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能用簡單的語言概括一下酶的分離純化步驟
酶的分離純化一般包括三個基本步驟: 即抽提、 純化、 結晶或制劑。
首先將所需的酶從原料中引入溶液, 此時不可避免地夾帶著一些雜質, 然後再將此酶從溶液中選擇性地分離出來, 或者從此溶液中選擇性地除去雜質, 然後製成純化的酶。
⑵ 木霉澱粉酶的純化
從木黴菌株中分離純化出許多澱粉水解酶。從里氏木霉純化出來的葡糖澱粉酶是一個重組體,這個酶的等電點是4.0,支鏈澱粉和澱粉降解的比率為15%。它氨基末端序列中60%的P和S是來自H.resinae葡糖澱粉酶的氨基末端序列,27%的P和S是來自黑麴黴的葡糖澱粉酶的氨基末端序列(Fagerstrom,1994)。里氏木霉葡糖澱粉酶重組體不會影響各自酶的活性,但是重組體的異質糖基化會影響酶的穩定性。從里氏木霉中還純化了另一個葡糖澱粉酶,它的分子量為66kDa,共價碳的數量<1%,酶的最佳活性條件是pH 5.5且溫度為70℃(Fagerstrom et al.,1995)。這個葡糖澱粉酶的60%的多肽氨基酸序列和黑麴黴葡糖澱粉酶一樣。Yamasaki等(1995)從綠木霉中純化了一個a-葡糖澱粉酶,這個酶能水解澱粉、麥芽低聚糖和a-1,3鏈接的葡聚寡糖。這個a-葡糖澱粉酶的分子量為65kDa,酶的最佳活性條件是pH 4.0且溫度為65℃。其中含有a-1,3鏈和有a-1,4鏈的物質的比例為1:16,這個酶主要是參與澱粉的水解,產物以麥芽糖為主,還能產生麥芽三糖及少量葡萄糖。
⑶ 現有一支產澱粉酶活力很高的枯草桿菌斜面種污染了黑麴黴,如何將其分離純化 請列
2.1澱粉酶 澱粉酶是能夠水解糖苷鍵的一類酶的總稱。它可分為a-澱粉酶、β-澱粉酶、葡萄糖澱粉酶和異澱粉酶等。能產生澱粉酶的微生物很多,如枯草芽孢桿菌、馬鈴薯芽孢桿菌等分泌液化型澱粉酶,根霉、黑麴黴等能產生糖化型澱粉酶。 利用細菌生產a-澱粉酶是以液體深層發酵為主。採用麩皮、玉米粉、豆餅粉、米糠和玉米漿等為原料,適當補充硫酸銨、氯化銨、磷酸銨等無機氮,添加少量鎂鹽、磷酸鹽、鈣鹽等無機鹽類。pH中性或微鹼性,溫度控制在27度,通氣攪拌培養24—48h。然後再經分離(除去菌體及不溶物)、濃縮、沉澱、乾燥,即可得到澱粉酶制劑的成品[2]。 利用黴菌生產a-澱粉酶多採用固體發酵。以麩皮為主要原料,酌加米糠或豆餅的鹼水浸出液以補充氮源。pH微酸性,相對濕度90%以上,32—35度下通風培養36—48h後,立即在40度下烘乾或風干,即為工業生產用的粗酶。經粉碎、浸泡、分離、濃縮、沉澱和乾燥等步驟可得到澱粉酶制劑的成品,其純化方法有鹽析法、有機溶劑沉澱法、等電點沉澱法和柱層析法等
⑷ 酶的分離和純化方法是什麼
酶的分離純化一般包括三個基本步驟:即抽提、純化、結晶或制劑。
首先將所需的酶從原料中引入溶液,此時不可避免地夾帶著一些雜質,然後再將此酶從溶液中選擇性地分離出來,或者從此溶液中選擇性地除去雜質,然後製成純化的酶制劑。
酶分離純化的最終目的是獲得單一純凈的酶,因此,容許在不破壞「目的酶」的限度內,使用各種手段;酶與底物和抑制劑的結合常使其理化性質和穩定性發生改變,這種特性已被用於酶的分離純化。
由於酶及其來源的多樣性及與之共存的高分子物質的復雜性,目前還很難找到一種通用的方法以適用於一切酶的純化。為了使一種酶達到高度純化,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協同作用,通過酶活性的跟蹤檢測確定最佳流程。
(4)純化澱粉酶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酶的本性是蛋白質,凡可用於蛋白質分離純化的方法都同樣適用於酶,但酶易失活,故分離純化需在低溫(4℃)、溫和pH(4<pH>10)等條件下進行。
與蛋白質類似,酶易在溶液表面或界面處形成薄膜而變性,因此操作中應盡量減少泡沫形成,此外重金屬易使酶失效,有機溶劑能使酶變性,微生物污染以及蛋白水解酶的存在能使酶分解破壞。
在進行菌種鑒定時,所用的微生物一般均要求為純的培養物。得到純培養的過程稱是分離純化。
⑸ 酶進行提純的方法是什麼
酶,從動植物細胞和微生物中提取之後,往往不能直接應用,這是因為生物在合成酶的同時也合成其他大分子物質。而這些大分子物質會嚴重干擾酶的作用,因此必須把酶從中分離出來。如果酶不純,那麼極有可能在應用中形成幾個生化反應同時進行,結果得到的產物也就不是單一的。當然,酶並不是越純越好。不同的生物化學反應,對酶的純度要求也不一樣。因此,要把酶製成不同的酶制劑,以便適應各種需求。
要對酶進行分離和提純,有多種方法。當酶從生物細胞以及微生物中產生之後,可能留在細胞內,也可能分泌到細胞外面。如果是胞外酶,這就方便多了,只要收集微生物和細胞的培養液進行分離和提純就可以了。如果酶在細胞內(稱胞內酶),則必須研碎細胞,才能把酶提取出來。不論是胞外酶還是胞內酶,都可能會含有一些其他大分子物質,如核酸、蛋白質和澱粉之類的東西。
對付核酸,只要在酶溶液中加入核酸酶,就可以去掉核酸。對於澱粉也比較好辦。最難對付的是蛋白質,因為酶也是蛋白質,能破壞蛋白質的方法也可以破壞酶,所以提純是件比較困難的事。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經過研究,已找到沉澱法、分子過濾法等。採用以上提純方法,就可以得到不同純度的酶,這為酶的廣泛應用打開了方便之門。
⑹ 酶分離純化的主要技術措施有哪些
酶是蛋白質,因此一般蛋白質的分離原則都應該遵行。但酶作為特殊的蛋白質,最重要的原則是一定在純化過程中保持酶的活性,所以純化過程中一般要注意保持低溫、緩沖液配方避免酶的抑制。每個步驟都要檢測酶活性,一方面直觀了解純化的回收率,另一方面可以計算酶的純度。酶的分離純化方法一般根據酶的分子量、等電點、疏水性等生化性質,選擇相應的沉澱、鹽析、層析方法,其中親和層析可以應用可逆性底物作為配基或特異性抗體,制備親和層析膠。酶的分離純化工作主要是,將酶從雜蛋白中分離出來或者將雜蛋白從酶溶液中除去。現有的酶分離純化方法都是依據酶和雜蛋白在性質上的差異而建立的。 1、根據分子大小而設計的方法,如離心分離法、篩膜分離法、凝膠過濾法等。 2、根據溶解度的大小分離的方法,如鹽析法,有機溶劑沉澱法,共沉澱法。
⑺ 酶的分離純化一般經過哪些步驟應注意哪些問題
(1)要注意防止酶的變性失活.
(2)酶的分離純化的目的是將酶以外的所有雜質盡可能的除去,因此,在不破壞所需酶的條件下,可使用各種「激烈」的手段。此外,由於酶和它的底物、抑制劑等具有親和性,當這些物質存在時.酶的理化性質和穩定性發生了一定變化,從而提供了更多條件和方法可供採用。
(3)酶具有催化活性。檢測酶活性,跟蹤酶的來龍去脈,為選擇適當方法和條件提供
直接依據。在工作過程中,從原料開始每步都必須檢測酶活性.一個好的方法和措施會使酶的純度提高倍數大,活力回收高,同時重復性好。
⑻ 如何提取澱粉酶。。。單一的澱粉酶就行了。。。及其檢驗的方法
你好,如果是馬上需要使用的話建議從網上的生物公司直接購買澱粉酶成品。想自己製作的話建議採集自己的唾液,裡面就有唾液澱粉酶。不要將唾液加溫,以免酶失活。檢驗方法可用澱粉遇碘變色的原理,用分光光度計測定酶是否存在,若酶存在,加入澱粉與碘的混合溶液後,因澱粉被澱粉酶分解成糊精,藍色將會有所消退。若需提取單一的純澱粉酶,可以使用電泳法確定唾液澱粉酶蛋白質的分子質量,再用柱層析法將它層析出來。這是一個很麻煩的過程,需要大量的實驗,如果只是為了達成消化澱粉的目的的話,不妨直接使用唾液。如果需要考慮溫度和消化質量的話,買成品是比較省時間的選擇。
如還有問題,歡迎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