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勞動糾紛的最好的解決辦法
、勞動糾紛四大類型:
1、因用人單位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而產生的勞動糾紛。
開除是用人單位對嚴重違反勞動紀律,屢教不改,不適合在單位繼續工作的勞動者,依法令其脫離本單位的一種最嚴厲的行政處分。除名是用人單位對無正當理由經常曠工,經批評教育無效,連續曠工超過15天,或者1年以內累計曠工超過30天的勞動者,依法解除其與本單位勞動關系的一種行政處分。辭退是用人單位對嚴重違反勞動紀律、規章、規程或嚴重擾亂社會秩序但又不符合開除、除名條件的勞動者,經教育或行政處分仍然無效後,依法與其解除勞動關系的一種行政處分。辭職是勞動者辭去原職務,離開原用人單位一種行為。自動離職是勞動者自行離開原工作崗位,並自行脫離原工作單位的一種行為。上述情況均導致勞動關系終止,也是產生勞動糾紛的重要因素。
2、因執行國家的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等規定而產生的勞動糾紛。
工資是勞動者付出勞動後應得的勞動報酬。保險主要是指工傷、生育、待業、養老、病假待遇、死亡喪葬撫恤等社會保險。福利是指用人單位用於補助職工及其家屬和舉辦集體福利事業的費用。培訓是指職工在職期間的職業技術培訓。勞動保護是指為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獲得適宜的勞動條件而採取的各種保護措施。由於上述規定較為繁雜,又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不僅容易發生糾紛,而且容易導致矛盾激化。
3、因勞動合同而產生的勞動糾紛。
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為確立勞動權利義務關系而達成的意思表示一致協議。勞動合同糾紛在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和解除過程中,都可能發生。
4、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糾紛。
此外,根據勞動糾紛當事人是否為多數和爭議內容是否具有共性來劃分,勞動爭議糾紛還可以分為集體勞動糾紛和人勞動糾紛,等等。對仲裁裁決書不服應在15日內向法院起訴。過期,法院將不再受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的精神,勞動爭議案件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是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逾期不作出仲裁裁決或者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當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勞動爭議仲裁裁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二、勞動糾紛的解決方式
1、協商程序。
協商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爭議的問題直接進行協商,尋找糾紛解決的具體方案。與其他糾紛不同的是,勞動爭議的當事人一方為單位,一方為單位職工,因雙方已經發生一定的勞動關系而使彼此之間相互有所了解。雙方發生糾紛後最好先協商,通過自願達成協議來消除隔閡。實踐中,職工與單位經過協商達成一致而解決糾紛的情況非常多,效果很好。但是,協商程序不是處理勞動爭議的必經程序。雙方可以協商,也可以不協商,完全出於自願,任何人都不能強迫。
2、申請調解。
調解程序是指勞動糾紛的一方當事人就已經發生的勞動糾紛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的程序。根據《勞動法》規定:在用人單位內,可以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負責調解本單位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委員由單位代表、職工代表和工會代表組成。一般具有法律知識、政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又了解本單位具體情況,有利於解決糾紛。除因簽訂、履行集體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外均可由本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但是,與協商程序一樣,調解程序也由當事人自願選擇,且調解協議也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樣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3、仲裁程序。
仲裁程序是勞動糾紛的一方當事人將糾紛提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處理的程序。該程序既具有勞動爭議調解靈活、快捷的特點,又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是解決勞動糾紛的重要手段。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國家授權、依法獨立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專門機構。申請勞動仲裁是解決勞動爭議的選擇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訴訟的前置程序,即如果想提起訴訟打勞動官司,必須要經過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4、訴訟程序。
根據《勞動法》第83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訴訟程序即我們平常所說的打官司。訴訟程序的啟動是由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的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後啟動的程序。訴訟程序具有較強的法律性、程序性,作出的判決也具有強制執行力。
⑵ 勞動者應通過哪些途徑和方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可以通過投訴、協商、申請調解、申請仲裁、向法院起訴等 途徑加以維護.
⑶ 男性中年體力勞動者的健身方法是怎樣的
步行
(1)練習方法:普通散步,每分鍾走60~80步,每次30~60分鍾,每周4次以上。
快速步行,每分鍾走90~120步,每次30~60分鍾,每周走2~3次。
倒退步行,一般倒退走50步,再向前走100步,交替進行10~20次,每天早晚走一回。倒退走時,大腿盡量向後抬,然後向後邁出步子,身體重心後移,用前腳掌著地,隨後全腳掌著地。
(2)要求:走時抬頭挺胸,兩眼平視前方,腹部稍內收,兩臂自然放鬆擺動,並配合有節奏的呼吸。
(3)功效:步行能增強心血管的機能,改善血液循環,增強腿部力量。倒走可提高身體的平衡性。
慢跑
(1)練習方法:開始鍛煉時,走、跑交替或慢跑5~10分鍾。跑步時以能和人說話,不覺得難受、不喘氣為好。適應之後,時間增至15~20分鍾。如隔天跑或每周跑3次,則每次慢跑20分鍾以上,強度以心率在130~140次/分為宜。
(2)要求:跑步動作要放鬆自然,呼吸的節奏要和跑步節奏相配合,一般是跑兩三步一呼氣,跑兩三步一吸氣,用鼻子和半張開的嘴同時呼吸。跑前先活動一下全身部位,跑後做整理運動。
(3)功效:提高有氧耐力及呼吸功能,加強腿部力量,也有減肥效果。
爬樓梯
(1)練習方法:如果以一層樓12級樓梯每級高20厘米計算,鍛煉時可採用1分鍾爬4層樓的速度,即大約1秒鍾爬1級,一般每次鍛煉5分鍾,每天2~3次。爬樓梯鍛煉最好結合其他項目一起進行,但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各種機會鍛煉。
(2)要求:爬樓梯時,上體自然直立,不要過於前傾,腳掌蹬地向上用力,兩臂擺動自然,與步幅相互配合,自然呼吸。
(3)功效:增強心血管功能及腿部力量。
站樁功
(1)練習方法:兩掌於體前(胃部)上下橫掌相抱,掌心相對同時上下分拉;上手拉至胸部,下手拉至腹部,然後再相合於體前。練習時先右手在上,後左手在上,交替進行。
(2)要求:動作與呼吸配合協調,開手吸氣,合手呼氣。初練時每式10次,久練後逐漸增加次數,運動時間不少於15~20分鍾。
(3)功效:增進呼吸系統功能,提高呼吸肌力量;減輕神經緊張和疲勞狀態,凈化血液,改善循環,促進消化。
⑷ 你將來要成為一個高素質的勞動者,應該做好哪些准備
1、正視現實
正確看待社會、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的處境,對應付挫折有心理准備。既不盲目樂觀,也不消極處世。體現自己的價值。
2、掌握緩解心理壓力的各種辦法
主動脫離引起挫折的情景,通過運動或各種戶外活動的方式放鬆身心,擺脫挫折感。把精力投入到更高層次的追求中,以轉移對挫折的注意等。
3、化工作壓力為動力
對待壓力,不可迴避,要以積極的態度去疏導、去化解,並將壓力轉化為自己前進的動力。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高壓的情況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取得巨大成就的興奮劑。
4、善於表現自己
在職場中,默默無聞是一種缺乏競爭力的表現,而那些善於表現自已的員工,卻能夠獲得更多的自我展示機會。
那些善於表現自己的員工是最具競爭力的員工,他們往往能夠迅速脫穎而出。善於表現的人才有競爭力;把握一切能夠表現自己的機會;善於表現而非刻意表現。
5、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工作中,學會低調做人,將一次比一次穩健;善於高調做事,將一次比一次優秀。
在「低調做人」中修煉自己,在「高調做事」中展示自己,這種恰到好處的低調與高調,可以說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實則高深的處世謀略。低調做人,贏得好人緣;做事要適當高調;將軍必起於卒任。
⑸ 女性青年腦力勞動者的健身方法有哪些
跳繩
(1)練習方法:用一條2~2.3米的單人跳繩,做前搖雙腳連跳。雙手各持跳繩一端,繩的長度以腳踩繩、兩手上提於肩上不緊不松為宜,雙手同時用力,由身後向前擺動,待繩落地的同時,雙腳跳起,連續跳80~100下。
空跳繩,雙手做前搖雙腳連跳。空跳動作由身後搖向體前,一連跳80~100下。
(2)要求:宜在平坦地面上鍛煉,每周4~6次。每次5~15分鍾。
(3)功效:集力量、彈跳、靈敏於一體,可增強呼吸循環系統及心肺的功能,加強下肢力量,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以及耐力。
推牆
(1)練習方法:面對牆角站立,兩臂與肩平,微屈肘,雙手手掌分別撐於兩牆面上。
身體前傾,伸展胸和肩的肌肉和韌帶,持續15~20秒鍾。重復練習幾次,然後變換兩手掌支撐於牆面的高度。重復上述運作練習幾次。
(2)要求:身體要直立,靠手臂的力量將身體撐起。每天都可以練習。
(3)功效:增加上肢力量,提高身體的協調用力,以及手腕的靈活性。
腰腹健身操
(1)仰卧舉腿:平躺於床上或墊子上,兩腿自然伸直,兩臂後伸,兩腿並攏向上舉腿,兩膝盡量貼近胸部為好,膝蓋不要彎曲,然後雙腿再緩慢放下,連續做10~15次。
(2)仰卧起坐:平躺於墊子或床上,兩腿並攏自然伸直,兩腳最好能固定,雙手抱頭用腰腹的力量使上體坐起,再緩慢躺下再坐起,連續做15~30次。
(3)屈膝抬體:平躺於墊子或床上,兩腿屈膝分開同肩寬,全腳掌撐地,屈膝達90°時同時上抬軀干,連續做10~15次。
(4)要求:舉腿、起坐、挺髖動作不要太快,抬起時用一般速度,放下時速度要慢,使受牽引部位拉長。
(5)功效:增強腰腹力量,消減腰腹部及大腿內側脂肪,尤其對產後體形恢復較為有效。
⑹ 勞動者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有效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協商維權
協商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後,雙方通過約見、面談,並在平等自願、相互諒解的基礎上,參照法律的規定,直接進行磋商,自行和解消除爭議的處理方法。
實際中,用人單位處於強勢,勞動者處於弱勢,之間協商並不在平等地位上協商,勞動者多數會吃虧。
2、調解維權
發生勞動爭議後,勞動者可以向本單位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提出申請,請求調解。調解委員會調解勞動爭議,應當自受理調解申請之日起15日內結束。
但是,雙方當事人同意延期的可以延長。經調解達成協議的,製作調解協議書,雙方當事人應當自覺遵守。在規定期限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視為調解不成。
3、勞動仲裁維權
勞動仲裁是指經勞動爭議當事人的申請,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雙方發生的勞動爭議依法進行公開審理並做出裁決。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4、勞動監察舉報、投訴維權
勞動者發現自己的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舉報或投訴。如果該勞動行政部門執法不當或勞動者對處理結果不服,勞動者可以申請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5、信訪維權
勞動者在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還可以通過信訪的方式,向各級工會、婦聯以及政府信訪部門反映。此種維權方式,與投訴舉報一樣,維權成本較低;缺點是:拖延時間可能較長,可能收不了一時之效。
員工激勵分為5種:榜樣激勵、目標激勵、授權激勵、尊重激勵、溝通激勵等。具體方法如下
1、榜樣激勵
為員工樹立一根行為標桿在任何一個組織里管理者都是下屬的鏡子。可以說只要看一看這個組織的管理者是如何對待工作的,就可以了解整個組織成員的工作態度。「表不正,不可求直影。」要讓員工充滿激情地去工作,管理者就先要做出一個樣子來。
領導是員工們的模仿對象,激勵別人之前,先要激勵自己,要讓下屬高效,自己不能低效,塑造起自己精明強乾的形象,做到一馬當先、身先士卒,用自己的熱情引燃員工的熱情,你們幹不了的,讓我來,把手「弄臟」,可以激勵每一個員工,在員工當中樹立起榜樣人物。
4、尊重激勵
給人尊嚴遠勝過給人金錢,尊重是一種最人性化、最有效的激勵手段之一。以尊重、重視自己的員工的方式來激勵他們,其效果遠比物質上的激勵要來得更持久、更有效。可以說,尊重是激勵員工的法寶,其成本之低,成效之卓,是其他激勵手段都難以企及的。
尊重是有效的零成本激勵,懂得尊重可得「聖賢歸」,對有真本事的大賢更要尊崇,責難下屬時要懂得留點面子,尊重每個人,即使他地位卑微,不妨用請求的語氣下命令,越是地位高,越是不能狂傲自大,不要叱責,也不要質問,不要總是端著一副官架子。
5、溝通激勵
下屬的干勁是「談」出來的。管理者與下屬保持良好的關系,對於調動下屬的熱情,激勵他們為企業積極工作有著特別的作用。而建立這種良好的上下級關系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效的溝通。可以說,溝通之於管理者,就像水之於游魚,大氣之於飛鳥。
溝通是激勵員工熱情的法寶,溝通帶來理解,理解帶來合作,建立完善的內部溝通機制,消除溝通障礙,確保信息共享,善於尋找溝通的「切入點」,與員工順暢溝通的七個步驟,與下屬談話要注意先「暖身」,溝通的重點不是說,而是聽,正確對待並妥善處理抱怨。
如何做好員工的激勵也是企業領導者要慎重考慮的一個重要內容。激勵可以分為正負兩個方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獎罰分明。對優秀員工一定要激勵,從而提升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不斷為其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7)哪些是勞動者最好的方法擴展閱讀:
特點
激勵是對員工潛能的開發,它完全不同於自然資源和資本資源的開發,無法用精確的計算來進行預測、計劃和控制。員工激勵有以下幾個特點:
激勵的結果不能事先感知,激勵是以人的心理作為激勵的出發點,激勵的過程是人的心理活動的過程,而人的心理活動不可能憑直觀感知,只能通過其導致的行為表現來感知。激勵產生的動機行為是動態變化的,從認識的角度來看,激勵產生的動機行為不是固定不變的。
受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不同的條件下,其表現不同。因此,必須以動態的觀點認識這一問題。激勵手段是因人而異的從激勵的對象來看,由於激勵的對象是有差異的,所以人的需要也千差萬別,從而決定了不同的人對激勵的滿足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也各不相同。