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千年甘蔗種植方法

千年甘蔗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30 23:19:36

① 甘蔗怎樣種植

准備一根未扒皮的甘蔗,用刀切成若干小段,保證每段有1-3個節,放陰涼通風處晾乾。然後准備土壤,將甘蔗芽點左右或者朝上擺放,用土掩埋壓實。甘蔗種好後澆透水,放散光通風處,保持土壤濕潤,等甘蔗發芽後多曬太陽,平時薄肥勤施,就算是盆栽也能長到房頂高。

一、挑選切割

准備一根沒有扒皮的甘蔗,越粗越好,用刀將甘蔗切割成若干小段,保證切口兩端平齊,每段有1-3個節,然後把切好的甘蔗段放在陰涼通風處,讓傷口徹底風干。

二、栽種甘蔗

准備土壤,將晾好的甘蔗段平放在土面,如果切的甘蔗有多個節,就把每個節上的芽點朝向左右兩邊,如果切的甘蔗只有一個節,就把芽點朝上放,用土把甘蔗段輕輕掩埋。

三、栽後養護

甘蔗段種好後澆透水,放在散光通風處,保持土壤濕潤,如果養護溫度低、空氣濕度差,可以給甘蔗罩個塑料袋,保溫保濕,每天中午打開袋子通風透氣,直到甘蔗發芽。

四、長大間苗

甘蔗發芽後要去掉袋子,多曬太陽,保證每天至少曬5個小時,避免甘蔗徒長,等甘蔗發出的小苗長到20cm高時,確保每個甘蔗段有1-2棵健壯的小苗,其餘長勢弱小的掰掉。

五、水肥管理

盆栽甘蔗時,澆水不能太勤,不然甘蔗很容易黃葉爛根,最好等盆土表面白發、變干再澆水,等甘蔗長到30cm高時開始施肥,可以施用農家肥,也可以用復合肥和沃葉磷鉀水溶肥搭配施用。

六、注意事項

如果用花盆種甘蔗,一定要確保花盆足夠大,在栽種時盆底埋雞糞做底肥,等甘蔗出芽後多曬太陽,之後可以隨著甘蔗的生長培土、追肥。

如何種植甘蔗_甘蔗種植技巧

甘蔗有著很大的利用價值,那麼甘蔗怎麼 種植 呢?今天在我就來教大家甘蔗種植技巧。

甘蔗種植技巧:整地開植蔗溝
1、整地:

整地是為甘蔗生長提供一個深厚、疏鬆、肥沃的土壤條件,以充分滿足其根系生長的需要,從而使根系更好地發揮吸收水分、養分的作用。同時, 整地還可減少蔗田的病、蟲和雜草。

深耕是增產的基礎。甘蔗根系發達,深耕有利於根系的發育, 使地上部分生長快,產量高。深耕是一個總的原則和要求。具體深耕程度必須因地制宜,視原耕作層的深淺,土壤性狀而定,一般30厘米左右。深耕不宜破壞原來土壤層次, 並應結合增施肥料為宜。

早耕能使土壤風化,提高肥力。所以,蔗田應在前茬作物收獲以後,及時翻耕。早耕對於稻後種蔗的田塊更為重要。

2、開植蔗溝

開植蔗溝使甘蔗種到一定的深度,便於施肥管理。

常規蔗溝:

蔗溝的寬窄、深淺要因地制宜,一般是20厘米左右深,溝底寬20-25厘米,溝底要平。

抗旱高產蔗溝:

環山沿等高線開溝,深溝板土鎮壓,溝深40厘米,溝底寬25厘米,溝心距100厘米,用下溝的溝底潮土覆蓋上溝的種苗。覆土6.6厘米,壓實。
甘蔗種植技巧:下種
1、精選種苗

塊選:

選擇大田生長較好,沒有病蟲危害(尤其是綿蚜蟲)的新植蔗作種。因為新植蔗生長後勁足,蔗梢中可溶性養分較多,蔗芽萌發力強。如果種苗不足,也可留宿根蔗作種。選好留種田後,應加強甘蔗生長後期的水肥管理, 使蔗梢吸收充足的水分和養分,有利於播種後蔗芽萌發生長。

株選:

在砍收時進行株選。選擇直立、莖粗、未開花的蔗株作種;剔除混的品種,以保證良種的純度。

留種長度:

根據需要而定。種苗充足的留梢頭苗30-50厘米; 種苗欠缺的留半莖作種;需要進行加速繁殖的良種則留全莖作種。留梢頭苗作種時, 應把生長點(俗稱雞蛋黃)砍去,以免堆放期間生長點繼續生長, 消耗養分或下種後只是頂芽芽長出1苗, 其它 的蔗芽生長受到抑止,不能萌發成苗。

2、砍種

單芽苗、雙芽苗和多芽苗:種苗由於含蔗芽數目的不同而有單芽苗、雙芽苗和多芽苗之分。生產上普遍採用雙芽苗,很少採用單芽苗和多芽苗。

多芽苗:由於“頂端優勢”的關系,一般上位芽先萌發, 上位芽萌發後會誘發生長素的產生,對下位芽的萌發起抑止作用。導致萌芽不整齊。這種現象,芽數越多越嚴重。

單芽苗:雖然不存在“頂端優勢”的影響,但由於芽的兩端都有切口,易乾旱失水和受病蟲危害,也很少採用。

雙芽苗:由於“頂端優勢”的影響不象多芽苗那樣嚴重, 且種苗中間有一個完整的節間,不象單芽苗那樣容易失水和受病蟲危害。萌芽率高,萌芽比較整齊。因此生產上普遍採用。梢頭苗的節間短,芽較密,可採用3-4個芽為一段。

砍種 方法 :從芽下部節間2/3處砍斷,因為蔗芽萌發所需水分和養分首先是由芽的下部節間供給的。坎種時,芽向兩側,一刀斷,不要砍裂蔗種。

3、種苗處理

包括曬種、浸種消毒和催芽。目的是提高萌芽率,加快萌芽速度,減少病蟲害。用儲藏過一段時間的蔗莖或中、下段蔗莖作種時,種苗處理尤其重要。

曬種:

新鮮種苗含水量高,需要曬種。曬種時先把較老的葉鞘剝去,留下嫩的葉鞘,陽光下曬2-3天。曬種可以提高溫度,促進酶的活動,加速種苗內蔗糖分的轉化,增強呼吸作用,打破種苗的休眠狀態,促使種苗盡快萌發。

浸種:

浸種使種苗吸收充足的水分使種苗從相對休眠狀態轉化為活動狀態,促進種苗的萌發。生產上主要採用清水浸種和石灰水浸種兩種方法。清水浸種以流水為好, 常溫下浸1-2天。方法是把整捆的蔗種放入清水中浸1-2天後,撈起,剝葉、砍種。

石灰水浸種用2%的濃度,浸12-24小時, 莖基部的種苗浸種時間可延長至36-48 小時。總的原則是:種苗嫩,溫度高時浸種時間短些,種苗老,溫度低時,浸種時間長些。石灰水浸種能夠殺死部分粉介殼蟲和病菌,兼有消毒作用。

4、下種期

依下種期的不同而分為春植( 立春 - 立夏 )、秋植( 立秋 - 立冬 )和冬植蔗(立冬-立春),我省大部分為春植蔗, 滇西南蔗區有一部分秋植蔗。

春植蔗的下種期:一般表土10厘米內的溫度穩定在10℃以上即可下種。

適期早種,是保證甘蔗高產的重要 措施 。早春季節溫度相對低一些, 種根先於蔗芽萌發,為幼苗的前期生長打下了基礎。同時,早種能夠早生快發, 充分利用高溫多濕的生長季,延長生長期,增加株高和莖粗,為高產創造條件。

5、種植密度

種植密度與甘蔗產量有密切的關系。如種植過稀則有效莖數少,產量不高; 過密則株弱莖細,死莖增多,蔗糖分低,畝產糖量也不高,因此需要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的原則是“依靠母莖,充分利用早期分櫱”。 因為母莖和早期分櫱的成莖率高(分別佔有效莖數的70-80%和20-30%),單莖重,糖分高。

下種量是合理密植的具體措施。下種量的多少要因氣候、 品種和栽培技術因地制宜確定。一般來說,氣溫高,水肥條件好的,下種量可少一些,反之則多一些;莖細、直立的品種可密一些,反之則稀。
甘蔗種植技巧:田間管理
1、查苗補苗

保證全苗是獲得高產的條件之一。但是往往由於種苗的選擇或處理不當, 下種期不適,下種技術粗放,氣候失調或病蟲危害等等原因都會造成缺苗。所以, 必須做好查苗補苗工作。補苗時期:在萌芽基本結束,蔗苗長出3-5片真葉時, 發現缺株斷行達50厘米以上的就要及時補苗。

補苗用種苗來源:

①用假植苗來補, 即在蔗溝兩端或田邊按下種量的5%多播一些蔗種,以備補苗之用。

②用預育苗來補;

③移密補稀;

④挖不留宿根的蔗蔸來補。補苗技術:挖苗帶土,剪去半截葉片,澆足定根水。

2、間苗定苗

目的:拔除過多分櫱,減少養分消耗,使蔗株分布合理,生長健壯。

除櫱原則:可歸納為“五去五留”,即:去弱留強,去密留稀,去遲留早,去病留健,去淺留深。在操作上需要“穩”、“狠”相結合。“穩”就是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又留有餘地。即根據甘蔗生長狀況和水肥管理水平,確定每畝有效莖數。在這個基礎上多留10-15%的苗, 同時大體上計算出每1米行長應留的苗數。狠”就是在確定了應留的苗數後,應堅決間掉多餘的分櫱, 以免白白消耗養分,影響生長。

間苗時間:一般在分櫱末期到伸長初期結合大培土進行。

3、中耕、除草和培土

除草:

甘蔗在封行之前,雜草容易生長,消耗養分遮蓋蔗苗, 所以要及時進行蔗田除草。一般結合中耕培土,以手工操作進行。 常用除草劑有“西馬津”和“阿特拉津”等,每畝用200-250克兌水50-75 公斤在甘蔗出苗之前噴霧處理土面,效果不錯,葯效長達3-4個月,噴葯1次就可解決苗期的雜草問題。

4、灌溉和排水

甘蔗的需水規律:甘蔗一生需水量大但不耐澇,總的需水趨勢是“兩頭少,中間多”。即萌芽期、分櫱期和成熟期需水量少,伸長期需水量大。 因此蔗田應分別保持“潤--濕--潤”狀態。雲南氣候是冬春乾旱,夏秋多雨。所以在甘蔗生長前期,需水量雖少, 但應加強灌溉。伸長期時逢雨季,一般不需灌溉。雲南有80%多的蔗地沒有灌溉條件。甘蔗不耐澇,蔗田積水會引起爛根,需及時排水。

5、剝葉和防倒

③ 甘蔗怎麼種植

甘蔗生長在熱帶溫度較高的地區,它喜溫,喜光,生長溫度要求很高,無霜期在三百多天以上,降水量要達到一千兩百毫米以上,日平均氣溫二十攝氏度,所以我國可以滿足甘蔗生長的地區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的一些省區。甘蔗種植方法如下:

1、種植時間

種植甘蔗的話,要選擇在適宜的時間進行,一般都是在春季和秋季種植的。春季種植的時間為2-4月份,秋季種植的時間為8月下旬-9月下旬。

2、深耕土地

種甘蔗要選在適合的地方,它喜歡在土壤層深厚,土壤松軟、肥沃的土地更好,可以幫助甘蔗的根系吸收更多的養分,而且也能減少雜草的生出。想要達到增產的效果,就應該先深耕土地,深耕的深度要在30cm左右,深耕時要添加底肥。開溝的距離也要注意,溝寬可在20-25cm左右。

3、挑選切割

准備一根沒有扒皮的甘蔗,越粗越好,用刀將甘蔗切割成若干小段,保證切口兩端平齊,每段有1-3個節,然後把切好的甘蔗段放在陰涼通風處,讓傷口徹底風干。

4、栽種甘蔗

准備土壤,將晾好的甘蔗段平放在土面,如果切的甘蔗有多個節,就把每個節上的芽點朝向左右兩邊,如果切的甘蔗只有一個節,就把芽點朝上放,用土把甘蔗段輕輕掩埋。

若甘蔗上有2-3個芽點,那就要讓芽點側向兩邊。種植後要讓土壤保持在濕潤的狀態,溫度不要太低,還要保證環境的較強通風性。

5、栽後養護

甘蔗段種好後澆透水,放在散光通風處,保持土壤濕潤,如果養護溫度低、空氣濕度差,可以給甘蔗罩個塑料袋,保溫保濕,每天中午打開袋子通風透氣,直到甘蔗發芽。

6、長大間苗

甘蔗發芽後要去掉袋子,多曬太陽,保證每天至少曬5個小時,避免甘蔗徒長,等甘蔗發出的小苗長到20cm高時,確保每個甘蔗段有1-2棵健壯的小苗,其餘長勢弱小的掰掉。

7、水肥管理

盆栽甘蔗時,澆水不能太勤,不然甘蔗很容易黃葉爛根,最好等盆土表面白發、變干再澆水,等甘蔗長到30cm高時開始施肥,可以施用農家肥,也可以用復合肥和磷鉀肥搭配施用。

④ 甘蔗怎麼種植

種植前首先必須選擇良好的甘蔗種,種植戶需要根據自己種植需要進行選擇甘蔗品種,目前甘蔗品種主要分為果蔗和糖蔗,果蔗主要是用於水果銷售的,而糖蔗則主要用於製糖的。果蔗一般為黑皮甘蔗,廣東部分地區也有黃皮甘蔗,而製糖的甘蔗一般多為黃皮的。

另外就是挑選甘蔗種的時候最好選擇種芽比較多,水分適當的甘蔗品種,這樣的甘蔗種一般比較容易發芽。另外甘蔗品種還需要具有良好的抗性,適應性強,高糖分的特點,這樣後期的甘蔗才能夠長得好。

整地 甘蔗種植之前需要進行深耕整地,然後進行開溝,開溝的深度需要根據當地的種植環境選擇合理的深度。普通的蔗溝在深20公分左右,溝底部寬大概在25公分左右。

其次就是施足底肥,一般每畝甘蔗地需要2000公斤左右的廄肥,另外再施40公斤左右的復合肥。

甘蔗種植過程中要注意合理密植,根據種植時間和種植環境的不同,種植密度上也存在少許差異,一般每畝甘蔗田種植5000株左右的甘蔗苗即可。在蔗溝種擺放好甘蔗種之後要進行殺蟲劑的撒施,因為甘蔗糖分高,容易招引蟲害,可以選用克百威,每畝使用4公斤左右即可。蓋土後一周以內最後進行除草劑的噴施,減少雜草的危害。這一系列完成後可以給甘蔗地覆蓋地膜,這樣更有利於甘蔗種苗的生長。

甘蔗出苗後,剩下的就是甘蔗的田間管理工作了。出苗後要及時進行檢查缺苗情況,進行補苗。合理灌溉,避免田間缺水乾旱,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工作。

及時進行追肥工作,甘蔗生長期一般進行三次追肥工作,分別是分苗肥、分櫱肥、攻莖肥。苗肥一般在甘蔗生長到三片葉子的時期進行,如果甘蔗長勢很好,不缺肥的話可以考慮不施苗肥,或者少施肥。分櫱肥一般在甘蔗生長到七八片葉子的時候進行,這時候甘蔗的需肥量比較大,一般根據情況,每畝需要追施尿素15公斤,鉀肥15公斤左右。攻莖肥一般追施尿素20公斤左右。

⑤ 甘蔗的種植技術與管理技術

一、整地除草

種植甘蔗的土壤要肥沃,土質要透氣、疏鬆,這樣才能使甘蔗生長更好。整地的時候,一般是深耕30cm左右,並在深耕後開溝,深度大概在20-30cm之間。若是種植甘蔗的土地雜草太多,就會影響甘蔗的正常生長,需及時將雜草清除。要注意,在挖溝的時候要注意足夠平整,排水措施也要提前准備。


五、田間管理

在降雨之後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積水產生,最好是在降雨之前觀察天氣情況,提前做好防洪工作。當甘蔗苗長到5-6片真葉的時候,要追肥培土,可施加蔓葉水溶肥,而且還要根據甘蔗苗的生長培土13-17cm。甘蔗生病蟲害後,要及時採取適合的防治措施。

⑥ 甘蔗的種植方法是什麼

甘蔗是常見的莖用水果,也是製造蔗糖的主要原材料,被人們廣泛種植。所以很多的人都會想知道甘蔗是如何種植的。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甘蔗的種植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甘蔗的種植方法

1、選地和機耕:甘蔗種植要選擇排水便利,深厚、疏鬆、肥沃的土壤條件,以充分滿足其根系生長的需要,從而使根系更好地發揮吸收水分、養分的作用。如果上茬為甘蔗,首先要用旋耕機打碎蔗頭,這樣不僅土塊細碎,還可以減少甘蔗鋸天牛為害;耕地要用大馬力拖拉機深犁,最好達到35—40厘米深,溝底寬20~25厘米,耕後的泥土要細碎、平整。

2、行距和開行:如果水肥條件好的地塊,行距可適當加大,行距為1米至1.2米為宜;如果是坡地,可選擇小行距種植,行距0.8米至1米為宜。坡地開行要和等高線平行,行向不要順坡而下,否則降雨會把肥料和蔗種沖刷出來。

3、蔗種處理:要選用高產、優質、抗病、適應性好、口感好的優良品種,選種時應選蔗莖粗大,均勻無裂縫,蔗梢粗壯,葉片寬大青綠,無病蟲的蔗梢作種,採用清水或2%石灰水浸種1—2天,可提高蔗種抗旱能力,也可達到消滅病蟲害的作用。

4、種植時間:掌握在當年的9月到次年2月,時間過早沒有蔗種,過晚影響產量和品質。

5、合理密植:蔗種要平放在植溝,芽向兩側,回土蓋種時先將種苗輕壓入。土後,再回土覆蓋、壓實,以利發根。植蔗溝每100厘米播蔗種5—6個,蔗種要平放在植溝,芽向兩側,回土蓋種時先將種苗輕壓入土後,再回土覆蓋、壓實,以利發根。甘蔗種植行距要求在90—100公分,蔗種回土蓋種深度一般在5厘米左右。栽植密度一般掌握在每100厘米20芽左右,保證畝有效莖4500—5500株。

6、田間管理:

(1)施肥:出苗後結合第一次除草進行,畝施尿素15斤。生長期結合每次培土,每畝施過磷酸鈣或鈣鎂磷100斤,氮磷鉀復合肥或氯化鉀10斤。 適時施用葉面肥和平衡肥。生長期視苗情噴施復合、高效、多元、有機生態葉面肥“容大豐”300倍液3—4次;定苗後對弱苗勤澆5%碳銨水於根部。

(2)澆水:果蔗需水量大,應注意及時灌水,但應避免大水灌溉,提倡輕水灌溉,保持土壤乾乾濕濕,以濕潤為主。

(3)溫度: 甘蔗不同生育期需要不同的溫度,13℃可萌發,20~25℃發芽正常,發芽最適溫度30~32℃;12~13℃甘蔗可緩慢生長,20~25℃伸長逐漸加快,30℃為最適溫度,超過34℃生長減緩;低於0℃,甘蔗會受害。甘蔗成熟期間,如果前期、中期溫度較高在20℃以上,後期溫度漸降在13~18℃之間,甘蔗早熟且糖分積累好; 若前期熱量不足,後期降溫快,則甘蔗產量低,含糖分也不高;如果成熟期溫度降至0℃左右,糖分會轉化並下降。

(4)培土定苗:一般每年應培土3—4次,每次間隔30天左右。同時結合培土,適時定苗,每米保苗7—8株。

(5)剝苞葉:蔗株伸長後開始剝葉,每次剝葉3—4片,剝葉過多影響植株生長,剝葉不及時影響上粉。

(6)防病害:蔗區主要害蟲是甘蔗鑽心蟲,除種蔗和大培土時各施用農葯顆粒劑5公斤左右外;如果甘蔗心葉有“花葉”現象產生,要用“殺蟲雙”300倍液噴霧於甘蔗心葉,防止風折蔗和死尾蔗的產生。

(7)收獲管理:甘蔗成熟後,用小鋤低砍,砍入蔗地3厘米左右,有利於宿根蔗低位芽萌發。甘蔗收獲後或開春後要及時對宿根蔗地進行清園。

甘蔗種植的注意事項

1、注意施肥,根據甘蔗在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徵,制定出的施肥原則是:"重施基肥,適時分期追肥"。如果只施追肥,而不施基肥,則甘蔗容易長成:頭重腳輕,上粗下細,容易倒伏。反之只施基肥,不施追肥,則後勁不足,形成"鼠尾蔗",影響產量。

2、注意防水:4月份後,逐步進入雨季,水田種植的甘蔗,容易積水,造成土壤通氣不良,引起甘蔗爛種爛芽,因此要注意地勢低地塊的防水排澇工作。

3、注意除草:一般種植甘蔗後和大培土後各噴一次除草劑,用阿特拉津200克 乙草胺150克兌水50公斤噴霧封閉蔗行。

甘蔗秋季管理方法

一、水肥管理

秋季是甘蔗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如遇旱季,每10天左右要深層灌溉一次,保持土壤表層以下50厘米范圍內的含水量達最大持水量的80%以上。此時期植株養分需求量也大,要根據田間情況合理施肥。葉片發黃時要盡快補施壯尾肥,根施每畝15公斤速效氮肥。

二、病蟲防治

對蚜蟲、螟蟲發生嚴重的蔗田,結合蟲情測報,可利用無人機進行空中噴灑葯劑等進行集中防治。分散防治,選用50%抗蚜威,5克對水10-15千克噴施防治蚜蟲;選用20%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按說明書要求配置噴施防治螟蟲。甘蔗梢腐病、褐條病、銹病發生嚴重的蔗田,要及時清除病株,去除發病嚴重病葉,剝除老腳葉,間去無效病弱株。

三、防風減災

今年沿海地區台風危害較為嚴重,應做好防風減災工作。要高培土,高度30厘米,培土要飽滿呈饅頭狀。台風過後,倒伏甘蔗要及時扶直,綁紮成“人”字架,促進甘蔗繼續正常生長。

四、排澇防漬

部分蔗區秋植降雨量大,應做好田間排澇工作。要在蔗田外圍修築排水渠。易受澇蔗田,要根據地形條件,開挖“十字”形、“豐”字形或“井”字形的排澇溝,將水排至蔗田外圍排水渠,及時降低田間地下水位,減輕漬害。

五、秋植蔗管理

秋植甘蔗一般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下種。生產上要採用高產高糖品種。要根據天氣情況合理掌握下種時間,每畝下種5000-6000芽為宜。施足基肥,根據甘蔗生長情況,合理追施過冬保暖肥。

甘蔗的施肥方法

一、施用基肥

施足基肥可使甘蔗迅速發芽,根系迅速伸展,分櫱早而苗壯。如果基肥施用不足,僅靠後期追肥,則會導致苗不壯,容易上粗下細,根基不牢,易倒伏。基肥一般以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因甘蔗根系發達,生長周期較長,輔以金寶貝微生物菌肥,能夠有效改良土壤,補充所需肥力。

二、合理追肥

1.幼苗期:甘蔗在幼苗階段需肥迫切但需肥量少,對氮的需求量大,鉀和磷次之。雖然甘蔗苗期需肥少,但苗期施肥對甘蔗的生長至關重要,如果苗期施肥不足,會導致苗、櫱生長矮小,發育不良,即使以後補充肥料,也難以恢復,最終導致產量和品質下降。苗肥以高氮速溶性肥料為佳,建議使用復合肥,再配以金寶貝微生物菌肥,如糞肥不足,可適當增加肥料用量。施用時宜結合中耕培土直接穴施,或兌水穴施,在乾旱時應兌水穴施。另外,要及時查缺補苗,使群體生長整齊。

2.分櫱期:甘蔗的櫱肥施用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前期施肥充足,蔗苗壯,可在分櫱期一次施完,用量宜少。施用方式與苗肥相同。

3.生長期:甘蔗在生長期對肥料需求量大,占整個生育期的50%以上,應重點施肥。由於磷、鉀肥主要作底肥和前期施用,因而此期主要是追施氮肥。莖肥用量應因地、因苗而定。若蔗苗有早衰表現的可一次施入,生長穩健的可在7月上旬和8月上旬分兩次施入並做到前重後輕。

施肥一般要在雨後或土壤濕潤時進行,宜結合除草和培土,將混合均勻的肥料條施或穴施於蔗兜旁10厘米處,用厚土覆蓋。大雨前不宜施肥,以防雨水沖淋,如施肥後3天無雨,且兜部鬆土開始乾燥,應及時澆水。如果土壤乾旱,要先抗旱,後施肥。

三、適追尾肥有人認為應補施尾肥,理由是甘蔗後期生長和地下部蔗芽均需一定養分。也有人認為不宜施尾肥,原因是甘蔗後期生長雖需少量養分,但可通過甘蔗體內養分再分配和土壤貯存的養分來供應,只要前、中期施肥足夠即可,另外,後期田間悶熱,作業十分困難。

⑦ 甘蔗的種植技術方法_如何種植甘蔗

甘蔗是溫帶和熱帶農作物,是製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煉乙醇作為能源替代品。怎樣 種植 甘蔗好呢?甘蔗的種植 方法 有哪些?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甘蔗的種植技術方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甘蔗種植技術
種植甘蔗講究“深耕、淺種、寬行、密植”,同時施足基肥等使甘蔗畝產量大大提高,詳細步驟如下:

一、深耕:植地機耕要求二犁二耙,深度達50公分,土壤要疏鬆,種蔗溝深度要達30公分。

二、淺種:蔗種回土蓋種深度一般在5公分左右。

三、寬行:甘蔗種植行距要求在90—100公分,有利於通風透氣、植後田間管理。

四、密植:植蔗溝每100公分播蔗種5—6個,畝播雙芽苗蔗種3000—3500個。

五、施足基肥:每畝用農家肥1000—2000公斤。混10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尿素,15公斤氯化鉀堆漚7—15天後施入植蔗溝。

六、甘蔗的浸種:選用飽滿、無病蟲害、無傷的雙芽苗,採用清水或2%石灰水浸種1—2天,可提高蔗種抗旱能力,也可達到消滅病蟲害的作用。

七、甘蔗的下種方法:蔗種要平放在植溝,芽向兩側,回土蓋種時先將種苗輕壓入土後,再回土以利發根。

八、甘蔗防治地下害蟲的方法:為防地下蛐螬與蔗螟為害,種植時,每畝施用米樂爾2—3公斤。

九、甘蔗萌芽前化學除草:種植後蔗苗沒有出土前,畝用40%阿特拉津25毫升加亞碼津200毫升,兌水50—60公斤噴表土控制雜草生長。

新植蔗和宿根蔗:在田間甘蔗種植由種子開始,一般都直接種植蔗苗。蔗苗來源很多,最主要是蔗莖,因為蔗節上會長芽,方法是取整支蔗莖,分切成一段段雙芽苗,然後平植或斜植。

近來為了節省人工,也有採用整株平植的。早期人工充裕時,在將要採收的原料莖的梢頭上,採取二支雙芽苗或三芽苗,此法要配合開工期,只能用於春植或一期糊仔。 其它 還有分櫱切離苗及各種側芽苗等。另外還可以採用宿根方法,就是當原料甘蔗採收時,不挖蔗頭,採收後再經過切頭、開根、排土、施肥即可。

甘蔗種植周期:甘蔗生長期主要受氣溫和品種影響,在廣西大約 14 ~ 18 個月,不過宿根的可以縮短,只需要 12 個月。生長期不足的甘蔗,不只產量低,而且糖度也較低。秋植甘蔗以八、九月,春植甘蔗以二、三月為種植適期,因為製糖開工期從十一月到隔年的四月,所以秋植蔗都有足夠生長期,而春植蔗需要延後採收來配合。
甘蔗害蟲有哪些
甘蔗根部害蟲即地下害蟲,主要有金針蟲、螻蛄、金龜子、白蟻、蟋蟀等,防治方法如下:

方法一、在播種時基肥每畝混合3.6%殺蟲雙顆粒劑施用,或5%丁硫克百威,或5%動力等顆粒劑3-4公斤,以消滅已經在地里活動的害蟲。

方法二、當田間蟲口密度即蔗株危害率在2%以上時,要結合中耕培土及時用葯,一般每畝用2.5%的敵殺死2000倍液,或用90%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二嗪農乳油1000-1500倍液60公斤交替噴霧。

甘蔗葉面害蟲主要為刺吸式害蟲,有綿蚜、黃蚜、薊馬、蔗飛虱、蔗葉蟑、粉蚧、蝽蟓、蟎類等,防治方法如下:

葉面害蟲發生初期,一般每畝可用10%吡蟲啉,或40%樂斯本或80%敵敵畏1000-2000倍液60千克噴殺。綿蚜、黃蚜的第1次防治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2次防治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薊馬、蔗飛虱、蔗葉蟑、粉蚧、蝽蟓等害蟲,應根據蟲口發生為害情況確定用葯時機。

甘蔗莖部害蟲主要為鑽蛀性害蟲,有二點螟、條螟、大螟、黃螟、白螟、台灣稻螟等,防治方法如下:

方法一、根據螟蟲田間蟲口發生密度,結合在中耕培土用葯,一般每畝用3.6%殺蟲雙顆粒劑,或5%丁硫克百威,或5%動力等顆粒劑3-4千克集中撒於蔸部。

方法二、抓住在蟻螟期每畝用90%敵百蟲結晶體500倍液,或80%敵敵畏800-1000倍液60千克噴施心葉,特別是條螟為害時,若心葉表現出花葉圈的特點,可及時用葯集中噴殺。
黑皮果蔗花葉病病毒的危害
黑皮果蔗花葉病毒病發生早,來勢猛,為害嚴重,很多黑皮果蔗幼苗都出現了葉片青黃相間的黃化現象,新根萎縮,逐漸死亡,不長新葉,發育緩慢,如不及時進行防治,就會迅速蔓延,加重為害,使莖節瘦長,蔗皮變花,最終形成“花皮蔗”,喪失食用價值和商品價值。所以要抓緊防治花葉病毒病,以保護黑皮果蔗幼苗。

黑皮果蔗花葉病病毒的防治方法:

方法一、在黑皮果蔗葉面噴灑2~3次1500倍植物病毒疫苗、1500倍天然芸苔素、4000倍金級穗冠(3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混合液,每10~15天噴灑1次,均勻噴濕所有的葉片,以開始有水珠往下滴為宜。

方法二、在黑皮果蔗根部淋施2~3次300倍硫酸鋅、1500倍35%硫丹、300倍硫酸鎂、300倍硝酸鉀混合液,每10~15天淋施一次,每次每穴淋2~3公斤。

按照以上方法能夠抑制和削弱黑皮果蔗幼苗體內的病毒活性,並殺死病毒,消滅傳播病毒病的蚜蟲和薊馬,控制黑皮果蔗幼苗發病,並加快患病植株恢復正常生長,使黃化的葉片轉為濃綠色,莖壯葉厚,根系發達,生長旺盛,植株健壯,順利進入拔節伸長期。

⑧ 甘蔗的種植方法

一、選取甘蔗苗

一般種植甘蔗時直接種植甘蔗苗,可以選用甘蔗尾部的部分,因為甘蔗尾部的芽最密集,發芽高,將甘蔗苗砍成大約20厘米一段,芽要朝向兩側,注意不要砍斷了蔗苗。
二、整地

在種植前要將土地深耕,為甘蔗苗提供一個疏鬆並且肥沃的土壤條件,深度在30厘米,種植溝的深度要在30厘米左右,寬度要在20到25厘米左右,種植溝的溝底要平整,行距大約1.5米即可。
三、種植方法

在種植甘蔗苗的時候,將土壤澆上水,將甘蔗苗輕輕的壓入泥漿裡面,壓入一半即可,要將甘蔗苗的一半露在外面。甘蔗苗要平放,不要豎著放,芽眼要放在左右兩側,株距要控制在20厘米左右。播種後一般一個月左右就開始發芽了。

⑨ 甘蔗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國家出產甘蔗,最大的甘蔗生產國是巴西、印度和中國,中國最常見的食用甘蔗為竹蔗,不過甘蔗要怎麼 種植 呢?接下來就跟著我一起去看看甘蔗的種植 方法 吧。

甘蔗的種植方法

【蔗苗和宿根】:田間甘蔗種植不由種子開始,一般都直接種植蔗苗。蔗苗來源很多,最主要是蔗莖,因為蔗節上會長芽,方法是取整支蔗莖,分切成一段段雙芽苗,然後平植或斜植。也有採用整株平植的。早期人工充裕時,在將要採收的原料莖的梢頭上,採取二支雙芽苗或三芽苗,此法要配合開工期,只能用於春植或一期糊仔。 其它 還有分櫱切離苗及各種側芽苗等。另外還可以採用宿根方法,就是當原料甘蔗採收時,不挖蔗頭,採收後再經過切頭、開根、排土、施肥即可。

【植期】:甘蔗生長期主要受氣溫和品種影響,在台灣大約 14 ~ 18 個月,不過宿根的可以縮短,只需要 12 個月。生長期不足的甘蔗,不只產量低,而且糖度也較低。秋植甘蔗以八、九月,春植甘蔗以二、三月為種植適期,因為製糖開工期從十一月到隔年的四月,所以秋植蔗都有足夠生長期,而春植蔗需要延後採收來配合。

【間作】:幼蔗生長緩慢,土地沒有充分利用未免可惜,這時可以間作一期其它的短期作物,和蔗苗一起生長,趕在蔗苖長大之前收獲完畢,以增加土地收益。但有個條件需要遵守,就是間作的作物不能對蔗作有太多不良的影響。適宜的作物有甘薯、落花生、豆類、玉米、西紅柿、大蒜、馬鈴薯、瓜子西瓜等。

【糊仔甘蔗】:在輪作制度中,通常是一期新植,接著二期或三期宿根,再一期或二期水稻,然後又回到新植。而在末期水稻未收獲前,把新植甘蔗種植在水稻株間糊狀泥土中,稱為糊仔甘蔗。它的優點是既不影響水稻生長,又可使後作甘蔗提早種植,還可節省整地築畦等作業費用。和第一期水稻間作的,稱為第一期糊仔甘蔗,也叫做春植糊仔甘蔗。和第二期水稻間作的,稱為第二期糊仔甘蔗,也叫做秋植糊仔甘蔗。

綠肥:預備秋新植的蔗田,可以利用前作收獲後的休閑時間播植綠肥,而在種蔗前犁翻入土,以供應土壤中的有機肥。常用的綠肥作物有太陽麻、田菁和虎爪豆等。

病害:白葉病、崁紋病、葉枯病等。只要得了病,不管是什麼病,一律無葯可醫,只能整株拔除,燒掉,再好好禱告,祈盼不會傳染開來,這就需要勤快巡查,早期發現,迅速撲滅。而更好的防治方法是育成抗病品種,不怕病毒來襲。

甘蔗的營養成分

甘蔗需要氮、磷、鉀的比例約為:4:1:2。為保證甘蔗在整個生長期中有足夠的營養,能持續地向植株提供養分,應重視基肥中有機肥的施入,一般宜畝施禽畜糞便約2000公斤。為減少磷肥易被土壤固定影響肥效,應將過磷酸鈣約30公斤與有機肥拌勻一起進行腐熟。由於鉀肥施於土壤後,多為土壤膠體所吸收,成為代換性鉀,在土壤中移動性較少,一般不易流失,故應施於靠近根際。又因甘蔗吸收鉀的規律主要是集中在前中期,佔全期吸收鉀總量的約80%。而且,前期吸收的鉀素,在植物體內又可轉移給後期生長之用,故鉀肥也應早施,宜在基肥中占總量的50%,餘下50%在分櫱盛期或伸長初期再施下。一般整個生長期施氯化鉀13.5公斤或硫酸鉀15公斤,尿素約35公斤。除施基肥外,宜在分櫱期(7-8片葉)、伸長期、伸長盛期結合培土分別將餘下的肥料配合糞水進行追肥。施肥量分配在伸長盛期中占的比列相對較大,約占餘下的肥料的50%。甘蔗在整個生長期要進行多次通過葉面補充中微量元素,建議噴施植物易於吸收的氨基酸及含鋅、硼、鎂等元素的葉面肥,如植保佳、沃家福、金裝綠興等液肥。此外,如果在冬季或早春種植甘蔗,通過地膜覆蓋,提高膜內及地表溫度,增加蔗種內部酶的生物活性,加快蔗芽萌發和提高成活率及壯苗,使植株早生快發,延長了有效生長期,增加光能產物的積累,均能增加糖分和產量。

總之,提高甘蔗的糖分,主要是需要合理的根際肥料元素搭配;通過多次進行葉面補充中微元素;採取先進的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延長有效的生長期,增加糖分轉化。

甘蔗的食譜

甘蔗粥

材料:高粱米1杯,甘蔗汁5杯調味料水2杯,黃砂糖適量。

做法:

1、高梁米洗凈,加水2杯浸泡20分鍾,移到爐火上煮開,改小火煮到米爛裂開,再加入甘蔗汁同煮。

2、待米粒軟爛,即可熄火盛出,食用時可適量加糖調味。

甘蔗馬蹄甜湯

用料:

甘蔗 2小節,馬蹄 5個,桂圓 5個,新疆大棗 5個,水 1000ml。

做法:

1.甘蔗去皮切小塊,馬蹄去皮一切為二,桂圓去殼,紅棗洗凈一切為二。

2.放入砂鍋或搪瓷鍋或不銹鋼鍋內,加水大火燒開,轉小火30分鍾。

健康功效:

降血壓、整腸通便、消熱解毒。

甘蔗木瓜豬蹄湯

用料:

甘蔗,木瓜,豬腳,枸杞,馬蹄,薑片,鹽。

做法:

1.豬蹄切塊飛水撈出,甘蔗去皮切段、馬蹄切開、姜切片木瓜切丁。

2.鍋中放清水開鍋後,放入豬蹄滾開後改小火放入薑片煲40分鍾。

3.放入甘蔗、馬蹄再煲10分鍾放入木瓜枸杞,最後加少許鹽調味即可。

健康功效:

健脾消食、通乳抗癌、抗痙攣。

甘蔗紅蘿卜豬骨湯

用料:

豬龍骨 半斤,甘蔗 一小段,胡蘿卜 一根,陳皮 幾片,蔥,姜。

做法:

1.陳皮提前用溫水泡軟後,用小刀颳去內里的白色瓤壁。所有材料洗凈。鍋中放冷水和剁成小塊的豬龍骨,大火煮開後,再煮一分鍾(這時候可以看到鍋里水挺臟的,表面有很多浮沫)。

2.焯水的龍骨撈出放在流動的水裡沖洗干凈。甘蔗去皮切小段,胡蘿卜去皮切滾刀塊。蔥姜洗凈,蔥打結,姜切片。

3.砂鍋中放足量冷水,同時把龍骨放入,煮開後轉小火(如有浮沫要撇干凈)。

4.放料酒、薑片、蔥結、陳皮和甘蔗同煮,小火煲半個小時。

閱讀全文

與千年甘蔗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聯想電腦打開麥克風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69
如何測量水溫感測器方法 瀏覽:440
橋梁鋼腹板的安裝方法 瀏覽:743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71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6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54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45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13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12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6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20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2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33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90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8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83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97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11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