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學好斷層解剖學
劉樹偉的《斷層解剖學》,影像專業的《斷層影響解剖學》都是不錯的選擇
Ⅱ 怎樣學好斷層解剖
先學好系統解剖和局部解剖...
Ⅲ 怎樣學好解剖學
解剖學是基礎,是最簡單的課!誰造的謠,但是比較復雜,你一定要學好了,這個可非常重要,以後不管什麼內科,外科,生物化學之類的都離不開他~沒什麼特別重要的,你別怕屍體,上課時好好看老師演示,別光照著書本。一定對照實體! 光看圖譜可不行,畢竟是平面的,沒有實體來的直觀,參觀標本室的時候千萬別一副害怕的樣子,一定好好看,老師鄙視那種很能裝得害怕的女生!!經驗之談啊!!
Ⅳ 學解剖學的方法
解剖學是一門歷史悠久的學科,學好解剖學需要持之以恆的決心,其中學習解剖學的方法是:
1、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可以指導自己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2、學會主動學習,自學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學習中的大量問題,需要自己解決;
3、做到課堂高效,通過預習,可以對教材有初步的了解,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記憶;
4、需要及時復習,溫故而知新,將學過的知識更加系統化,條理化,納入到整個知識體系之中。
Ⅳ 學習人體解剖學的方法和意義是什麼
學習人體解剖學的方法和意義是:
Ⅵ 怎樣學習解剖學
如何學好解剖學。
對於很多醫學生來說,解剖學想要學的好,學的精,考試分數高,肯定是要吃一番苦頭。近幾年也頻有醫學生花樣繪制解剖圖而走紅網路,恰恰也是醫學生為了學好解剖學用盡方法的佐證。那麼如何學好解剖學呢?小編為大家了匯總一些學習方法,如下:
一、撫摸法學好解剖學
有些學生在學習牙體解剖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記憶牙齒的形狀、結構,會將牙齒模型做成手鏈,通過日常撫摸的方式將牙齒的三維模型映射到記憶里。
同專業的同學可能會理解這樣的學習方法,但是路人甲就可能會對你投以異樣的
二、繪畫法學好解剖學
通過精細的繪制,將器官的比例、結構繪製成圖畫的形式來強化對器官的記憶。也衍生了很多網紅的花樣器官繪畫作品。對於繪畫零基礎的同學可能會畫虎類狗的效果,反而給自己造成學習時間
三、雕刻法學好解剖學
通過雕刻器官模型的方式,來加深自己對器官的比例、結構的記憶,同時來加深自己的動手能力,對於大部分普通的學生來說學習方法復制難度比較高,手殘級別的同學使用該學習方法可能會哭泣。
四、背誦法學好解剖學
對於解剖學的基本原理以及具體比例、數字等內容的記憶,還是離不開高頻率的背誦。對於擁有七秒魚記憶類型的同學可能該方法在考試時會失效。
五,知識點+三維互動模型法學好解剖學
簡潔的文字說明搭配三維互動模型,實時實現哪裡不懂點哪裡,學習so easy。能夠直觀生動形象的展示人體結構、細節、比例,解決醫學生在解剖學器官上平面化記憶的痛點,更快速的掌握消化記憶知識點。
Ⅶ 學習斷層解剖學有什麼意義如何學好斷層解剖學
有利於更好的了解人體形態組織結構,有利更進步一步作出診斷,
學習方法多看圖 ,熟能生能生巧
Ⅷ 斷層影像解剖學的研究現狀
現代斷層解剖學研究以密切結合斷層影像診斷和介入放射學治療為其主要特徵。20世紀50年代,超聲斷層儀研製成功。1970年以來,USG、CT和MRI等斷層影像技術相繼出現並應用於臨床,從而使斷層影像解剖學研究形成高潮。這些斷層影像技術既需要斷層解剖學為其提供詳盡的診斷依據,又成為研究活體斷層解剖的有力手段。從此,斷層解剖學擺脫了以往純屍體研究的狀態,其研究范圍擴展為緊密聯系著的兩個方面:解剖斷層和影像斷層,前者是後者的形態學基礎,後者又從診治的需要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結合影像診斷編制人體斷層解剖學圖譜
傳統的斷層解剖學圖譜由於其切片較厚,橫斷面圖均是以上表面繪制,而與CT輸出斷層下表面的習慣相反,從而限制了它們在醫學影像學診治中的應用。為此,人體斷層解剖學圖譜又不斷出版。從研究手段上,大致可把現代人體斷層解剖學圖譜分作三類:
第一類,據斷層標本製作圖譜。Takahashi率先按斷層的下表面制圖從而確立了現代斷層解剖學圖譜的特徵。1977年,松井孝嘉製作了腦的斷層解剖圖譜,但顱骨是後配的,難以保證顱內結構與顱骨的原位關系;Dagostino繪制了離體腦的厚片斷層圖譜。1980年,Peterson制備了人體各部的橫斷層解剖圖譜,不妥之處在於把嚴重的癲癇病人選來繪圖。1983年,Koritke和Sick製作了男女成人頭頸、胸、腹和盆部的連續橫、矢、冠狀斷層解剖學圖譜,對斷面上的結構作了較詳細的標注,但其切片較厚(1.5~2.5cm)。1978年至1992年間,王永貴等利用90餘具成年男性屍體完成了國人連續橫、矢、冠狀斷層解剖學圖譜,並附有大量描述資料和統計數字。1989年,徐峰主編了《人體斷面解剖學圖譜》,此圖譜繪制精細,但橫斷層標本均為上面觀,與CT、MRI觀察下面觀的習慣不相一致;同年,Lyons編制了配有線條圖的胸、腹、盆三種基本斷面的彩色圖譜。1991年,Bergman等出版了人體橫斷層解剖學圖譜;Richter和Lierse等編制了新生兒斷層解剖圖譜。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Spitzer和Whitlock等選擇一具男屍,在-70℃條件下,使用大型冰凍切片機(cryomacrotome)進行銑削,歷時9個月,取得了1878幅層厚為1mm的人體全身橫斷層圖像,並通過計算機進行了矢、冠狀斷層圖像重建。這部圖譜於1998年出版,堪稱「自Vesalius 1543年出版《人體構造》以來對解剖學的最大貢獻」。
第二類,依斷層影像編制圖譜。1977年,Ledley製作了CT橫斷層圖譜,但其線條圖中未畫出心包、腹膜等。1980年,Ell等出版了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圖譜,書中重點介紹了腦的正常及病理SPECT解剖及生理圖像,對骨、關節、心、肺、肝和脾的SPECT圖像亦作了較詳盡介紹;Chiu和Schapiro出版了人體軀乾和四肢的CT圖像。1982年,Cosgrove製作了正常人肝、胰和脾的橫、矢和斜狀斷層超聲圖譜,並附有簡要描述和部分變異圖像。1983年,Wegener依CT圖像繪制了正常人體全身橫斷層圖譜,對復雜部位附加了詳盡的輪廓圖;Hammerschlag出版了正常及病理眼、眶的CT圖譜。1986年,Bowerman製作了正常胎兒超聲解剖圖譜。1990年,EL-Khoury編著了MRI和CT斷層解剖學圖譜。1991年,Merram出版了CT and MRI Radiological Anatomy一書,用大量圖像全面介紹了人體各部的CT和MRI解剖。1992年,Weir和Abrahams使用X線平片、血管造影、CT、MRI和B超圖像,製作了影像解剖學圖譜。1993年,劉軍等利用正常人CT、MRI圖像,編寫了《影像斷面解剖學》一書。1994年,Wicke著名的教科書Atlas of Radiologic Anatomy第5版出版,由MRI、血管造影、CT、超聲、淋巴造影、支氣管鏡及核醫學的基本圖像組成;Truwit和Lempert等還編著了High Resolution Atlas of Cranial Neuroanatomy一書。1995年,El-khoury等完成了Sectional Anatomy by MRI一書,全面介紹了人體各部的MRI表現。1997年,Kelley和Petersen出版了Sectional Aantomy for Imaging Professionals一書,顯示了人體各部的CT和MRI圖像。1999年,郭啟勇和姜樹學等還分別出版了CT與MRI解剖圖譜。2000年,Jinkins利用X線、CT和MRI圖像等編制了神經系統胚胎、解剖和變異圖譜;Pop等製作了四肢和脊柱區的MRI圖譜。這些圖譜取材於活體,正常與異常圖像對照一目瞭然,對一些臨床診斷的興趣部位有較細致的顯示,但由於受到CT等影像技術分辨能力的影響,無法顯示一些細微結構,在依其所繪制的線條圖中也常見不妥或錯誤之處。
第三類,用斷層標本結合臨床影像制備圖譜。這類圖譜很多,因其將斷層標本同CT、MRI或USG圖像直接進行對照研究,故臨床實用價值較大,也克服了前兩類圖譜的不足。1978年,Wyman編繪了人體胸、腹、盆部橫斷層圖譜。1979年,Binder等制備了腦的橫、矢、冠狀斷層解剖學圖譜,書中強調了腦冠狀斷面的重要性,但其所用材料為離體腦標本,失去了與顱骨的對照。1980年,在Bo等製作的圖譜中,對各斷層結構的解剖特點和臨床意義作了較詳細描述和探討,但其所用標本在腦實質內有一較大的梗死灶,胸部也有病變。該書不斷修訂,分別於1990年和1998年出版了第2版和第3版。1982年,Wagner和Lawson製作了含有全身各部的橫、矢、冠狀斷層的正常斷層解剖圖及部分病理解剖圖的圖譜,各斷層均附有相應的CT和B超圖像,並有顯示該斷層在整體位置的定點陣圖,對於較有意義或細微的部位尚有放大圖,這部圖譜的另一特點在於以局部器官製作連續斷層圖,具有明確的目的性。1984年,蘇濟豪等先將屍體標本作CT掃描,再按掃描層面作斷層標本,並將斷層標本拍成X線片,因此其圖譜同時提供了同一屍體的斷層標本照片、X線圖片及CT圖像。1985年,Schnitzlein和Murtagh等主要利CT及MRI圖像、整體標本和斷層標本製作了頭部和脊柱區的斷層解剖圖譜,經修訂後,該書於1990年出版了第2版。1986年,Isaacson等製作了嬰兒斷層解剖與超聲和MRI對照圖譜。1987年,Staudach利用活體超聲圖像和胎兒斷層標本編制了胎兒斷層解剖與超聲圖像對照圖譜。1988年,Nelson等制備了20~36周胎兒的斷層標本與B超圖像對照圖譜,圖片精美,並有斷層標本的X線照片;吳德昌等編繪了《人體斷層解剖學》(橫斷斷層),描述資料詳實,標注細致,在我國臨床影像診治和斷層解剖學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者又於1994年編著了該書的姊妹篇《人體斷層解剖學》(矢冠斜狀斷層)。在1988年間,國外亦出版了一批斷層解剖學圖譜:Milis等主編了頭部、頸部和脊柱區的斷層標本與MRI對照圖譜;Gerhardt和Frommhold編制了人體頭和軀幹部的斷層解剖與CT、MRI對照圖譜,其標本部分均為線條圖,但切片甚厚;Christoforidis等利用11具屍體(其中9具為新鮮屍體)製作了全身各部的橫、矢、冠狀斷層標本與CT、MRI對照圖譜,但其斷層標本層厚在2cm左右;Sick和Burguet編制了膝部斷層解剖圖譜,由冠狀、矢狀和橫斷層標本的黑白照片與CT、MRI圖像組成;Sick和Veillon使用8個7月齡以後胎屍顳骨,經脫鈣和石蠟包埋,切制了10~12μm的顳區橫、矢、冠狀斷層標本,配上成人CT圖像後,出版了圖譜。1989年,Middleton和Lawson製作了全身關節的斷層標本彩色照片與MRI對照圖譜;韓國的Han和Kim出版了Sectional Human Anatomy Correlated With CT and MRI第2版,使用斷層標本彩色照片與CT、MRI圖像相對照,該書1995年出版了第3版,但其頭部標本不佳,腦室明顯擴大。1991年,Ellis等出版了橫斷層標本彩色照片與CT圖像對照圖譜,由於其斷層數目較少,比較適合於初學者;Swobodnik等製作了Atlas of Ultrasound Anatomy一書,由斷層標本彩色照片及其線條圖和B超圖像及其線條圖組成,並附有較詳細的文字說明;Meals和Seeger主編了前臂和手的橫斷層標本彩色圖片與CT、MRI圖像對照圖譜。1992年,Hagens以生物塑化技術制備了《可見的人體:一部斷層解剖學圖譜》一書,透明的斷層標本用環氧樹脂塑化而成,厚2~4mm,在個別部位配合了CT或MRI圖像;在Wagner和Lawson製作的胸部影像圖譜中,橫、矢、冠狀斷層標本與相應的MRI及CT圖像相對照,既系統又完整,是胸部斷層解剖學圖譜中較好的一本;Lane和Sharfaei編著《現代斷層解剖學》一書,由全身各部的橫、矢、冠狀斷層標本和MRI圖像組成,使用了部分塑化標本,但標注欠詳。1993年,在Mink等主編的膝部MRI一書中,橫、矢、冠狀斷層標本彩色照片與相應的MRI相對照,把膝關節的解剖展示得淋漓盡致。1994年,Litteton和Durizch以斷層標本與CT、MRI相對照,制備了胸部橫、矢、冠、左後斜和右後斜斷斷層解剖學圖譜;Lillie和Romrell等還分別出版了頭、頸部斷層解剖與影像學對照圖譜,其中後者使用生物塑化斷層標本。1996年,在張紹祥等編著的顱底斷層解剖學圖譜中,使用了生物塑化薄層斷層標本與MRI進行對照,這是我國第一部用生物塑化技術制備的斷層解剖學圖譜。1997年,姜均本主編了《人體斷面解剖學彩色圖譜與CT、MRI應用》一書,主要由頭、頸、軀幹部橫、矢、冠狀斷層標本彩色照片組成,配有詳盡的文字描述。1998年,姜樹學編著了《斷面解剖與CT、MRI、ECT對照圖譜》,標注較為詳細;Cahill等出版了《人體斷層解剖學圖譜》一書,由斷層標本線條圖和CT、MRI組成。1999年,Duvernoy編著了人腦三維斷層解剖學圖譜,其標本製作精良,標注詳細,MRI圖像清晰,是近來難得的斷層解剖學佳作;Ellis等編制了《人體斷層解剖學》第2版,由頭頸部與大關節橫、矢、冠狀斷層標本及軀幹部橫斷層標本的彩色照片和CT、MRI圖像組成,並配有CT、MRI圖像線條圖。2000年,Dean和Herbener製作了人體橫斷層標本及其線條圖與CT、MRI圖像對照圖譜,線條圖繪制精良,標准適當,是一本很好的斷層解剖學教科書。2002年,劉樹偉等編著並出版了人體各部斷層標本彩色照片與CT、MRI圖像對照圖譜,圖片清晰,標注細致。
斷層解剖學圖譜不但被應用於影像診斷,還被應用於經穴研究,嚴振國於1983年至1990年間就相繼出版了四肢、頭頸和胸部的經穴斷層解剖學圖解,為發展祖國醫學作出了貢獻。
Ⅸ 作為一個醫學生,想問,學習斷層解剖應該怎麼學起,要注意什麼,要記什麼
首先得熟悉系統解剖和局部解剖,弄清結構位置關系,其次是要多結合標本,不要只看書本。學習斷層解剖需要有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多看多思考。
Ⅹ 怎樣學好系統解剖
系統解剖學是醫學生或學醫者才修的基礎醫學課程
這種方法最容易也最簡單地可以學習到人體的基本結構
也最好記憶
最通俗易懂
你不可能一開始就學習斷層解剖、局部解剖、X光解剖、運動解剖。。。
系統解剖的意思就是把人分為九大功能系統來學習
就是運動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共九個系統
這樣就學習了人的基本結構
然後才可以學習其它的解剖學/。。。
學習的方法就是書里講的:觀察觀察再觀察。
要多看書、多看圖、多動手、大膽翻看標本。。。多問。。
一定能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