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冬季種菜大棚種植方法

冬季種菜大棚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2 19:42:06

Ⅰ 在北方冬天怎麼用大棚種菜

北方大棚的種類很多,諸如裡面種植西紅柿或辣椒的或西瓜的等等不一,種植西紅柿的,要用空心磚砌成三圍的牆面,上面用竹竿間隔一米半答彎好,上面蒙上塑料薄膜,前面把薄膜培在土裡即可!以利於光照!溫度要以天氣,早晨,中午和晚上的氣溫進行降溫加溫!時刻應達到適宜生長的溫度!北方一般秋末育好苗就進行栽植了!
大棚里應搞好加溫裝置!

Ⅱ 大棚蔬菜在冬天如何種植哦,,,

大棚蔬菜冬天種植取暖設備,溫室大棚是在北方的冬季較為常見的建築,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為冬季的人們孕育新鮮的蔬菜、水果等,那麼,人們在居室內都需要像空調、地暖等類型的供暖設備,溫室大棚業不例外,也需要一定的供暖設備來保持蔬菜的生長。

翅片管散熱器

Ⅲ 冬季大棚黃瓜種植方法

冬季大棚是保護地黃瓜生產產量較高、效益較好的栽培模式。做好冬季大棚黃瓜栽培,是提高黃瓜產量、品質和效益的關鍵,其核心技術是選擇適宜品種、做好定植後管理與病害防治。

一、選擇適宜品種

冬季大棚黃瓜要經歷較長時間的低溫、弱光條件,在品種上必須選擇耐低溫、耐弱光、分枝少、根瓜節位好、抗病力強的品種,並要求瓜條在低溫條件下能較快生長。當前華南地區常用的品種有早青三號、粵秀三號、早青二號等,也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適宜品種。

二、合理定植

一般在定植前10~15天扣棚,扣棚7天後澆水造墒,澆水3天後通風散濕。定植前3~5天深翻土地、整平地面,並進行施肥。黃瓜是喜肥耐肥作物,加之大棚黃瓜生長量大、產量高,需肥量較大,故應增施肥料,氮、磷、鉀肥配合施用,一般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公斤、三元素復合肥60~100公斤作為基肥。定植時選擇大小一致的苗,在晴天午後光弱時開淺溝定植。擺苗時子葉方向要一致,培土深度以保持苗坨與壟面相平為宜,並向溝內澆水,澆水要澆足澆透,然後覆蓋地膜,在膜上定植部位開口,把黃瓜苗引出膜外。一般定植株距25厘米、行距60厘米左右,每畝定植約4000株。

三、定植後管理

1、溫度管理黃瓜定植後至緩苗階段管理的重點是提高地溫、氣溫,促進黃瓜緩苗。盡量使地溫達到15℃以上,促進新根生長,緩苗期間溫度不超過35℃不放風。緩苗後控制澆水,對大棚實行變溫管理,即白天上午控制在25℃~30℃,午後20℃~25℃,20℃時關閉通風口,15℃時可以加蓋草毯保溫。早春2月份以後,應逐漸加大通風量,並注意控溫。2、肥水管理澆水施肥應視苗情、天氣及土壤狀況靈活掌握。冬季大棚黃瓜追肥原則應本著「前輕後重,多餐少食」。當根瓜坐住時,進行***次追肥,畝施尿素5~7公斤或三元復合肥15~20公斤隨水澆施;到盛瓜期追施三元復合肥15~20公斤;以後每隔1周澆水1~2次。為延長採收期,可在結瓜盛期之後,葉面噴施0.5~1%尿素溶液和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

Ⅳ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

一、平整土地

大棚蔬菜種植的第一步就是平整土地。要對土地進行翻新和除草,同時還可以根據種植的蔬菜,在土中加入一些底肥。肥料不宜過濃,不然會導致土壤硬化等變質現象。

四、調控溫度

大棚的一大優點就在於保溫性好,這樣才能為一些蔬菜提供生長環境。但溫度不宜太高,要控制在33℃以下,高於這個溫度後要立即降溫,可以開棚通風。

五、滴灌澆水

由於大棚的濕度較高,所以澆水不宜多,一般用滴灌的方式比較好。滴灌本身也能節約用水,是一個經濟實惠的好方法。

Ⅳ 冬季氣溫低,如何提高蔬菜大棚的產量

1、選用質量好,保溫效果好的保溫被,比如,安新恆昌棚被廠的就不錯。
2、選用無滴膜 塑料大棚薄膜上附著一層水滴,可使透光率下降20%~30%。由於無滴膜膜面沒有水滴附著,因而可提高透光率,增加進光量,有利於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3、選用適合大棚栽培的優良品種 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對品種的要求比較嚴格。冬暖型塑料大棚栽培黃瓜,要選用耐低溫、弱光的品種
4、採用嫁接育苗技術 大棚蔬菜採用嫁接育苗,可以克服土壤連作病害,防止根病發生,並能有效地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根系耐低溫的能力,從而增強植株的抗病性。

Ⅵ 蔬菜大棚種植技術

大棚蔬菜種植是一種能夠忽視季節影響而長期獲得蔬菜的種植方式。大棚種植能夠滿足市場上消費者對於新鮮蔬菜的需求。由於大棚蔬菜的利潤高且能夠持續獲得利潤,因此全國各地均紛紛展開溫室、大棚蔬菜種植工作,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果。大棚種植成為發展農業多樣性的途徑之一,並受到了越來越多農業生產者的青睞,同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種植者的老齡化問題也比較的突出嚴重,因此我們經過引進學習歐美發達的機械化設施園藝技術來進行本土化的設施農業技術升級改造也取得了十足進步的成績。

一、 我們為什麼用大棚種植蔬菜、大棚蔬菜種植優勢

傳統的蔬菜種植會由於天氣和季節的變化而受到限制,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大棚種植技術擺脫了傳統農業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季節性,並使得蔬菜的栽培種類更加多樣化。特別是我國的東部和北部地區,氣候條件惡劣,冬天由於極端低溫無法種植任何作物。但隨著大棚種植技術的出現,大量的蔬菜可以利用大棚種植,其不僅大幅提升了農民的收益,同時也為當地的消費者提供了更加優質的生活。再加上大棚內部屬於封閉環境,十分方便進行人工環境調整,因此對於蔬菜質量控制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漸進步,將土壤調整技術與科學種植手段相結合,能夠讓大棚蔬菜種植技術成為高效高產的種植技術。

二、 如何提高大棚蔬菜高效栽培技術

1、 合理搭建大棚

大棚種植蔬菜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大棚搭建,搭建大棚時要選擇南北朝向、膜面向陽、地塊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且能夠避風的區域。通風口的選擇要根據大棚的實際走向和當地的季節風向使用上下式或左右式通風口,以保證室內良好通風,提升蔬菜的培育質量。大棚應當選擇鋼結構框架並覆蓋塑料薄膜的方式。鋼結構材料具有很高的強度,再搭配質量輕、高延展性且隔熱能力強的塑料薄膜,能夠在保證透光性和保溫能力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輕自重。在大棚薄膜外側,可以使用稻草墊作為夜間和冬季的保溫設備,稻草墊的成本低廉,但保溫效果極佳。同時,搭建大棚時要注意大棚的質量,以防止由於極端惡劣天氣如暴雨和冰雹等破壞大棚,造成損失。

2、 選擇良種蔬菜

在選擇蔬菜品種方面,若是錯誤地選擇了與當前地理環境不相符的蔬菜品種,則會導致產量降低或蔬菜質量不佳。由於大棚種植是一種密閉性的種植方式,一旦出現病蟲害,則會立刻在小范圍內快速傳播,因此在選擇品種時要選擇高抗病性的品種,再加上大棚內的可用種植面積有限,因此要選擇產量更高、植株較低的品種,以節省空間。並在種植蔬菜時盡量選擇反季蔬菜,使經濟效益最大化。同時要設計好蔬菜的輪作順序,以防止土地疲勞。

3、 合理的肥水管理

大棚蔬菜的生長離不開人工施肥和灌溉。由於大棚受到塑料薄膜的隔離,因此無法接收到雨水灌溉,人工灌溉和施肥便成為植物獲取養分的唯一方式。在進行肥水管理時,要注意施肥量既不能少也不能多。建議在每次作物收獲後,准備種植新作物之前對土壤進行保養,用科學的方式在土壤中使用緩效肥料,包括礦物質肥、長效復合肥等,並清除板結和鹽鹼化嚴重的土壤,以保證作物能在最佳的肥水管理條件下穩定增產。要將棚內的環境控制在25~28 ℃,並保證相對濕度在65%左右,這樣才能確保蔬菜的長勢最旺。

4、 維持棚內生態

棚內生態決定了作物的種植效果。為了保證棚內的植物能夠正常生長,需要通過人工調節的方式來改善棚內的生態環境。通過適當地調整光照強度,用碳爐提升二氧化碳濃度,並利用自動灌溉設備來控制室內的干濕度和土壤含水率。在這個管理過程中,還可以利用蚯蚓等改善土壤質量,提升土壤透氣性,目的是在大棚中構建一個穩定的生態環境,為作物的生長提供良好的基礎。

5、 防治病蟲害

在選擇作物品種時,若選擇了高抗病性的品種,其抗病性會大幅提升。然而隨著同種作物種植的次數增多,病蟲害的嚴重性會增加。因此防治病蟲害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為了防止大面積的嚴重病蟲害暴發,要定期處理土壤中的病蟲害因素,定期消毒,以保證作物的安全。在每季大棚准備翻土時,可以運用大棚腐熟秸稈的方式來增加土壤的肥力,同時運用秸稈發酵過程中的高溫殺滅害蟲和病菌;還可以對土壤內的微生物含量進行分析,若是土壤內的致病菌和蟲卵量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大幅增加植物的染病風險。由於大棚環境的特點,病蟲害會一年四季不斷發生,因此要經常檢查大棚內植物的狀況,一旦出現病蟲害風險,則應立即進行殺菌殺蟲,防止危害進一步擴大。

6、 合理收獲作物

作物的收獲過程也要嚴格進行規劃。為了保證最佳的收益,要在作物長勢最旺的情況下進行收獲,確保蔬菜在質量最佳的時間被銷售到市場上。同時,可以利用現有的大棚資源來開展「自由採摘」活動,建設生態觀光旅遊和農產品銷售為一體的直銷方式,使大棚收益最大化。這種銷售方式還可以延長作物的生長期,保證作物能夠獲得足夠的生長時間。

三、大棚種植蔬菜的發展及面臨問題

大棚蔬菜的種植使得農業技術得到了發展,在滿足消費者對新鮮蔬果需求的同時提升了農民的收益,是一種較好的種植技術,但是其仍存有弊端,在長期連作之後出現土壤疲勞、多病等現象,需要有更優秀的技術來解決。只有形成高科技、高產出、高投入的循環式科學化蔬菜種植產業鏈,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大棚蔬菜的基礎收益,同時仍需在政府經濟行業協會的領導下,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機械化農業的試點普及。

Ⅶ 冬天大棚種植蔬菜需要注意溫度,還需要注意哪些

冬天大棚種植蔬菜除了需要注意溫度,還需要注意:澆水、陰雨天氣、光照條件等。
冬天大棚種植蔬菜管理要點:
1、加強保溫,防寒防凍
冬季氣候寒冷,溫度較低,因此搞好防寒保溫工作,使蔬菜免受低溫傷害,是冬季大棚蔬菜管理的關鍵。生產上通常採用多重覆蓋栽培技術,就是在地面覆蓋地膜,增加土壤的容熱量;在棚膜上蓋草簾,在草簾上再加蓋一層塑料薄膜,可防止雨雪淋濕草簾,有效提高棚內溫度。通過這樣多重覆蓋,大棚內溫度可以增加3℃至5℃,具有很好的防寒保溫效果。如遇強降溫天氣,則要採取臨時加溫措施(在加溫時應該注意一點,那就是在溫度的控制上應以植株不受凍為原則,溫度不能上升太高,尤其要適當控制夜溫)。
2、小水輕澆,膜下暗灌
冬季不僅氣溫低,地溫也較低,如澆水過量,一是導致地溫下降,二是造成土壤通氣不良,直接影響根系的活動及吸收功能。採用膜下小水暗灌,既可滿足蔬菜對水分的需要,又不會過度降低地溫,影響土壤的通氣狀況,故能有效解決土壤水、氣、熱之間的矛盾,有利於蔬菜的生長。如果條件許可,採用滴灌效果更好。
3、連陰天氣的管理
遇到連續陰、雨、雪天氣,管理上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切記不可連日覆蓋草簾或保溫被,使蔬菜處於黑暗環境中。二是不可在連陰天氣時澆水。三是不可在連陰時噴灑水劑農葯。連續陰天時,由於缺少光照,棚內沒有有效的熱量補充,因此單純的保溫措施不但起不到增溫效果,連日的黑暗環境還會引起蔬菜發生黃化。正確的做法是即使遇到連續的陰、雨、雪天氣,也應該每日揭開草簾,讓蔬菜接受散射光的照射,以保持葉綠素的正常活性。一般可在中午前後讓蔬菜接受散射光照4小時至6小時。
4、改善棚內光照條件
冬季自然光照本身較弱,大棚內的光照常常處於虧缺狀態。採取多種方式改善棚內光照是冬季管理的重要技術措施。應在溫棚北牆上張掛反光幕(即一種鍍鋁的塑料薄膜),其長度與溫室等長,張掛高度以下沿離地20厘米至30厘米為宜。同時要隨時清除棚膜表麵灰塵和積雪,經常保持棚膜干凈透明,提高棚膜的透光率。另外,在不影響溫度的前提下,草簾應盡量早揭晚蓋,以延長蔬菜的光照時間。

Ⅷ 大棚蔬菜種植需要怎麼做呢

棚蔬菜種植技術是一項比較常見的技術,它具有較好的保溫性能,深受人們的喜愛,因為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吃到淡季的蔬菜。下面介紹溫室大棚蔬菜種植需要怎麼做:


3.品種選擇 最佳選擇可以是耐低溫、低光照要求、抗性強、耐高濕、高產、種植時間短的品種。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提高經濟效益,可以種植高產優質的大棚蔬菜。如種植黃瓜、番茄、青椒等。

4.合理使用「棚內溫室氣體」,控制溫度和濕度 溫室蔬菜在種植過程中,由於溫室封閉,容易產生一些有害物質,損害蔬菜的生長速度。因此,應正確控制和合理利用溫室氣體。早晨溫室蔬菜都缺乏二氧化碳,應適當補充二氧化碳氣體肥料,促進蔬菜生長。中午溫度較高時,應適當打開風口通風,避免有害氣體傷害蔬菜。溫室蔬菜以喜溫蔬菜為主,最佳溫度為25℃~33℃,最高存活溫度不能超過44℃,最低存活溫度不能低於0°。當溫度超過33℃時給予降溫處理,可採用定期開棚通風、換氣、噴淋等;當溫度低於0℃時進行加熱處理,如熱風加熱等。控制棚內濕度,避免濕度過大影響蔬菜生長。因此,需要頻繁通風以改善溫室內的濕度。

Ⅸ 冬季如何在大棚種植韭菜呢棚內的溫度要如何控制呢

保溫

棚室密閉後,保持白天 20—25℃,夜間 5—10℃。株高長到 10 厘米以上時,白天保持 16—20℃,棚內溫度超過 24℃要放風降濕。冬季小拱棚栽培韭菜時,要加強保溫,夜間溫度保持在 6℃以上,以後隨著溫度下降,夜間做好蓋草苫、紙被,且早晚揭,加強保溫性能。

Ⅹ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

大棚種植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蔬菜種植技術,它具有較好的保溫性能,而且非常方便,大棚種植技術的出現使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都可吃到反季節的蔬菜。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的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

大棚蔬菜大多採用竹與鋼為主的結構骨架,然後在上面覆蓋上一層或多層保溫塑料薄膜,這樣一個簡易結構就製造出一個完整的溫室空間。塑料薄膜可以有效防止蔬菜生長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流失,以達到大棚內需要的保溫效果。大棚搭建地點應選擇向陽、避風、高燥、排水良好,沒有土壤傳染性病害的地方。

棚架類型和結構:

塑料大棚的類型結構有很多種。目前推廣應用最多的有裝配式鍍鋅薄壁鋼管型(簡稱鋼管大棚)和竹木圓拱型大棚兩種。主要用於番茄、甜(辣)椒、茄子、黃瓜等夏菜的春季早熟栽培和冬延後栽培,以及育苗、雜交制種等。還有一種竹架小棚,常單獨或與大棚配合(即大棚套小棚),用於冬春季茄、瓜類蔬菜育苗和春季早熟栽培。

大棚蔬菜栽培模式:

一、 春季夏菜早熟栽培

茄瓜類蔬菜早熟栽培是大棚栽培應用最普遍的項目。露地栽[2] 培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定植,5月上旬至7月收獲。大棚栽培可提前在1─3月定植,3月下旬至7月收獲。上市早、產量更高,開花結果期延長,經濟效益明顯。另外還可根據市場需要,提早播種莧菜、木耳菜、空心菜等喜溫綠葉蔬菜,提早上市。

1、 品種(組合)選擇 :番茄早熟品種選用早豐、日本大紅×矮紅;中熟種選用浙雜5號、蘇抗4號、5號等,甜辣椒選用熟性早、抗病、豐產而且適銷對路的優良品種。辣椒:雞爪×吉林F1、早豐1號;甜椒:加配3號;茄子:閩茄1號、屏東長茄;黃瓜:津春2號、3號等。

2、 定植 :定植前10天進行扣膜蓋棚。每畝施入廄肥或腐熟垃圾肥3000公斤、人糞尿2000公斤、復合肥50公斤,開深溝施或全層施,翻入土中。番茄,一個大棚整4條畦,畦帶溝1.5米,採用雙行定植,行距75厘米,株距20─30厘米,每畝種植2500─3000株。辣椒畝植3000株。茄子株距40─50厘米,每畝栽2000─2400株。黃瓜畝栽植2000─2400株。

3、 田間管理

(1)溫度管理:定植後一周內不通風,以保溫為主,特別是茄子和黃瓜,應適當保持較高的溫度,以利還苗。還苗後還要保持較高溫度,番茄苗期生長適溫白天20─25℃,夜間10─15℃;茄子生長適溫為20─30℃,氣溫低於15℃時會引起授粉、授精不良;甜(辣)椒生長適溫為25─28℃;黃瓜為28─30℃,夜間溫度不能低於10℃,5月中、下旬氣溫逐漸上升,可逐漸拆除裙膜,苗期揭膜通風換氣時間在9時─10時,下午15時─16時後要關門蓋膜。

(2)肥水管理:定植還苗後,提苗肥以稀薄人糞尿或牲畜肥。番茄,①第一穗果膨大期,復合肥10公斤/畝;第2─3穗果開始膨大期,復合肥30公斤/畝;第4─5穗果開始膨大期,復合肥20公斤/畝。②甜(辣)椒提苗肥施後,在整個生長期間,保持田間濕潤,不過干、不積水,薄肥勤施。一般每採收兩次追肥一次,復合肥10公斤/畝,盛果期增加施肥量20公斤/畝。茄子追肥與辣椒相似,黃瓜每採收兩次追肥一次。

(3)搭架整枝:番茄、黃瓜要插竹扶持植株及引蔓上架,有利結果。番茄要用雙桿整枝法,第一花穗以上第一個側芽留住,以下腋芽及分枝全部摘除。茄子第一朵花、果以下第1分枝留下,其他全部摘除。甜(辣)椒開花結果很有規律,在生長、開花結果過旺,植株生長勢小的情況下,把上部花果摘除,以利於下層花果正常生長。

(4)保花保果:春季氣溫低,番茄,第一、二穗花需用激素保花保果,以提高前期產量,用防落素40PPM點花梗;茄子在開花前1─2天(喇叭形)點花或者用防落素15PPM噴灑;辣椒也可以用防落素噴灑。

保花保果處理應在氣溫15℃以下進行,高於15℃以上,光照充足則不要處理。濃度要嚴格控制,不要過高,以免產生副作用。

二、 夏菜秋冬延後栽培

夏菜秋冬延後栽培一般採收期在10─12月,如果通過貯藏保鮮,可延長到春節,經濟效益高。

1、 栽培季節與品種

(1)番茄,7月上旬播種,苗齡30天,8月下旬至9月定植,10─12月收獲。品種選用浙雜7號、早豐。

(2)黃瓜:7月底到8月中旬直播,9月至11月收獲。品種選津研4號、津春4號、秋黃瓜1號,夏豐等。

(3)秋番茄,9月中旬以前開的花,常因夜溫過高而落花,而10月後開的花,又因溫度低而不易座果。因此,均需使用10─15PPM的防落素噴花,或用40PPM濃度塗花梗,防止落花落果。

2、 夏季遮陽防雨育苗栽培:

編輯 南方地區6月下旬至8月上旬,強光高溫且有雷陣雨及台風暴雨,嚴重影響蔬菜生產與早秋菜育苗,近年來遮陽網、無紡布的應用,促進大棚在夏季育苗和栽培上發揮作用。

(1)大棚遮陽覆蓋的作用

遮光作用:遮陽網,使棚內光照強度顯著降低,密度規格越大,遮陽效果越好,同樣規格黑色比銀灰色遮陽效果好。一般黑色的遮光率為42{bf}─65{bf},銀灰色為30{bf}─42{bf}。

降溫作用:棚內溫度因遮陽網覆蓋有所下降,特別是地表和土壤耕作層降溫幅度最大,上午10時─下午2時,大棚上部溫度高達37─40℃,而地表植株周圍溫度在22─26℃,土壤溫度在18─22℃之間,適宜作物生長。

(2)保墒防暴雨:棚內蒸發減少,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表土濕潤。由於遮陽網有一定的機械強度,且較密,能把暴雨分解成細雨,避免菜葉被暴雨打傷,且土壤不易板結,空隙度大,通氣性好,在大棚塑料膜外包蓋遮陽網,效果更好。

(3)遮陽覆蓋栽培注意事項

根據蔬菜種類選用規格合適的遮陽網,通常夏秋綠葉菜類栽培短期復蓋選用黑色遮陽網,秋冬蔬菜夏季育苗選用銀灰色遮陽網,且可避蚜。茄果類留種或延後栽培,最好網膜並用。

覆蓋時期:一般7─8月,其他時間光照,強度適宜蔬菜生長,如無大暴雨則不必遮蓋。

遮光管理:遮陽網不能長期蓋在棚架上,特別是黑色遮陽網,只是在夏秋烈日晴天中午,其網下才會達到近飽和的光照強度,最好上午10時─11時蓋,下午4─5時揭網。揭網前3─4天,要逐漸縮短蓋網時間,使秧苗、植株逐漸適應露地環境。

三、 葉菜類栽培;

大棚除了瓜茄等高桿蔬菜外,還可栽培經濟價值較高的葉菜類,如木耳菜、空心菜、西芹、生菜等,進行春提前、秋延後,以及越冬栽培,以達到避免凍害,促進生長,提高產量和延長供應以及反季節上市的目的,經濟效益好。

喜溫耐熱的葉用菜,如木耳菜、空心菜等大棚栽培可在9─10月播種,後期實行保溫覆蓋,提前上市,加上常規栽培,基本上達到周年供應。生菜等喜冷涼但較不耐霜凍的蔬菜,露地最適播種 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及春季3─4月,若在11月到翌年3月播種,在大棚栽培。

病蟲害及生理障礙的防(矯)治

大棚大部分時間種植蔬菜,特別是冬季,給病蟲害的越冬繁衍提供了適宜的生態條件,使蔬菜病蟲害及生理障礙日趨嚴重。因此,病蟲害的防治和克服作物生理障礙,是大棚栽培蔬菜成功的關鍵。

除了在各種不同栽培品種、時期及時防治病蟲害外,不定期用百菌清熏蒸,消滅病菌。地下害蟲用呋喃丹防治。

一、大棚栽培的生理障礙及其矯治措施

1、 高溫生理障礙

主要表現影響花芽分化,如黃瓜在高溫長日照下雄花增多,雌花分化減少;番茄、辣椒花芽分化時遇高溫,花變小,發育不良。

(1)日燒:主要症狀,初期葉片褪色後變為乳白狀,最後變黃枯死。

(2)落花落果,出現畸形果:高溫,尤其是夜間高溫不但延遲番茄第一花序的雌花分化,而且還會影響雄蕊的正常生理機能,不能正常授粉,引起落花落果。

(3)影響正常色素形成:果實成熟期高溫危害表現在著色不良。番茄成熟時,溫度超過30℃,茄紅素形成慢;超過35℃,茄紅素難以形成,果實出現黃、紅的幾種顏色相間的雜色果。

防止措施:主要是加強通風,使葉面溫度下降。遮陽網覆蓋,也可以用冷水噴霧,降低棚溫。

2、 有毒氣體生理障礙

氨氣中毒:當氨氣在空氣中達到0.1{bf}─0.8{bf}濃度時,就能危害蔬菜,如果晴天氣溫高,氨氣揮發濃度大,1─2小時即可導致黃瓜植株死亡。

防治措施:有機肥要充分熟腐施用,化肥要量少勤施。

二、 黃瓜、番茄典型生理障礙症狀及矯正措施

1、 黃瓜蔓徒長

花打頂,生長點附近節間縮短,形成雌雄雜合的花簇,瓜苗頂端不生成心葉而呈現抱頭花;黃化葉和急性萎蔫症。

生原因:偏施氮肥。早春低溫、晝夜溫差大、陽光不足、根系活動差,育苗時土壤養分不足。

防治措施:適時移栽,前期加蓋小拱棚提高溫度。加強通風換氣,正確施肥,管好水分及溫度和陽光。

2、 黃瓜、番茄畸形果

番茄開花期營養過剩,氮磷肥過多,特別是冬季或早春,在花芽分化前後,當遇到幾天6─8℃的低溫就會出現畸形果,用濃度過高的激素處理,或處理期間溫度偏低,光照不足,空氣乾燥,或者是營養條件極差,本來要掉落的花經激素處理,抑制了離層,但得到的光合產物少形成了粒形果、尖形果和酸漿果。

閱讀全文

與冬季種菜大棚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破壁孢子粉的鑒別方法 瀏覽:254
腘伸肌鍛煉方法 瀏覽:391
嬰兒拉肚子的鑒別方法 瀏覽:260
如何培養正氣的方法 瀏覽:564
oppo的ip地址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82
思維方法特點是什麼 瀏覽:9
簡單萬用表使用方法完整視頻教程 瀏覽:863
兒童痣治療方法 瀏覽:487
研究方法調查問卷教學 瀏覽:399
fema安全分析方法 瀏覽:306
孩子快速入睡的方法 瀏覽:798
搜派風水機使用方法 瀏覽:695
豬肉價格下跌的解決方法 瀏覽:937
泉州學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 瀏覽:966
神經源性膀胱工傷治療方法 瀏覽:969
如何選擇設計特殊雜質檢查方法 瀏覽:16
電纜線接線方法視頻 瀏覽:779
湖南煙熏肉食用方法 瀏覽:315
釣具的連接方法 瀏覽:135
細胞增生的治療方法 瀏覽: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