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毛筆寫生的正確方法工具有哪些

毛筆寫生的正確方法工具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20 23:49:27

Ⅰ 練書法需要哪些工具

需要的工具有:毛筆(較大的和較小的各一支,筆鋒要尖);墨汁(一得閣墨汁和中華牌墨汁都可以,當然自己研墨也行);硯台一個;氈子(小塊的就可以了)一塊;宣紙數張(或者毛邊紙,平時練習即使用舊報紙也可以);筆洗一個;最好再備碟子一個。
方法:由大字練起,開始時候可以選用每個字10cm*10cm大小,練一段時間的大字以後,再練小字2cm*2cm左右;最後在練中字。
推薦字帖:學習書法一定要從臨帖開始,從楷書開始最好(如果你想速成的話除外)。唐朝的楷書比較興盛,顏真卿、柳公權、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都可以選用。另外我推薦的是魏碑,現存的魏碑都是楷書,比之唐楷,魏碑更加雄渾,樸素,還融有漢隸的筆法。從魏碑臨起,或許將來更有助於驅除書法中的俗氣(僅個人觀點),推薦字帖《張猛龍碑》,這個是很適合初學的,但是又具有極高的藝術成就,是我最喜歡的魏碑之一。另外《鄭文公碑》等也比較好。
PS:學過楷書以後要練習隸書,小篆,行草,草書等。路程比較漫長。如果你想要速成或者同時學習了國畫,需要提款,也可以跳過楷書,直接學行楷亦無不可

Ⅱ 想學習書法,書法入門所需要的工具有哪些呢

操作方法

01、字帖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楷書)石門頌(隸書)集王羲之聖教序(行書)初學者可以按這個順序練習練筆鋒,認識漢字的演變,尋找自己喜歡的字體

04、墨汁 一得閣的墨汁比較好,好的墨汁有一股墨香味,並且爬墨能力很好

05、毛氈 用於墊在紙下面,既可以防止墨浸到桌子上,弄臟桌面,又可以保護紙張

06、筆洗 用於沾水,也是用來洗筆的

07、硯 用於研墨,盛放墨汁,但是現在因為研磨麻煩,通常直接用墨汁,不用墨條研墨

08、筆擱 用於擱筆,防止筆到處滾

Ⅲ 專業美術需要的所有工具

畫筆:

油畫筆、各種型號的毛筆、水彩筆、水粉筆、鉛筆、馬克筆、彩色鉛筆、彩色水筆、彩色粉筆等

材料:

墨汁、墨錠、各種顏料(油畫、國畫、水粉、水彩、丙烯、漆、版畫油墨等等)、雕塑用的泥、金屬、木材、石料、蠟、石膏等等

紙張畫板:

各類紙張(生宣、熟宣、水粉紙、水彩紙、素描紙、卡紙等等)、油畫布(亞麻布)、版畫木板、銅板等等

練慣用品:

各種石膏幾何模型、石膏像、各類靜物、襯布、靜物台、寫生燈、工作台、畫冊、字帖、拓片、範本等

工具:

國畫氈、膠帶、硯台、調色盤(板)、筆洗、筆架、筆山、鎮紙、美工刀、橡皮等

(3)毛筆寫生的正確方法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美術:泛指創作佔有一定平面或空間,且具有可視性的藝術,就叫作美術。

它的劃分有多種,一般地包括四大門類:繪畫、雕塑、設計、建築。現代有些學者也把其它的歸納入主個門類里,例如:書法、攝影等。

「美術」這一名詞始見於歐洲17世紀,也有人認為正式出現於18世紀中葉。近代日本以漢字意譯,五四運動前後傳入中國,開始普遍應用。

理念:讓藝術融入生活,融入思維,融入靈魂,活在當下。

Ⅳ 學習寫毛筆字要准備什麼工具這些工具怎樣使用

(一)硬毫筆

硬毫筆的筆毛彈性較大,常見的有兔毫、狼毫、鹿毫、鼠須、石獾毫、山馬毫、豬鬃等。

1.兔毫筆:兔毫筆歷史悠久,在長沙出土的戰國筆就是用兔毫製成的。它是將筆干一頭劈開數片,把筆頭插入後再用絲線緊扎而成。兔毫又分紫毫和花白兩種。紫毫是取兔子背脊(又稱箭毫)和尾巴上的毫毛製成,質軟而毫健。花白比較挺利,不如紫毫柔軟。

2.狼毫筆:這里的「狼」不是動物園里的那種狼,而是黃鼠狼。用黃鼠狼身上和尾巴上的毛製成的筆,彈性比兔毫筆稍軟,比羊毫筆硬,只是質較脆,不耐摩擦。

3.鼠須筆:鼠須筆是用老鼠的胡須做成,所以性能堅挺。相傳東晉王羲之就是用鼠須筆寫《蘭亭序》的。

其他硬毫筆,如山馬毫、石獾毫、豬鬃筆等,筆性特別堅硬,一般初學者尚未掌握運筆歸規律,不易選用。

(二) 軟毫筆

軟毫筆的彈性較小,較柔軟。一般用羊毫、雞毫、胎毫等軟毫製成。

1.羊毫筆:羊毫筆是用山羊毫製成,其性能軟於紫毫筆,由於羊毫較細、較長,適宜於寫大楷及擘窠大字。

2.雞毫筆:雞毫筆是用雄雞前胸之毛製成,其性能軟於羊毫。

3.胎毫筆:胎毫是初生嬰兒的頭發,其性能極柔軟。南朝蕭子雲(487-549)就使用過胎毫筆,可見其歷史之悠久。

(三)兼毫筆

「兼毫」,顧名思義是兼而有之的意思。亦即以硬毫為核心、周邊裹以軟毫,筆性介於硬毫與軟毫之間。一般將紫毫與羊毫按不同比例製成。比分「三紫七羊」、「七紫三羊」、和「五紫五羊」等。也有用羊毫與狼毫合二為一製成的兼毫筆,以尺寸的大小分「小白雲」、「中白雲」、「大白雲」。也有在大羊毫斗筆中加入豬鬃,以加強其彈性。

以上硬毫、軟毫、兼毫三種不同性能的筆用途也各不相同。宋以前的書家大多用硬毫筆書寫,到明清,書家寫的字越來越大,筆也有硬毫筆轉為羊毫筆。因為羊毫較長,宜於製成大筆寫大字。大致上寫行書、草書一般用硬毫筆比較爽利,便於揮灑,易於起倒得勢:寫楷書、隸書、篆書用軟毫筆,易於滋潤飽滿。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既可以用硬毫筆來寫楷書寫篆書、隸書,也可以用羊毫筆來寫行草。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就用長鋒羊毫筆寫草書,既能寫的剛健挺拔,又能柔韌涵蘊。由於筆鋒長,蓄墨多,蘸一次墨能寫好幾個字,易表現字與字之間連綿不斷的氣勢及墨色濃淡枯濕的變化。又因為長鋒羊毫筆柔軟且長,東漢蔡邕說:「筆軟則奇怪生焉。」故容易產生變化無窮、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但是,羊毫筆柔軟,特別是長鋒羊毫筆,筆按下去後就趴下散開彈不起來,難以掌握。這時候全靠書寫者以運筆的技巧來調節筆鋒,而硬毫筆比較好使,由於它的彈性強度大,筆壓下去再提起來時,筆鋒能回復到原來凝聚的狀態,所以起倒自如,頗為得心應手;但由於筆毫較硬,極富彈性,筆畫又會顯得過於鋒芒畢露而圭角叢生,這是硬毫筆的弊端。總之,用羊毫筆要寫出剛健挺拔的字來,用硬毫筆要寫出平和柔韌的字來,都是很不容易的事。

對於初學者來說,如果一開始就用硬毫筆,運筆無需多少技法比較省事,因為筆會幫你大忙,但久而久之,你就只能使用硬毫筆,一旦拿起羊毫筆來頓感寸步難行。相反,如果你初學時即用羊毫筆來練字,雖說開始時難度大一些,必須用提按換鋒的方法才能寫出合格的筆畫來,但也因此而學會了使用軟毫筆的方法,隨著聯系時間的增加,慢慢就會得心應手、應用自如。這時候你如果拿起硬毫筆來寫,會感到輕松好使。

古人對於筆的使用也有很多經驗之談。認為初學時不易買很好很昂貴的筆,而主張使用劣筆,因為你如能用劣筆寫出好的字來,用好筆就會更稱手,寫的更好。相反,如果一上來就用很好的筆,一輩子就只會使用好筆,一旦遇到差一點的筆就寫不好字了。當然也不能用太差的筆來練字,這對於初學者來說,會增加難度。初唐大書家歐陽詢就有「不擇紙筆,皆得如志」的記載,備受同時代的虞世南的稱道。

另外,從經濟角度來說,正宗的狼毫筆很貴,好的「大蘭竹」要賣一兩百元一支,而普通的羊毫筆只要兩三元,稍好一點的五六元一隻足矣。而且狼毫筆因為筆毫硬,容易磨損,使用時間不暢,而羊毫筆軟且經久耐用。初學者還是買一隻羊毫筆經濟實惠。

在買筆之前還要了解一下毛筆的型號。毛筆因型制的不同又分小楷、中楷、大楷,再大就是屏筆、聯筆、斗筆、植筆等。由於各個筆廠的名稱、牌號的不同,大小也各不相同。初學者可以買一支長鋒羊毫筆,筆鋒長度在四五厘米左右,直徑在一厘米左右,這樣的毛筆可以寫七厘米見方的大楷字。對於剛學毛筆字的人來說比較合適。

二、 選筆的竅門

古人對毛筆的要求很高,必須符合「尖」「圓」「齊」「健」四項標准,稱之為筆有「四德」。

尖,指筆頭要尖,也就是筆毫凝聚在一起時要鋒利。圓,指筆的四周遙遠壯飽滿,成圓錐狀,不可在某一弧面上有缺陷或凹槽,不然的話,寫到這一面時筆畫就會出現缺角,不夠圓滿。齊,指筆發開以後,筆毫的長度要內外一致。檢驗的方法是,將發開的筆用手指把筆毫捏扁,使筆尖如油畫筆似的呈扁平狀,這時可清晰的看清筆毛的長度是否一致,好的筆應該齊平劃一,書寫時齊心合力,筆畫圓滿,起倒自如。差的筆筆毛往往高低參差,書寫時在轉折挑剔或出鋒處常有筆毫露在筆畫之外,古人稱它為「賊毫」。健,指筆毫要有彈性,筆力挺健。筆按下去,筆毫鋪開;筆提起來,筆毫自然回復到凝聚狀。差的筆按下後就聚不起來,說明雜毛多,筆力不健。

我們在選筆時,理所當然要選具備「四德」的筆,但實際上櫃台里拿出來的筆,筆毛都用膠水聯合在一起,因此只能檢查筆的「尖」和「圓」,至於「齊」與「健」,只有待筆發開來以後才能檢查。我們可以先看一下筆鋒是否尖,因為膠過的筆都是尖的,這時就不能選太尖的,因為過於尖細恐怕是幾根尖毫膠過的結果,說明筆毫的鋒不夠齊。我們應該慢慢轉動筆桿,仔細檢查筆的外圍筆毫是否每根均由根部一直到鋒尖,其筆鋒是否由每根筆毫共同凝聚而成。當然,我們也不能選筆鋒已禿的毛筆,如果新筆已經很禿了,等筆發開就更是禿筆一支。我們在轉動筆桿的同時要檢查筆毫的周圍是否圓滿,有無缺陷或凹腹。另外也得仔細檢查筆毫是否細,是否挺直。如果筆毛彎彎曲曲,又很粗糙,說明筆不好,待筆發開以後,筆毫會彎曲交錯,筆鋒不可能挺拔,筆腰會往外鼓,俗稱「大肚子」,書寫起來就缺乏彈性,不夠勁健。好筆的筆毫根根挺直,能萬毫齊力,筆就勁健。

此外,我們尚可檢驗的就是筆桿是否圓直,可將選中的筆在玻璃櫃台上滾動一下,若滾得很圓很勻,說明筆桿圓而且直,若是滾動時筆有節奏的打浪,說明筆桿不圓不直。這種筆在運筆轉換方向時不夠靈活。

三、新筆的使用

新筆使用前要把筆頭上的膠水泡開,這叫「發筆」。發筆時切忌用開水燙。因為開水一燙筆毫會彎曲變形。應該用溫水浸泡,令其慢慢的自然發開,切不可性急的將新筆用力撳壓,這樣會把筆毫折斷,使用時會脫毫掉毛,影響毛筆的使用壽命。對待考究的好筆更應愛惜。為了不讓其筆鋒應接觸盛水容器的底部而受損傷,可以設法讓筆空懸在水中,讓其自然溶開。

也有人主張筆不要全部泡開,只將筆毫發開三分之二,意欲純用筆的鋒部,使其富有彈性。但這就使長鋒筆變成短鋒筆,大楷筆變成小楷筆了,蓄的墨相應減少,不利於揮灑,故應將筆毫全部發開,然後將筆提出水面,用手指將筆上的膠水輕輕的順著筆毫往下擠壓干凈,再把筆浸入水中,來回輕輕晃動使筆中的膠水全部融於水中。切忌用力搖甩,更不能筆鋒朝上對著自來水沖,這樣會傷筆。待筆上的膠水洗凈後就可蘸墨書寫。

掭筆蘸墨也有講究,一般將毛筆傾斜,使筆毫錐面接觸硯面,然後順著筆毫方向掭筆,並不斷轉動筆桿,邊掭邊轉,把筆毫掭齊掭尖,使其成圓錐狀。切忌倒行涅逆施,逆著筆鋒搗筆。如果嫌筆中墨汁太多,可在硯邊上颳去些,使筆中的墨汁適宜,到掭尖掭圓為止。

四、寫完字後毛筆的處理

不少初學者做事馬虎,寫完毛筆字把筆一甩就不管了,這是很不好的習慣。因為墨汁里有膠水,要不了多久筆就膠死變硬,如果這時筆毛恰好是開叉的或者彎曲的,干硬後再用,筆毫仍然是開叉的或彎曲的,再也回不到原來挺直的狀態。筆用完後也不能泡在硯台里或浸在墨汁瓶里,否則時間一長筆鋒會變形,再也回復不到圓錐狀態。

毛筆用過之後一定要將墨汁洗干凈,像發筆一樣在水中輕輕晃動,待筆洗干凈後把筆提出水面,將筆中的水抹凈,將筆毫抹直抹尖,如新發時那樣使筆毛長期處於挺直的狀態,然後將筆懸掛起來,筆尖要自然垂下,讓其陰干。一般情況下也不要使用筆套,因為毛筆往筆套里插的時候,筆毫容易被筆套擠壓得變形或折斷。常用的小楷筆,因使用頻繁老是洗筆也麻煩,往筆套里一插很方便,筆套的口徑一定要大於毛筆的直徑。有人愛將洗過的筆往筆筒里一插,筆尖朝上,筆中的水會往筆根淌,久而久之會爛根、脫毛。因此最好還是洗凈後懸掛起來。

寫過字後未洗筆,墨已干在筆毛上,再使用時像發新筆一樣用溫水慢慢發開,發筆的時間要更長一些。

第二節 墨

一、墨的種類選擇

墨是寫毛筆字的黑色顏料,古時候以礦物質氧化錳為墨,叫石墨。漢以後開始用松煙造墨。宋以後開始生產油煙墨。

(一)松煙墨

松煙墨是用松樹枝熏出來的煙灰摻以動物骨膠搗制而成。由於骨膠會腐,故配以麝香、冰片、豬膽等葯材防腐,並能解膠而增強墨的滲透力。

(二)油煙墨

油煙墨是用豬油、桐油(現在多用煤油)熏出來的煙製成的。油煙墨,色黑而有光澤;松煙墨,色黑而沉著無光。

墨的質量也有優劣之分。好的墨要求質細、膠輕、色黑、聲清。

質細,指墨錠內無砂子雜質,煙質細膩。膠輕,指骨膠不能太多。膠重了,稍一研墨已很稠,但書寫時筆畫不黑,還滯筆。好墨膠輕,磨不多時色已黑,又書寫流暢。色黑,指墨色要黑,若泛紫光則更佳。聲清,是指磨墨時聽不到研墨的聲音,說明墨無雜質。另有一說是指敲擊墨錠聲音很清脆,說明膠輕。具備以上這些優點的好墨由於膠質不多,故比較脆,容易跌斷,因此要注意保存。

二、磨墨的方法

先在硯池裡放少量的清水。水多了,磨墨時容易晃出硯池,墨錠浸泡在水中也會使墨汁變松軟而出現小墨塊屑,一旦溶於墨汁里會影響磨墨的質量。如果寫大字需墨量多,可分幾次研磨,將磨濃的墨汁倒入別的容器,再在硯台里加些清水繼續研磨。

磨墨時注意將墨錠捏正、抓平,重按慢磨,不能圖快,要順時針方向沿著圓硯的邊壁畫圓圈,研磨范圍要大一些,不要在硯池的中心小范圍的研磨。

磨墨時要求手臂懸起,與桌面平行,手執墨錠猶如執筆姿勢,要用腕和臂的運動來磨墨。如果將手臂擱在桌上,只用手腕和手指的轉動來磨墨,墨錠會被磨出一個斜角來。

磨墨是練習寫字基本功的一種很好的手段。用正確的方法磨墨,等於在練習畫圓。經常磨研,習慣成自然,拿起筆來就會畫出一個很圓凈而且粗細一支的圓圈來,這對以後寫字,特別是寫草書非常有利。

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曾以楹聯「讀書真事業,磨墨靜功夫」鞭策學生。當代另一位書法大師高二適先生也有「人言磨墨墨磨人,磨穿鐵硯始堪珍」的詩句。他們都道出了磨墨能培養人的耐心,鍛煉人毅力的豐富內涵。

墨要磨濃,這「濃」是有一定限度的。太濃了,稠如泥漿,膠住了筆,難以寫字;太稀,墨水滲透太快,筆跡會在紙上洇出一大圈水漬影,使筆畫模糊不清。墨濃要適中。

怎麼才算適中了呢?從研墨的痕跡中可以看得出來:如果墨錠磨過後,墨汁很快把研磨的痕跡淹沒了,說明墨汁還不夠濃,可以繼續研磨。磨墨是很費時的,可以邊磨墨便看書或讀帖,不要浪費時間。如果墨錠磨過的地方留下清楚的研磨痕跡,同時,墨汁慢慢地將磨痕淹沒,說明濃度適中。如果墨過後的痕跡靜止不動,說明太濃了,可以適當稀釋。另外一種檢驗濃度是否適中的方法是,用筆尖蘸少許墨在宣紙或元書紙上點一下,看墨點滲出的情況,如果墨濃如漆、墨點略有滲出,證明已磨好,可以寫字了。

磨墨好後要注意兩點:一,墨錠不要留放在硯池裡,防止墨錠膠在硯面上取不下來;二,要把墨錠上的水分揩掉,免得浸水的部分墨汁酥鬆而掉下墨粒來。

三、墨汁的使用方法

墨汁有兩種,一種是書畫墨汁,一種是普通墨汁。性能和用途也略有不同。

書畫墨汁有一得閣、中華墨汁、曹素功等品牌,其濃淡適中,又不滯筆,利於揮灑,故為書畫家說樂用。用這些墨汁寫的作品墨跡不會洇出,可以裝裱。不過,墨汁都屬「宿墨」,是指隔夜磨的墨。隔夜的墨膠會凝滯,流動性就不如新磨的墨好。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可再兌一點清水,然後用墨錠稍加研磨。

用書畫墨汁雖然方便,但含有防腐劑石炭酸,故對宣紙有腐蝕作用,用墨汁創作的書畫作品年代久遠後,墨跡處的紙質易風化。

還有一種普通墨汁,價格比書畫墨汁便宜的多,書寫很流暢,缺點是不能裝裱,因為一遇水,筆跡處就會洇出墨汁來。但對初學毛筆字的人來說,卻是價廉物美的佳品。

為防止將筆中的水分帶到墨汁瓶中造成墨汁變質,使用墨汁寫字時,要將墨汁倒在硯池裡用,用多少倒多少,未用完的不可再倒入瓶中。有人用過的墨汁發臭,就是將筆伸進瓶中使用或在瓶中兌水造成的,因為水中有微生物,特別是夏天,很容易壞墨。

第三節 紙

一、寫毛筆字的紙

書法作品一般都寫在宣紙上,因為宣紙最善於表現墨色的枯濕濃淡。但宣紙原料為檀樹皮,製作工藝復雜。古人有「片紙非容易,措手七十二」之說,故宣紙價格昂貴。初學毛筆字一般用元書紙、毛邊紙等價格低廉的紙。

我國古代的一些大書法家,甚至不用紙也練字。漢魏的大書家鍾繇就曾用樹枝木片在地上練過字,晚上睡覺還用手指在被子上比劃著練字,據說把被面子都劃通了。唐代顏真卿自幼喪父,家境貧寒,缺乏紙筆,他母親就叫他用笤帚蘸了紅土在牆上練大字。還有個叫懷素的和尚一天到晚在木板、木盤上練草書,最後把板、盤都寫爛了、寫通了。他還種了一萬多株芭蕉,專門拿芭蕉葉來練字。

現在造紙工業非常發達,但銅版紙、道林紙等既光滑又白凈的紙不宜用來練字,因紙面過於光滑,寫的紙容易飄浮,練不出筆力來。在機制紙中,舊報紙比較粗糙,吸墨性能也還可以,初學毛筆字者完全可以廢物利用。

但在報紙上寫字墨跡不易洇出來,筆在紙上停留時間長短都無所謂,再寫宣紙就很不適應。因此,有了一定的基礎,還要經常在元書紙上練字,筆在元書紙上稍一停留,墨即向外洇出,要寫好會有一定的難度。宣紙性能比元書紙更敏感,滲透力更強,難度也更大。所以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該拿元書紙來練,待練到一定時候,對元書紙性能已完全掌握時,再練宣紙,就容易多了。

二、宣紙的種類及性能

宣紙因安徽宣城生產書畫紙而得名,宣紙已成為中國書畫用紙的代名詞。現在生產宣紙的地方除了安徽外,還有四川的夾江宣、浙江的富陽宣和溫州的皮宣等。宣紙是用檀樹皮漚制的皮料和稻草漚制的草料,根據不同的比例配置而成。皮料佔40%的宣紙叫綿連,皮料佔60%的叫凈皮,特凈用的皮料更多,佔80%,皮料越多,紙質越佳,拉力越大,越能盛得住墨。綿連較薄,不易表現濕墨及枯筆,故較適宜寫楷書及小行草書,對初學者比較容易掌握。紙質厚的凈皮、特凈很能反映墨色的變化,枯濕濃淡能表現得淋漓盡致,又能盛墨,故能寫大字,寫篆、隸、大行的草書。當然厚紙要比綿連難寫,但表現力強,書畫家都愛用。以上這些能使墨汁沁洇出來的宣紙統稱為生宣。

另一種宣紙叫熟宣,水墨在宣紙上洇化不出來,故適宜於寫小楷或畫工筆畫。書法家們因熟宣無法表現濕墨的變化,一般不用熟宣來進行書法創作。

另外,宣紙的規格又以尺寸的大小分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一丈二……選購時要注意宣紙質量的優劣。好的宣紙表面光潔白勻,無雜質、黑斑和破損,用手摸時感到比較綿柔,對著日光照去,能看到一團團如棉絮般的雲團,「雲」越多說明檀樹皮越多,紙質愈佳。也可在紙角用舌頭舔一下,檢驗其洇化程度,如果一點不吸水,水仍浮在紙面上,說明是熟宣,如果水吸下去,並略有洇開,說明是生宣。

在使用宣紙前,先要了解一下所用宣紙的性能。如果紙質好而且比較綿厚,墨汁中要兌以清水調勻後使用;如果紙質好而且比較綿厚,墨汁中要兌以清水調勻後使用;如果紙質較薄,墨汁中可少兌甚至不兌水使用。也可先用毛筆蘸些墨汁在所用宣紙紙角上點一下,看其墨汁洇出速度及大小范圍,如果洇的快、且范圍大,說明紙質薄,墨要濃一些,書寫速度要快一些;如果墨點洇出速度慢且范圍小,說明紙密質厚,墨可適當稀一些,書寫速度放慢些。有的宣紙紙質較差,墨跡會灰,要用濃墨書寫,不然,字會缺乏精神。

第四節 硯

一、硯的種類

硯台是磨墨、盛墨用的必備工具,最名貴的硯台是端硯和歙硯。

端硯產於端州,即今廣東省肇慶高要縣。端硯的特點:「體重而輕,質剛而柔,磨磨寂寂無纖響,按之如小兒肌膚,溫軟嫩而不滑。」(《端溪硯史》)也就是說,好的硯台質地細膩,磨墨時,既發墨(容易磨的濃)又沒有聲響,而且墨還不易乾燥。因此端硯的濕潤細膩是馳名中外的最佳品。但價格昂貴,是收藏家的珍品,不是初學者應該追求的。

歙硯產於安徽婺源縣(古屬歙州),質地堅潤。宋代蔡襄、蘇軾都有詩盛贊歙硯,也是上好的佳品,但質地略遜於端硯。(有人提出疑問,說婺源古屬歙州,後被劃分出去,所以這里說歙硯產於婺源不妥。但我個人認為是,盡管婺源已經被劃分出去,但這段歷史是事實。也就是說,無論婺源屬於哪裡,歙硯都曾經是產於這里,而且是以以婺源龍尾山下溪澗中的石材所制最優。——要感謝認真閱讀這篇日誌的豆友,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議和疑問。么么~一起努力練習吧~)

另外還有山西絳縣的澄泥硯、甘肅臨洮的洮河硯,以及用磚瓦式的土坯燒制的普通硯台,叫磚硯或瓦硯。

二、硯台的選擇及使用方法

對於初學毛筆字的人來說,硯台無需考究,一般的磚瓦硯就可以了。不要選雕龍刻鳳的工藝硯,選普通的圓形帶蓋、壁薄池深的為好。一者盛墨多,利於寫大字;二者用完了一蓋,既防止乾燥,又不易落灰。

選購時要注意硯面平整,不能有裂縫,石質細膩,但又不光滑如鏡,太光了磨墨不下墨;但又不能太粗糙,硯面粗糙,磨墨聲大,磨出來的墨粒太粗,影響墨韻,還會傷筆毫。

初學者,如果用普通墨汁練字,選用了一個類似於小碟子的容器也行,只要能盛墨汁、能掭筆便可以了。

硯台要注意經常清洗,保持硯面的清潔。硯池中宿墨乾涸後不洗干凈再倒入墨汁重新使用,墨汁里會出現好多小顆粒,一者傷筆,二者膠重,書寫時筆不舒暢,三者書作在裝裱時會因墨粒而跑墨。因此,古人有:「寧可三日不沐面,不可三日不洗硯」的說法。

洗硯也很有講究,一不可用開水洗硯,二不可用硬布或雜物擦洗。古人很愛惜硯台,用蓮蓬去子以後的軟殼洗硯,現在可用塑料海綿來洗。如果硯台里宿墨乾涸太久,已成硬塊,切不可用鐵絲刷或利器去剔刮,可在溫水或清水中浸泡待墨塊松軟後,用塑料海綿擦洗干凈。

第五節 鎮紙

鎮紙,即指寫字作畫時用以壓紙的東西,現今常見的多為長方條形,因故也稱作鎮尺、壓尺。
一、鎮紙的起源
最初的鎮紙是不固定形狀的。鎮紙的起源是由於古代文人時常會把小型的青銅器、玉器放在案頭上把玩欣賞,因為它們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們在玩賞的同時,也會興手用來壓紙或者是壓書,久而久之,發展成為一種文房用具——鎮紙。
最初的形態基本上是青銅器等金屬製造,明清逐漸發展採用玉質、石質、瓷器、紫檀木、烏木等材料製作的,其中以石質的為多;在造型上由於文人印字、刻硯之風日盛及對聯的廣泛應用,鎮紙也以長條形為主,更是以成對的形式為主,上面刻詩詞格言,或畫竹梅菊蘭之類,既實用,又有藝術欣賞性,特別是擺設很講究的書房裡,鎮紙在體現主人愛好、情趣等方面,當有畫龍點睛之妙。

二、鎮紙的選擇和使用
集觀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的鎮紙,對於初學者,可以不作為考慮的范圍之類。當然,如果有財力、有機緣,收納一個頗具特色的鎮紙,為書畫生活增添色彩,倒也是件趣事。一般來說,可以先考慮普通木質鎮紙,價格相對便宜,且頗能營造出筆墨生香的意蘊。至於玉石、金屬、紫檀木等鎮紙,價格稍貴,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做一一說明。總之,想練好字,最重要的是堅持,至於外在的物件,隨心就好。

【有人提到鎮紙,這里就加上一小部分內容。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是資料的收集、整理,有一部分原創,有一部分非原創。當初是為了督促自己學習而貼的日誌,沒想到有很多人關注,所以在此說明一下。】
參考豆瓣
http://www.douban.com/note/156196987/

Ⅳ 國畫寫生用什麼裝繪畫工具

竹簡,也叫竹簾,沒有的話裝毛筆的盒子也行 裝紙用畫筒。
繪畫工具主要有:
素描:鉛筆橡皮(硬橡皮和可塑橡皮)
素描紙(也可以畫水彩 4開或8開比較常用)
畫板(畫畫時把紙放在上面作畫)
釘子(把素描紙固定在畫板上 膠帶也行)
也會用到餐巾紙(把畫面擦一擦可以更整體)

速寫:速寫本 鉛筆 鋼筆 水筆 (是速寫所以什麼筆都能用的 你畫的來就行 多畫畫可以加強素描。。。總之很重要 經常多畫畫 是基礎!)

水彩:素描紙就夠了
畫筆(有狼嚎 有羊嚎 前者有彈性 後者吸水量大)
顏料(建議選罐裝的)
顏料盒(把罐裝里的顏料一個一個挖進來)
鏟子(挖顏料用的)
抹布(吸水即可 用來吸取畫筆上多餘的水 以免弄臟畫)
調色板(用來調色的 )
畫板(同上 如果用膠帶貼住四周 畫完揭下 讓四周留白 畫出來的效果會更好)
花架(放畫板的)
噴壺(經常往顏料盒裡噴水 防止顏料幹掉)

需要的顏料:

紅棕色系:深紅、大紅、朱紅、玫瑰紅、紫紅、肉色、橙紅、土紅、棕紅、赭石、熟褐
黃色系:橘黃、土黃、深黃、中黃、淡黃、檸檬黃
綠色系:墨綠、深綠、橄欖綠、中綠、粉綠、淡綠、黃綠、翠綠、草綠、淺草綠、深草綠
藍紫色系:普藍、群青、天藍、湖藍、鈷藍、鮮藍、酞青藍、紫羅蘭、青蓮
(以下的不太常用)
高級灰(八大灰):藍蓮、芽黃灰、淺蟹灰、豆沙紅、灰豆綠、月灰、米駝
灰度:煤黑、鈦白、培恩灰
特殊顏色:熒光桃紅、熒光橙、熒光黃、熒光綠、金、銀、紫銅

Ⅵ 外出寫生需要准備哪些工具

1、 畫材
顏料、畫箱或畫架、小凳子、畫框、畫布、油畫紙、油壺、筆(油畫筆/鉛筆/木炭條)、橡皮、擦筆紙/
報紙、刮刀、調色板、松節油、調色油、小夾子、刀、速寫本、工字釘/圖釘、(綳框鉗、釘槍、底料)
、保鮮膜
2、 生活用品
各種杯具… 洗衣粉、洗滌劑、洗發露、沐浴乳……(可裝在小噴壺中) 洗漱(毛巾、牙刷、牙膏)…… 衣、帽、鞋、襪、(床單、被套) 抽紙、垃圾袋、手電筒、吹風機……
3、 葯品
拉肚子的、感冒的、等、風油精(驅蚊驅蟲)……
4、防曬
傘、太陽鏡、防曬霜
5、充電設備
手機、MP3、各種充電器/移動電源
6、其他
學生證、身份證、零鈔、銀行卡、撲克牌、相機
7、書、筆記本、足額話費……

Ⅶ 練習毛筆字用什麼工具有沒有方便點的工具謝謝!

練毛筆字如果最終是為了可以寫好毛筆字,我建議您選用好的工具。
主要的工具有:毛筆、書畫氈、字帖、描紅本、水寫字帖、毛邊紙、宣紙等
1、毛筆
毛筆又分很多種:羊毫,兼毫,狼毫等等
初學建議從楷書開始練起,毛筆建議使用羊毫毛筆,湖筆是比較好的,周虎臣也有專門的歐體字毛筆是兼毫,楷書毛筆又分大、中,小,建議從大楷練起。楷書有很多體系,建議練習歐體。
2、書畫氈
墊在宣紙下面以免漏墨污染了桌子
3、描紅本
適合初學者,字體用紅線勾好,作為入門和練習比較好
4、水寫字帖
不用墨,直接用毛筆沾水就可以寫,見水變黑,干後恢復可以重復使用

如果要練就一手真功夫建議 希望你能採納!

Ⅷ 初學者練毛筆字需哪些工具

初學者練毛筆字需毛筆、墨水、宣紙、硯、字帖等等。

列舉如下:

1、毛筆

毛筆(Chinese brush,writing brush),是一種源於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也逐漸成為傳統繪畫工具。毛筆是古代中國人民在生產實踐中發明的。指以獸毛製成的筆。初用兔毛,後亦用羊、鼬、狼、雞、鼠等動物毛。筆管以竹或其它質料製成。頭圓而尖,用於傳統的書寫和圖畫。

2、墨水

墨水是一種含有色素或染料的液體,墨水被用於書寫或繪畫。最早的墨水有使用金屬、胡桃殼或種子製作的染料或使用魚、章魚等水生動物的墨汁。中國的墨是碳墨。墨水的常用顏色有紅、黑的像墨水和藍黑三種。

紅墨水一般用來批改作業,使用范圍較小。藍黑墨水顏色初寫發藍,之後變黑,不易褪色,書寫流暢,是人們學習和工作中書寫使用較為普遍的一種墨水。黑墨水以碳素墨水最為理想,黑墨水有光澤,寫在紙上黑白分明,十分醒目,用來寫鋼筆字或書寫鋼筆書法作品,效果好。

3、宣紙

宣紙作為中國傳統造紙工藝之一,是中國傳統的古典書畫用紙。2006年該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宣紙》能更系統地向世人展示這一門技藝,不至於使其在科技進步的今天流失。

宣紙原產於安徽涇縣(原屬寧國府,產紙以府治宣城為名,故稱「宣紙」),現主要產於安徽涇縣。是中國古代用於書寫和繪畫的紙。宣紙為水墨暈章、氣韻生動的書畫多樣性提供了物質保障,推動了中國書畫藝術事業的發展,書畫藝術作品依靠宣紙流芳於世。

4、硯

硯,也稱「硯台」。中國傳統文房用具,始於漢代。文房四寶之一。以筆蘸墨寫字,筆、墨、硯三者密不可分。硯雖然在「筆墨紙硯」的排次中位居殿軍,但從某一方面來說,卻居領銜地位,所謂「四寶」硯為首,這是由於它質地堅實,能傳之百代的緣故。

中國四大名硯之稱始於唐代,它們是端硯、歙硯、洮硯,紅絲硯。宋代澄泥硯興起,今日稱之為四大名硯的是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加上紅絲硯,應是五大名硯。

5、字帖

字帖(zì tiè)是供學習書法的人臨摹的範本,多為名家墨跡的石刻拓本、木刻印本或影印本。字帖多為兒童識字練字是習字形時使用,有塑字體的作用 [1]字帖按字體劃分,可以分為楷書、草書、行書、隸書、篆書等字體。

字帖來歷:古代著名的書法都被刻在石碑上,後人為了臨摹他們的書法就把石碑上的字用紙拓下來,然後臨摹書寫。

Ⅸ 學習寫毛筆字要准備什麼工具

學習寫毛筆字要准備毛筆、盒裝墨汁、硯台(或碟子)、羊毛氈、宣紙、字帖等工具。

Ⅹ 初學者練毛筆字需哪些工具

1、毛筆,建議初學者選擇中毫。
2、墨汁,建議選擇正規一得格墨汁。
3、毛邊紙,不建議初學者選擇宣紙。
4、字貼,建議從隸書字帖學起,主要學好毛筆寫字的線條、布局。
5、毛氈,用來鋪墊在桌子上保持桌面清潔。
6、鎮紙一對,實木為宜。
7、墨盤,建議選擇大而簡約的墨一個。

閱讀全文

與毛筆寫生的正確方法工具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上恢復視力的方法有用嗎 瀏覽:807
比例尺兩種計算方法 瀏覽:848
創造與魔法新手快速刷經驗方法 瀏覽:615
蘋果主頁按鈕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
如何成為牛人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373
思力華的使用方法 瀏覽:764
扒胎機的使用方法教程 瀏覽:39
最簡單的查找器製作方法 瀏覽:656
latoja使用方法 瀏覽:484
故事啟發的教學方法 瀏覽:574
都有哪些種植的方法 瀏覽:549
企業分析法是選股的方法嗎 瀏覽:110
Wto分析方法內容 瀏覽:745
圖解題的方法和步驟 瀏覽:404
破壁孢子粉的鑒別方法 瀏覽:255
腘伸肌鍛煉方法 瀏覽:393
嬰兒拉肚子的鑒別方法 瀏覽:262
如何培養正氣的方法 瀏覽:566
oppo的ip地址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84
思維方法特點是什麼 瀏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