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製作放大鏡
製作一個放大鏡,我們把它分成兩個部分:手柄和鏡面。
1、啟動Flash 5後,新建一個名為「放大效果」的文件。按Ctrl+M把電影屬性設置為550×120,背景為天藍色;
2、選擇矩形工具拉出一個從灰白色到黑色的線性漸進色填充的矩形;然後用箭頭工具點住矩形的邊緣,將其左右兩條邊拉出一些弧度;在手柄上點滑鼠右鍵選Rotate將手柄旋轉一個角度;
3、選擇畫圓工具畫一個空心圓作為鏡面,與手柄組成一個放大鏡(;選中放大鏡,按F8鍵將放大鏡轉化為Graphic對象;最後將演示窗口內容全部刪除。
製作過程
1、選繪圖工具欄中的文字工具,選擇白色用隸書40號字在演示窗口中間輸入「中國電腦教育報」五個字,然後通過單擊滑鼠右鍵選擇Scale將文字拉扁一些,長一些,具體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在層「Layer 1」上雙擊,將名字改為「文字」;
2、在這一層上單擊滑鼠右鍵,選擇Insert Layer新建一個層,取名為「放大文字」;選中「文字」層中的「中國電腦教育報」,按Ctrl+C復制,然後按Ctrl+V將文字粘貼到「放大文字」層中;最後將「放大文字」層中的文字通過Scale功能放大到原來的2倍左右。
3、在「文字」層和「放大文字」層的25幀處,分別按F6鍵插入一個關鍵幀;將「放大文字」層的25幀處的文字調整與「文字」層中的文字右面對齊;選中「放大文字」層中的第1幀,按Ctrl+F,出現對話框,Tweening中選擇Montion,取消選擇Scale。
4、在所有層的最上面新建一個層,起名為「遮罩放大文字」,如果新建層不在最上面,把它拖到最上面即可;按Ctrl+L調出自定義庫Library,將放大鏡拖到演示窗口中來,按Ctrl+B,打碎放大鏡,將鏡面空心處隨意填充顏色;在該層的25幀處插入關鍵幀,然後將該幀處的放大鏡調整與「文字」層右面的文字對齊;選中該層中的第1幀,按Ctrl+F出現對話框,Tweening中選擇Montion,取消選擇Scale。
5、選中「遮罩放大文字」層,單擊滑鼠右鍵,選擇Mask,將此層設置為遮罩層後,此時只有圓形中的被遮罩層的內容才能被顯示出來,這樣設置遮罩層使放大文字層中的文字在鏡面區域里才能顯示;此時按Ctrl+Enter即可觀看初步效果。
6、在「文字」層上新建一層,取名為「遮罩文字」層;通過矩形工具畫一個1200×120 的矩形,然後將放大鏡拖到矩形的中間,選擇該層中的全部內容後按Ctrl+B打碎,點擊鏡面即可選中然後刪除。
7、在「遮罩文字」層的第25幀處插入一個關鍵幀,然後將第1幀和第25處矩形空心處與「遮罩放大文字」層的第1幀和第25幀處的放大鏡鏡面分別重合;選中該層中的第1幀,按Ctrl+F,出現對話框,Tweening中選擇Montion,取消選擇Scale;最後選中該層,單擊滑鼠右鍵,選擇Mask;Ctrl+Enter即可觀看初步效果。
8、在所有層的最上面增加一層,取名為「移動放大鏡」;然後將自定義庫Library中的放大鏡拖到演示窗口,與原來的放大鏡重合;在25幀處也插入一關鍵幀,使放大鏡與「遮罩文字」層25幀處的放大鏡重合;選中該層中的第1幀,按Ctrl+F出現對話框,Tweening中選擇Montion,取消選擇Scale。如果要使放大鏡來回放大,只要在後面再添上25幀效果,將動畫再製作一遍,不過這次是從右往左。
❷ 自製放大鏡的幾種方法
自製放大鏡的幾種方法:
方法一:1、在透明玻璃杯中裝滿水。2、把冰塊做成中間厚,邊緣薄的形狀。
3、在保鮮袋中裝滿水,扎緊袋口。
方法二:1,用冰製作,我想不用我說你就知道怎麼做了。2,用裝滿水的瓶子就可以。3,用一個小鐵絲做個圈,放到嘴中弄點口水就可以。4,用玻璃片自己打磨吧但很麻煩、最後你要死有樹脂的話,也可以自己澆鑄。
使用方法:觀察方法一:讓放大鏡靠近觀察的物體,觀察對象不動,人眼和觀察對象之間的距離不變,然後移動手持放大鏡在物體和人眼之間來回移動,直至圖像大而清楚。
觀察方法二:放大鏡盡量靠近眼睛。放大鏡不動,移動物體,直至圖像大而清楚。
放大鏡(英文名稱:magnifier):用來觀察物體微小細節的簡單目視光學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視距離小得多的會聚透鏡。物體在人眼視網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於物對眼所張的角(視角)。
❸ 怎麼自製放大鏡
自製放大鏡的幾種方法:
1、在透明玻璃杯中裝滿水。
2、把冰塊做成中間厚,邊緣薄的形狀。
3、在保鮮袋中裝滿水,扎緊袋口。
放大鏡(英文名稱:magnifier):用來觀察物體微小細節的簡單目視光學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視距離小得多的會聚透鏡。物體在人眼視網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於物對眼所張的角(視角)。
使用方法:
觀察方法一:讓放大鏡靠近觀察的物體,觀察對象不動,人眼和觀察對象之間的距離不變,然後移動手持放大鏡在物體和人眼之間來回移動,直至圖像大而清楚。
觀察方法二:放大鏡盡量靠近眼睛。放大鏡不動,移動物體,直至圖像大而清楚
❹ 自製放大鏡的4種方法
方法一:(1)材料:老花鏡片一個;薄鐵皮;小木條;小圓釘。
(2)製作方法:
①取寬0.5厘米,長為花鏡片長1.2倍的薄鐵皮一條(罐頭桶即可)。
②在鐵皮條上畫出中線。
③在中線兩側用鐵釘各釘出一排突起(如圖),注意不要釘透。
④將花鏡片放在鐵皮兩排突起中間,將鐵皮沿鏡片周長捲起,突起向內。
⑤取長10厘米,0.8~1.0厘米見方的小木條一根,將裹住花鏡片的鐵皮條兩端用小圓釘釘在木條的一端(如圖),這樣,一個簡易的放大鏡就製成了。
方法二:(1)材料:圓形花鏡片兩個;馬糞紙一張;三合板或薄木板一塊;小鏡片一個;鐵絲和圓釘若干;乳膠;小木條;
(2)製作方法:
①取長15~20厘米馬糞紙(鞋盒即可),寬以花鏡片周長為准,寬出1厘米即可,捲成筒狀(如圖1)。
②用透明膠條將花鏡片分別固定在紙筒兩端。
③取10厘米×10厘米三合板或薄木板一塊,中央開1厘米孔一個。
④在三合板一邊的中點和相對的兩角處各粘一個高5~8厘米的木條腿(位置如圖2)。
⑤在三合板(相當於載物台)的上面兩後腿的中間位置豎直粘一個高20厘米的小木條(如圖3)。
⑥用鐵絲(10號鉛絲)彎成一鏡筒支架,一端套住鏡筒,另一端固定在豎直木條上(手動其一端可使鏡筒上下移動)。
⑦在三合板下面,用鐵絲彎一個反光鏡支架,將小鏡片裝上,固定在通光孔下(如圖4)。
⑧使用時按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即可,注意用手上下移動鏡筒時要輕慢和穩(放大倍數依花鏡片的度數而定)。
❺ 自製放大鏡的方法有哪些
必備的材料:塑料瓶,剪刀。
1、准備一個塑料瓶。
❻ 自己怎麼製作放大鏡
自製放大鏡的幾種方法:
1、在透明玻璃杯中裝滿水。
2、把冰塊做成中間厚,邊緣薄的形狀。
3、在保鮮袋中裝滿水,扎緊袋口。
放大鏡(英文名稱:magnifier):用來觀察物體微小細節的簡單目視光學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視距離小得多的會聚透鏡。物體在人眼視網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於物對眼所張的角(視角)。
使用方法:
觀察方法一:讓放大鏡靠近觀察的物體,觀察對象不動,人眼和觀察對象之間的距離不變,然後移動手持放大鏡在物體和人眼之間來回移動,直至圖像大而清楚。
觀察方法二:放大鏡盡量靠近眼睛。放大鏡不動,移動物體,直至圖像大而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