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油畫的表現手法,都有哪些
油畫主要表現手法有:
1、透明覆色法,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調色油稀釋的顏料進行多層次描繪。必須在每一層干透後進行下一層上色,由於每層的顏色都較稀薄,下層的顏色能隱約透露出來,與上層的顏色形成變化微妙的色調。
2、不透明覆色法,也稱多層次著色法。作畫時先用單色畫出形體大貌,然後用顏色多層次塑造,暗部往往畫得較薄,中間調子和亮部則層層厚塗,或蓋或留,形成色塊對比。
3、不透明一次著色法,也稱為直接著色法。即在畫布上作出物象形體輪廓後,憑借對物象的色彩感覺或對畫面色彩的構思鋪設顏色,基本上一次畫完,不正確的部位用畫刀颳去後繼續上色調整。這種畫法中每筆所蘸的顏料比較濃厚,色彩飽和度高,筆觸也較清晰,易於表達作畫時的生動感受。
(1)油畫人物塑造有哪些方法理論擴展閱讀
歷史起源
油畫的前身是15世紀以前歐洲繪畫中的蛋彩畫,後經尼德蘭畫家揚·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年-1441年) 對繪畫材料等加以改良後發揚光大。後人因揚·凡·艾克對油畫藝術技巧的縱深發展做出的獨特貢獻,譽其為「油畫之父」。
近代油畫多用亞麻子油調和顏料,在經過處理的布或木板上作畫,因為油畫顏料干後不變色,多種顏色調和不會變得骯臟,畫家可以畫出豐富、逼真的色彩。油畫顏料不透明,覆蓋力強,所以繪畫時可以由深到淺,逐層覆蓋,使繪畫產生立體感。
油畫逐漸成為西方繪畫史中的主體繪畫方式,存世的西方繪畫作品主要是油畫作品。隨著時間的發展油畫逐漸生活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蒙娜麗莎》表現的一個普通婦女並廣為流傳。19世紀後期,由於科技發展,許多新材料應用於油畫領域,如丙烯顏料,油漆等。
❷ 標題+油畫人物技法的表現方法有哪些
摘要 油畫主要有三種技法:透明覆色法、不透明覆色法和不透明一次著色法。
❸ 初學油畫步驟與技巧方法
初學油畫步驟與技巧方法
靜物畫是我們平時一種最簡單基本的畫種,也是一個初學者必須經歷的一項造型過程,它的簡單同時也有它趣味,我們不能以簡單的物體來衡量其藝術價值,它同樣有著與其他畫種一樣的藝術價值。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初學油畫步驟與技巧方法,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靜物寫生
靜物畫是我們平時一種最簡單基本的畫種,也是一個初學者必須經歷的一項造型過程,它的簡單同時也有它趣味,我們不能以簡單的物體來衡量其藝術價值,它同樣有著與其他畫種一樣的藝術價值。如果我們僅僅將它作為油畫學習時的一門基礎訓練課程,那我們就只要去觀察其形態的靜止性、光線的固定性和色彩關系就可以組合成一幅完整的油畫作品,都可以使初學者在寫生練習時對其進行反復的觀察和研究,因而這種方法是顯而易見的,同時也是任何其他練習所不可取代的。在我們平時完成一幅油畫靜物練習應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那就是靜物設置、構思構圖取捨、組織色調、細部刻畫、整體調整來進行。
(一)靜物設置
靜物設置實際上是包含著很深的學問,並非那麼簡單。當我們平時欣賞一幅優秀的靜物畫時,可聯想到作品畫幅作者的藝術追求,其實這是作者在作畫前的藝術構思,作者的心裡早有了畫的設置。我們作畫的時候能否設置好靜物往往是這幅作品最終能否成功的先決條件。不過對於初學者來說應該選用那些形體相對簡單、色彩豐富而又比較明確的物體來進行練習,不能專找那些過於細碎凌亂的東西來做練習。首先只要去抓住靜物的大體色塊,有基礎的就可以慢慢的去單個的進行塑造,為把握整體畫面打基礎。
靜物設置的時候還要注意的是光線照射角度,對於初學者來說,一般最好選擇正面受光或3/4受光的角度。只有在這個有光線角度,對物體的各種色相呈現得最為明確。靜物設置時也應注意不同色相物體的色彩對比、冷暖關系、色塊面積的大小關系,以及分布的疏密聚散關系,還應選用多種不同形狀和顏色的物體,包括襯布去進行各種不同的嘗試。
(二)構圖取捨
以繪畫的觀點,組合一幅好的畫那是具備諸多要素的,首先第一步應該是在構圖處理,也就是畫面的點、線、面和黑、白、灰的結構關系。注意生活節奏和趣味。。
在一組靜物中要注意突出主體和畫面的變化統一,初學者一般是選擇比較簡單的物件來進行練習,在一幅畫中間有相同的物體但在造型上要有所變化。如果主體物是一個呈上升感覺的物體,那麼參與組合的其他物件最好是選用呈橫向趨勢的盤子或水果之類的東西以使其相輔相成。做到畫面橫與豎、寬與長、靜與動、疏與密等等,一切物體對立的因素都可能成為我們設置靜物的依據。我們在設置的時候也可以借鑒歷代大師成功的範例,可以根據范畫去設置造型因素基本類似的靜物組合,並分析大師們的畫是如何從這些平凡的物件中去生華那種不可言狀的靈感,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也許是一條捷徑。
(三)組織色調
解決好基本的構圖關系,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處理畫面的色彩問題。
(1)畫小色稿用油畫顏料在小幅油畫紙上迅速地畫出靜物的色彩關系,只要求抓住大的色調關系就行了,不需過多地細節刻畫處理。
(2)把握色調用較大的油畫筆蘸著經油稀釋的油畫顏料,像畫水彩一樣薄薄的在畫布上畫出靜物大體的色彩關系,由於前面已經在畫布上解決了畫面的素描結構問題,因此,這時不必過分拘泥於物體的外形。畫大色調的時候應從暗部和大面積的顏色入手。
(四)細部刻畫
我們首先解決好了物體大的色彩關系,我們可以在這基礎上用比較厚稠的顏色按部就班地對畫面進行逐步深入的刻畫處理。在深入刻畫時一定要注意的是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像前面所說的那樣,假如當天沒有把畫畫完的地方要用畫刀將多的顏色颳去,下次可以接著畫。比如暗部的顏色最好是一次畫到位,以免把畫面畫灰,同時還要把握好色調、空間關系,最後再來單個的進行刻畫。
(五)整體調整
由於我們在深入刻畫的時候是用局部的方法來進行的,像這種互不連貫的作畫過程難免出現畫面色調不統一,甚至畫面出現灰、花和各種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以加強或削弱畫面的方法來進行整體調整。尤其是主體物,假如是孤立的存在,與畫面其他的物體不相和的話,就必須加強主體,做到畫面統一,這樣我們才算是完成了一幅作品。
二、風景寫生
風景畫是我們人類追求回歸自然的一個精神家園,一幅好的風景畫作品往往寄託著人類對自己所生活的那個空間的依戀和對真、善、美的無限情思。風景寫生與靜物寫生的方法大不相同。靜物寫生是呆板的,風景寫生的景物錯綜復雜,難以處理,還有動景的人和其他的東西,這就要自己學會去處理大自然中的各種現象,從中間抽取景物來做畫,做到景意結合,畫出好的風景畫。
我們進行風景寫生時應當特別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立意進行風景寫生時應首先有一個明確的立意,也就是營造出一種意境,後面將要進行的如色調、造型、用筆和強弱處理都是圍繞著首先這個立意而進行的。其實這樣我們可以借用景色來抒發自己的.情感,達到一個比較好意境。
2.色調把握好色調是畫好一幅風景寫生的關鍵。在我們畫的時候我們還要認真分析景物的色彩變化,同時還有陽光和陰雨天的變化,我們一定要將大自然的萬紫千紅的色彩納入畫面之中。
3.層次空間在我們進行風景寫生的時候應特別注意的是畫面的層次和空間關系。一般是遠、中、近三景,主體景物往往是處於中景的位置上,而近景多作粗略的處理。
4.細節刻畫風景寫生時對於細節的刻畫是很難把握的,要做到適可而止。因為戶外寫生時的時間有限,所以我們只需畫出物體的基本造型和色調就可以了,主要是體會那種用筆的意趣。
5.陽光作業陽光作業是風景寫生中最多,最好把握的一種色調,由於陽光照射的角度變化特別大,色調和空間關系最容易抓住,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可以畫完。
三、人物寫生
人物寫生在我們繪畫之中是最難的一種畫種,也是世界各民族進行藝術表現的一個主題。油畫對表現人的音容笑貌、人們的社會活動和揭示人的精神世界的各個方面都具有獨特的功能。
頭像寫生畫人難畫首,人的頭部是表現人的社會屬性和傳達內心情感的最為重要的關鍵部位。畫人的首要條件是先要了解頭部的結構和肌肉的走向,結合前面所學到的知識來進行對頭像的表現。
我們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組織和進行一幅人物頭像的練習。
1、挑選模特要找那些個性特徵比較突出的模特兒,很容易抓住特徵和形象,那些長的很漂亮的女孩子就不適宜來進行藝術表現,當然造型要美,這里的美是美學上的美。
2、設置對象模特兒角度的設置、色調的把握和服飾的關系要看做一個整體,同時還要處理好模特的頭、頸、肩的關系,以使畫面生動,不致顯得板滯。
3、畫面構成在畫之前首先要認真研究這個形象在畫面上所處的角度和位置,還有就是怎樣在構圖上產生重大突破,使畫面生動美觀。
4、起稿上色油畫人物頭像的基本方法和畫靜物大致相同,也是先用單色(褐色、黑色、群青)在畫布上勾畫出對象的大致結構、比例和運動關系。再來用厚一點的顏色鋪頭像,在鋪油畫人物頭像的大體色時,應從大塊面的深重顏色開始,然後將整個頭像的灰部、亮部、膚色、服飾作為一個整體來畫,不要局部的去畫,抓住色彩關系。千萬不能過早刻畫細節,一定要時時刻刻注意整體。
5、深入刻畫當整個畫面的色調關系畫的差不多了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深入地刻畫細節。對於頭部的各部分,其眼、耳、口、鼻、額、腮的處理不可以一視同仁,也要突出重點,把頭像立起來。鼻子是整個臉部最為突出的部分,表現的時候要把體積感加強,並要作出相應的細節描繪。每一次在一遍色層上進行深入刻畫時,做到色彩豐富,這樣表現出來的東西才顯得豐富生動。
6、整體調整與畫靜物的情況相似,經過刻畫完成的油畫人物頭像作業有可能達不到你所要的效果,這樣我們只有來進行整體調整,同樣是要把握整體色調、結構關系、各部位的形體變化和色彩的強弱對比,達到自己理想的效果為止。
四、半身像(全身像)寫生
後面的油畫半身像(全身像)和前面頭像的步驟是一樣的,難度大的是結構,還有全身比例的把握,主體頭、手、腳的把握。畫人物的半身像還要結合廣闊的社會生活背景,獨特的構思和思想內涵來完成。在服飾上可以做一點的文章,為寫生作業提供一個良好的創意基礎。
全身人像和半身像的基本畫法幾乎是相同的,在當我們能夠比較順利和得心應手地完成一幅半身人像作業的時候,也就具備了來完成全身人像的表現能力。
還要多注意人的下肢與腳部的表現和處理,為以後的人物創作打下結實的基礎。
❹ 古典寫實油畫有哪些重要技法
油畫工具材料的限定導致油畫繪制技法的復雜性。幾個世紀以來,藝術家在實踐中創造了多種油畫技法,使油畫材料發揮出充分的表現效果。油畫主要技法有:
① 透明覆色法,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調色油稀釋的顏料進行多層次描繪。必須在每一層干透後進行下一層上色,由於每層的顏色都較稀薄,下層的顏色能隱約透露出來,與上層的顏色形成變化微妙的色調。例如在深紅的色層上塗罩穩重的藍色,就會產生藍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豐富效果,這往往是調色板上無法調出的色調。這種畫法適於表現物象的質感和厚實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人物肌膚細膩的色彩變化,令人感到肌膚表皮之下流動著血液。它的缺點是色域較窄,製作過程工細,完成作品的時間長,不易於表達畫家即時的藝術創作情感。
② 不透明覆色法,也稱多層次著色法。作畫時先用單色畫出形體大貌,然後用顏色多層次塑造,暗部往往畫得較薄,中間調子和亮部則層層厚塗,或蓋或留,形成色塊對比。由於厚薄不一,顯出色彩的豐富韻意與肌理。透明與不透明兩種畫法沒有嚴格的區別,畫家經常在一幅畫作中綜合運用。表現處在暗部或陰影中的物象時,用透明覆色法可以產生穩定、深邃的體積感和空間感;不透明覆色法則易於塑造處在暗部以外的形體,增加畫面色彩的飽和度。19世紀以前的畫家大都採用這兩種畫法,製作作品的時間一般較長,有的畫完一層後經長期放置,待色層完全乾透後再進行描繪。
③ 不透明一次著色法,也稱為直接著色法。即在畫布上作出物象形體輪廓後,憑借對物象的色彩感覺或對畫面色彩的構思鋪設顏色,基本上一次畫完,不正確的部位用畫刀颳去後繼續上色調整。這種畫法中每筆所蘸的顏料比較濃厚,色彩飽和度高,筆觸也較清晰,易於表達作畫時的生動感受。19世紀中葉後的許多畫家較多採用這種畫法。為使一次著色後達到色層飽滿的效果,必須講究筆勢的運用即塗法,常用的塗法分為平塗、散塗和厚塗。平塗就是用單向的力度、均勻的筆勢塗繪成大面積色彩,適於在平穩、安定的構圖中塑造靜態的形體;散塗指的是依據所畫形體的自然轉折趨勢運筆,筆觸比較鬆散、靈活;厚塗則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顏料,有的形成高達數毫米的色層或色塊,使顏料表現出質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強化。
作為一種藝術語言,油畫包括色彩、明暗、 線條、肌理、筆觸、質感、光感、空間、構圖等多項造型因素,油畫技法的作用在於將各項造型因素綜合地或側重單項地體現出來,油畫材料的性能充分提供了在二度的平面底子上運用油畫技法的可能。油畫的製作過程就是藝術家自覺地熟練地駕馭油畫材料、選擇並運用可以表達藝術思想、形成藝術形象的技法的創造過程。油畫作品既表達了藝術家賦予的思想內容,又展示了油畫語言獨特油畫的發展過程經歷了古典、近代、現代幾個時期,不同時期的油畫受著時代的藝術思想支配和技法的制約,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❺ 常見的油畫技巧有哪些
常見的油畫技巧有哪些
油畫 最早起源於古代歐洲,經歷了古典、近代、現代幾個時期,每個時期的油畫作品都各具特色,藝術家在實踐中創造了多種油畫技法,使油畫材料發揮出充分的表現效果。下面就一起去看看油畫技法都有哪些吧!
油畫技法一:透明畫法
透明畫法是最古老的繪畫技法,它主要是進行色彩罩染,使兩種顏色通過視覺調和而產生第三種顏色,透明畫法主要分為兩種形式:一是透明色重顯,也就是用被稀釋的顏料進行多層次的描繪,並使下層的顏色能透過上層隱約顯示出來與上層形成變化微妙的色調。它與物理調和派生的第三種顏色雖有相同的色相,但視覺效果不一樣,前者更為深沉,具有珠寶般的光澤。二是薄底透明罩色,這種畫法就是說在繪畫過程中用深棕色或銀灰色畫出較嚴格的素色油畫,等到畫面幹了之後罩上透明色,以提高整個畫面的透明度。
油畫技法二:層次畫法
所謂層次畫法就是對作品進行多層次著色,在作畫時先用單色畫出整個形體,然後用顏色進行層次塑造,暗部需畫得較薄,中間調子和亮部則需要畫厚一些,以此形成色塊之間的對比,整個畫面就會由於所塗的多厚薄程度不一,所顯示的色彩具有豐富的韻意與肌理,給人一種鮮明的層次感。
油畫技法三:直接畫法
直接畫法也稱為直接著色法,就是指在畫布上作出物體的大致輪廓後,憑借對物體的色彩感覺或者對畫面色彩的構思鋪設顏色一次性完成,在作品畫完之後如果有什麼不正確或者瑕疵可以用畫刀颳去繼續上色調整,直接畫法是現在油畫最常用的技法,在繪畫過程中所使用的顏料都比較濃厚,色彩飽和度也很高,筆觸清晰,讓人很容易與畫面內容產生共鳴。
油畫技法四:近代畫法
19世紀以前的畫家大都採用這兩種畫法。製作作品的時間一般較長,有的畫完一層後經長期放置,待色層完全乾透後再進行描繪。這個時期的油畫其技法與今天我們所習慣運用的“直接畫法”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一種以坦培拉或其他顏料完成對象的.單色塑造之後再以油性顏料進行多層透明罩染的混合技巧,也稱作油畫的“間接畫法”。此後歐洲油畫三百年間的發展,經歷百家,畫派林立,如義大利的卡拉瓦喬(1573-1610)、荷蘭的倫勃朗(1607-1669)和維米爾(1632-1675)、弗蘭德斯的魯本斯(1577-1640)和凡,代克(1599-1641)、西班牙的委拉斯貴支(1599-1660)、法國的德拉克洛瓦(1798-1863)等古典繪畫大師,都屬於這一技法范疇。
結語:以上就是簡單為大家介紹的幾種油畫技法,油畫一直以來都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似乎它總是屬於殿堂或藝術廳,而如今油畫也開始以裝飾畫的形式進入人們的家庭生活,對於喜歡追趕潮流的現代人來說,傳統的婚紗照始終千篇一律,沒有新意,因此更多的人也開始喜歡和選擇油畫婚紗照,在自己人生最幸福的時該留下了最美好的回憶,油畫也為人們打造了一種別具一格的藝術氣息。
❻ 油畫創作中人物的表現需要什麼技法
摘要 色彩關系和形體塑造的准確,在注意畫面節奏感。
❼ 油畫有哪些技法和方法
油畫技法 油畫工具材料的限定導致油畫繪制技法的復雜性。幾個世紀以來,藝術家在實踐中創造了多種油畫技法,使油畫材料發揮出充分的表現效果。油畫主要技法有: ① 透明覆色法 ,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調色油稀釋的顏料進行多層次描繪。必須在每一層干透後進行下一層上色,由於每層的顏色都較稀薄,下層的顏色能隱約透露出來,與上層的顏色形成變化微妙的色調。例如在深紅的色層上塗罩穩重的藍色,就會產生藍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豐富效果,這往往是調色板上無法調出的色調。這種畫法適於表現物象的質感和厚實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人物肌膚細膩的色彩變化,令人感到肌膚表皮之下流動著血液。它的缺點是色域較窄,製作過程工細,完成作品的時間長,不易於表達畫家即時的藝術創作情感。 ② 不透明覆色法,也稱多層次著色法。 作畫時先用單色畫出形體大貌,然後用顏色多層次塑造,暗部往往畫得較薄,中間調子和亮部則層層厚塗,或蓋或留,形成色塊對比。由於厚薄不一,顯出色彩的豐富韻意與肌理。透明與不透明兩種畫法沒有嚴格的區別,畫家經常在一幅畫作中綜合運用。表現處在暗部或陰影中的物象時,用透明覆色法可以產生穩定、深邃的體積感和空間感;不透明覆色法則易於塑造處在暗部以外的形體,增加畫面色彩的飽和度。19世紀以前的畫家大都採用這兩種畫法,製作作品的時間一般較長,有的畫完一層後經長期放置,待色層完全乾透後再進行描繪。 ③ 不透明一次著色法,也稱為直接著色法。 即在畫布上作出物象形體輪廓後,憑借對物象的色彩感覺或對畫面色彩的構思鋪設顏色,基本上一次畫完,不正確的部位用畫刀颳去後繼續上色調整。這種畫法中每筆所蘸的顏料比較濃厚,色彩飽和度高,筆觸也較清晰,易於表達作畫時的生動感受。19世紀中葉後的許多畫家較多採用這種畫法。為使一次著色後達到色層飽滿的效果,必須講究筆勢的運用即塗法,常用的塗法分為平塗、散塗和厚塗。平塗就是用單向的力度、均勻的筆勢塗繪成大面積色彩,適於在平穩、安定的構圖中塑造靜態的形體;散塗指的是依據所畫形體的自然轉折趨勢運筆,筆觸比較鬆散、靈活;厚塗則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顏料,有的形成高達數毫米的色層或色塊,使顏料表現出質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強化。 作為一種藝術語言,油畫包括色彩、明暗、 線條、肌理、筆觸、質感、光感、空間、構圖等多項造型因素 ,油畫技法的作用在於將各項造型因素綜合地或側重單項地體現出來,油畫材料的性能充分提供了在二度的平面底子上運用油畫技法的可能。油畫的製作過程就是藝術家自覺地熟練地駕馭油畫材料、選擇並運用可以表達藝術思想、形成藝術形象的技法的創造過程。油畫作品既表達了藝術家賦予的思想內容,又展示了油畫語言獨特油畫的發展過程經歷了古典、近代、現代幾個時期,不同時期的油畫受著時代的藝術思想支配和技法的制約,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編輯本段]繪畫技巧和方法 挫 挫是用油畫筆的根部落筆著色的方法,按下筆後稍作挫動然後提起,如書法的逆鋒行筆,蒼勁結實。筆尖與筆根蘸取顏色的差異、按筆的輕重方向不同能產生多種變化和趣味。 拍 用寬的油畫筆或扇形筆蘸色後在畫面上輕輕拍打的技法稱為拍。拍能產生一定的起伏肌理,既不十分明顯,又不致過於簡單,也可處理原先太強的筆觸或色彩,使其減弱。 揉 揉是指把畫面上兩種或幾種不同的顏色用筆直接操合的方法,顏色操合後產生自然的混合變化,獲得微妙而鮮明的色彩及明暗對比,並可起到過渡銜接的作用。 線 線是指用筆勾畫的線條,油畫勾線一般用軟毫的尖頭緒,但在不同的風格中,圓頭、校形和舊的扁筆也可勾畫出類似書強中鋒般的渾厚線條。東西方繪畫開始時都是用線造型的,在早期油畫中通常都以精確嚴謹的線條輪廓起稿,坦培拉技法中排線法是形成明暗的主要手段。西方油畫到後來才演變為以明暗和體首為主,但盡管如此,油畫中線的因素也從未消失過。纖細、豪放。工整或隨意不拘以及反復交錯疊壓的各種線條運用,使油畫語言更為豐富,不同形體邊線的處理更是十分重要。東方繪畫的用線也影響了很多西方現代大師的風格,如馬蒂斯、梵谷、畢加索、米羅和克利等都是用線的高手。 掃 掃常用來銜接兩個鄰接的色塊,使之不太生硬,趁顏色未乾時以干凈的扇形筆輕輕掃掠就可達到此目的。也可在底層色上用筆將另一種顏色掃上去來產生上下交錯、松動而不膩死的色彩效果。 跺 指用硬的豬鬃畫筆蘸色後以筆的頭部垂直地將顏料跺在畫面上。跺的方法不很常用,通常只在局部需要特殊肌理的時候才應用。 乳劑材料 乳劑材料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優秀傳統材料 ,在現代得到了新的發展。乳劑型材料是兼含有水性和油性成分的混合型材料,兩者的優點也兼而有之。各種坦培拉繪畫材料如蛋彩、酪彩以及蠟質材料都是屬於乳劑系列的。乳劑材料可用水稀釋,乾燥速度快,類似水性材料;可以作不透明厚塗,干後不溶於水,又具有油性材料的優點。各類現代的丙烯、乙烯合成顏料等既保留了傳統乳劑材料的特點,又具備油性材料的長處,並且還有其它材料無法替代的效果,是有著很大發展前途的新型材料。 油性材料 使用油性材料以及天然樹脂作為繪畫媒介劑的主要畫種是油畫,它是由傳統蛋彩和釀蛋白等乳劑型材料演變發展而來的。油性材料的特點是乾燥緩慢、有光澤並可反復覆蓋厚塗。油性材料具有強烈的表現力和豐富的技法效果,可以說幾乎包容了所有其它材料和畫種的技法特點。油性材料的特性允許深入細微地刻畫對象的造型,可以表現出對象豐富逼真的色彩關系,從而符合了14世紀以來人們再現視覺真實的願望,促進了西方繪畫向寫實發展的進程。油畫誕生後~直在西方畫壇佔主要地位,並在全世界范圍得到發展,這也證明了油性材料的優越性。從水性材料到油性材料的過渡是一個漫長的變革過程,幾乎經歷了數千年的時間,是繪畫材料技法乃至藝術史上的重大突破。油與樹脂的使用是使西方繪畫材料技法區別於東方繪畫材料技法的重要特徵之一。 拉 拉是指油畫中有時需要畫出堅挺的線條和物體邊緣如畫鋒利即劍或玻璃的側面等,這時可用畫刀調准顏色後用刀刃一側將顏色在畫面上拉出色線或色面,畫刀畫出的形體堅實肯定,是畫筆或其它方法難以達到的。 擦 擦是把畫筆橫卧,用畫筆的腹部在畫面鼓擦,通常擦時用較少的顏色大面積進行,可形成不很明顯的筆觸,也是鋪底層色的常用方法。在幹了的底色或起伏的肌理上用擦的筆法可畫出類似國畫飛白的效果,使底層肌理更為明顯。 抑 抑是用刀的底面在濕的顏色層上輕輕向下壓後提起,顏色表面會產生特殊的肌理。在有些需要刻畫特殊質感的地方用抑技法可達到預期的效果。 水性材料 人類最早使用的顏料是以水溶性材料為主的。在早期繪畫中自發地以水、樹膠或動物膠等天然的物質作為顏料的稀釋劑和粘合劑是十分自然的,它們取材方便,使用簡單,這在東西方早期繪畫中是一致的。今天的水彩和水粉的顏料等都是水性媒介型的,其表現技法自由、流暢,可產生輕快、透明的效果,也是中國畫、日本畫等東方繪畫的主要材料類型。 油畫材料 油畫材料可分為基底材料、油畫顏料和媒介劑材料三大類。基底材料指承載繪畫顏料層的依託材料和底子塗料。油畫顏料是繪制時直接表達繪畫的色彩和肌理效果的主要材料。媒介劑材料則是用於調整顏料性狀並使其和基底材料結合在一起的各種稀釋劑、結合劑和上光劑等。 砌 砌的方法是用刀代替畫筆,像泥瓦匠用泥刀環泥灰那樣將顏色砌到畫布上去,直接留下刀痕。用砌的方法可以有不同的厚薄層次變化,刀的大小和形狀以及用刀的方向不同也會產生豐富的對比。用畫刀調取不同的顏色不作過多調合,任其在畫面上自然地混合能產生微妙的色彩關系。起伏過大的色層也可用砌的方法將其砌平。砌的方法如果使用得當,就會有很強的塑造感 劃 劃指用畫刀的刀鋒在未乾的顏色上刻畫出陰線條和形有時可露出底層色來。不同的畫刀能產生深淺粗細不同的變與畫筆的筆觸及畫刀利的技法產生的色面形成點、線、面的對起伏的肌理變化。 點 點眾法自點始,一切筆法均出發於點。早在古典坦培拉技法中,點畫法就是~種表現層次的重要技法。在維米爾的作品中也使用了點的筆觸來表現光的閃爍和物體質地。印象派時點彩筆法成了其基本特徵之一,但莫奈、雷諾阿和畢沙羅等的點法各自具有不同的變化和個性。新印象派則走向極端,機械地將點作為其唯一的筆法。現代寫實油畫中也有沿用以點的疏密來產生明暗層次的,可以造成肯定又不死板的過渡。點的方法在綜合性畫法中與線條和體面結合可產生豐富的對比,用不同形狀和質地的油畫筆又可產生不同的點狀筆觸,對表現某些物體的質感能起獨特的作用。 刮 刮是油畫刀的基本用途,刮的方法一般是用刀刃颳去畫面上畫得不理想的部分,也可用刀颳去不必要的細節或減弱過於強的關系,讓顯得緊張的畫面關系鬆弛下來。長期作業在一天作業結束時往往需要把本畫完的部分顏色用刀颳去以便及時乾燥,待第二天接著畫。顏色干後也可用畫刀或剃須刀把高低不平處颳得平整一些。還可在未乾的顏色層上用刀刮,使之露出底色從而顯現各種肌理。 塗 如果說點畫法和勾畫法是形成油畫點與線的手段的話,那麼塗就是構成油畫體決,即面的主要方法。塗的方法有平塗、厚塗和薄塗等,也有把印象派的點彩法稱為散塗的。平塗是畫大面積色塊的主要方法,均勻的平塗也是裝飾性油畫的常用技法。厚塗則是油畫區別於其它畫種用筆的主要特徵之~,可以使顏料產生一定的厚度並留下明顯的筆觸而形成肌理。用畫刀把極厚的顏料刮到或直接將顏料擠到畫布上,可稱為堆塗。薄徐是用油將顏色稀釋後薄薄地塗上畫面,可產生透明或半透明的效果。散塗則使用筆顯得靈活多變、氣韻生動。結合揉掃的塗法也叫做暈塗。 擺 用筆將顏料直接放在畫布上不作更多的改動稱擺,擺也是油畫基本的筆法之一。擺的方法常用在油畫開始和結束時,以較肯定的顏色和准確的筆觸來尋找色彩與形體關系,往往關鍵處只需幾筆就能使畫面改觀,當然下筆前應先做到成竹在胸方可奏效。 擦擦是把畫筆橫卧,用畫筆的腹部在畫面鼓擦,通常擦時用較少的顏色大面積進行,可形成不很明顯的筆觸,也是鋪底層色的常用方法。在幹了的底色或起伏的肌理上用擦的筆法可畫出類似國畫飛白的效果,使底層肌理更為明顯。
麻煩採納,謝謝!
❽ 油畫的作畫技法有哪些
油畫是以用快乾性的植物油(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製作的一個畫種。作為一種藝術語言,油畫受明暗、筆觸、色彩、線條、肌理、質感、光感、構圖等造型因素的影響,因此作畫技法顯得至關重要。油畫的作畫技法作用在於將各項造型因素綜合地或側重體現出來,使一幅油畫能更加完美的展現出來。那麼油畫的作畫技法分別有哪些呢?
1、 油畫「點彩」畫法。"點彩"即使用小號油畫筆以色點形式塑造物體。在這種純粹的表現形式中,色點是未經調和的純色,顏色以極小的形狀直接運用。
2、 油畫「色塊」拼接法。油畫色塊作畫法是油畫直接畫法的一種基本方式,完美使用這一技巧的藝術家是19世紀法國畫家保羅·塞尚。"色塊"是指藝術家運用蘸滿顏色的畫筆在畫面上"擺"出的塊狀筆觸。這些色塊有機組合在一起,構成具有可視形象的畫面整體。繪畫的全過程都是在色塊的交織中進行的。
3、 油畫技法多層覆蓋法。多層覆蓋法是相對於油畫一次性作畫法定義的。在一次性作畫法中,物體的造型及色彩必須兼顧完成,而多層畫法是分步進行的。首先在底色層上或精確或粗略地勾畫出素描關系,在不過多考慮細節的基礎上薄塗一層顏色,然後鋪設覆蓋層。歐洲古代大師在鋪覆蓋層時通常採用一次完成作畫法,這樣能保持畫面的生動感。同時也常用坦培拉顏料作底色層,坦培拉顏料含油少,幹得快,並且能夠提高覆蓋層各種色彩的亮度。
4、 油畫直接畫法。油畫直接畫法要求畫家功底比較深厚,而且需要熟練的掌握其他的畫法。直接畫法是綜合各種筆法和刀法,直接在畫面上解決形與色的問題,直接畫法操作靈活,而且完成作品時間較短。能夠充分的體現油畫的藝術技巧。也是寫實派畫家常用的技法。
5、 現代的直接畫法與古代的直接畫法是有所不同的。現代直接畫法主要是憑畫家瞬間的洞察力,准確把握和撲捉光與色的感覺,用隨心所欲的"速寫"方式,直截了當地塑造形體,具有即興而作的清新感。它能充分發揮畫家的藝術創造力,使畫家能夠以飽滿的熱情,嫻熟的技藝,縱情揮灑抒發情感。雷諾阿這樣說:我作畫根本沒有什麼條條框框,當我觀察一個裸體時,所見到的無非是上千種細微的色調,我得千方百計找到一些生動的色調,以便使我所畫的肉體在我的畫布上顫動起來。古典油畫中的直接畫法是指用不透明色或調和了白色的顏色厚厚地直接著色作畫,它區別於提白罩染。
6、 油畫「拼貼」法。油畫的拼貼法即是在繪畫過程中,為獲得獨特的藝術效果,運用實物,如報紙、畫片、相片等,根據設計意圖剪裁成所需的形狀,粘貼到畫面上。通過繪畫本身產生的肌理、輪廓線的運動變化、色塊的對比呼應,改變粘貼物的物質性,具象或抽象地表達作者的意蘊。
7、 油畫抽象畫法。抽象畫是針對有具象內容的繪畫作品而言的。抽象畫強調畫面的點、線、面、色彩、筆觸、肌理等純繪畫語言的構成,具有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隱喻和內涵。它是油畫作者與觀賞者之間心靈的對話和情感的交流,同時又是作者智慧的體現。
以上的就是關於油畫的作畫技法有哪些的內容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