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艾葉怎麼用
1、泡腳水裡加艾葉:夏天很多人喜歡待在空調房間里,雖然說外面艷陽高照,但是人若是長期待在空調房間里,很多人的身體就容易還寒氣給入侵,出現腳底寒的情況,在生活中腳部容易經常冒冷汗,體內的濕寒氣比較重。
2、用艾葉水來洗頭:不少人在夏天,頭皮容易出現瘙癢的情況,用手抓撓頭皮的時候,指甲里都是白色的泥。其實這些白泥是由頭屑、脫落細胞、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汗漬組成的。想要改善頭皮發癢的情況,不妨在平時用艾葉水來洗頭,艾葉具有一定的清潔效果,能夠深層次清理頭皮。
3、艾葉泡茶喝:艾葉泡茶喝味道不太好,因此很少有人會嘗試這樣做,但其實經常喝艾葉泡的茶,能夠很好的幫助人體驅寒,對於女性來說,還能夠幫助女性起到調節月經的效果,女性在平時用艾葉泡茶喝的時候,可以在艾葉里加入一些蜂蜜,這樣能夠提升艾葉水的口感。
醫用價值
艾葉味苦、辛,性溫歸肝、脾、腎經,芳香溫散,可升可降。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降濕殺蟲的功效。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要葯。主治月經不調,痛經,宮寒不孕,胎動不安,心腹冷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
泄瀉久痢,帶下,濕疹,疥癬,癰腫,痔瘡。用治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症,如艾附暖宮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本品搗絨,製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艾葉草
2. 艾葉的食用方法
1、艾葉煮雞蛋
剁碎適量艾葉,置鍋中煮開數分鍾,加入雞蛋煮開即可,還可以加入適量生薑、紅糖。
3. 如何正確使用艾草
艾草的正確使用方法之一就是食用,常見的有艾草雙色卷。
主料:麵粉400克、艾草葉70克
調料:酵母4克、砂糖30克
做法步驟:
1、把艾草嫩葉摘下來後洗干凈
4. 怎樣用艾葉總結三種用法
1、驅蚊
2、止癢
3、祛濕
經驗步驟:
驅蚊就直接將一把艾葉在房間內點燃,不會有明火,只有很多煙,緊閉門窗也可以,可以讓驅蚊效果達到最佳;(註:對跳蚤也很有效果)
2止癢就是將一把艾葉放入一桶水燒開,然後用艾葉水洗澡即可;
3祛濕就是把洗凈的一小把干艾葉加水煮開,15分鍾後喝掉,如果嫌苦可以適當加一點糖,一周兩次,對於痛經很有效。
更多關於怎樣用艾葉總結三種用法,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7f27891616097070.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5. 艾葉的食用方法
1.艾葉:
取原葯材,除去雜質及梗,篩去灰屑。
2.醋艾葉:
取凈艾葉,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勻,悶潤至醋被吸盡,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干,取出晾涼。
3.艾葉炭:
取凈艾葉,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炒至微干,取出,及時攤晾,涼透。
4.醋艾葉炭:
取凈艾葉,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噴入定量米醋,滅盡火星,炒至微干,取出,及時攤晾,涼透。
【成品性狀】
生艾葉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上表麵灰綠色或深黃綠色,有稀疏的柔毛及白色腺點,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質柔軟。氣清香,味苦。醋艾葉呈灰黑色,清香氣淡,略有醋氣。艾葉炭為焦黑色,多捲曲,破碎。醋艾葉炭,形如艾葉炭,略有醋氣。
【炮製作用】
艾葉:
味辛、苦,性溫;無毒。歸肝、脾、腎經。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的功能。生品性燥,祛寒燥濕力強,但對胃有刺激性,故多外用,或搗絨做成艾卷或艾炷。如治療為癰疽不合,瘡口冷滯,以艾煎湯洗後,白膠熏之(《人齋直指方》);治濕疹瘙癢,單用或配雄黃、硫磺煎水外洗(《衛生易簡方》);治妊娠傷寒,汗下後血漏不止,胎氣受損,用膠艾六和湯(《醫壘元戎》)。
醋艾葉:
溫而不燥,並能緩和對胃的刺激性,增強祛寒止痛的作用。如治寒客胞宮的艾附暖宮丸(《古今醫鑒》);治宮寒不孕,或胎為外因所侵而致胎動不安的艾葉湯(《總錄》);治婦人血海虛冷的艾附丸(《楊氏家藏方》);治婦人血虛火旺,血崩不止的膠艾四物湯(《古今醫鑒》)。
艾葉炭:
辛散之性大減,對胃的刺激性緩和,溫經止血的作用增強。可用於崩漏下血,月經過多,或妊娠下血。如治濕冷下痢膿血,腹痛,婦人下血的艾姜湯(《世醫得效方》)。
醋制艾葉炭:
溫經止血的作用增強。
【炮製研究】
艾葉中含有揮發油、鞣質等成分。現代對艾葉的炮製研究主要是以艾葉揮發油、水浸出物、鞣質及小鼠凝出血時間為指標,對其生品、炭炒品、砂燙品、煅炭品及不同溫度、時間下的烘製品進行實驗比較。結果表明,艾葉經加熱炮製後,揮發油含量大幅度降低,且隨溫度的升高、時間的延長呈逐漸降低的趨勢。而悶煅品揮發油含量較其他加熱制炭品高。
艾葉炒炭或烘製後有明顯的止血作用,其中以180℃烘20分鍾和200℃烘10分鍾所得樣品水煎液止血作用最明顯。艾葉止血作用的強弱與鞣質含量的高低關系不大。
6. 艾草的用法
1、艾草可以用來泡腳。取50克艾葉,放入冷水中大火煮,水開5分鍾後關火,蓋上鍋蓋燜至水溫適宜。撈出艾葉,取其葯汁倒入盆中,就可以開始泡腳了。2、艾草可以驅蚊。用手抓一小把艾草捏實,然後放到容器里,用打火機點燃,再放到房間的角落即可。3、艾草可以用來做青團。把艾葉放入鍋中,加少量的鹽煮沸,除掉澀味,再混入糯米粉中,再製作青團即可。
艾是菊科、蒿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主要分布於蒙古、朝鮮、俄羅斯(遠東地區)和中國;分布廣,在中國除極乾旱與高寒地區外,幾乎遍及中國。
艾可全草入葯,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艾葉曬干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殺蟲的農葯或薰煙作房間消毒、殺蟲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艾曬乾粉碎成艾蒿粉,還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
民間認為艾草還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間掛艾草於門上,相沿成習,遂成端午風俗。
7. 艾草的正確使用方法
首先准備一個容器,然後把艾葉草放入容器中,之後用打火機點著放在床底下,這樣能去除霉味,而且燃燒的過程還會帶走一部分潮濕。
8. 艾葉的使用方法
艾葉的使用方法
艾葉的使用方法,對於艾葉很多人都不陌生,相信很多人都是吃過這種艾葉的,這種食材的原料是富含營養的,艾葉是可以作為美容、調節身體循環的草葯,下面詳細了解艾葉的使用方法都有什麼。
1、艾葉曬干後可以作為香囊的填充物,如此香囊不僅味道好,而且很健康。自己動手做香囊一點都不難,將艾葉打磨成艾絨,塞入碎布縫制的袋內即可。
2、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濕、止血、安眠、溫經的功效。對毛囊炎、濕疹有一定療效。在澡盆中用沸水沖泡5—10分鍾,取出艾葉,加水調至適宜水溫即可沐浴。
3、夏天蚊蟲施虐,如果靠殺蟲劑殺蟲,難免被人體誤食,但是如果用艾葉驅除蟲害,那麼就是天然純綠色的驅蟲方法了。將適量艾葉浸泡於山茶油中,置於玻璃瓶里約一個月,等艾葉的成分都析出到油中後,就會散發濃郁的艾香,然後就可以用在驅蟲了。
4、將大米淘洗干凈,在清水中浸泡2小時,將少量新鮮艾葉洗凈,切碎,大米加水燒開後再加入艾葉一同用文火熬成粥,最後根據自己的口味,加鹽或者糖、蜂蜜,清香撲鼻又略帶苦味的口感,下火祛暑。
5、清明節,家家戶戶有往門上懸掛艾葉的習慣,以此來避污穢的風俗,所以平時可以多多收集艾葉。
艾葉,中葯名。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乾燥葉。夏季花未開時採摘,除去雜質,曬干。
艾葉泡水喝的忌諱
第一、艾葉泡水服食的時間不能夠過長
艾草葉的葯效較為重,因此無論是哪些方式應用艾草葉都不必使用時間太長。艾草葉寒性,假如長期應用的會非常容易造成濕邪進入身體,不但達不上健康養生的實際效果,反倒非常容易出現不利身心健康的情況。尤其是應用艾葉泡腳的時間要需注意。
建議一些老人假如覺得到頭昏、夢多的病症,這個時候都不宜服食艾草葉。此外,一些心腦血管病症病人、糖尿病人等,將艾葉泡水喝也是需要留意的。
第二、少年兒童不宜將艾葉泡水喝
一些不適合應用這類中葯材的人要留意不能用艾葉泡水喝,尤其是少年兒童更應忌艾葉泡水。少年兒童階段是孩子的成長較為快速的階段,假如此刻用艾葉泡水食用得話,會非常容易影響小孩的生長發育,不利小孩的身心健康和骨骼的.發展趨勢。
第三、女人月經期內不宜服食艾草葉
生理期的女士不必應用艾葉泡水。上文小小的編也給大夥兒普及化了艾草葉是寒涼的食材,生理期的女士自身就非常容易被濕邪進入身體,造成經痛等月經不調的病症。假如此刻應用艾草葉會加劇這類狀況的產生。
第四、艾葉 泡水的器皿有注重
艾草葉會和一些金屬材料產生化學變化,這類反映十分的不穩定,非常容易造成一些有害物,非常是單寧酸鐵等。所以說,將艾葉泡水所得到的葯水好可以用木盆盛裝而且要立即服食。
第五、艾葉 泡水服食需要忌嘴
堅信這類艾葉泡水的忌諱是很多人都較為生疏的,要想充分發揮出艾草葉大的作用另外又不影響身心健康,那麼在服食這類中草葯材開展適度的忌嘴是十分有必要的。除開在應用這類中草葯材的期內不能夠服食寒性的食材以外,茶葉茶等帶有很多單寧酸的物質還要少觸碰,那樣才可以大限度充分發揮出艾葉的功效,又不容易對人體造成副作用。
1、將艾草切小片,放入泡澡桶中,加入熱水、玫瑰花瓣,泡澡即可;
2、將艾草打磨成粉狀,放入泡腳桶中,加入熱水、薑片,泡腳即可;
3、將艾草打成漿,加入糯米粉,再放入鍋中,攤成艾草餅即可;
4、將艾草放入鍋中,加入水、雞肉、紅棗、鹽、雞精、料酒,煮兩小時即可。
關於艾草
艾草,是菊科、蒿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主根明顯,略粗長,直徑達1.5厘米,側根多。莖單生或少數,高80-150(-250)厘米。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並有白色腺點與小凹點。頭狀花序橢圓形,直徑2.5-3(-3.5)毫米,無梗或近無梗。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花果期7-10月。
艾草的生長環境
艾草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等地,也見於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區,局部地區為植物群落的優勢種。艾極易繁衍生長,對氣候和土壤的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以潮濕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
艾草的分布范圍
艾草分布於蒙古、朝鮮、俄羅斯(遠東地區)和中國;分布廣,在中國除極乾旱與高寒地區外,幾乎遍及中國。日本有栽培。
艾葉的禁忌
第一:艾葉泡水喝後不宜過長。
無論選用哪種方法來使用艾葉,所用的時間不要過長。由於艾葉的性寒,因此如果長期使用這種中葯材,很容易引起身體寒邪入侵,對身體健康不利。尤其是艾葉泡腳時要特別注意時間,通常在十五分鍾至半小時內是最好的,過了這段時間就容易造成腦補供血不足。
第二:兒童不能用艾葉來泡水
艾葉泡水的禁忌還包括部分不適宜服用該中葯材的人群,尤其是兒童,更不宜服用艾葉水。因為在兒童時期是孩子發展最快的階段,此時的發展也與孩子的一生息息相關。假如此時使用艾葉,那很容易導致身體發育畸形,對身體的健康不利。
第三:女性月經期間不宜艾葉
以上就是大家所說的,中醫方面認為,艾葉性寒味苦。女性月經期間身體狀況比較特殊,此時如果服用艾葉,很容易出現月經不調的問題。
第四:艾葉泡茶的容器有一定的講究
艾葉與金屬發生化學反應,反應極不穩定,極易產生有害物質,尤其是鐵鞣酸等。因此說,將艾葉泡水所得的葯液最好能盛在木盆中,而且要適時服用。
第五:泡水喝艾葉需忌口
這種中葯材使用過程中除不能服用寒性食物外,還應減少茶水和其他含有大量鞣酸的物質的接觸,這樣才能使艾葉的功效最大化,而且不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9. 自家曬的艾葉怎麼用
自家曬的艾葉用法如下:
1、曬好的艾葉可用來泡腳。能夠快速去除體內的寒濕之氣,能夠加速我們的血液循環有保健作用。
2、自己曬好的艾葉可以用來製作枕頭。具有安神催眠的作用,艾葉也可以用來製作,香囊具有驅除蚊蟲的作用。
3、曬乾的艾葉可以點燃凈化空氣,消除蚊蟲,是一種天然的蚊香。
10. 艾葉怎樣食用
艾草生長在田間地頭,農村十分多見,您了解艾草的葉子的功效嗎?同時了解它的食法嗎?接下來,我就和大家分享艾葉的食用 方法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艾葉的功效
無論是新鮮的艾草還是干艾草用水煮沸洗澡有祛濕排毒的功效,對於各種皮膚瘙癢有意想不到的治療作用。
端午節 人們弄幾支艾草插在門上面或者門旁的縫子里,一說為紀念愛國詩人,實際上艾草的氣味可以祛除各種害蟲,有的是極其微小的蟲。
有人用干艾熏蒸疼痛處或者身體的生瘡處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中醫用艾疚,就是用干艾治成的艾柱點燃後對准穴位,用艾火熏烤,成為理想的副作用很小的治療方法。例如,泌尿系統的疾病就可以通過熏蒸人體湧泉穴的辦法治療。干艾的熏蒸有很多種辦法,做成圓柱形的艾柱是其中一種,也可以把一把干艾直接放在患處的下放點燃熏蒸。
新鮮艾葉可以切碎和面一道做成窩頭或者叫做 清明 團子,清新可口,南方一帶清明前後做的清明果含有艾草物質,深受人民的喜愛。但是使用艾草不宜過多,以防其中的有毒成分過量。不管是新鮮艾草和干艾草煮沸後的茶水是可以適量食用的,有排毒通氣的作用。
艾葉的食用方法
1、艾葉餅。做法:將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並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後齒頰留香。作用:有美容養顏的功能,是婦女坐月子的理想點心,並對感冒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做好了的艾葉餅
2、母雞艾葉湯。做法:老母雞1隻,艾葉15g。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於女子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等。
3、艾葉甜湯。做法:艾葉15g,白糖20g,共煮湯飲用。作用: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適用於婦女經來煩燥,尿赤灼痛,口乾口苦,喜冷水,便秘難下,舌紅苔黃,脈數無力等。
4、艾葉阿膠粥。做法:阿膠20g,干艾葉10g,紅糖1大匙。干艾葉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鍾,倒出葯汁。將阿膠搗碎,加入葯汁中,煮至完全溶解(邊煮邊攪),加紅糖拌勻。月經期間經量過多時服用。每日2次適合。
5、艾葉肉圓。做法:把豬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後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後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作用:暖胃安神。
6、艾葉餃子。做法:1、艾葉300g,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2、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3、用麵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作用:增進食慾。
7、艾葉紅糖水。做法:生薑5片,大棗5枚,艾葉15g,紅糖適量,水煎服。作用:用於婦女痛經。
8、姜艾雞蛋。做法:生薑15g,艾葉10g,雞蛋2個,加水適量煮熟後,蛋去殼放入再煮,飲汁吃蛋。作用:用於女子月經過多。
9、麵粉蒸艾葉。做法:將新鮮艾葉去掉硬梗、枯葉,用清水將泥沙淘凈,然後按1kg艾葉拌250g麵粉的比例,摻勻拌散,使艾葉全部沾有麵粉。然後鋪入籠屜蒸約30~40分鍾後出鍋。蒸熟的艾葉呈灰白色,無濃烈的芳香葯味。再盛在碗里,調入以香油、辣面、蔥、蒜泥等調制的味料即成。作用:開胃暖胃。
10、艾葉菜團。做法:將艾葉切碎,放適量麵粉,用水、鹽揉成面團,做成大小適中的艾葉菜團,入鍋中蒸熟即可。作用:能通氣血,祛寒濕,止血,安胎。尤其是端午節前後的艾葉,清嫩味鮮,具有開胃健脾,增進食慾的功效
艾葉的毒副作用
口服大量艾葉制劑後,約半小時即出現中毒症狀:喉干口渴,胃腸不適,惡心,嘔吐,繼而全身無力,頭暈耳鳴,四肢震顫乃至痙攣(中樞神經系統高度興奮引起),痙攣發作後全身肌肉弛緩,缺乏張力,甚至癱瘓。由於神經反射及血管本身受損,可招致子宮充血、出血,孕婦甚至流產。亦可引起肝細胞代謝障礙,而致中毒性黃疸和肝炎。由於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痊癒後亦常有健忘,幻覺等後遺症。慢性中毒者則有感覺過敏、共濟失調、幻想、神經炎、癲癇樣痙攣等症狀出現。
如遇口服中毒者,首先清洗胃腸道,用骨炭粉吸收,並置病人於安靜及光線較暗之房內,避免外來刺激,給予鎮靜劑,保護肝臟機能,以及其他一般內科常規對症治療。
看了"艾葉的食用方法"的人還看:
1. 艾草的功效跟食用方法
2. 艾葉煮水的功效和作用
3. 艾草的營養價值及食用功效
4. 艾葉煮水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