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蝸牛是靠什麼來尋找食物的
蝸牛屬軟體動物。蝸牛身體的外面有一個螺旋形的貝殼。殼內貼著一層外套膜。外套膜包裹著柔軟的身體。蝸牛的軟體部分分為頭、腹足和內臟團三部分。頭部有兩對伸縮自如的觸角,前面的一對比較短,能夠觸探土和食物,有觸覺作用,後面的一對比較長。頂端的眼能夠辨別光線的明暗,並且有嗅覺作用。蝸牛的口在頭部的腹面,適於在爬行時取食。蝸牛的腹足寬大、肌肉發達,是蝸牛的運動器官。
蝸牛在爬行時,在貝殼口的右側外套膜的邊緣處會露出一個圓形的小孔,是蝸牛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開口,叫做呼吸孔。
蝸牛通常棲息在溫暖而陰濕的環境中,以植物的莖、葉作為食物。在寒冷的冬季和炎熱乾燥的夏季,蝸牛能夠分泌黏液,將殼口封閉,不吃不動,在枯葉或瓦礫堆中冬眠或夏眠。
2. 蝸牛是怎麼爬行的,蝸牛的天敵是什麼
蝸牛通常會用腹足緊貼在其他的物體上,並利用腹部肌肉作波狀蠕動,然後它就能爬行了,而且它在爬行時一般會留下一行具有保護作用的粘液,使它走在刀刃上也不會有危險。蝸牛具有晝伏夜出的習性,喜歡潮濕,害怕陽光直射與水淹,若溫度低於5℃或者高於40℃,一般有可能使它被凍死或者被熱死,同時水淹也容易導致蝸牛窒息,但是它的生存能力很強,出生後的小蝸牛一般不需要母體照顧,便能爬動和取食,具有自食生存性。
一、蝸牛是怎麼爬行的
1、爬行的方式
(1)在爬行的時候,蝸牛一般會用腹足緊貼在其他的物體上,當腹部肌肉作波狀蠕動時,它便能向前爬行了。
(2)蝸牛在爬行時,一般會在地上留下一行粘液,這是從它體內分泌出的一種液體,一般有保護蝸牛的作用,使它走在刀刃上一般也不會有危險。
2、生活習性
(1)蝸牛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疏鬆多腐殖質的環境中,晝伏夜出且害怕陽光直射,當溫度低於15℃,高於33℃的時候,一般會休眠,而當溫度低於5℃或者高於40℃的時候,一般有可能被凍死或者被熱死,不過每種蝸牛的情況各有不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2)蝸牛雖然喜歡潮濕,但是害怕水淹,水淹一般容易導致蝸牛窒息,不過它的生存能力通常很強。
(3)蝸牛一般具有自食生存性,當小蝸牛出生後便會爬動以及取食,一般不需要母體照顧。
二、蝸牛的天敵是什麼
1、有哪些天敵
(1)雞、鴨、鴿子、老鼠等動物一般是蝸牛的天敵,當蝸牛受到敵害的侵擾時,它的頭與足一般會縮回殼內,並分泌出粘液,封住殼口。
(2)需注意,蝸牛一般主要以植物莖葉、花果及根為食,不僅是農業害蟲之一,也是家畜、家禽某些寄生蟲的中間宿主,因此在有需要時,可以採用合適的方法進行防治。
2、如何防治
(1)通常可以用6%密達殺螺顆粒劑進行防治,也可以在挖土前,每667平方米用50-75kg石灰粉進行防治。
(2)通常可在5月與10-11月蝸牛大量危害時進行人工捉除,一般可以在午夜前後(23點至凌晨1點)進行,每晚一般可以捉1次,連續捉10-15次,直到把它基本捉完為止。
3. 蝸牛是如何吃東西的
蝸牛在吃東西時,會用舌頭舔舐植物,然後藉助舌頭上帶狀的牙齒,將其磨碎,並運送到口腔內部,此外蝸牛頭部的兩對觸角中,後一對較長的觸角頂端長有眼睛,能夠用來尋找食物,而且蝸牛的食性范圍廣,主要以各種蔬菜、農作物、飼料等為食物。
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濕、松軟透氣、富含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對環境的反應敏感,而且當溫度高於三十三度,或者低於十五度時,蝸牛會進入休眠期,若是低於五度或高於四十度,則蝸牛可能出現死亡的情況。
4. 蝸牛的取食方法
蝸牛覓食范圍非常廣泛,主食各種蔬菜、雜草和瓜果皮;農作物的葉、莖、芽、花、多汁的果實;各種青草青棵飼料、多汁飼料、糠皮類飼料、餅粨類飼料均食。
5. 捉蝸牛的方法
首先需要了解蝸牛習性。蝸牛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因此會呆在酥鬆的土裡,但是下雨後,土裡浸滿了水,就沒有了空氣,因此蝸牛就必須爬到土面上,出現在土壤地表上,或者草的葉子上。
所以捉蝸牛可以去雨後的城市綠化帶去捉。不下雨的話,找一片低矮的灌木叢中用一個撒灑水器模擬「人工降雨"從空中灑到灌木叢中,這樣,蝸牛就會鑽到空曠的地方來了,
蝸牛必備工具:棍子(用來撥開殘枝枯葉),放大鏡(用來仔細尋找)。抓蝸牛隻要輕輕捉住蝸牛的殼就可以了,千萬不要用力,否則會捏碎它的殼。冬天捉蝸牛需要注意保暖。
(5)蝸牛的捕食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1、捉動物的基本方法是設置陷阱,設置陷阱的時候,盡量不要驚動當地的其他動物,以免讓動物對已設陷阱有所察覺。
2、捉動物也應該將陷阱設在偏遠一些的地方,因為一旦某 動物被套住,周圍其他的動物就將保持高度警惕。利用炭灰、稀泥或者當地味道濃厚的植物對陷阱進行偽裝。
3、蝸牛喜歡鑽入疏鬆的腐殖土中棲息、產卵、調節體內濕度和吸取部分養料,時間可長達12小時之久。雜食性和偏食性並存。喜潮濕怕水淹。
6. 蝸牛是怎樣吃東西的
蝸牛的口在頭部的腹面,口裡有帶狀的齒舌,上面長著很多排列整齊的小齒,齒舌可以伸出口外刮取食物。在吃東西時,蝸牛用舌頭舔舐植物,這些牙齒像銼一樣把食物磨碎,並運送到口腔內。
蝸牛食性雜,寄主多,除危害綠葉菜外,還危害十字花科、茄科、豆科、葫蘆科等許多種蔬菜及農作物,幼苗、成株均可受害。
蝸牛幼小時僅取食葉肉,殘留表皮;稍大的個體用齒舌刮食植株葉片和莖部,舐磨成小孔甚至將莖部吃斷,或葉片呈不整形缺刻,或殘留葉脈,嚴重危害時可造成缺苗斷壟。
(6)蝸牛的捕食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蝸牛生長環境:
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濕、疏鬆多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晝伏夜出,最怕陽光直射,對環境反應敏感,最適合環境:溫度16~30℃(23~30℃時,生長發育最快);空氣濕度60%~90%;飼養土濕度40%左右;pH為5~7。
當溫度低於15℃,高於33℃時休眠,低於5℃或高於40℃,則可能被凍死或熱死。但是各種蝸牛各不相同。
蝸牛喜歡鑽入疏鬆的腐殖土中棲息、產卵、調節體內濕度和吸取部分養料,時間可長達12小時之久。雜食性和偏食性並存。喜潮濕怕水淹。在潮濕的夜間,並投入濕漉的食料,蝸牛的食慾活躍。但水淹可使蝸牛窒息。自食生存性。
小蝸牛一孵出,就會爬動和取食,不要母體照顧。當受到敵害侵擾時,它的頭和足便縮回殼內,並分泌出粘液將殼口封住;當外殼損害致殘時,它能分泌出某些物質修復肉體和外殼。
具有很強的忍耐性。蝸牛具有驚人的生存能力,對冷、熱、飢餓、乾旱有很強的忍耐性。喜恆溫養殖。溫度恆定在25~28℃之間,生長發育和繁殖旺盛。
蝸牛在爬行時,還會在地上留下一行粘液,這是它體內分泌出的一種液體,即使走在刀刃上也不會有危險。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蝸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