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動脈劃破後怎樣及時止血
1、指壓止血(壓迫止血):
用手指在傷口上方(近心端)的動脈壓迫點上,用力將動脈血管壓在骨骼上,中斷血
液流通達到止血目的。指壓止血是較迅速有效的一種臨時止血方法,止住出血後,需
立即換用其它止血方法。
①顳動脈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屏前稍上方正對下頜關節處用力壓。用於頭頂及顳
部的出血
②頜外動脈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頜角前約半寸處,將頜外動脈壓在下頜骨上。用
於腮部及顏面部的 出血。
③頸總動脈止血: 把拇指或其餘四指,放在氣管外側(平甲狀軟肌)與胸鎖乳突肌前
緣之間的溝內可觸 到頸總動脈,將傷側頸總動脈向頸後壓迫止血。用於頭、頸部大出
血。此法非緊急時 不能用,禁止同時壓迫兩側頸總動脈,防止腦缺血而昏迷死亡。
④鎖骨下動脈止血: 拇指在鎖骨上凹摸到動脈搏動處,其餘四指放在受傷者頸後,用
拇指向凹處下壓,將 動脈血管壓向深處的第一肋骨上止血。用於腋窩、肩部及上肢的
出血。
⑤尺、橈動脈止血: 將傷者手臂抬高,用雙手拇指分別壓迫於手腕橫紋上方內、外側
搏動點(尺橈動脈) 止血。用手手部出血。
⑥肱動脈止血: 將上肢外展外旋,曲肘抬高上肢,用拇指或四指在上臂肱二頭肌內側
溝處,施以壓力 將肱動脈壓於肱骨上即可止血。用於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
⑦股動脈止血: 在腹股溝中點稍下方,大腿根處可觸摸到一個強大的搏動點(股動
脈),用兩手的拇 指重疊施以重力壓迫止血。用於大腿、小腿、腳部的動脈出血。
⑧足背動脈和脛後動脈止血: 用兩手食指或拇指分別壓迫足背中間近腳腕處(足背動
脈)和足跟內側與內踝之間( 脛後動脈)止血。用於足部出血。
⑨指動脈止血:
1、將傷指抬高,可自行用健側的拇指、食指分別壓迫傷指指根的兩側。適用於手指出
血 的自救。
2、加壓包紮止血: 先用消毒紗布墊覆蓋傷口後,再用棉花團、紗布卷或毛巾、帽子
等折成墊子,放在傷 口敷料上面,然後用三角巾或綳帶緊緊包紮,以達到止血目的為
度。傷口有碎骨存在 時,禁用此法。用於小動脈、靜脈及毛細血管向血。
⑵ 對於小動脈、小靜脈、毛細血管出血,現場首選的止血方法有哪些
小動脈、小靜脈、毛細血管出血該怎麼去正確止血是日常生活的治療常識,那麼你對出血止血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相關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日常生活中四種常用的止血 方法 :
1、壓
當傷口流血時用手按住出血區。分兩種:一種是傷口直接壓迫,無論用干凈紗布還是其他布類物品直接按在出血區,都能有效止血。另外一種是指壓止血法。用手指壓在出血動脈近心端附近的骨頭上,阻斷運血來源,以達到止血目的。後者需要培訓才能學會。
2、包
包紮所用的材料是紗布、綳帶、彈性綳帶或干凈的棉布或用棉織品做成的襯墊。包紮的原則是先蓋後包,力度適中。先蓋後包,即先在傷口上蓋上敷料(夠大、夠厚的棉織品襯墊),然後再用綳帶或三角巾包紮。這是因為常用的普通紗布容易摩擦傷口,給後續處理增加難度。力度適中指的是包紮後應止血有效,檢查遠端的動脈還在搏動;包紮過松,止血無效;包紮過緊,會造成遠端組織缺血缺氧壞死。
3、塞
用於腋窩、肩、口鼻或其他盲管傷和組織缺損處的填塞止血法,是用棉織品將出血的空腔或組織缺損處緊緊填塞,直至確實止住出血。填實後,傷口外側蓋上敷料後再加壓包紮,達到止血目的。此方法的危險在於用壓力將棉織品填塞結實可能造成局部組織損傷,同時又將外面的臟東西帶入體內造成感染,尤其是厭氧菌感染常引發破傷風或氣性壞疽。所以,除非必要時,盡量不採用此法。
4、捆
止血帶止血法,通常用於手術時,用以控制肢體出血是有效的,但可能造成神經和肌肉的損傷,也會因肢體缺血引起全身性並發症,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要使用此法。
小動脈、小靜脈、毛細血管出血時現場的止血方法:
(一)指壓動脈止血法: 適用於頭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方法為用手指壓迫傷口近心端動脈,將動脈壓向深部的骨頭,阻斷血液流通。這是一種不要任何器械、簡便、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因為止血時間短暫,常需要與其他方法結合進行。
1、頭面部指壓動脈止血法:
(1)指壓顳淺動脈: 適用於一側頭頂、額部的外傷大出血,在傷側耳前,一隻手的拇指對准下頜關節壓迫顳淺動脈,另一隻手固定傷員頭部。
(2)指壓面動脈:適用於顏面部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拇指和示指或拇指和中指分別壓迫雙側下額角前約1cm的凹陷處,阻斷面動脈血流。因為面動脈在顏面部有許多小支相互吻合,所以必須壓迫雙側。
(3)一指壓耳後動脈:適用於一側耳後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拇指壓迫傷側耳後乳突下凹陷處,阻斷耳後動脈血流,另一隻手固定傷員頭部。
(4)指壓枕動脈:適用於一側頭後枕骨附近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四指壓迫耳後與枕骨粗隆之間的凹陷處,阻斷枕動脈的血流,另一隻手固定傷員頭部。
2、四肢指壓動脈止血法:
(1)指壓肱動脈:適用於一側肘關節以下部位的外傷大出醜,用一隻手的拇指壓迫上臂中段內側,阻斷肱動脈血流,另一隻手固定傷員手臂。
(2)指壓橈、尺動脈:適用於手部大出血.用兩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別壓迫傷側手腕兩側的橈動脈和尺動脈,阻斷血流。因為橈動脈和尺動脈在手掌部有廣泛吻合支,所以必須同時壓迫雙側。
(3)指壓指(趾)動脈:適用於手指(腳趾)大出血,用拇指和示指分別壓迫手指(腳趾)兩側的指(趾)動脈,阻斷血流。
(4)指壓股動脈:適用於一側下肢的大出血,用兩手的拇指用力壓迫傷肢腹股溝中點稍下方的股動脈,阻斷股動脈血流。傷員應該處於坐位或卧位。
(5)指壓脛前、後動脈:適用於一側腳的大出血,用兩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別壓迫傷腳足背中部搏動的脛前動脈及足跟與內踝之間的脛後動脈。
(二)直接壓迫止血法: 適用於較小傷口的出血,用無菌紗布直接壓迫傷口處,壓迫約10min。
(三)力口壓包紮止血法:適用於各種傷口,是一種比較可靠的非手術止血法。先用無菌紗布覆蓋壓迫傷口,再用三角巾或綳帶用力包紮,包紮范圍應該比傷口稍大。這是一種目前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在沒有無菌紗布時,可使用消毒衛生巾、餐巾等替代。
(四)填塞止血法: 適用於頸部和臀部較大而深的傷口;先用鑷子夾住無菌紗布塞入傷口內,如一塊紗布止不住出血,可再加紗布,最後用綳帶或三角巾繞頸部至對側臂恨部包紮固定。
(五)止血帶止血法: 止血帶止血法只適用於四肢大出血,當其他止血法不能止血時才用此法。止血帶有橡皮止血帶(橡皮條和橡皮帶)、氣性止血帶(如血壓計袖帶)和布制止血帶。其操作方法各不相同。
1、橡皮止血帶:左手在離帶端約10cm處由拇指、示指和中指緊握,使手背向下放在扎止血帶的部位,右手持帶中段繞傷肢一圈半,然後把帶塞入左手的示指與中指之間,左手的示指與中指緊夾一段止血帶向下牽拉,使之成為一個活結,外觀呈A字型。
2、氣性止血帶: 常用血壓計袖帶,操作方法比較簡單!只要把袖帶繞在扎止血帶的部位,然後打氣至傷口停止出血。
3、布制止血帶:將三角巾折成帶狀或將其他布帶繞傷股一圈,打個蝴蝶結;取一根小棒穿在布帶圈內,提起小棒拉緊,將小棒依順時針方向絞緊,將絞棒一端插入蝴蝶結環內,最後拉緊活結並與另一頭打結固定。
使用止血帶的注意事項:
(1)部位:上臂外傷大出血應扎在上臂上1/3處,前臂或手大出血應扎在上臂下1/3處,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處,因該處神經走行貼近肱骨,易被損傷。下般外傷大出血應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處。
(2)襯墊:使用止血帶的部位應該有襯墊,否則會損傷皮膚。止血帶可扎在衣服外面,把衣服當襯墊。
(3)松緊度:應以出血停止、遠端摸不到脈搏為合適。過松這不到止血目的,過緊會損傷組織。
⑶ 小弟急求SOS:如果動脈出血,用哪種方法可以快速止血。
大動脈出血怎麼救急?
動脈出血,顏色為鮮紅色,血液從傷口一股股噴出。其具有致命性特點。動脈止血有「黃金四分鍾」的說法,即3分鍾之內無法成功止血,患者將面臨死亡。
動脈止血在我國目前有兩種方法。
一、 止血帶止血法
此為傳統止血方法。且只適用於四肢大出血。使用時,先在傷口上方使用軟布類圍墊,然後將止血帶縛扎在表面,將肢體纏緊,其壓力以阻斷動脈流血為宜。
在使用止血帶止血時,應縮短時間,並且每20~30分鍾松綁一會,讓少量血液流過,以防肢體壞死。
此方法的弊端在於容易導致肢體壞死。
二、動脈止血粉止血法
此止血法為最新從國外引進的方法。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動脈止血粉為「CELOX止血王」,據說此止血粉為殼聚糖成分-蝦殼提取的高純度衍生物,且無污染源、無過敏現象等特點。使用方法非常簡單:只需將CELOX止血顆粒直接倒入傷口,按壓傷口5至8分鍾,即可止住動脈出血,且無任何副作用。同時可以凝結肝素化及低體溫血液。產品應用范圍廣,在中國各大煤礦、急救中心、武警部隊及銀行等均有使用。此產品認證證書齊全:中國葯監局的SFDA證書、歐盟的CE證書及美國的FDA證書,且其止血效果經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動物試驗中心進行驗證。驗證結論為:CELOXTM (止血王)是一種適用於急性創傷性出血的快速止血產品,可以防止因大量失血對生命造成的危害。CELOXTM (止血王)是一款適用於戰爭、院前急救、意外傷害等緊急救援的快速新型止血產品。
據說CELOX在中國的總經銷是北京華樂醫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⑷ 動脈出血的臨時止血方法是
一般可以在動脈的止血點按壓止血,用手指壓迫出血動脈能使之最易止血的部位。人體受到創傷往往會引起出血,嚴重的出血可致生命危險。各類血管出血中以動脈出血危險性較大。動脈出血時血色鮮紅呈噴射狀,並隨心臟跳動而陣陣地向外射出。此時用手指壓迫出血動脈作為應急措施,可使出血暫時停止。動脈血流方向是離心的,因此要在傷口近心臟的一端壓迫動脈以阻斷血源。壓迫動脈應選擇該動脈下方接近骨的部位,用力壓向下方的骨面以閉合血管達到臨時止血的目的。如面頰部出血可以下頜體表面,咬肌前緣處向下頜骨壓迫面動脈,使出血停止。
人身上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止血點,臨床上認為,一般的臨時止血,按壓這些止血點都非常管用的……
⑸ 現場止血方法有哪些
現場止血方法常用的有五種,使用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其中的一種,也可以把幾種止血法結合應用,以達到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血目的。
一、指壓動脈止血法
適用於頭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方法是:用手指壓迫傷口近心端動脈,將動脈壓向深部的骨頭,阻斷血液流通。這是一種不要任何器械,簡便、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因為止血時間短暫,常需要與其他方法結合進行。
1.頭面部指壓動脈止血法。
(1)指壓顆淺動脈,適用於一側頭頂、額部的外傷大出血。在傷側耳前,用一隻手的拇指對准下頜關節壓迫領淺動脈,另一隻手固定傷員頭部。
(2)指壓面動脈,適用於面部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或拇指和中指分別壓迫雙側下頜角前約1厘米的凹陷處,阻斷面動脈血流。因為面動脈在面部有許多小支相互吻合,所以必須壓迫雙側。
(3)指壓耳後動脈,適用於一側耳後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拇指壓迫受傷一側耳後乳突下凹陷處,阻斷耳後動脈血流,另一隻手固定傷員頭部。
(4)指壓枕動脈,適用於一側頭後枕骨附近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四指壓迫耳後與枕骨粗隆之間的凹陷處,阻斷枕動脈的血流,另一隻手固定傷員頭部。
2.四肢指壓動脈止血法。
(1)指壓肱動脈,適用於一側肘關節以下部位的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拇指壓迫上臂中段內側,阻斷肱動脈血流,另一隻手固定傷員手臂。
(2)指壓撓、尺動脈,適用於手部大出血。手指分別壓迫傷側手腕兩側的撓動脈和尺動脈,阻斷血流。因為撓動脈和尺動脈在手掌部有廣泛的合支,所以必須同時壓迫雙側。
(3)指壓指(趾)動脈,適用於手指(腳趾)大出血。用拇指和食指分別壓迫手指(腳趾)兩側的指(趾)動脈,阻斷血流。
(4)指壓股動脈,適用於一側下肢的大出血。用兩手的拇指用力壓迫傷肢腹股溝中點稍下方的股動脈,阻斷股動脈血流。傷員應該處於座位或卧位。
(5)指壓足背、脛後動脈,適用於一側腳的大出血。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壓迫傷腳足背中部搏動的足背動脈及足跟與內踝之間的脛後動脈。
二、直接壓迫止血法
適用於較小傷口的出血。方法是:用無菌紗布直接壓迫傷口處,壓迫約10分鍾。
三、加壓包止血法
適用於各種傷口。方法是:先用無菌紗布覆蓋壓迫傷口,再用三角巾或綳帶用力包紮,包紮范圍應該比傷口稍大。這是一種目前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在沒有無菌紗布時,可使用消毒衛生巾或餐巾等代替。
四、填塞止血法
適用於較大而深的傷口。方法是:先用鑷子夾住無菌紗布塞入傷口內,如一塊紗布止不住出血,可再加紗布,最後用綳帶或三角巾繞至對側包紮固定。
五、止血帶止血法
止血帶止血法適用於四肢大出血,其他止血法不能止血時才用此法。止血帶有橡皮止血帶(橡皮條和橡皮帶)、氣性止血帶(如血壓計袖帶)和布制止血帶。其操作方法各不相同。
1.橡皮止血帶。左手在離帶端約10厘米處由拇指、食指和中指緊握,使手背向下放在扎止血帶的部位,右手持帶中段繞傷肢一圈半,然後把止血帶塞入左手的食指與中指之間,左手的食指與中指緊夾一段止血帶向下牽拉,使之成為一個活結。
2.氣性止血帶。常使用血壓計袖帶,操作方法比較簡單,只要把袖帶繞在扎止血帶的部位,然後打氣至傷口停止出血。
(1)部位。上臂外傷大出血應扎在上臂上1/3處;前臂或手大出血應扎在上臂下處,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處,因該處神經走行貼近肱骨,易被損傷;下肢外傷大出血應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處。
(2)襯墊。使用止血帶的部位應該有襯墊,否則會損傷皮膚。止血帶可扎在衣服外面,把衣服當襯墊。
(3)松緊度。應以出血停止、遠端摸不到脈搏為宜。過松達不到止血目的,過緊會損傷組織。
(4)時間。一般不應超過5小時,原則上每小時要放鬆1次,放鬆時間為10~15分鍾。
(5)標記使用。使用止血帶者應有明顯標記,可貼在前額或胸前易發現部位,寫明時間。如立即送往醫院,可以不寫標記。
3.布制止血帶。將三角巾折成帶狀或將其他布帶繞傷肢一圈,打個蝴蝶結;取一根小棒穿在布帶圈內,提起小棒拉緊,將小棒依順時針方向絞緊,將絞棒一端插入蝴蝶結環內,最後拉緊活結,並與另一頭打結固定。
不要長時間用綳帶結扎,應每隔1小時左右放鬆10~15分鍾,以防通端肢體缺血壞死。
2006年12月20日下午,一名30多歲的女子搭乘一輛計程車。細心的計程車司機王師傅突然發現,女乘客雙手腕部各有一道利器割傷的傷口,鮮血直流。見狀,他一邊用手壓住傷口幫該女子止血,一邊迅速報警。
公安人員接到報案後,迅速通知了120急救中心。120急救醫生趕到現場後,迅速沖上去救治。經醫生檢查發現,女子雙手腕部傷口長3~5厘米,伴有活動性出血。幸運的是,由於止血及時,該女子沒有生命危險。
掌握簡單的止血技術,不僅對自己有利,而且也能夠幫助他人。
⑹ 現場止血的方法有哪些
現場止血方法常用的有五種,使用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其中的一種,也可以把幾種止血法結合應用,以達到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血目的。
一、指壓動脈止血法
適用於頭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方法是:用手指壓迫傷口近心端動脈,將動脈壓向深部的骨頭,阻斷血液流通。這是一種不要任何器械、簡便。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因為止血時間短暫,常需要與其他方法結合進行。
1.頭面部指壓動脈止血法。
(1)指壓顆淺動脈,適用於一側頭頂、額部、額部的外傷大出血。在傷側耳前,用一隻手的拇指對准下頜關節壓迫領淺動脈,另一隻手固定傷員頭部。
(2)指壓面動脈,適用於面部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或拇指和中指分別壓迫雙側下頜角前約1厘米的凹陷處,阻斷面動脈血流。因為面動脈在面部有許多小支相互吻合,所以必須壓迫雙側。
(3)指壓耳後動脈,適用於一側耳後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拇指壓迫受傷一側耳後乳突下凹陷處,阻斷耳後動脈血流,另一隻手固定傷員頭部。
(4)指壓枕動脈,適用於一側頭後枕骨附近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四指壓迫耳後與枕骨粗隆之間的凹陷處,阻斷枕動脈的血流,另一隻手固定傷員頭部。
2.四肢指壓動脈止血法。
(1)指壓防動脈,適用於一側肘關節以下部位的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拇指壓迫上臂中段內側,阻斷肽動脈血流,另一隻手固定傷員手臂。
(2)指壓撓、尺動脈,適用於手部大出血。手指分別壓迫傷側手腕兩側的橈動脈和尺動脈,阻斷血流。因為橈動脈和尺動脈在手掌部有廣泛的合支,所以必須同時壓迫雙側。
(3)指壓指(趾)動脈,適用於手指(腳趾)大出血。用拇指和食指分別壓迫手指(腳趾)兩側的(趾)動脈,阻斷血流。
(4)指壓股動脈,適用於一側下肢的大出血。用兩手的拇指用力壓迫傷肢腹股溝中點稍下方的股動脈,阻斷股動脈血流。傷員應該處於坐位或卧位。
(5)指壓勝前、後動脈,適用於一側腳的大出血。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壓迫傷腳足背中部搏動的勝前動脈及足跟與內踝之間的勝後動脈。
二、直接壓迫止血法
適用於較小傷口的出血。方法是:用無菌紗布直接壓迫傷口處,壓迫約10分鍾。
三、加壓包止血法
適用於各種傷口。方法是:先用無菌紗布覆蓋壓迫傷口,再用三角巾或綳帶用力包紮,包紮范圍應該比傷口稍大。這是一種目前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在沒有無菌紗布時,可使用消毒衛生巾或餐巾等代替。
四、填塞止血法
適用於較大而深的傷口。方法是:先用鑷子夾住無菌紗布塞人傷口內,如一塊紗布止不住出血,可再加紗布,最後用綳帶或三角巾繞至對側包紮固定。
五、止血帶止血法
止血帶止血法適用於四肢大出血,其他止血法不能止血時才用此法。止血帶有橡皮止血帶(橡皮條和橡皮帶)、氣性止血帶(如血壓計袖帶)和布制止血帶。其操作方法各不相同。
1.橡皮止血帶。左手在離帶端約10厘米處由拇指。食指和中指緊握,使手背向下放在扎止血帶的部位,右手持帶中段繞傷肢一圈半,然後把止血帶塞人左手的食指與中指之間,左手的食指與中指緊央一段止血帶向下牽拉,使之成為一個活結。
2.氣性止血帶。常使用血壓計袖帶,操作方法比較簡單,只要把袖帶繞在扎止血帶的部位,然後打氣至傷口停止出血。
(1)部位。上臂外傷大出血應扎在上臂上1/3處;前臂或手大出血應扎在上臂下處,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處,因該處神經走行貼近肽骨,易被損傷;下肢外傷大出血應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處。
(2)襯墊。使用止血帶的部位應該有襯墊,否則會損傷皮膚。止血帶可扎在衣服外面,把衣服當襯墊。
(3)松緊度。應以出血停止、遠端摸不到脈搏為宜。過松達不到止血目的,過緊會損傷組織。
(4)時間。一般不應超過5小時,原則上每小時要放鬆1次,放鬆時間為10~15分鍾。
(5)標記使用。使用止血帶者應有明顯標記,可貼在前額或胸前易發現部位、寫明時間。如立即送往醫院,可以不寫標記。
3.布制止血帶。將三角巾折成帶狀或將其他布帶繞傷肢一圈,打個蝴蝶結;取一根小棒穿在布帶圈內,提起小棒拉緊,將小棒依順時針方向絞緊,將絞棒一端插入蝴蝶結環內,最後拉緊活結,並與另一頭打結固定。
不要長時間用綳帶結扎,應每隔1小時左右放鬆10~15分鍾,以防通端肢體缺血壞死。
2006年12月20日下午,一名30多歲的女子搭乘一輛計程車。細心的計程車司機王師傅突然發現,女乘客雙手腕部各有一道利器割傷的傷口,鮮血直流。見狀,他一邊用手壓住傷口幫該女子止血,一邊迅速報警。
公安人員接到報案後,迅速通知了120急救中心。120急救醫生趕到現場後,迅速沖上去救治。經醫生檢查發現,女子雙手腕部傷口長約3~5厘米,伴有活動性出血。幸運的是,由於止血及時,而且未傷到肌膨,該女子沒有生命危險。
掌握簡單的止血技術,不僅對自己有利,而且也能夠幫助他人。
⑺ 動脈破了、怎麼止血、
特別是較大的動脈,血流猛急,呈噴射狀,一般在外傷時多見。急救方法是就地止血,一般在受傷動脈的近心端,採用指壓止血法或止血帶止血法進行止血。止血時應行動快,止血徹底,防止失血過多。
指壓止血法
指壓止血法是動脈出血最迅速的一種臨時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傷部上端用力將動脈壓癟於骨骼上,阻斷血液通過,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僅限於身體較表淺的部位、易於壓迫的動脈。
1.肱動脈壓迫止血法
此法適用於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餘四指在上臂內側動脈搏動處,將動脈壓向肱骨,達到止血的目的。
2.股動脈壓迫止血法
此法適用於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溝(大腿根部)中點偏內,動脈跳動處,用兩手拇指重迭壓迫股動脈於股骨上,制止出血。
3.頭部壓迫止血法
壓迫耳前的頸淺動脈,適用於頭頂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時,壓迫下頜骨角前下凹內的頜動脈。頭面部較大的出血時,壓迫頸部氣管兩側的頸動脈,但不能同時壓迫兩側。
4.手部壓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時,壓迫橈動脈和尺動脈。手指出血時,壓迫出血手指的兩側指動脈。
5.足部壓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時,壓迫脛前動脈和脛後動脈。
(三)加墊屈肢止血法
加墊屈肢止血法是適用於四肢非骨折性創傷的動脈出血的臨時止血措施。當前臂或小腿出血時,可於肘窩或國窩內放紗布、棉花、毛巾作墊,屈曲關節,用綳帶將肢體緊緊地縛於屈曲的位置。
(四)止血帶止血法
止血帶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膠管止血帶將血管壓癟而達到止血的目的。這種止血方法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於四肢動脈大出血。
1.止血帶結扎法
橡皮止血帶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帶、後頭約16cm要留下;右手拉緊環體扎,前頭交左手,中食兩指挾,順著肢體往下拉,前頭環中插,保證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帶止血,而現場又無橡膠止血帶時,可在現場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帶、線繩或麻繩等。用布止血帶止血時,放平入環,拉緊固定。用線繩或麻繩止血時,可絞緊固定。
2.使用止血帶時應注意的問題
(1)止血帶應放在傷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應綳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帶,以免壓迫神經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帶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墊,止血帶不要直接扎在皮膚上;緊急時,可將褲腳或袖口捲起,止血帶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緊合適,過緊易損傷神經,過松則不能達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遠端動脈搏動或出血停止為度。
(4)結扎時間過久,可引起肢體缺血壞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鬆2~3min;放鬆期間,應用指壓法暫時止血。寒冷季節時應每隔30min放鬆一次。結扎部位超過2h者,應更換比原來較高位置結扎。
(5)要有上止血帶的標志,註明上止血帶的時間和部位。用止血帶止血的傷員應盡快送醫院處置,防止出血處遠端的肢體因缺血而導致壞死。
⑻ 動脈出血該如何處理
動脈出血:來勢兇猛,顏色鮮紅,隨心臟搏動而呈噴射狀湧出。大動脈出血可以在數分鍾內導致患者死亡,需急送醫院搶救。動脈出血的止血方法有:
1. 止血帶急救止血法:四肢較大的動脈出血時,用止血帶止血。最好用較粗而有彈性的橡皮管進行止血。如沒有橡皮管也可用寬布帶以應急需。用止血帶時,首先在創口以上的部位用毛巾或綳帶纏繞在皮膚上,然後將橡皮管拉長,緊緊纏繞在纏有毛巾或綳帶的肢體上,然後打結。止血帶不應纏得太松或過緊,以血液不再流出為度。上肢受傷時縛在上臂,下肢受傷時纏在大腿,才會達到止血目的。縛止血帶的時間,原則上不超過一小時,如需較長時間縛止血帶,則應每隔半小時松解止血帶半分鍾左右。在松解止血帶的同時,應壓住傷口,以免大量出血。
2. 指壓止血法:用拇指壓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壓閉住,中斷血流。在不能使用止血帶的部位,在緊急情況下,可暫用指壓止血法。
3. 壓迫傷口止血法:如果傷勢嚴重,而身邊又無止血器材,可用隨手取得的任何東西,如清潔的手帕,撕下的衣物或直接用手壓住傷口止血,以爭取時間送醫院處理。
⑼ 動脈血管破裂如何止血
人的血管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動脈血管,一類靜脈血管,還有一類是毛細血管網,動脈血管又有大動脈和小動脈動之分,靜脈血管又有大靜脈和小靜脈之分,毛細血管破裂後流血會自行停止,小動脈和小靜脈破裂後通過按壓即可達到止血的目的,靜脈血流緩慢,破裂後可進行遠心端結扎,動脈血流急壓力大,可進行近心端結扎,結扎時間不宜過長,定時放鬆,送往後進行縫合,只要了解這些常識,學會簡單的初步處理,避免失血過多,造成休克以及不可逆轉的器官損害,血管破裂就會有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