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斜視的診斷
用以下方法可作出診斷:
1.詢問病史
詳細詢問患者的年齡、准確的發病時間、發病原因或誘因、斜視發展情況、做過何種治療、有無家族史等。
2.眼外觀檢查
注意患者眼位偏斜的方向和程度,瞼裂是否等大,顏面是否對稱,有無代償性頭位。
3.視力檢查及屈光檢查
詳細檢查患者的遠、近視力及矯正視力。對於高度近視和散光者以及青少年患者,必須擴瞳後進行屈光檢查。
4.遮蓋試驗
遮蓋試驗可以簡單而又確切地對斜視進行定性檢查。
5.檢查眼球的運動
觀察6個主要運動方向,以確定每條眼肌的功能有無異常。
6.斜視角檢查
斜視角分為第一斜視角和第二斜視角。健眼注視時,斜眼偏斜的角度稱為第一斜視角;當斜眼注視時,健眼偏斜的角度稱為第二斜視角。測量第一、第二斜視角斜角可以協助麻痹眼的診斷,臨床上常用的定量測量斜視角的方法有:角膜映光法、同視機檢查法、三棱鏡配合遮蓋法等。
7.其他
此外,還有斜視計測量斜視角法、馬氏桿加三棱鏡檢查法、視野計測量法等。
B. 斜視的檢查
以下是斜視的常規檢查法:
1.雙眼視功能的檢查
(1)國內普遍使用同視機檢查雙眼視功能的三級情況。
(2)立體視功能的定量測定,用同視機立體定量畫片或顏氏隨機點立體圖測定立體視銳度。
2.屈光檢查
阿托品麻痹睫狀肌驗光:了解有無弱視和斜視與屈光的關系。
3.眼位和斜視角的測定
確定是哪一類斜視。為了手術設計必須檢查斜視角的大小。
4.眼球運動檢查
判斷眼外肌的功能,看眼球運動是否正常到位。
5.有沒有代償頭位
幫助診斷是哪一條眼外肌麻痹。
6.確定麻痹肌的檢查
檢查眼球的運動功能、雙眼分別注視、單眼各方向注視的斜視角度,用紅鏡片試驗或
Hess屏方法等檢查可以幫助確定。
7.牽拉試驗
(1)術前評估術前將眼球牽拉至正位後估計術後復視及患者耐受情況。
(2)被動牽拉試驗可以了解有無眼外肌機械性牽制或肌肉的痙攣情況。
(3)主動收縮試驗了解肌肉的功能。
8.隱斜的檢查
用隱斜計做定量測定。集合近點的檢測:幫助診斷肌性視疲勞。
9.調節性集合/調節(AC/A)的比值測定
幫助判斷斜視與調節和集合的關系。
C. 怎樣判斷是否是內斜視
斜視是除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及弱視之外,孩子最常見的眼科疾病之一了。我們常聽到的「斜眼」、「對眼」、「斗雞眼」都是它的別稱。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斜視?
家長和孩子面對面,在33cm左右的距離,手持一個手電筒水平照在孩子兩眼正中央的鼻樑處,讓孩子盯著手電筒看。這時,電筒在孩子的兩隻眼睛上各自出現一個反光點。
怎麼判斷有無斜視呢?看反光點是否在兩只黑眼珠的正當中。
如果在正當中,那孩子的眼睛沒有斜視;
如果有任何一個反光點是在黑眼珠內側、外側或者偏上下(總之沒有在當中),小心了,孩子可能就存在斜視。
家長一旦自測出異常,就要帶孩子到醫院做更詳細的檢查,以免情況惡化。
D. 斜視的檢查方法有什麼
遮蓋法
是檢查眼外肌功能是否正常或平衡的一種方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一般可以查出具有5度以上的隱斜視或斜視。
檢查方法包括有兩眼交替遮蓋法及單眼遮蓋法。一般先作兩眼交替遮蓋法,如果查出有眼位不正現象,再作單眼遮蓋法。
兩眼交替遮蓋法
讓被檢者面對光亮處,兩眼注視遠處(五米外)或近處(33cmm)目標。先觀察雙眼位置是否平衡,然後用一不透光的遮眼器或手掌反復交替遮斷左、右眼的視線。使被檢者兩眼沒有同時注視的機會,觀察在輪換遮蓋的瞬間,去掉遮蓋的眼球有無轉動現象。
判斷
正位者:換遮他眼時,去除遮蓋的眼不轉動,被遮蓋眼也不見眼球偏斜。
斜視者:換遮他眼時,去掉遮蓋的眼球立即從偏斜位置向前方注視目標方向轉動,而被遮眼則偏斜。
單眼遮蓋法
受檢查者兩眼注視遠處(五米處)或近處(33cm)目標,用遮眼器或手於一眼前反復遮蓋與除去(另眼始終不加遮蓋),觀察兩眼是否轉動,然後用同法檢查另眼。
判斷
隱斜視:未遮眼始終固視目標不動,另眼遮蓋時偏斜,去遮時又能轉至注視目標位置,向內轉動者為外隱斜,向外轉動者為內隱斜,向下方轉動者為上隱斜。
或使用角膜映光法。用一去掉聚光燈頭的手電筒,置於孩子雙眼前部正中30~40厘米位置,讓孩子雙眼注視燈泡的亮光,這時在孩子雙眼角膜上會出現一個燈泡的反光亮點。仔細觀察雙眼角膜反光位置,就可以粗略判定有否斜視及大概的斜視角度。如果雙眼角膜反光亮點均位於瞳孔中間位置,說明孩子在注視目標時雙眼均處於正視位,沒有斜視現象。如果一眼角膜反光點位於瞳孔中心,另一眼角膜反光點偏離瞳孔中心方向,可以確定斜視的方向。偏向瞳孔中心顳側者為內斜視;偏向瞳孔中心鼻側為外斜視。偏向瞳孔中心的上、下方則為垂直性斜視。這種用觀察雙眼角膜反光點以了解斜視狀態的檢查方法稱角膜映光法,臨床上主要用來初步檢查斜視的大概角度及方向,但因一毫米一下的反光點偏移難以分辨,對7°以內斜視狀態難以用此法發現。
但不管是何種類型的斜視,都應到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讓專科醫生確認並提供合適的治療方案。
E. 如何進行斜視的檢查
斜視的檢查主要如下: 1、眼外觀檢查:注意患者眼位偏斜的方向和程度,瞼裂是否等大,顏面是否對稱,有無內呲贅皮、解剖異常造成的假性斜視,有無代償性頭位。 2、視力檢查及屈光檢查:詳細檢查患者的遠、近視力及矯正視力。 3、遮蓋試驗:檢查者與患者相對而坐,距離為1/2米,取一寬5厘米,長15厘米之硬紙板作為遮蓋板,分別檢查注視33厘米和5米以外的目標時的眼位情況。 4、檢查眼球的運動:觀察6個主要運動方向,以確定每條眼肌的功能有無異常。 5、斜視角檢查法:臨床上常用的測量斜視角的方法有三種:角膜反光點位置測定法、同視機檢查法、三棱鏡配合遮眼法。 此外,還有斜視計測量斜視角法,馬氏桿加三棱鏡檢查法、視野計測量法等。通過以上各項檢查,對斜視眼的診斷基本上也可以確立了。根據檢查結果做針對性治療即可
F. 斜視如何確診
斜視的檢查主要如下: 1、眼外觀檢查:注意患者眼位偏斜的方向和程度,瞼裂是否等大,顏面是否對稱,有無內呲贅皮、解剖異常造成的假性斜視,有無代償性頭位。 2、視力檢查及屈光檢查:詳細檢查患者的遠、近視力及矯正視力。 3、遮蓋試驗:檢查者與患者相對而坐,距離為1/2米,取一寬5厘米,長15厘米之硬紙板作為遮蓋板,分別檢查注視33厘米和5米以外的目標時的眼位情況。 4、檢查眼球的運動:觀察6個主要運動方向,以確定每條眼肌的功能有無異常。 5、斜視角檢查法:臨床上常用的測量斜視角的方法有三種:角膜反光點位置測定法、同視機檢查法、三棱鏡配合遮眼法。
G. 斜視都有哪些檢查項目
孩子斜視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1、眼外觀檢查:注意患者眼位偏斜的方向和程度,瞼裂是否等大,顏面是否對稱,有無內呲贅皮、解剖異常造成的假性斜視 ,有無代償性頭位。
2、視力檢查及屈光檢查:一是要了解有無弱視,二是要了解斜視與屈光的關系。
3、遮蓋試驗:檢查者與患者相對而坐,距離為1/2米,取一寬5厘米,長15厘米之硬紙板作為遮蓋板,分別檢查注視33厘米和5米以外的目標時的眼位情況。
4、眼球運動檢查:以判斷眼外肌的功能。
5、隱斜的檢查:用隱斜計做定量測定。集合近點的檢測:幫助診斷肌性視疲勞。
H. 如何判斷斜視,應該做哪些項目檢查
斜視的檢查項目有以下這些:
1、眼外觀檢查:注意患者眼位偏斜的方向和程度,瞼裂是否等大,顏面是否對稱,有無內呲贅皮、解剖異常造成的假性斜視 ,有無代償性頭位。
2、視力檢查及屈光檢查:一是要了解有無弱視,二是要了解斜視與屈光的關系。
3、遮蓋試驗:檢查者與患者相對而坐,距離為1/2米,取一寬5厘米,長15厘米之硬紙板作為遮蓋板,分別檢查注視33厘米和5米以外的目標時的眼位情況。
4、眼球運動檢查:以判斷眼外肌的功能。
5、隱斜的檢查:用隱斜計做定量測定。集合近點的檢測:幫助診斷肌性視疲勞。
專家表示孩子斜視可以通過手術治療,而且年齡越小,治療效果越好。手術時機以6~7歲前為最佳,術後通過雙眼視訓練以增強和保持穩定的立體視功能。
I. 診斷斜視需要做哪些檢查
斜視的檢查主要如下: 1、眼外觀檢查:注意患者眼位偏斜的方向和程度,瞼裂是否等大,顏面是否對稱,有無內呲贅皮、解剖異常造成的假性斜視,有無代償性頭位。 2、視力檢查及屈光檢查:詳細檢查患者的遠、近視力及矯正視力。 3、遮蓋試驗:檢查者與患者相對而坐,距離為1/2米,取一寬5厘米,長15厘米之硬紙板作為遮蓋板,分別檢查注視33厘米和5米以外的目標時的眼位情況。 4、檢查眼球的運動:觀察6個主要運動方向,以確定每條眼肌的功能有無異常。 5、斜視角檢查法:臨床上常用的測量斜視角的方法有三種:角膜反光點位置測定法、同視機檢查法、三棱鏡配合遮眼法。 此外,還有斜視計測量斜視角法,馬氏桿加三棱鏡檢查法、視野計測量法等。通過以上各項檢查,對斜視眼的診斷基本上也可以確立了。根據檢查結果做針對性治療即可
滿意請採納
J. 醫生是怎麼診斷斜視
斜視的人到醫院要做視力檢查有三棱鏡的試驗、歪頭試驗、眼球運動、雙眼視覺等來檢測,斜視屬於眼部疾病可能是先天性發育異常眼睛周圍的肌肉出現了問題,導致受力不均勻,確診後可以進行手術治療,手術的效果都非常好,要讓孩子多閉眼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