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食療方法有哪些可以排濕

食療方法有哪些可以排濕

發布時間:2022-09-23 19:09:47

⑴ 有什麼食療方法祛濕

九款祛濕食療方:

①紅豆+花生+大棗

做法:

1、紅豆、花生仁洗凈,用冷水浸泡回軟。

2、紅棗洗凈,剔去棗核。

3、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

4、鍋中加入約1500毫升冷水,放入紅豆、花生仁、粳米,旺火煮沸後,放入紅棗,再改用小火慢熬至粥成,以白糖調味即可。

②綠豆+薏米仁

做法:

1、將薏米仁浸泡一夜。

2、將浸泡過的薏仁與綠豆加水煮半個小時。

3、加入白糖即成。(也可以等粥冷卻,加入蜂蜜)

為了增加粥的粘稠度,可以加入燕麥,口感更好。

③鯉魚+紅豆

做法:

1、紅豆100克、紅棗4個、陳皮1/4個、鯉魚1條(約500克)、生薑3片。將各配料洗凈待用。

2、鯉魚宰洗凈,去臟雜,置油鑊煎至微黃,灑入少許水,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此量可供3~4人用。

④黃芪+母雞

做法:

1、將雞斬成小塊,入開水灼去血沫,洗凈。將雞塊、火腿丁、蓮心放入陶鍋,加料酒、蔥姜和清水上大火煮開後,改用小火煲2個小時。

2、准備四個陶器或瓷器、紫砂的湯罐,將洗凈的葯材四等分放入湯罐,每罐加紅棗2粒,如有龍眼肉可放兩到三粒,然後將事先煲好的湯料撈去蔥姜,四等分裝入(裝不下可以留下以後用)湯罐,隔水蒸2-3個小時即可。

喝前根據個人口味自己加適量精製鹽。

⑤冬瓜+雄雞

做法:

1、冬瓜去皮、核、洗凈,切方塊,並在每塊冬瓜面上切一井字,便於入味。

2、冬菇浸軟,用糖、生粉、油腌料拌勻。

3、雞洗凈瀝水切,用鹽、酒、油腌料腌10分鍾。

4、起油鍋爆香雞及姜,下冬瓜,甘筍炒勻,加水一杯半燒滾,放入冬菇,慢火燉至雞熟。

5、將水澱粉、麻油、胡椒粉、糖、鹽作好芡汁,放入鍋內,下蔥兜勻上盤。

⑥豬腰+杜仲+核桃仁

做法:

1、將豬腰裡面的腰臊去掉,撒一些鹽,撕去外膜。把杜仲放進鍋里,加一點鹽水用微火炒干,把炒好的杜仲倒入沙鍋,加入一些清水。

2、把豬腰放進沙鍋里和杜仲一起大火煨煮,加入少許的姜、蔥,煮開後,撇去浮沫,再把核桃仁放進去,加一點鹽,這時改用文火煨。

3、15分鍾後,撈出豬腰,將豬腰改刀切片,切好之後和核桃仁一起裝盤,再澆上一點香油、醬油,撒上香菜,杜仲核桃煲豬腰就做好。

⑦鯉魚+冬瓜

做法:

1、將鯉魚洗凈,去鱗、鰓及內臟,冬瓜削皮,加水與冬瓜煮湯。

2、熟時加生薑、蒜頭,少許油、鹽調味,即可服食。

⑧冬瓜+紅豆

做法:

1、紅豆和大米按1:1的比例洗凈,泡發一夜。

2、冬瓜去皮,切片,不要太薄。

3、加足夠的水,燒開後,熬煮紅豆和大米,至紅豆開裂,加入冬瓜片同煮。

4、熬至冬瓜呈透明狀即可,加鹽或加糖均可。

⑨玉米須+冬瓜皮+紅豆

做法:

1、首先紅豆放入鍋內,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水燒開。

2、煮到滾以後再加冬瓜皮,玉米須,轉小火熬到紅豆開花,冬瓜皮也就爛了。再加點老冰糖熬會即可。(最後可以連冬瓜皮起吃)

⑵ 去掉體內寒濕用食療方法,有哪些食物除濕效果好呢

一般來說,身體里的濕氣如果非常嚴重,就會出現四肢沉重、身體疲倦、沒有精神等症狀。想要讓自己變得有活力,就需要把身體裡面的濕氣去除。實際上,很多食物都可以達到很好的祛濕作用。

五、桑枝鮮雞湯

需要40克的桑枝,一隻雞,三片生薑,把桑枝洗干凈用水浸泡,雞洗干凈去除內臟和生薑一起放在鍋里進行煮,大火煮開之後改為小火煮三個小時,最後加入生油和食鹽就可以了,具有祛風濕、利關節的功效。

如何靠食療祛除濕氣

如何靠食療祛除濕氣

如何靠食療祛除濕氣,對於有濕氣的人來說,不僅平時容易犯困打瞌睡,還容易導致肥胖,所以應當努力祛除濕氣,食療就是一種有效又簡單的辦法,以下是如何靠食療祛除濕氣的相關知識分享。

如何靠食療祛除濕氣1

食療除濕氣最好的方法

冬瓜排骨湯

冬瓜排骨湯是食療除濕氣最好的方法之一,冬瓜和排骨都能加快人體內濕毒代謝,能提高身體多器官功能,並能防止多餘水分在身體內堆積,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把冬瓜洗凈以後切成塊與剁成塊狀的排骨一起入鍋,加適量清水煲煮成湯,出鍋前放少量食用鹽調味就可以。

紅豆薏米湯

紅豆薏米湯也是食療除濕氣最好的方法之一,紅豆和薏米都具有一定的除濕功效,把它們搭配在一起食用,能讓他們的廚師功效更加出色,可加快身體內多餘水分代謝,並能去除身體內的濕氣,能讓人類身體虛胖和體虛無力等症盡快減輕。

玉米須水

用玉米須煮水喝也是食療除濕氣最好的方法之一,因為玉米須本身就是一種能力水消腫的中葯材,它能加快人體內多餘水分代謝,並能補脾祛濕,對人類經常出現的濕疹和身體水腫以及大便不通暢等症都有特別好的預防和緩解作用。

白扁豆湯

白扁豆也是一種能去除濕氣的保健食材,人們用它煮湯喝是去除濕氣最有效的食療方法,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把適量白扁豆淘洗干凈以後,用清水浸泡兩小時,然後取出入鍋,加適量清水,放入適量山葯,一起煲煮成湯,做好以後取出直接食用就能祛除人體內的濕氣。

如何靠食療祛除濕氣2

什麼是體內濕氣

體內濕氣大多是因為喜歡喝冷飲、貪吃生冷瓜果或者是冰激淋等寒涼之物,損傷我們身體陽氣所導致的。

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的身體對於外界的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有著很好的自然調節的能力,但是大多數人會因為身體體質的原因,或者是因為疾病、生活習慣不良等,造成身體內的水分調控系統失衡,水分排不出去了,那麼就會堆積在我們的體內,形成濕邪,因此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如何判斷自己的身體內有濕氣

中醫理論上認為,我們的脾臟能運化水濕,脾喜燥而惡濕,所以說如果我們身體內的濕氣太重,那麼就會傷害體內的脾臟,從而導致我們的身體出現很多疾病。

病人往往會出現頭暈、頭痛、頭重、四肢酸軟、身體乏累、關節屈伸不利、胸中郁悶、腹部脹滿、惡心欲吐、食慾不振、大便溏泄、舌苔厚膩等症狀,我們可以根據這些情況來判斷我們的身體內到底有沒有濕氣的出現。

濕氣太重的人吃東西偏好重口味,這樣高油高鹽的食物吃多了就很容易造成身體循環不暢通,身體內的濕氣郁積。

而且濕氣太重的人,一般都是怕冷的,身體就會選擇囤積更多的脂肪來保溫,人就很容易發胖,除此之外,濕氣太重還會造成氣血不足,代謝能力也就跟不上,身體內的廢物就難以排出體外。

毒素堆積在身體內,我們就會變的越來越胖,難以瘦身,而且氣色也會變的非常不好。

重點來了:如何祛濕

首先,我們在平時做飯的.時候,適當的放一點香料,比如砂仁、花椒等,這些東西都有振奮陽氣和祛除濕氣的功效。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在飲食方面多下一點功夫,比如去吃冬瓜、綠豆、赤小豆、薏米等,這些食物都是有祛濕的作用的,如果覺得自己身體內的濕氣很重的話,我們可以隔三差五的吃一些,這樣就能很大程度的緩解自己身體內濕氣種的情況。

而且平時我們一定要多增加運動量,每天鍛煉兩個小時,多做一些出汗的運動,比如打球、跑步、跳舞等,讓汗盡量出透,這樣也是可以去濕氣的。

如何健康瘦身

體內濕氣重的人想要健康瘦身,那麼祛除濕氣是最關鍵的,根據上述方法,先把自己身體內的濕氣排出體外,就可以進行瘦身步驟了。

首先,少吃或者是不吃油膩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的蔬菜,健身等於整容,堅持鍛煉可以讓自己的身材變的越來越好,這樣是可以幫助我們完美瘦身的,而且做瑜伽也是一個很不錯的瘦身方法,尤其是高溫瑜伽,不僅流汗祛濕,還能讓自己擁有完美身材。

很努力的減肥卻總是不成功,可能是我們的身體遇到了瘦不下來的難題,濕氣重就是首要的肥胖兇手,所以生活中我們要注意祛濕。

⑷ 除濕氣怎麼食補

一些具有健脾、祛濕、利尿功能的食物都可以起到除濕氣的作用,如薏米、赤小豆、茯苓、山葯、冬瓜、綠豆芽等,適合濕氣重的人群食用。
濕氣重是中醫學的概念,濕氣重的人群會有頭重如裹、嗜睡、面色晦暗、身體睏倦、四肢沉重、關節酸痛沉重、食慾下降、納呆、腹脹等表現。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適當選用以下食物祛濕。
1.薏米、赤小豆: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清熱除痹等功效,葯食同源,為常用的利水滲濕之品;赤小豆可以健脾利尿、清熱除濕。二者搭配,共同煮水飲用,祛濕效果很好。
2.茯苓、山葯:茯苓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安神的功效,可用於脾虛濕盛所致的水腫、泄瀉以及心脾兩虛所致的心悸、失眠等證;山葯沒有直接除濕的功效,與茯苓等其他中葯配伍使用,具有補脾胃,潤肺益腎作用,可以促進體內濕氣有效排出。
3.冬瓜:冬瓜具有清熱瀉火、利尿祛濕、生津解渴的作用。尤其適用於體內濕氣郁久化熱,濕熱內阻,而表現出食慾不振,倦怠乏力,小便短赤等症狀的患者。另外,冬瓜皮的祛濕功效更強,因此,濕氣重的患者在烹飪冬瓜時一定不要去除冬瓜皮。
4.綠豆芽:綠豆芽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濕的作用,針對濕熱郁滯、排便不暢者十分適宜。

⑸ 食療怎麼祛除濕氣

如果診斷出病人體內有濕時,我經常給病人推薦兩種「葯」,這兩種葯既能祛除體內濕邪,還能當水喝、當飯吃。這兩種「葯」,一是薏米,一是赤小豆(紅小豆),一起熬湯喝,是清除體內濕氣最好的偏方。

⑹ 去濕氣的食療方

最近降雨多,天氣又悶熱,人們體內的濕氣比較重要,要注意祛濕,眾所周知 中醫 講究陰陽平衡,如果一個人的濕氣過重的話,那麼是一定會引起很多的 疾病 的,像 便秘 ,就是一種常見的濕氣過重的表現,當然了如果一個人濕氣過重的和衣而卧,就會疾病纏身,對 健康 是非常不利的,而對於一些怕胖的人來說濕氣過重,更是引起肥胖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而最近降雨多,天氣又悶熱,人們體內的濕氣比往常重,去濕氣可以吃些祛濕食物,下面是我整理的資料,希望大家能喜歡!
能去濕氣的食物
1、薏米

中醫稱薏米為“薏苡仁”,是祛濕消腫的上品。薏米是清除體內濕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時節陰雨連綿,空氣濕黏,很多人都會“傷暑”,這時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的作用。

推薦 食譜 :薏米紅豆湯

不需考慮什麼比例,將兩種 食材 各抓一把來熬湯,可放點冰糖,祛濕效果極佳。其有效成分大半在湯里,因此可灌入瓶中帶到單位去喝。建議不加大米,大米有濕氣,雖然口感好但會使功效大打折扣。

2、鯉魚

夏季氣候溫熱潮濕,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於祛濕開胃、利水消腫。而從 營養 學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極易被 消化 吸收。

推薦食譜:鯉魚湯

鮮鯉魚1000 克、蔥白15 克、蓽茇5 克、料酒10 克、川椒10 克、味精1 克、生薑.15 克、醋15 克、香菜30 克、精鹽10 克,鮮鯉魚去鱗鰓、內臟,洗凈,切成3 厘米的小塊;將蔥、姜拍破。將蓽茇、鯉魚、蔥、姜、川椒、精鹽、料酒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移文火上燉熬約40 分鍾。加入醋和味精後,即可出鍋。

3、白扁豆

白扁豆就是一味補脾暖胃,化濕消暑、補虛止瀉的葯食兩宜佳品。

推薦食譜:白扁豆大米粥

白扁豆25g、大米50g、清水1000ml。將白扁豆洗凈後泡8-10個小時,大米洗凈,用清水泡1個小時後,與白扁豆放入砂鍋中,砂鍋中加入清水,大火煮開,小火燉至扁豆熟軟即可。

4、荷葉

荷葉色青綠,氣芬芳,是傳統葯膳中常選用的原料。荷葉有清暑利濕、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等功效。近代研究證實,荷葉有良好的降 血脂 、降膽固醇和 減肥 的作用,其 食療 范圍進一步擴大。

推薦食譜:荷葉煮茶

這是涼茶的經典配方,有清暑利濕、涼血止血的作用。將荷葉撕成小片,用開水沖泡就可以了,淡淡的清香,再配點冰糖,一天喝兩次,的確是夏季美飲。其實,荷葉茶是四季飲品,夏季祛濕,秋冬季也可降脂。很多人在夏天 收集 荷葉,晾曬後在秋冬季泡水喝,的確是不錯的主意。
其他祛濕食物
1、苦瓜

苦瓜內含奎寧。具有 清熱 解毒 、祛濕止癢之功。可用於治療熱毒、癤瘡、痱子、 濕疹 等病症。

2、韭菜

韭菜內含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及鈣。磷、鐵、蛋白質、纖維素等。韭菜還有解毒祛濕的功效,故韭菜汁外搽可治濕疹。

3、紅豆

紅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可在睡前將紅豆用電鍋燉煮浸泡一段時間,隔天將無糖的紅豆湯水當開水喝,能有效促進 排毒 。

4、胡蘿卜

胡蘿卜對改善便秘很有幫助,也富含β-胡蘿卜素,可中和毒素。新鮮的胡蘿卜排毒效果比較好,因為它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檸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

5、地瓜

地瓜所含的纖維質松軟易消化,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連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6、綠豆

綠豆具清熱解毒、除濕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綠豆湯有利於排毒、消腫,不過煮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有機酸、維生素受到破壞而降低作用。
為什麼 養生 要進行食療?
中醫歷來強調“葯療不如食療”,以食物為葯物具有以下幾大優勢,這也是為什麼要選擇食療來進行養生的原因。

1.食療不會產生任何毒副作用。而葯物治病則不然,長期使用往往會產生各種副作用和依賴性,而且還可能對人體的某些健康造成影響。

2.這些食物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之物,價格低廉,有的甚至不花分文,讓我在日常用餐中便可達到治病的目的,這又是昂貴的醫葯費所無法比擬的。

3.食物為葯還具有無痛苦的優點,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針,吃葯,甚至手術之苦。

食療是最好的 偏方 ,食療確實對防病治病 有很好好的功效,有不同於葯物治療的優點,但不等於食療能包治百病,也不能因此代替葯物治療。

⑺ 吃什麼食物可以去濕氣

1、大蒜

蒜是很好的祛濕食材。可以多吃蒜苗,在做菜的時候可以多加蒜蓉調味,做瘦肉粥或是肉骨粥等葷粥品的時候可以加點蒜瓣,燉湯則可以加點大蒜。

參考資料:人民網-祛除體內濕氣很簡單 吃這15種食物

⑻ 吃什麼可以去濕氣

祛濕類食物有促進水濕排出的作用,宜於治療濕症。


1.茯苓利水滲濕,健脾補氣止瀉,寧心安神。宜於脾虛水停於胃,寒濕腹瀉。不宜與米醋同食。

2.冬瓜利水消痰,消熱解毒。宜於濕熱泄瀉。虛寒泄瀉者忌食。

3.蠶豆清熱利濕,健脾澀精。宜於濕熱泄瀉。氣滯腹脹者忌食。

4.赤小豆利水除濕,通乳,解毒排膿。宜於濕熱泄瀉。

5、薏苡仁(薏米)健脾利濕,清熱排膿。宜於脾虛水停於胃,脾虛泄瀉,寒濕泄瀉。

6、玉米補中健胃,除濕利水。宜於脾虛泄瀉,濕熱泄瀉。


7.白豆蔻化濕行氣,溫中止嘔,健胃消滯,解酒。宜於氣滯濕阻,胃脹腹痛,食慾不振,嘔吐。熱症、陰虛症忌食,不宜久煮。

下面介紹幾種健脾去濕食療偏方:

1.薏米紅豆粥,它的功效主要就是祛濕,能夠祛除體內的濕氣,非常適合夏季及體內濕氣較重的人食用。既能當飯吃,還能當茶喝,是祛濕健脾的佳品。薏米紅豆粥的做法:薏米和紅小豆按2:1配好(大約數就可以啦)。把薏米和紅小豆洗凈浸泡一晚。把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用猛火煮開,改慢火煮至薏米爛熟即可。喝的時候可以酌量加些冰糖或紅糖。
有人說熬薏米紅豆粥的時候,加一把大米,味道更美。我勸你千萬不要這樣做,因為大米含有濕氣,而紅豆和薏米都是祛濕的,一旦加進去大米,就等於加進去了濕氣,雖然味道可能更好了,但對於養生來說並非好事,就因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紅豆、薏米就都白費了,功效全無。
2.參芪粥健脾祛濕

做法是:黃芪15克,黨參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紅棗2個,大米100克。先將薏米、扁豆炒至微黃,紅棗去除核,用清水洗凈黃芪、黨參並放入砂鍋內,加水煎汁。葯汁熬好後,去除葯渣,將炒薏米、炒扁豆、紅棗肉、大米一同放進葯汁中煮沸,後用文火煮成粥。

黃芪、黨參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夠祛濕,做成能夠養胃的粥,可補中益氣,健脾祛濕,緩解夏季帶來的身體不適。建議可以在粥中加點荷葉,其芳香的味道能夠醒脾化濕、開胃。

需要注意的是,黨參和黃芪是補氣的葯物,冬季進補時使用更為妥當。如果氣虛、乏力的症狀不是十分明顯,最好在粥中少放一些,避免上火。

⑼ 生活中祛濕的食療方有哪些

1.祛濕食療是首選。
白扁豆白芷茶含白扁豆、白芷、茯苓、薏仁、馬齒莧,均是葯食同源的葯材,能從根源除濕。茶中富含大量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等功效,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虛濕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濕良方。
2.馬齒莧橘皮茶
馬齒莧10g,橘皮3g,枸杞子3g,甘草2克,將這些原料一同用滾開水沖泡,代茶飲,每天1劑。具有祛風除濕、去火平肝的作用。
3.菊花麥冬茶
原料:菊花、決明子5克、麥冬、白扁豆3克
做法:將所有原料洗凈切碎,放入杯中,開水沖泡即可。

閱讀全文

與食療方法有哪些可以排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豬肉價格下跌的解決方法 瀏覽:933
泉州學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 瀏覽:962
神經源性膀胱工傷治療方法 瀏覽:965
如何選擇設計特殊雜質檢查方法 瀏覽:15
電纜線接線方法視頻 瀏覽:776
湖南煙熏肉食用方法 瀏覽:311
釣具的連接方法 瀏覽:134
細胞增生的治療方法 瀏覽:834
下列處理方法不正確的是 瀏覽:167
舒適進入安裝方法 瀏覽:225
用什麼方法粘膠最快 瀏覽:607
無線加濕器的安裝步驟及使用方法 瀏覽:803
歐萊雅洗面乳使用方法 瀏覽:819
win8怎麼設置鎖屏圖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41
爛地面地坪施工方法簡單 瀏覽:697
穩壓電路計算方法視頻 瀏覽:849
不用安全繩攀岩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701
作業反應的教學方法 瀏覽:454
247乘101的簡便方法 瀏覽:108
可存放時間的計算方法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