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小米的種植方法

小米的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7 01:26:31

⑴ 小米市場需求很大,如何高效種植小米滿足市場需求呢

小米主要用來煮粥。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抗氧化、壯陽、養血等功效,所以越來越多的人用於保健,尤其是對於孕婦、兒童和老人來說,小米是綠色健康的首選。因此,小米的種植面積越來越高,尤其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小米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那麼如何種植小米呢?

以上就是關於小米種植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供大家了解參考和學習,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⑵ 人吃的小米怎麼種植

春天,施足底肥,叫旋耕機把地旋好,和種小麥一樣,用樓將穀子樓到地里,到了秋天,收獲到的穀子,到碾米機上加後,就是我們常說的小米。

⑶ 如何種植粟米種植方法哪些

粟米很多人都有吃過,那麼你們知道粟米是如何 種植 的嗎?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粟米種植 方法 ,一起來看看。

粟米種植方法
輪作倒茬

小米不宜重茬,連作一片病害嚴重,雜草多,土壤中的營養要素消耗量大,易造成“歇地”。因此,選擇合理輪作倒茬易於小米豐產豐收。小米較為適宜的前茬依次是豆、馬鈴薯、甘薯、麥、玉米等茬。為配合“小米鮓”生產,擬以蕎麥、糯玉米與小米輪作倒茬。

精細整地

秋季深耕可以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結構,增強保水能力。加深耕層,利於小米根系下扎,使植株生長健壯,從而提高產量。秋深耕一般20厘米以上,結合秋耕最好一次施入基肥。所以,在秋季整地中要作好深翻、保墒工作,才能保證

施肥

基肥在播種前結合深耕整地一次施入,一般以農家肥為主,高產田以7.5~11.2萬公斤/hm2為宜,中產田為2.2~6.0萬公斤/hm2。如將磷肥與農家肥混合漚製作基肥效果最好。基肥以秋施或早春施入較好。

種肥在小米生產中已作為一項重要的增產 措施 而廣泛使用。氮肥做種肥,一般可增產10%左右,但用量不宜過多。以硫酸銨作種肥時,用量以37.5公斤/ hm2為宜,尿素11.3~15公斤/hm2為宜。

追肥增產作用最大的時期是抽穗前15~20天的孕穗階段,一般以純氮75公斤/ hm2左右為宜。氮肥較多時,分別在拔節始期施“座胎肥”, 孕穗期追施“攻粒肥”。在小米生育後期,葉面噴灑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也可促進開花結實和子粒灌漿。

播種

1、選用良種與種子處理:選用的良種主要為“黃平糯小米”、“施秉紅小米”、“本地糯小米”。此外可選擇省外的“噸谷1號”、“豫谷5號”、“豫谷7號”、“豫谷9號”、“沁州黃小米”、“吉林綠小米”等品種。小米在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處理的方法有曬種、浸種、葯劑拌種和種子包衣等。葯劑拌種可以防治黑穗病和地下害蟲等。

2、播種期與播種方式:適期播種是保證小米高產穩產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 穀雨 前後)播種為宜。播種方式有溝播、平作、壟作。溝播,也稱壟溝或平溝種植,在旱坡地上採用較多,優點是保水、保肥、保土。

3、播量與密度:小米播量一般為0.8~1.0公斤/畝左右,深度3~5厘米。旱地每畝留苗一般4~5萬株左右。

田間管理

1、保全苗:小米子粒較小,種子所含能量物質不多,如果出現乾旱,容易造成田缺苗而斷壟,因此要加強田間管理。一般在出苗後2~3片葉時進行查苗補種,5~6片時進行間定苗。

2、蹬苗促壯:在水肥條件好、幼苗生長旺的田塊,應及時進行蹬苗。蹬苗方式主要在2~3葉時及時控制肥水、深中耕等。

3、中耕除草:小米的中耕管理大多在幼苗期、拔節期和孕穗期,一般2~3次。第一次中耕結粟米種植方法合間定苗進行,中耕掌握淺鋤、細碎土塊、清除雜草的技術。第二次中耕在拔節期間,並結合灌水追肥進行。中耕要深,同時進行培土。第三次中耕在封行前進行,中耕深度一般一4~5厘米為宜。中耕鬆土除草之外,同時要進行高培土,以促進根系發育,防止倒伏。

4、病蟲害防治

①選用抗(耐)病品種或無病良種:目前抗小米銹病的品種有“黃平糯小米”、“施秉紅小米”、“本地糯小米”等,還有省外的“噸谷1號”、“豫谷9號”、 “沁州黃小米”和 “吉林綠小米”等品種。同時兼抗小米紋枯病的有“豫谷14號” 和“豫特5號”。發生黑穗病時,無病或病害較輕的田塊,收獲前選擇無病穗作種子,對黑穗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②苗期防治:小米定苗後,如遇氣候乾旱,為防止紅蜘蛛快速生長繁殖,採取三氯殺蟎醇噴霧防治。如遇連雨天,田間濕度大,為防止粟芒蠅的繁殖,應採用菊酯類殺蟲劑噴霧防治。

③成株期防治:小米抽穗後,8月上中旬正值三代黏蟲繁殖生長期,此時注意檢查,如發現有黏蟲,要及時用DDV乳劑進行防治。小米成株期如遇連雨天,氣候潮濕,小米不抗銹病,病葉率在1%~5%時,及時採取如粉銹寧兌水噴霧等化學保護方法進行防治。7月下旬,如雲陰雨天較多,小米徑基部容易出現雲狀病班,應採用紋枯靈或井岡黴素進行噴霧防治。
粟米栽培技術
繁殖:繁殖用播種法

1.整地施肥,輪作倒茬,深耕土壤,改良土壤結構,增強保水能力,加深耕層,利於小米根系下扎,使植株生長健壯,從而提高產量。並施足基肥,一般以磷肥加農家肥為主。

2.種子處理,選用抗病優良品種,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選擇晴天及時曬種,並用新高脂膜拌種(可與種衣劑混用),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不影響萌發吸脹功能,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和出苗率。

3.補苗間苗,一般在小米出苗後2——3片葉時進行查苗補種,5——6片時進行間定苗,並適時噴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發,苗體水分不蒸騰,隔絕病蟲害,使幼苗健康成長。

4.田間管理,蹬苗促壯、中耕除草、適時澆水,合理追肥,並及時噴施促花王3號促進花芽分化,提高花粉受精質量;在開花前噴施壯穗靈能強化小米生理機能,提高受精、灌漿質量,增加千粒重,增加坐果率,使籽實飽滿,達到產量提高。

5.防治病蟲害,小米生長階段易發生黑穗病、紅蜘蛛等病蟲害,應根據植保要求及時噴施針對性葯劑進行滅殺防治,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可大大提高農葯有效成分利用率。

習性:粟以耐乾旱和瘠薄著稱,這與其葉片表皮細胞壁厚,內含大量硅素,葉脈密集,氣孔多,根系緻密,吸收力強等有關。蒸騰系數平均為257左右,低於玉米和高粱。發育前期需水最少,中期需水最多,以小花原基分化到花粉母細胞四分體時期對水分最敏感,灌漿期也需一定水分,以後則需水較少。喜溫,但生育期短,故對積溫要求並不太高,完成生長發育要求的積溫在1600——3000℃之間。發芽適宜溫度為15——25℃,最高30℃,莖葉生長適宜溫度為22——25℃,子粒形成期適宜溫度為20——22℃,低於20℃則延緩灌漿。粟是短日照作物,對光照反應很敏感,尤以生長點分化前後反應最為強烈。富於短光波的日間光和適當縮短日照可促進發育。

栽培:

粟在春季或夏季播種,生育期60——150天。忌連作,否則易滋生谷莠子(野生種)和蔓延病害。種子細小,出苗後需及時間苗,以培育壯苗並保證適宜密度。在不同地區可分別採取精量播種、機械化簇生栽培及大粒化種子等辦法解決間苗問題。中國重視中耕以促進根系發育和增加子粒飽滿度。粟既耐瘠,又能較好地利用肥料。從拔節到穗分化,以及從抽穗到灌漿,是粟整個生育期間吸收肥料的兩個高峰時期。主要病害有白發病、粒黑粉病、粟瘟病、粟銹病、粟病毒病等。主要害蟲有粟芒蠅、粟灰螟、粟小緣蝽象和雜食性的粘蟲、地下害蟲等。與粟相似的谷莠子也是一種粟田有害雜草。
粟米的價值
粟米能供給人體豐富的營養,它的粟粒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粟米胚中脂肪含量約佔52%,在糧食作物中,其含量僅次於大豆。其蛋白質和維生素的含量亦高於大米。不過,粟米缺少一些必需氨基酸,所以若與豆類、大米、面條等混合吃,可以彌補它的不足。

據有關資料顯示,粟米脂肪中的維生素E含量較高,有益於促進人體內分泌活動;粟米中含有的谷氨酸都有健腦作用;玉米須有很好的利尿、降壓、止血、止瀉和健胃等功效,對治療腎炎、浮腫、膽囊炎、膽結石、黃膽性肝炎、糖尿病、高血壓、血尿、消化不良性腹瀉等都有良好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粟米油,長期食用粟米油,可降低血中膽固醇並軟化動脈血管,是動脈硬化症、冠心病、高血壓、脂肪肝、肥胖症患者和老人理想的食用油。

⑷ 小米的播種時間和種植過程,小米是什麼農作物種出來的

回答
1、小米的播種時間:小米最佳的種植時間是每年的4-5月份,但南方大概2月下旬即可播種,北方稍晚到3月末。2、輪作倒茬:小米不宜重茬,連作一片病害嚴重,雜草多,土壤中的營養要素消耗量大,易造成「歇地」。因此,選擇合理輪作倒茬易於小米豐產豐收。3、精細整地:秋季深耕可以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結構,增強保水能力。加深耕層利於小米根系下扎,使植株生長健壯,從而提高產量。
一、小米的播種時間和種植過程
1、小米的播種時間
(1)小米最佳的種植時間大概是每年4-5月份左右,南方在2月下旬就可以播種,北方稍晚一些大概到3月末。
(2)所以具體的播種時間一定要結合當地具體情況來看,另外,在合適的地區,也可以進行秋播。
2、小米的種植過程
(1)輪作倒茬
1小米不能重茬,連作一片病害就會比較嚴重,如果雜草多,土壤中的營養要素消耗量也會比較大,易造成「歇地」。
2因此,一定要選擇合理輪作倒茬,這樣易於小米豐產豐收。
3小米比較適宜的前茬作物依次是豆、馬鈴薯、甘薯、麥、玉米等茬,為了配合「小米鮓」生產,可以使用蕎麥、糯玉米與小米輪作倒茬。
(2)精細整地
1秋季深耕可以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的結構,增強保水能力。
2加深耕層可以使小米根系下扎,使植株生長健壯,從而提高產量。
3秋深耕一般在20cm以上,結合秋耕可以一次施入基肥,所以,在秋季整地中要做好深翻、保墒工作,這樣才能保證小米發芽出苗所需水分。
(3)施肥
1基肥
(1)基肥一般是在播種前結合深耕整地一次施入,肥料以農家肥為主,高產田以7.5-11.2萬公斤/hm2為宜,中產田為2.2-6.0萬公斤/hm2。
(2)可以將磷肥與農家肥混合漚製作基肥效果最好,基肥一般以秋施或早春施入為宜。
2種肥
(1)種肥在小米生產中已作為一項重要的增產措施而被廣泛使用,氮肥可以做種肥使用,一般能增產10%左右,但用量不宜過多。
(2)使用硫酸銨作種肥時,用量以37.5公斤/ hm2為宜,尿素11.3-15公斤/hm2為宜。
3追肥
(1)追肥增產作用最大的時期是在抽穗前15-20天的孕穗階段,一般以純氮75公斤/ hm2左右為宜。
(2)氮肥較多時,分別可在拔節始期施「座胎肥」, 孕穗期追施「攻粒肥」。
(3)在小米生育後期,可以葉面噴灑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這樣能促進開花結實和子粒灌漿。
(4)播種
1選用良種與種子處理
(1)可以選擇「黃平糯小米」、「施秉紅小米」、「本地糯小米」等品種,也可以選擇省外的「噸谷1號」、「豫谷5號」、「豫谷7號」、「豫谷9號」、「沁州黃小米」、「吉林綠小米」等。
(2)小米在播種前一定要進行種子處理,處理的方法有曬種、浸種、葯劑拌種和種子包衣等,葯劑拌種能防治黑穗病和地下害蟲等。
2播種方式
小米的播種方式有溝播、平作、壟作,溝播也被稱壟溝或平溝種植,一般在旱坡地上使用較多,優點是保水、保肥、保土。
3播量與密度
小米播量一般是0.8-1.0公斤/畝左右,深度為3-5cm,旱地每畝留苗一般為4-5萬株左右。
(5)田間管理
1保全苗
(1)小米的子粒比較小,種子所含能量物質不多,如果出現乾旱,就會很容易造成缺苗而斷壟,因此一定要加強田間管理。
(2)一般在出苗後2-3片葉時進行查苗補種,5-6片時進行間定苗。
2蹬苗促壯
(1)在水肥條件好、幼苗生長旺的田塊,一定要及時進行蹬苗。
(2)蹬苗時間一般是在2-3葉時及時控制肥水、深中耕等。
3中耕除草
(1)小米的中耕管理一般在幼苗期、拔節期和孕穗期,中耕除草2-3次即可。
(2)第1次中耕可以結合間定苗進行,中耕要掌握淺鋤、細碎土塊、清除雜草的技術。
(3)第2次中耕一般在拔節期間,可以結合灌水追肥進行,中耕一定要深,同時進行培土。
(4)第3次中耕在封行前進行,深度一般為4-5cm為宜。
(5)中耕除了要鬆土除草之外,還要進行高培土,以促進根系發育,防止倒伏。
(4)病蟲害防治
1苗期防治
(1)小米定苗後,如果遇到氣候乾旱的情況,為了防止紅蜘蛛快速生長繁殖,一定要使用三氯殺蟎醇噴霧防治。
(2)如果遇到連雨天,田間濕度大,為了防止粟芒蠅繁殖,可以使用菊酯類殺蟲劑噴霧防治。
2成株期防治
(1)小米抽穗後,8月上中旬一般是三代黏蟲繁殖生長期,此時一定要注意檢查,如果發現有黏蟲,要及時用DDV乳劑進行防治。
(2)小米成株期時如果遇連雨天,氣候潮濕,這時小米不抗銹病,病葉率在1%-5%時,可以使用粉銹寧兌水噴霧等化學保護方法進行防治。
(3)7月下旬時,如果雲陰雨天較多,小米徑基部容易出現雲狀病班,這時可以採用紋枯靈或井岡黴素進行噴霧防治。
二、小米是什麼農作物種出來的
1、小米是由穀子培育出來的。小米也被稱為粟,北方將其稱為穀子。小米起源於中國的黃河流域,是中國古代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籽粒較小,直徑在1mm左右。
2、小米的整個生長周期大概是80-130天左右,它比較耐旱,耐貧瘠能力較強,非常適合在乾旱,缺乏灌溉的地區生長。目前中國的小米產量占據了全世界80%,其中冀、魯、豫三省的產量佔了全國產量64.3%。
3、粟的種植歷史比較悠久,在唐代之前,粟一直都是中國北方居民的主要糧食之一,直到宋朝末期,隨著水稻和小麥逐漸發展,粟才退居二線。

⑸ 小米種植技術

北方旱地種的一種糧食作物。

⑹ 粟米(小米)在湖北讓啥時播種

小米種子在八、九月份采種,到次年進行春播,在天氣轉暖之後,南方大概2月下旬即可播種,北方稍晚到三月末。 植物在不同地方生長會存在差異。

要想種好小米,還有很多關鍵的地方,筆者也是經過多次失敗的種植經歷,最後經過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才成功種好了小米種子,以下是成功種植的具體步驟:

1、種子選擇,選擇優質的小米種子,才能使小米高產。優質的種子一般大小均勻,顏色金黃有光澤,且氣味清香。假如你買的種子大小不一、無光澤、有怪味,是不可能生長好的。

2、催芽醒種,播種之前,先將種子溫水浸泡一天,使其吸水軟化外殼,幾天後,種子露白發芽,播撒到苗田裡即可。

3、種植土壤,小米種子適應性強,一般種植在土壤肥沃的耕田裡。種植前一定要先翻耕土壤,施足肥料,必要時對土壤進行改良。然後保證光照充足,灌溉良好。

4、播種方法,小米種子播種是採用撒播方法。直接均勻撒播到苗床,再用木板輕輕壓平種子到土壤里。注意每畝種5千克即可,種子不可被埋藏。

5、撫育養護,種子播下後,需要做好苗期管理。在幼苗長出5-6片葉子時候進行間苗工作,田間除草要時常進行,乾旱的時候要保證灌溉水源,不可使其長期失水,花粉傳授、殺蟲劑品種選擇,每一樣都很重要。一旦某部分工作沒做好,就會導致當年的小米產量減少。所以像這種日常種植作物一定要精心種植,不可偷懶。
小米最佳的播種時間是每年的4-5月份,但南方大概2月下旬即可播種,北方稍晚到三月末。所以具體的播種時間,要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來看。另外,在合適的地區,也可以進行秋播。

小米種植方法是怎樣?

1.選種催芽

選取質量上乘,顆粒飽滿的小米種子,用溫水浸泡一天,使其吸水軟化外殼,幾天後,種子露白發芽,播撒到苗田裡即可。

2.選地整地

選擇地勢平坦,陽光充足的土地來種植。提前整地,除草,施肥,澆水。一般種植在土壤肥沃的耕田裡。種植前一定要先翻耕土壤,施足肥料,必要時對土壤進行改良。然後保證光照充足,灌溉良好。

3.播種育苗

小米種子播種是採用撒播方法。直接均勻撒播到苗床,再用木板輕輕壓平種子到土壤里。注意每畝種5千克即可,種子不可被埋藏。播種深度保持在1~2公分左右即可。

⑺ 小米種植過程中應該如何管理才能實現高產增收呢

小米不僅可以用來烹飪,還可以用來釀酒。眾所周知,其高蛋白、低脂肪、抗氧化、養血等特點使其被越來越多的人用於保健,尤其是孕婦、兒童和老年人。小米是綠色健康的首選。小米的種植過程中,田間管理尤為重要,只要把握好了正確的方法,才能實現高產增收,促進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發展綠色、環保、無污染的種植方式,可以滿足人民的健康需求,順應時代的發展。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關於田間管理的注意事項。

5) 成熟期控制

小米抽穗後,粘菌第三代繁殖期為8月1日至8月中旬。此時,要注意檢查。如發現粘蟲,應及時預防。在雨季,如果小米不耐潮濕,病葉率在1%到5%之間。

以上就是關於小米種植過程中田間管理的注意事項,供大家了解參考和學習,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常言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種植技術水平,實現高產增收。

⑻ 怎麼種植小米

一、播種時間

小米草種子的好播種時間是春季四五月份,這種植物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二十度,這個時節的氣候溫暖,降水也比較充沛,對種子發芽極為有利,能讓出芽效果達到很好的狀態。

閱讀全文

與小米的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凍干燕窩的食用方法 瀏覽:95
成都中風鍛煉小方法 瀏覽:293
五星紅旗怎麼折的方法 瀏覽:762
成年人經常磨牙解決方法 瀏覽:318
預制剪力牆結構鋼筋連接方法 瀏覽:310
兒童遠視訓練方法 瀏覽:21
練字的技巧與方法視頻 瀏覽:235
塑料模具研究方法 瀏覽:778
系蝴蝶結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79
高中檢測氨水的方法和現象 瀏覽:287
法壓壺的使用方法 瀏覽:128
環境檢測水質分析方法 瀏覽:223
眼鏡片卡槽拉絲與鏡架安裝方法 瀏覽:460
有什麼方法可以矯正近視眼 瀏覽:541
億萬台電腦列數字說明方法 瀏覽:36
初中生高考題解決方法 瀏覽:441
特殊測量技術方法特點 瀏覽:541
用化學方法鑒別真金和假金子黃銅 瀏覽:9
羊五號病怎麼治療土方法 瀏覽:486
增強手指肌力的訓練方法 瀏覽: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