栽培技術

你好,蓮藕北方地區可在5月上旬種植,長江以南的地區可以在3月至4月上旬種植;首先選擇純正、具有明顯特性的藕種,從藕孔中找出新芽,並在偏酸性或者中性塘泥中挖坑埋芽,需注意藕的尾部需留在泥土的外側;種植後待塘泥未乾時,加入適量的水滋潤,直到藕苗長至20厘米時即可往塘中加水即可。

施肥時間和要求:

1、基肥:基肥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2、追肥:蓮藕整個生育期追肥3次。

第一次在1~2片立葉(定植25~30天)時施用,結合中耕除草,建議每畝追施海餐沃高氮水溶肥25~30公斤。

第二次在5~6片立葉(定植後40~50天,即封行時)施用,每畝追施海餐沃高氮高鉀水溶肥30~35公斤。

第三次追肥在終止葉出現時,這時開始結藕,即為追藕肥,每畝施海餐沃高鉀水溶肥15~20公斤。

B. 種連藕怎麼什麼時候種

南方藕和北方藕的種植時間是不相同的。南方藕一般種植時間為2月份;北方藕種植時間一般為4到5月份。
蓮藕栽培技術要點:
一、選擇優良的品種
大多選擇本地蓮藕或早熟系列,適宜燉食的品種。
二、整田、施肥
蓮藕適宜泥層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的粘壤土、湖泥土、黃泥土栽培,一般結合耕翻整地,畝施農家肥2500~3000公斤,通用復合肥60~80公斤,生石灰50~100公斤。
三、播種及栽植密度
一般可按1.3×1.7米株行距直播於藕田,畝用種150~250公斤。栽植時藕頭要向外、向下、稍傾斜,埋入土中3~4厘米深。可條栽和塘栽。種藕一般要求隨挖、隨選、隨種。
四、田間管理
1、除草摘葉、摘花:定植後一個月左右,浮葉漸枯時摘除枯葉。荷葉封行前結合追肥除草,除草時應在卷葉的兩側行走。蓮藕出現花蕾或開花,要消耗大量養分,但摘斷後雨水淋入又容易導致爛藕,常把花枝折彎但不摘斷。
2、追肥三次:第一次立葉肥:在田間出現3~5片立葉時,畝施高氮磷復合肥25~30公斤;第二次在滿田立葉時,畝施高氮鉀復合肥30~35公斤;第三次結藕肥:在終止葉出現時,畝施高鉀復合肥15~20公斤或純鉀肥10~15公斤。
3、調節水位:從栽種到萌芽前灌淺水約5~10厘米,以提高地溫,利於出苗;隨著立葉及分枝的生長,逐漸加深水層至15~20厘米;結藕期及採收前宜灌淺水。
4、理順藕頭:6月份藕藤迅速向四周生長,要進行人工理藤,於中午時刨開泥巴拉起藕藤,轉頭理向空白地再埋入土中即可。

C. 藕的種植方法和時間

回答
藕的種植時間一般為3-4月份。適合淺水栽培的優良種藕品種有六月抱、慢荷、大卧龍、白蓮藕等,種植時選擇三節以上、頂芽完整的整藕作為藕種,一般間隔30-50厘米栽一株。種植一個月後將一些葉子和花蕾摘掉,然後要及時施肥,並且要將水位控制在10-15厘米的深度,最後還要適時採收。
一、藕的種植時間
種植蓮藕的適宜時間是每年的3-4月,適合蓮藕生長的溫度為20-30°C左右,我國的南方和北方溫度差異有點大,所以南方一般是在2-3月份栽種蓮藕,而北方會稍微晚一點,4-5月份才開始栽種。
二、藕的種植方法
1、選種
(1)種植藕要選擇三節以上、頂芽完整的整藕作為藕種,選粗壯、芽旺、無病蟲害、無損傷,並且子藕、孫藕齊全的全藕,藕種越大越好。
(2)種植藕要隨挖隨栽,避免長時間擱置或運輸損傷藕種。適合淺水栽培的優良種藕品種有六月抱、慢荷、大卧龍、白蓮藕、泰國花奇蓮、雪蓮、白蓮3735、鄂蓮五號、六號,海南州藕,武蓮一號,杭州白花藕等,建議選用這些品種進行種植。
2、播種
播種的密度根據池塘大小而定,一般藕發育的比較快而且長開的面積也比較大,所以一般間隔30-50厘米栽一株,荷葉不久之後會長滿整個池塘。
3、後期管理
(1)種植一個月後,池塘中的荷葉和荷花都會慢慢的長出來,此時要將一些葉子和花蕾摘掉,避免吸收掉大量養分,阻礙蓮藕生長。
(2)長出五六片荷葉時進行一次施肥,等到池塘中的荷葉基本長滿之後再進行一次施肥,最後一次施肥工作是在池塘中已經沒有新的葉子長出時進行,這也說明池塘里的蓮藕正在慢慢長大,需要大量的養分來維持生長。
(3)池塘中的水位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淺,一般控制在10-15厘米即可。
4、採收
等到蓮藕的終止葉背面的顏色帶有一點點紅色的時候,說明蓮藕已經成熟,此時即可進行採收。藕長得比較深,可以順著它的終止葉慢慢的往它的原始葉方向挖去,這樣挖出的蓮藕才是比較完整的。

D. 蓮藕種植技術 蓮藕種植方法,需要什麼條件

種植環境:以水田為目標,保證種植地有充足的光照,土壤營養充足,種植地周圍要有防風植物。適時栽種:淺水種和深水種的適宜栽種水位不同,要根據種植地區控制好栽種時間。水肥管理:在夏季要注意不可讓蓮藕出現缺水現象,施肥要注意用量,防止肥料過多導致燒根。病蟲害防治:對水田定期消毒,加強防治工作。

一、蓮藕種植技術

1、種植環境

(1)蓮藕屬於水生植物,要以水田為目標,在蓮藕整個種植周期內,水源都是至關重要的。

(2)蓮藕喜溫,其溫度要保持在15℃以上。且蓮藕的耐蔭能力較差,需要保證種植地有充足的光照。

(3)蓮藕的種植土壤需要有充足的營養、豐富的腐殖質,有利於蓮藕的生長。

(4)種植地周圍需要有一定的防風植物,以防風量過大導致蓮藕莖葉折斷。

2、適時栽種

(1)蓮藕分為淺水與深水兩種品種。

①淺水品種適宜生長在水位20厘米的水田內,成熟時間較早。

②深水品質適宜生長在1.5米左右的水田中,成熟時間較長。

(2)根據種植地區控制好栽種時間,南方一般在3月左右進行栽種,5月底收獲。

(3)要保證種藕完整、藕身與藕節有明顯的大小差異。

(4)播種後水田水位至少要保持在6厘米左右,促進種藕的生長。之後隨著生長時間的推移逐漸加深水位。

3、水肥管理

(1)因為蓮藕生長在水中,水分是蓮藕種植的必需物質。所以一般需要根據季節的天氣變化來控制水位。

(2)夏季高溫、乾旱,此時蓮藕對水分的需求也會大量增加。在夏季要注意不可讓蓮藕出現缺水現象。

(3)蓮藕喜肥,蓮藕的生長也對營養的需求較大,所以要做好施肥工作。但要注意用量,不可一次施肥過多,防止肥料過多導致燒根,施肥時以“多施少量”為原則。

4、病蟲害防治

(1)種植蓮藕時最需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病蟲害對蓮藕的危害輕則導致大幅減產,重則導致絕收。

(2)預防病蟲害,需要對水田定期消毒,控制好水肥量,加強防治工作。

(3)蓮藕常見的病蟲害有枯萎病、病毒病、刺蛾等。

二、蓮藕種植方法

1、挑選藕苗

(1)要實現蓮藕一年兩熟,要選用早熟優質的高產品種,最好選純正、具有明顯特性的藕種發芽,其全生育期必須在130天以內。

(2)建議選擇蓮香一號,該品種全生育期約125天,藕白肥大滾圓,肉粉綿,味佳可口,一般畝產1500-2000公斤。

2、挖坑埋芽

(1)在選好的種植藕芽的泥土裡進行挖坑,坑的大小深淺根據所選藕芽的大小來定,不宜太深也不要過淺。

(2)種植時,要將藕的尾部留在泥土外,藕芽的一端傾斜向下埋好,並保護好藕芽,在加入水時保證頭尾兩端有漏出的部位即可。

3、藕芽澆水

(1)不要急於給剛種植好的藕芽澆水,當泥土稍微乾燥時,可以適當的加一些水滋潤。

(2)當藕芽和淤泥長在一起後,可以施加少量的化肥或天然肥。

(3)當藕苗長到一定長度時,可以加入適量的水,水面高於泥面。但不能淹沒藕尾部分,否則水會進入藕體,引起腐爛。

4、保持光照

(1)蓮藕喜歡溫暖的環境,要保證充足的溫度和光照。

(2)北方一般在5月上旬種植蓮藕,而長江以南地區,大地回溫較快,3-4月上旬便可種植。

(3)種植完的藕芽要放置在陽光下,讓其自然發芽成長。

三、種植蓮藕需要什麼條件

1、蓮藕是喜溫植物,當溫度低於15℃時,無法發芽,所以水溫保持在20℃-25℃之間是比較理想的適合蓮藕生長的狀態。

2、結藕初期溫度可以比平常高,有利於讓蓮藕更加膨大,白天的溫度要保持在20℃-25℃之間,晚上溫度保持在5℃-15℃之間,加大晝夜溫差,更有利於蓮藕膨大。

3、注意,溫度不能過低,低於5℃的時候會導致蓮藕受凍,出現損傷。

4、蓮藕的種植條件還需注意水管理,由於蓮藕是水生植物,夏季是蓮藕花(荷花)的生長高峰期,對水分的需求量也最大,因而整個夏季要注意池內不能缺少水。

5、可以使用新高脂膜噴施葉面,使枝葉翠綠茂盛、光合作用產物積累和定向轉運能力增強。

E. 蓮藕怎麼種植方法

摘要 種植蓮藕一般在春季,溫暖的氣候對它的成活很有幫助。挑選藕頭飽滿且藕身肥大的母藕作為藕種,將其對方到避風處,上下蓋上稻草,每天噴水催芽。之後將其種植到土層深厚且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中,將其埋入土中,適當加水,水深在5-6厘米左右,中期保持在15-16厘米左右。

F. 蓮藕怎麼種植

蓮藕的栽培技術
一、栽培季節與茬口安排
荸薺不耐霜凍,需在無霜期生長。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立秋前可隨時育苗移栽。可與水生蔬菜蓮藕、茭白,水生經濟作物席草、水稻、麥、油菜等前後接茬。在小滿至芒種期間栽植的統稱為早水荸薺;小暑至大暑期間栽植的統稱為伏水荸薺;在立秋至處暑期間栽植的,統稱為晚水荸薺。早水荸薺在立冬前後採收,後茬可栽油菜、三麥或席草;伏水荸薺在冬至至春分採收;晚水荸薺在春分至清明採收完,後茬可作水稻秧田。在華南地區氣溫較高,早栽不能早結球莖,一般多種植晚水荸薺。

二、培育壯苗
荸薺無論採用分株繁殖還是球莖繁殖都是先育苗後栽植。苗的質量優劣直接影響到栽植後活棵期的生長狀況、抗禦自然災害和病蟲危害的能力以及球莖的個數和重量。因此,培育荸薺健壯苗就成為奪取高產穩產的首要條件。
1、嚴格選留種,保全苗 作為種用荸薺必須在上一年植株生長的後期對地上部進行觀察。將地上部群體生長整齊一致、無倒伏或倒伏輕微、無病蟲危害的田塊定為留種田,此為初選。荸薺收獲時,從留種田中選外形圓整、表皮無破損、芽頭粗壯、皮深褐色、單球莖重在15~20g以上、符合於所採用品種特徵的球莖貯藏越冬,再進行復選。伏水荸薺4月中旬、晚水荸薺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進行催芽育苗時,從貯藏的荸薺中選擇飽滿、表皮光滑且色澤一致的球莖。皮色不一致的花薺通常是帶病薺,應予剔除。將選出的芽頭粗壯的種薺進行育苗,此為決選。
2、葯劑浸種浸根,育無病苗 荸薺稈枯病是荸薺生產上的大敵,農民稱為瘟病。常因此病的危害導致荸薺減產,嚴重者甚至絕產。種薺帶菌是以後病菌擴展、蔓延的主要來源。若種薺帶菌,在生長期中即使多次用葯防治,也基本上效果甚微。而採用育苗前葯劑浸種,栽植時用葯浸根的方法,防病效果十分顯著。具體做法是在育苗前用25%多菌靈500倍液浸種8~12h取出瀝干,然後催芽育苗。栽植前用25%的多菌靈 500倍液浸根16~24h。
3、假植促根,育壯苗 荸薺栽植後必須早發棵、早分櫱、早分株、早封行,才能早結薺,獲高嚴。因此,栽植苗必須根系粗壯發達。假植是促進發根的有效手段。通常荸薺最初排種時球莖相距 3cm,大約 20~25天,苗高 20~25cm時移苗假植 1次,移苗距離放稀到12~15Cm,這樣既利於發根,又擴大了苗的營養面積。移苗時發現病苗、瘦弱苗還可及時剔除。
4、淺水薄肥,育大苗 育苗期間尤其是伏水荸薺育苗期間溫度不穩定,有時溫度偏低,不利苗的生長。苗期灌淺水可以提高土溫,促進苗的生長。一般在移苗之前灌水深1~2cm,移苗後,隨著苗長大,氣溫也逐漸升高,灌水深掌握在2~3cm,最深不宜超過4cm。苗期追肥宜輕施勤施,當苗高10cm左右時澆稀糞水1次,隨即澆水,以後每隔5~6天澆稀糞水1次。這樣在栽植時苗高可達35~40cm,有的甚至達60cm以上,葉狀莖粗0.5cm以上。

三、適期栽植
長江中下游地區荸薺從5月份到8月份都可以栽植。一般栽植早的,無論是球莖苗,還是分株苗,均表現為光合面積大、單株產量高。7月30日與8月4日栽植期僅相差4~5天,但每666.7㎡產量就相差430kg之多,這與分株苗栽植後所需較長的緩苗期以及分櫱、分株的最適期有關,故分株苗栽植不宜過遲。一般早栽優於晚栽,以6月15日栽植的產量和大薺率最高,品質最好。隨著栽植期推遲,產量下降,大薺率降低。但栽植期也不是愈早愈好。過早栽植的荸薺,由於母株叢形成時常遇梅雨季節,過密的分櫱常易引起內部濕度過高,通風透光差,葉狀莖極易感病,造成減產。所以,確定適宜的栽植時期,既要考慮到茬口的安排,同時更要考慮到使分櫱盛期避開高溫多濕的季節,防止病害的大面積發生。

四、栽植用苗的選擇
荸薺栽植用苗分為球莖苗和分株苗2種。所謂球莖苗,就是將種薺催芽育成小苗,最後以球莖為栽植單株,每一種球只育成1株苗;分株苗是指在定植前盡量提早用球莖育苗,促其多分櫱和分株,栽植時將分櫱和分株—一拆開,每一栽植苗含有葉狀莖3~4根,每一種球可育成數株苗。球莖苗定植後緩苗期短,早期分株多且停止早,採收時球莖的大薺比例比分株苗的高,但田間易造成局部分株、分櫱過剩,互相擁擠,遇大風暴雨時會引起倒伏,還易發病。一般栽植期偏晚的,如7~8月栽植的宜用球莖苗;而分株苗定植後緩苗期較長,只適於早栽(5~6月),若栽植過遲,則由於高溫期較短,植株分櫱和分株較少,田間葉狀莖密度不夠,產量不高。5~6月栽植的分株苗,分株、分櫱均勻,葉狀莖生長健壯,田間通風透光良好、發病輕。此外,採用分株苗還可節省用種量,結薺早,增產潛力大。

五、合理密植
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是豐產的基礎。荸薺球莖的充實膨大依賴於地上葉狀莖源源不斷地供給充足的光合產物,群體愈是合理,球莖的膨大發育愈是充分。群體過大造成郁閉現象,光合效率低,莖葉軟弱,容易感病;群體過小不能充分利用光能。據試驗,麥茬早水荸薺用分株苗栽植時每666.7㎡栽3000株最適宜,表現為分株結束遲,葉面積指數較適宜,內部通風透光較優,葉狀莖壽命長,光合強度下降慢,地下所結的球莖於物量高,產量高。麥茬早水荸薺用球莖苗栽植時以每 666.7㎡栽 1000株最適宜,表現為分櫱分布較為合理,生長健壯,通風透光好,光合強度高,產量高。對於單季中、晚稻秧田和夏茭白、席草茬的伏水荸薺,若用球莖苗栽植,密度以每666.7㎡2500~3000株為適宜,行距 70~80cm,株距30~40cm;若用分株苗栽植,密度以每 666.7㎡4000~5000株為適宜,行距 50~60cm,株距 25~30cm。接早稻茬的晚水荸薺,須栽植球莖苗,於7月30日前栽植的密度以每666.7㎡4000株為適宜,行距50~60cm,株距30cm左右;8月栽植的密度以每666.7㎡4500~5000株為適宜,行距40~50cm,株距30cm。

六、肥水管理
栽植荸薺,首先要施足基肥,以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荸薺在苗期、生長初期及分櫱期對磷的吸收率很高,因此,磷肥要作為基肥施用。一般每666.7㎡施堆廄肥2000~3000kg,過磷酸鈣15~20kg,氯化鉀10kg。定植以後,隨著葉狀莖的生長,分櫱、分株不斷發生,植株吸肥量逐漸加大。在母株旺盛分櫱之前需重施1次氮肥,到抽生結薺莖時再施1次氮肥,促進葉狀莖封行,防止早衰,一般每次每666.7㎡施尿素15kg。在分櫱、分株初期適當補施磷肥,一般每666.7㎡施過磷酸鈣 10kg。整個生育期不能缺鉀,特別是進入結球期。缺鉀嚴重時,地上部生長不壯,球莖不夠充實。因此,在分櫱、分株初期,結球初期和中期應適量施用鉀肥,每次每666.7㎡施氯化鉀10kg。此外,在球莖膨大始期噴乙烯利1000μ1/L或0.2%的磷酸二氫鉀,對荸薺生長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對球莖膨大作用明顯,因而增產較顯著,二者分別比對照增產18.46%和13.7%。早水荸薺定植以後,當時氣溫還不高,植株本身蒸騰量較小,故灌水宜淺,為2~3cm;以後隨著葉狀莖伸長逐漸加深灌水,但一般不超過10cm。在分櫱、分株和結薺期,田間不能缺水。但在施氮肥後為避免徒長,可短時間淺水管理,出現徒長趨勢時可適時擱田。在地下球莖充實膨大後,地上部葉狀莖常會倒伏,此時必須排乾田水,以免早熟的球莖萌芽。晚水荸薺栽植時正值高溫季節,若缺水,會因地表溫度高,使幼苗受灼傷,故要及時灌水,以5~6cm為宜,活棵後轉入正常生長,應經常保持7~9cm的較深水位,促進快速分櫱和分株,在短時間內建立起足夠的營養體系,為以後結薺打下基礎。在田間越冬的球莖,冬季仍需保持1~2cm的水層,防止土壤凍裂而流入雪水,凍傷球莖。

七、病蟲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主要是荸薺稈枯病的防治。在中國荸薺生產上危害最嚴重的病害是荸薺稈枯病,屬真菌性病害。多在高溫季節開始發生,發病早、蔓延快、損失大。
1.症狀
(1)葉鞘的症狀 植株首先在基部葉鞘上發病,產生暗綠色水漬狀不規則形病斑,以後逐漸擴展至整個葉鞘,最後,病斑乾燥變為灰白色,上生黑色小點或長短不定的黑色線條點,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盤。
(2)葉狀莖的症狀 基部葉鞘上的病斑進一步向上擴展,使葉狀莖發病。在濕度大時。起初病斑亦為暗綠色,水漬狀,典型病斑為梭形,也有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部組織變軟凹陷,易倒伏。其上生黑色小點或黑色短條點,有時呈同心圓狀排列;天氣乾燥時,初期病斑為淡褐色小斑點,病斑易失水乾燥,中間灰白色,外圍暗褐色。病斑可擴大相互聯結成長條狀枯黃色大斑,有時病斑上下的組織乾枯形成區域較大的枯死斑。一般不生黑色線條點,重者可使莖稈枯死倒伏,呈暗黃色。早晨露水未乾或濕度大時,病斑表面可見大量淺灰色霉層,用放大鏡觀察時為無色或帶白色的團,為病菌的分生孢子。葉狀莖上的多數病斑常因雨水沖刷僅見黑色小點,很少或幾乎檢查不到分生孢子。
(3)花器的症狀 主要危害鱗片和穗頸部,引起花序枯死,症狀與葉狀莖上相似。
2.傳播途徑 據觀察,病菌在田間主要先形成中心病鞘和病稈,隨雨水和灌溉水傳播擴散,因此病害在田間往往是成片發生。
3.發病條件及田間病情消長動態 病菌生長最低溫度為5℃,最高溫度為32℃,最適溫度為23~29℃。因此,在長江中下游種植的早水荸薺(5月上旬定植)若在老病圃定植,發病早,6月下旬至7月中旬進入發病高峰,葉狀莖成片倒伏枯死;7月底至8月初隨降雨量增加而發病嚴重,出現第二次高峰。
6月中旬定植老病圃的伏水荸薺一般在7月中、下旬開始發病,8月中、下旬進入發病高峰,9月底至 10月初病害逐漸停止發展。7月中、下旬定植的晚水荸薺,一般在8月下旬開始發病,9月至10月進入發病盛期,10月中下旬為發病高峰。早栽一般比遲栽發病早而嚴重。據觀察,其發病的早遲與輕重,除種薺養帶菌和在老病田種植外,常常與雨水多少、地上葉狀莖封行早遲、施肥策略等都有密切關系。一般封行早的發病重。前期偏施氮肥,加上多雨天氣,病害極易流行。
4.防治技術 在防治上強調以防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 根據接種試驗和田間觀察,荸薺品種間抗病性有一定差異,但無一表現高抗。
(2)種球處理 種球用 25%多菌靈250倍液浸 24h後育苗。定植前再進行浸根處理(16h),可基本消除種苗帶病傳播。
(3)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 栽植荸薺1茬後3年內輪作其他作物。
(4)注意灌水方式 最好劃小塊,圍小埂灌溉,避免病菌隨灌溉水傳播。
(5)大田噴葯保護 在封行前(揚州在7月底~8月初)密切注意病情動態,一經發現病稈立即噴葯保護。常用的葯劑有 25%多菌靈250倍液,45%代森銨 1000倍液,50%代森錳鋅 500倍液,50%退菌特 500倍液。每 5天噴 1次,病情控制後可延至 10天噴 1次。最好使用 2~3種葯劑,交替噴霧。
(二)蟲害防治 荸薺生產上最嚴重的蟲害是白禾螟,長江中下游地區在荸薺生育期間發生不完整的4代。一、二、三、四代發生時間分別為6月上旬~7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上旬,8月中旬~9月中旬,9月中旬~次年6月上中旬,其中第三代是發生量最大、危害最重的世代,也是防治的重點。主要以幼蟲鑽入葉狀莖蛀食,造成葉狀莖大量枯死,以至少結或不結薺。防治措施:及時清理荸薺殘茬,壓低越冬基數;田邊、溝邊雜草不宜全部清除,有利於保護天敵;合理用葯,重點防治第三代,掌握在卵塊孵化高峰用葯,以樂果1500倍液、乙醯甲胺磷1500倍液噴霧效果較好。並交替使用為宜。

八、采 收
荸薺球莖的成熟度是影響品質的一個重要因素。球莖膨大後開始是皮薄肉嫩含水分多,以後皮變厚,干物質增加。早、伏水荸薺結薺早,可比晚水荸薺早採收。但早收的球莖含澱粉多,味不甜。一般12月份以後,球莖內含糖量增加,皮色深紅,鮮食和罐藏都適宜,為採收適期。為延長荸薺的供應期,可在結凍前採收貯藏,一直可供應到第二年的5月份。晚水荸薺可在田間越冬,第二年3月底萌芽前採收。春季採收的球莖皮厚、肉質較粗老,品質下降,但頂芽充實,作種用最宜。一般都用疏齒耙掘取,要盡量防止掘破球莖。

G. 蓮藕如何種植方法

蓮藕種植的簡單方法和步驟
1、挑選藕苗

好的藕種才能種出好吃的藕。所以,藕從選種開始就要開始注意,要選純正的、具有明顯特性的藕種發芽,在種植藕芽時,要挑選藕節那的藕孔里長出的新芽;另外,選藕節長芽地方還有些根系的最好,這樣的芽苗成活率更高。
2、挖坑埋芽

在選好的種植藕芽的泥土裡挖坑,坑的大小深淺根據所選藕芽的大小來定,不要太深也不能過淺。種植時,要將藕的尾部留在泥土外,藕芽的一端傾斜向下埋好,並保護好藕芽,在加入水時保證頭尾兩端有漏出的部位即可。
3、藕芽澆水

剛種植好的藕芽不要急於澆水,當泥土稍微有點干時,適當的加一些水滋潤,當藕芽和淤泥長在一起後,就可以加少量的化肥或天然肥,當藕苗長到一定長度時,就可以加入適量的水,水面高於泥面。但不能淹沒藕尾部分,要不然水會進入藕體,引起腐爛。
4、保持光照

蓮藕怎麼種植簡單方法介紹後,大家操作完了,藕芽要開始生長了,這時候要保證溫度和光照。蓮藕喜歡溫暖的環境,北方種植在5月上旬,長江以南地區,大地回溫較快,3~4月上旬就可以種植了。種植完的藕芽要放置在陽光下,讓它自然發芽成長。

H. 蓮藕的種植方法(北方)

1、選址:藕池要選在陽光充足,沒有樹木蔭蔽的村頭荒地、荒宅、廢舊坑塘以及鹽鹼地、澇窪地等。

2、備料:每畝藕池需用石灰5噸、水泥5噸、砂子30噸、8絲薄膜800餘平方米,50厘米×70厘米、厚5厘米預制塊230塊左右,每畝總造價4000~5000元。

3、建池。①挖池:利用挖土機或人工,池深60厘米,池壁斜度60度。②錘底砸幫:將石灰撒入池底,用旋耕犁旋2~3遍,深20厘米,土灰混合均勻後,用機械將池底整平壓實,用3∶7灰土將池壁壓實夯實。③鋪膜:錘底砸幫後,用薄膜將池底、池壁鋪平鋪好。④鋪底:鋪膜後,用2~3厘米厚的混凝土抹平。③立斜板:將准備好的斜板立在池壁上,用水泥將縫抹好,這樣,藕池就做好了。
整地施肥
1、鋪秸稈:種藕之前,將麥秸、玉米秸或雜草鋪入池內,厚度30~40厘米,每畝需用1.25~1.5萬公斤,約25畝的作物秸稈。
2、施肥:在排藕之前,現將土雜肥5000公斤、磷酸二銨75公斤、硫酸鉀50公斤、尿素20公斤,與蓋土混合均勻後均勻蓋在秸稈上,厚12厘米左右。
選藕栽植

選藕:淺水藕要選擇藕及葉均較小的早熟品種,如濟南白蓮藕、鄂蓮四、五號等品種。種藕一般於臨栽前挖出,選符合本品種特性並帶有子藕的整藕做藕種,子藕必須向同一方向生長,使蓮鞭有規律地伸長。挖藕時注意勿損傷頂芽。種藕一般在第二節節後半寸處切斷,切忌用手掰,以防泥水灌入藕孔引起爛種。挖藕後,向種藕噴400~500倍的50%多菌靈葯液,悶一天後備用,以防腐敗病發生。

排藕:在清明到穀雨進行排藕,不要過晚,每畝用藕300公斤左右,行距為150~200厘米,株距為60~100厘米。排藕方法:按規定的株行距排藕,一般藕頭埋入秸稈中12~15厘米深,後把節稍翹在水面上,以利用陽光提高溫度,促進萌芽。排藕方式很多,有朝一個方向的,也有幾行相對排列的%A

I. 種植蓮藕都有哪些技術要領對氣候的要求都有哪些

在農村有許多稻田、坑塘因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而長期荒棄,若能進行適當改造作為藕塘進行蓮藕種植,將會獲得可觀的效益!

四、蓮藕種植效益

1、成本租金400元/畝、藕種800元/畝、肥料600元/畝、人工300元/畝、其他200元/畝,總計2300元/畝。

2、產量蓮藕進入中秋後便可以開始採收,一直可持續到次年五一前後。淺水種植且管理得當的情況下,每畝可以收獲蓮藕8000~10000斤,其中主藕產量5000~6000斤。水槍採挖費用為0.3元/斤每畝需要1500~1800元,水工採挖費用為0.5元/斤每畝需要2500~3000元。

3、效益蓮藕價格南北差異、東西差異較大,批發價格範圍在0.8~2.2元/斤不等。批發價格若能達到1.5元/斤的情況下每畝蓮藕可賣7500~9000元,除去2300元種植成本和3000元採挖費用每畝可剩純利潤2300~3700元。

閱讀全文

與北方蓮藕的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0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8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9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7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6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0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4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7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4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2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7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5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6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4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5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