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膠體的制備
1、制備氫氧化鐵膠體,是利用氯化鐵在沸水中水解來制備的。所以需要先將水煮沸後再加氯化鐵。水解這一概念在高中二年級選修時會學到。/
2、即使是水解,也不是所有的水解都必須將水煮沸再加物質的。
3、其實很多膠體的制備並不是利用水解來制備的,所以有很多膠體不需要這樣來制備。
4、比如豆漿、牛奶、明礬水、豆腐等等,根據各物質的性質不同,方法不同。
『貳』 制備膠體的物理方法
膠體的制備1、物理方法(1)機械法:利用機械磨碎法將固體顆粒直接磨成膠粒的大小;(2)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適的溶劑中形成膠體,如蛋白質溶於水,澱粉溶於水、聚乙烯溶於某有機溶劑等;2、化學方法:如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把1ml~2ml的氯化鐵飽和溶液加入20ml沸水中煮沸至呈紅褐色停止加熱,即製得了氫氧化鐵膠體。
『叄』 如何制備膠體
有很多方法~
如:物理法 研磨,直接分散
水解法 如Fe(OH)3的制備
復分解法 AgI的制備
溶解法 如澱粉
『肆』 膠體和常見膠體的制備
水解法最典型的就是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
膠體是以分散質粒子大小為本質特徵的,它只是物質的一種存在形式,如NaCl溶於水形成溶液,如果分散在酒精中則可形成膠體。膠體(Colloid)又稱膠狀分散體(colloidaldispersion)是一種較均勻混合物,在膠體中含有兩種不同狀態的物質,一種分散相,另一種連續相。
分散質的一部分是由微小的粒子或液滴所組成,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100nm之間的分散系是膠體;膠體是一種分散質粒子直徑介於粗分散體系和溶液之間的一類分散體系,這是一種高度分散的多相不均勻體系。
常見膠體:Fe(OH)3膠體、Al(OH)3膠體、硅酸膠體、澱粉膠體、蛋白質膠體、豆漿、霧、墨水、塗料、AgI膠體、Ag2S膠體、As2S3膠體、有色玻璃、果凍、雞蛋清、血液等,比如面條就是一種常見的澱粉膠體,因為溶解度吸水膨脹。
『伍』 如何制備膠體
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
往100mL燒杯中加入50mL水並加熱至沸騰,向沸水滴加幾滴飽和氯化鐵溶液,繼續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即停止加熱.
注意:(1)實驗過程不能用玻璃棒攪拌,否則溶液出現渾濁;
(2)當反應體系呈現紅褐色,即製得氫氧化鐵膠體,應立即停止加熱,否則也容易出現渾濁,產生紅褐色的氫氧化鐵沉澱.
(3)往沸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後,可稍微加熱煮沸,但不宜長時間加熱.長時間加熱的話就會從膠體變為沉澱
(4)要用蒸餾水,不能用自來水.
『陸』 制備膠體的物理方法
物理分散法是指用物理方法制備膠體
如研磨(制豆漿,研墨),直接分散(制蛋白質膠體)
化學方法有水解法和復分解+劇烈震盪法
『柒』 高中化學-膠體的制備
往沸水中加入飽和氯化鐵溶液後,可稍微加熱煮沸,不宜長時間加熱,要不會聚沉。因為加熱使分子運動加劇,膠體顆粒之間碰撞的機會增多,多個膠體顆粒碰在一起形成大分子團,也就是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