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偶遇抽樣方法怎麼做

偶遇抽樣方法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2-09-23 12:01:28

㈠ 偶遇抽樣法的概念

偶遇抽樣(accidental sampling)又稱為便利抽樣(Convenience Sampling),是指研究者根據實際情況,為方便開展工作,選擇偶然遇到的人作為調查對象,或者僅僅選擇那些離得最近的、最容易找到的人作為調查對象。例如在廣場選擇對來往行人進行調查。偶遇抽樣基本理論依據是,認為被調查總體的每個單位都是相同的,因此把誰選為樣本進行調查,其調查結果都是一樣的。而事實上並非所有調查總體中的每一個單位都是一樣的。只有在調查總體中各個單位大致相同的情況下,才適宜應用偶遇抽樣法。 「街頭攔人法」和「空間抽樣法」是偶遇抽樣的兩種最常見的方法。「街頭攔人法」是在街上或路口任意找某個行人,將他(她)作為被調查者,進行調查。例如,在街頭向行人詢問對市場物價的看法,或請行人填寫某種問卷等。「空間抽樣法」是對某一聚集的人群,從空間的不同方向和方位對他們進行抽樣調查。例如,在商場內向顧客詢問對商場服務質量的意見;在勞務市場調查外來勞工打工情況等。

㈡ 偶遇抽樣是指

偶遇抽樣又稱隨意抽樣、方便抽樣,是一種為配合研究主題而由調查者於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社區的某一位置上,隨意選擇回答者的非概率抽樣方法。非概率抽樣指抽樣時沒有採取隨機抽樣的方法,不是總體中的每一個研究個體都有機會被選擇進入樣本。

偶遇抽樣又稱隨意抽樣、方便抽樣,是一種為配合研究主題而由調查者於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社區的某一位置上,隨意選擇回答者的非概率抽樣方法。非概率抽樣指抽樣時沒有採取隨機抽樣的方法,不是總體中的每一個研究個體都有機會被選擇進入樣本。

㈢ 抽樣調查都有哪些方式方法

抽樣調查方法:等距抽樣、類型抽樣、整群抽樣。

1、等距抽樣:將總體各單位按一定標志或次序排列成為圖形或一覽表式(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排隊),然後按相等的距離或間隔抽取樣本單位。

特點是:抽出的單位在總體中是均勻分布的,且抽取的樣本可少於純隨機抽樣。等距抽樣既可以用同調查項目相關的標志排隊,也可以用同調查項目無關的標志排隊。

2、類型抽樣:將總體單位按其屬性特徵分成若干類型或層,然後在類型或層中隨機抽取樣本單位。

特點是:由於通過劃類分層,增大了各類型中單位間的共同性,容易抽出具有代表性的調查樣本。該方法適用於總體情況復雜,各單位之間差異較大,單位較多的情況。

3、整群抽樣:就是從總體中成群成組地抽取調查單位,而不是一個一個地抽取調查樣本。

特點是:調查單位比較集中,調查工作的組織和進行比較方便。但調查單位在總體中的分布不均勻,准確性要差些。

根據抽選樣本的方法,抽樣調查可以分為概率抽樣和非概率抽樣兩類。概率抽樣是按照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原理從調查研究的總體中,根據隨機原則來抽選樣本,並從數量上對總體的某些特徵作出估計推斷,對推斷出可能出現的誤差可以從概率意義上加以控制。

(3)偶遇抽樣方法怎麼做擴展閱讀:

抽樣調查從研究對象的總體中抽取一部分個體作為樣本進行調查,據此推斷有關總體的數字特徵,經濟性好,實效性強,適應面廣,准確性高。

抽樣調查是根據部分實際調查結果來推斷總體標志總量的一種統計調查方法,屬於非全面調查的范疇。它是按照科學的原理和計算,從若干單位組成的事物總體中,抽取部分樣本單位來進行調查、觀察,用所得到的調查標志的數據以代表總體,推斷總體。

適用范圍:

第一、不能進行全面調查的事物。有些事物在測量或試驗時有破壞性,不可能進行全面調查。如,電視的抗震能力試驗,燈泡的耐用時間試驗等。

第二、有些總體從理論上講可以進行全面調查,但實際上不能進行全面調查的事物。如,了解某個森林有多少棵樹,職工家庭生活狀況如何等。

第三、抽樣調查方法可以用於工業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第四、利用抽樣推斷的方法,可以對於某種總體的假設進行檢驗,來判斷這種假設的真偽,以決定取捨。

㈣ 偶遇抽樣的理論依據

偶遇抽樣基本理論依據是,認為被調查總體的每個單位都是相同的,因此把誰選為樣本進行調查,其調查結果都是一樣的。而事實上並非所有調查總體中的每一個單位都是一樣的。只有在調查總體中各個單位大致相同的情況下,才適宜應用偶遇抽樣法。 「街頭攔人法」和「空間抽樣法」是偶遇抽樣的兩種最常見的方法。
「街頭攔人法」是在街上或路口任意找某個行人,將他(她)作為被調查者,進行調查。例如,在街頭向行人詢問對市場物價的看法,或請行人填寫某種問卷等。
「空間抽樣法」是對某一聚集的人群,從空間的不同方向和方位對他們進行抽樣調查。例如,在商場內向顧客詢問對商場服務質量的意見;在勞務市場調查外來勞工打工情況等。

㈤ 四種非概率抽樣的操作步驟及適用環境

非概率抽樣依抽樣特點可分為方便抽樣、定額抽樣、立意抽樣、滾雪球抽樣和空間抽樣.
①方便抽樣
樣本限於總體中易於抽到的一部分.最常見的方便抽樣是偶遇抽樣,即研究者將在某一時間和環境中所遇到的每一總體單位均作為樣本成員.「街頭攔人法」就是一種偶遇抽樣.某些調查對被調查者來說是不愉快的、麻煩的,這時為方便起見就採用以自願被調查者為調查樣本的方法.方便抽樣是非隨機抽樣中最簡單的方法,省時省錢,但樣本代表性因受偶然因素的影響太大而得不到保證.
②定額抽樣
定額抽樣也稱配額抽樣,是將總體依某種標准分層(群);然後按照各層樣本數與該層總體數成比例的原則主觀抽取樣本.定額抽樣與分層概率抽樣很接近,最大的不同是分層概率抽樣的各層樣本是隨機抽取的,而定額抽樣的各層樣本是非隨機的.總體也可按照多種標準的組合分層(群),例如,在研究自殺問題時,考慮到婚姻與性別都可能對自殺有影響,可將研究對象分為未婚男性、已婚男性、未婚女性和已婚女性四個組,然後從各群非隨機地抽樣.定額抽樣是通常使用的非概率抽樣方法,樣本除所選標識外無法保證代表性.
③立意抽樣
立意抽樣又稱判斷抽樣,研究人員從總體中選擇那些被判斷為最能代表總體的單位作樣本的抽樣方法.當研究者對自己的研究領域十分熟悉,對研究總體比較了解時採用這種抽樣方法,可獲代表性較高的樣本.這種抽樣方法多應用於總體小而內部差異大的情況,以及在總體邊界無法確定或因研究者的時間與人力、物力有限時採用.
④滾雪球抽樣
以若干個具有所需特徵的人為最初的調查對象,然後依靠他們提供認識的合格的調查對象,再由這些人提供第三批調查對象,……依次類推,樣本如同滾雪球般由小變大.滾雪球抽樣多用於總體單位的信息不足或觀察性研究的情況.這種抽樣中有些分子最後仍無法找到,有些分子被提供者漏而不提,兩者都可能造成誤差.
⑤空間抽樣
對非靜止的、暫時性的空間相鄰的群體的抽樣方法.例如,遊行與集會沒有確定的總體,參加者從一地到另一地,一些人離去又有一些人進來,但這些事件是在一定范圍內進行的.對這樣的總體在同一時間內抽樣十分重要,以便樣本組成不會經歷時間上的太大變化.具體作法是:若干調查員間隔均勻的距離,從某一方向開始,訪問離他最近的人,然後每隔一定步數抽取一人為調查對象.

㈥ 在不知道總體的前提下,怎麼抽樣

不知道總體時,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抽樣方法:
1、偶遇抽樣:是指研究者根據現實情況,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或者僅僅選擇那些離得最近的、最容易找到的人作為調查對象的方法。
2、判斷抽樣:調查者根據研究的目標和自己主觀的分析來選擇和確定調查對象的方法。
3、雪球抽樣:當無法了解總體情況時,可以從總體中少數成員入手,向他們詢問其他符合條件的人,再去找那些人並再詢問他們知道的人。如同滾雪球一樣。

㈦ 非概率抽樣一般包括哪些具體的抽樣方法

常用的非概率抽樣方法有以下四類:

1、方便抽樣(Convenience sampling)

指根據調查者的方便選取的樣本,以無目標、隨意的方式進行。例如:街頭攔截訪問(看到誰就訪問誰);個別入戶項目誰開門就訪問誰。

優點:適用於總體中每個個體都是「同質」的,最方便、最省錢;可以在探索性研究中使用,另外還可用於小組座談會、預測問卷等方面的樣本選取工作。

缺點:抽樣偏差較大,不適用於要做總體推斷的任何民意項目,對描述性或因果性研究最好不要採用方便抽樣。

2、判斷抽樣(Judgment sampling)

指由專家判斷而有目的地抽取他認為「有代表性的樣本」。例如:社會學家研究某國家的一般家庭情況時,常以專家判斷方法挑選「中型城鎮」進行。

也有家庭研究專家選取某類家庭進行研究,如選三口之家(子女正在上學的);在探索性研究中,如抽取深度訪問的樣本時,可以使用這種方法。

優點:適用於總體的構成單位極不相同而樣本數很小,同時設計調查者對總體的有關特徵具有相當的了解(明白研究的具體指向)的情況下,適合特殊類型的研究(如產品口味測試等);操作成本低,方便快捷,在商業性調研中較多用。

缺點:該類抽樣結果受研究人員的傾向性影響大,一旦主觀判斷偏差,則根易引起抽樣偏差;不能直接對研究總體進行推斷。

3、配額抽樣(Quota sampling)

指先將總體元素按某些控制的指標或特性分類,然後按方便抽樣或判斷抽樣選取樣本元素。

相當於包括兩個階段的加限制的判斷抽樣。在第一階段需要確定總體中的特性分布(控制特徵),通常,樣本中具備這些控制特徵的元素的比例與總體中有這些特徵的元素的比例是相同的,通過第一步的配額,保證了在這些特徵上樣本的組成與總體的組成是一致的。

在第二階段,按照配額來控制樣本的抽取工作,要求所選出的元素要適合所控制的特性。例如:定點街訪中的配額抽樣。

優點:適用於設計調查者對總體的有關特徵具有一定的了解而樣本數較多的情況下,實際上,配額抽樣屬於先「分層」(事先確定每層的樣本量)再「判斷」(在每層中以判斷抽樣的方法選取抽樣個體);費用不高,易於實施,能滿足總體比例的要求。

缺點:容易掩蓋不可忽略的偏差。

4、滾雪球抽樣(Snowball sampling)

指先隨機選擇一些被訪者並對其實施訪問,再請他們提供另外一些屬於所研究目標總體的調查對象,根據所形成的線索選擇此後的調查對象。

第一批被訪者是採用概率抽樣得來的,之後的被訪者都屬於非概率抽樣,此類被訪者彼此之間較為相似。例如:如在目前中國的小轎車車主等。

優點:可以根據某些樣本特徵對樣本進行控制,適用尋找一些在總體中十分稀少的人物。

缺點:有選擇偏差,不能保證代表性。

(7)偶遇抽樣方法怎麼做擴展閱讀

抽樣是有一定規則的,抽樣的基本要求是:

1、總體范圍的確定

抽樣首先要明確規定抽樣的總體范圍,一般來說,研究課題和研究目的決定了總體的范圍。如,「上海市區初中學生身體素質的調查」這個課題的總體就是上海市區全體初一至初三的中學生,不包括郊縣的初中生。如果總體范圍不很清楚,在抽樣前應對總體做出明確的規定。

否則,會對抽取樣本和研究結果的推斷造成麻煩。通常研究課題的確立就已基本框定了總體范圍,研究者要考慮的是為什麼要確定該總體的理由,以及研究的預期效果和可行性問題。

2、抽樣的隨機化

抽樣要盡可能做到隨機化(random)。隨機化是指總體中的每個個體被選入樣本的概率(probability)不為零。也就是說,總體中的每一個個體入選的機會均等。

隨機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原則。抽樣的隨機化是一種精確而科學的過程,是科學研究結果可靠性的保證,可以避免研究者自覺或不自覺的偏見。抽簽、搖獎就是根據抽樣的隨機化原理設計的。嚴格的抽樣必須是隨機的,這樣可避免研究者的主觀傾向或人為因素造成的抽樣偏差(sampling bias)

3、樣本的代表性

樣本的代表性指樣本應具備總體的性質或特徵,樣本能在較大程度上代表總體。樣本研究的關鍵在於抽樣和推論,抽樣是推論的先決條件,樣本的代表性會影響研究結論的可靠性和研究結論的推斷程度。代表性越高的樣本,其研究結果的普遍性就越大。

反之,如果樣本沒有代表性往往會導致研究的失敗。常為人引用的一個例子是:1936年美國的總統大選,當時美國的《文學文摘》雜志曾做了一次關於總統大選的民意調查,調查結果預測蘭登將在總統選舉中獲勝,羅斯福落選。但事實正好相反,選舉結果是羅斯福當選總統。

雖然《文學文摘》雜志的民意調查樣本數很大,但調查者的樣本是從電話號簿和汽車登記冊中抽取的。1936年正是美國經濟大蕭條過後,有汽車有電話的人僅代表了美國選民中的某個特定階層,對於選民總體來說不具備代表性。

這次民意調查的失敗主要在於抽樣偏差,樣本沒有代表性,抽取的樣本在質上與總體特徵不相吻合。與此同時,蓋洛普民意調查所也作了總統大選的調查,只發了2000份問卷,結果預測成功,羅斯福當選總統。

4、合理的樣本容量

樣本容量又稱樣本大小,是指抽取樣本的具體數量。樣本數量的多少是研究無法迴避的問題,是研究設計中重要的一環,也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它既要符合研究目的、內容,滿足教育統計的要求,又要考慮抽樣的可能性,並使誤差減少到最低限度。

一般來說,樣本數越多,代表性越好,但是增大樣本,勢必增加研究的人力、物力、財力,增加研究的難度,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如果樣本數太小,則抽樣誤差較大,樣本不能代表總體,不利於統計分析,影響研究效果。

樣本數量究竟多少為宜,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我們很難說出一個確定的數字,樣本數量要從多個方面綜合起來考慮。

抽樣是以概率論為理論基礎。抽樣的作用是為了合理地減少研究對象,既可以節約人力、物力、時間,又可使研究力量相對集中,使研究工作深入、細致,從而提高研究的准確性和可靠性。

一般來說,定性研究中抽取的樣本很小,樣本有時僅僅是一個案例或一個個體,研究目的是為了對所研究對象進行更深入的了解。而定量研究的樣本數較大,樣本可以是一群個體,並要考慮樣本能否准確代表總體,能否對總體作出推斷。

㈧ 偶遇抽樣是指什麼

偶遇抽樣又稱隨意抽樣、方便抽樣,是一種為配合研究主題而由調查者於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社區的某一位置上,隨意選擇回答者的非概率抽樣方法。

這種抽樣方法適合於對一些特殊情況的調查,像一些時過境遷的突發性事件或現象(違章駕車、騷亂、聚眾鬧事等等)。通過在當場抽取樣本詢問當事者、目擊者、旁觀者以及過往的行人,可以了解事件發生的經過、原因以及對事件的看法和態度。

優點:容易實施,調查的成本低。

缺點:樣本單位的確定帶有隨意性,樣本無法代表有明確定義的總體,調查結果不宜推斷總體。

實際應用

為了提高方便抽樣的准確率,通常應選擇活動較頻繁、結構較完整的社區抽樣。如果選擇的「代表區」很完善(即所要抽取的人,都可能在特定時間和特定的位置上出現),其效果近乎於隨機抽樣。

方便抽樣的優點是方便簡單,節約時間和經費。缺點是由於調查人員往往選擇離自己最近的或最容易接近的人作為回答者,所以會影響抽樣的准確度,因而代表性也較差(有時甚至完全不具代表性)。但盡管如此,它仍是傳播研究中常常要採用的一種非概率的抽樣方法。

意義:

方便抽樣的最大特點是容易實施,調查成本低,因此,方便樣本無法代表有明確定義的總體,將總體樣本的調查結果推廣到總體沒有任何意義。因此,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對總體的相關參數進行推斷,使用方便抽樣不合適。

但在科學研究中,使用方便樣本可以產生一些想法以及對研究內容的初步認識,或建立假設。

閱讀全文

與偶遇抽樣方法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豬肉價格下跌的解決方法 瀏覽:933
泉州學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 瀏覽:962
神經源性膀胱工傷治療方法 瀏覽:965
如何選擇設計特殊雜質檢查方法 瀏覽:15
電纜線接線方法視頻 瀏覽:776
湖南煙熏肉食用方法 瀏覽:311
釣具的連接方法 瀏覽:134
細胞增生的治療方法 瀏覽:834
下列處理方法不正確的是 瀏覽:167
舒適進入安裝方法 瀏覽:225
用什麼方法粘膠最快 瀏覽:607
無線加濕器的安裝步驟及使用方法 瀏覽:803
歐萊雅洗面乳使用方法 瀏覽:819
win8怎麼設置鎖屏圖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41
爛地面地坪施工方法簡單 瀏覽:697
穩壓電路計算方法視頻 瀏覽:849
不用安全繩攀岩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701
作業反應的教學方法 瀏覽:454
247乘101的簡便方法 瀏覽:108
可存放時間的計算方法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